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民生工程公子变成败家子了“败家子工程”

被叫停的“政绩工程”如何收场 - 评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被叫停的“政绩工程”如何收场
来源:嘉兴日报
责任编辑:评校网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之际,晒出了对各地“政绩工程”的治理清单:全国叫停663个“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存在弄虚作假的436起问题中,共有418名责任人被查处。据悉,这是中央首次大规模叫停“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大快人心!663个不是小数目,显示了中央整治“政绩工程”的大决心、大魄力。一些官员因此失去了向上邀功的筹码,普通民众则从中看到了希望:从此以后,劳民伤财的“败家子工程”再难有轻易上马的机会,纳税人的钱将会更多地投入到“民生工程”上。
笔者欢欣鼓舞之余,更关心被叫停的“政绩工程”如何收场。
叫停不易,收场更不易。如果被叫停的工程还停留在规划设计阶段,叫停就叫停,没啥大不了。问题是,有些工程可能已经在建甚至建了一大半,总不能一拆了之吧?那样的话,政府还要拿出一大笔钱用于拆除。就像云南河口那样,斥资2.7亿元建设的“文化长廊”,最后又要花费3亿元拆除,如此岂不更加劳民伤财?此种“败家”行为,某些官员伤得起,但百姓伤不起。
更不易的是,如果“政绩工程”的决策者已经落马,继任者可以把所有责任推给前任,自己不再染指该工程,处置起来相对容易。要是决策者仍在位呢?他们愿意承担决策错误的责任吗?相关部门敢对他们追责吗?
如何处置被叫停的“政绩工程”,目前尚无规范可依。兹事体大,是到立规矩的时候了。大致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识别。什么是“政绩工程”?它与“民生工程”有何区别?叫停“政绩工程”,并不意味着反对官员对“政绩”的追求,恰恰相反,它要求领导干部要把为老百姓办实事放在第一位。同样,叫停“政绩工程”,并非也要叫停“民生工程”,老百姓反对的是那些徒有虚名、劳民伤财的“败家子工程”,而非真正为民服务的“民生工程”。因此在治理“政绩工程”时,首先要识别何谓“政绩”、何谓“政绩工程”。
二是追责。“政绩工程”造成的损失是多方面的,既有财政资金的损失,又有政府形象的损失,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败家子工程”常有,被问责的“败家子”却不常有。此次中央查处418名弄虚作假者,难能可贵。对决策者必须追责,而且要查查背后是否存在腐败问题。
三是善后。鉴于“政绩工程”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设计不合理、政府举债建设、开发商垫资建设、拆迁造成居民安置难题等,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遗留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公平合理的处置办法,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更重要的是,不能让被叫停的工程改头换面后“借尸还魂”。
&&相关新闻
猜你感兴趣
网友关注排行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民生工程”如何变成“民心工程”?谁说了算很重要!桐庐杭燃燃气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建设负责人汪斌告诉记者:“我们施工人员检测的时候,就发现左手边二楼的这个用户,他私自把我们的燃气管给截断了。”虽然燃气公司多次登门沟通,但是仍然没有进展,迫不得已只能绕道而行,留下了一个奇特的弧形管线。造成了经济损失不说,还导致整个小区650户使用时间被拖延了一个半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桐庐县学习宁海县的做法,也采取了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解决此类问题。2016年春天,县人大代表钟刚强和其他代表联合提出老旧小区天然气扩面议案,顺利获得通过,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也大为减少。不仅民生工程变得更容易完成,而且地方政府、人大代表的角色定位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县人大代表钟刚强认为,票决制不是投票表决就完了,还要监督项目的实施,项目结束后还要对它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考核,是全程参与,因此身上的责任更大了。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从宁海出发,10年来遍及各地。由于成效显著,今年3月浙江正式宣布,将在全省市、县、乡三级全面推行这一做法。这一政治创新不仅让政府、人大工作更加顺畅,更重要的是它的一切重心是为了百姓谋福祉。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宋建勋说:“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源于基层鲜活的实践,符合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需要,是我们推广这项票决制工作的信心来源和坚实的底气。另外一方面这个基层实践证明,推广这一做法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以往“政府为主唱戏”到现在“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已经成为浙江各级人大依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有效举措。大大小小的民生实事虽然是为了万家之利,但实施的过程难免会触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如果得不到理解,不仅好事会办不成,甚至还可能把好事办成坏事。要让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就得让人民群众当家做主。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改了这一个字,其实是把政府的事儿变成了老百姓自己的事,推进起来自然会更加顺畅,监督力度也会更大。
2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第01版:要闻
报纸查看切换
旧版pdf回顾
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郸城洺河生态水系建设纪实记者 卢好亮 通讯员 齐长海 胡恩来
  四月的郸城,生机勃发,春潮澎湃。  洺河、劳武河、五里河、调水渠、杨白沟“三河一渠一沟”沿岸,处处是飘扬的党旗,处处是建设者的身影,处处是轰鸣的工程机械……  上符合国家“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要求和省、市水环境治理重大部署,下顺应郸城城市发展现实需要和全县人民热切期盼,眼下,一场“打造洺河生态水系、美化老家郸城”的浩大民生工程在郸城拉开序幕。  洺河被誉为郸城的母亲河,自西向东绵延百余里,横穿县城而过,流经郸城一半以上的乡镇,滋润沃土千顷,哺育民众百万。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洺河水开始由清变浊、由污变黑,严重影响着郸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多年来,该县人大、政协“两会”呼声最高的就是“治理洺河”。  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工作重点  “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就是县委和县政府的工作重点。”面对洺河问题,郸城县委书记罗文阁思路清晰,言语铿锵,“我们要扛起肩上的责任,决不做站桩度日的‘稻草人’,不当墨守成规的‘守摊汉’,不做推诿扯皮的‘太极手’。”  为把洺河生态水系治理工程做成民心工程,郸城县多次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群众代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召集专家教授、各职能部门反复论证,并聘请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进行顶层设计。据了解,洺河生态水系建设是郸城县史无前例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郸城境内洺河、劳武河、五里河、调水渠、杨白沟互联互通,贯穿县城东西南北,必须实行“三河一渠一沟”同治,才能打造健康的生态水系。该工程预计总投资10亿元,拆迁群众1000多户,拆迁面积20余万平方米。工程集管网铺设、河道清淤、污水处理、绿化美化等,计划工期一年半,将重新恢复河道沟渠沿线的生态系统,实现休闲游憩、景观塑造和形象展示等目标,彻底解决洺河污染问题,惠及郸城子孙后代。  把最大的利益让给拆迁群众  面对城市拆迁这个“老大难”问题,该县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做工作,力求既要改善沿线居民生存环境,又要确保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生活的更有品位和尊严。  “要学会换位思考,实现人文拆迁、和谐拆迁”,“要把最大的利益让给动迁群众”,动员会上,罗文阁的恤民之情令人动容。  郸城委托第三方评估公司对拆迁户所有房屋附属物进行综合评估,应补尽补,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工作队员穿街入巷、走村入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倾心服务拆迁群众。工作队员冯涛把家里的3间房子腾出来让拆迁户暂住,工作组组长张玉杰拿出1万元钱,借给拆迁商户租门面做生意。  很多拆迁群众在评估未出结果、补偿款没到位的情况下,胸怀“大家”,不计“小家”,提前搬迁,主动交出钥匙,在协议书上签字。府东花园拆迁户赵梅专程3次从温州回乡,第一个带头搬迁,并写出《老屋情怀》、《洺河殇》等诗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闫楼行政村拆迁户张传彬,拿到80余万元补偿款后,当即捐给指挥部1万元。  听说治理洺河,郸城籍老将军、老领导回来了,为洺河生态治理出谋划策,发声点赞。河南武警总队原总队长曹云中少将,专门回家召开家族会议,带头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下转第二版)&&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干部如何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盛夏是高原施工的黄金季节,维地村的景象在康巴大地随处可见。201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在藏区连续实施六大民生工程计划,3年累计投入将达170亿元,其中在甘孜投入最多。民生工程持续推进,项目成效明显,群众交口称赞,为甘孜决战全面小康、打赢扶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7月26日 四川日报)
民生工程是现代版的“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而民心工程则在服务的满意度上让为民服务得到了“回馈”,只有让群众满意的服务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有人说:“民生工程建设是干部的高考”,而笔者认为民心工程则是高考的成绩,让民生工程有成效才能让民心工程有收获,如果只是把民生工程当成一种“政绩”,走走形式,那么最后检验的成绩必然不会令人满意。
基层的民生工程存在建设的薄弱性,尤其是烂尾楼、建而不用或者是建而无用,都让民生工程蒙上了一层“失败”的面纱,要改变群众对民生工程的不良看法,必须从“以人为本,夯实地基”出发。
要筑牢民生工程的地基就需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和狠抓落实三个方面下苦功夫,才能凝聚更强大的力量,让民生工程转化成一缕缕阳光温暖万千群众的心,把“利民生”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民生工程的建设要以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为出发点,以群众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为落脚点,尊重民意、体现民意,走出“政绩饥渴”的怪圈,才能走出民生工程的“肤浅性”,让民生工程真正地走心,真正地把民生工程变成民心工程。(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省民生工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