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陆上21世纪丝绸之路路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是哪一个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信峰会上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1)2016年4月,一艘由广州出发,开往内罗华方向的货轮,途径的大洋有___洋和___洋.(2)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城市是我国的西安市,它所在的省(区)是___.(3)根据材料,初二学生小明想重走陆上丝绸之路,应该选择的交通方式___,小明由连云港出发,由___&线转___线到欧洲.(4)“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的目的地有___和___两个大洲.(5)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不少国内企业到东南亚投资建厂,生产轮胎.是因为东南亚的泰国是世界最大的___(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国.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读图可知,(1)2016年4月,一艘由广州出发,开往内罗华方向的货轮,途径的大洋有太平洋和印度洋.(2)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城市是我国的西安市,它所在的省(区)是陕西省,其简称是陕或秦.(3)根据材料,初二学生小明想重走陆上丝绸之路,应该选择铁路运输方式,小明由连云港出发,由陇海线到兰州,转兰新线一直到欧洲.(4)“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的目的地有非洲和欧洲两个大洲.(5)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不少国内企业到东南亚投资建厂,生产轮胎.是因为东南亚的泰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投资建厂目的是靠近原料生产基地,减少原料的运输费用.故答案为:(1)太平;印度; (2)陕西省;(3)铁路运输;陇海线;兰新;(4)非洲;欧洲;
(5)天然橡胶.
为您推荐:
丝绸之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我国陆上丝绸之路在我国的起点是陕西省的行政中心西安,该路线向西还经过甘肃省的行政中心兰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乌鲁木齐.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到达非洲,最终到达欧洲.
本题考点:
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带一路”经济带沿线的地理概况,要结合图示解答.
扫描下载二维码“一带一路 是指丝绸之路 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读图.回答11.12题.11. 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大宗货物运输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 A. 铁路和海运 B. 公路和海运 C. 管道和航空 D. 铁路和河运12. 在海上丝绸之路上 () A. ①是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 B. ②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印度洋与红海 C. ③是马六甲海峡.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2015 .连云港学业考)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 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读图,回答11、12题。11. 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大宗货物运输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 铁路和海运&&&B. 公路和海运&&&C. 管道和航空&&&D. 铁路和河运12. 在海上丝绸之路上 ()&&&A. ①是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B. ②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印度洋与红海&&&C. ③是马六甲海峡,连通太平洋与印度洋&&&D. ④是台湾海峡,连接黄海与东海
11.A 12. C11.A 12. C本题组考査学生选择交通运 输方式的能力和重要海上航线的知识。第 11题,大宗货物选择运载量大的铁路和海运 为主。第12题,①是苏伊士运河,②是曼德 海峡,③是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 洋,④是台湾海峡,连接的是东海与南海。
题目来源: &
科目:初中地理
14. (2015 •湘潭学业考)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 济带”。(1) 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是陕西省的行政中心市。(2) 山西省最著名的能源矿产是 。(3) 两省大部分地区所处的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4) 简述该地区传统地域文化的特点(从主食、传统民居、地方戏曲和民歌中任选两方面说明) 。(5) 素有“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耕作区,分析其农业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
科目:初中地理
(2015 •潍坊学业考)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不意图,完成4、5题。4. 关于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 ①区域雨热同期,为我国粮食主f区之一&&&B. ②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大,适宜发展旱作农业&&&C. ③区域严重缺水,适宜发展河谷农业&&&D. ④区域光照充足,适宜发展绿洲农业5. 关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区域煤、铁、石油资源丰富&&&B. ②区域水能、有色金属资源贫乏&&&C. ③区域稀土、太阳能资源贫乏&&&D. ④区域煤炭、石油资源丰富&
科目:初中地理
21. 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B. 工业、城市、人口多分布在东部及东南部沿海&&&C.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肾”&&&D. 巴西首都为中部高原的巴西利亚
科目:初中地理
23.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雪山连绵。青藏地区 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A. 藏北髙原&&&B. 昆仑山山区&&&C. 柴达木盆地&&&D. 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科目:初中地理
4. (2014 .绥化学业考) 欧洲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这种饮食结构与这里的哪种发达的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A. 工业&&&B. 服务业&&&C. 种植业&&&D. 畜牧业
科目:初中地理
11. (2014 •济宁学业考)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1) 美国农业因地制宜,实行区域化生产,全国形成 了不同特色的农业带(区) ,甲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是 带,请据图和你学过的知识简述形成该农业带的社会经济条件& & & & & & & & & & & & & & & &(2) 甲图中①是 市,有“硅谷”之称。请据乙图说明该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3) 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从图中①城市某公司订购了一批高科技产品。若将这批产品在①市港口装船,运往巴西东海岸的里约热内卢市,途中经过的海洋 和交通要道是& & & & & & & & & & & & & & & & & & & & &&
科目:初中地理
27. 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1) 图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跨东西半球的是 。(3分)(2 ) 将三块阴影所表示区域的面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分)(3)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1 分)(4) 地球绕日公转时, 与公转轨道面成66. 5°的固定倾角,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 规律地在 之间移动。(2分)(5) 图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一年内四季变化明显的是 ,有“极昼”和“极夜”的是 (2分)(6) 6月10日,我们当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1分)
科目:初中地理
19. (2015 •泰安学业考)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沿海平原区,台风频繁,人口稀疏&&&B. 西欧平原区,季风温和,人口稠密&&&C. 热带雨林区,环境恶劣,人口稀疏&&&D. 高山高原区,资源丰富,人口稠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我的图书馆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简称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OR;或 Belt And Road简称,BA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 外交部 商务部 (经国务院授权发布)15年03月29日 & &:人民网-人民日报目录前言一、时代背景二、共建原则三、框架思路四、合作重点五、合作机制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七、中国积极行动八、共创美好未来前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时代背景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二、共建原则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坚持开放合作。“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三、框架思路“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0.45% 资金 研报]。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四、合作重点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重点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政策沟通。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设施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加快提升航空基础设施水平。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共同推进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畅通信息丝绸之路。加快推进双边跨境光缆等建设,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项目,完善空中(卫星)信息通道,扩大信息交流与合作。贸易畅通。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沿线国家宜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以及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和实施。改善边境口岸通关设施条件,加快边境口岸“单一窗口”建设,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能力。加强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化合作,推进跨境监管程序协调,推动检验检疫证书国际互联网核查,开展“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降低非关税壁垒,共同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透明度,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挖掘贸易新增长点,促进贸易平衡。创新贸易方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把投资和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投资壁垒。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开展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0.26% 资金 研报]生产加工等领域深度合作,积极推进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环保产业和海上旅游等领域合作。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加强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合作。推动新兴产业合作,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扩大服务业相互开放,推动区域服务业加快发展。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中国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鼓励本国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促进企业按属地化原则经营管理,积极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资金融通。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有关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开展磋商。加快丝路基金组建运营。深化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务实合作,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鼓励在沿线国家使用所筹资金。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推动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逐步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置制度安排,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形成应对跨境风险和危机处置的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征信管理部门、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之间的跨境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以及各国主权基金作用,引导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强化与周边国家在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防治技术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有关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医疗救助,在妇幼健康、残疾人康复以及艾滋病、结核、疟疾等主要传染病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扩大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加强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开拓和推进与沿线国家在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开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公共行政管理等共同关心领域的务实合作。充分发挥政党、议会交往的桥梁作用,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立法机构、主要党派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开展城市交流合作,欢迎沿线国家重要城市之间互结友好城市,以人文交流为重点,突出务实合作,形成更多鲜活的合作范例。欢迎沿线国家智库之间开展联合研究、合作举办论坛等。加强沿线国家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重点面向基层民众,广泛开展教育医疗、减贫开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保等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促进沿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加强文化传媒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运用新媒体工具,塑造和谐友好的文化生态和舆论环境。五、合作机制当前,世界经济融合加速发展,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合作蓬勃发展。加强双边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沟通磋商,推动双边关系全面发展。推动签署合作备忘录或合作规划,建设一批双边合作示范。建立完善双边联合工作机制,研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方案、行动路线图。充分发挥现有联委会、混委会、协委会、指导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等双边机制作用,协调推动合作项目实施。强化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发挥上海合作组织(SCO)、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亚洲合作对话(ACD)、亚信会议(CICA)、中阿合作论坛、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作用,相关国家加强沟通,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继续发挥沿线各国区域、次区域相关国际论坛、展会以及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前海合作论坛等平台的建设性作用。支持沿线国家地方、民间挖掘“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联合举办专项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图书展。倡议建立“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西北、东北地区。发挥新疆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兰州、西宁开发开放,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西南地区。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沿海和港澳台地区。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成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发挥海外侨胞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独特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妥善安排。内陆地区。利用内陆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优势,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快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合作。建立中欧通道铁路运输、口岸通关协调机制,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支持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布局,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七、中国积极行动一年多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磋商,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收获早期成果。高层引领推动。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先后出访20多个国家,出席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就双边关系和地区发展问题,多次与有关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进行会晤,深入阐释“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和积极意义,就共建“一带一路”达成广泛共识。签署合作框架。与部分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与一些毗邻国家签署了地区合作和边境合作的备忘录以及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编制与一些毗邻国家的地区合作规划纲要。推动项目建设。加强与沿线有关国家的沟通磋商,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上合作等领域,推进了一批条件成熟的重点合作项目。完善政策措施。中国政府统筹国内各种资源,强化政策支持。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发起设立丝路基金,强化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投资功能。推动银行卡清算机构开展跨境清算业务和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积极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发挥平台作用。各地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国际峰会、论坛、研讨会、博览会,对增进理解、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八、共创美好未来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平等协商,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一带一路”建设是开放的、包容的,欢迎世界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途径是以目标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灵活,富有弹性,是多元开放的合作进程。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不断充实完善“一带一路”的合作内容和方式,共同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积极对接沿线国家发展和区域合作规划。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在既有双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通过合作研究、论坛展会、人员培训、交流访问等多种形式,促进沿线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内涵、目标、任务等方面的进一步理解和认同。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稳步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共同确定一批能够照顾双多边利益的项目,对各方认可、条件成熟的项目抓紧启动实施,争取早日开花结果。“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只要沿线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够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让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共建成果。为何对“一带一路”的解读千奇百怪?日 10:34 & :凤凰国际智库导语:“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自从两大倡议提出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相关讨论如火如荼,十分热烈。随着各省区市、中央部委、国有企事业单位在10月份前陆续出台对接方案,在2015年下半年可能会掀起一场“一带一路”建设的高潮,并吸引其他沿线国家竞相跟进。“一带一路”正在从中国倡议的愿景转变为共商、共建、共享的积极行动,它必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秩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为给“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科学的指导,凤凰国际智库高级研究员赵可金对中央部委、各省市区、企业、媒体、大学、智库和非政府组织如何对接“一带一路”进行了系统研究,实地调研对接方案,并作出若干点评。凤凰国际智库将定期发布相关调研成果,供有关机构和社会各界参考。作为调研成果的“导论”部分,赵可金教授首先厘清《“一带一路”不应回避的十大问题》,并在凤凰国际智库连载: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谁来做——怎么说——怎么做——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出——有何风险——如何管控。“一带一路”不应回避的十大问题——是什么?作为一项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关系的一项战略构想,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实施中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理论认识上的迷惑,也有实践操作方面的困难,既有来自中国自身的麻烦,也有来自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上的质疑。能否有效清理笼罩在“一带一路”上的各种迷雾,冲破理论认识、实际操作、体制机制和国际挑战等重重叆叇云霭,真正走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沿线国家国情实际以及受到国际社会肯定和支持的发展道路,将最终决定着“一带一路”能否走得通,走到顺,走得好。有思路,才会有丝路。在“一带一路”面临的诸多问题中,思想认识是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思路通了,“一带一路”才能有强大的思想动力。自从中国领导人在众多国际国内场合公开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各方面反响十分热烈,欢呼者有之,批评者有之,怀疑彷徨者亦不乏其众。然而,在众说纷纭的言论之中,都存在着一个鲜明的特征:几乎所有表达观点和看法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本学科、本领域甚至本单位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作出自己的解读,几乎一个人眼里有一千条“一带一路”,在国际上对“一带一路”更是表达出千奇百怪的解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对“一带一路”的解读,这一论坛成员来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学、研究机构、文化团体、军事机构,甚至还包括港澳台人士和海外华人华侨的代表。日,首届“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拉开帷幕,200余位专家、企业、媒体代表齐聚论坛,共议“一带一路:从愿景到行动”。在会议上,对一带一路的讨论几乎是“聋子的对话”,所有与会代表都是从自己的学科背景和工作领域出发表达对“一带一路”的看法,很少有对实际问题的正面交锋和学术争论,还有一些学者更多从政策宣传的角度解读“一带一路”,不断强调“一带一路”的伟大意义,批评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有误读和误判,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如何向国际社会讲好“丝路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所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妥善解决,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媒体和社会组织参与进来,必将会导致自乱阵脚,搞不好会引发更大的麻烦。因此,要想真正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决不能回避问题,要耐心细致地逐一回答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解决问题,真正把“一带一路”的愿景、原则和精神落到实处。“一带一路”是一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地区合作世纪构想,涉及到的问题林林总总,十分复杂。择其要之,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澄清以下十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谁来做——怎么说——怎么做——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出——有何风险——如何管控。一、是什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国际社会反响热烈,但对“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并不清楚,形形色色的认识也十分混乱,甚至一些国家的政要和战略界人士对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图进行最坏可能的猜测。其实,即使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对“一带一路”是什么的看法也并不统一,自从中国领导人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学界和舆论界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思想认识十分混乱。比如有人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主要意图就是获取中国发展所需要的能源资源,以及向海外转移过剩产能;还有人认为“一带一路”主要是中国应对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的战略工具,通过恢复历史上的东亚朝贡体系,抢夺地区势力范围,以挑战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还有人认为“一带一路”改变国际秩序现状,认为中国要想中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区渗透等等。如此众多的认识纠缠在一起,不仅中国、俄国、美国、印度、欧盟等大国缺乏合作共识,连中国国内社会舆论都一头雾水,手足无措,极大地制约了“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从国务院授权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三部委在日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来看,官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界定也并不十分明确,在这一文件中强调“一带一路”是一个关于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各国人民所熟知的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符号,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从历史上来看,丝绸是中国的名片之一,“丝绸之路”虽然以中国的丝绸为品牌,但并非是中国人所提出和开创,而是欧洲人提出的一个名词,最初比喻链接东西方的贸易通道。据考证,“丝绸之路”最早是德国抵制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提出的,指得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国与中亚、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贸易交通路线,提出后很快为学界和大众所接受,无论是西方历史学家还是中国历史学家,都点燃了研究古丝绸之路的热情。显然,中国在21世纪初重提“丝绸之路”绝对不是回到过去,在很多中亚国家人民心目中,过去的“古丝绸之路”很容易与蒙古大军“比辖而屠”的梦魇联系在一起。中国强调共同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不是要回到过去,而仅仅是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它所强调的重心是沿线国家共建合伙伙伴关系。根据中国政府的官方权威解释,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因此,共建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就是“一带一路”的发展愿景,它在本质上一个各方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非零和性的特征,不管是不是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只要愿意参与的各方,都可以参与,是一个开放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从其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本质出发,“一带一路”可以与很多排他性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区别开来。首先,“一带一路”不是正式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而是非正式的和不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倡议。它不像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气象组织等正式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它没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也没有严格的规范程序,没有理事会、秘书处和一系列国际公共行政机构,它进出自由,来去随意,不受任何国际制度条款的约束,既不是国家和国家间组织,也不是非国家行为体,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成员国。对任何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来说,只要对“一带一路”感兴趣,愿意参与“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就是“一带一路”的利益攸关方。其次,“一带一路”也不是中国的国际战略和亚洲战略,而且具有战略性影响的合作倡议。中国有自己的周边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某些内容与中国的周边战略有重合,但“一带一路”不等于中国的周边战略,不仅“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大量内容超出了中国周边战略的范围,而且中国周边战略中的一些内容也不在“一带一路”倡议里面,两者互有重合、相互呼应但又彼此独立。此外,“一带一路”也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共同的“合唱”。无论从历史上草原帝国、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当代苏联和美国在中亚和中东地区的经历和教训而言,还是从中国国家实力来看,“一带一路”都极大地超过了中国一家的力量,“一带一路”是一项长远的合作倡议,需要沿线国家乃至世界上所有愿意参与的国家和地区人民共同努力才能成功,中国不会搞霸权主义的“势力范围”,也不会主导“一带一路”建设进程,只能采取双边和多边努力,汇集各方面的预期,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精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逐步深入,不可能一蹴而就。当然,作为“一带一路”的积极倡议方和最具经济实力的沿线大国,中国在“一带一路”上大胆发声,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迄今为止,从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公开表述来看,在中国看来,“一带一路”最终指向的目标是,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与中共十八大以来所倡导的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一致的。由此表明,“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现形式,“一带一路”是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是沿线国家和民众互联互通之路,最终的目标是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三个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又是对近代以来以“国际无政府状态”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超越,将努力塑造一种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这是“一带一路”最具冲击力的所在。烟幕下,一带一路战略在东南亚悄悄突破 (
06:42:38 )22日结束的这次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中国总理李克强宣布,要在2020年与东盟实现1万亿美元的贸易目标。而中国东盟锋交通合作也可能会尽快获得进展,一带一路战略悄悄获得突破。一带一路战略悄悄突破美国日本甚至印度,都极其不愿意看到中国在东南亚获得进展。以前,我曾经多次谈到过美国的重返东南亚战略,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阻止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金融合作。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相当于白宫的经济智囊,是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的最初建议者,它在2008年做了个研究报告,认为东南亚会是第一个接受人民币的经济区域。彼得森经济研究所的眼光是没错的,确实如此。这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中国人即使自己不说,美国作为一个货币国际化的过来人,也是非常清楚。就像中国外交说韬光养晦,美国也很清楚,你是暂时没实力而已。所以,认为中国不挑战,美国就会对中国改变看法的观点,是小看美国了。从美国搞反导系统就可以看出来,美国是全球唯一一个需要绝对安全、绝对优势的国家,经济上自也不例外。这决定了美国的内外战略,没有那么天真。美国的腹地战略目前经济大国,都有自己的最理想的经济腹地。俄罗斯的经济腹地是中亚或者中东欧,美国的腹地是拉美、加拿大,欧盟的腹地是中东、北非,也可能是中东欧,日本没有腹地,它现在能想到的腹地,是东南亚。中国也有两个选项,一个是中亚,一个是东南亚。中亚则会考虑到俄罗斯的担忧,而东南亚则不用担心其他大国,这里与中国文种相近,其实是更好的选择。这点,作为博弈高手的美国那是早早看清楚了。因为,美国压制竞争对手的一个战略,就是打入对手的腹地,搞乱是最好。中东之乱,从上个世纪70年代西欧挑战美国霸权之时,刚刚好启动,一直乱到今天。这绝非偶然,美国的中东战略,实际上是美国对欧洲战略的副产品。中东欧之乱,则也是异曲同工,同时针对欧洲与俄罗斯。而中亚之乱,则是同时针对中俄,所以911后美国干脆占了阿富汗,并试图以阿富汗为跳板,继续深入中亚,后来发现自己一进去,反而让中俄更加一心,这才醒悟,不如退出,让中俄相互猜忌,正好美元强势战略的一个需求,就是压缩财政开支。所以,匆匆从阿富汗撤军了。而东南亚地区,则没有大国的掣肘,所以,美国就要插入。美国不容许,东南亚经济受到中国过多的影响,但是,随着美国制造业的转移,东南亚与美国经济的联系日益让位于中国,这让美国影响东南亚的手段越来越少。南海问题给美国提供了一个切入点,不过,东南亚国家要的是经济发展,中国也不打算侵略谁,因此,军事切入用武之地不大。搅局东南亚当前,美国、日本都推出了与东盟合作的平台,其中最主要的是TPP,美日都有份。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国家虽然有着与东盟合作的意愿,但更多的是想搅局,搅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好局。美国也好,日本也好,虽然说了很多年要与东盟国家合作,但是,鉴于它们唯有空中与海洋通道与东盟相连,因此,它们并不希望推动东南亚内陆交通的发展。在它们看来,东南亚内陆交通发展,会最终产生与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同时也有吸引力的经济体联通的需要,而这正是它们极力阻挠出现的局面。也是因此,我们看到日美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在东南亚这个交通设施落后的地方,数十年来一直不作为。等到中国推出亚投行与一带一路战略之后,日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搅黄。后来发现东盟国家都很积极,即使是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有纷争的国家如越南和菲律宾,也愿意加入亚投行之后,日本则提出了自己的东南亚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要独力提供1000亿美元贷款来推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要与亚投行比高低的姿态十分明显。日本这个千亿美元基础设施贷款方案,仍然是个变相的诱饵,要诱惑东南亚国家不要跟中国搞基础设施合作。东南亚国家是有不少人上当的。它们对美日的承诺信以为真,不知道这其中的陷阱。一些国家或撕破,或变相延迟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方案。泛亚铁路中线切入点中国需要找个切入点,来打破这个混沌的局面。目前来看,比较好的切入点,就是泛亚铁路的中线,这条线,从云南到老挝到泰国,最后可能经过马来西亚到马六甲海峡。这个与一带一路战略是一致的,但是对首鼠两端的越南缅甸等国,则有保留。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就会意了,一带一路战略,从中国的连云港划到了中东北非与西欧,让人感叹中国真是大方,会在这么多地方投入搞基建,其实,这叫愿景。在这个愿景下,实现中国与东南亚的互联互通,才会杂音少一点。春秋战国时期,有个故事,叫做假途灭虢,大致有这个妙处。当然,今天中国干的不是要侵略谁,而是互惠互利的事情,是做好事,但是今天做好事也不容易,也要有策略,不然,好人没好报。至于下一步中东北非,几个猴年马月后再说吧。中老铁路与中泰铁路阻力比较小。这主要是因为老挝是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与中国互联互通是根本无二的选择;泰国与中国没有其他纷争,中泰传统友谊深厚,因此中泰铁路也相对容易。虽然在老挝,日本、美国搅局的能力基本为零,但是,在泰国,美国日本都下了不少功夫。做好事也要策略这些功夫不外乎两点,一是渲染中国军事威胁,二是渲染中国经济掠夺。这都是无稽之谈,如果说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在对外投资方面如此注重双赢、只赚取合理的利润的话,那只能是中国。这也是中国基建公司一来,日美公司在非洲、拉美等国家就做不下去的原因所在,它们要价太高了。其实,与最大市场中国相连通,是当下诸多国家最想做的事情。东南亚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受到美日的误导,出现了对中国的一些误解,损失最大的将是它们自身。当前,东南亚国家正处于快速工业化的前夜,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要非常强烈。东南亚各国在地理上与中国相邻,经济产业上与中国处于上下游,是天然的互赢合作伙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拿捏、不要挟,完全从互赢合作的立场出发,是东南亚国家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如果听信美日谗言,最耽误的恐怕还是东南亚国家自己的财富前程。这次东亚领导人会议,日美搅局下,10+3(东盟+中日韩)已经心猿意马,本来要在今年末,达成实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也就是中日韩+东盟10国自贸区的框架,现在又推到了2016年。不过,好在中国还有个10+1(中国+东盟)平台,这条轨道是中国主推,目前正有条不紊的拓展,这其实才是正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的20条“干货”日 & &: 新华网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28日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份愿景与行动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主张与内涵,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记者从中梳理出20条“干货”。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发展战略对接】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中国深度融入世界】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一带一路”是什么?【“一带一路”合作方向】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共建国际大通道和经济走廊】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一带一路”怎么建?【政策沟通】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设施联通】交通方面,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道路通达水平;能源方面,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通信方面,共同推进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畅通信息丝绸之路,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项目。【贸易畅通】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加快边境口岸“单一窗口”建设,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能力;挖掘贸易新增长点,促进贸易平衡;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投资壁垒;拓展相互投资领域,推动新兴产业合作;中国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鼓励本国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资金融通】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有关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开展磋商;加快丝路基金组建运营;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鼓励在沿线国家使用所筹资金。【民心相通】教育文化上,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医疗卫生上,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有关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医疗救助,扩大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科技合作上,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中国各地方如何发挥优势?【西北和东北地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兰州、西宁开发开放,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西南地区】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沿海和港澳台地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发挥海外侨胞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独特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妥善安排。【内陆地区】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签署合作框架】中国与部分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与一些毗邻国家签署了地区合作和边境合作的备忘录以及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项目建设】中国加强与沿线有关国家的沟通磋商,推进了一批条件成熟的重点合作项目。【完善政策措施】中国政府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发起设立丝路基金,强化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投资功能。推动银行卡清算机构开展跨境清算业务和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怎样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落实?【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不断充实完善“一带一路”的合作内容和方式,共同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积极对接沿线国家发展和区域合作规划。【促进理解和认同】通过合作研究、论坛展会、人员培训、交流访问等多种形式,促进沿线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内涵、目标、任务等方面的进一步理解和认同。【推进示范项目建设】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稳步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共同确定一批能够照顾双多边利益的项目,对各方认可、条件成熟的项目抓紧启动实施,争取早日开花结果。“一带一路”规划出台 圈定18省份新疆福建成核心区;将发挥港澳作用,为台湾参与建设做出安排日 :南方都市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份愿景与行动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主张与内涵,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份愿景与行动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主张与内涵,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文件指出,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不断充实完善“一带一路”的合作内容和方式,共同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积极对接沿线国家发展和区域合作规划。一带一路重点方向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盘点2个核心:新疆、福建18省份:新 疆 、陕 西 、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 林 、辽 宁 、广西、云南、西藏、上 海 、福 建 、浙江、广东、海南、重庆7个高地:西宁、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15个港口建设: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 岛 、烟 台 、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2个国际枢纽机场:上海、广州共建原则: & & &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 & & & &坚持开放合作&& & & & &坚持和谐包容&& & & & &坚持市场运作&& & & & &坚持互利共赢&& & & & &合作重点&& & & & &政策沟通&& & & & &设施联通&& & & & &贸易畅通&& & & & &资金融通&& & & & &民心相通各地开放态势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西北、东北地区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陕西: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宁夏: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甘肃、青海:加快兰州、西宁开发开放。内蒙古:发挥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黑龙江:完善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黑龙江、吉林、辽宁:完善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西南地区广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云南: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西藏:推进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内陆地区重庆: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郑州、西安:支持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沿海和港澳台地区上海:加快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福建:支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推进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浙江: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海南:加大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港澳: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台湾: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妥善安排。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15个港口建设: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港口建设。应严格控制国企海外投资&& &(&) & & & & & & & & &热炒“一路一带”概念后,中国国有企业又在摩拳擦掌,想大举到海外投资。大约从2004年开始,中国企业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投资。以国有企业为绝对主力。到2013年,中国政府和企业在海外净资产2万亿美元(以政府债权为主),其中企业对外直接总投资已经有1000亿美元。在2013年当年,美国对外投资3000多亿美元,日本对外投资100多亿美元,中国对外投资100多亿美元。按照这样的趋势,中国很快会成为第二大直接投资国。这么多年的国企海外投资,到底投了多少钱,是赚了还是赔了?这么重要的问题,居然没有一家政府机构向中国纳税人做个整体交待。国资委整天鼓励国企海外投资,却总来不向纳税人汇报海外业绩。要知道,国有企业,那可是全体中国人的企业。官媒经常报道国企海外投资,每次都当作成绩来宣传,但每次都不说赚了多少钱。而我们从海外得到的消息是:中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毫无疑问是总体亏本。世界银行的数据是:1/3盈利,1/3持平,1/3亏损,这是比较客气的统计。一些独立组织的调查结果则是,中国国企在海外的投资,50%以上是亏损的。中国国企在国内赚钱赚得要命,为什么到了国外就亏损?他们解释说因为不熟悉国外的法律。这很荒唐。连法律都没有搞清楚,就敢去投资,哪有这样笨的企业?中国国企在海外投资亏损,原因应该有三个:1,缺乏经营能力。在中国国内,国企占据资源垄断地位,银行又拼命给与金融扶持,国企很轻松就可以赚得巨额利润,实际上是从民营企业和百姓身上刮钱。去了海外,没了垄断,一下子就露馅了。2,国企投资不心疼,反正亏了也是亏纳税人的钱,所以缺乏责任心。3,一些国企在海外的投资,其实就是为了洗钱,亏损20亿,自己捞2亿回扣就成。仅由外媒传递进来的消息,我们就先后听到了中石油、中铝、中钢、中铁建在海外投资巨亏的消息。其中最恶劣、也最为大家熟知的,是中石油收购印尼油田的亏损:掏3.5亿美元买了印尼一个干枯的油田。一个采油几十年的公司,居然能弱智到买一个干枯的油田,无论如何让人难以相信。除了洗钱,不可能有第二种解释。这显然不是亏损事故,而是洗钱丑闻。所以,听到美国政府否决中海油竞购美国油田、澳大利亚政府否决中国五矿收购澳大利亚矿业这类的消息,实在让人高兴,为中国纳税人的钱财避免了损失而高兴。“中”字头公司在海外接连巨亏,却很少听到有人为此进监狱,只有中航油的陈久霖因为违规操作导致亏损进了监狱。而陈久霖之所以进监狱,还是因为海外投资者起诉他,否则,如果只在中国国内处理,恐怕是做个检查,罚酒三杯。这30年来,中国一直热衷于吸引外资,这是对的。为了留住外资,中国政府实行资本管制,要求外资“宽进严出”,即,限制外资的流出,不管这是否符合WTO精神,这至少对中国百姓是有利的。而对于内资,却是鼓励对外投资,很奇怪。政府无权限制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但对于国企企业,是有权限制的,却在鼓励国企投资海外。现在,国企又想借着“一路一带”,继续到海外投资。这使人忧虑。“一路一带”是个很宏伟的构想,如果能由此带动中国企业去海外赚钱,那自然是公的无量。而由于中国国有企业一贯的表现,以及其无法改变的出资人缺位问题,在“一路一带”的投资中,应该严格限制国企参与。我建议:1,凡是有民营企业愿意接洽的项目,应该完全禁止国企参与。2,如果在某些领域,民营企业无力参与,则应该严格监控国企的海外投资,有关部门定期向纳税人汇报。3,国企要在海外进行大额度投资,必须事先进行全民公决,多数人同意才能去投资。4,应该在国内进行国企改制,将国企的资产分给全国百姓以后,才允许其海外投资。中国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本来就不应该存在,我们更不能允许其去海外挥霍纳税人钱财。中国应该走出去,融入世界,前提是民营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要考虑军事力量走出去问题日 & &:中国军网摘要:中国正在开始自己的全球化,“一带一路”就是中国的初始全球化。所以,我们必须把“一带一路”看成是中国的全球化,而不是接续美国的全球化。这是中国的崛起,它必然带来一个全球化的新进程,“一带一路”就是它的初始阶段,只不过中国的全球化将不再是帝国式的劫掠别国财富的全球化。&现在大家都在谈全球化,特别是提出“一带一路”这个概念以后,很多人在解读“一带一路”意义时都讲到了中国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接轨问题。笔者觉得这是个误解,是我们对全球化这个概念的误解。从历史来看,每一个帝国兴起的时候,随着其扩张期的到来,都有围绕其自身展开的全球化,就是说,每个帝国都有它自己的全球化。历史发展到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新的全球化正在全世界蔓延,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吗?很多人都这么认为,其实不对。这一轮的全球化只不过是美元的全球化,是美国为了向全世界输出美元而推动的全球化运动,所以笔者说这是美元的全球化。在此之前,我们看到的是另一个帝国的全球化,大英帝国的全球化,大英帝国的全球化是贸易的全球化。我们千万不能认为这两次全球化都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其实,这只是小国、弱国无法抵御的大国扩张。“一带一路”:中国的初始全球化前一段有人从西方拿过来一种理论,说全球化实际上从古罗马时期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全球化的进程断断续续,这完全是概念的混淆。全球化并不是一个绵延不断的漫长历史进程,而只是一个个核心帝国的扩张过程。每个帝国的扩张都会有伴随它的全球化,古罗马有,大秦帝国也有,只不过这两个帝国的全球化由于当时其扩张规模有限,并未遍及全球罢了。大秦帝国的全球化,首先就是统一七国,车同轨,书同文,钱同铢,统一度量衡。然后征百越,平西戎。虽然它没有完全实现它的目标,但这确实就是它的全球化。罗马帝国限于当时的交通工具和运输能力,以及它的军事力量所能达到的范围,也只是沿着地中海的边缘进行扩张,实现它的全球化。后来的全球化,比如说大英帝国,它的全球化是以工业文明革命为基础,然后以贸易文明为其主要的扩张手段展开的全球化。这轮全球化随着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结束。美国的全球化一开始还是接续英国的贸易全球化,大工业基础上的贸易全球化。但是随着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国人开始向全世界各个角落输出美元,它需要所有的角落都接受美元,这时候它推进的就是美元全球化。美元全球化目前虽然还没有结束,但实际上结束的钟声已经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就敲响了。所以这一轮的美元全球化也基本上进入了夕阳时代。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中国经济的扩张,笔者认为,中国正在开始自己的全球化,“一带一路”就是中国的初始全球化。所以,我们必须把“一带一路”看成中国的全球化,而不是接续美国的全球化。这是中国的崛起,它必然带来一个全球化的新进程,“一带一路”就是它的初始阶段,只不过中国的全球化将不再是帝国式的劫掠别国财富的全球化。其实,每一轮全球化的目的,都是要让它能够影响到的地区接受它的发展模式、游戏规则和信用体系,美国如此,英国也如此。那么,中国选择“一带一路”这个发展战略,也应有此意图和含义,但为什么我们不说这是中国的全球化?这是策略考虑,而不是战略考虑。从战略角度看,这就是中国的全球化,只不过因为现在美国的力量还很强大,它主要强大在两点上:一个是军事力量强大;一个是软实力的强大。这两个强大,还在支撑着风烛残年的美元。因为美元目前还是美国主要的获利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当然不能选择跟美国直接对抗。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情况下,中国采取西进战略,这从战略上讲,是非常巧妙的非对抗性战略对冲。你别以为我是在躲你,在避让你,其实这恰恰是一种背向对冲。你东移,我西进,表面上好像是我回避你,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战略对冲,所以笔者觉得这一战略选择是一个意义重大而深远的设计。“一带一路”不能甩开安全意识中国人有一个毛病,喜欢谈战略,不喜欢谈策略;喜欢谈目标,不喜欢谈指标,这样谈来谈去最后的结果就都是大而化之。有战略没有策略,这个战略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有目标没有指标,那这个目标实现到什么程度算是实现?这次提出“一带一路”,最担心的就是雷声大、雨点小,谈得轰轰烈烈,最后不了了之。这样的事情我们已经干过多次,但愿这次不是。因为如果“一带一路”失败的话,那对于中国经济甚至中华民族的复兴都可能是非常沉重的打击。现在有很多官员谈“一带一路”都不谈安全问题,也不谈政治问题,更没有人谈军事问题。甚至有些官员专门强调,“一带一路”没有政治诉求,没有意识形态诉求,完全是一种经济行为。这种说法,如果是对沿线国家的宣传,是可以的,因为战略意图总是要有隐蔽性的,你对人家说我是带着政治意图来的,带着意识形态意图来的,那谁还接受你?这从对外宣传上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假如这成了我们官员的自身意识,就大错特错了。对外宣传说我们没有政治诉求,没有意识形态诉求,没有军事诉求,没有地缘诉求,我们唯一的考虑就是发展经济,互利共赢,把它作为一个宣传口径没有错,但是绝对不能变成我们自身的意识。现在感觉有些官员是真的要排除这些东西,当他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就已经在自己的意识中排除“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不可避免地内含着的政治诉求,特别是地缘政治诉求,以及安全诉求、意识形态诉求。实际上,不管你准不准备“输出革命”,习主席多次讲到,中国不输出革命,可是既然我们现在强调中国价值观,毫无疑问你会通过“一带一路”输出自己的价值观。那么,这个价值观输出其实就是一种意识形态输出。另外,在推进“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如果你没有政治诉求,你没有与沿线国家的政治绑定,这将使你处于不安全状态。尤其是陆路的“一带”,几乎全程伴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因素,就是所谓的“奥斯曼墙”。即15世纪奥斯曼帝国攻克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使其庞大的帝国之躯成了阻断东西方的“奥斯曼墙”。300年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奥斯曼帝国解体,“奥斯曼墙”轰然倒塌,但是如果你沿这条路走下去,沿途所经之地,全都是伊斯兰世界。这就意味着隐含的“奥斯曼墙”还在。如何去突破这个隐形之墙?你的价值观和伊斯兰世界的价值观不同,不要指望仅仅靠经济利益的捆绑,就能把大家完全拴在一起。要知道,那些伊斯兰国家也可能只想获利,获了利之后再把你踹开。那个时候怎么办?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跟那些国家进行经济合作之后,人家得利后把我们甩开,或者人家主观上可能并没有甩开我们的意图,但是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比如苏丹,我们投资进去了,西方要给我们捣乱,然后当地也有人给我们搞乱,我们硬着头皮顶住,开始没给我们造成太大的影响,我们该挣的钱还是挣到了。这时美国人釜底抽薪,把苏丹变成南北苏丹,我们傻眼了,你的投资在北苏丹,而油田在南苏丹,这个时候,你肯定要受损失。但我们中国人有一项很强的能力,就是攻无不克的“搞关系”的能力,虽然苏丹分裂了,但是我们“想办法”把南苏丹也拿下。按说,南北苏丹都让你拿下,应该能摆平了吧?可美国又挑起了南苏丹的内战,最后的目标就是让你在这个地方的投资打水漂。这只是其中一例。实际上我们与所有国家的合作,凡是美国没有参与的美国都要反对。最后的结局是我们在很多地方都铩羽而归,这是我们一开始就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所致。“一带”为主,“一路”为辅现在,我们又开始新一轮的“走出去”战略行动了,前面吃了那么多苦头,总该接受点教训吧?“一带一路”怎么走? 笔者认为应该多管齐下,应该让政治、外交先行,军事做后盾。而不是让企业自己单打独斗走出去,凡是企业单独走出去的几乎就没有能够全身而退的。从现在来看,“一带一路”好像是两线出击,双路并举。其实,“带”是主要的,“路”是次要的。因为你要是以“路”为主攻方向,你就死定了。因为海路这一条,美国战争学院的一个学者最近专门撰文,说他们已经找到了对付中国的办法,就是只要掐断海上通道,中国就死定了。这话虽然说的有些大,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一点道理,因为美国眼下从军事上讲确有这个能力。这也从反面印证,在“一带一路”主次方向的选择上,我们应确定谁为主路,谁为辅路。如果把“一带一路”比喻成一次作战行动,那么,“一路”是辅攻方向,“一带” 则是主攻方向。所以说,对于我们来讲,将来真正重要的是如何经营“一带”的问题,而不是经营“一路”的问题。那么,经营“一带”首先就面临一个与沿途国家的关系问题,即如何先把与沿途国家的关系全部打通。从我们现在的做法来看,显然不足以保证“一带一路”的顺利通畅和成功。为什么呢?我们习惯上总是喜欢跟政府打交道,喜欢跟执政党打交道,喜欢跟这个国家的有钱人打交道,谁在位跟谁打交道,谁有钱跟谁打交道。这样的话,要想成功就很难。实际上我们要做的工作是什么呢?既要跟政府、跟执政党打交道,还要跟在野党打交道,而更重要的是,跟整个“一带”上的部落长老们打交道。这些部落长老往往比在野党和执政党的影响力大得多。我们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的塔利班占领地区能办成什么事,几乎都是通过部落长老去实现,通过政府基本上干不成什么事情。所以,我们的外交部、我们的企业,都不能忽略这些区域内的重要关系。何不拉美日“入伙”?“一带一路”还有一个到今天都没有人去触及的问题,就是一些人心中的疑问:中国是否想用“一带一路”排斥美国?毫无疑问,美国几乎在所有它没能参与的国际组织和国际行动中,都会扮演捣乱的角色。只要它起不了主导作用,甚至只要它不是发起人,它就会给你捣乱。看一看APEC。APEC之后为什么会出现TPP?就是因为美国发现自己在APEC中不能起主导作用,它就一定要另搞一套,另起炉灶。如果“一带一路”完全排斥美国,那将使美国不遗余力地打压它,而且由于美国不在其中,它打压起来就没有顾忌,因为它没有利益在里边,所以它打压起来就会无所顾忌、毫不手软。所以笔者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应该巧妙地把美国纳入进来,应该让美国的投行、美国的投资机构,以及美国的技术,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作用,完成“一带一路”对美国的捆绑。完成了这个捆绑之后,美国在它下手的时候就会投鼠忌器。看一看中国和美国打经济仗、打贸易仗,为什么每一次都无疾而终?就是因为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利益互相捆绑得非常紧密,每一次美国要对中国的某一个行业或企业进行制裁或者是惩罚的时候,一定会有美国和我们这个企业绑定在一起的相关的院外集团跑到国会去游说,最后让其胎死腹中。所以,一定要让美国进入这个利益捆绑。“一带一路”在资金上、技术上,不但不应排斥美国,还要把它拉进来,完成对它的捆绑。由此笔者想到,我们甚至也不能排斥日本。不能认为谁不跟我们好,跟我们闹,我就另外搞一套把你甩开,其实这于对方不利,对自己同样不利。你一旦甩开了它,它打你也就无所顾忌,只有当它的利益也在其中的时候,它打你才会有所顾忌,它才会小心翼翼,保护它那一份利益。而如果利益完全捆绑的话,它想摘都摘不清,所以笔者觉得这一点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一带一路”牵引中国军队改革到现在为止,就是对我们国家没有精确的战略定位,国家战略有些模糊。结果,各种所谓的“战略”层出不穷。2014年喊得最响的不是“一带一路”,是什么呢?是中国要成为海洋大国,要推出中国的海洋发展战略。你要什么样的海洋发展战略?有人说要突破三条岛链,走出去,走向太平洋。到太平洋去干什么?我们想过吗?想透了吗?如果没想透,就不宜提出那些远水不解近渴的极度烧钱又不见成果的战略。现在提出“一带一路”,我们突然发现,我们更需要的是陆军的远征能力。那今天我们的陆军究竟如何?中国人关起门来认为中国陆军天下第一。英国人蒙哥马利说,谁要在陆上跟中国的陆军交手,谁就是傻瓜。而美国人由抗美援朝战争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绝对不能容忍美国大兵的军靴踏到中国的陆地上。这都没问题,中国陆军以它现有的能力保家卫国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一旦面对“一带一路”,中国陆军担负的任务就不是保家卫国,这就需要你具备在沿途展示陆上远征的能力。因为光是陆上,能够数出来的就有22个国家。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剑到履到。不是去侵略别人,而是要有能力跨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最后一点,就是如何有侧重地发展军事力量的问题。如果我们明确了以“一带”为主攻方向,那就不仅仅是要努力发展海军的问题。海军当然要根据国家的需求去发展,而现在凸现的问题,恰恰是如何加强陆军的远征能力。中国100多万陆军,保家守土没有问题,跨出国门去作战有没有问题?我们现在陆军的发展方向正确吗?合理吗?当现在全世界都开始放弃重型坦克的时候,我们却还在以刚刚生产出来的重型坦克为荣,这些东西将来准备用在什么地区作战?在整个“一带”这条路上,重型坦克根本没有施展余地。前苏联的重型坦克在阿富汗让游击队随便敲,为什么?在所有的山沟沟里,你还能往哪走?坦克又不能飞,最后人家拿火箭筒瞄准一辆就是一辆,全部给你干掉。所以说,陆军的作战能力必须重新提升,就是加强它的远程投送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这方面,笔者觉得我们远远没有认识到,更不可能做到。如果陆军没有能力走出国门,将来在这“一带”上,任何一个国家发生了内乱或战争,需要中国的支援,而且更需要我们出手保护自己在沿途的设施和利益时,陆军能走得出去、派得上用场吗?这是我们今天必须思考的问题。那么,陆军要怎么办?笔者认为中国陆军必须飞起来,必须实现陆军航空化,这意味着整个中国陆军的一场革命。今天,当我们谈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的时候,如果你根本不知道国家的战略,也不知道国家的需求,关起门来搞改革,你会改革出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来?这支军队和国家利益有什么关系?如果你不从国家利益和需求出发,仅仅比照美军的葫芦画自己的瓢,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是怎样一支军队,可是国家不需要这样一支军队,而是需要一支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军队,那时你怎么办?所以说,不了解国家的需求是什么,不知道国家的利益在哪里,就关起门来搞改革,这将会改出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笔者认为,“一带一路”就是国家利益和需求对中国军队改革的一个巨大牵引。国家正是通过“一带一路”的战略设计,确定了对军队的战略需求。结论是:中国必须有一支更强大的陆军,以及一支能与之联合作战、协同行动的海军和空军,一支能够跨出国门远征的陆军、海军和空军,组成在千里万里之外仍然有足够的保障和战斗能力的远征军,我们才可能使“一带一路”真正在安全上获得可靠的保障,从而确保这一宏伟目标的最终实现。 & (作者:国防大学教授乔良)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