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微传播时代”的核心价

“微时代”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光明日报-光明网
您想去哪里?
13版:理论周刊·政治
&& 往期回顾 & && &
“微时代”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当前,随着“微博”“微电影”“微信”“微视”等快速涌现,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微时代”。“微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但是,“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裂变性、快捷性、广泛性、渗透性等特点,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加强“微时代”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研究,探索“微时代”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方法,是“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重要途径。
“微时代”背景下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微时代”是一个信息高度开放、资源高度共享,信息传播零门槛的时代。“微时代”的到来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微时代”的到来,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新的路径,找到了新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与大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对接,融入大众,才能真正被大众理解、接受和践行。以微信息、微社区、微媒体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方式,已成为现代社会公众信息交流、知识获取、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据统计,截至2013年,我国“微博”用户数近3亿,“微信”用户数已超过5亿。积极推进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微技术的高度融合,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公众生活的重要途径。
&&&&“微政策”“微法规”建设相对滞后、信息过滤网缺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在“微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都可以通过微媒介即时传播信息,并以“1-N-N”的传播模式迅速覆盖大量受众,影响其他人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这种传播特点,给各类不实言论留下了较大的传播空间。然而,相对于微时代的迅速到来,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还比较滞后,缺乏明确的社会法规及政策进行规范和引导。一些敌对势力、持不同政见者或对社会不满者,往往利用微平台传播不实信息、扭曲的价值观和偏激观点,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建设。
“微时代”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
&&&&加强“微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文化、教育、科技等手段,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的协同体系,大力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创新,强化“微传播”手段创新,才能真正练好“微功夫”,守好“微阵地”,形成“微影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人民群众生活,形成全体人民共同践行的生动局面。
&&&&加强“微法制”建设,健全监管制度,构建积极健康的“微环境”。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用法律推动、制度保障,打造一道过滤有害信息的防火墙。要进一步健全“微传播”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加强对现有法律法规适用“微传播”管理的延伸和司法解释工作,严格规范信息传播制度。要落实运营企业的法律责任,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建设,强化用户法律责任,全面推进手机实名制管理、网络域名和IP地址管理,真正做到信息传播有据可查、谁传播谁负责。要加强“微监管”,依法严厉打击惩处传播不实信息、危害社会稳定的不法分子,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的行为受到制约,净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微环境”。
&&&&积极构建政府、业界、公众多方参与的协同体系,形成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微协同”阵地。要加强政府在“微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管理、引导职能,明确管理职责,坚决树立“应该管、管得了、管得好”的理念。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搭建自己的微平台,体现价值导向,加强正面引导,形成“微合力”。要加强“微知识”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微素养”,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掌握驾驭“微时代”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本领和能力。微产业运营企业要自觉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要强化技术手段,加强不良信息管控,不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维护信息安全流通。要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微话题”“微活动”中着力培育理性声音、建设性声音,积极推动人民群众参与舆论监督,落实不实言论举报奖励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举报受理和查处情况,规范社会信息传播。
&&&&大力推动内容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微文化”,抢占“微时代”文化传播的制高点。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与新技术的创新融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创造。我国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非常适合“微时代”的传播特点,要积极推动这些作品与现代微技术相融合,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同时,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扶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振兴,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适合“微传播”的优秀文艺作品,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抢占“微阵地”,通过无处不在的“微渗透”,生动形象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活、融进人们的心灵,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效。
&&&&总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才能确保工作开展扎实有效,有效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感召力,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光明网版权所有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微时代”对核心价值观树立与践行的负效应
――基于青年群体的思考
邱玲玲&汤俪瑾
日11:03&&来源:
摘 要:“微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信息污染和信息碎片化的负面性,给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践行带来冲击。青年须增强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性,既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更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具体实践,外化为自觉行动。
关键词:微时代;信息污染;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青年需要奋勇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首先就应坚定信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在奏响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乐章中,国家为我们定好了“主音”,青年应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家的号召,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时代”里,各种信息对青年的主观世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消除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发挥青年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性,将成为青年的重要任务。
一、“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负效应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时代”应运而生,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各种冠以“微”的事物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传播时代。[2]”
相比过往,“微时代”的本质特点在于信息传播的变革。“微时代”的信息传播不仅在信息总量和种类上获得爆炸式增长,同时在传播方式、传播效率等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微时代”的信息内容简要细微,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传播,信息量的压缩使信息流动更快,通过小型的信息移动接收终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这些都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体验,但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性。
1.信息污染加重,“社会信息流中的信息由于蛰伏着与生俱来的不完全性、可伪性、时滞性等可污因子以及受人类在信息生产、加工处理、传递与应用等各环节中诸如物欲驱动等多因素的合力作用,它正带来与其正效用近乎平行的负面影响――信息污染。[3]”可见,信息污染即信息对人与社会的负面效应。
信息污染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有用信息的污染。人们常常忽略有用信息的负面影响,当有用信息泛滥挤压了人们的选择空间,增加了人们信息处理的负担时,有用信息就构成了污染。换言之,有用信息的污染就是信息超载或信息过剩,使那些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被湮没在信息群中,使人们难以区分哪些信息是自己真正所需的、哪些信息又是真正可以用的;二是无用信息的污染,也就是信息没有价值,包括过时的信息、无意义信息、有害信息。有害信息是信息污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危害性最大的信息污染源。它包括虚假信息、淫秽色情信息、反主流价值观信息等。诸如此类的信息违反了社会道德甚至违反了法律法规,给人们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害。
2.“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负面性还表现在信息碎片化的弊病上。“‘碎片化’一词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所谓‘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4]”顾名思义,信息碎片化就是指信息遭受分割,在媒体的传播上以碎片的形式存在着。
信息的碎片化有一定的益处,人们可以在零碎、间断性的时间中创造、接收信息,使得信息传播更迅速、更高效。而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简短,信息内容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内在联系,彼此的相关性减弱,使人们获得的信息往往不够全面,构不成体系;二是人们获得的碎片化信息很多只是表面上的东西,缺乏深度,长期的碎片化接触带给人们的只是信息量的堆积,却不是对信息的深刻认知;三是信息碎片化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这种快速且方便的阅读使人产生一种惰性,懒得思考、懒得探索,导致阅读效果大打折扣,久而久之也使人缺乏耐心;四是碎片化信息发布随意,不仅使信息不够严谨,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也容易导致信息失真,即由于信息的准确性下降和信息的完整性被割裂使信息易被曲解。
二、“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负效应对青年核心价值观树立与践行的挑战
“微时代”信息传播对青年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是前所未有的,它不仅改变了青年们的交流方式,更给青年价值观的塑造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微时代”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了新的平台,提供了新的路径。各种“微事物”成为新的载体,使青年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更加广阔;其次,“微时代”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具有很强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这种活泼的形式是青年喜闻乐见的,对青年来说更具吸引力;再者,由于“微时代”信息传播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性大大增强;最后,“微时代”信息传播互动性强等特征也使青年互动分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求得到满足。
但值得我们关注与警惕的是,青年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受到“微时代”信息传播负面效应的挑战。
1.信息污染加剧了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的难度
(1)多元价值观碰撞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
有用信息的污染表现为这些信息传播量的爆炸,带来的一个问题便是多维文化的交织和多元价值观的碰撞。我们虽然不能否认多元价值观存在的重大意义,但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尤其青年价值观尚未成熟定型,在遇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及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时,青年容易陷入价值判断的迷茫中,增加了青年价值选择的难度。而且青年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盲目而又易盲从,多元价值观带来的冲击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下降,这种情况下,其他价值观难免在青年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2)无用信息污染增加了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复杂性
在信息泛滥复杂的态势下,无用信息尤其有害信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犹如一颗毒瘤,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严重损害了青年的成长环境。而青年善于模仿,易受外界影响,在有害信息的影响下,青年正确的价值追求必然会受到阻碍。另外,大部分青年常常被动接受信息,加上知识有限,经验匮乏,又缺乏判断鉴别能力,易轻信虚假消息、网络谣言等。而他们不自觉的转发、评论,更会加重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2.信息碎片化削弱了青年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
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其碎片化的发布和传播,势必会弱化其价值内涵。不仅是内容碎片化,也会导致价值观念碎片化的诠释。这不但不利于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面系统的认知,甚至会产生价值塑造的偏差;其二,青年碎片化的阅读定势,使青年对接触到的信息不是停下来思索,而是急不可耐地继续阅读下一条信息,久而久之,浮光掠影般的阅读降低了青年思考和理解的能力。这很难使青年真正深刻地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大大削弱了青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实际效果;其三,碎片化信息发布的随意性和信息传播中的信息失真,容易扭曲信息的真实性,在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信息时,青年容易受到干扰,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理解。面对碎片化的信息,一般人没有审核的能力,却有评论和转发的权限。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青年如果不对被曲解的信息加以分析判断,很容易陷入对信息偏信,大大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
三、“微时代”语境下青年自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面对“微时代”信息传播对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冲击,需要从社会的各个方面来应对。但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最终还是要靠自身的选择和整合,所以,青年需要增强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性。青年除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以外,还应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传播社会正能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行动。
对于广大青年该怎样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5]。总书记的要求是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面对“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负效应,青年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青年要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
作为价值观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个体价值观的塑造。青年要先当好学习者,有效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系统深入的认知作为其基础。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只有24个字,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却微言大义。它“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6]”只有深入学习才能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浓缩的内涵,才能更加牢固地坚定社会主义的价值信念。
“微时代”信息的发达,对我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也有弊。而我们要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其带给我们的新技术、新渠道,采用线上线下相配合的学习方式,力求学习生动活泼,使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单纯的被说教、被灌输。党报党刊、电视台等一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虽然内容较枯燥、及时性也不足,但其信息发布严格、内容严肃,与当下微博、微信等平台信息的高效及时、生动活泼等既形成鲜明的对比,又能很好地使我们达到学习上的互补。
2.青年需提升媒介素养,争做“中国好网民”
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媒介影响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青年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对媒介的认知、对信息的判断和取舍、道德素质的提高构成了青年媒介素养提升的主要方面。
在“微时代”里,认识媒介将会成为青年的必修课,只有对媒介有了一定的认知,正确的了解媒介的产生、发展,认识媒介的优势、特点,才能更好的运用它,才能理智面对信息社会的各种现象,辩证的看到信息传播对社会发展的两面作用。
提升青年媒介素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青年要运用理性的思考和求证的态度,慎对看似可信的信息,做好甄别信息的“新把关人”。面对“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负面效应,青年看似被动,其实仍然掌握着巨大的主动性。举例来说,“微博”可以自己选择关注对象,这种个性化的信息选择,使我们能够自己把握信息的来源,可以有效的减少不必要信息的干扰。而当我们多关注些主流媒体、正面人物时,接触到的信息也趋于正面。
青年在信息传播中如何发挥作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道德素质。“微时代”里,青年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但不管在信息传播中扮演什么角色,都要有个正确的立场,约束好自己,坚守一定的道德准则。做到不制造虚假信息、不侵害他人隐私、不在网络上攻击他人等,努力成为“中国好网民”。
3.青年要发挥在网络中的力量,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青年,网络未来的维护者也是青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在网络建设、网络文明中的积极作用。目前,中国的网络领域存在诸多问题,为社会创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是一项迫切且重大的任务,对此,青年责无旁贷。
青年使用新媒体新技术最频繁、最熟练,因此,青年应当利用好这些优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适当发声,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进而通过自身影响他人,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体效应,凝聚社会正能量。马克思曾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7]”青年和青年间的交往频繁而又密切,在情感、心理等方面容易产生较高的理解和认同,在思想观念方面也易产生巨大共鸣,所以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上能够极大影响彼此。此外,青年群体散落在千家万户,他们作为家庭纽带,又影响着整个家庭的价值走向。凝聚这种影响力,对推动整个社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所以,青年要承担起时代重任,积极发挥自己在网络中的力量,在做“中国好网民”的同时,还要自觉抵制错误的价值观、驳斥错误言论,踊跃发出青年好声音、作出青年好表率,形成强劲青春正能量。
4.青年要重视社会实践,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嘴上说说的口号,它是我们脚下真真切切的实践。面对“微时代”信息传播负效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青年除了努力构建“清朗网络”外,也不可忽视现实社会的实践行动,应做到网上与网下的有机结合。社会实践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包括党团活动、志愿服务等,这是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也是青年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有效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8]”作为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青年的现实生活,才能深化青年对它的认识。青年只有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社会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到青年的心灵深处,进而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固化成青年的人生行动指南。
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很容易偏离正确的、主流的方向,尤其“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负面性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解迫切需要青年重视这个问题。每个青年都需要警醒与反思,并从自身做起、进而影响他人,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这一群体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 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青年记者,2010(2).
[3] 李志义.信息污染的治理对策初探[J].情报探索,1998(1).
[4] 黄升民,杨雪睿.碎片化:品牌传播与大众传媒新趋势[J].现代传播,2005(6).
[5]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日)[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
[6]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8] 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
(责编:王妍(实习)、宋心蕊)
庆祝建党95周年 走进党报历史长廊
  回首过去的95年,我们的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我们的党风雨无阻、成就辉煌。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笔耕不辍,砥砺前行。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党报正是95年征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
浅谈如何运用微电影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日 14:37:52来源: 中国广州网作者: 刘思妍
&&&&&& 摘 要:微电影是一种新媒体形式,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及渗透力。研究微电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好微电影这一新型的媒体工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关键词:微电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
&&&&&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作为一种新型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人类发展过程中凝结而成的价值共识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提升整合,形成了既反映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又展现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那么,如何有效地传播这一新型的价值体系呢?笔者认为,运用微电影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有效方法。&
&&&&&&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微电影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碎片化的时间安排,以&病毒式&迅猛的传播速度在社会大众之间传播,采用了情感诉求的方式打动人心,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把人类共通的情感注入到微电影主题之中,使公众在情感的体验、想象、享受中自觉地接受主题。随着高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微电影借助于互联网、IPAD、手机等高科技传播终端,以短小精博、引人入胜的内容和传播主体的全民性、传播渠道的多元化迅速崛起,满足了新媒体时代人们追求自由互动的情感诉求,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具有独特优势。新形势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运用微电影平台传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解决的现实课题。
&&&&&& 一、 机遇与挑战
&&&&& 微电影主要借助于网络进行传播。现今,在网络平台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价值观传播的新途径。微电影网络化形式的传播比通读长篇累牍的信息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简单化、符号化的主题信息不仅容易吸引大众的眼球,也更容易让大众理解主题信息所传递的内涵,从而实现价值观的传播效果。
&&&&& 但是,如今的网络平台是思想交锋、文化较量、价值观斗争的场所,充斥着海量的信息,以微电影的形式传播核心价值观虽具有时代性,但在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传播中仍处于难以把控的局面。首先,微电影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选材、策划、人物塑造、拍摄等方面还不成熟,容易造成内容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背离正确的轨道,给大众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其次,随着科技网络的发展,多元价值观的传播也同样倚靠着高科技,微电影平台的出现并不能抵御多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的冲击。不同年代的群体本就有着不一样的生活背景,产生了有差异的价值观,西方国家也在利用互联网渠道不断的向我国渗透推销其价值观和政治制度。整个社会在多元思潮、多元价值观的传播中,出现了文化意识认同上的断裂,传统的主流话语被日渐消解和颠覆。再者,新闻媒体对负面信息过度的报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性、示范性造成冲击。负面新闻容易激发大众的好奇心,更易受到大众的关注,这类信息在被媒体宣传报道时传播速度更为迅速,容易演变成热点事件,进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进行的正面示范和引导形成对立,对正能量的传播产生冲击。如若不能较好的控制新闻媒体对负面信息过度化的宣传,或无法以微电影的形式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并获得大众的接收和认可,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的传播毫无意义。
&&&&&& 二、 微电影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 以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要是理论教育,以及培育和弘扬社会氛围,随着时代的发展,利用秧歌、民歌、说书、民间戏曲等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意识形态传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今,随着互联网和高科技的发展,互动性的数字化新媒体,尤其是微电影,凭借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表现手法之间的融合,在信息交流和接收上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 (一) 提升媒体创作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维护意识。
&&&&&& 虽然多元文化不断发展,但是在当前社会文明中应着重宣传倡导主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应采取最生动化、最易被群众接纳的方式进行宣传及传播。核心价值观代表着一个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文化的升华,具有激励人心和鼓舞人们不断前进的发展特性,也包含着高尚和值得人们前赴后继为之献身的内在合理性。社会主义社会虽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吸纳多种文化视角和价值立场,允许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但是在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必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多元价值观相融合的格局。只有使媒体创作人增强维护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导性的意识,才能激发其创作此类微电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运用微电影这种最易被大众接纳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 引导微电影的创作
&&&&&&&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作核心主题的&中国故事&。以街坊邻里之间鲜活的事件感染人,以动漫短片的形式宣传文明等价值观的方式打动人。类似&感动中国&的事迹俯拾皆是,例如三下乡的志愿服务活动、带领乡亲致富的大学生村官、各行业精益求精的在岗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基层干部等等。依靠丰富的故事内容,生动的情节吸引群众,随着故事情节深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将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观蕴含于故事之中,让大众在获得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蕴藏其中的思想内涵与价值判断。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应从政策、资金方面扶持微电影品牌的树立,鼓励优秀的专业化电影系人才组建微电影创作团队,推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微电影系列,使得微电影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 推进以道德模范示例为微电影主题的宣传片制作
&&&&&& 社会上从不缺少道德模范,我们可以将具有典型性道德模范的事迹制作成微电影,讲述其自身经历,让中国甚至包括其他国家的人民大众也能受到感染,感悟到在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同舟共济,共创辉煌的艰辛和努力,使其从情感态度上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做法不再像仅凭借文字以报纸、书本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了传播的生动化、形象化,使得大众更易于接受,更觉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四) 制定微电影创作的评判标准
&&&&&& 大众媒体化信息较多,监管力度缺乏。但在推进微电影的创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需要求我国传媒机构、宣传部门、教育部门、文化部门对微电影独特的传播价值给予高度重视,保证各级宣传管理部门通过不同方式和渠道对微电影进行审查,通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规范当前微电影创作,克服部分微电影作品内容低俗、格调低下、艺术性不高、审美价值欠缺等弊端,把它引导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轨道上来,发挥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和宣传价值。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举办微电影创作大赛,评选内涵深刻、艺术价值高的作品,把他们作为优秀作品加以推广,使微电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艺术形式。
&&&&&& (五) 政府、企业网络平台中开设微电影子菜单
&&&&&& 政府部门在微薄、微信公众号、公益广告等公众平台中推广播放微电影,及时、有效的推送核心价值观相关微电影宣传片,设置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栏目,大众则可以利用其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浏览观看,进而潜移默化地接收与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在企业内部网站及沟通平台中,可以开设微电影子菜单,主题可以是先进典型、志愿服务等,同时在平台中建立与各主题微电影相连接的基本理论、专家观点、议题讨论等内容,在提供新闻资讯服务的同时,生动化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群众积极参与核心话题的讨论与创作。技术服务人员可在技术层面将相应的微电影短片设置在各类平台网站的醒目位置,通过技术方法吸引群众眼球,提高浏览率。
&&&&&& 综上所述,运用微电影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传统的宣教形式具有以下两个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一是有较强的互动作用。因为微电影不仅具备新媒体所具有的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等基本特征,而且还具备故事性、视觉化、大众化、娱乐化的特征,凭借简单、生动的传播优势,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 二是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在微电影的创作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渗透到作品中,将有效地引导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
(编辑: 凯伦 )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