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资本流入导致fe曲线资本右移

国际金融学知识讲义-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国际金融学知识讲义
导读:现代的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是随着60-70年代货币主义的兴起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中最流行的,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的失衡是货币市场失衡的反映,应当从货币供求关系来分析国际收支,不以调整汇率为国际收支的手段,这要求各国政府不对国际资本流动采取冲销措施,国际收支不平衡产生于货币存量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代表国际收支差额变动的外汇储备增减,表明国内信贷扩张会被暂时的国际收
现代的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是随着60-70年代货币主义的兴起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中最流行的一种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约翰逊、蒙代尔、弗兰克尔。在货币分析论者看来,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的失衡是货币市场失衡的反映,应当从货币供求关系来分析国际收支。 (一)货币分析论的基本前提条件
1、各国采取固定汇率制,不以调整汇率为国际收支的手段;
2、从长期来看,一国的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因而市场价格的弹性很强; 3、货币需求是收入的稳定函数,对资产报酬和利率不敏感; 4、购买力平价成立(一价定律);
5、货币供给的变化不影响实物产量,即货币是中性的,并且与外汇储备水平同方向变动,这要求各国政府不对国际资本流动采取冲销措施;
6、以小国为主要考察对象,小国不是价格的决定者,而是价格的接受者。 (二)货币分析论的基本内容 1、货币分析中的基本方程式
货币分析论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产生于货币存量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货币需求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Md=L(P,Y,i)→Md/P=L(Y,i)
该式说明实际货币需求余额Md/P是收入和利率的函数。
货币供给的一般形式是: Ms=h(D+R),其中:D为国内提供的货币供应基数,R为国外提供的货币供应基数。
该式说明Ms是货币基数的稳定倍数,假定货币乘数是稳定的,货币供给可通过国内信贷或外汇储备得到满足,所以Ms=(D+R)。
假定从长期来看,货币供求处于均衡状况,Ms=Md由此可得出货币分析最基本的方程式:
R=Md-D且?R=?Md-?D
该式表明,代表国际收支差额变动的外汇储备增减,是由货币需求和国内创造货币(货币供给)的关系决定的。
2、货币分析论的调整效应分析 (1)国内信贷扩张的效应
表明国内信贷扩张会被暂时的国际收支逆差所引起的R下降所抵消。
长期来看,扩张的国内信贷并没有增加货币供给,但改变了货币供给的构成。即D上升R下降,因此扩张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D上升→Md<Ms→价格上涨、实际汇率下降、竞争力下降→逆差→R下降→Ms下降并回到原来位置。
从短期来看,D的扩张要受到一国所拥有的储备水平的制约。 (2)实际收入增加的效应
在固定汇率制下,实际收入增加会导致暂时性的国际收支盈余或R上升,从长期来看,收入增加通过R上升而引起国内货币存量的增加,价格回到原来水平,国际收支回到平衡状态。 Y上升→Md上升→R上升→Ms上升→价格变动 (3)国外价格上升的效应
在固定汇率制下,其他国家价格水平上升→本国暂时性的国际收支顺差从长期来看,会引起本国价格水平上升→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实行钉住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可能会从别的国家输入通货膨胀。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不能实行独立的
货币政策。
(4)本币贬值的效应
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贬值只对国际收支有暂时性影响,从长期来看,贬值无效。 3、货币分析论的政策主张
(1)国内货币政策或国内信贷政策是调节国际收支的直接有效手段。但是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2)国际收支不平衡只是暂时的现象,市场调节机制能够自发地使用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3)贬值对国际收支只有暂时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汇率政策并非是有效的调节国际收支的手段;
(4)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作为暂时性的国际收支逆差的调节手段。这种政策含义与凯恩斯主义的结论相反;
(5)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无力推行独立的货币政策,无力控制输入通胀。
结论:所有政策都只是暂时性的,回到了货币主义主张政府无为,市场调节的观点上。
货币分析论唤起了人们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对货币因素的重新重视,并综合考虑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使西方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此外,货币理论所使用的流量――存量分析方法反映了经济理论的一种进步。
1、唤起了人们在国际收支中对货币因素的重新认识;
2、着重研究了长期的货币供求关系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综合考虑了资本项目; 3、它使用的存量分析法也是方法论上的进步; 但是货币分析论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它过分强调货币因素而忽视实际因素,将国际收支失衡看作是货币供求失衡的结果;
2、国际收支差额的调节通过货币供给的变动而自动得到纠正,是以政府不采取干预行为为前提条件的,这与现实生活存在较大的差距;
3、货币理论只分析固定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并未展开对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分析; 4、国际收支货币理论侧重于长期均衡分析,其假设条件也更符合长期均衡状态。但是它在短期动态调整过程分析中也应用了这些假设条件,这就很容易产生误导。
一般均衡论将内外均衡问题归结为三个市场的均衡,即国内商品市场的均衡(IS)、国内货币市场的均
衡(LM)和外汇市场的均衡(FE),并通过建立IS-LM-FE模型来全面解释国际收支的变化及其与国内经济的相互影响。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米德、波尼切克、蒙代尔等。 (一)一般均衡论的前提条件
1、总供给具有完全弹性(未充分就业状态);
2、假定不存在通货膨胀预期,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资产的形式包括货币、证券和实际资产。或者是实际资产和金融资产;
3、实际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收入的增函数; 4、货币供给是国内信贷和外汇储备之和;(在不同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有不同的反应,浮动汇率制下,△R=0,货币供给主要取决于国内信贷,在固定汇率制下,官方要用外汇储备调节国际收支货币供给包括两部分)
5、总需求是吸收净出口和政府支出之和。吸收是利率的减函数,收入的增函数。净出口是实际汇率的增函数收入的减函数。
Y=AD=C(Y)+I(i)+G+F(Y,e)
)+其中吸收A(Y,i)=C(Y)+I(i)
6、国际收支差额是贸易收支差额和资本流动之和,并且假定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无穷大。(国际资
本流动对利率很敏感) (二)IS-LM-FE模型 1、IS曲线I(i)=S(Y)
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向右下倾斜,表示当收入Y上升时,利率i必须下降,才能保持产品市场的均衡。
IS曲线 LM曲线
在封闭经济中,扩张的财政政策是推动IS曲线向右移动的力量 在开放经济中,净出口状况的变动可以推动IS曲线移动。 2、LM曲线
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当收入Y增加时,利率i必须上升,才能保证货币市场的均衡。
在封闭经济中,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使LM曲线移动。
在开放经济中外汇储备的变动及货币供给的变动可以移动货币线国际收支出现顺差LM曲线右移。 3、 FE曲线
FE曲线表示在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国际收支平衡。FE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其斜率为正值,表示当收入Y增加时,进口增加并引发贸易赤字,因此要求有资本流入,利率i必须上升,才能保证外汇市场的均衡。
在一般情况下,FE曲线的斜率小于LM曲线的斜率,因为资本流动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要高于实际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FE曲线 收入Y
IS-LM-FE模型
4、三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将FE曲线与IS曲线和LM曲线与利率和收入变量组合在一起,就得到了反映产品市场、本国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衡关系的IS-LM-FE模型。三条曲线的交点A意味着三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目标。 5、IS、LM、FM曲线的方程式可联立如下:
Y=AD=C(Y)+I(i)+G+F(Y,e)
Ms/P=L(Y,i)BP=F(Y,e)+K(i)
IS-LM-FE模型为我们分析相关经济变量与国际收支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
(三)不考虑资本流动的IS-LM-FE模型
假设资本流动为零时,K(i)=0,FE曲线为一垂直线。如图所示:A点为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意味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同时A点又位于FE曲线和充分就业收入线YF之间,这说明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和国际收支逆差状态。这个模型可用来描述乘数效应、弹性、吸收论和米德综合等学派的国际收支的基本观点。
1、乘数效应(图一)
不考虑贬值对贸易的影响,以不变的利率为前提
C上升→净出口上升→I上升→G上升→IS右移至IS’→Y上升→Md上升→Ms上升→LM右移至LM’ E→A’说明国内经济在向充分就业靠拢,但是代价是国际收支逆差进一步扩大。
??Y/?X=1/(s+m)
净出口上升的原因:?→?X-?M=s ?Y&0
??Y/?M=1/m
2、弹性分析(图二)
本币贬值→若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则FE右移至FE’→净出口上升→IS右移至IS’
(若考虑通货膨胀效应FE’左移)因为:本币贬值→国内物价水平上升→FE’左移。货币贬值仅在它未被价格变化所抵消,从而导致货币贬值时才会产生FE→FE’。
3、吸收分析及米德综合(图三) B=Y-A其中Y固定则:A下降→IS曲线左移至IS’→Y下降→Ms下降→LM曲线左移至LM’→ LM和IS’的新的均衡点E’→国际收支逆差下降(代价是远离充分就业)
’ IS’ ’
(四)引入资本流动的IS-LM-FE模型
1、引入资本流动之后的FE曲线与“政策配合说”
在引入资本流动后,FE曲线就成为一条向右上倾斜的曲线。 按照蒙代尔的观点,这就意味着适当地选择财政与货币政策就有可能同时实现国内外均衡,无须改变汇率或其他转换支出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G上升→IS右移至IS’ M下降→LM左移至LM’
不断循环重复运动经过
n次ISLM曲线交于F点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ming Model)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考察的是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形,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前提下,FE曲线为一水平线。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着重分析了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前提下财政、货币政策的不同效应。 这里主要分析固定汇率下的情形。
只要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就会发生资本流入。
包含总结汇报、农林牧渔、自然科学、教学研究、计划方案、人文社科以及国际金融学知识讲义等内容。本文共6页
相关内容搜索苹果/安卓/wp
积分 2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签名中使用图片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5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偶尔看看I
在下有个疑问,假定资金不完全流动,如果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长期应该同时收R和Y上升的影响,应该如何分析呢?
载入中......
假定资金不完全流动是什么?资金流动是指国内外资金不能自由流动么? IS-LM-BP模型就是加入了对外贸易的IS-LM模型。
如果是在汇率固定的 IS-LM-BP模型中,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IS曲线右移,LM曲线不变,自己可以试着画一下,新的交点R变大了,由于R高于世界汇率R*,所以外国资本流入,导致LM线右移,达到新的均衡点。扩张性财政政策有效;
在汇率变动 IS-LM-BP模型中,一样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IS曲线右移,新的交点的R高于世界R*的水平,导致外国资本流入国内,从而是本国货币增值,这样就对出口等不利,使得IS曲线回到原来的地方;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无效的;
appuru 发表于
假定资金不完全流动是什么?资金流动是指国内外资金不能自由流动么? IS-LM-BP模型就是加入了对外贸易的IS- ...我希望知道这个模型是不是跟BP和LM相对斜率大小有关系啊?如果是,为什么呢
你说的不错,确实与斜率有关
忘记该忘记的,放手拥抱明天
kan kan ...............
kan kan ...............
kan kan ...............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联结金融与经济体系的IS—LM—FE模型OK
下载积分:200
内容提示:第十三章
联结金融与经济体系的IS—LM—FE模型OK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88|
上传日期: 16:44:0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联结金融与经济体系的IS—LM—FE模型OK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