红河县哈批村非建档立卡贫困村户

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民和县北山乡七村首批建档立卡贫困户抽号分房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10:42 && 编辑:李娜
  近日,民和县北山乡七村整体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启动,计划2017年将居住在北山乡的人全部搬迁至县城史纳、老城、川垣等片区安置,使他们享有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务。图为首批建档立卡贫困户抽号分房现场。摄影:周晓华 岩子
相关新闻↓
青海省千亿国际娱乐官网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号民和县北山乡七村首批建档立卡贫困户抽号分房--
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民和县北山乡七村首批建档立卡贫困户抽号分房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10:36 && 编辑:李娜
:如果你们觉得像情侣款,它可能是一个巧合。
  近日,民和县北山乡七村整体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启动,计划2017年将居住在北山乡的人全部搬迁至县城史纳、老城、川垣等片区安置,使他们享有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务。图为首批建档立卡贫困户抽号分房现场。摄影:周晓华 岩子
相关新闻↓
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号石头寨乡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石头寨乡位于东南部,东面与马街乡接壤,南面与阿扎河乡相连,西面与甲寅乡毗邻,北面与迤萨镇勐龙相连。距县城迤萨47公里。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石头寨乡乡镇概况
石头寨乡位于城东南部,距县城47公里,海拔620米---2745.8米。东与元阳县马街乡接壤,南与相连,西与毗邻,北与迤萨镇勐龙相连,辖区内总面积71平方公里。传统以辰(龙)、戌(狗)两日赶集。
石头寨乡地处半山区和高寒山区,具有不相连的东西两部份组成,最高峰么索鲁玛大山,主峰阿堵红普司峰海拔2745.8米。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4.9℃,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8.7℃;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18.9℃。年降水量1240.2毫米,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思茅松等。森林面积8295亩,覆盖率7.8%;木林面积15825亩,覆盖率14.8%。珍稀动物有长臂猿、滇金丝猴、懒猴、黑熊、蟒等;盛产稻谷、包谷、大豆、小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木薯、棕榈、花生、茶叶等;水果有香、芭蕉、荔枝、小密梨等。[1]
石头寨乡人口数据
截止2008年7月,全乡辖石头寨、碧苗、车玛龙、旧施、么索共5个村委会,46个自然村,58个村小组。共有3471户,15144人,其中男8044人,女7100人;农业人口14880人,非农业人口264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数8321人。
乡内居住着哈尼族、彝族、汉族、瑶族四个民族,其中:哈尼族占69.8%,彝族占22.3%,瑶族占3.3%,汉族占3.8%。人口自然增率为5.3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6人。[1]
石头寨乡农村经济
2006年,全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29.6万元,比上年增长29.4
%,其中:农业产值1348万元、林业产值64万元、牧业产值957.6万元、渔业产值60万元。
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210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82420元;完成财政支出144.56万元。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735万元;贷款余额达439万元,比年初增加47万元;农民储蓄存款余额达721万元,比年初增加241万元;全年发放农业贷款235万元,收回201万元。金融机构加强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2006年,石头寨乡党委、政府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热区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新植甘蔗600亩,更新改造700亩,甘蔗累计面积达4850亩;新植木薯900亩,累计面积达7420亩。完成育苗15亩,四旁植树4.2万株,封山育林5000亩;新植棕榈1800亩,累计面积达5000亩;新建沼气100口,累计达1028口。积极开展畜禽疫病防治工作,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乡生猪存栏12556头,出栏7920 头;大牲畜存栏3200头,菜牛出栏669头,肉类总产量达721吨。当地调节投放良种鱼苗18万尾,完成稻田养鱼面积4000亩。[2]
2009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855万元,同比增长14.86%,农民人均纯收入1960元,同比增长27.93%;完成农业总产值3546万元, 同比增长8%;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总产量达531万公斤,同比增长0.18%,农民人均有粮328公斤;
畜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肉类总产量达1223.9吨,同比增长14.82%;禽蛋产量35吨,同比增长16.67%;畜牧业产值达1490万元,同比增长14.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累计发展棕榈8500亩、木薯7420亩、甘蔗4850亩、落实泡核桃面积2000亩、龙胆草850亩、水产养殖500亩,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农业增产增收。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2.2万元,同比增长10%;全乡财政支出571.74万元,同比增长26%;全乡各项存款余额达1562万元,比年初增长10.87%,贷款余额1061万元,收回350万元。
2009年全乡共有乡镇企业110户,从业人员252人,完成乡镇企业营业收入810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95万元,工业增加值180万元。[3]
石头寨乡文化教育
截止2008年8月,全乡有中学1所,在校学生839人,教职工37
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7.78%,初中在校学生年辍学率2.79 %,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82.19 %。有小学校点13个,中心校1所,全乡在校学生1707人,共有教师102人,其中代课教师13人;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68%,巩固率99.28%,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0.68 %,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99.28%,小学六年完学率98.07%;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8%;在巩固“普六”成果的同时,着力打好“普九”攻坚战。全乡基础教育得到较快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普九”工作得到了省级验收。
文化工作以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文化为主,突出反映农村新面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景象, 精心组织好元旦春节、三八、五四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一年来,全乡共组织村(组)文艺演出活动11场,共演出节目124个 ,1000多名业余文艺爱好者参加了演出活动,观众20000多人次,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4]
石头寨乡人文地理
石头寨乡民族风情浓郁,节日较多,哈尼族节日主要有“苦扎扎
”节,又称“六月年”,它兼有娱乐及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意。彝族节日主要有:火把节、祭山、祭火等。六月是稻谷扬花,各种作物要成熟的季节,也是各种害虫危害庄稼最危险的时候,所以保丰收,这就是“祭火节”的来源。
石头寨彝族的节日、婚俗、葬礼与其他地方的彝族略有不同。十月年以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为新年的开始,当天傍晚,家家户户都要杀一只鸡,在家门外烧一堆火,支起篾桌吃晚餐,哈尼语叫“哈常丕”,意为祭献故去的族亲。
“盘王节”是瑶族同胞最盛大的节日,是献祭瑶族始祖盘破坏性瓠和喜庆丰收的节日,每年秋后举行。每年的十月十六日这天,家家户户包粽子粑,杀鸡宰猪,男女老少从换上节日的的盛装,把村寨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载歌载舞,尽情欢庆“盘王节”。
其次还有敬狗,以狗为图腾崇拜.“度戒”是瑶族的成年仪式是祖先传下来的对后代进行族史、族规、礼仪道德教育的一种传统教仪。在度戒中接受的规矩、戒律约束着一个人一生中的言行举止。所以,瑶族同胞认为,不度戒就不算盘王的子孙。么索哈尼族节日较多,主要节日有“ 扎扎”、“然哈甫”等。 “然哈甫”节在农历十月一日举行。么索地处县境最高峰山腰,山势巍峨,主峰阿堵红普司峰海拔2745.8米。森林面积较大,植被为来亚热带常绿阔叶松、云南松、思茅松及其它杂木,林中有长臂猿、滇金丝猴、懒猴、黑熊、松鼠、松雀蟒、蛇及白鹇、茶花鸡等。[5]
石头寨乡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末,全乡有4个村委会都实现村村通目标,行政村通达率
为80%,有1个村委会未通公路。全乡尚有部分自然村未实现通路、 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 , 还有41个自然村尚未通自来水,44个自然村尚未通有线电视。全乡通有线电视130户,有固定电话404户;通自来水352户,饮用井水2997户;拥有电视机农户1339户。
全乡共有汽车53辆,农用运输车11辆,拖拉机9辆,摩托车57辆。
全乡建有沼气池1028口;装有太阳能63户;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42户。农民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其中砖(钢)混结构399户,土木结构2178户,砖木结构583户,其他结构73户。
近年来,在乡级财政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组织实施了石头寨村委会哈尼寨、碧苗村委会作俄村和上海援建车玛龙村委会麻粟寨三个村民小组的整村推进项目,使三个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切实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全面启动了上海援建车玛龙希望小学和哈批村文化活动室工程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好扶贫安居工程,全年安居工程完成150户。全面完成了年内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全乡共投资14.48万元,完成了旧施村委会作合上寨、作合下寨、瑶寨,石头寨村委会迷玛庄、莫合子和碧苗村委会嘎达村共724户、2531人的农村电网改造,使全乡电网改造率达52%,全乡通电达3439户,15009人;还有一个村组尚未通电。基本完成了车玛龙村委会无房项目建设,重建房屋89平方米,修缮了车玛龙村委会办公楼,改善了车玛龙村委会的办公和住宿条件。石头寨村委会村级党组织活动
场所项目工程已竣工,待验收后便可投入使用。旧施村委会卫生室已建成投入使用,石头寨村委会卫生室主体工程已完成。全乡有大小水沟114条,有效灌溉面积6593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7%;恢复了旧施村委会作合上寨、下寨,伍作,龙余新区全长1700米,因弹石路施工造成损坏的人畜饮水管道,解决了五个自然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修复了因水事纠纷造成毁坏的咪龙水沟;启动实施了迷玛庄水沟三面光工程;完成和解决了哈批村自来水改造工程、碧苗村委会作咪和牛德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采取适当补助水泥、炸药等物资的方式,修复部分被水毁的水利设施;全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4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亩。结合肉牛冻改建设点项目,修缮了碧苗村委会办公楼,待引进设备后,即可投入使用。
石头寨乡是土阿公路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在土阿公路弹石路施工过程中,积极配合施工方主动调处各种矛盾纠纷,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全乡弹石路通路里程达30公里;境内有乡村公路45公里,先后修复车玛龙岔路至哈批公路2次,建成涵洞5个。全乡已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2006年完成货运量30万吨,完成客运量75万人次。邮电事业逐步发展,邮政业务总收入9.7万元,全年订阅各种报刊200多份,全乡固定电话装机量407部。
全乡2009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万元。洛孟至么索14.7公里的通达工程已完工验收,完成投资120万元;土阿弹石路至老玛1公里进村水泥路,土阿公路至哈嘎1.5公里沙石路已完工投入使用,完成投资71万元;土阿公路至甲寅龙梅7.8公里通达工程正在紧张施工,预算投资120万元;哈尼寨至莫合子进村公路已完工验收,完成投资10万元。
车玛龙村委会5.8公里的咪石河三面光水沟通过县级验收,完成投资210万元;车玛龙村委会驻地人畜饮水工程通过县级验收,完成投资20万元;石头寨、旧施、么索3个村委会13个自然村人畜饮水安全项目正紧张施工。[3]
石头寨乡资源环境
石头寨乡地处半山区和高寒山区,具有不相连的东西两部份组成,最高峰么索鲁玛大山,主峰阿堵红普司峰海拔2745.8米。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4.9℃,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8.7℃;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18.9℃。年降水量1240.2毫米,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思茅松等。森林面积8295亩,覆盖率7.8%;木林面积15825亩,覆盖率14.8%。珍稀动物有长臂猿、滇金丝猴、懒猴、黑熊、蟒等;盛产稻谷、包谷、大豆、小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木薯、棕榈、花生、茶叶等;水果有香、芭蕉、荔枝、小密梨等。
石头寨乡特色产业
红河县石头寨乡依托气候、资源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照区域布局、突出特色、形成规模的思路,着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
2007年,石头寨乡结合乡情在碧苗、和旧施3个村委会共种植1545.44亩;继续种植和更新、产业,新植甘蔗620万亩,更新改造700亩,甘蔗种植面积达4870亩,新植木薯920亩,累计种植木薯面积达7440亩;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乡生猪存栏12556头,大牲畜存栏3200头;当地调节投入良种鱼苗10万尾,完成稻田养鱼面积2000亩。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已开发中药材种植面积500亩;已育苗10亩,目前,已落实计划发展1000亩棕榈产业的农户和种植面积。近来来,石头寨乡通过大力培植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特色产业成为该乡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石头寨乡地属山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发展甘蔗、木薯、龙胆草、芭蕉芋、棕榈、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14000多亩,其次,还发展了荔枝、芭蕉为主的经济水果。扩大了农民增收的途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