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最近超过28000人台湾人算中国公民吗报名的那个纪元叫什么

【01-17 签到】2017年汇英教育成人学历提升新纪元 欲报从速【海尔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67,650贴子:
【01-17 签到】2017年汇英教育成人学历提升新纪元 欲报从速收藏
湖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一、申请条件具有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且取得学位满三年者。二、报名手续1、本人持学位证书、毕业证书、身份证及单位同意申请硕士学位的介绍信原件与复印件两份;近期一寸蓝底免冠照片四张及同底电子照片;填写“湖北师范大学接受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登记表”两份。注意:2008年以前毕业人员需在“中国学位与教育文凭认证网”对学位证书及毕业文凭进行认证并打印认证证书,未经认证后果自负。三、专业研究方向1.课程与教学论。(含十二个学科方向):2.教育史。(含三个学科方向):3.学前教育学。(含三个学科方向):4.高等教育学。(含三个学科方向):5.教育技术学。(含三个学科方向):6.教师教育。(含三个学科方向):注意:各专业学科方向见:附件一详细说明。四、收费标准1、报名费150元/人;2、申请学位费用总计28000元;费用分两次收取,报名时交纳12800元,统考成绩合格后交纳15200元。4、专业课教材、统考教材费用自理。五、同等学力申硕统考时间每年三月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报名并在网上缴纳考试费,每年五月统考。六、同等学力申硕统考课程教育学同等学力申硕统考外语和学科综合二门。外语考试的语种范围有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等;学科综合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四部分。七、同等学力申硕外语和学科综合统考的机会一共有4次考试机会,即初试不合格者可连考四年,并且单科成绩可以保留四年有效。八、专业课、统考辅导课的上课时间与地点专业课、统考辅导课均由湖北师范大学安排教授到我校面授;授课时间一般为周末或节假日。九、同等学力申硕论文答辩时间通过同等学力统考的同学可根据自己的论文进展,申请参加4月或11月份的论文答辩。十、毕业待遇同等学力硕士学位与全日制硕士学位证书效力一致,可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查询,并在晋级、评职称、出国留学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可以申请博士学位。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做动物应激试验,将鹌鹑放到动物跑台上,给予声音刺激,让它沿着跑道向前跑动。&br&&br&动物跑台类似于一个小型跑步机,前面是一个传送带,传送带末尾有电栅,通电后给予电刺激。如果小动物跑速过慢就会从跑道掉到电栅上受到电击。&br&&br&&img src=&/v2-25f362e50b1aa75bc293b9e_b.pn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25f362e50b1aa75bc293b9e_r.png&&&br&&br&抓了只笼子里贼活泼的,放在跑道上。一切顺利。&br&&br&开启传送带,小鹌鹑刚开始走了两步,后停下,掉到了电栅上。受到电击,又开始跑,沿着传送带向前走(一切顺利)。&br&&br&实验做完后,我们突发奇想,如果用两只,相互竞争,是不是效果好些?&br&&br&说干就干,我们又从笼子里抓了只更活泼的,放在了相邻跑道,一二三,开跑。&br&&br&然而,并不。第一只看到有了个伴儿,一屁股坐在了传送带上,然后就顺留着传到了电栅上“享受”电击。第二只刚开始还走了两步,看到自己的难兄难弟不动了,索性也不动了,也舒舒服服地传到了电栅上。可是第一只之前受过电刑啊,有心理准备,第二只没有啊!被刺激后一个激灵跳到了跑道上。但是看到自己的对手依旧稳如磐石地享受电击,这家伙&br&&br&回!头!了!&br&&br&回头主动跑到电栅上坐下,“享受”电击。&br&&br&&br&&img src=&/v2-ad6aec1454_b.jp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我们完全没料到事情会向着这个方向发展,个个都惊讶得不行。组员出主意说“要不加大电压试试?应该就动了”。于是加大电压。&br&&br&不动。两只互相看着,敌不动,我不动。&br&&br&“怎么着老哥?这点儿就不行了?”&br&“笑话!别说这点儿了,我也是曾经高压电上站过的!还怕这点儿电?”&br&“哟呵,口气不小!比比?”&br&“比就比!谁先走谁是麻雀”&br&&br&期间我们一直加大电压,俩鸟一直对视就是不动,眼皮都被电得在抽抽了就是不挪窝。最后还是指导老师看不下去了把它俩救下来,俩傻鸟到最后还是互相怒目,一副自己赢了的得意样。&br&&br&---------------------------------------------------------------------------------------------------------------------------------&br&8.29补充&br&看到评论里面很多人觉得我应该深入研究一下或者发个论文啥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也谢谢大家对我的提醒。&br&但这个实验其实是蛮早之前做的了,大概是去年。当时也只是觉得有趣并没有想那么多,就当逗个乐看了,并没有当成特殊现象记录或者是重复试验。所以也是一个遗憾吧!这几天看到了这个话题了才出来答一波。&br&另,照片是前两天答题时补拍的。但跑台的确是那俩傻鸟的华山之巅。
做动物应激试验,将鹌鹑放到动物跑台上,给予声音刺激,让它沿着跑道向前跑动。 动物跑台类似于一个小型跑步机,前面是一个传送带,传送带末尾有电栅,通电后给予电刺激。如果小动物跑速过慢就会从跑道掉到电栅上受到电击。 抓了只笼子里贼活泼的,放在跑道…
2017考研在即。
&p&2018甚至2019的小伙伴们已经开始准备起来。&/p&&p&再次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018考研流程攻略,希望对研友们有所帮助。&/p&&p&&strong&一、定目标,打基础&/strong&&/p&&p&时间2016年9月-2017年1月&/p&&p&这一阶段属于pre-考生阶段,必须要做的事情包括:&/p&&p&1.选择并最终决定目标院校专业;&/p&&p&2.联系学长学姐们,至少联系到一位;&/p&&p&3.购买考研用书,有指定教材最好,没有指定教材的就根据学长学姐的推荐准备参考书,注意版本要最新的;&/p&&p&4.有机会去目标院校走一趟,让理想贴近现实,免得上车后就后悔。同时为后面选择考研复习地点做些实地调研;&/p&&p&5.对于跨考尤其是三跨的、专业课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建议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一些有口碑的基础课辅导班,系统性的学习一下专业课。实践证明仅靠自学专业课,大多数同学学习效果不佳。&/p&&p&&strong&二、全面展开,夯实基础&/strong&&/p&&p&时间2017年2月-6月&/p&&p&绝大多数考生都是过完春节后正式投入到考研复习大业中去的。与此同时,2017年上半年会陆续出台2018年考研的各项政策,教育部考试中心会组织专家修订2018年考试大纲。&/p&&p&这一期间有几件重要的事情需要考生注意:&/p&&p&1.关注2017年考研分数线以及复试、调剂等信息,特别是目标院校和专业的分数线及录取情况。一般而言,学校近三年的分数线和录取信息都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从中可以找到一些规律。另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复试现场感受一下,顺便多认识一些学长学姐,向他们取经。&/p&&p&2.尽管考试大纲要到6月出台,但是前面几个月对于已经决定考研的同学来说非常重要。跨专业的同学更是要利用好这段时间,进一步弥夯实自己的专业课基础,缩小和本专业考研竞争者之间的差距,因为专业课往往决定着考研的成败与否。&/p&&p&3.就考研公共课而言,这一阶段可以通读政治、精读数外。政治复习可以开始了但不须投入太多时间。以浏览性、了解性阅读为主,但至少整体性地过一遍。等到政治大纲下发以后在去理解和背诵。这一时期英语和数学必须全面复习,由浅到深、从基础到强化,同时注意查找自己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p&&p&4.对于专业课,其实不论是本专业还是跨专业,一定程度上都属于零基础。就本专业而言不同学校的打法差异还是很大的,考试的套路和平时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不一定匹配,因此,本专业考研的同学我们也建议提前做好专业课准备。而跨专业的同学就更加要注意了,你复习专业课的时间是越早越好,日积月累的效果肯定优于临时突击。&/p&&p&5.这一阶段有不少考生正处于大三学习期间,而这时候是专业课最集中的时段,所以必须协调好本专业学习和考研复习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包括2017年下半年的学业。本专业学习如果欠债太多最终影响到正常毕业的话即便你考研取得成功那也是一场黄粱。&/p&&p&6.这一阶段的结束也就意味着考研攻坚战即将拉开帷幕。这时候考生们要想好下列问题:暑期准备在哪里复习,本校、家还是目标院校?假期复习要不要报班?报公共课、专业课还是都报?&/p&&p&&strong&三、强化、冲刺、迎战&/strong&&/p&&p&时间2017年7月-12月&/p&&p&一般来说,教育部将在2018年7月公布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9月颁布2018年考试大纲。然后全国各招生单位陆续公布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与此同时,考研复习进入白热化状态。备考过程有由前期基础环节进入到提高、强化、冲刺以及最后考试阶段。&/p&&p&大约两个月的暑假对很多在校考生来说是唯一整片的、也是相当珍贵的复习黄金期。无论是选择留校复习、回家复习还是到目标院校进行复习,要记住,暑假的两个月对考研至关重要。当然,学霸、天才之类的另当别论。除此之外,原则上建议大家留校或者择校学习,有条件跟着辅导班学习,找几个研友一起生活学习。&/p&&p&该阶段考生要注意一下事项:&/p&&p&1.保持信息畅通,时刻关注招生最新政策,目标院校专业招生计划、考试科目、指定参考书目有无变化。一般来说,专业课参考书目每年变化不大,如有变化则第一时间把更新的专业参考书准备到手,而且再忙也要花时间复习,切忌掉以轻心。&/p&&p&2.考研“红宝书”的重要性。随着政治、英语、数学及部分统考专业课考试大纲及大纲解析的陆续出版发行,考生要及时购买考试大纲及大纲解析,要仔细研读大纲内容,明确考试内容,特别要注意大纲新增和变化的考点,针对大纲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p&&p&3.一般9月下旬启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预报名,10月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正式报名。官网地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网”,&a href=&/?target=http%3A//.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i class=&icon-external&&&/i&&/a&,教育网址:&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i class=&icon-external&&&/i&&/a&。各大高校应届大四毕业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报名。考生要及时了解报名流程、选择好报考院校专业(只能选择一所院校一个专业)。在填写考生信息时,一定要保证填写正确无误。每年都有考生因网报操作不当或者信息有误从而耽误考试的事情发生。&/p&&p&4.到11月中旬开始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现场确认。考生须到本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告指定的报考点确认。需带上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后按规定交纳报考费并在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照相)。&/p&&p&5.整个11月到12月考试前是复习最紧张的时候,除了埋头复习外,考生可以适当参加政治、英语、数学等公共课及专业课的冲刺班或者压题班。一则这些辅导班占用时间不会太多,二来有些押题还是能够产生奇效的。当然,决定考试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平时的系统复习,单纯依靠最后的压题往往是行不通的。&/p&&p&6.进入12月中下旬,检验长期以来辛苦付出的重要日子终于来临。考生们奔赴考场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一般分为政治、外语、数学和专业课,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均为3小时。迎考阶段考生要注意调整作息时间、平和心态、全力发挥。&/p&&p&&strong&四、初试出分,准备复试&/strong&&/p&&p&时间2018年1月-3月&/p&&p&通常在2018年春节前会完成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阅卷工作。在家过完一个开心又担心的春节后,各院校将公布考生分数,考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网络等途径查询自己的考分。考生拿到自己的分数后可以参照今年和往年的总体平均分数来预测目标院校及专业的分数线。不过石头还没有最终落地。&/p&&p&2月中下旬或者3月上旬,34所自定义分数线的研究生招生单位将陆续公布自己的复试分线,考生需要及时确认是否通过复试分数线准备复试或者调剂。等到国家复试分数线公布后,倒要复试要求的考生就可以准备复试了。&/p&&p&这期间考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p&&p&1.关注目标院校专业的复试分数线及复试通知。一般复试的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复试一般在4月中下旬结束,招生单位认为必要时,可再次复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对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一般要求加试,少数民族地区仅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区域,各招生单位原则上进行120%左右的差额复试。&/p&&p&2.考生除了多练习外语口语和听力外,也要注意专业课的准备,包括网上有不少学长学姐们提供的复试参考题。多关注与专业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能的话联系导师咨询。另外,必要的应试技巧也是需要多加练习的。&/p&&p&3.调剂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没有通过复试但是又符合教育部调剂规定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登录调剂志愿。考生须密切关注各个研招单位公布出来的调剂信息,第一时间跟有调剂需求的招生单位联系。不少考生由于还沉浸在复试失败的懊恼之中不能自拔,没有及时关注调剂信息从而错失了读研的最后一个机会。&/p&&p&&strong&五、收官&/strong&&/p&&p&时间2018年4月-6月&/p&&p&到了这一阶段,整个考研流程基本进入尾声。考生按招生单位规定到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含二级甲等)医院进行体检。考生千万不要在考研成功后陷入不规律的生活作息状态,而是要继续加强锻炼、保持身体健康,确保顺利通过体检。&/p&&p&招生院校对拟录取考生进行政审,包括人事档案、组织关系等。考生需填写政审表格,并由保管档案的单位、学校、人才中心或者居委会盖章。&/p&&p&招生单位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p&&p&到这里,必须恭喜你成为硕士研究生大军中的一员。你可以正式憧憬和准备研究生生活啦!&/p&&p&至此,整个考研过程圆满结束。希望此攻略对你考研成功有所帮助。并衷心祝愿每一位考研人梦想成真!&/p&&p&——转自微信公众号“复旦金融考研” &/p&
2017考研在即。
2018甚至2019的小伙伴们已经开始准备起来。再次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018考研流程攻略,希望对研友们有所帮助。一、定目标,打基础时间2016年9月-2017年1月这一阶段属于pre-考生阶段,必须要做的事情包括:1.选择并最终决定目标院校专业;2…
&p&近两年辅导5人考研,一个北大一中科大两个武大,一个中途放弃转考公务员。其中一人本科985,其他全是一般学校的。&/p&&p&今后不再带人,将一些心得分享出来。&/p&&p&&br&&/p&&p&一、关于考研的一些事实&/p&&p&二、学校专业选择&/p&&p&三、各科特点&/p&&p&四、资料选择&/p&&p&五、复习方法&/p&&p&六、如何应对复试时学校歧视&/p&&p&七、如何持续而高效的学习并坚持下去&/p&&p&八、最后&/p&&p&&br&&/p&&p&一、关于考研的一些事实&/p&&p&1、考研复试存在学校歧视&/p&&p&复试时学校歧视一直都存在,好学校的考生明显更受青睐。我辅导的几个人都是考比本校更好的学校,这点深有体会,我也摸索出了一套应对歧视的技巧,目前来看成功率百分百,会在后面分享。&/p&&p&&br&&/p&&p&2、大部分专业学硕和专硕找工作没有什么区别&/p&&p&学硕考的内容比专硕难一些,有的学校学硕需要3年毕业,专硕2年就可以毕业,这给了很多人“学硕比专硕牛B”的印象。但是实际找工作的时候,除了少数专业对口工作(比如教育方向某些专业),大多数企业都不会对专硕学硕进行区分。如果觉得学硕较难考,不妨将专硕也纳入考虑。&/p&&p&&br&&/p&&p&3、竞争者数量不多。&/p&&p&考研有一定的特殊性,报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才是直接竞争者。也就是说,虽然每年有将近200万人报考,但你的实际竞争者可能只有几百人。&/p&&p&当然,竞争人数不多并不代表着竞争不激烈。&/p&&p&&br&&/p&&p&5、绝大多数人选择的考研学校比自己本校好&/p&&p&中国很看重最高学历,无论是找工作,还是相亲(=。=)都是这样。&/p&&p&考研对很多人来说是抹平学历差距的最后一次机会,所以会选择报考好学校的研究生。&/p&&p&&br&&/p&&p&6、复习中途放弃的人多。&/p&&p&不同于初高中有老师保姆式的辅助学习,考研复习全靠自觉,遇到的问题全部要自己解决。因此每年都有大量考生中途放弃。能坚持下来,就已经赢了很多人。&/p&&p&&br&&/p&&p&7、摇摆不定的人往往会悲剧。&/p&&p&边找工作边考研、边考公务员边考研等等等等把考研当备胎的人有很多,除了少数天赋异禀的考生,结果都是两边不讨好。还是推荐专注于一个方向,不要两边摇摆不定。&/p&&p&&br&&/p&&p&8、很多人被录取了但是没有去。&/p&&p&年底初试完到第二年9月报道,这差不多8个月的时间里会经历:校园春季招聘、公务员考试等等各种事情,直接导致了很多考生明明录取了却没有报道,但是又把那些想去的考生的名额给占了。这让很多导师很烦,所以某些时候在复试的时候向导师强调一定会去可能会收到奇效。&/p&&p&&br&&/p&&p&9、跨专业难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p&&p&跨专业考生不必担心竞争不过原生专业的。中国大学生大多是本科懵逼研究生学东西,考研的时候大家姿势水平半斤八两,并不存在说原生专业的就一定厉害一些。&/p&&p&跨考不要背负过大的心理压力,正常复习正常发挥即可,每年跨考成功人数比想象中的多得多。&/p&&p&&br&&/p&&p&10、英语、政治70算高分,80算超高分。&/p&&p&一般复习没有走偏的人,英语政治保证58以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要想着靠这两门来拉分,也不用担心被拉分。&/p&&p&&br&&/p&&p&11、数学、专业科拉分最狠。&/p&&p&数学和专业科都是150满分,考研初试能否力压其他竞争者,很大的程度上由这两科来决定。在复习时间分配上,这两门要多一些。&/p&&p&&br&&/p&&p&12、情报非常重要&/p&&p&情报收集是考研中最重要的一环,甚至超过了复习,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这一年的努力有没有白费!&/p&&p&很多人都忽略了情报,觉得某学校某专业很好,也不做调查,就开始埋头苦学,辛辛苦苦进了复试,结果没想到名额被保送的占了大半,还有很强的本校考生偏好,最终只能选择调剂。&/p&&p&复习前一定一定要对报考目标进行详细的调查,尽早发现问题尽早应对。&/p&&p&&br&&/p&&p&二、学校专业选择&/p&&p&关于这个话题,说个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因为每个人需求都不同。&/p&&p&推荐一个思路:根据工作意向来选择,毕竟考研的最终目的还是找更好的工作。&/p&&p&举个简单的例子:&/p&&p&考生A将来想要进互联网企业做技术相关工作,那么可以按照下面这个逻辑来择校。&/p&&p&1、经查国内最火的互联网公司有腾讯、阿里巴巴、百度、360、网易等等。&/p&&p&2、将近5年这些公司的校招地点全部找出来,发现他们每年都去了清华、上交、浙大、华科、中科大、西交等等。说明这些公司都对这些学校的学生有明显偏好。&/p&&p&3、查询近5年来这些学校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招录人数,分析保送名额、分数线等等,对难度进行评估。&/p&&p&4、找到这些学校的学长学姐进行咨询。&/p&&p&5、根据个人喜好、学力、报考难度等等进行选择。比如A是南方人,更适应南方气候,并且学力中等,冲击清北浙交感觉信心不足,外加咨询很多学校前辈后,最终选择报考华科软件学院。&/p&&p&&br&&/p&&p&写这个例子的意思不是说一定要按照这个思路去择校择专业,而是&b&不要拍脑袋决定考哪,一定要尽可能的收集情报后再做判断,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的坑&/b&。&/p&&p&现在网上很多机构打着学长学姐或者老师的名号来指导你报考,信他们不如信自己,这点决策都无法独自完成,将来怎么在社会上混?&/p&&p&&br&&/p&&p&三、各科特点&/p&&p&1、数学&/p&&p&这一门极度血腥。政治英语能拉开10分的差距就已经不错了,但是数学一拉就是几十分。它能让你一败涂地,也能拯救你的整个考研。&/p&&p&我就是一个被数学拯救的人...&/p&&p&详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考研数学达到140分是个什么概念?什么感觉?&/a&&/p&&p&&br&&/p&&p&数学考三门:高数、线代和概率(数一二三有区别)。&/p&&p&考试对高数的要求是最高的,分值最高,&b&蛮力计算很少&/b&,更多的还是通过一些&b&通用的技巧&/b&来解题,比如换元法、常用式子结论等等。&/p&&p&这也是造成数学分数差距巨大的重要原因:高数的分值比例最大,熟悉通用技巧的人很容易解答,而不熟悉技巧的人没有思路用蛮力又解不出来。数学扣分点主要在高数。&/p&&p&所以在学习高数的时候,一定要&b&多做题&/b&,&b&各种类型的题目都要接触到,各种常用解题套路也要熟悉&/b&。考研数学被研究到今天,基本上套路都已经被穷举出来了,多做多背,要看到题目就想到对应的套路。&/p&&p&&br&&/p&&p&线性代数整门课都在讲一个东西:如何解线性方程组,怎么去消元(矩阵变换)、怎么表示解(向量)等等,基本上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用这个逻辑去串起来。&/p&&p&&b&考试对线代的要求就是算算算,题型非常固定&/b&,每年都有很多人拿满分,难度系数较低。&/p&&p&在学线代的时候要多算,没事就算算算,一定要提高&b&计算的准确性&/b&。&/p&&p&&br&&/p&&p&概率在很多人看来是玄学,学起来莫名其妙。其特点是概念多,概念间的关联相对较弱,这门课要多背。&/p&&p&考试对于概率的要求就是套套套,当&b&你把题目和对应的概率模型套对&/b&了,你就成功了90%,模型套错了,0分。每年这部分拿满分的人也不少,难度系数比现代还低。&/p&&p&在学习概率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不同概率模型的区别,知道什么情况套什么模型。&/p&&p&&br&&/p&&p&2、英语&/p&&p&单词 + 长难句 + 作文模板 = 60~70分&/p&&p&英语能把卷子看懂个七七八八,在加上平时的训练,基本上60分没有太大问题。而看懂卷子,无非就是搞定单词+长难句。&/p&&p&(1)完形填空是最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去复习的题型。考试一共20题 x 0.5分 = 10分,典型的题多分少,投入回报不成正比。平时没事的时候训练一下,能保证个四成正确率就行了。&/p&&p&(2)阅读理解分值超高,4篇 x 5题 x 2分 = 40分,难度较大。这里要争取拿30分以上!&/p&&p&一定要先看题目再看文章。题目答案在文章里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句子。题目的先后和文章的前后是有对应关系的,做第一题的时候千万别去最后一段找答案。&/p&&p&理解文章的关键和题目答案往往隐藏在长难句当中,碰到不懂的长难句一定要记在笔记本上,方便后面回顾。&/p&&p&当长难句看的多了就会发现,&b&长难句实际上读懂简单,自己写起来难&/b&。而需要写长难句的地方就是作文,有模板的情况下也不用自己去写了。所以不要对长难句心存畏惧。&/p&&p&(3)翻译&/p&&p&考试的翻译部分总会有几个单词不认识,很正常,都要根据上下文来猜意思。我一直觉得翻译考的就是“根据上下文猜意思”。&/p&&p&(4)写作&/p&&p&写作有两题,小作文+大作文。&/p&&p&小作文一般是写一个固定格式的陈述文字,比如email、通知等,一般是描述某个事情、活动、推荐等等。&/p&&p&而大作文就是小学语文的看图说话,一般套路就是描述图片 + 摆观点 + 论述观点。&/p&&p&作文要背模板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有人担心大家用到同一个模板上,改卷老师会扣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老师只会根据文章的立意是否合适、表述是否清晰、语法是否正确、用词是否精准、逻辑是否清楚来评分,哪怕是同一个句式都在用,只要用的对,就不会被扣分。&/p&&p&&br&&/p&&p&3、政治&/p&&p&政治的神奇之处在于,一个三观正常的人去裸考都能考个50多分,而一个复习充分发挥超常的人考个70多分就算高分了。政治可以放在10月份以后再来复习。&/p&&p&政治试卷分三部分:单选16题 x 1分 + 多选17题 x 2分 + 大题5题 x 10分 = 100分。&/p&&p&其中多选是扣分重灾区,得分率都很低。大题和单选是浑水摸分的好地方。&/p&&p&&b&答大题的时候千万不要写的超出答题区域&/b&,阅卷老师在电脑上改卷时看不到。字迹一定保证清晰可看。&/p&&p&大题最好采用“总-分-总”式结构答题,有什么&b&结论在第一段和每一段第一句就丢出来&/b&,一定要显眼。阅卷老师改一道大题不到一分钟,不要让阅卷老师在你的答案中去找得分点,开始一部分试卷会仔细找,但是到后面疲劳了,谁也不能保证老师还能保持精力的集中。&/p&&p&结尾的“总”最好写一些自己的感悟(废话),比如: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我们要......&/p&&p&&br&&/p&&p&4、专业科&/p&&p&去找目标学校已经考过的师兄师姐咨询,每一个考过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干货的。&/p&&p&&br&&/p&&p&四、资料选择&/p&&p&1、数学&/p&&p&(1)高数教材:同济版&/p&&p&(2)线代教材:同济版&/p&&p&(3)概率教材:陈希孺版&/p&&img src=&/v2-ef55cdd7e_b.jpg& data-rawwidth=&663&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3& data-original=&/v2-ef55cdd7e_r.jpg&&&p&(图片来自网络,下同。如果年份和版本有落差,所有教材资料一定要买最新版)&/p&&p&有自学能力的可以直接啃教材,这几本教材编写的非常不错,啃起来并不难。如果觉得实在有难度,可以配合着网课来听。&/p&&p&网课选择可以参考其他答主的回答。要注意,网课最多只能帮你节约一点复习时间,有些自己看书比较费时间的内容在老师的帮助下可能很快就通了,它是无法帮你提升成绩的,想考高分还是要自己去学去练。同一个老师教的成绩有好有坏的例子相信大家都见过。&/p&&p&&br&&/p&&p&(4)资料选择&/p&&p&李永乐复习全书一本书足够&/p&&img src=&/v2-cb797b844bbd1b95e9091f3_b.jpg& data-rawwidth=&22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1&&&p&我辅导的几个数学没有低于130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把这本书完全吃透!我随便点全书中的一个题,极少有不会做的,随便点一个知识点,极少有不会背的。&/p&&p&可以说市面上所有的资料的题,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原型。资料一定不要贪多,浪费时间又没有多大效果。&/p&&p&&br&&/p&&p&2、英语&/p&&p&(1)单词&/p&&p&考研的词汇量大概在左右,其中高频词汇只有左右。&/p&&p&这里推荐先背真题里的生词,再背单词书。&/p&&p&有人汇总了近几年真题里的单词,并将它们按照出现频率排了序,大家可以去网上找一找。&/p&&p&单词书可用新东方绿皮乱序&/p&&img src=&/v2-5bddeb215ec0e86a86a1fe_b.jpg& data-rawwidth=&22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1&&&p&&br&&/p&&p&(2)长难句&/p&&p&长难句核心体系就两个:从句和非谓语。能把一个句子的主句找到,就可以看懂它的意思了。&/p&&p&资料用何凯文《长难句解密》&/p&&img src=&/v2-e5bf3a86ae230e648f608fae547f3585_b.jpg& data-rawwidth=&22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1&&&p&如果看书觉得吃力,也可以看何凯文的网课。&/p&&p&&br&&/p&&p&(3)作文&/p&&p&资料用新东方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p&&img src=&/v2-bf1ebd99f6935_b.jpg& data-rawwidth=&22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1&&&p&&br&&/p&&p&(4)阅读理解&/p&&p&张剑黄皮书《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p&&img src=&/v2-5a0d923c522b473beb9c_b.jpg& data-rawwidth=&22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1&&&p&一定要把文章里所有不懂的长难句全部记在笔记本上,方便后续回顾。&/p&&p&&br&&/p&&p&(5)完形填空&/p&&p&新东方《考研英语完形填空精讲精练》&/p&&img src=&/v2-402e2a2bd18ab6d9caf2227_b.jpg& data-rawwidth=&22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1&&&p&&br&&/p&&p&(6)真题&/p&&p&英语没有哪本资料比真题更重要,2010年以后的真题里所有的生词要背下来,所有的长难句要全部看懂看透,所有的文章要全部读通。&/p&&p&&br&&/p&&p&3、政治&/p&&p&肖秀荣全家桶&/p&&p&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 + 命题人讲真题 + 1000题 + 8套卷&/p&&img src=&/v2-431b4e65fe26_b.jpg& data-rawwidth=&881&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1& data-original=&/v2-431b4e65fe26_r.jpg&&&p&&br&&/p&&p&五、复习方法&/p&&p&1、数学&/p&&p&数学的复习战线要长,四轮复习,节奏上前紧后松,初期要有大块的时间给数学,到后期的时候,可以每天只抽一两个小时出来做做题,保持记忆和手感。&/p&&p&第一轮:全科扫盲。3、4、5月完成。这一轮啃教材,做复习全书例题。三个月的时间里,两个月给高数,一个月给线代和概率。每天保证起码8小时给数学。&/p&&p&第二轮:习题轮。6、7、8月完成。&b&做复习全书的习题,错题全部往错题本上记,不要偷懒,有多少记多少。&/b&碰到不明白的知识点再回过头去看教材。&/p&&p&同时这一轮里,每周日用来做之前的错题,这很很很很重要!这段时间会是你数学成绩的疯狂增长期,重复做错题对备考的作用会超乎你的想象。&/p&&p&这一轮里每天保证半天给数学就行。&/p&&p&第三轮:查漏补缺轮。9、10月完成。经历了第二轮,基本上基础就很牢了,这一轮再快速的扫完整本复习全书的习题,查漏补缺。每天也只需要半天给数学就行。&/p&&p&第四轮:备考轮。11、12月。这一轮模拟卷做起来,真题做起来,调整心态,准备上考场了。&/p&&p&&br&&/p&&p&2、英语&/p&&p&(1)每天雷打不动的早中晚各半小时背单词。&/p&&p&(2)6、7两月学长难句&/p&&p&(3)8、9、10、11月做完型、阅读理解,将长难句融会贯通&/p&&p&(4)12月做真题、背模板&/p&&p&和数学一样,每周安排一天来做错题、分析之前没看懂的长难句。&/p&&p&无论是做真题还是做资料,把自己不懂的长难句要全部记在笔记本上,方便后期重复学习。基本上这一套下来,60妥妥的。&/p&&p&&br&&/p&&p&3、政治&/p&&p&10月以后每天抽一两个小时出来复习政治,把上面说的资料啃下来就行。&/p&&p&&br&&/p&&p&六、如何应对复试时学校“歧视”&/p&&p&每年都有很多准备逆袭的考生倒在了面试这一关。&/p&&p&面试说得直白点,就是有没有导师看上你,看上了后面顺理成章,看不上一切白搭。有些时候甚至只要有导师要你,你的复试笔试成绩差点都无所谓。&/p&&p&那如何才能搞定导师?&/p&&p&基本套路无怪乎&b&先了解导师需求,再看碟下菜&/b&。&/p&&p&&br&&/p&&p&这里拿计算机系导师来举例。&/p&&p&高校里导师是有自己的生存规则的,他们的压力主要有两个:职称评定压力和生存压力。&/p&&p&职称评定简单的说就是讲师想升副教授,副教授想升教授。升级需要有科研成果,说白了就是项目、专利、论文等等这些。&/p&&p&生存压力就是收入,一般分三块:课时津贴 + 项目基金 + 外快。&/p&&p&课时津贴很少很少,一个导师如果只有课时津贴,那他的日子就比较苦了。&/p&&p&如果他手上有一个项目并且申请到了科研经费(项目基金),那日子会好过很多,因为很多东西都可以报销了。&/p&&p&外快不必说,导师平时可能会接一些项目来赚钱。&/p&&p&说到这里大家肯定明白了,导师最关注的的东西就两个:项目和论文。&/p&&p&那这些项目谁来做?这些论文谁来写?&/p&&p&——当然是研究生啊。所有的项目成果、论文都会写上导师的名字。&/p&&p&这也是为什么你会听到很多师兄师姐把导师称为“老板”——就是给导师打工嘛。&/p&&p&这也是为什么分数、表现差不多的学生在一起导师会选择学校好的——因为导师会默认好学校的学生有更高的概率帮他&b&完成项目、发表论文&/b&。&/p&&p&所以,对于逆袭的考生来说,破局点已经很明了:&b&证明自己比其他人有着更好的做项目能力,有发表高质量论文的潜力&/b&。&/p&&p&那该如何做呢?&/p&&p&1、初试到复试这几个月间学一门编程语言,做几个项目,在一些科技媒体上投放一些文章,比如腾讯科技,花个两百块就可以投放一篇了。这几个月千万别放松,请拿出比备考更足的劲头来准备。&/p&&p&编程语言和项目哪里找?网上搜一搜,免费资源一大把。&/p&&p&那文章怎么写?翻个墙,多看看国外的文章,借鉴一下思路自己拼凑一下就是一篇。不用写的很深,你能发出来文章,在导师眼里已经比那些没文章的高出一大截了。&/p&&p&如果有自己的技术博客,那就更好了。&/p&&p&2、提前联系学长学姐,了解导师目前手上项目是哪些研究方向的,你提前在这些方向上进行深入了解,最好能在网上找到相应的项目去做一做。&/p&&p&3、在面试之前就去学校联系导师,无论是邮件也好面对面也好,悉心准备好说辞,把自己准备的这些项目和文章都展示出来,同时展现出对导师目前研究方向的深刻理解,能做到这些基本上你就比绝大部分考生要强很多了。&/p&&p&很多人初试过了就直接去给导师发邮件,说想到手下当研究生....&/p&&p&请至少带点干货在里面再发邮件嘛.....&/p&&p&一个热门专业的导师每年都会收到几十上百封这种邮件,人家凭什么记住你?凭什么就要你?&/p&&p&4、复试笔试正常发挥,到面试时,再次尽情的展现这几个月的“成果”,只要你不是太点背,拿到通知书的概率还是挺大的。&/p&&p&&br&&/p&&p&其他系导师都可以按照这个逻辑来搞定。&/p&&p&&b&其实这是一个很公平的事情,高考没考好,在考研的时候就要付出更多。&/b&&/p&&p&&br&&/p&&p&七、如何持续而高效的学习并坚持下去&/p&&p&关于一天当中持续高效的学习:&/p&&p&进入状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很多顶级985院校的考生,刚开始备考的时候也是容易走神。毕竟本科几年过得相对松散,不可能一下子进入全天候高效学习状态。&/p&&p&就拿我带的几个人来说,从最开始看一个小时书都费劲到后面每天学习10小时以上,都用了差不多1个月的时间来调整。&/p&&p&&b&一定要给自己一个缓冲期,逐渐提升学习状态。&/b&不要一开始就想每天能学十几个小时。&/p&&p&&br&&/p&&p&关于坚持:&/p&&p&1、题目做不对会有很强的挫败感。事实却是:复习的前中期就没几个可以把题做全对的。&/p&&p&就拿我辅导的北大少年来说,他的数学错题本记录了复习全书近90%的题,厚的不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去做全书的时候基本上全错。&/p&&p&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复习之所以是多轮而不是一轮,为的就是搞定这些前面搞不定的东西。&/p&&p&所以不要因为前期学不会就放弃,大家都差不多。&/p&&p&&br&&/p&&p&2、考研有很强的“半途效应”。&/p&&p&一个人在长时间的复习当中会遇到失恋、诱惑、意志不坚定、问题搞不定等等等等各种事情,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使整个复习崩盘。&/p&&p&绝大多数人都有过放弃的想法,包括那些大家眼中的超级学霸。&/p&&p&推荐一个帮助坚持并且能极大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b&记录自己每一次学习时间。&/b&这也是我对手下考生的硬性要求。&/p&&p&&br&&/p&&p&秀一秀北大少年临考前的学习记录,非常工整。&/p&&img src=&/v2-cbdf9a1be76d46b446b7cc_b.jpg& data-rawwidth=&5919& data-rawheight=&3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9& data-original=&/v2-cbdf9a1be76d46b446b7cc_r.jpg&&&p&(这里也推荐一下这个app——timing,上面学习氛围相当不错。)&/p&&p&&br&&/p&&p&这些学习记录是克服考研“放弃、懈怠心理”的最好武器。我带的几个学生不止一次的和我说,想放弃、懈怠的时候,看看以前的记录,感觉已经投入这么多了,好可惜。后面顺其自然的就坚持了下来。&/p&&p&并且计时可以明显的提升学习效率,这个我在辅导中已经验证。可以说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却能带来极大的回报。&/p&&p&刚开始计时肯定会不适应,会有多计或者漏计的情况,不要紧,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p&&p&&br&&/p&&p&八、最后:&/p&&p&创业越来越忙,原想用这段文字为辅导生涯画上句点,着重写点我对备考认识、心得,因此在很多地方进行了精简,比如:&/p&&p&1、如何择校择专业&/p&&p&2、复试简历如何准备&/p&&p&3、跨考、逆袭怎么搞定导师&/p&&p&4、如何搞定顶级985学校复试&/p&&p&........等等等......&/p&&p&后续我会在专栏或文章中将这些内容(套路)详细的进行补完。&/p&&p&最后,&/p&&p&考研不是中国好声音,不相信眼泪,也没有故事,唯有坚持与套路。&/p&&p&祝大家备考顺利、武运昌隆!&/p&&p&(完)&/p&&p&..........&/p&&p&修修改改写了半个多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点个赞儿吧~^ ^&/p&
近两年辅导5人考研,一个北大一中科大两个武大,一个中途放弃转考公务员。其中一人本科985,其他全是一般学校的。今后不再带人,将一些心得分享出来。 一、关于考研的一些事实二、学校专业选择三、各科特点四、资料选择五、复习方法六、如何应对复试时学校…
&p&&b&超(sang)长(xin)预(bing)警(kuang),2万3千多字,但请耐心看完&/b&。&/p&&br&&p&2013年考研成功,此后在考研论坛一直保持和大家的交流,现在将心得进一步整理,个人观点,请&b&结合自身情况&/b&来参考。感谢所有在考研路上帮助过我的人!&b&个人需要的可以注明来源转载不必问我,商业用途和营销号转载需经过本人同意&/b&。&/p&&p&&b&一、总述&/b&&/p&&p&在正式介绍准备方法之前,有很多前期的事情要讲清楚,很多人一开始就直接找出书来埋头看,对总体的规划甚至学校、专业的选择都很少考虑,这样一来&b&不得其法而效率低&/b&,二来&b&目标不明确容易做无用功&/b&。所以我介绍自己的经验也&b&以主要框架、大方向为主&/b&,微观的技巧尽可能多吧。而且考研毕竟是考试,说到底强调的还是&b&拿分&/b&。&/p&&br&&p&&b&1&/b&&b&、是否考研&/b&&/p&&p&这问题好像然并卵,不考来这找什么经验呢是吧,但还是请一定考虑清楚,准备到后期再放弃,很难受的。&/p&&br&&p&&b&2&/b&&b&、前期准备&/b&&/p&&p&&b&2.1&/b&&b&专业及学校选择&/b&&/p&&p&考研可以是转专业2.0甚至是高考志愿填报2.0,但转专业之前请仔细考虑清楚,把现在的专业和想去的专业从各个方面都比较一下,个人兴趣、研究前景、就业前景等等等等,一定要仔细考虑,我不反对因为兴趣而转专业,但是转了之后万一陷入窘境难受的是自己,确定转过去之后有发展前途再行动。从基础学科转向相关的学科或者是两个在一定程度上互通的专业间转会比较合理,完全不相关的专业再强(fei)调(hua)一遍,&b&慎重&/b&!&/p&&p&考本校当然会简单一些,但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本科学校不够好,想要换个好的环境,那就要跨校,怎么选见仁见智,我认为当然不必过于谨慎,要敢于选好学校,只是选学校的时候一定要调查清楚,越好的学校当然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各人的专业不同情况也不同,这里没法一概而论了,但最重要的就是考虑自己的需要,&b&适合的才是最好的&/b&,不要一味地追求极致。&/p&&p&说到“跨”,有跨学校、跨地区、跨专业,&b&一般来说&/b&,每占一条,难度就会加大一些,最难的当然就是“三跨”了。&/p&&br&&p&&b&2.2 &/b&&b&学硕/专硕&/b&&/p&&p&这个问题其实度娘讲得很清楚,可以问她,我主要讲两点,一是侧重点不同,学硕重学术研究,专硕重实践应用;二是学硕一般三年,专硕一般两年,差一年但很不一样。不要把学费多少放在第一位甚至前几位考虑,差得不会太多的,其他的因素对你的影响远大于它。&/p&&br&&p&&b&2.3&/b&&b&时间安排&/b&&/p&&p&&b&2.3.1&/b&&b&宏观安排&/b&&/p&&p&很多学弟学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比较好,我认为&b&一年&/b&是一个基准,如果觉得基础差,或者“跨”了,可以提早开始;如果考本校本专业难度也不大或者自身基础很好,晚一些开始也可以。但是一般不要晚于考前最后一个暑假(对于2016年考研的同学来说就指2015年暑假,依次类推),我确实听说过有人三个月甚至一个月突击考上的,且不说可不可信,即使是真的,我想这些人也是天赋极高或者有特别的复习技巧,占大多数的一般人天赋正常,掌握着一般的复(yu)习技巧,最好不要去冒那个风险。我个人准备的时间略长,所以提前很久就开始关注专业课的复习,公共课则是一年少一些。众口难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所以结合我自己的情况,也为了方便,我下面所提到的复习时间都以总时间一年为基准。&/p&&p&确定了准备时长,就该做计划了,计划越细致越好,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情况,不要太过放松也不要设计地让自己总是完成不了。暑假(&b&可以加上六月&/b&)是这一年里的一大重点,在此之前的时间可以称为&b&初期&/b&,初期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作好信息的搜集,学校历年的录取线、招生情况、真题等等,各方面要了解地清清楚楚。初期的复习一定要重视基础,踏踏实实,为之后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英语,好的基础会给暑假及之后减轻很大一部分压力,专业课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到暑假结束了还稀里糊涂的,因为暑假最重要的任务是公共课,等九月份开学了再开始着手了解专业课,而且从零开始,那可能会比较窘迫了。&/p&&p&暑假是&b&中期&/b&,这是在近一年的时间中唯一一段长度可观且没有太多干扰的时间,是提升实力的重要阶段。很多人,包括一些辅导班的老师,都反复提到暑假最重要的任务是公共课,对于考数学的同学来说确实要坚持把公共课放在第一位,对于不考数学,也就是考两门专业课的同学,自己斟酌,如果专业课负担比较大就得适当地加强。暑假公共课最重要不代表不复习专业课了,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力求平衡,不能出现拖后腿的学科,每科至少都要过线才有可能有资格进复试,某一门不过线其他的满分也没用。&/p&&p&暑假结束就正式进入复习最紧张的&b&后期&/b&了,这个阶段会有预报名、报名、现场确认等等,各方面事情都要及时去网上查信息来了解,千万不可错过。复习上可能会感到压力很大,图书馆、自习室气氛都紧张起来,每个人桌子上都堆满了书,这段时间心态很重要,要保持一定的紧张,不能松懈,但不要太过着急,甚至产生恐惧、抵触心理,想要放弃,很多人就是在报名结束前后看见网上各种信息,想到竞争多么激烈,复习多么不顺,就提前弃疗了。图样啊骚年!静下心来学习一个就好。&/p&&p&最后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是&b&冲刺期&/b&了,这时候就要开始全面调动起来了,冲刺期一定要保证各方面状态达到最佳,全力投入复习,之前应该完成了所有的复习工作,此时要把所有内容都整理归纳、巩固提高,这个阶段还不尽全力就很难了哦。&/p&&br&&p&&b&2.3.2&/b&&b&微观安排&/b&&/p&&p&具体到每天的时间安排,我就不列时间表了,我自己的复习时间大概是8:00-11:00、14:00-17:00、18:00-22:00这三个时间段,中间穿插午饭午休、晚饭两段。我认为没必要追求每天多少多少小时的复习时间,应该在你能承受的时长内内尽可能地提高&b&效率&/b&,超出有效时长之后复习也基本看不进去了,还不如在合理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多解决问题,剩下的时间好好休息,适当娱乐。时间方面一定不要比来比去啊,何必非比别人多学几个小时才放心呢,自己觉得一天下来达到目标就可以了。&/p&&br&&p&&b&2.4&/b&&b&辅导班&/b&&/p&&p&
辅导班的选择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我认识的学长学姐和研友对此说法不一,甚至评价相去甚远,走向两个极端,认可的表示不报是个大损失,不屑的大呼坑了个爹的。在我看来,还是应该理性地看待辅导班,它自身存在那么大的争议本身就值得好好思考。&/p&&p&我认为辅导班的确有它的用处,但也不像宣传的那么神,有没有用关键在于报了之后怎么去利用好它。辅导班一般寒假之后那个学期,也就是三月份就开始一个周(liao)期(cheng)了,这个周(liao)期(cheng)会持续到考前几周,大概会分成导学班、基础班、提高班、冲刺班、点题班之类的好几个阶段(名称可能因辅导机构不同而有所变化),各个阶段讲授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也都是不一样的,辅导班的老师一般都会强调。很多抱怨辅导班纯坑的同学,你想想暑假那个课你上完复习了吗,老师说的你照做了吗,课下你进行系统的复习了吗?如果答案是没有,恐怕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对待辅导班一定是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注意是辅助,再好也就是辅助,你自己不去全面细致地复习的话辅导班是指望不上的,想如虎添翼起码要是虎吧,喵星人怎么添翼?&/p&
如果觉得自己的自学能力很强,或者基础很好,没必要报辅导班,这当然是可行的,不报班考上的人也很多。当然不报班也可以有其他的理由,比如:&br&&br&&img src=&/d0ee08b15767af1abc885aa3f54cc6f1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d0ee08b15767af1abc885aa3f54cc6f1_r.jpg&&&br&&p&如果此时又是夏天……&/p&&p&你们肯定要问我到底哪家强啊?其实我可以回答无可奉告,但是见到你们这样热情,一句话不说也不好,但但是将来报道上有偏差又要我负责的,所以我也只能简单地说说了,不提及任何一个考研辅导机构的名称。我报的是某个机构的暑期提高班,英语政治两门,暑假在家上的,回到学校之后又报了另外一家的政治,从冲刺班到最后点题班。我觉得选辅导班要选名气大的、口碑较好的,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就算了吧,现在知名的都有那么多家供你挑选。看上课的老师也是个办法,但大家在网上看一些帖子的时候要注意,多看看,不要偏听偏信,某个考研机构的主力名师,可能在一个帖子里被认为是神一样的存在,另一个帖子又把他黑出翔,这里面真真假假大家自己斟酌,我不多说。这里面再有就是价格问题,我上面所有的花费比我一个高中同学报的三门全程还要贵,他报的就是我上提高班的那家。我阶段性地报,还是两门或一门,最后费用还是那么贵,所以建议大家,报不报要好好考虑,如果下定决心要报,那就尽早报全程,不然费用反而不合算。最后再强调一下,既然报班了就切实利用好它,认真复习,不要报了就去课上混,浑浑噩噩什么也没学到就下课了,那样没意义的,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暑假上课很辛苦,我暑假上的时候一个教室坐了500多个人,才6个空调,其中还有1个是专门对着老师的,可想而知,从上午8点到12点,稍事休息又从下午1点半上到5点,有几天晚上还上课,一天下来很辛苦,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p&&p&看辅导班的视频也是很好的选择,具体的更没必要推荐了,网上那么多资源,下下来自行比较一下就好。&/p&&p&第一部分提到的所有事情,建议进行具体复习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多问多了解,对自己定位要明确,也要考虑到家人、就业等等不同的方面,哪怕专门花一周或者十天的时间彻底搞清楚也是值得的。&/p&&p&&b&二、政治&/b&&/p&&p&政治是考研第一门,第一天上午进行,所以从它讲起吧。&/p&&p&&b&1&/b&&b&、参考书选择&/b&&/p&&p&并不是说哪本好就要买哪本,在选择时可以参考这里的建议,但最终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切记!&/p&&br&&p&&b&1.1&/b&&/p&&p&本科阶段学校发的教材在考研复习过程中作(mei)用(you)不(luan)大(yong),我个人根本没看。那看什么?这里有一本书不能没有,这也是唯一一本我觉得必须买的书了,书名是《20XX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简称大家都知道,“红宝书”,注意是“解析”不是干巴巴的大纲本身。这本书是教育部发行的官方书目,考研政治一切以这本书为准,最为权威。年份不同,其内容可能会有所变动,但基本一致,而且这本书每年8月底9月初才会出版,所以一般开始复习的时候参考上一年的就可以,比如16年的同学可以参考15年版的。这本书出版之后最好尽快买到手,把相对于上一年的变化掌握透彻,各大机构都会有解读的。具体怎么使用红宝书下面会讲,确实比较重要。&/p&&br&&p&&b&1.2&/b&&/p&&p&论全面性、权威性,大纲解析毫无疑问是最好的,但我想大家也听说过任一、肖秀荣系列等书吧,这些都是全面网罗考点的“全书”,它们也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原因就是大纲解析作为大家熟知的“红宝书”,虽然地位很高,但编排体例实在让人头疼,全书单色印刷,仅仅层级很高的标题才用黑体字,重点不突出,对于毅力不足的同学来说更是十分难啃。而任的要点精编、肖的核心知识点提要等等,在编排体例上多少照顾了考生的使用感受,重点划分明确,所以不太能接受枯燥单调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这些参考书。我在复习的时候没有使用这些书,我还是比较习惯坐住了看书,所以感觉大纲解析就很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定,我总体还是推荐人手一本大纲解析的。&/p&&br&&p&&b&1.3&/b&&/p&&p&有了上面那些纲领性的参考书目,下面就要着手具体的复习了,考研政治选择题和答题各占半壁江山,选择题这个题型的难度一般来说低于大题题型(单选即使什么都不会,蒙一个会吧),所以选择题尤为重要,选择题拿到高分是政治过线甚至高分的根本。选择题分单选、多选,复习时必须&b&扎扎实实&/b&,提早开始,想依靠冲刺突击提高选择题是极难的,练习时最好是有一本习题书,覆盖全面,将各部分的知识点融会贯穿于习题中,在做题中全面把握知识点。&/p&&p&这类书主要有肖秀荣的命题人1000题、任汝芬的序列二,以及市面上各种“XX1200题”、“XX2000题”等,种类繁多,我个人使用了肖秀荣的1000题,感觉不错,大家可以在购买之前仔细翻阅,看看体例是否适合自己,也看看编者,如果只是某著名辅导老师挂名,一群不知名的人编写,最好不要买,基本上会是拼拼凑凑的,没什么价值。&/p&&br&&p&&b&1.4&/b&&/p&&p&说过选择题就是大题了,其实大题无非是&b&理解着背&/b&,在弄懂吃透的情况下记牢,切忌翻开书什么都懂,合上书就写不出来了,理解是好事,记忆同样重要。专门针对大题的书并不是太多,但一些将主干考点提炼出来或者把大题常考考点单独列出的书可以作为参考,不过这些书基本到中后期才会出版,质量参差不齐,我这里不作具体推荐了,大家可以到时候在学校的书店里翻开看看。&/p&&br&&p&&b&1.5&/b&&/p&&p&形势政策的考察是以时事政治为范围的,16年考察的是15年全年的时事政治,比如当年十八大11月8日才召开,1月6日第一门就考政治了,所以这类关于时政的书会在最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出来,各大考研机构基本都会推出自己的书,一般都是小册子,我是和身边的研友们换着用的,其他的也都翻阅过,没有太大区别,根据喜好选择一本就好。这本书切记要拿到手就多看,不要买了就往桌子上一放,那样恐怕拖到最后还是新的。&/p&&br&&p&&b&1.6&/b&&/p&&p&还有一类是“XX天XX题”之类的书,主要针对大题,又与1.3不太一样,和1.4一样都是最后阶段出版,我用了某28题,某20天20题也买了,但是感觉有点混乱繁杂,没看。这个书只是作为大题的参考,对答题还是很有帮助的,但一定不能把大题的希望都押在这上面,只能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使用这些书。&/p&&br&&p&&b&1.7&/b&&/p&&p&这条介绍一套近几年很火的书:风中劲草&/p&&p&这套书一共三本,一本考点,一本习题,一本配套的习题解析。我使用了这套书,那本考点确实很好,多色印刷,把已考点、重点、次重点等等划分的很清晰,至于后两本,因为时间的问题我没做完,题量确实较大,和前面提到的1000题之类的也有些重合。&/p&&p&总体上我还是推荐风中劲草这套书的,但还是提醒不能盲从,最好是找往届学长学姐借来看看,是不是适合自己。&/p&&br&&p&&b&1.8&/b&&/p&&p&最后就是冲刺卷、最后X套题之类的&/p&&p&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终极预测四套题,任四也买了,但没有背,都差不多吧。看这些卷子主要就是看个思路,感受实战的气氛,千万不要考前狂背这几套题就以为大题完事了,不然你之前的复习意义何在呢。&/p&&p&&b&2&/b&&b&、具体复习建议&/b&&/p&&p&本科阶段各院校都必须开设政治课,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毛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史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策),而考研政治的内容正是这五门课。15年各门课的比重是马原22分,毛概30分,史纲14分,思修18,形策16分,具体分配每年可能会有微调。&/p&&p&政治的复习和基础也有一定关系,如果高中是理科生,或者觉得政治不太好,那么早点开始为好,一般暑假就得动起来了。如果高中是文科生且学的比较好就可以轻松一些,不过实际差别不大,政治嘛,毕竟不像英语那样。&/p&&p&关于政治我主要讲下红宝书的使用,具体的一些细节穿插在其中。&/p&&p&红宝书第一遍应该是快速地读,只读大体的框架,要对整本书的知识体系有个宏观的了解,脑海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这个过程一两天就可以完成。接下来就是第二遍的仔细阅读,要把一些小的知识点划出来,这主要是针对选择题,一些“最主要”、“最重要”、“最关键”之类的一定要记住,这是单选常考的,另外有并列不超过四个的也要记好,这是多选的重点。这一遍之后可能觉得怎么什么都没记住,没关系,很正常。第三遍和第二遍一样,要精读,摸索大题的一些观点是怎么论述的,对一些大段的只要记关键词就可以了。这一遍就要好好背了,很多知识点光理解是不够的,记忆也很重要。&/p&&p&接下来的复习中你的红宝书应该很快就能过一遍了,这时候可以利用零碎时间不断地翻看,滚动式的记忆还是很有效的,也不用特别地背,就是反复地看。&/p&&p&每部分的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马原重在理解,毛概要和史纲结合起来复习,思修法基以背为主,大道理要会讲,形策留到后期再说,政经是没有客观题的,只是一个大题,也要结合时政来复习。&/p&&p&最后说一下,选择题要做到“准”,看到一个题目起码要能反应出知识点在哪一部分,最好可以不用目录就从红宝书里翻到,这样选择题才能做到稳定,大题则要掌握答题方法,参照标准答案,分点分条,论述清晰有条理,字迹起码要做到工整,阅卷模式决定了大题必须讲求这些方式方法。&/p&&p&红宝书在开始阶段是最主要的复习参考书(任一等也可以),而这只是初始阶段,我推荐大概从暑假开始就要转变策略了,第一步就是开始做题。之前对题目的书有了大致推荐,其实1000题、1600题等等,都差不多,不必太纠结,盯住一本就好,前面讲的红宝书、任一之类的都是,不要强迫症见什么书都买,同类的书选一本适合自己且口碑较好的就可以了,精读一本胜过乱翻百本,决定用什么书可以谨慎犹豫,但是选定了就不要轻易改了,一本书用几天又换另一本,大忌啊!&/p&&p&题目具体怎么做呢,我用的是肖秀荣1000题,其他的估计大同小异吧,没有实质的影响。第一遍如果不想可以不做大题,选择题的事下面会单独说。这一遍可以就把红宝书,也就是大纲解析放在手边,不会的一定标出在书上的位置,记住是在题书上标大纲解析的页数,别在大纲解析上写来写去。当然第一遍就别指望有什么神奇效果了,你第一遍就像什么都记住,什么都掌握,太贪心了吧,第一遍结束后觉得自己稀里糊涂,什么都没记住的,其实是正常现象,这一遍最重要的就是摸清选择题的考点,有些东西真的不可能考察大题,看多了自然会发现,命题人不会认死理非把它出成个大题的。&/p&&p&好,接下来第二遍。这一遍建议看一点书做一点题,看到哪一章节就做到哪一章节,第一遍不是标出那些出题位置了吗,看完大纲解析把它合上再去做题,看着旁边标的页数自己能不能想起来那个考点怎么陈述的,反过来,看到某个考点你能想起对应的题吗?第二遍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如果说第一遍很多题做错是因为太陌生,那第二遍再做错就确实有问题了,第二遍做错的题目,尤其是反复错的,一定要标记下来,后面看的时候仔细再仔细,这些题里很可能包含着你始终记不牢或者理解不透彻的点,别怕麻烦,一定好好解决。第一遍做完可能这一遍书比较乱了吧,如果不能接受书乱而需要自己遮挡的,就不要把答案写在题目旁边,可以找个小本子写。&/p&&p&我说得轻松,但这个过程做起来不是那么轻松的,所以我才推荐各位用暑假的时间来做,一来暑假没有学校的事情干扰,二来身边很多人一起复习,气氛较浓(当然暑假不留校的同学就上论坛看看大家复习的情况吧,别觉得回家了就隔离开了),可以说是极好的一整段时间,难得,要珍惜啊。每天一两个小时差不多了,如果有时间可以翻翻以前做错的题目,反复加强记忆。当然做题的准确率要有保证,时间也不宜太长。下面做几遍看自己的能力了,再做也要看大题了。但是不要去攀比,一定不要,没有任何意义。&/p&&p&大家可能对各种参考书的出版时间比较疑惑,可能我推荐某书使用的时间其实它还没出版。关于这个我认为政治的参考书除了时政的之外几乎都可以暂时用去年的,变化不会很大,13年新大纲相较12年的只是表述上有一些变化,另增加了一个新考点,其他没什么质的变化,而它也不可能有什么质的变化,你懂的。那么新书出来要不要买呢,这很纠结,我确实也很头疼,12的大纲用了很久,最后还是买了13的,感觉用处不是太大,而且之前那么多笔记写在12的书上,买了13的还是得把12的带着作参考,所以这个还是自己考虑吧,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买了也好。关于书的质量,其实这个辨别能力大家都是有的,尤其是习题册,直接看答案就知道个大概了,选择题就是简单答案往那一放,大题干巴巴,有的还略,肯定东拼西凑糊弄的,这种书谁都能编,Ctrl大法好呗!
&/p&&p&上面的任务在暑假或者稍延后一些完成,其后一直到时政开始复习的时间可以灵活安排,再做题或者回归大纲解析都可以,一定要有持续性,很多人觉得坚持不下去,某天就是怎么都不想做题,然后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很久都懒得再拾起来,结果醒悟的时候已经赶不上2路汽车了。如果你觉得某天就是不想做题或者看书,这很正常,人总有惰性,但为了考研,为了这一年甚至更久的努力,请坚持住,哪怕今天暂时减量,哪怕只是翻翻书,不要停下来,坚持住,这就像爬雪山,越觉得困越要挺住,一睡过去你基本就结束所有行程了。当然也不是一点松懈都不能有,只是不要出现某一段时间的涣散,影响很大。&/p&&p&时政出来之后就要立刻关注,其实各家都会有小册子面市,选哪本自己定,但是要抓紧,集中几天把时政彻底掌握到位,之后就是把一些时政内容结合毛概等部分复习了。平时看新闻纯属个人习惯了,没有这习惯的也不必为了考研强行看,这些参考书整理的足够应付考试了。&/p&&p&大家可能看出来了,怎么每个阶段都是相关书出来就开始了,或者是以什么书上市为开始的标志,其实书的出版时间经过那么多年已经很成熟了,即使不去买,也可以多关注各家参考书出版的时间,连贯起来看就是整个复习过程的轨迹,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吧。&/p&&p&那么按照这个思路,进入11月份(每年时间会有所波动)很多背诵小册子就出来了,好了,该集中背诵了。背诵确实枯燥,尤其是政治,背得只能呵呵,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你理解再透彻,总归要记住才能写出来,而且政治的性质决定了语言表述要力求准确,多用大纲解析上或是人民日报、新闻联播上出现的标准说法,必然比自己照着理解写的要好。&/p&&p&集中背诵一般不超过一个月,时间太长了不好。这阶段结束之后基本上就到最后阶段了,那么又有书要来了,就是XX天XX题之类的,前面介绍过了,这里提一下这些书一般都有押题之类的卖点,怎么说呢,你把每个可能考到答题的考点都编进题里,最后考到某个考点算不算押中了呢,当(ran)然(bing)算(luan)。所以参考思路最重要,任何押题的看一看参考一下就好了,不要幻想着命中。同时还有类似最后XX套卷之类的,拿来练练手,参考他们的思路都很好,也还是不要想太多。&/p&&p&整个过程都不要把大纲解析放在一边,要时刻以它为准,晚上睡前或是零散时间可以多翻翻,大纲解析熟烂了绝对是极有好处的,我觉得到后期如果能看到某个选择题立刻反应出大纲解析上对应的出处,那基本没问题了。&/p&&p&最后来单独补充一些问题:&/p&&p&&b&1&/b&&b&、&/b&选择题是不是决定性的。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差不多是的,因为政治这个学科具有这样的特殊性,选择题确实拿分较大题容易,复习好了拿个40分的确不是很难,而大题不确定性较大,投入产出比也不如选择题可观。既然如此,就当它是对的吧,选择题把握好,该拿的分到手,大题稳扎稳打,分数应该就很可观了。&/p&&p&&b&2&/b&&b&、&/b&一定要灵活。政治真的不像普遍认为的那样死板、背就好了,掌握一些技巧可以为自己省下很多时间,低头死记硬背,很可能出力不讨好,别干傻事。比如某些章节里的一些东西,你一个字不看也肯定没事,你说对吧。&/p&&p&&b&3&/b&&b&、&/b&一些超纲的题。有看过红宝书之外的类似任一的同学应该感觉到了,他们和大纲之间是有一些出入的,那些书上有不少东西大纲上找不到,这就衍生出一些超纲题目,我个人认为是直接划掉就好,当然前提是你确认它超纲了,不要觉得陌生就直接划掉,过几天又在大纲解析上看见了。&/p&&br&&p&&b&4&/b&&b&、&/b&各科目的策略。马原是总的纲领了,大致分为马哲、政经、科社三部分。马哲主要靠理解,政经理解也很重要,尤其是一些计算的选择题,不理解真的没法做,而科社最好是结合着毛概来看。毛概是重中之重,看比例就知道,毛概加史纲就是史论结合,一定不要割裂开来看,尤其是史纲那个大题,终归还是要靠到毛概上去理解,孤立开搞不清的。至于思修,思修主要就是记忆,毫无节操小骚年,八荣八耻记心间,记呀么记心间。法基其实也是记忆,只不过有些东西要灵活一些,&b&越不难拿的分,就越丢不起&/b&。&/p&&p&总之呢,政治就是要&/p&&img src=&/c0dc06acb0b8b19ab89009_b.jpg& data-rawwidth=&283& data-rawheight=&3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3&&&br&&br&&p&&b&三、英语&/b&&/p&&p&&b&1&/b&&b&、参考书选择&/b&&/p&&p&再次强调要选择适合自己的。&/p&&br&&p&&b&1.1&/b&&/p&&p&英语的复习中背单词是很重要的,单词书种类不是太多,我用过的有新东方的、星火的两种,新东方的又分成红色封面(正序)和绿色封面(乱序)两种,我用了绿色的,也就是乱序的,感觉还好,以前选单词书习惯用顺序的,这次发现乱序的也很好用,乱序那本后面有一个按正序排列的单词表,会把对应单词的页码标清,不必担心想找哪个单词的时候翻不到。和新东方的相比,星火的更全,收录的单词数量多,但是形式上实在比较枯燥,不像新东方那样配有联想和部分插图。至于其他一些“XX天搞定考研单词”、“考研单词XX计划”之类的书,我没用过,感兴趣的可以找往届学长学姐要来看看,适合的话也可以用。还有这些单词书基本不会存在过时的问题,不想花太多钱的同学可以去学校书店或者学长学姐那里买二手的,没有什么区别,像16年新增的单词,网上完全可以下到,即使你买新书,版本也未必对,所以打算买新书的学弟学妹在书店或淘宝上要先问清再买,这种书有可能会有积压的存货……&/p&&br&&p&&b&1.2&/b&&/p&&p&真题的研究对于考研英语复习很重要,揣摩命题思路,熟悉考研英语的模式是必修功课,考研英语和四六级存在明显的差别,要熟悉它的模式,有针对性地复习。“黄皮书”这个名字可能大家都听说过,我用了这本书,感觉还好,里面收录了近年真题,还随书赠送两个小本,都挺实用(越说越像做广告,没办法,我用得最多的就是这本)。里面的体例是按照题型排列,比如第一部分是历年的完型,第二部分是阅读,分段讲解就穿插在题目中间,总的讲解紧跟在后面,赠送的小本之一是真题汇编,就是纯试卷,解决了老版本不方便模拟的问题,使用新版本的时候可以把某一年的真题集中在三小时内做完,再回过头来仔细对答案,分析问题,揣摩思路。真题不是看一遍就足够的,要反复地做、看、思考。建议大家不要把最近一或两年的真题做了,留到最后作为模拟卷是很好的。其他版本的真题我没有尝试过,建议你们自己去书店翻翻,说不定有更适合你的。&/p&&br&&p&至于这类书怎么用,我以我用的黄皮书为例讲一下自己的方法吧,打算用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觉得它有问题的同学也可以在挑选其他书的时候避免这本书的一些不足。当然还是要说纯属我个人观点,我觉得它好或者不好纯粹出自我的主观感受。&/p&&p&首先看一下目录,它的大致体例就是按照题型分成几个大类,每种题型下又按年份排列,所以每个题型都是集中介绍的,这样有利有弊,利就是方便针对某个题型比较分析出题思路,看出近年的变化,弊则是没法进行模拟。&/p&&img src=&/15c9ebf05ce0ea87fa44_b.jpg& data-rawwidth=&669& data-rawheight=&2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9& data-original=&/15c9ebf05ce0ea87fa44_r.jpg&&&p&接下来看具体内容。每篇完形或者阅读都会有一个总述,主要讲这篇文章出自哪里,讲了什么,很简练,我推荐要好好看看这里,要熟悉大概的选文范围,你看到的真题文章都是什么类型一目了然。&/p&&p&&img src=&/d42e7b7b495dbfa59be9ed_b.jpg& data-rawwidth=&692& data-rawheight=&2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2& data-original=&/d42e7b7b495dbfa59be9ed_r.jpg&&基本分成了四大类:&br&&/p&&img src=&/9a985b2d845a5f62a3baf0466bfeff77_b.jpg& data-rawwidth=&462& data-rawheight=&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2& data-original=&/9a985b2d845a5f62a3baf0466bfeff77_r.jpg&&&img src=&/7f4f7f0bfeeac93d0d76ac9_b.jpg& data-rawwidth=&372& data-rawheight=&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2&&&img src=&/960a57cba53759eacfbdfd03defb522e_b.jp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960a57cba53759eacfbdfd03defb522e_r.jpg&&&img src=&/162eba22b3e631cfcbe7d62_b.jpg& data-rawwidth=&385& data-rawheight=&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5&&&p&我想各位看到就会明白了,选文不是什么都选的,还是很有规律的。你可以按照这个分类去练习,也可以就按照年份,看自己喜好了我认为在看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多去关注作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很可能和我们平时所见有所差异,不要想当然地认定文章就是某个意思。&/p&&p&
现在进入正式讲解的部分,这部分很复杂,我先说完形吧&br&&/p&&p&&img src=&/2bda7ce244fc5feaa4c0a_b.jpg& data-rawwidth=&684&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4& data-original=&/2bda7ce244fc5feaa4c0a_r.jpg&&我强烈建议不要先看右上角那个蓝框部分啊!坑了个爹的,这就是看柯南发现第一页凶手就被标出来了啊,画个箭头,“这就是凶手”。本来还能好好看题的,一看蓝框答案都出来了,虽然是汉语,但看看下面那个选项给的,我觉得太不合理啊,真正考试给个汉语注释,那还做啥。反正我建议你不管什么办法吧,尽量别直接看蓝框和下面选项,最好就是先直接做真题汇编,再来看,不然太坑了。初高中练习册答案得往后翻,满心欢喜翻到了来个“略”,这可好了,送你眼前不想看也得看,真是够了。还有那个【语篇分析】,我觉得考场分析好那个就该交卷了……&br&&/p&&p&&img src=&/4925b24fbf8c9f35dbe212bae6609429_b.jpg& data-rawwidth=&685& data-rawheight=&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5& data-original=&/4925b24fbf8c9f35dbe212bae6609429_r.jpg&&再来看看接下来的,【快速解题】我觉得就算了吧,【空格设置】有时还是很不错的,记得多比较比较,你会发现就那几种设置方法,多总结,一定要自己总结。【干扰项设置】我建议还是看看,这就是在分析命题人怎么下套坑你的,很有意义,其实真就那几招,有些东西只是积累的问题,别怕它。那怎么积累呢,自己多看当然很重要,如果看到像上面那个表格一样的还能错过吗,赶紧记好吧,我见到这样的都好好记一下,别觉得简单,还是有很多人一见就蒙。&br&&/p&&p&下面是阅读的,只举一个栗子:&br&&/p&&p&&img src=&/dda87e8be2_b.jpg& data-rawwidth=&683& data-rawheight=&6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3& data-original=&/dda87e8be2_r.jpg&&说实话我真觉得这个没啥用,不过感觉自己对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不太明白的同学可以对照原文看看这个,看多了就会发现一些规律,仔细看看就知道了,选文的结构通常比较相似的,批判型、颂扬型、建议型等等都有自己的结构,到哪差不多会说什么话结构很清晰。&br&&/p&&p&&img src=&/89c3f28a04a5db4cc1621cfaf9562bba_b.jpg& data-rawwidth=&717& data-rawheight=&1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7& data-original=&/89c3f28a04a5db4cc1621cfaf9562bba_r.jpg&&上面这部分和完形很像,不过没那么烦,如果喜欢可以对照着看&br&&/p&&p&&img src=&/6c3d470fc949ec_b.jpg& data-rawwidth=&732& data-rawheight=&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2& data-original=&/6c3d470fc949ec_r.jpg&&上图这个【语篇分析】真的好长……这个一定要反复看完原文再来看,不然会稀里糊涂的,如果要看也不要走马观花看一遍就完了,一定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这对以后做题很有帮助,可能就是一种感觉,就像人民日报,你不读也知道啥风格。&br&&/p&&p&&br&&img src=&/24ec2275baf8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24ec2275baf8_r.jpg&&试题具体分析是好东西啊,对于阅读这项非常重要,表格最好先遮住右半边看,【快速解题】不解释,下面对应的【正确项设置】和【干扰项设置】我总觉得有莫名的喜感,干扰项一定要好好看,尤其是这题你第一次做的时候错了,一定要看看你错选的那项为什么不合适,注意是“不合适”,很多时候有不止一个选项都能算“对”,但要选最合适的一个。&br&&/p&&p&&img src=&/2e09d97fca0e4d6995ee79aedbe63c5f_b.jpg& data-rawwidth=&709&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9& data-original=&/2e09d97fca0e4d6995ee79aedbe63c5f_r.jpg&&&img src=&/94f826b1abb5c9597fbd1a3d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94f826b1abb5c9597fbd1a3d_r.jpg&&我觉得这部分可以看看,最后补充考点的几个题会把一些常见的而文章本身题目又未涉及的考查方式补充上,做做很好,缺点就是没有解析,而且一定得保护好最后一行,不小心提前看到就废了。&br&&/p&&p&接下来是阅读理解B,就是通常说的新题型:&br&&/p&&p&&img src=&/371263eeb0c477e2bcda45_b.jpg& data-rawwidth=&699& data-rawheight=&4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9& data-original=&/371263eeb0c477e2bcda45_r.jpg&&这个排版倒是挺好的,题在最前面,没别的干扰,可以先看看题,但是呢……&br&&/p&&p&&img src=&/feb22dacd0f_b.jpg& data-rawwidth=&697& data-rawheight=&5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7& data-original=&/feb22dacd0f_r.jpg&&接下来就是大段的分析,我不截下面的了,我感觉这个版块做得比较死板,太过按部就班,可能和题型本身特点有关吧。这里一定把选项带回原文仔细看,新题型虽然还是阅读,但逻辑性和技巧性都有提升。实力固然重要,但投机取巧的能力一定得具备。&br&&/p&&img src=&/d02a0cea8daf5aa95098c43_b.jpg& data-rawwidth=&682& data-rawheight=&2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2& data-original=&/d02a0cea8daf5aa95098c43_r.jpg&&&p&特别说明一下,上面图片里蓝色的字,“词汇复现”,你会发现很多题都是这样,但可未必都是一样的词,可能原文的词会换个同义词,或者用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表达出来,这个表达就在选项里,一定注意分辨。&/p&&p&
下面是阅读理解C,就是通常说的翻译:&br&&/p&&p&&img src=&/5ca8110186efcac73c800a1_b.jpg& data-rawwidth=&711& data-rawheight=&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1& data-original=&/5ca8110186efcac73c800a1_r.jpg&&看好了,谁说不要看原文的,不看原文给你那么多干吗?直接句子不完了,实际考试实在时间紧的也要把划线句上下文看看,很多时候隐藏了信息的。&br&&/p&&p&&img src=&/47fe55a19d_b.jpg& data-rawwidth=&703& data-rawheight=&1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3& data-original=&/47fe55a19d_r.jpg&&好东西来了,这部分一定好好看,采分点啊,是采点给分,翻不成整个的那也得把看得懂的片段都写上去&br&&/p&&p&&img src=&/7feeb20c5ffb384e3302e4_b.jpg& data-rawwidth=&698&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8& data-original=&/7feeb20c5ffb384e3302e4_r.jpg&&&img src=&/f194bc7ee6aa223df824add_b.jpg& data-rawwidth=&695&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5& data-original=&/f194bc7ee6aa223df824add_r.jpg&&上面就是具体的分析了,词义确定要好好看,背单词的时候好多单词都那么多意思,不要记混了,相近的意思怎么区别看这里。&br&&/p&&p&&img src=&/95508c9daf6d5f359e1b46e303fe91d4_b.jpg& data-rawwidth=&712& data-rawheight=&2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2& data-original=&/95508c9daf6d5f359e1b46e303fe91d4_r.jpg&&还有这个表,我觉得就是卖萌的,亮点多多啊,什么奇葩不可接受译法都有,亮点自寻吧,你觉得达到报考研究生智力水平的正常人会那样翻吗……&br&&/p&&p&作文我就挑比较突出的讲讲,作文部分推荐认认真真看的,确实不错。&br&&/p&&img src=&/ba82a6e177_b.jpg& data-rawwidth=&658&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8& data-original=&/ba82a6e177_r.jpg&&&img src=&/81fdba701c0a_b.jpg& data-rawwidth=&684& data-rawheight=&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4& data-original=&/81fdba701c0a_r.jpg&&&p&上面这些积累的小环节挺好的,是平时积累的好机会,别指望单独抽时间去积累什么,你真的准备好几个小时,往那一坐,看啥都想不起来,关键就要平时看到了就吸收。&/p&&p&
再有,作文不好的同学多去看看最好的范文,看看好文章是怎么写的,中档文修改进阶的也可以看看,那些文章很多问题都是经典问题,很多人都会有。&br&&/p&&br&&p&&b&1.3&/b&&/p&&p&阅读在考研英语中占的比重相当大,20题40分,一错就两分,对答案的时候那个心碎的感觉,有过吗?有就好好练吧……我用的还是黄皮书那个系列的,《考研英语阅读150篇(基础训练)》,这个书……让我心情很复杂,相当复杂……我阅读一般错两到三个,最终考试错了一个,但是做这个书一般错三四个,多的我就不说了,很头疼,它和真题是有区别的,是把真题的某些特征放大了,有些答案的解释让你看到的时候很无语。怎么说呢,做真题有时候也就是要抠字眼,钻牛角尖,但是自己把握好度,别钻进去绕出不来了。《考研英语阅读150篇(冲刺提高)》那本我根本就没买,因为时间上不够了,具体怎么样确实不知道,不过看名字的话,比基础训练变态吧……新东方的100篇我没用过,周围也有不少人用。&/p&&br&&p&&b&1.4&/b&&/p&&p&针对作文和长难句、翻译类的参考书:&/p&&p&我没有买这些类型的书。我感觉写作文不需要套路、模板之类的,后面会详细地说,翻译和长难句因为之前准备考高级口译我练习得很多,觉得也就那样了,不会有太大提高,所以选择只是做练习。我看到周围人常用的主要还是新东方和黄皮书那个系列的,新东方有个三步搞定翻译及难句,据说还不错,我只是拿过来翻了翻,没用过不好多说什么。&/p&&br&&p&&b&1.5&/b&&/p&&p&最后是冲刺卷、模拟卷,我用的是新东方最后冲刺五套题,其实买的时候也没多想没多看,毕竟在书店把卷子拆了仔细看有点那啥~用起来感觉还好吧,其实这类卷子可有可无,即使买了也不能过于当真,不要做得不好就觉得完了、没戏了,仅仅是练练手。而且前面说过,要把最近一年的真题留到最后,所以这些冲刺卷计划好时间做完就行,不必留到最后几天。&/p&&p&&b&2&/b&&b&、具体复习建议&/b&&/p&&p&
英语的复习可以很早就开始&br&&/p&&img src=&/0fc1a745a_b.jpg& data-rawwidth=&504&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4& data-original=&/0fc1a745a_r.jpg&&&p&因为英语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比如单词,你就算大一大二就开始背考研单词也不算早,英语现在应用得这么广泛,多学点英语总不会像毛概那样是吧……尤其是很多同学考完四六级就把英语扔了,到了大三下再想捡起来发现很困难,那是很可惜的,所以即使本科课程很忙,即使有找工作或者其他方面的打算,只要还有考研的想法,及早开始背背单词,看看英语文章,总是好的。我第一学年通过四六级之后选择继续考高级口译,失败过,大三才过了,但也正好保证了我一直学习英语,高口的准备对考研英语还是很有好处的,阅读(尤其是速度)和翻译都有所提升。&/p&&br&&p&&b&2.1&/b&&/p&&p&单词书前面已经介绍过,我用的是新东方乱序的,里面分成50个单元,我每天背一个,再复习前一天的,就这样滚动复习,50天坚持下来完成第一轮。之后我就没有再完整地背过,因为在第一轮的时候我把一些完全没必要背的单词都划掉了,比如simple、naive之类的,太过熟悉,早就在脑海里固化,不可能忘掉,为什么还要一遍遍花时间去背呢,干脆划掉。我建议大家采用这种筛选法,一步一步筛去已经掌握的或者太过简单的单词,这样单词就会越背越少,效率也越来越高,少很多不必要的无用功。接下来我就开始划掉一些概念性的词,比如Renaissance、vegetarian、astronaut这种,很难涉及语法和一些特殊用法,就是一个概念,识记就可以,基本上你只要看到它能反应出是什么意思就好,有同学可能觉得Renaissance可能写作文会提到啊,其实会拼写当然好,但对于一些基础薄弱或者时间紧的同学,简单识记这样的词更加实惠。还有一类是需要重点注意的,就是阅读理解里经常出现的词,阅读理解选文很多来自西方政治、经济类文章,科技文也不少,比如13年第四篇就是关于美国政治,三权分立制衡的文章,这类单词举例太多,deficit、monetary、verdict、parliament等等,至少要做到熟悉。最重要的一类放在最后讲,那就是熟词生义,有些词我们早就学过,也早就记住它的常见义项,但是它可能还有我们不熟悉的词义,这些词义很有可能在考研中考查,比如digest,本义“消化,吸收”以及延伸出的“领悟”我们都熟知了,但是它还有“摘要,文摘”的意思,这个可能是我们不知道或者忽略了的,试想考研时一篇文章反复出现意为“摘要”的digest,而且是关键词,而你却一直按“领悟”来想,还能得高分吗?再比如responsible,它有“有责任的,应负责的”之意,也可作为“可靠的,可信赖的”理解,虽然两种意思都常见,但记忆的时候如果只知道一种,忽略了另一种,关键时刻就会造成理解的困难,进而导致作出错误的选择或者翻译。最后是关于记忆,我觉得不管怎么复习,记住才是根本,翻开单词书什么都知道,一合上书就模模糊糊怎么都想不起来是不行的,再熟悉也不如切实记住记牢。所以要把重点单词每个义项都完全记住,不仅要知道,而且要能应用,这一点我觉得用新东方乱序还不错,大部分单词后面附有派生词,这样可以记下这个单词的相关形态,比如hostile作为形容词,派生出名词hostility,有些动词有很多同义词、近义词,大家做完型或写作时不知道用哪个,这本单词书在这样的动词后面附有辨析,比如declare与announce、proclaim。背单词一直要持续到考试前,人不可能什么都过目不忘,背过的东西忘了太正常,所以持续滚动复习很有必要,而经过前期的筛选,后期在量上会越来越轻松。&/p&&br&&p&&b&2.2&/b&&/p&&p&阅读理解是整张卷子比重最大的一项,40分,如果拿满了,过线毫无压力了。关键是这项也是很多人的软肋,是失分严重的硬骨头,因为它难度较高,单题分值2分也很高,错不起。无论水平如何,阅读必须抓住,它是重中之重,绝不能放弃的,阅读即使很差也可以赶上,提升的可能性和空间都很大,关键是要掌握方法,我认为做阅读逐词逐句看并不合适,走岔路可能很辛苦还比别人晚到,抬头看好路的时间不能省。阅读关键的还是要理解,不然它为什么叫阅读理解呢。我一般会把文章第一段迅速地读一遍,了解文章大概的意思和主题,接着把所有题目看一遍,题干要仔细看,让选对的千万别犯二选了错的还在三个错的中间犹豫好久,四个选项也要仔细看一下,这对接下来读文章找准有效区域很有好处。接着就是依照题目去对应的有效区域找答案,有效区域就是指每个题目对应的段落,有些题目需要前后联系,但除了概括大意、分析立场等题目基本上还是有大致的范围的。再说一遍千万别逐词逐句看,看第一题,通读文章,选答案,看第二题,通读文章,选答案,看第三题,通读文章,选答案……再多时间都烧没了。确定文章主旨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尤其是最后一题考查主旨那种文章,一定不要刚接触文章就先入为主认为它是怎样的,命题人很可能在挖坑,留个心眼。再有我觉得就是要培养语感,语言的学习中语感很重要,要能习惯英语的表达方式,要熟悉英语那种感觉,知道大概的语言习惯,能理解一些基本的习语,就像平常说汉语,妹子说好冷你说饿货来条士X架?此外对欧美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文章里讲美国选举啊,任何事也要按照basic law的对吧,怎么能不了解呢。早期的复习,也就是暑假之前,可能时间确实还早,也可能气氛不够紧张,大家可以补充阅读一些考研阅读题源文章,比如The Economist、Time、Newsweek、Washington Post等,有些在淘宝上可以买到,网上也可以下载到电子版,买也不必买太多,要以摸清选文类型、吃透出题理念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公民征信个人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