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国企改革的改革中,有哪些方面的创新做法走在了全国前列

股票/基金&
服务改革干在实处 创新党建走在前列
2014年省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于27日上午召开。  春风送暖,2月27日上午召开的2014年省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创新的实施局面,以机关党建改革创新服务保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进行了部署。  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对去年省直机关工委开展的“十大重点行动”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工作扎实,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她指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省直机关要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动力。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抓好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落实。她强调,作风建设要经常抓、长期抓,按照省委的要求认真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活动,省直机关带头严明组织纪律,以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效,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作出应有的贡献。  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李学同作工作报告,阐述了2014年省直机关党的工作目标任务。他指出,省直机关党的工作要坚持“两突出”,即突出机关党建服务“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和全面深化改革这个主题,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做到“三注重”,就是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注重发挥机关党委的保障促进作用,注重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注重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会上,他对即将实施的机关党建服务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八大先锋行动”作了具体部署,并强调要办好帮扶千名困难党员等“八件实事”,以机关党建“五个着力”服务广东全面深化改革继续走在前列。  会上,省编办、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省气象局、中建四局5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与会领导为年度广东省直机关文明单位代表授予奖牌。省直各单位机关党委书记、直属党委书记或分管党群工作的党委副书记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回顾篇  机关党建“十大重点行动”推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  2013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省直各级党组织以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为总目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实施机关党建“十大重点行动”为牵引,服务改革大局,扎实推进创新党建走在前列。  理论武装有新加强  大力实施首要政治任务宣贯行动,开展省市县三级机关党的知识邀请赛、省直单位“一把手”访谈、机关党委书记“我谈机关党建科学化”、“我为"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献一策”活动,创办省直机关党务干部大讲堂,使广大党员对党的科学理论的学习贯彻不断深入。  党性教育有新成效  认真贯彻落实“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的要求,开展情境式党性锤炼、“强三信、树三观”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四个一”活动和“四查四纠治”党性分析活动,出台党员思想状况分析制度,制定党性教育和党性锤炼制度,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不断提高。  服务效能有新提升  省直机关工委把转作风、优服务、抓落实作为创新党建工作突破口,省直136个单位出台转变作风抓落实举措、制度463项;开展央企、省企市县行活动,18个地级以上市和37家(次)央企及省直企业参与了项目对接洽谈,各单位党组织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党群组织合力有新增强  坚持以关爱帮扶行动作为推进“四个之家”建设的重要抓手,出台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制度,实施党务骨干队伍锻炼行动与党组织活力提升行动,建立和实行了省直单位党建工作协助组管理制度和党建工作专家咨询制度,开展机关党建优秀案例征集和品牌创建活动,做好“书记项目”等工作,各单位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新增强。  反腐倡廉建设有新突破  实施廉政风险防控深化行动。创新廉政教育方式,编排廉政教育话剧《黑瞳》,获第九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七个奖项,近5万名党员观看。切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抓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加大信访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枢纽型群团组织建设有新发展  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了省直单位首届工作技能大赛、首届趣味运动会。筹备成立省直机关志愿者协会。以务实创新精神富有成效地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  部署篇  实施“八大先锋行动”,办好“八件实事”,机关党建服务保障全面深化改革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起步的第一年。省直机关工委将立足“五个着力”,努力开创机关党建新局面,服务保障全面深化改革。  着力加强理论武装  以实施深化理论武装和党性锤炼行动为支撑  坚持理论武装“四个深化”,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适时召开省直单位“一把手”交流会,分批组织省直单位党务干部集中轮训;建立一批新的党性锤炼和党员素质教育基地,持续开展情境式党性锤炼活动;打造“省直机关党务干部大讲堂”平台,积极创建“书香机关”。  着力服务增创发展新优势  以实施改革意识强化行动、改革能力提升行动、改革攻坚克难行动为支撑  开展学习讨论与开展以“服务改革发展金点子”大赛为抓手的第二届工作技能大赛,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点,开展全面深化改革专题思想状况跟踪调研活动。围绕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重大部署、重点工作,加强学习研究,找准深化改革突破口。举办省直单位基层党组织书记服务改革发展能力建设培训班。通过组建党员攻坚组等有效形式,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改革攻坚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和改革难题的调研,大力宣传改革攻坚的先进事迹。  着力加强机关党建创新  以实施机关党建工作创新行动为支撑  推进机关党建理论创新、手段创新、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机关党建工作难题的新举措,完成省直机关党建工作办公自动化平台开发建设,实现网络无纸化办公;开展“五好六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分类指导机关党建工作新机制。  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以开展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优化行动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深化行动为支撑  着眼于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做好省直机关参加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单位整改情况的“回头看”工作,抓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整治机关慵懒散奢等现象和健全改进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重视对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格落实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加强组织管理与对组织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着力加强枢纽型组织建设  以开展增强枢纽型组织活力行动为支撑  拓宽服务群众工作新途径,推进关爱帮扶工作制度化,打造机关党员之家、机关职工之家、团青之家和妇女之家。发挥志愿者协会的作用,启动省直志愿示范岗创建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强枢纽型组织活力,成立省直机关文体协会,举办省直机关第二届运动会、“我身边的感动”书画摄影展、“中国梦?我的梦”诗词征集和交流活动。  专题撰文 粤直宣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广东85%创新改革事项已落地 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广东省政府近日印发《广东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求16项国家授权改革事项2017年全面推进实施,100项省属权限改革事项今年底前全面推进实施。
原标题:广东85%创新改革事项已落地
广东省政府近日印发《广东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求16项国家授权改革事项2017年全面推进实施,100项省属权限改革事项今年底前全面推进实施。一年多以来,广东的推进情况如何?现已实施的改革事项又来了哪些变化?相关省直部门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答。
省科技厅:
全国首创财政补助
激励企业建研发准备金
&截至目前,已有98项改革事项落地实施,占总数的85%左右,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省发改委主任、省创新办主任何宁卡表示。
其中,16项国家授权改革事项中有11项落地实施。如全面启动知识产权&三合一&改革试点,全省拥有32个有一般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目前,我省初步形成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体系,建立6家国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占全国一半左右。我省开通了专利申请、授权快速通道,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周期从原来的3&4个月缩短至7&10天。专利保险试点在珠三角地区全面推开,367家企业已完成专利投保2000多件。此外,100项省属权限改革事项中有87项落地实施。省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突出企业创新、人才驱动、粤港澳合作等几大重点,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
去年省政府1号文《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出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的政策。《行动计划》则明确,对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的企业实行普惠性地方财政补助,引导其有计划持续增加研发投入。这项制度改革对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发挥了怎样的普惠作用?
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海涛表示,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能够推动企业建立起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体系。广东提出通过企业研发经费补助方式引导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在全国属于首创。企业研发费用通过加计扣除政策可以抵扣12.5%的成本,加上10%省研发补助,等于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22.5%均由政府财政资金给予报销,如果是高新技术企业还可以继续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
2015年和2016年,省财政共投入35.34亿元用于省研发补助,获补助企业5278家,获资助的企业普遍建立了研发准备金制度或研发经费管理制度,引导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1047.55亿元,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效果显著。
[责任编辑:杨丽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频道头条 Big News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凤凰网财经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广东金融改革获多个全国第一 广东金融改革成功秘诀有哪些-闽南网
广东金融改革获多个全国第一 广东金融改革成功秘诀有哪些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金融改革获多个全国第一 广东金融改革成功秘诀有哪些】从全国首创医保&湛江&模式,到国内首创巨灾指数保险;从组建国内最大地方民营投资公司,到成立国内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从发行全国首单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和首单小微企业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到发行自贸区首只交易所市场公募熊猫债&&
  昔日的金融改革创新排头兵广东,在新时期推动金融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金融强省的实践和探索再结累累硕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金融系统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省委、省政府&支持创新、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对外开放合作&的总体要求,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线,以创新为引领,围绕建设金融强省目标,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各项工作。
  广东不仅在全国率先推出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一揽子政策,还在推动落实与中央金融机构合作机制的同时,不断加快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持续深入普惠金融建设,推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有效落实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等一系列工作,为全省经济&增中有进,进中提质&提供了有力服务和支撑。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 之金融改革创新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指出:&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落地,加快推进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牵引作用的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合理增长,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
  广东省委强调,金融要充分发挥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作用,要&把金融业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发挥好我省金融大省优势,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支持金融业发展,把金融资源对我省创新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积极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全面加强金融风险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有力的金融保障。&
金融发展主要指标实现&五个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领导下,省金融办会同&一行三局&等有关部门,围绕建设金融强省目标,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全省金融业呈现出&创新有效、发展有序、服务有力&的良好态势。&广东省金融办主任肖学介绍。
  2016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6502亿元再创新高,比2012年的2916亿元增长123%,占GDP的8.2%,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底,全省金融机构总资产达24.3万亿元,比2012年底的12.5万亿元增长94%;本外币存款余额18万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1万亿元,分别比2012年底增长95%和88%。
  主要金融指标实现&五个突破&:贷款余额连续突破10万亿元和11万亿元,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量突破10万亿元,直接融资额突破1万亿元,保险资金累计运用余额突破5000亿元,网贷成交量突破5000亿元。
  同时,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也在加速落地。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新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出炉。自贸区版资金池、双向发债及金融机构境外贷款等跨境人民币业务深入开展。推出&账户e路通&,率先实现开立银行基本存款账户与企业设立登记&一站式&办理。推出粤港电子支票联合结算、金融IC卡跨境支付等金融服务创新。截至去年底,广东自贸区入驻金融机构和创新型金融企业超过5万家,居全国各自贸区首位。
  打造金融强省离不开总部金融。截至去年底,广东法人金融机构批设数量创近年新高。全省法人金融机构309家,另有多家合资证券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有望获批。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最大地方民营投资公司&&广东民营企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粤民投)去年9月正式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首批实缴资本金160亿元。
  5年来,广东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直接融资成效明显,并获国务院高度肯定。数据显示,2016年底境内上市公司47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618家,从2012年的全国第四名跃居全国首位;全口径直接融资总额近1.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直接融资比例提升至35%。
  此外,广东还积极推动交易平台创新发展,加强广州股权交易中心&中国青创板&、广东金融高新区&科技板&等服务平台建设,目前3家OTC(场外交易市场)注册挂牌企业已超2万家,累计融资2000亿元,占全国20%。
首推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一揽子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明显提速。作为经济强省、金融大省,广东也承担起了金融改革&试验田&的重任。2012年,珠三角9市和梅州、湛江2市获批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2014年,广州南沙获批开展深化粤港澳台金融合作改革创新;2015年4月,广东自贸区挂牌,开展跨境金融等系列金融改革创新。此外,江门、梅州分别获批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和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汕头获批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充分运用《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等各项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5年来,广东金融业各项改革创新试点稳步推进。广州、深圳区域金融中心有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广州南沙&金改15条&和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金融创新政策加快落地。广东金融高新区初步建成辐射亚太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基地。汕头华侨试验区成立广东华侨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广东金融高新区股交中心&华侨板&运营中心挂牌企业477家。江门、梅州信用体系建设经验获得复制推广。
  与此同时,近年来,广东大力发展国际金融、科技金融、产业金融、民生金融和农村金融,金融创新发展成效突出,创下多个&全国第一&。比如,在国内首创医保&湛江&模式,创建全国首个&互联网&众创金融示范区,建设国内第一条民间金融街,设立全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暨互联网银行,发布国内首个跨境金融指数,发放国内第一笔滩涂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量连续8年全国第一,碳排放权交易量全国第一,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规模全国第一等。
  这诸多&全国第一&,反映的是广东金融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不竭的创新动力:
  &&国际金融开放合作跃上新台阶。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为平台,以粤港澳金融合作为重点,积极推动国际金融合作创新发展。
  &&科技金融开启新篇章。去年广东在全国率先推出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一揽子政策,从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建设金融平台和机构体系、完善金融保障机制等三方面,提出15条具体的政策措施。在10个国家级高新区开展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工作试点,探索设立科技金融综合性服务中心、科技保险、科技小贷、科技担保资金池、科技金融基金等新模式,取得积极成效。
  &&重大项目融资打开新局面。与14家中央金融机构签署&十三五&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授信额度约6.4万亿元,调动资源加大对我省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推动&险资入粤&设立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基金,累计引入保险资金5221亿元,重点支持粤东西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珠三角地区三大产业带建设,通过建立融资绿色通道、开展批量授信、设立产业基金、支持企业改制上市、发展融资租赁等,有力支持我省先进制造业发展。
  &&小微金融服务取得新成就。筹建前海微众银行,获得全国首批民营银行牌照;筹建商业银行小微支行,设立小微企业专营中心;在广州、佛山、珠海、东莞、中山等地发展创新创业金融街&&广东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有效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手段和措施。
  &&普惠金融实现新飞跃。在总结省内各地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省政府在粤东西北和惠州、江门、肇庆等15个市开展农村普惠金融&八项行动&,并列入省十件民生实事,掀起了我省农村普惠金融建设的新高潮,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综合征信中心34个,创建信用村5340个。在全省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到99%。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当前,国内金融市场乱象频发,虽然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不良贷款风险、流动性风险、债券违约风险等正在不断积聚,已成为影响经济金融稳定的突出问题。
  &我省金融系统着重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围绕主线,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服务大局,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三是突出重点,切实防控地方金融风险;四是立足长效,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监管。&肖学指出,按照国家金融改革创新的总体部署,我省金融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在切实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上,加快推动金融改革创新,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广东采取诸多举措,确保区域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其中,针对个别农信社不良贷款占比偏高,出现流动性风险,去年广东省金融办督促省农信联社制定措施,重点加强农信社信贷管理,严控不良率。总体来看,当前广东金融运行整体保持稳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去年5月,广东印发《广东省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以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等领域以及广州、深圳等地区作为重点,实施专项整治。在打击非法集资方面,广东专门制定印发处置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工作制度和举报奖励办法。去年广东还及时协调处置了险资举牌、侨兴私募债兑付以及个别上市公司退市风险事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广东金融系统也在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工作。截至去年底,全省法人银行机构平均杠杆率6.6%,达到银监会规定的监管要求;证券期货机构、保险公司等的杠杆率也都符合相关监管要求。同时,还出台《金融支持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优化金融服务,支持&去降补&相关工作。
  &我们将继续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一方面,继续扎实推进金融去杠杆,通过积极压降不良贷款、加大股权融资力度、优化调整信贷投向等措施,确保完成金融去杠杆的工作任务。同时,积极配合发改委等部门,推动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等工作,降低实体企业杠杆率。另一方面,切实优化金融服务,积极配合相关牵头部门,做好&三去一降一补&的配套服务工作。&肖学说。
佛山&产业 金融&为实体经济输血
  近年来,产业金融已成为了佛山金融改革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作为广东建设金融强省的重要战略平台,以及珠三角地区金融综合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先行区,位于佛山南海区的广东金融高新区(以下简称&金融高新区&)近10年来始终坚持&金融后援基地&与&产业金融中心&双定位,在金融资本集聚、产业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区域合作、城产人融合等诸多方面作出有益尝试。
  2010年,金融高新区在全省率先提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战略。近几年,依托佛山民间金融街、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广东股交中心&)、全景网(广东)路演中心等重要平台,金融高新区大力发展多层次市场,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不断创新。2014年金融高新区所在的佛山南海区被评为全省首个&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金融高新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渐成体系,成效亦走在珠三角前列。
  截至目前,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已吸引中国人民银行广东金融电子结算中心、广发金融中心、PICC南方信息中心、友邦金融中心、法国凯捷BPO运营中心、毕马威全球共享服务中心、德迅集团亚太资源共享中心等326家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落户,总投资额超644亿元,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服务外包、私募创投、融资租赁(金融租赁)、互联网金融等业态,吸纳了5万名金融白领人才创业就业。
  2016年,金融高新区在金融、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特色探索初具成效的基础上,依托融资租赁等产业重点发力制造业金融,助力佛山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区内共有8家融资租赁法人机构,总注册资本超34亿元。
  其中,由佛山市机械装备制造业协会和海晟金融租赁公司、粤科融资租赁公司联合牵头发起的珠西装备制造按揭中心于2016年启动,计划3年内新引入金融租赁、融资租赁机构30家,致力将南海区打造成为整个珠江西岸,乃至全国装备制造业按揭信贷机构的集聚区。
  目前,金融高新区已初步建成辐射亚太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基地,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融合特色引领珠三角,正依托&互联网&众创金融、&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等,推动&城产人&融合发展,探索&信用为本,跨界融合&,着力推进金融高新区升级建设。
夏日即将来临,美女们早已展露美好身材,让你一饱眼福。
48小时点击排行榜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
制度创新,广东有条件走在前列
&&&&昨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结束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更辉带领南方报业旗下多家媒体,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他就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在广东该如何落地建言献策。&&&&谈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创新首抓制度创新&&&&南方报业:你觉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特点是什么?&&&&贾康:最大特点是,它把一个年度报告跟五年通盘考虑结合在一起,它的框架是首先要说清楚“十三五”总体的规划思路,然后再带出2016年的工作任务,这是它一个比较明显的大的特点。&&&&南方报业: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强调创新驱动发展,你觉得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什么?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贾康:这个问题比较综合,我简单说一下,因为参加广东省委中心组学习的时候我专门讲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套理解。如果落到区域,我觉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的要点可以概括为首先还是要抓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第一动力。&&&&制度供给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里首先要抓的,广东方面还有可以作为的具体领域事项,比如广东过去在扁平化改革方面是走在全国前面的,财政扁平化之后中央文件说,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试行行政扁平化的体制,但是到现在为止正面设计这方面改革方案的只有广东顺德这一家,全国也是这样。&&&&其次,我认为应该有一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规划供给,总理的报告里非常明确地说“多规合一”,这非常有必要。现在搞规划的部门相当多。不同角度的规划过去是“九龙治水”的方式,各个部门分别编制,怎么合在一起相互协调这个工作远远不到位,实际比拼规划水平的高低就应该政府牵头,政府更好发挥作用,一定要看清楚这是他的职责之所在。但政府履行这个规划职责的时候又要充分地调动专家的力量和听取民众的意愿和呼声。现在“多规合一”,我认为这是一个要抓住不放的创新点,也是广东有条件走在全国前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自己特定贡献的一个切入点。&&&&谈供给侧改革&&&&广东要抓住投融资供给机遇&&&&南方报业:在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作为华南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应该把握哪些发展机遇?&&&&贾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广东要抓住投融资供给的机遇,现在有效投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包括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它涉及到的投融资有很大的创新空间。PPP里是把很多的要素合在一起释放正面效益,从直观的融资模式的创新,可以上升到管理模式创新,和整个成体系的治理模式创新。&&&&还有就是高科技供给,技术要素方面,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广东有这个条件。但客观地讲,过去在布局方面,各个地方的竞争还是各有千秋。广东的深圳这几年有一些有影响的高科技企业,以及一些突破点,比如说基因测序,这方面越来越有世界的影响,华为现在也成为越来越被人们看重的一个亮点示范,广东应该在这方面趁势而上,也就是高科技供给方面要有所作为。&&&&另外,就是人才的供给,这也是供给侧要抓住不放的事情,人才未必就是把人稳定在广东,给他户籍。其他地方的人才,包括国际上的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引进外脑的方式让他来贡献对于广东的支持。&&&&谈PPP模式&&&&PPP立法已拟了征求意见稿&&&&南方报业: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要把社会资本引入到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作为一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现在财政部和发改委对于PPP各有不同的指导意见,地方政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有一些无所适从,广东省副省长袁宝成也在今年的省两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希望上面给一些政策指引。请问,目前针对PPP这块是否会有具体的立法推出?这个立法推出主要会关注哪些问题?&&&&贾康:现在有关部门已经在积极考虑PPP的立法,已经拟了征求意见稿,好象两个部门在这里边也有一些需要协调之处。发改委比较积极的是想牵头来制定一个特许经营权的法律。最合理的设计,我认为应该把特许经营权跟PPP法合成一个法,因为特许经营权虽然是P&P&P里非常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份额上来说,大多数PPP项目都会涉及到政府特许经营权的问题,但毕竟PPP的概念比特许经营权还要大一些,能不能两部门协调好,用一个概念覆盖这两个法的设计和以后的立法过程。&&&&两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其实人们已经议论很久,这也是中国特色,大家都想在这方面强调自己有管理权,虽然都是好的动机,但如果协调不好关系,会给地方、基层以及相关一些企业带来困惑,我觉得这方面应该提醒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要有有效的部门之间的协调。但是,从远景上说,我还是认同部门有没有可能以后越来越减少数量而走向大部制,那是一个根本的解决之策,现在说这个事情还不具备条件,在没有一个新的大部制改革的方案设计之前,已经形成的各个部门的分工合作关系,要尽可能加强磋商,充分考虑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这方面。&&&&南方报业:刚才说到特许经营权的问题,在争取特许经营权的过程中,国字头的央企是否比民营资本更容易进入到大型基建项目中,在争夺这种项目过程中资源更好的是否会落在国字头的大企业当中,经营周期比较长、回报率比较低的这种项目,民企参与的意愿又不高,会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贾康:原则上不应该有产权特点、所有制特征方面的歧视性区别对待,应该一视同仁,放开市场,让大家来竞争。但是现实中你提到的这个问题又不可否认,因为我们的思维定势是跟国企打交道政治上比较保险,跟民营企业打交道,对地方来讲还会出一些被人家怀疑的特定的困扰因素。在过去,贷款的发放风险级别不一样,同样都是放一笔贷款,放给国有企业,如果真的出了问题,追究责任的时候一般还是就事论事。如果这笔贷款给了民营企业出了问题,追究责任的时候首先是怀疑的目光投射过去,“你跟那个老板暗中搞了什么名堂”,这就是另外一个性质的问题了。&&&&这样一些我们过去不能否认的不同风险度的考量,有待于整个现代市场体系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透明、越来越有阳光化的规则,来指导各类企业的行为,以及有很好的政府方面的多重监督,使政府的履职行为可以避免过去大家特别担心的寻租、走关系等不良状态。如果真的能够逐渐推进到阳光化地大家一起公平竞争的状态,我觉得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在PPP参加过程中应该是机会均等的。&&&&策划统筹:南方日报记者&赵杨&&&&采写:南都记者陈静&程姝雯实习生&谢涤尘&彭彬&&&&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王良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省住房改革补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