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忠甲:“巴黎气候协定内容”的合理性不容置疑吗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一)“巴黎气候协定”的合理性不容置疑吗?
当今“主流”环保人士,已从“地球暖化”导出“二氧化碳元凶”论,剑指含碳传统矿物燃料,特别是煤碳和石油。在国际社会“低碳”“减排”巨大声浪中,替代能源远水不解近渴,作为无法摆脱旧能源的经济体,尤其是快速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能源消费升势犹旺,何以因应自处?&
悠悠大事,莫此为大。“环境--气候”莫非正是“能源超限战”一大主战场?
“巴黎气候协定”的合理性不容置疑吗?(一)
《能源超限战》(中国发展出版社日出版)第五章《能源、环境和人口》&
庞忠甲著 陈思进策划
“地球暖化”谲云重重
气象大师忽冷忽热
&全球气候究竟面临什么重大变故?
&不胜蹊跷的是,弹指二十年间,有关国际权威专家学者们“忽冷忽热”,出尔反尔,提出了迥然不同,但攸关人类世界荣枯存亡命运大局的惊天宏论。迄今为止,这些是非颠倒的说法疑点重重,多属想当然的推论,离实证还远得很。现在如果据此断然作出政治上经济上的重大决策,怎免“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之嫌乎。
日,《洛杉矶时报》一篇专题文章声称:“第5次冰河时代就要来到了:人类将在寒冷中为生存而战”。
&日,气候形势已变得令人绝望,促使《芝加哥论坛报》宣布“科学家认为,北极冰将淹没加拿大”。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们从轨道周期变化规律出发,提出了盛行一时的“变冷说”,以为21世纪地球将进入“小冰河时期”(
Little Ice Age)。
&最近一次“小冰河时期”发生在15世纪起的三百余年间,那时极端恶劣的气候频频出现,全球天气变冷;气温有过回升,但不久明显下降;海冰覆盖面积增加,洪水不断来袭,农作及渔业收成减少,到处发生饥馑。该期间伦敦的泰晤士河曾冻结20余次,河面上可以举办舞会和集市。在中国,明代中后叶气候异常寒冷干旱,16世纪中,发生旱灾高达84次,居历朝史载之冠,以致连年饥荒,动乱不已。明亡以后,到清代所谓“康乾盛世”时,气温有所回暖,但较正常时期还差很多。直至19世纪前期,全球逐渐回归目前享有的大气候。
&尔后,在世界似乎再次变暖的一小段时期之后,1974年,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在美国布朗大学举办了“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研讨会。忧心忡忡的两位发起者甚至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小冰河时期”临近的警报。
&此时一些著名的气象学家在波恩开会时警告说:“气候变化的现实使得最乐观的专家也认为10年内粮食的大规模减产(由于全球变冷)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无视这一必然结果,不采取相应措施,那么许多人将因此而饿死,还可能引发政治动荡和暴力活动,人们为之付出的代价就会更高。”
&1975年出版的畅销书《全球变冷:又一个冰川世纪已经来临?我们能够渡过这一难关吗?》的作者罗厄尔.庞特曾就这一主题进行过广泛的演讲,他说世界上最保守的科学家也警告人们,又一个冰川世纪在不远的将来就要来临。“给人类带来一万年来最严峻的社会、政治和适应性挑战。您对我们关于全球会变冷的预测的关注至关重要,它关系我们、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整个物种的生存。”
&日出版的《科学新闻》杂志在封面描述了纽约市正被冰河吞噬的情景。随后,《》在头版刊发了一篇文章,题为“科学家探究世界气候正在变化的原因:显著冷却被广泛视为不可避免”。声誉卓著的美国国家科学院也认为,全球冷却是一个切切实实的威胁。当时谁说气候变暖则被视为异端邪说。&
&科学家普遍以为地球轨道的摆动是小冰河现象的起因,但缺乏确切的依据;事实上这种气候脉动的原因仍是谜团。
&仅过了10年多一点时间,媒体头条就报道了一个全新的、截然相反的气候危机——这还需归功于美国参议员,后来出任副总统的阿尔.高尔(Al
Gore)1988年在科学技术与太空委员会精心策划的数场听证会。这部大戏由美国宇航局戈达尔太空研究所(NASA Go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所长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en)领衔主演。汉森以99%的把握声称,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气温正在不断攀升。
&与这种忧虑相对应的,正是当年美国一些地区出现了罕见高温。
&到了20世纪90年代,真正出现了戏剧性的180度大转弯,“全球暖化”与“温室效应”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根据英国东英吉利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和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等联合研究的结果,认为进入20世纪后半期,全球温度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
&学者们警觉,20世纪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气层温度上升了摄氏0.74度,近50年观察到的气候改变速度是过去100年的双倍,相信近百年来的气候改变系由人类现代生活方式引起。
&这些学者推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许多沿海城市和岛屿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其中包括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等。
&学者们预期“全球暖化”将带来以一系列严重恶果: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海平面上升;病虫害和传染疾病增加。不仅如此,南极冰盖的融化导致大量淡水注入海洋,海水密度降低。“大洋输送带”(指把热量传遍世界大洋各处的洋流系统)因此而逐渐停止:暖流不能到达寒冷海域;寒流不能到达温暖海域。一阵接着一阵的暴风雪和龙卷风将横扫大陆……
&“全球暖化”论者裁定,目前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与矿物燃料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量急剧增加。
&人类先祖“取火”为始,草创文明,藉善用“热能”而繁荣发达。大自然蕴藏的含碳矿物燃料,是人类世界赖以发展进步的天赐恩物。矿物燃料的燃烧产物中,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和粉尘等,都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至于燃烧产生的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惰性气体二氧化碳,就同我们呼吸吐出的二氧化碳一样,原是大自然生命循环中的必要组成部分,而非净化对象,只须有足够排放高度,适当稀释即可。
&但随着“全球暖化”特大灾星冉冉升起,二氧化碳被定义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近二十年来忽遭妖魔化,沦为交相挞伐的天下公敌了。(待续)
【注:1、在蜻蜓FM推出“陈思进电台”,已开《十分钟读懂财经新闻》、《思进看世界》、《心机—绝情华尔街》、《时评》等专辑();2、长篇小说《归·去·来》命运三部曲第一部新鲜出炉(亚马逊:;当当:);3、超级畅销书《这么慢,那么美》姊妹篇《那么远、这么近》新鲜出炉(出版社天猫店:(签章版);亚马逊:);4、跨国金融商战长篇小说《心机》全新再版《绝情华尔街》(正在影视改编,当当:;亚马逊:;京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特斯拉CEO:如果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我唯一的选择是离开他_网易财经
特斯拉CEO:如果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我唯一的选择是离开他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特斯拉CEO:如果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我唯一的选择是离开他)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Elon Musk星期三威胁说,如果白宫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他将停止向特朗普提供建议。Musk在Twitter上被问到,如果特朗普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减排协议,他将会如何做时,Musk表示:“别无选择,只能离开这个委员会。”特朗普星期三发表Twitter称,他将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公布他对巴黎气候协议的决定,因为他面对来自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巨大压力。周三有媒体报道称,特口预计将退出气候协议。但有消息称,他没有做出最后决定。Musk参加了特朗普政府的制造业就业委员、战略和政策论坛以及基础设施委员会,为特朗普政府提供意见。包括Musk在内的美国大公司CEO都敦促特朗普坚持这一协议。Musk星期三发布推特称,他已经竭尽全力,直接向特朗普、通过白宫官员和咨询委员会提供意见,希望保持协议。自从上任以来,特朗普已经开始撤销一些奥巴马政府的能源法规。他和一些顾问认为,这些法规阻止了美国能源公司的发展。虽然国务卿蒂尔森(Rex Tillerson)等官员支持巴黎气候协议,但美国环保局局长Scott Pruitt表示反对。一些顶尖的共和党参议员,包括参议院多数党领袖Mitch McConnell也敦促特朗普退出协议。针对Musk的推特,白宫新闻发言人Sean Spicer告诉记者,等着看总统会怎么做。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欢迎您访问国际能源网!
客服热线:<font color="#ff56-198 |
如果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来源:中外对话&&日期:
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各方对美国是否会继续与其他国际伙伴展开合作表示出了深切的担忧。在这一重要时刻,我们采访了来自中国、美国和印度的多位专家,就美国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甚或全面退出《》后,各国将如何应对气候挑战,听取了他们的意见。
邹骥,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
如果特朗普政府决定退出巴黎协定,这对巴黎协定的落实肯定不是件好事,但绝大部分缔约方依然会继续落实自己承诺的NDC目标。从主权独立、现实国家利益、科学发展理念、经贸和技术的可行性看,大多数缔约方在提出NDC目标时都是经过权衡思量的。那种把低碳转型视为纯负担的观念已经过时。世界和各国经济的低碳转型,已经不仅仅是保护气候的事情,也是通过改变基础设施投资和技术创新为全球提供复苏新动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这对面临新一轮工业化、城镇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这实质上是增长方式创新的问题,是重新配置要素资源。从发展现状看,为实现低碳转型服务的技术、企业和产业已经在蓬勃发展,从可再生能源到节能建筑和低碳交通和未来智能化的工业与消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低碳趋势正在形成和加强。谁不顺应这个潮流,就会失去未来的市场和竞争力,失去未来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因此,低碳转型的全球趋势不可逆转。
芭芭拉&费楠茉,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亚洲总监和陈晗,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国际气候分析师
世界主要领导人已经明确表示,将坚持遵守《巴黎气候协定》的责任义务。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将继续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百分之百承担自己的义务。&与此同时,欧盟能源负责人也强调,欧盟已经做好了领导这场气候战役的准备,不会受到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任何影响。欧盟各国目前正在起草各自的国家应对方案,以便更好地履行《巴黎气候协定》对欧盟国家的义务要求。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表示要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目前的情况是,各国都将继续加大力度应对气候挑战,因为这关乎他们本国的国家利益。按照中国最新推出的2020气候路线图,中国有望超额完成其在《巴黎气候协定》中的承诺。2016年,中国将煤炭产量削减了9.4%,取消、暂缓了数十个燃煤电厂的建设,而同期太阳能光伏产能增量则为3450万千瓦。
印度的太阳能装机容量也从2010年的寥寥1万千瓦增至2016年底的1000万千瓦。根据印度中央电力局发布的一项计划草案,到2027年,印度的潜在可再生能源总量将增加到2.75亿千瓦,非化石燃料占比将达到57%,远远超过印度在《巴黎气候协定》中的承诺。
还有不少国家也在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大气候行动力度的新途径。因为他们清楚,无论美国做出怎样的举动,尽早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相比于化石燃料,清洁能源才是更好的长期投资选择。
绝大多数的美国人都反对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而且他们也认为特朗普不应当放松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监管措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不符合美国利益。但不管美国怎么做,我们都应当为那些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和政府鼓掌,并积极鼓励他们继续前行。
阿鲁纳布什&高希,全球领先气候智库能源、环境与水资源委员会首席执行官
《巴黎气候协定》是否已经走向绝境?这项协议的核心前提就是所有国家,无论贫富,都要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贡献。一旦美国退出了该协议,那么这个核心前提也就被彻底颠覆了。我认为这会带来三个后果,但绝非毫无希望。
首先,中国、印度和欧盟将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继续坚持原有的责任路线,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削减其他领域污染排放。
这些国家不会大幅调整他们的目标,即便调整也不会在2018年全球减排进程初步盘点之后立刻做出变动。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这件事来的太突然,上述国家无法对本国民众交代为什么要忽然加大环保力度。
其次,其他新兴经济体或发展中国家兑现环保承诺的难度会极大增加。目前这些国家的气候行动已经极大依赖国际气候资金援助力度的加大,而利用国际公共资金来撬动国内私有部门的投资无疑难度更大。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的不确定性会持续存在,对投资者信心造成进一步打击。
最后,关于《巴黎气候协定》其它一些方面的协商将面临不确定。没有了美国的压力,中国可能会在透明度条款方面有所保留,而最不发达国家则将竭力反对弱化《巴黎气候协定》。但对于协议落实情况的关注度会进一步减弱。
那么就没有希望了吗?并非如此。目前清洁能源的价格一直在不断下降(尽管降速已经有所放缓),而绿色债券二级市场将进一步深化(虽然并未达到太大规模)。如果中国和欧盟联手征收碳税或者将双方的市场联动起来,那么就有可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外衍生出一个国际碳价。
理查德&克莱因,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若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那么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必然也就难以得到遏制。要想完成全球升温不超过2摄氏度或者1.5摄氏度的目标,就需要其他国家做出更大的努力。但是在2023年第一次正式的全球减排大盘点之前,其他国家是否愿意做出这样的努力,这恐怕还是个未知数。
我倒是希望各国能够在第二轮国家自主贡献预案(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中调整自己的承诺目标,到那时他们已经可以参照美国(比如在国家政府层面)的减排进展情况,而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也已出炉。
如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UNFCCC)进程遭遇撤资,将不仅影响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帮扶资金,同时也可能降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行动力。
今年,美国提供的资金占秘书处核心预算的21%;如果这部分资金被砍,不知道未来秘书处将会采取何种方式来继续履行其不断扩大的责任义务。
安德鲁&莱特,世界资源研究所杰出资深研究员
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不应该在气候问题上成为一个孤立主义者,原因如下:
《巴黎气候协定》不仅改变了全球外交格局,同时也将气候变化上升到了与国际贸易和国土安全同等重要的层面。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这样的国际气候合作组织将会给美国的外交带来严重影响,而特朗普政府以后也很难再就其关注的重要议题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此外,如果其他国家政府想要与美国政府进行合作,恐怕也会引发这些国家民众的广泛担忧。
中国将在2020年之前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累计投资3600亿美元(约合2万亿元人民币)。习近平主席已经明确表示,中国将在一系列相关事宜上填补美国留下的资金空缺,其他国家恐怕也会仿效这一做法。到2030年,全球清洁能源市场总价值将达到6万亿美元(约合41万亿元人民币)。如果美国降低自己的减排目标,那么它恐怕也会就此失去在清洁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
不与其他国家合作降低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政治不稳定,还会使美国陷入战略孤立。否认气候变化的意识形态会给美国军方带来困难,使其很难与那些认同气候变化会给国际安全带来威胁的军事团体展开合作。
齐晔,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
奥巴马政府在签署《巴黎气候协定》时就料到国会不会批准这个文件,这样一来,《巴黎气候协定》基本上也就不可能成为美国国内的正式法律。制订美国气候行动计划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美国履行气候承诺,而《清洁电力计划》则是它的核心部分。
目前的美国总统和环境保护署署长都对气候变化说持否定态度,因而可以想见,受前任政府高度重视的这两项计划未来会有怎样的结局。不过,各州和地方层面的气候保护行动应该还会继续下去。
若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全球气候变化行动恐将受到威胁。如果其他国家,特别是伞型集团成员国也仿效这一做法,那么《巴黎气候协定》恐怕也要就此终结了。
幸运的是,美国的决策并不会对中国的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产生影响。这不仅是因为气候行动符合中国国内的环保方针,还因为中国如今正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尤其如此。
事实上,地球已经等不及了。不论特朗普做出何种决定,国际社会现在都应该重新确立一个气候治理新秩序,以应对特朗普时代及之后的局面。
关键词阅读:
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北京分别会见来华参加...[]
能源要闻推荐
要闻点击排行
搜索更多能源资讯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全球气候新协定
日12:34&&&来源:
原标题:详讯: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全球气候新协定
   12月12日,在巴黎北部市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法国外交部长、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左三)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落锤,标志着巴黎气候协议的达成。当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协议。 新华社记者 周磊 摄
  新华网巴黎12月12日电(记者唐志强张晓茹)巴黎气候变化大会12日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
  当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
  《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从2023年开始,每5年将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一次盘点,以帮助各国提高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大会发言中表示,《巴黎协定》是一个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传递出了全球将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积极信号。
  他呼吁各方积极落实巴黎会议成果,为《巴黎协定》的生效实施做好准备,并强调中方将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继续兑现202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积极落实自主贡献,努力争取尽早达峰,并与各方一道努力,按照《公约》的各项原则,推动《巴黎协定》的实施,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巴黎协定》成为减少气候变化风险这一历史性旅程中的决定性转折点。各方为达成有雄心的、灵活的、可信的和持续有效的协定,展示出灵活性和团结一致。这曾经无法想象,现在势不可挡。
  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为了达成这个协定,已经等了40年,但《巴黎协定》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他承诺,法国政府将为实施《巴黎协定》做好一切准备。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当天还通过了相关决议,就《巴黎协定》的具体落实和一些细节问题作出安排。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朱书缘、谢磊)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