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在处理街道社区不合格党员要退才能移民美国过程中,怎样才能"畅通出口

如何畅通党员“出口”--《党员干部之友》2013年09期
如何畅通党员“出口”
【摘要】:正党员出口问题是个"硬骨头",不好啃。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思想上有顾虑、标准上界定太笼统、程序上执行不规范、制度运用上不灵活等原因,使这一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解决。怎样疏通党员"出口",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以下四种办法。其一,思想上要斩钉截铁,敢用一票否决。各地、各领域党组织可围绕自身中心工作,结合本地本领域实际,深入调研,认真总结,归纳出几种、十几种看得见摸得
【关键词】:
【分类号】:D263【正文快照】:
党员出口问题是个“硬骨头”,不好啃。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思想上有顾虑、标准上界定太笼统、程序上执行不规范、制度运用上不灵活等原因,使这一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解决。怎样疏通党员“出口”,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以下四种办法。其一,思想上要斩钉截铁,敢用一票否决。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党建研究;1989年03期
;[J];党员之友;2001年23期
群慧;;[J];北京支部生活;2004年03期
朱岩;;[J];党建研究;1989年04期
;[J];兵团建设;2006年11期
;[J];党政论坛;1989年01期
朱岩;;[J];党建研究;1989年01期
贺国谦,何善兴;[J];党建研究;2000年09期
黄强胤;;[J];学习月刊;2000年12期
;[J];内部文稿;200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新国;;[A];第一届航天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郑跃仔;;[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政治类[C];2003年
王永胜;;[A];实践与探索——北京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2年
刘秀峰;张孝元;刘玉萍;陈理洪;;[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王康泰;;[A];胜利旗帜 光辉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丁训镭;;[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刘平;;[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陈丽凤;;[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黄文球;;[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职工医院管理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A];安康市社科联——全市组织系统2004年度调研成果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董宏君;[N];人民日报;2000年
余清楚;[N];人民日报;2000年
张纪;[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0年
周光;[N];四川日报;2004年
朱汉多 通讯员
李建成;[N];台州日报;2010年
崔俊;[N];沈阳日报;2005年
赵东辉;[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贸中;[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湖南省邵阳市教育局
王继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特约通讯员
康孟春;[N];中国人事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岳;[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陈家喜;[D];复旦大学;2007年
施新州;[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孙翠玉;[D];上海大学;2009年
周清;[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朱新现;[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马志敏;[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王宏琳;[D];吉林大学;2007年
邹庆国;[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丁清晔;[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兆芳;[D];江南大学;2009年
周云利;[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钱正明;[D];复旦大学;2008年
薛琴;[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丁留宝;[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孙石磊;[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訾晨阳;[D];内蒙古大学;2006年
李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李少华;[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孔兰英;[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的位置: &
建立畅通党员“出口”新机制——土右旗探索建立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的实践与思考纯洁党员队伍要畅通“出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化党员结构、提高党员质量,让“清水”流入进来很重要,让“浊水”流出去同样重要。只有让“水”流动起来,才能永葆党的健康与活力。
处置不合格党员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曾指出要“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强化党员管理,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是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处置不合格党员党支部是实施主体,每名支部党员都是具体参与者。这些党员在社区、农村是邻居,在单位是同事,有些同志在民主评议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上怕伤感情、怕穿小鞋、怕伤和气;有的群众在调查取证、讨论认定等过程中,怕得罪人、怕纠缠、怕受报复,不敢说真话、实话,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处置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由于有的基层党组织缺少相关的工作经验和系统性、深层次的认识,对不合格党员处置始终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工作开展不够积极主动,也造成基层党员队伍出口不畅。
要让党员的“水”永保清澈,在出口上就需要做到“常流”、“细流”和“分流”。
一是“常流”。就是要形成工作常态,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工作制度,长抓不懈。建立定期评议处置机制,对民主评议党员、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定期开展。同时,要规范民主评议、不合格党员评定等程序,形成由“民主评议党员”到“支委会初步认定”,最终到“上级审批”等规范工作程序。
二是“细流”。就是要在保障出口畅通的基础上严格把关,慎重稳妥,避免处置不公。要制定细化量化处置标准,统一不合格党员处置标准口径,提高可操作性,强化基层工作的制度保障。加强日常管理,推行党员教育管理积分制,探索对党员参加活动情况、发挥作用情况、履行义务、践行承诺等情况等进行累加计分,对有不良表现的进行扣分,将日常客观表现作为评价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重要依据,将一次性集中评价,转变为结合日常表现综合评价,根据党员日常表现积分情况,低于一定分值的履行相关处置程序。
三是“分流”。对不合格党员要依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依照情节轻重,在“限期改正、劝退、除名”三类处理方式基础上,对未达到不合格党员标准,但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任其发展有可能触及底线的党员,进行告诫谈话,提醒其立行立改,尽快修正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偏差,做到关口前移,防微杜渐,达到处理个别、警醒一批、教育全员的效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往期回顾 &
健全党员退出机制对策探讨
&&&&沙丹丹&&&&【摘要】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不健全、党员出口不畅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对党组织战斗力提升带来严重障碍。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过程中,应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标准,严格预备党员转正为正式党员的条件及程序,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需要群众参与并发挥党内民主,健全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后的配套措施。&&&&【关键词】党员 出口 不合格党员 退出机制&&&&【中图分类号】D26&&&&&&&&&&  & 【文献标识码】A&&&&党员出口问题的提出&&&&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党员在入党之时可能是完全符合党员要求的,但是在入党之后可能不再符合党员的各项要求,这个时候就会产生党员退出的问题。正因如此,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党员退出机制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只有畅通党员出口,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才能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共产主义同盟时就直接明确指出:“凡行为不正当或违反同盟原则者,视情节轻重或令其离盟或者开除出盟。凡开除出盟者不得再接收入盟。”①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列宁也十分重视和强调必须保证党员素质能力,要求坚决清除不合格党员,列宁对此论述说,因为真正办实事的人是不追求所谓头衔的,宁可十个办实事的人不自称为党员,但是绝对不允许一个说空话的人有机会和权利成为党员。十月革命后,列宁针对当时不少党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逐步退化的实际,力主开展清党工作,认为应该将已经入党但是不够忠诚的分子、不坚定的党员、官僚化分子、欺骗分子“从党内清除出去”②。&&&&中共成立之后,也非常注重及时清除党内的变质分子。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22年召开,通过了中共党史上的第一部《党章》。《党章》中规定,中共党员违反相关规定的,必须受到开除党籍的惩戒。比如,党员的言论、行为和中共宣言、章程和中共大会各执委的决议案相违背的应开除中共党籍,无故连续四周不为本党服务的应开除党籍,在经过中共中央执委令其留党察看期满之后依然不思悔改的应开除党籍,泄露本党秘密的应开除党籍。近些年来,我党始终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总数节节攀升、党员总体质量稳步提高。在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过程中,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除此之外,每一次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均对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党员队伍建设做出了重要安排部署,强调清除不合格党员。党的十八大报告上,再次强调了必须构建党员退出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对部分曾经担任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的党员作出了开除党籍的决定。然而,目前依然有部分党员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不强,甚至部分党员将自己的利益跟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对立起来,对党的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鉴于目前现状,如何畅通党员出口、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成为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课题,成为摆在全党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历史命题。&&&&畅通党员出口的极端重要性&&&&畅通党员出口、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是切实加强中共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切实推进党员队伍管理教育、深化党内改革的现实需要,对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第一,当前存在中共党员能进不能出的问题,畅通党员出口才能真正解决此问题。党的多次代表大会中均强调了纯洁党员队伍的问题,均提出了畅通党员出口的问题。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只有极少数党员由于严重违法违纪而被开除党籍,而其他党员则几乎均为终身制,党员出口不畅通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比如,我国每年平均有100万人以上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而被清除出党的人数较少。伴随着中共党员人数的逐年节节攀升,以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少党员的宗旨意识逐步淡薄、理想信念逐步动摇、组织纪律逐步松懈,甚至不少党员出现了腐化堕落和思想蜕变的现象。只有畅通党员出口,构建党员能进能出的机制,打破党员终身制,才能及时清除不合格党员、保持党的纯洁性。&&&&第二,畅通不合格党员出口,有利于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事物都是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名党员在入党的时候可能是符合党员要求的,是一名合格的党员。但是,在入党后如果不注重学习,未能及时有效加强思想锤炼、道德修养,原先合格的党员也可能逐步退化成为不合格党员,如果此类不合格党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必将严重影响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必将严重影响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古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畅通党员出口入口,切实构建合理、科学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体制,才能让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变得不合格的党员得到及时处置,从而促进党员队伍建设的新陈代谢,才能让党员队伍充满生机活力。&&&&第三,畅通不合格党员出口,才能使党的肌体永葆健康。在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建设过程中,无疑必须切实发挥好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但是,如果不合格党员的出口不畅通,必定严重侵蚀党的肌体,也就无从保障党的肌体健康,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无法发挥,从而严重影响党的形象。为此,只有畅通不合格党员出口,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切实有效改变党建“体内循环”的旧有运行模式,切实增强党组织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净化和自我提升,扎实有效地推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切实提升党建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更加有效地发挥党在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中的作用。&&&&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的依据&&&&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近些年来,党员队伍机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背景下,我党已经充分认识到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极端重要性,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的依据更加充足完善。&&&&第一,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具有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依据。现行《党章》第九条规定,党员有退党的自由。同时,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党的支部应当对他进行教育,要求其限期改正。经过教育之后依然没有转变的,应由支部劝其退党。在支部劝其退党后依然坚持不退的,提交党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将其除名,并报经上级党组织批准。除此之外,党员在没有任何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连续半年不参加组织生活,或者不缴纳党费,或者不做党所分配工作的,就应该认为是自行脱党。自行脱党的,党支部应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后将其除名,同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除了《党章》中的上述依据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八条对触犯刑律和违反党的纪律的党员的处置规定,也为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提供了党内法规依据。&&&&第二,党的十八大报告等多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必须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应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党员退出机制的问题,为今后我们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提供了充足的依据和明确的要求,成为此项工作应该长期坚持的原则之一。除党的十八大报告之外,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多次明确提出了必须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以纯洁党的队伍,这为我们构建党员退出机制提供了依据和指导。党的十三大报告就曾经指出,必须坚决做到党章对党员的要求,要坚决清除败坏党和人民事业的腐败分子。不能做到党章对党员规定的要求的,不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的,经过教育依然不能改正的,就要劝其退党,或者从党内除名。党的十七大报告也要求,必须优化党员队伍的结构,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当前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当前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加以解决:&&&&第一,不合格党员的标准不够清晰明确。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当前已经具备了充足依据。但是,对于什么样的党员是合格党员、什么样的党员是不合格党员,这些标准还不够清晰明确,给当前我们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带来了极大困扰。虽然有学者对党员是否合格提出了标准,认为应该按照是否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评价党员是否合格。但是,党员做到了哪些要求才能被认为是已经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这本身也不够清晰明确。还有专家学者认为,《党章》已经对党员提出了要求,能否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的义务,是评价党员是否合格的标准。然而,《党章》对党员义务的八条规定,依然是一种总体上的规定,也是需要依靠党员去自觉履行的。&&&&第二,不合格党员退出的出口较为狭窄。党员入党之后,可能由于思想松懈等诸多因素未能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危害党组织的形象,对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损害。此时,党组织就应该对这些不合格党员进行及时处置,应该通过劝退或者开除党籍的方式纯洁党的队伍。我党自始至终非常重视党员队伍建设,注重及时处置那些违法犯罪的党员,将其清除出党,保持了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然而,虽然《党章》规定了不合格党员的退出制度,党的十八大等多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应该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但在具体实践中,不合格党员退出的出口较为狭窄,更多的不合格党员仅仅在其违法犯罪之后被开除党籍,只要党员入党之后遵纪守法,很少有被劝退出党和开除党籍的。此种不合格党员出口狭窄的问题,导致党员出口不畅通,对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带来了极大障碍。&&&&第三,尚未健全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后的配套措施。中共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共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按照这样的标准界定,一个人在不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而被劝退或者开除党籍之后,除非其已经违法犯罪,否则还是可以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即便是已经违法犯罪而被开除党籍的公民,也可以认罪伏法、改过自新、重新做人,通过积极改造后依然可以做一名合格的公民,也可能还是对社会有益、对党和国家的事业有益的公民。不合格党员退出党的组织,能够保障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然而,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虽然部分党员具有形式上的党员身份,但是已经完全不具备“先锋战士”的实质性素质能力,这些人依然不愿意退出党的组织。人们普遍认为,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如果一名党员被开除党籍或者退出党组织,就难以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立足,这实际上是由于尚未健全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后的配套措施而导致的。&&&&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的对策探讨&&&&在严格党员的培养考核工作、加强党员发展工作的同时,应该定期分析评估党员的党性党风党纪,严格党内考核评价机制,全面畅通不合格党员的出口、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形势下党的纯洁性建设、提高党员总体素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第一,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标准。鉴于当前对什么样的党员是合格党员、什么样的党员是不合格党员的认识存在偏差,以及界定较为模糊的实际,应该通过党内法规的方式制定不合格党员的标准,着眼解决“什么人退出”的问题。不合格党员中的违法违纪党员,是较为容易认定的,在实践中也非常容易操作,在当前我国党员出口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将违法违纪党员予以及时开除党籍,成为最为重要的党员出口。但是,“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认定较为困难,需要进一步细化。当前,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不合格党员的标准,并在党内达成共识后以党内法规的方式公布施行。当然,由于我国党员的分布极为广泛,而且党员的数量众多,对不合格党员的界定也不应一概而论,而是应该按照不同的地区和行业分类评定、指导。&&&&第二,严格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的条件及程序。鉴于一旦人们成为正式党员之后存在出口狭窄的问题,应该将党员退出机制的关口前移,也就是将那些不符合党员标准的预备党员及时清退,或者延长预备党员的期限,严格把好党员的入口关、确保党员质量。目前,中共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在党员预备期届满后,如果预备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符合党员的各项条件则予以转正为中共正式党员。按照规定,预备党员期限届满后需要继续考察的,延长一年的预备期限。而如果预备党员期限届满后经过考察,认为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应该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预备党员转正为中共正式党员的比率过高,导致预备党员制度形同虚设。鉴于此,应该进一步严格预备党员转正为正式党员的条件及程序,决不给投机分子提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机会,从源头上及时清退不合格党员。&&&&第三,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需要群众参与并发挥党内民主。在新的形势下,畅通党员出口、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仅仅依靠党员和党组织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什么样的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如何更好地畅通党员出口,事关全体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基于此,应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党员到底先不先进、合不合格,可以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与此同时,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还必须充分发挥党内民主。部分不合格党员之所以不会自愿退党,是因为一名曾经的共产党员一旦被清除出党的队伍,人们通常认为这属于一种非常消极的因素,并不会认为不合格党员被清除出党的队伍之后,不可以光明正大地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党的支部大会表决对不合格党员处理意见时,人们“普遍担心如果提议处理某些不合格党员,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③。为此,笔者建议应通过无记名票决制决定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理,进一步发挥党内民主构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第四,健全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后的配套措施。着眼于解决不合格党员退出之后如何办的问题,健全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后的配套措施,以此避免那些被清除出党的不合格党员成为党的对立面,保障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的健康运行。要着力构建退党人员的复查申辩机制,党支部通过讨论后以“票决制”决定清除出党的,有权向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申辩、控告。同时,对被清除出党的队伍的不合格党员,一旦其通过努力而重新符合党员要求后,应准许其重新申请入党并按照程序予以批准,即构建退党人员重新入党的机制。此外,还可建立党员退休制度,由于年龄、健康等原因而导致党员难以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之时,应准许其申请退休,党组织发放相应的证书。退休党员不再承担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不再过组织生活,但依然是名誉上的党员,通过此种方式给党员队伍“瘦身”,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注释】&&&&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21页。&&&&②《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2页。&&&&③李娟,佘湘:“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研究—基于绍兴市打通党员‘出口’的实践”,《理论探索》,2012年第6期。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