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欢比汶川欢送解放军军更有血性,赞!

做一名有血性的军人
&&&&来源:&&&&
原标题:做一名有血性的军人  编辑同志:   今年1月31日,广州军区某通信团中士杨显涛回乡休假期间,路遇醉汉行凶追砍路人。危急时刻,杨显涛舍生忘死,在制服醉汉时被刀砍伤,事后却悄然离开现场。当地派出所经多方打听后,于3月初找到杨显涛本人。派出所派人前往部队感谢,杨显涛的事迹才被大家知晓,并相继被《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等媒体报道。   最近,该团在开展“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活动中,邀请杨显涛走上讲台,做了题为《做一名有血性的革命军人》的报告,为全团官兵上了生动一课,引起强烈反响,官兵们纷纷表示要做杨显涛式的有血性的军人。征得同意,现将杨显涛的发言稿推荐给《解放军报》。   施亚运、葛建超、本报特约记者 陈 孟
  有很多领导、战友,以及亲朋好友都问过我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当时你有勇气冲上去?我的回答是,是军人的那股血性。当时,我没有一丝犹豫,只想尽快控制他,怕他伤及群众。   习主席对新一代革命军人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有血性就是要求我们练强本领,担当重任;就是要求我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就是要求我们敢于拼搏,勇战沙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必须时刻以此为己任,争做一名有血性的革命军人,血性是军人最大的气场。   有血性就是平时叫响“我过硬”。我在部队今年已经是第8个年头了,从当新兵开始到今天,我始终把素质过硬作为自己的追求。当新兵时,我坚持每天比别人多练半个小时,最终考核名列前茅,不仅成为新兵标兵,还获得了嘉奖;下连学专业,弄不懂我就不睡觉,直到学会为止,成为同年兵中第一个拿到“工号”、并独立值勤的义务兵;带新兵时,我要求他们严,要求自己更严,所带新兵个个顶呱呱,如今已有4人走上班长岗位;军事考核,我样样争第一,年年被评为“先进”;哪怕是喊口号,我也比别人更用劲,声声吼出力量,吼出杀气。只有在平时不停追求过硬,才能唤醒内心的血性。   有血性就是战时叫响“我能行”。我十分欣赏李云龙的亮剑精神,这是遇到一切艰难险阻和强大敌人时毫不畏惧的必胜信念。我遇见醉汉行凶时,他人高马大,远比我1.65米的小身板要彪悍,还挥舞着砍刀,我不得不采取报警并斡旋的战术。当时,我想到了李云龙,想起了亮剑精神,想到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口号。当我观察到醉汉注意力分散时,感觉机会来了,浑身的血性在那一刻迸发,猛地扑向醉汉,用尽浑身力量将其制服。只有相信“我能行”,才能毫不畏惧往前冲,才能在实战中砥砺血性。   有血性就是随时保持冲锋姿势。冲锋是一名军人最美的姿态。读过《原木在移动》这本书,官兵们在极寒天气中坚守,一批批冲向敌人,前面的被扫射倒下,后面的继续向前,如同原木在移动。作为通信兵,不一定有机会在正面战场冲锋,不一定有机会直面残酷的敌人,但是我们仍要保持冲锋的姿态,牢记职责使命,练好手中装备,做到一声令下,能够随时出动,迅速保障线路畅通。近年来,我们的使命任务越来越重,在各类重大军事行动中担当通信保障重任,对我们保畅通的能力是一种考验。我们必须做到眼里始终有敌情,心中始终有任务,不愧于“顺风耳”“千里眼”的美誉。   这就是我对血性的认识,说得再直白点,我的血性就是把平时当战时,样样要过硬,练好新装备,争做通信尖兵;我的血性就是关键时刻敢于冲上前,上了战场我要赢;我的血性就是如果还有再一次,我依然会冲上去,用我的胆气血性制服对手。   战友们,“血性”二字写在纸上,只要寥寥数笔,而要真正拥有血性,却需要千锤百炼,积淀于点滴,没有平时的积淀,就没有战时的迸发。只有平时守纪如铁,关键时刻才能令出必行;只有平时吃苦耐劳,应对危难才能敢打硬拼。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话:我们要如同一颗上了膛的子弹,随时准备射向敌人的胸膛。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您现在的位置:
&& 文章内容
解放军报评论员文章:带兵就要有血性!
| 作者:记者 | 点击:4508 |
时间:日 10:49
&带兵就要有血性
&本报评论员《解放军报》日 星期二
  威风凛凛特战连长,铁骨铮铮血性男儿。从今天起,本报连续报道广州军区某集团军特战旅作战二营一连连长刘珪的先进事迹。
  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刘珪身上,集中体现了一名优秀基层指挥员能打仗、打胜仗的血性特质。这种血性,代表着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热血、忠诚,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英雄主义的生动写照,也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厚重底色。
  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永远是军人的座右铭。面对战场血与火、苦与累、生与死的考验,无疑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像刘珪那样,把一腔报国激情和打赢勇气凝聚在祖国至上、人民至上的战斗精神中,渗透在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英雄气概里,融化到日复一日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刻苦训练上,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率军者披坚执锐,执戈者方能战不旋踵。”血性,也是衡量优秀基层指挥员的一条刚性标准。刘珪的事迹启示我们,基层指挥员最直接的使命就是时刻准备带兵上战场,平时只有不惧风险、不怕困难,带头精武强能,带头冲锋陷阵,才能团结和召唤战士攻坚克难,带出让党和人民放心、让一切对手胆寒的有血性、敢亮剑的兵。
  带兵就要有血性。希望全军基层带兵人以刘珪为榜样,牢记打赢使命,苦练打赢本领,争做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的热血军人!报道文章:
  扬眉剑出鞘 ——记广州军区某集团军特战旅作战二营一连连长刘珪(上篇)& & & & & & 本报特约记者 李华敏 张科进 记者 严德勇李华敏 李三红 覃明章 林山杰 舒 威 摄影报道
 上图:刘珪近影。舒 威摄
  这次射击,让人心惊胆战——
  一名上尉手持气球靶,离头顶不过半米,让战士在远处用自动步枪打。一阵枪声响过,靶上5个气球一个个被打爆。上尉神态自若,眼皮都不眨。
  这次训练,让人手心冒汗——
  一个“嗤嗤”冒烟的炸药包,在6名官兵手中传递,导火索还剩下最后一厘米时扔进水池,官兵卧倒。最后接手的,还是这名上尉。
  这名上尉是谁?为何如此胆大?广州军区某集团军特战旅作战二营一连的战士们骄傲地伸出大拇指:“他是我们连长,名叫刘珪!”
  脚后跟一踢手枪,子弹“咔嚓”一声上了膛——
  这个连长真叫“帅”
  刘珪今年33岁,浓眉大眼,黑不溜秋,四肢肌肉有棱有角,一看就有个武士的“范儿”。
  其实,刘珪原本是书生。他曾是湖南汽车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2000年参军入伍,在特战旅先后任排长、副连长、连长。
  刘珪连长当得“牛”。去年初,旅里比武竞赛,他的连队一下夺走了五分之三的金牌、二分之一的银牌。近3年,全旅士官选取比武,进入头20名的人选中,一连每次至少有10人。
  刘珪“牛”出了名,军区其他部队不少战士要求调到一连去。战士袁永光3次申请才如愿以偿。目前,一连有13名战士是从外单位主动申请调入的。
  刘珪的魅力在哪里?战士们如数家珍——
  他,熟练掌握20多项特战技能和56种装备操作,在全旅创造8公里逆水划舟和3000米高空定点跳伞纪录,至今无人能破。仅楼房攀登,他就会8种不同的攀登技能,还能用双脚“倒挂金钩”,持枪向房内目标射击。
  刘珪“玩枪”,在特战旅是出了名的。曾有一名射击高手找刘珪过招,那人刚拔出手枪,刘珪第一发子弹已经打到了靶上。正在训练的刘珪&
  那人叫停,诧异地问:“怎么没见你上膛,子弹就出去了?”刘珪脚后跟往上一勾,那人“哦”了一声,明白了,原来刘珪是用脚后跟踢枪上膛的。
  这还不算,一次演练,刘珪爬窗上楼与“敌”遭遇,只见他右手抓住窗沿,左手掏出手枪在墙上一蹭,“咔嚓”一声上了膛,胳膊伸直,枪声已响,瞬间毙“敌”。“哇,真帅!”楼下,一群新兵拍红了巴掌。
  刘珪的“帅”是苦练出来的。记者与他握手,感觉他手上的老茧厚如牛皮——用脚后跟踢枪上膛,他练了近5000次,手上的皮无数次被踢破,作战靴后跟也磨出个大口子。
关注红歌会网官方微博,及时了解最新动态: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 (4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4 (41次打分)
【已经有72人表态】
[感动最多的]
[路过最多的]
[高兴最多的]
[难过最多的]
[搞笑最多的]
[愤怒最多的]
[无聊最多的]
[同情最多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最新播报:
强军事业呼唤军人血性
“革命军人还是要有血性嘛!”
这是习主席对新一代革命军人血性的殷切期许和深切呼唤。习主席主持军委工作后,多次强调军人要有血性,并形象地说血性就是战斗精神,凸显了强军还须强血性的重要性。我军素以血性胆气闻名于世。然而,面对近30年无战事淬火检验,面对官兵成分结构变化,我军这支常胜之师还能不能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种血性胆气?习主席的重要论述赋予革命军人血性以新的时代内涵,明确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培养要求。
有血性就是要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有血性就是要英勇顽强。血性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刚强正直的气质”,其鲜明特征是勇字当头。从古人讲的“夫战,勇气也”,到“智、信、仁、勇、严”的选将标准;从拿破仑强调的“勇敢是士兵的第一品德”,到刘伯承提出的“两军相逢勇者胜”,足见“勇”是武德的基本要素,也是古今中外军队战斗精神的内核和本质特征。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发扬我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所谓英勇顽强,就是无论遇到多么巨大的困难和多么严峻的挑战,都勇猛刚强,坚韧不拔,坚决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在兵力、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始终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顽强战斗,创造出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等一个个奇迹。无论是战争年代在困境逆境中对抗强敌,还是和平时期在抢险救灾中直面生死,一代代官兵以血性胆气奏响了一曲曲英勇顽强的壮歌。习主席提出的军人血性,承载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血脉,是对我军战斗精神内涵的高度概括。
有血性就是要不怕牺牲。不怕牺牲,不仅是军人美德和价值的集中体现,更是血性的本质要求和试金石。所谓不怕牺牲,就是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和多么危险的环境,都毫不畏惧,毫不退缩,关键时刻不惜牺牲个人生命。众所周知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奋勇堵枪眼、罗光燮肉身滚地雷、李向群毅然搏洪流等,就是无数先烈的杰出代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始终无法理解志愿军为什么一听到冲锋号就拼命冲锋。“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回忆说:“只要它一响起,共产党军队就如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扑向联军,每当这时,联军总被打得如潮水般溃退。”我军官兵正是凭着这股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战时同敌人血战到底,平时在群众危难时挺身而出。革命军人不怕死,从来不是出自落后军队的严刑峻法、封建愚忠、棍棒驱使或是什么重金悬赏,而是一种高度的自觉自愿。它源自坚定的理想信念,源自崇高的历史使命,源自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习主席提出的军人血性,强调的是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优良传统,是对我军战斗精神内涵的继承发展。
培养血性要从思想上入手
革命军人的血性,源自政治坚定和思想自觉。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军队要能打仗,靠提高政治觉悟。”因此,培养血性首先必须从官兵思想上入手。
加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我军根本职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血性起着基础性作用。要加强科学理论武装,解决好官兵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等根本性问题,筑牢血性的信念基石;加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正确认识人与武器的关系,激发敢打的豪气、硬拼的虎气、必胜的底气;抓好牺牲奉献、道德气节教育,组织学习我军辉煌战史和部队光荣传统、典型战例、战斗英雄,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乐观、得失观,力破骄娇二气;加强我军根本职能、形势战备、国家安全等教育,培养军事职业精神和战斗队意识,树牢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注重解决官兵现实思想问题,帮助分析认识偏差和症结所在,增添强血性的动力。
打造强军文化。文化历来是凝军心、励士气、强血性的重要力量。要打造具有我军特色、彰显时代精神、支撑打赢制胜的强军文化,塑造中国心、民族魂、强军志,注重挖掘和运用优秀军事传统文化培育战斗精神,发挥先进军事文化对军人血性的涵养教化作用;实施红色革命文化开发工程,发挥好军史馆、荣誉馆、红色网站的作用,注重用我军特有的革命精神教育官兵,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把战斗文化作为强血性的重要载体,开展战味兵味浓郁的文化活动,营造充满战斗气息的战斗环境;在新起点上繁荣军事文艺,多生产体现“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等军事元素的优秀军旅作品,为强血性提供又好又多的精神食粮。
在缺乏实战检验的情况下主要靠训练强血性
毛泽东同志指出,“锻炼部队,一靠打仗,二靠平时训练。”我军已有很长时间没打过仗了,在长期和平环境下,要保持旺盛的战斗精神,主要靠严格训练。
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摔打部队。古人云:“教兵之法,练胆为先;练胆之法,习艺为先。艺精则胆壮,胆壮则兵强。”要通过严格训练,提高官兵的智能、技能、体能和心理素质来强血性、练胆气。平时通过训练强血性,一定要突出一个“严”字。要把强血性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任务,融入训练全过程各领域,实现练技能与练思想、练智能、练体能、练作风、练勇敢、练心理的有机结合;把实战化要求贯彻到训练各环节,开展战斗精神专项训练,发挥训练在强血性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对练兵的价值认同,整肃训风演风,坚决摒弃搞花架子那一套,切实把血性在严格训练中锻造得更强、更实。
砥砺指挥员战斗员的意志品质。2011年,俄军讨论决定继续保留刺刀;无独有偶,2013年美国陆军考虑恢复单兵刺杀训练。其实,拼刺刀在“非接触作战”中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但保留刺杀训练的意义远不止技术和战术层面,更在于保留官兵“刺刀见红”的意志品质。培养指挥员的钢铁意志,对战时激励和稳定部队情绪尤为重要。要扎实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注重在各种近似实战的环境下锻造各级指挥员的意志品质,在各种险情、僵局、逆境中培养心理耐受能力;在实战化训练中强化广大战斗员的战斗意志锻炼,培养勇往直前、压倒一切的拼命精神,坚韧不拔、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
发挥政策制度对强血性的调节作用
古人云:“合军聚众,务在激气。”有效激发血性,与政策制度的完善、军人合理需要的满足、社会对战争和军人的态度等密切相关,必须在优化政策制度、荣誉激励和社会环境上下功夫。
强化政策制度保障。红军在物质严重匮乏时,仍积极改善官兵经济状况,颁布《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调动官兵作战积极性。新形势下,为激发战斗精神提供政策制度保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要从政策制度层面研究改善官兵的福利待遇,解决转业退伍安置难、伤病残军人移交难、退休干部安置难、吸引保留人才难等问题,协力解决少数官兵忧后路、忧后院、忧后代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提振军心士气;着眼探索形成战斗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及时把部队成功经验纳入规章制度,完善实施、检查、评估、保障等方面的制度,促进战斗精神培育的常态坚持、科学有效。
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使命感、荣誉感。军事职业不应当只成为供人谋生的职业,而应当成为受人尊敬的崇高事业。我党我军历来重视在政治上、经济上保障军人社会地位。“人民子弟兵”、“最可爱的人”等,就是我军社会地位的生动写照。新形势下要健全军事职业发展机制和待遇保障体系,让军人成为社会尊崇的职业;构建完善军人荣誉制度体系,突出强军打赢的导向,实施军人荣誉分类管理,激发官兵崇尚荣誉、献身使命的精神动力;在全社会树立关心国防、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深化国防教育改革,改进涉军舆论宣传,引导人们尊重、缅怀为国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批驳各种抹黑英雄人物、歪曲革命历史的行径,激发官兵挥洒血性的豪情壮志。
有血性,是革命军人的本色,是强军胜战的呼唤,是新型军事人才的标准。广大官兵要自觉在强军实践中培育舍身报国战斗信念、敢打必胜战斗血性、团结协作战斗品格、沉稳坚韧战斗心理、英勇顽强战斗作风,争做有血性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 李祖发)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
&>>&&&&&正文
解放军报:习近平多次强调军人还得有血性
  时代背景
  社会环境
  价值观多元的一代需要补“钙”,战斗精神培育要突出练勇气、强血性
  2013年盛夏,征兵工作在全国各地火热展开。一些地区征兵办的同志反映,近年来应征青年选择服役地区和兵种部队的“个性化”要求增多,“挑选去向”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甚至提出如果不是“理想的去向”,宁愿选择放弃。
  “升官发财请走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是对军人职业的特殊要求。一个心里只有“个人设计”的人,是难以为国家、为民族自觉牺牲奉献的。正因如此,练勇气、强血性的战斗精神培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南京军区第十二集团军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发源地之一,他们结合学党史、学军史、学部队战斗史,广泛开展“读王杰日记、讲王杰故事、记王杰格言、做王杰传人”活动,大力培育“四股劲”,炼就阳刚之气。一是生死面前豁得出去的拼劲,二是强敌面前硬得起来的狠劲,三是困难面前挺得过来的韧劲,四是任务面前拿得下来的犟劲。
  血性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抗美援朝战争,18万“最可爱的人”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换来的是西方国家军队“不要在陆地上与中国军队作战”的原则。美军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志愿军听到冲锋号就奋不顾身、一往无前,他们认为志愿军官兵是“用烈性酒麻醉了的疯子”,甚至怀疑“很可能是服用了一种特殊药物”。他们无从体会,坚定的信仰信念是战斗精神的灵魂,也是官兵勇气之源。这正是一些西方国家焦虑“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的原因。
  血性源于军人的职责使命。在北京军区组织的一次实兵对抗演习中,某装甲团坦克驾驶员武向军在擦拭被泥水糊住的潜望镜时,头上的坦克帽不小心被行军架挂住,由于坐下太急,他的左耳朵被生生地刮了下来。此时,舱外激战正酣,武向军忍着剧痛,把刮掉的耳朵揣进口袋,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完成了40分钟的演习。
  血性源于对祖国的情,对人民的爱。汶川抗震救灾期间,“空降兵15勇士”的奋勇一跳,震惊世人。伞兵平时跳伞的高度是800-1000米,降落伞的设计使用高度是3500米,而勇士们跃出机舱的那一刻,高度是4999米!只有对祖国爱得深沉,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才能在危急关头作出非常之举,在关键时刻敢于牺牲自己。
  记者在广州军区某旅看到一本特殊的花名册,上面详细记录着这支部队组建以来在训练中牺牲的11名烈士的姓名、籍贯和家庭住址,旅里每年都要派人看望慰问他们的家人。
  国人的敬重、社会的关爱、组织的优待、亲人的理解,对官兵血性的培养至关重要。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道孚灭火15勇士,孟祥斌、陈大桂、高铁成、沈星、谢国江……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一个个铁血军人,一次次感动中国,同时又让官兵们感到从军光荣、奉献无悔、牺牲值得。
责任编辑:赵明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汶川欢送解放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