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最好的独立学院院就业不好吗

施昌海,李国民,刘香宇,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发展,独立学院也在迅猛发展,但近年来,由于国际性金融危机不期而遇和高校毕业生的大量增加,以及办学要素、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给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新形势,独立学院需要把解决好学生就业问题作为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任务。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形成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要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以促进学生就业。-- 华商报 --
西工大明德学院院长吴丁毅访谈
“独立学院就业率甚至高于二本”
来到这所位于终南山下沣水河畔的美丽校园——西工大明德学院时,正是一个斜风细雨的早上。  
用阿拉伯数字来标识每一栋教学楼,教学楼显著处摆放的飞机模型,每一个细节无不显示着这所以工科见长的三本院校的独特魅力。在图书馆见到院长吴丁毅时,他笑着指着悬挂在图书馆大厅上方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大幅照片,骄傲地说道,“这些教授个个都是咱们明德学院的宝贝!”正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大师是大学的创造者,也是大学发展的推动力。在这位带有公办大学学者气质的院长吴丁毅眼里,明德学院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与依托西工大这所名校所拥有的大量名师资源密不可分。  
独立学院“一出生就笼罩着迷人光环”  
“大学扩招把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普及推动了一大步,这时候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出现了。”吴丁毅这样解释独立学院的出现。当然,比起同样作为高等教育补充的民办大学,独立学院“一出生似乎就笼罩起迷人的光环”,比如公办大学出师资和管理,社会出资金,还可以挂上“985、211”大学响亮的名声换取招生优势,利用母体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等等。“就这样,独立学院迅速走到了民办大学的前列。”  
但是吴丁毅话锋一转,他也指出了独立学院目前面临的难题,“不同于公办院校的投资主体是国家,民办大学的投资方和运营方都是一体的,而独立学院的投资方和运营方往往不是一体,所以在运作过程难免会出现一些分歧。”  
他介绍,目前明德学院是我省独立学院为数不多的将所有校内资产过户到明德学院名下的院校。教育部26号令明文规定,“独立学院举办者的出资须经依法验资,土地房屋资产须于筹设期内过户到独立学院名下。”显然,明德学院做到了这一点。  突出特色不办“小西工大”  
访谈过程中,吴丁毅坦言自己刚上任期间,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曾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不要把明德学院办成小西工大!”这句话曾经在吴丁毅的脑海里回荡很久,“这所三本学校没有西工大的影子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更要突出明德学院的特色。”如何将这些孩子培养成才?明德学院自有一套人才培养体系。“考上三本的孩子一般理论分析能力和学习习惯要比一本和二本院校的学生差一些,但是他们的智商都是一样的,他们的思想更为活跃,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明德学院采取封闭式教学,“就是要逼着这些学生主动学习。”这种近乎严苛的教学管理制度反而受到了家长的欢迎,他们放心把孩子送到这里就读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作为长期在公办高校任职的吴丁毅,对独立学院更为灵活的专业设置感触很深。“独立学院运行的费用几乎都来源于学生的学费,所以更会为学生和家长考虑,开设的专业更广更接地气。”他顿了一顿说,“比如西工大最火热的专业是飞行器设计,而该专业的用人单位飞行设计院大多要求博士或硕士学历。明德学院显然不适合办这样的专业,但我们根据学院办学特点开设了飞行器制造专业。”  
当然,明德学院也传承了西工大的笃学严谨的学院式做派,很尊重学生的意愿。吴丁毅举例说,比如“高考招生录取时会尽量让学生录到第一志愿专业,学生进入学校后在第二学年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转专业。”  “学生有本科生的理论知识,  
还有高职生的动手能力”  
“独立学院就业率甚至高于二本!”吴丁毅以网上公布的一组就业数据称,“二本”院校的学生就业时容易陷入“高学历、低就业率”的怪圈,而三本学生期望值不高,定位准确,是独立学院毕业生相对于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的一个突出特点。”  
他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是一刀切,众多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急需实用人才,而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不会优先考虑这些单位,恰恰给独立学院的学生留出了很大的就业空间。”  
“既有本科生的理论基础、研究能力,又有高职生的动手能力。”吴丁毅这样评价自己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能不受欢迎吗?”这也正印证了应用技能型人才是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也是目前社会广泛需求的人才类型。  
本报记者 杜娟&
《华商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就业率承压
独立院校独立遇困_网易财经
就业率承压
独立院校独立遇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就业率承压
独立院校独立遇困)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500多名毕业生“被就业”伪造接收函,“造假”本报记者&&周丽&&实习记者&&金姝妮&&北京报道&&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以下简称“知行学院”)500多名毕业生“被就业”事件,以相关责任人被处分而收场。然而,对就业率造假和办学等问题的讨论依然在持续。事件发生后,6月22日,知行学院即发布消息称毕业生反映的报考“三支一扶”(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项目相关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6月24日甘肃省教育厅就知行学院毕业生“被就业”一事发布通报,通报中称经查,知行学院就业工作确实存在一定问题。目前,已责成学校更正了毕业生就业状态的错误信息,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工作人员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和行政处分。《中国经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多次致电致函知行学院、甘肃省教育厅以及甘肃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但上述部门均以“领导不在”“最近较忙没有时间”“不在职责范围内”等为由拒绝了采访。用假接收函来提高就业率,使学生报到证、学信网就业状态显示为择业生。6月21日,网上流传出一组知行学院学生维权的照片,照片显示,为提高学校就业率引导学生伪造接收函,有老师告诉学生“我找两个公司,把章盖上。反正假的。”用假接收函来提高就业率,使学生报到证、学信网就业状态显示为择业生。按国家有关规定,高校毕业生从毕业之日起两年内为择业期,而甘肃省基层服务项目考试报名条件中规定须为应届毕业生。知行学院接收函“造假”的行为将致使500多人无法参加基层服务项目考试、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更甚者涉及到以后干部转正问题。小景(化名)是知行学院教育管理系一名学生,她尚未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但报到证显示为择业生。据她介绍,她所在学院称只要是交了接收函的学生就算作已就业,学校会给已就业的学生每人发放一百元的就业补助。小景说,学生发现问题后去维权,学校一开始并没有作出明确答复,后来很多学生堵在学校行政楼门口,约三天后,学校就将学信网和报到证上的信息做了更改。无独有偶,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的小龙(化名)也“被就业”了。小龙称他所在的班级有很多同学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当时系里说,随便找一个单位有营业执照复印件和组织机构代码,最好有三方协议,才能领取创业补助。”&6月24日他发现自己学信网的档案显示已就业,现在他想参加基层项目考试,又担心学信网档案上的“已就业”会影响自己最终被录取。7月6日,小龙告诉本报记者,学校已经解决了他的问题。美化“就业率”背后:承受多方压力“招生肯定是一个重要因素”,该老师认为当前高校过度追求就业率,以致出现就业率“造假”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吸引更多的生源。国家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6]5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强调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虽然教育部《通知》中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做了严格规定,但就业率“造假”似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教育发布的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显示,2014年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就业率几乎均在90%以上,其中位列前五的高校就业率最低99.01%,最高达99.59%。一位长期致力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某高校老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高校就业率很难达到99%,但也跟学科性质有关系,专业相同的情况下,讲述应用型课程多的学校就业情况会比讲述理论课程较多的学校乐观。“招生肯定是一个重要因素”,该老师认为当前高校过度追求就业率,以致出现就业率“造假”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吸引更多的生源。此外,教育部要求高校向全社会发布年度就业质量报告,还有学科评估、学科调整等各方面的压力,都会催发学校产生抬高就业率的冲动。他透露,有传言如果高校就业率连续几年垫底,可能会影响学校招生名额,甚至是撤销专业。独立院校之困独立学院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乃至教学风格都沿袭自母体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公开资料显示,知行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首批独立学院,是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所谓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据教育部新闻办消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表示,截至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341所,招生数348万名,毕业生数322万名,在校生数1048万名,占到高等教育的41.2%,全年为社会提供技术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据悉,虽然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看似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独立院校在发展中仍面临与母体高校之间涉及利益分配、不挂靠难有吸引力等问题,两者“难舍难分”,独立院校想要“自立门户”并不容易。
作为独立院校,从1999年到2016年,知行学院已经走过17个年头,知行学院院长孙建安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独立学院第十次峰会上指出独立学院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乃至教学风格都沿袭自母体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本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联系知行学院学生处尹处长时,尹处长表示自己接受采访需要征得西北师范大学组织部同意。针对独立院校独立之路停滞不前这一现状,孙建安在全国独立学院第十次峰会上曾表示,独立学院要做到良性发展,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大方向。“这种应用技术大学,既区别于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公办普通高校,又有别于现有的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全面发展的学生,同样可颁发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科院校的专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