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值怎么才能看到巴黎q娘取,才能保证工作于zvs

LLC原理与设计-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LLC原理与设计
导读:LLC原理与设计,但工作中发现很多工程师对LLC的原理和设计不是很了解,所以开个帖子跟大家一起讨论下LLC这个拓扑的原理和设计,对于LLC的参数设计,LLC变换器最关键的LLC谐振槽路的设计,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LLC谐振槽路的特性及设计,在设计中,LLC原理与设计记得十年前,LLC还只是停留在大学的实验室里面。今天,LLC已经作为一种优秀的拓扑被业界所广泛的接受和使用。不得不感慨技术发展的速度
LLC原理与设计
记得十年前,LLC还只是停留在大学的实验室里面。今天,LLC已经作为一种优秀的拓扑被业界所广泛的接受和使用。不得不感慨技术发展的速度。也正说明了LLC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拓扑,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得到大家的认可。虽然今天LLC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但工作中发现很多工程师对LLC的原理和设计不是很了解。所以开个帖子跟大家一起讨论下LLC这个拓扑的原理和设计。
要了解LLC,就要先了解软开关。对于普通的拓扑而言,在开关管开关时,MOSFET的D-S间的电压与电流产生交叠,因此产生开关损耗。。
为了减小开关时的交叠,人们提出了零电流开关(ZCS)和零电压开关(ZVS)两种软开关的方法。对于ZCS:使开关管的电流在开通时保持在零,在关断前使电流降到零。对于ZVS:使开关管的电压在开通前降到零,在关断时保持为零。
最早的软开关技术是采用有损缓冲电路来实现。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它是将开关损耗转移到缓冲电路中消耗掉,从而改善开关管的工作条件。这种方法对变换器的效率没有提高,甚至会使效率降低。目前所研究的软开关技术不再采用有损缓冲电路,这种技术真正减小了开关损耗,而不是损耗的转移,这就是谐振技术。而谐振变换器又分为全谐振变换器,准谐振变换器,零开关PWM变换器和零转换PWM变换器。全谐振变换器的谐振元件一直谐振工作,而准谐振变换器的谐振元件只参与能量变换的某一个阶段,不是全程参与。零开关PWM变换器是在准谐振的基础上加入一个辅助开关管,来控制谐振元件的谐振过程。零转换PWM变换器的辅助谐振电路只是在开关管开关时工作一段时间,其它时间则停止工作。
全谐振变换器主要由开关网络和谐振槽路组成,它使得流过开关管的电流变为正弦而不是方波,然后设法使开关管在某一时刻导通,实现零电压或零电流开关。
对于LLC而言,通常让开关管在电流为负时导通。在导通前,电流从开关管的体内二极管流过,开关管D-S之间电压被箝位在0V(忽略二极管压降),此时开通二极管,可以实现零电压开通;在关断前,由于D-S间的电容电压为0v而且不能突变,因此也近似于零电压关断。
为了减小开关时的交叠,人们提出了零电流开关(ZCS)和零电压开关(ZVS)两种软开关的方法。对于ZCS:使开关管的电流在开通时保持在零,在关断前使电流降到零。对于ZVS:使开关管的电压在开通前降到零,在关断时保持为零。
最早的软开关技术是采用有损缓冲电路来实现。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它是将开关损耗转移到缓冲电路中消耗掉,从而改善开关管的工作条件。这种方法对变换器的效率没有提高,甚至会使效率降低。目前所研究的软开关技术不再采用有损缓冲电路,这种技术真正减小了开关损耗,而不是损耗的转移,这就是谐振技术。而谐振变换器又分为全谐振变换器,准谐振变换器,零开关PWM变换器和零转换PWM变换器。全谐振变换器的谐振元件一直谐振工作,而准谐振变换器的谐振元件只参与能量变换的某一个阶段,不是全程参与。零开关PWM变换器是在准谐振的基础上加入一个辅助开关管,来控制谐振元件的谐振过程。零转换PWM变换器
的辅助谐振电路只是在开关管开关时工作一段时间,其它时间则停止工作。
全谐振变换器主要由开关网络和谐振槽路组成,它使得流过开关管的电流变为正弦而不是方波,然后设法使开关管在某一时刻导通,实现零电压或零电流开关。
对于LLC而言,通常让开关管在电流为负时导通。在导通前,电流从开关管的体内二极管流过,开关管D-S之间电压被箝位在0V(忽略二极管压降),此时开通二极管,可以实现零电压开通;在关断前,由于D-S间的电容电压为0v而且不能突变,因此也近似于零电压关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实现零电压开关,开关管的电压必须滞后于电流。因此必须使谐振槽路始终工作在感性状态。
对于LLC,其变压器可以等效为激磁电感与理想变压器的并联。当工作在重载的情况下的时候,由漏感,谐振电容和负载构成串联谐振回路。
谐振频率为:
当LLC工作在空载的时候,由漏感,激磁电感和谐振电容构成串联谐振回路。
谐振频率为: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在空载时的谐振频率要低于带载时的谐振频率。从其本质上看,LLC电路实际上就是有两个谐振点的串联谐振电路。
对于谐振电路而言,要使其呈现感性状态,必须使外加激励的频率高于谐振频率。因此对于LLC,其最小开关频率不能低于fR2. 从开关频率与谐振频率的关系来看,LLC的工作状态分为fs=fR1, fs&fR1,fR2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当fs=fR1时的情况,此时LLC工作在完全谐振状态。下面是当fs=fR1时的工作波形。
在t0时刻前。上管Q1关断,下管Q2导通。谐振电流通过Q2流通,变压器向副边传递能量,副边二极管D2导通向负载提供能量。变压器原边被副边电压箝位,激磁电流线性上升。
由于fs=fR1,在t1时刻正好完成半个周期的谐振,谐振电流与激磁电流刚好相等。变压器副边无电流,二极管D2自然关断,实现ZCS。在死区时间t0-t1时段内,激磁电流给Q1,Q2的输出电容Coss1和Coss2充电,当Coss1两端的电压为0V时,Q1的体二极管导通,电流通过体二极管流通,在t1时刻让Q1导通,便可实现Q1的ZVS
当Q1导通后,谐振电流通过Q1反向流通,谐振电流大于激磁电流,副边二极管D1导通向负载提供能量。
随着谐振电流逐渐增大,到t2时刻,谐振电流为正,顺向流过Q1,直至Q1关断。
t3-t4为死区时间,过程与t0-t1时段相同。随后下管Q2开通,开始另一半周的工作,其过程与Q1导通期间的过程相同。从上面的波形可以看到,当fs=fR1的时候,原边电流波形为
正弦波,Q1,Q2都是ZVS,副边二极管D1,D2都是ZCS。
好久没更新了,接下来我们讲一下在fs&fR1时的工作情况。当fs=fR1,fs&fR1时,励磁电感不参与谐振,其特性就是一个串联谐振的特性。
在t0时刻前,Q1关断,Q2导通,谐振电流通过变压器耦合到副边,副边二极管D1关断,D2导通,向负载传递能量。变压器两端的电压被输出箝位,励磁电流线性增大。
到t0时刻,下管Q2关断。原边谐振电流向Coss1和Coss2充电,使Q1两端电压在死区结束前能降到0。由于fs&fR1,此时谐振电流大于励磁电流。因此谐振电流迅速减小到励磁电流。在谐振电流减小到励磁电流前,变压器副边仍有电流流动,变压器原边仍被箝位,因此谐振电流的下降斜率为(Vc-n.Vo)/Lr, Vc为谐振电容上的电压。副边整流二极管D2上的电流逐渐减小,当协整电流等于励磁电流的时候,D2的电流减小到0,实现ZCS.
在t1时刻前,Q1两端的电压为零,励磁电流通过Q1的体二极管流通。此时使Q1开通,Q1便是ZVS。Q1导通后,Ls,Cr开始另一半周的谐振。副边二极管D1导通。
在t2时刻,谐振电流反向。直至t3时刻Q1关断,开始另一半周的工作,其工作过程与t0-t3相同。
由上面的分析和波形可以看出,当fs&fR1时,LLC原边实现ZVS,副边实现ZCS,副边二极管工作在电流断续的状态。
我们再来看一下当fR2
在t0时刻,上管Q1导通,下管关断。Ls与Cr谐振,谐振电流反向流过Q1,副边二极管D1导通,向负载提供能量。变压器原边被输出箝位,励磁电流线性增大。
在t1时刻,谐振电流反向,正向通过Q1。
在t3时刻,Q1关断。原边电流向Coss2充电,使下管Q2能实现零电压开通。
t4时刻,Q2导通,开始另一半周的工作。其过程与t0-t4相同。
对于LLC的参数设计,主要是确定:1,所希望的特性,轻载和满载的特性,取决于K和Q;2,工作点,开关频率是高于谐振频率还是低于谐振频率,主要取决于变压器的匝比;3,确定参数,漏感和励磁电感的大小,谐振电容的容值。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LLC变换器最关键的LLC谐振槽路的设计。对于半桥网络,只提供一个频率可变,50%占空比的方波激励。对于理想变压器和输出整流网络,其增益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LLC谐振槽路的特性及设计,我们需要简化LLC谐振槽路的输
入输出模型。对于谐振槽路,起主导作用的是激励的基波成分。因此我们用基波等效(FHA)来等效输入模型。
上面是一个LLC的电路,我们可以等效为如下的等效电路。
对于谐振槽路的输入端,也就是Q1,Q2连接点,我们通常称为半桥中点,其电压波形为一个幅值为Vdc的方波,
经过傅里叶分解,我们可以得到它的基波为:
其有效值为
由于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电流为正弦波,对于全桥整流电路,
此分析同样适用于全波整流,因此
得到输入输出的等效后,我们可以计算谐振槽路的增益。
从归一化的增益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影响LLC增益的因素有fn,k,Q. 对于fn,通常我们希望它稳态时为1。所以我们先来讨论下k的影响。我们可以改变k的数值,得到不同的Q值曲线图。
从上面不同的Q值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到,k值越小,Q值曲线越陡峭,要获取相同增益时,频率变化越小。
那么K值是不是越小越好呢?答案是K值并不是越小越好。K值越小,意味着相对于相同的Lr, 励磁电感Lm要越小,开关管的损耗会增大。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把K值取在3-7之间。
当我们确定K值后,就可以得到一组Q值曲线。我们如何去理解这个Q值曲线呢?当我们的输入和输出电压固定的时候,并且变压器变比固定的时候,根据上面的公式,我们是可以得到一个固定的我们所需要的谐振槽路的增益M。当对应于某一个输入电压时,我们需要谐振槽路提供的增益为Mx.我们可以在Q值曲线上画一条Mx的直线,Mx这条直线和Q值曲线相交的点,就是LLC在不同负载下的工作点。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当负载增大时,Q值也增大,Q值曲线左移,Q值曲线与Mx相交点的
频率是降低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负载增加的时候,LLC的工作频率是减小的。从物理意义上来讲,当负载阻抗Rac减小的时候,Lr与Cr构成的串联谐振回路上的阻抗也要减小,以维持Rac上得到的分压不变。只有通过降低频率才能使Lr和Cr构成的串联阻抗减小。因此,当负载加重时,LLC的开关频率是减小的;当负载减轻的时候,LLC的开关频率是增大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输入输出电压,负载以及变压器变比确定的时候,LLC的开关频率就确定了,也就是LLC的工作点是确定的了。那么我们如何去调整这个工作点呢?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LLC的工作点与增益有关。当谐振参数确定后,唯一能改变增益的就是变压器的变比。因此要改变LLC的开关频率,只有通过改变变压器的匝比来实现。 对于LLC,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就是Q值。我们来看一下熟悉的Q值曲线,从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到,Q值越小,Q值曲线越陡峭,Q值曲线的右侧为ZVS区域。因此我们可以找到Q值取值的最大值Qmax,它为LLC最大的直流增益Mmax与Q值曲线相交的最大值,这一点是保证在Mmax下,也就是对应最小频率下能实现ZVS的临界条件。如果选择的Q值大于Qmax, LLC将会进入ZCS区域。
可以通过对LLC谐振槽路的等效阻抗推导出Qmax.
在设计中,为了留有一定的裕量,我们通常取Q值为Qmax的90%-95%。
不管在哪个频率段,副边二极管始终是ZCS。对于单个次级二极管而言,电流始终是断续的。不知道你为什么觉得是0.5fr1? 0.5fr1也不一定就大于fr2,这要看Lm和Lr的比例。 对于死区时间,是llc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跟励磁电流,MOSFET的输出电容和线路寄生电容有关。要使llc实现软开关,就要使得在死区时间内,励磁电流能抽走或者充满MOSFET的输出电容和线路上的寄生电容,才能使得LLC的mosfet的D-S两端电压能达到0v。但是如果死区时间太大的话,会使得半桥的电压利用率降低,使得原边电流增大,不利于提高效率。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死区时间。不过由于LLC变压器的励磁电感比较小,励磁电流比较大,死区时间比较小。对于OCL,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负载电流的平均值是由负载决定的,但有效值是随波形变化的。在开关频率高于谐振频率时,由于原边电流连续,副边电流相对比较平缓,有效值较低,效率相对会比较高点
包含总结汇报、自然科学、计划方案、党团工作、表格模板、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以及LLC原理与设计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关于LLC谐振变换器的再讨论 - 新手跟我来 -
电源论坛 电源技术网|电源技术|电源|PCB|电子论坛|电源工程师社区|电源工程师论坛|电源BBS - 电源技术网!
关于LLC谐振变换器的再讨论
关于LLC谐振变换器的再讨论
LLC谐振变换器,去年热了好一阵子,今年好象冷了下来.
贴子/bbs/d/39/78757.html太长,我再开个新头.
LLC-SRC的设计方程式
Coss是MOS管的寄生电容,Cstray是半桥中点对地的等效寄生电容
增益曲线用Matlab可以画出,楼下的应该是用Matlab画的
Coss是MOS的寄生电容,Cstray是半桥中点对地的等效寄生电容
增益曲线可以用Matlab画出,楼下的应该是用Matlab画的
先谢谢了,Coss是确定的,可以查mos的datesheet,但是Cstray是由什么决定的,如果不能精确知道是多少pf,请问计算的时候取的估计值的范围是多少pf,谢谢
Cstray是由PCB走线、变压器绕组等一些因素在半桥中点引起的寄生电容,我看ST的一些资料中,有用200pf的,也有用350pf的。
需要讨论的问题:
1. 工作频率如何选择?频率与MOS管、与电源功率的关系。
2. 品质因数Q值如何选择?有的说取Q=1,实际发现大功率电源Q=1将进入ZCS区,且杨博士的实例中,对于不同的LC搭配,Q的取值不同,最低曾取0.25,为什么?
3. K=Lp/Lr如何取值?多取4,好象也有问题。
依據個人的實測經驗,當要計算時先要看實務上自己的變壓器能有什麼特性,也就是Lr能夠提供多少,實際上目前的結構也只能達到100-120uH左右,如果想用外掛型的也要先看零件大小能做出功能嗎?所以當滿載時讓Q=1,零件的諧振頻率要低於滿載時頻率,Lm的大小就會受限於Lr的需求,能體會這一點就真正了解諧振變壓器的設計,當輸入電壓下降時Q一定會大於1的,這也是LLC的特性與缺點,最大頻率就看你能從IC中榨出多少,不是你想多少就有多少的.以上先提供參考.
事實上諧振點的左邊是留給輸入電壓下降時用的,不知你的體會與我相同嗎?所以如果正常電壓滿載時低於諧振頻率就不好,要調整回右邊才正確,你現在的現象是否常常IC或MOSFET無緣無故ON/OFF幾次就壞掉啊,希望能分享你失敗的經驗.PS:如何證實電路已經處於諧振的左邊與右邊??????重要觀念與體會哦.
左边有台阶,右边有削波,只有在谐振点上才是正弦波。
之所以希望工作在左边,是因为在左边时关断电流较小。
以上观点是否正确,请评论。
差不多,削波在工作频率大于谐振频率比较远的地方可以看到,尤其在轻载,关断电流小是一个,假负载可以做到很小也是一个,纯粹工作于右边区域的空载电压飙升会比较厉害
可以說一下你使用的IC是哪一個編號嗎?左邊右邊應該不是看電流波吧,電流一直是弦波的,空載時會比較接近三角波那是激磁電流留下來的,注意電路Q值的變化才是重點,只是Q值要從哪裡看.....一定要實做超簡單的.
work frequency 主要根據core loss 來個 trade-off,generally about 90khz-100khz,
揚波的論文對實記design help 有限了
提供一篇最新連結,about llc resonant
http://scholar.lib.vt.edu/theses/available/etd-218/unrestricted/Lubing_dissertation.pdf
漏感=115uH,原边电感=946uH
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我是用论坛上发的ST公司L6599参数计算的Excel文件算的。
由于我要调试的那个电源是DC110v输入,24v/21A输出,输入电压有点低,又碰到如下问题
1、根据那个excel表格计算出来的Lr和Lm的值有点小,LR=2uH,Lm=10uH的样子,有没有办法把这些值增大一些,要提高频率可以把电容Cr减小,不知道怎么改?
2、这样我饶变压器的时候要加很厚的气息,带上1A 的负载以后,变压器(PQ50,够大了)下面那个磁心发热严重,工作频率是160kHZ;
3、请问一下这两种LLC拓扑有什么区别,哪个好点,主要是谐振电容的接法不一样;
是一樣的線路.
同样,Q值也要折衷选取。Q太大,最大增益太小;Q太小,则工作频率范围越宽。
其实保证工作在ZVS区域的Q值范围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来。
沉得好快,顶!
哈哈,還不到主流設計階段當然沉得很快,等吧....趁還沒有多少人會玩這玩意時多從老闆那拿一點,如果你是老闆就當我沒說,嘿嘿....
好主意!老板是不会干这样的具体事的。
再顶一下。
如果工作于谐振点上,负载的变化是不会影响输出电压的变化的,因此频率也不会变化。如果负载变化,影响了输出电压,而调整不了,那么电路就有问题了。
继续顶,我现在在调试一个LLC电源,500W,70V-110V直流电压输入,24V稳压输出,稳压精度正负0.5v;用的芯片是UC3863,目前在开环调试,LLC参数大体设计为;Cr=0.02uf,Lr=50uH(单独绕的),Lm=150uH,Fr=159KHZ,Fm=79KHZ;UC3863(价格30RMB,采购量小)的是调频控制的,可以设置最低和最高工作频率。
一下是我的调试过程:
1、我把最高频率设置为159KHZ,最低平率105KHZ,我把UC3863的反馈地方接低电压(地),此时驱动脉冲是最低频率105KHZ,最后的输出电压很低,能量没有通过变压器到次边去;
2、我把UC3863的反馈接入电压接芯片自己产生的5v基准电压,此时芯片输出的驱动脉冲频率是最高159KHZ,测试最后输出电压,满足要求
3、我把工作频率105KHZ不断调高,还是低于159KHZ,最后输出电压还是很低,而当工作频率调到或者高于159KHZ时候,输出电压升高,满足要求;
1、为什么在最低频率的时候没有电压输出或者输出电压很低,按照调频的说法,工作频率越低带的负载越大,开环的时候,输出电压越高才是。
2、电源开机的时候是工作在设定的工作频率范围的最低还是最高频率。
3、质疑工作频率在(Fm,Fr)之间能否实现ZVS。
先请教这几个问题,其他问题下次再请教
欢迎大家交流开关电源设计方面特别是LLC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以及saber应用。。电源开发设计与saber2QQ群:
你的电路可能进入ZCS区了,我明天上班后有空落实一下你的参数,有关资料不在手边。
谢谢井底蛙的回复,再问一下问题:
1、进入ZCS区是怎么判断的?最好能通过示波器来观察判断更好;
2、我看了st公司提供的一个关于工作频率在不同的阶段的说明资料,按照资料说的,工作频率可以工作在最底谐振频率Fm以上都可以,还要看具体的参数和电路要求,大家调试这种电源,空载,也就是工作频率最高都是在Fr吗?
要求,输入电压范围70V-110VDC,输出电压为24V稳压即可,稳压精度正负0.5V
电流波形可以在主电路对负极串联一只小电阻或康铜丝测量,然后与开关管的触发波形比较,看触发波形的下降沿对应的电流是否小于等于0?
正常情况,大家希望工作频率介于fm和fr之间。
继续顶,我现在在调试一个LLC电源,500W,70V-110V直流电压输入,24V稳压输出,稳压精度正负0.5v;用的芯片是UC3863,目前仿真闭环调试,LLC参数大体设计为;Cr=1.12uf,Lr=1uh,Lm=10uH,Fr=150KHZ;主控制芯片UC3863(价格30RMB,采购量小)的是调频控制的,可以设置最低和最高工作频率
以下是我想把工作频率在满载的时候工作在谐振频率以下做的仿真,增大了死区时间,调宽了芯片的工作频率范围,出现如下奇怪的波形,请指教:
这个问我仿真的时候,整体的电路图,反馈作得比较粗糙,因为saber里面我用TL431仿真的时候好像不多,就这样了,不知道补偿环节有是怎么设计的,我就随便加了个电容
这个图是谐振电感Lr,励磁电感Lm,以及整流二极管,变压器原边的电流波形
这个是上图放大以后的
这个是两个谐振电容C1/2r中间点的电压波形
Vout为输出电压波形,达到稳压值以后就下降
这个波形为下半桥的驱动和VDS的波形,怎么在开通的时候怎么错误的关断了,是不是谐振过头?
我再请教几个问题:
1、我现在没有lcr桥,这个是不是必需的(在调试llc电路中);
2、我做仿真的时候怎么总是做不出来工作频率小于fr1的情况,该怎么样设置才能工作在region 2,比如调死区时间,负载我是加到最大了
还有什么可以设置的地方?
请井底蛙支招,先谢谢了!!!捷配欢迎您!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ZVS PWM转换器工作原理
  Buck ZVS PWM的主电路和工作波形,如图1所示,其中Ui为输人电源,V1为主管(包括其反并联Dv1),D1为续流二极管,Lf为,Cf为滤波,Rld为负载,Lr为谐振电感,Cr为谐振电容,构成半波式Buck ZVS QRC。Va为辅助开关管,Dva是Va的串联二极管。可以看出,Buck ZVS PWM转换器实际上是在Buck ZVSQRC的基础上,在谐振电感Lr上并联了一只辅助开关管Va和二极管Dva。
  ZVS PWM转换器,在一个开关周期Ts中有5种开关模式,其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在分析之前假定所有的都是理想的,而且Lf》Lr。Lf足够大,则在一个开关周期中其电流保持为Io不变,这样,Lf和Cf及负载电阻Rld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流为Io的恒流源。
  物理量的定义为:
  (1)特征阻抗
  (2)谐振角频率
  (3)谐振频率
  (4)谐振周期
  &&来源:
技术资料出处:kenthly
该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归作者所有。
因本网站内容较多,未能及时联系上的作者,请按本网站显示的方式与我们联系。
【】【】【】【】
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已有(0)篇评论
发表技术资料评论,请使用文明用语
字符数不能超过255
暂且没有评论!
12345678910
线性电源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127 V或者220 V市电通过变压器转为低压电,比如说12V,而且经过转换后的低压依然是AC;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二极管进行矫正和整流,并将低压AC交流电转化为脉动电压(配图1和2中的“3”);下一步需要对脉动电压进行滤波,通过电容完成,然后将经过...[][][][][][][][][][]
IC热门型号
IC现货型号
推荐电子百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积金怎么才能取出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