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演变逻辑来理解"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
发布者:新疆财经大学 &&&时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大学生爱国情怀的主要渠道,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是提升大学生历史理性的有效手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涵盖170余年,历史跨度大,内容丰富。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里,选择既能够体现政治理论课的特色,又能得到学生认可的教学内容,无疑对《纲要》课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着力于《纲要》课课程性质的把握、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理念及方法的更新、实践教学的开展,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模式,不断提升《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改革 思考
一、用世界历史的眼光审视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同时具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历史教学的双重特点。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首先要求教师对《纲要》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宏观把握。
中国近现代史是与当代中国现实联系最紧密的历史,也是研究成果最丰富而争鸣最多最激烈的断代史领域。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着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争论不休,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也评价不定。比如:关于革命与改良问题,关于西方殖民主义本质和中国人的反帝斗争作用问题,关于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主和派”问题,关于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问题等等。对于这些争论,处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通过各种杂志、书籍和网络都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评述一方面带来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带来思想认识上的种种疑惑。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清相关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还要关注世界近现代史,用世界历史的眼光去审视中国近现代史,把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说明,通过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时代特征、国际环境及深远影响的梳理,进行横向比较与联系,帮助学生找到中国历史兴衰成败的根源,理解两大历史任务和“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判别中国革命和中国发展的深远历史影响,充分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性,深刻领会当今中国政府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使学生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中国近现代历史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摆脱封闭状况,逐步走向世界的开放的历史。这种近代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的发展特点决定了要理解近代中国的发展规律需要具备开放的、宏观的视野,通过了解世界形势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来领会当今中国发展的来龙去脉,对当今中国的走向有一个科学的判定。
《纲要》课教学是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一种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将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放在世界背景中考察,从全球视角下审视中国所走过的历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加深对中国道路的理解。一代伟人邓小平曾经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国家有用人才,需要教师在育人过程中不断探求教育与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在担负着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了解国史、把握国情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在使广大学生学会阅读历史,学会思考现在,学会如何展望未来。
二、围绕教学重点构建教学体系
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搞好教学体系建设,这是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实效性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条主线、两个了解、三个选择”是在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应始终贯穿的重点。
与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相关的,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概括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的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以及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中国人民在20世纪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概括的中国共产党在85年间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的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广阔前景),就成为《纲要》的基本教学内容。
《纲要》课教学体系的建设的思路是,围绕教学目标确定重点教学内容;深入研究相关重点内容,把握重点教学内容的学术研究的前沿,丰富教学内容。在指导原则上要做到三个“吃透”,即“吃透”中央精神,“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所谓“吃透”中央精神,就是要深刻理解中央决定开设《纲要》课的目的。通过《纲要》课的学习,应当使大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教学体系建设就要抓住近现代中国发展的主线和规律,特别是以“三个选择”为主题来展开,而不能游离其外,仅仅以传授一些历史知识为目标。所谓“吃透”教材,就是要以教材为教学的基本遵循,这就要求教学体系建设在历史的基本脉络、逻辑关系、基本观点、思维方式、价值导向等方面必须以教材为依托,不能违背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框架。所谓“吃透”学生,就是要真正了解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主流和本质的认知程度,通过教学真正解决学生十分关注并且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毕竟《纲要》课教学面对的是人数众多的在校大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成效的好坏、优劣,最有发言权的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在教学体系建设中,要实现“三个转化”,即教学切入点的转化,教学重心的转化,教学语言和教学手段的转化。教学切入点的转化,主要是要把概念切入转化为问题意识切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要避免结论先行,而是通过师生互动的讨论,最终得出让学生由衷信服的结论。教学重心的转化,主要是要由历史知识的介绍转化为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政治理念的导向。教学语言和教学手段的转化,主要指教学语言要尽量多吸收一些新的理论术语,一些社会上和学生中流行的语言,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接受观点。
&& 三、优化教学内容,开展专题教学
专题设计是作好专题教学的基本前提。教学专题应围绕中国近现代史主题主线,有针对性地、以问题的方式来设置。基于“一个主题”、“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教学重点,专题教学要对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通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献来说明“三个选择”的必然性。
根据以上理解和本门课的教学时数,在总结以往专题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把《纲要》课专题教学的内容体系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专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总论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介绍
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三、怎样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纲要》
第二专题: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中国社会的演变——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三、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三专题: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旧民主主义时期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一、传统阶级的救国方案
1.农民阶级向往的“天国”
2.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自强”与“求富”
3.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
二、新兴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
第四专题: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出路与选择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中国革命新局面
二、“左”倾错误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前提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历程与成果
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2.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四、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决战
1.国民党发动内战及其失败
2.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的正义斗争及其胜利
3.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五专题: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评价
三、历史转折与改革开放
四、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把握好《纲要》教材与专题设计之间的关系,注意学生自学的作用及历史细节的展开,着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学生使命感意识的增强。对有争议的重大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应尊重《纲要》教材采用的学术观点。同时,侧重于历史事件背景、内容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结合历史事实正确分析问题、认知历史和总结历史规律的能力。要教育学生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对美化帝国主义侵略、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对歪曲和攻击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历史的论调,必须进行反击。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四、突出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知识的建构、意识的培养,最讲究的是方式方法的使用。古人云:“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等;多媒体已成为常规教学手段,而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为信息化的今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了一个极为丰富的教学平台。这些方式方法应该继续被《纲要》课教学借鉴和吸收。毋庸置疑,精彩的一堂课大多都是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我们在教改实验中也尝试以培养学生的使命感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努力探索符合本课程特点的新教学模式。
从现代教学论的视角分析,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在互动中通过信息沟通与情感交流,获得新的知识经验,提升各自知识能力的双向过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其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缺少他们参与的课堂,是“死”的课堂。长期以来,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老师们运用得最多的是“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自新中国成立以后由苏联传入我国,在我国广为流行。从教学理念看,这种模式奉行“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理念,因而非常注重教材和教师的权威性;从教学目标看,这种模式突出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授课中容易变成理论说教;从教学角色状况、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授课方式看,老师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很少发挥主动性;从考核方式看,多数学校的做法是以考核理论知识为主、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种考核方式也难以真正考察出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某些缺陷构成了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生成新知的过程,是一种师生共同建构和创新意义的体验性过程,是一个师生积极合作和对话交流不断实现的“视界融合”过程。“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1。这样的教学应是问题性的、探究性的。
在《纲要》课教学中突出问题意识,首先要求教师要精心选择提炼问题,以“问题”刺激学生。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研究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和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认识困惑,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与认识偏差;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身心特点,寻找它们与教学目的要求的契合点,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变化与情感发展特点。同时,要随时抓住教学中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问题,搜集典型的案例素材,将这些问题及案例素材事先布置给学生,使其有一定思想准备,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再由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自由地讨论发言。教师在把握“一条主线、两个了解、三个选择”为核心的目标下,探究《纲要》教学内容中学生关注并值得思考和研究的主题,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其次,运用多种形式开拓学生的思维结构。如参与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改变被动听课的局面,激发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兴趣;情景再现法——学生通过扮演某个人物或者参与某个事件,再现历史情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意识;专业结合法——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特点,使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思想政治理论真正“入心”、“入脑”;联系实际法——引导学生联系自身成长经历、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来学习,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实效性,等等。
突出“问题意识”,注重开放性、灵活性与针对性,较好地解决了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并能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问题有所认识。由于学生在中学已学过系统的历史知识,所以在大学,主要是侧重于理论的探讨。在学生对近现代史知识较熟悉的基础上,可以精简理论授课课时,增加自学、讨论式、案例式及实践教学,突出课程的实效性,为学生参与教学提供平台,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为使教学有的放矢,有必要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自身长处、不足,听取学生的心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在学期开始、学期中、学期末等时间段开展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让学生把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学期初的问卷可着重于了解学生对本课的希望,学期中和学期末的问卷适用于了解学生对授课的意见和建议,方便教师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同时对教师也是一种鞭策。
五、实施以能力培养为主的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以强调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主体活动为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主要目标,寓教于“行”,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起着传统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国内诸多高校都安排了专门的学时用以课程的实践教学。其手段和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通过提供阅读书目和论文选题,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然后再让学生选择若干选题,或写成阅读报告,或经过讨论并组织成文,从而达到深化相关历史问题认识,培养历史分析思维能力的目的;二是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和实地考察,并辅助以考察心得或小结等文字素材要求。部分高校受某些具体原因的限制,往往采取视频播放、影音观摩等变通方法,以替代参观或实地考察;三是开展专题演讲。由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就中国近现代史中的某一事件、人物或问题,自主查找资料、组织材料,并整理制作演讲报告,然后由学生在讨论课或竞赛课上用自己的语言,辅以幻灯图解陈述本选题的观点和结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梳理并加以点评。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看,教师们对实践教学的具体理解和实际把握不尽一致,甚至存在根本性的分歧。多数人认为,实践教学就是课外教学、校外教学,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实施实践教学就是要组织和带领学生离开课堂,走出校门,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校外见习或实习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我们认为,上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认识和做法是不完全正确的。把握和判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课程标准,主要不是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而是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即是否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实践教学主要不应被理解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教学活动”,而应被理解为“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的教学。《纲要》课实践教学强调与《纲要》课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亲身体验与实践,以达到解决困惑,提升认知度,即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为目标指向。突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社会参与性;二是针对性和现实性;三是鲜明的主题性;四是内容上的综合拓展性。历史是具有极强综合性的学科,实践教学又把学习内容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在《纲要》课的实践中,带着相关的研究问题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调查研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专业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把历史知识逐步深化综合,引向社会实际,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历史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在对教学内容和教育资源体验、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思考、去分析、去探究,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纲要》实践教学要讲求时效性,要反映社会现实和学生的发展,必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找准《纲要》实践教学的切入点。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根据《纲要》内容和特点来设计;二是根据学生和本地的实践资源来确定;三是根据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热点来设计。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密切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尤其是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紧密联系《纲要》课堂内容,找准实践教学的关联点,精心设计,周密安排。
具体而言,“实践”可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立足校园。如讲座、演讲、知识竞赛、观看有关影视片、社区调查等。校园内的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走出校园。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可以结合教学过程,把教学内容放在参观活动中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提前提出问题,方便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在网络上完成实践活动。例如,访问网上博物馆,访问中国近代史相关网站,观看网上有关影视剧,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有关调查。拓展教学空间,促使学生广泛参与。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挖掘、利用高校所在地有影响的地方人文、历史资源,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纲要》课实践教学基地。大力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如新疆乌鲁木齐的八路军办事处、烈士陵园等历史遗迹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相得益彰,在潜移默化和不断陶冶中收到教育实效。
开展实践教学要注意处理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对实践教学内容要进行精心设计与规划,同时要将实践教学与学生成绩、考核结合起来。开展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科学认识影响实践教学的主客观因素,并进行趋利避害地有效干预和引导,克服各种内在缺陷和外在偏差,最终实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学目的。
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当代大学生身处社会急剧转型期,价值观色彩纷呈。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不断加强教学改革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
注:本文系校级教改课题“以大学生使命感教育为主线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中国梦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中国梦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导读:中国梦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而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汇集起来就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中国梦的深刻内涵,首次阐述了“中国梦”,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进一步全面阐述了“中国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但是对中国梦的内涵、性质、实现标志、实现路径等
中国梦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每个人都有梦想、有信仰、有追求,而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汇集起来就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推动实现全世界人民梦想的长久动力。
一、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日,党的十八大新当选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参观过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首次阐述了“中国梦”。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进一步全面阐述了“中国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认真研读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我们发现,这两次讲话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对中国梦的内涵、性质、实现标志、实现路径等阐述得十分透彻。
中国梦的涵义: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性质: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中国梦的实现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实现中国梦的三大动力源
“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富强三部曲
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
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又围绕这一核心目标系统地设计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中国梦的历史逻辑
中国梦不是一时的政治口号或政治标榜。中国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开篇的主题。大家知道,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曾经一直以领先的态势傲视于世界民族之林。直到明朝的中后期,特别是在清朝的晚期,也就是在十九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凭借船坚炮利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古代曾经强盛的封建帝国进入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国家贫弱了,
民族衰落了。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压和民族屈辱,“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就成为中国近现代史开篇的主题,并贯穿以后至今170余年的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进而成为衡量一切阶级、政党、组织先进与否,所选择的道路是否正确的恒定标准。
一直以来,在寻找中国出路的各个阶级、集团以及群体中有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的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特别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它们的探索和奋斗都失败了。直到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经过数十年的浴血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真正站了起来,通过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改造和社会建设实践,使“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和历史任务真正进入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4年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周恩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1975年,在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十年“文革”的严重破坏以后,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申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为保证和加速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伟大探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实现中国梦的新的长征。
三、“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 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
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四、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根本要求
首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170余年的历史,在争取民族复兴的奋斗中,各阶级、党派先后进行了多种路径的探索,其中有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有维新变法的制度性改良,也有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些探索和实践证明,仅仅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的路子走不通,引进西方的制度模式进行改良、以及照搬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路子都走不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艰难挫折之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大大加快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第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共同理想和目标的精神支柱、动力之源,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整合功能,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从历史到今天,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生生不息,靠的是这种精神;从今天向未来,走向民族复兴的理想境界,仍然要靠这种精神。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首先是中国人民的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人民实现梦想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必然要靠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我们的复兴之路、追梦之旅。我们要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奋勇前进,开创祖国更为光明的复兴前景。
一要勇于冲破陈旧观念的障碍。
二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三要勇于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五、提出中国梦的重大意义
进一步呈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就是在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中国梦是历史的呼唤,是现实的诉求,是未来的向往。是深植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概念,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领袖、知识分子以及普通民众,都以不同的方
式来描绘和表述自己心中的中国梦,民族梦,并付诸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个百年的目标即将实现的情况下,回应历史,提出中国梦,可以更广泛地凝聚社会共识。
进一步激发奋斗的勇气和力量。从1840年到2050年,200多年的时间路途遥远;建国100年的奋斗同样艰辛而漫长。但新中国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人们已经看到实现中国梦曙光在前,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梦。中国梦将唤起人们美好的憧憬,激发人们继续奋斗的勇气和力量。因为民族的梦与个人的梦不仅相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而且路径相同。唯有以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实干兴邦的奋斗精神才能实现。
进一步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世界意义。梦与追求相通,与理想相伴。梦是人面向未来的精神指向。因而每个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梦。尽管发展的道路会有不同,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共同的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人类社会繁荣进步的一部分,因而中国梦如同美国梦、俄罗斯梦、非洲梦一样,都是世界的梦。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众化树立了典范。中国梦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基础上提出的。那么既然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什么还要提出中国梦?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众化的需要。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话语表述方式是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要使老百姓在思想上,情感上认同和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必须实现理论的大众化,而理论大众化的关键一环就是话语表示方式通俗化、生活化。这就要求用老百姓喜欢听、听得习惯、听得懂的方式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大众化“应是新鲜活泼的,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中国梦一经提出,以及相应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等一系列大众话语表述,立刻受到老百姓的普遍认同,同时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热烈回应,原因就是这种话语转换带来的效应,理论的魅力在话语转换中得到了彰显。 警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强国才能富民,国强是民富的最根本的安全保障,民富则是国强的内生动力。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进一步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一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包含总结汇报、资格考试、办公文档、专业文献、IT计算机、人文社科以及中国梦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