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当前“正确认识三农问题”问题的新亮点和新难点

股票/基金&
农行打造服务“三农”新品牌新亮点
作者:李彦赤 蔡瑰
  本报记者李彦赤 蔡瑰报道 金秋十月,湖北省枣阳市七方镇大店村“港龙”家庭农场的蔬菜长势喜人,刚刚摘下的黄瓜、青椒等无公害绿色蔬菜被运往当地大型连锁超市,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据家庭农场主李先生介绍,2013年,他经营的家庭农场种植收入达600多万元,净收入200多万元。  更让李先生开心的是前不久枣阳支行以他名下的660亩、30年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为其发放了450万元贷款用于大棚建设及种植。新大棚建成后,家庭农场年种植净收入将从现在的200多万元增加到400多万元。  时下,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向规模经营农户发放贷款,正作为一项全新业务在农业全系统推广―今年7月,农行在业内率先推出全行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产品,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抵押品范围。10月,农行在湖北襄阳召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推进会,提出将以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为契机,持续推进业务试点,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三农”业务发展和经营转型。  早在2013年初,农业银行就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试点工作。一年多来,试点行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不断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以湖北分行为例,截至目前,所辖襄阳分行和钟祥支行已累计向全省460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74亿元,进一步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有效解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担保难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记者从农总行有关部门了解到,下一步,农业银行将以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为契机,按照“有序推进、突出重点、尽力覆盖、做亮品牌”的总体要求,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试点,大力支持现代规模农业发展,力争每家一级分行均有业务试点、每一个符合试点条件的支行均开办业务,努力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打造成农行“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新潜力、新品牌和新亮点。  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农业银行明确要求各级行在准确把握政策的基础上做好试点规划,加强政策学习,确保对中央有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精神理解到位、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对总行《管理办法》吃透精神、领悟要领;积极稳妥做好试点申报与审批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服务力度;切实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高度重视并从严强化风险管控;全方位加强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
(责任编辑:HN666)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目前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目前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07:51:5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目前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官方公共微信解读:三农新亮点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简介:解读:三农新亮点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平均分:0.0 共 0 人投票)
排行榜新闻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2013年三农新亮点:以农为本 健步推进- Micro Reading
2013年三农新亮点:以农为本 健步推进
08:27:00 来源:新华网
[提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为基础,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实践,地方试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共同推动,相关工作健步推进。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介绍,经过3年努力,全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基本完成。
   原标题:以农为本 健步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实践试点工作综述
  包括承包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农村土地流转,事关农业现代化和国家粮食安全,事关农村发展和农民财产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为基础,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实践,地方试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共同推动,相关工作健步推进。
  明晰土地产权 打好“流动”之基
  土地改革,产权先行。只有对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流转才能有据推开。在农村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完成基础上,预计三年完成的农村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今年全面铺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计划5年内完成。
  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介绍,经过3年努力,全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基本完成。在提高发证率同时,按中央关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战略部署,各地积极协调海洋、林业、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与林地、草地、承包地等相关登记的衔接,实现所有权登记覆盖各类农村集体土地。今年全面开展包括宅基地在内的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据介绍,相对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难度更大,权属纠纷更多,精度要求更高,宗地图和地籍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国土资源部已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快农村地籍调查,全面掌握农村范围内每一宗土地的利用类型、数量、分布及权属、界址等产权状况,为下一步不动产统一登记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订单农业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2013年下半年以来,作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中粮集团积极与北京市平谷区沟通,希望与平谷农地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农地流转信托试点。这是我国最大的粮油加工央企,以订单农业、公司+农户推动集约化经营的最新尝试。
  农地流转,标的物是关于农地的用益物权,流转基础在于产权界定是否明晰完整。随着十八大以来我国农地产权结构改革思路更加明确,农地产权逐步明晰,农业集中化经营获得关键支撑的金融条件逐步具备。
  据介绍,为解决土地经营分散、粮食低产等问题,黑龙江省肇东市推动在乡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以量化股份形式入社,合作社实行规模化耕种,以每亩保底收入、盈利分红。为突破规模化经营的金融瓶颈,龙江银行与中粮信托合作开发“五里明”模式,在使用权和收益权分离基础上,中粮集团利用信托功能优势,解决了现行法律下承包权不能贷款抵押问题。
  一点突破,全盘皆活。“五里明”模式下,农民土地保底收入从2010年350元/亩增长到2013年600元/亩,农民租金收入3年将近翻一番,年底还能得到分红。五里明镇东升村东升玉米合作社社员达到1138人,土地流入面积达20810亩。
  突破城乡统筹难点 推动征地改革试点
  征地是当前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难点。作为国土资源部确定的征地改革试点,杭州通过留地安置,探索出一条征地改革长远惠及农民之路。
  据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卢春强介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招工安置”式微;“货币安置”由于“一脚踢”缺陷,不受农民欢迎;“养老保险安置”存在收益期“滞后”不足。为此杭州较早探索了“留地安置”模式:按征收农用地面积(不含林地)10%比例核准留用地,结合集体经济股份化改造,村民作为股民参与分红。
  截至今年10月,杭州主城区范围落实留用地项目用地5080亩,出让留用地项目200多个。据对杭州六个城区29个被征迁社区股份合作社调查,2010年以来,股民分红年均递增18.5%。
  征地改革不只是城乡结合部问题。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杭州通过“联乡结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区县协作、产业发展、中心镇建设、中心村培育、土地整治等多项工程,贫困山区“移民下山”,通过“农家乐”,变“吃山”为“护山”,杭州1万多平方公里内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正悄然改变。(新华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王立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当前农民增收的亮点、难点及对策建议 - 人民论坛网
--------------------
分享到微博
当前农民增收的亮点、难点及对策建议
――以江西省为例
  [摘 要]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年来,江西农民收入增速加快,收入可支配能力不断增强,城乡收入差距开始缩小,这主要得益于各级政府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化农民工务工环境,连续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扶植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但在农民增收亮点纷呈的同时,也存在增收动力、潜力和后劲不足以及稳定性不够等阻碍因素,需要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和农资价格调控机制,加强农技推广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农民增收;难点;对策
  [作者简介]邓祖龙(1956&),男,江西吉安人,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副总队长,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国民经济调查与统计研究。刘文峰(1965&),男,江西新余人,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副总队长,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农村经济、抽样调查。周献华(1964&),男,江西南昌人,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农村住户调查处处长,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刘凡(1968&),男,江西萍乡人,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综合处处长,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分析、微观经济。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农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不断显现,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如何深入贯彻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始终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
  一、新阶段农民增收特点
  &十一五&期间,江西农民收入总体呈现增长速度加快、增收额扩大、在全国和中部地区排位稳定靠前的向好走势。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的阶段,农民增收呈现&多轮驱动&的良好格局。据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对江西省2450户农村住户调查,2011年江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92元,比上年增加1103元,增长19.1%,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3.2%,历史上首次年增收超千元。[1]
  (一)收入增速加快,绝对水平提高。2011年江西农民收入水平、增幅双双居中部六省第二位,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增幅仅仅比中部六省第一的河南低0.5个百分点,收入水平则仅比中部六省第一的湖北少6元,增速比上年加快5个百分点。[2]
  (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衡量农民内部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由2010年的0.31下降为2011年的0.3,比全国的0.39低0.09个点。收入最高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14899元,收入最低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2723元,两组收入之比为5.47∶1,比上年的5.55∶1进一步缩小。2011年江西省农民纯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支配收入增幅6.1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连续两年农民纯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城乡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值,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由2009年的2.76∶1,降到2010年的2.67∶1,2011年继续缩小到2.54∶1(见图1),低于全国的3.13∶1。
  (三)货币收入比重增加,收入可支配能力增强。2011年,农民人均获得的现金收入7893.24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87.4%,与上年相比,所占比重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现金收入比重逐步增加,表明农民收入货币化程度提高,可支配能力稳步增强,将进一步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促进农民增收步伐加快。
  (四)增收主要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第三产业增速加快。2011年全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421.4元,比上年增加502元,增长17.2%,对增收的贡献率为45.5%。农民人均从第一产业得到收入为2752.9元,同比增加411.5元,增长17.6%,增幅比去年高9.5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农业收入2184.7元,增长14.4%;人均林业收入138元,增长10.4%;人均牧业收入382.5元,增长48.4%;人均渔业收入47.8元,下降1.6%。
  农民人均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为668.5元,同比增加90.5元,增长15.7%。其中第二产业收入244.6元,同比增加3.7元,增长1.5%;第三产业收入423.9元,同比增加86.8元,增长25.7%。增速比2010年快一倍。第三产业收入在家庭经营收入占比也比2010年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
  (五)工资性收入是增收的有力支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成为重要补充。2011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934.5元,比上年增加539.9元,增长22.6%,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48.9%,是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其中,农民人均在本乡地域内从业得到的收入为1095.7元,增加367.5元,增长50.5%;人均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1642.8元,增加187.6元,增长12.9%。
  全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11.5元,同比增加11.3元,增长11.3%;转移性收入人均424.2元,同比增加50.1元,增长13.4%。转移性收入中,农民人均获得的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主的惠农补贴达到261.8元,增长39%,占转移性收入六成以上,对农民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6.7%,成为了农民收入快速增加的重要补充。
(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 邓祖龙 刘文峰 周献华 刘凡)
[责任编辑:陈叶军]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读取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农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