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 需求侧和需求政策有时可以相互转化是对的吗

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含义
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含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要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那么应该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政策含义呢?
  不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而是为了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
  权威人士: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有各种解读。从国情出发,我们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消除两种误解:
  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转化,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因此,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当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营造稳定的宏观环境,在需求政策上,既不能搞强刺激,也要防止出现顺周期紧缩。
  还有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恰恰相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为此,要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安排,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完善和深化,决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过去正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政府干预过多,导致市场不能及时出清,引发各种结构性矛盾。比如,一些没效益的&僵尸企业&,有些地方非要硬撑着给贷款、给补贴。
  当然,下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盘大棋,也要更好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当前最重要的是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同时,&放手&不是&甩手&,政府也要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扩大开放是改革的题中之义,我们要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现在,美欧等发达国家都在吸引我国的投资,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我国的外资多了!
相关文章: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含义相关推荐经济政策与发展考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一)总供给和总需求间的相互关系在现实中,宏观经济并不总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的状态下运行,原因是多方面的:1.供给和需求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2.价格制约着供给和需求的相互转化调整需要较长的时间。3.多种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社会的因素都会影响供给和需求的总量和结构。(二)需求膨胀与需求不足1.需求膨胀需求膨胀是指总需求即全社会货币支付能力,远远大于社会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价值总量,而导致总供求的严重失衡。需求膨胀的具体表现是价格的持续、普遍上涨和产品与服务的严重短缺。2.需求不足需求不足是指总需求即全社会货币支付能力,远远小于社会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价值总量,而导致总供求的严重失衡。需求不足的具体表现是价格水平持续、普遍出现下降;同时产品过剩,生产能力闲置,企业生产萎缩。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苹果/安卓/wp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抢沙发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我想求助一下大家,以前关于财政政策效应大多研究的是财政政策的需求效应,即财政着呢公测对总需求的影响,比如挤出效应,乘数效应等等,我想问的是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指的是什么?
载入中......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用于从总体上调节和影响经济的主要工具。财政政策通过控制政府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水平、转移支付水平和税收结构,来达到政府的特定目标。用于控制这些经济要素的手段决定了实现特定目标的成功程度,以及其对人类福利的效果。在经济史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工具以及政策结构的目标和工具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提出了政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起)在总体上管理经济的中心作用。在经济衰退时,主要问题是劳动力失业和生产能力,这主要是由于总的有效需求不足。财政政策主要考虑的是支出和税收对总有效需求水平和生产潜力利用的影响。大体上,政府对商品和劳务增加的购买会随着总需求(支出)的增加,起初在公共部门,后来在私人市场(以显著的总体效果)扩张。同样,税收削减也具有扩张作用,因为纳税者有了更高的可支配(税后)收入,可以支出更多。随着经济的变化———部分是凯恩斯政策的结果,部分独立于所追求的凯恩斯政策,———以及随着经济问题的变化,———例如增长放缓,通货膨胀上升,对供给方限制的增加———焦点转移到了可能对财政政策产生影响的培育或阻潜在产量的因素。
经济政策的目标是配置经济资源以保证并维持有意义的充分就业或高就业(给所有在现行工资和月薪水平下,愿意工作但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提供工作),提高生活水平并在总体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产出、效率的增长,避免通货膨胀和外部平衡(如进出口的平衡、强势货币和稳定的外汇水平)不是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仅仅是达到其最终目标的手段。生产的增长应该被看做是既着眼于短期目标,又着眼于长期影响的谨慎经济政策的结果,而不是目的。增长和效率重要是因为更加有效的管理资源能够使经济更好地实现经济活动的目标。
对经济生活干预的范围和性质(对放任主义制度的修正程度)取决于经济的目标和政治可行性限制。纠正的性质和程度(有意图的设计或计划)不仅仅取决于假定的目标:经济中的行为者对特定工具和制度有特殊的偏好,如特定类型的市场或政治分配决定。政策工具是政策制定者(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下的工具,政策制定者通过这些工具掌握、加速或者减缓经济活动的发动机,并且影响经济的方向和内容。通常,选择和改变政策工具以及改变现有安排的自由程度比设想的要小得多。习惯、风俗和意识偏见能够事先决定特定工具和解决方案的运用。在设计和执行政策上,经济学家趋向于夸大选择的范围。
尽管通常有相当广泛的政策工具来执行被采取的政策,人们经常强调两种关键的宏观经济工具:政府征税和支出的财政能力(更多地强调影响潜在产出的政策措施)以及中央银行(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改变货币供给和利率、信贷条件以及金融市场稳定性的货币力量。因此,财政政策指在某一意愿的方向上影响总体经济的预算(公共税收和公共支出)工具。
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萧条(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造成的损伤,赋予了在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方面进行凯恩斯革命的推动力。在存在严重失业和闲置能力的情况下,产出明显不是受到资源可用性(资源约束)的限制,而是基本上受有效需求不足(即找到足够的买方来保证以盈利的价格销售生产的所有商品的问题)的限制。因此,主要的问题是为现存生产潜力(可雇佣的闲置劳动和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时能够生产的产出寻找市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民主政府担当起稳定总产出、就业和价格波动的责任。它们试图促进和维持经济增长,但是更加艰难,成效也更小。在这一过程中,这些政府的经济功能和有意图的干预增加了。高税收使政府能够控制福利转移和收入再分配融资,并能够影响集体消费(如公共健康、公共教育、国防、道路建设和公园)和私人消费的相对规模。这些政策看起来使情况比在自由放任主义(或传统的前凯恩斯干预主义)的制度下得到了改善。但是这些政策伴随着负面影响,如日益增长的通货膨胀。
有些批评家认为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过于是需求导向型,即过于重视总需求的稳定,而疏忽了经济的长期推动力。在这些批评者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学派,有时称为 “供给学派”。像经济学中通常的情况一样,这一学派由具有相同背景,但是在其他方面不同的经济学家组成。供给学派经济学成为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经济政策的一个基石,被称为“里根经济学”。
供给学派经济学家强调影响和改变潜在产出或总供给(特定时期所有商业企业愿意生产的总产出)的措施,极力强调税收对经济参与者的行为和经济的刺激作用。他们认为需要更好、更具体可见的激励措施来促进储蓄、投资和劳动表现。高税收负担、福利支出的负面影响和沉闷的监管对激励工作、储蓄和投资有负面影响。更极端的倡导者认为税收减免的激励作用非常有效,以至于一定规模的税收削减实际上能够带来税收增加。考虑到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谨记供给经济学有各种含义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是过分强调供给方面,还是需求方面的方法都有内在的危险,因为这种方法丧失了对整体经济过程以及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的考察。出现了供给方面(不局限于特定的“流行”应用,如里根经济学)的两种不同方法:单独重视供给以及供给与需求的结合。
第一种方法重视对工作和储蓄的刺激、税收体系和取消其他政府对工作造成的消极影响、企业家和生产力,强调高水平和差别巨大的累进税率(累进所得税)会打击产出的增加,削弱工作、生产和储蓄的积极性,并且阻碍增长。这种方法还倡导通过低税率限制政府支配的基金,削减浪费严重的支出和对私人企业的干预。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税收负担的削减是否能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引起额外的努力和生产力的明显提高。
单独强调需求的方法考虑社会(以福利为导向)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将极大地增进工作激励并使“工作逃避者”从事生产活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这种态度反映了失业的本质:失业是否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或懒惰、工作道德败坏和工作激励不足导致的寻找就业岗位的机会缺乏呢?
将供给和需求相结合的经济学家,即赞同第二种方法的经济学家强调有力扩张的经济导致高水平的商业回报和劳动收入以及扩大的税基,并有力地加强了投资的刺激。激活投资动力的一个问题无论如何也不是为投资提供已经实行过的税收减免。进一步说,更多的投资不一定是有益的。过去,投资激励经常在需求管理(稳定政策)的紧急关头实施。这一方法重视保持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提高投资,而生产增长和稳定性的波动则是有效需求政策的紊乱所引起的。
第二种方法的一个主要贡献是由劳伦斯?R?克莱因(Lawrence R.Klein)提出的供给和需求的一般模型。在他的模型中,供给不是排挤需求,而是补充需求,双方一起构造的模型使这一体系更加连贯。因此,供给是必需的,且是不充分的、全面的、内部一致的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由于许多原因,人们更倾向于运用更直接的激励,即直接通过影响投资的税后收益率和资本成本的策略变量,来影响投资决策的明确的适宜措施。标准的、已经得到证实的刺激投资、现有工厂和设备现代化的税收政策工具包括投资税收信贷,税收信贷可以扩大覆盖的范围;还包括提供差别支持税率,例如,引进更有效的利用燃料的设备,折旧的自由化以及为研究和开发活动提供贷款。关于税收政策对资本形成效果的意见有显著的不同。这部分地反映了在分析投资行为和生产力增长的决定因素的本质这一难题上的差异。一些强烈的、相互作用的因素是工厂、设备和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力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上,其提高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育和在职工作经验)方面的投资;发明和创新的产生和传播;经验的取得;资源从低层向高层活动的转移;商品、资本和技术秘诀的国际流动的增加;适当的经济机制和机构安排;衰退和经济活动大幅萧条的避免。
相关内容:
对于学习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学生,对经济生产能力和由此促进或制止其扩张的因素的考虑是一个有长期和显著历史的经济问题。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强调生产、生产力增长和经济生产潜力的扩张。回顾斯密的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1776),斯密着重强调在竞争性的私人企业市场经济制度安排下,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李嘉图将注意力转向国民生产总值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划分问题上。然而,他所关注的不是收入分配问题,而是分配的转移对资本积累的影响。马尔萨斯关心积累和消费的两难问题:过度积累对劳动力生产意愿以及过度消费对经济增长潜力的有害影响。穆勒认为,指导生产和分配的各个法律与不公平的收入分配(资本的赋予)是经济增长所必需的这一长期观点不相符。约翰?梅纳德?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效需求,而不是生产的供给限制上,即他注重短期观察,而不是主要考虑长期力量和趋势。供给经济学不是供给学派的发明———从历史的角度,它的优势和缺点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当比较供给方面的两种方法时———以税收为基础的方法和单独关注供给相对于供给加需求的方法———区分希望实现的社会类型的更基本的哲学和政治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诸如产出的内容和分配的价值判断问题;国防、增长或福利的重新排序;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对比;制度和工具(如财政和货币)的种类;税收或支出;机会、限制和替代政策的有效性的纯技术经济问题。
在一部有影响力的著作——— 《经济政策》( Economic Policy, 1956)一书中,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强调福利(幸福状况)与运用的经济政策工具的种类是有关系的,因为他们的应用会产生物质和非物质的成本(如经济行为者厌恶对他们选择的自由施加某种限制)。经济行为者和政党对于应该运用的合适的工具范围有初步的概念。一个基本的争论主题是经济学家各自对于市场潜力、局限性和运作的理解。长期以来,这一主题将经济学家划分成不同派别,并将供给经济学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首先,单纯的供给方法赞成通过市场以及总体条件和一般环境创造的传导形成商业的扩张和增长。它赞成集合性的、“温柔”的间接措施。这些措施对市场运作、市场选择和调整的影响最小。然而,经济活动和分配含义的后果可能很粗糙,对福利利益、基础设施(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交通、军事力量和通信的发展)、环境保护和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尤其有害。无论人们如何反对分配的含义,他们希望提高经济效率。然而,由于对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的公共支持的侵蚀,这些措施可能不稳定,这可能会对一国的活力和效率造成负面的长期影响。
通过对比,第二种方法,即供给和需求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纠正市场失灵和无效率,有助于修正由行为者的政策指导的市场经济。这一目标伴随对许多领域的专门干预和有力的、直接的和明确的影响资本形成的规模和构成的措施。它支持试图看透并走在市场之前的(与西方工业国如日本的经历相似)敢作敢为的政策。对国内和国外市场而言,“对胜利者的挑选”和“对失败者的处理”是这一政策最困难和最有争议的问题。通过以特定产业为目标得到额外的支持和鼓励,胜利者获得了超出自由市场选择范围的激励。
任何建设性的和敏感的、政策导向的经济模型一定有供给和需求成分,一定抓住了经济问题的本质。任何单方面的和相对简单的解决方案(如单纯供给法)有普遍的吸引力,但通常是不完整的。实际上,经验研究表明有许多因素影响增长和生产力,从而表明像供给和需求相结合的方法所提倡的一样,对工具的运用非常广泛。
笨小孩很可爱的!
谢谢楼上,现在弄明白了,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也是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操纵,不过是着眼点不同,同样是政府支出可以用在扶持企业,增强企业活力,增加对基础科研的扶持等等,同样是税收可以实行减免税政策,促进私人投资,增进而加总供给等等,因此需求管理型的财政政策和供给管理型的财政政策都是对政府支出和税收来操纵,只是政策的着眼点不同而已
谢谢!!受教了~~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新华通讯社主办
您的位置: && 正文
【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义
来源: 甘肃日报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增长周期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里通过几个方面来阐述其要义。
经济增长中的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
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增长来自供给要素投入的贡献,即资源、劳动、资本传统三要素和分工、技术、制度新三要素的贡献。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前,传统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容易比较多地生成和体现出来;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新三要素可能形成的贡献会更大,而且极为关键。凯恩思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总需求,即消费、投资和出口。可见,供给侧“结构性动力”和需求侧“元动力”共同组成经济增长的混合动力体系。经济增长中的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有着不同的过程、理念和特征。
供给管理主要是从要素端、生产端入手,通过对要素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和优化,改革不合理的制度障碍,激发各经济主体活力,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其政策着眼点是从经济运行的源头入手,更加强调“治本”,是从产业、企业角度认识问题,更突出长远的转型升级和活力再造。需求管理主要是从经济运行的结果入手,采取增加投资、扩大出口和鼓励消费等方式来扩大总需求,是采取短期的反周期宏观调控措施,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从政策效果看,需求管理短期效果显著,对经济回暖、稳定就业、社会民生等作用明显,但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时候甚至会延误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
  供给管理是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而需求管理是通过提高社会需求来引致经济增长。需求管理认为需求不足会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供给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促进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管理带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供给管理导致的产出千差万别,优化供给管理会产生“供给创造自己需求”的巨大动力。需求管理具有明显的均质性、可通约性。
  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用改革的办法推进要素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抓住了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和“卡脖子”问题,成为推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总领性战略。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亮点是,需求结构正发生着由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的显著变化。然而,中国在产品质量提升、关键设备研发生产、综合成本降低以及劳动生产率提升等方面所体现的精益制造能力、工匠精神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却严重滞后于中国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
  为什么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首先,从供给管理看,供给端出了问题。中国新时期经济增长动力的构建,需六大要素和三驾马车合乎规律地优化而形成混合动力体系。但我国明显存在供给要素的约束:劳动力成本在上升、人口红利在下降;自然资源的粗放和低效耗用越来越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需要;与实体经济多样化融资和升级换代相匹配的金融创新严重不足;科技和制度创新严重滞后。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改革来化解,特别是新三要素对传统三要素要有替代效应,才能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其次,从需求管理看,需求刺激政策失灵。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缺乏元动力的因素,一是外需收缩,2015年3月之后出口负增长已成为常态;二是内需放缓,2015年第三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较上年同期下滑了12.55%。但需求刺激的政策效果甚微,2015年以来央行5次降息降准,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规模超过2万亿,但投资依然萎靡。
  第三,在消费领域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目前国内消费增速下降,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一方面国内大量普通产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国人出国旅游却狂买马桶盖、净化器、奶粉等;一方面国内生产的粗钢每斤价格与白菜相差无几,产能过剩成了重大包袱,另一方面精钢特钢却需大量进口。
  上述现象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根源并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长期供给。也就是说,在外部需求下降难以扭转的情况下,国内部分具有潜力的消费需求,由于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和垄断现象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培育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重点在于增加供给,其关键就是推进结构性的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要素发力,让要素从产能过剩产业流动到有高需求的新兴产业中去。
  优化劳动力要素供给。中国过去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充足的劳动力,但2011年中国人口结构出现拐点,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和占比都出现下降,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明显,因此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将成为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基础,而户籍改革、劳动力素质提高将成为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内容。
  优化土地要素供给。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方向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土地流转要以确权为基础,以放活经营权流转为目的,提升土地要素的流动性。放活土地经营权流转意味着未来廉价的土地供给瓶颈将打开,这有助于抑制地产泡沫,加速地产库存去化。
  优化资本要素供给。资本要素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资本回报率,而在需求整体不佳的大背景下,提升资本回报率只能通过降低成本改善企业盈利来实现:一是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二是实施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降低企业财税成本;三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四是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优化技术要素供给。技术要素供给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技术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努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要通过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技术创新提供政策激励。
  优化制度要素供给。供给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改革,而居于制度改革之首的应当是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即如何“管住权”;要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形成政府与公民、中央与地方之间稳定的经济关系以及规范的政府财政管理制度,即如何“管住钱”;在“管住权”和“管住钱”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以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要克服两种认识误区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消除两种认识上的误区:
  一种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互为条件,相互转化,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因此,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当然,转向供给侧的目的是更加强调不要纯粹通过刺激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不要光做需求的文章。供求是双方面的一种平衡关系,供给侧方面的改革最终也是在创造需求,也是在解决需求的问题。
  另一种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恰恰相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为此,要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决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
  (作者 王必达 系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
( 编辑:信江)
】【】【】
分享到:5.36K
新华网甘肃频道Copyright (C) 20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