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民党时期或者战争时期,审讯或者刑讯逼供审讯女地下党梅璐1 9,都要对生殖器用刑,其他地方怎么不用刑

第十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庆
我的图书馆
第十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庆
第十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庆
一、抗战胜利后的重庆局势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继续推行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并国共重庆谈判妄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由于发动内战还需一个准备时间,他便玩弄和平阴谋,于1945年8月三次电邀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到重庆和平谈判。8月28日下午3时45分,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乘飞机到重庆,许多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的代表到九龙坡机场去迎接。毛泽东的到来,轰动了整个山城,受到工人、学生、市民的热烈欢迎。他们高呼:“毛泽东!毛泽东!”许多人为毛泽东的到来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各阶层人民群众纷纷写信给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向毛泽东表达无限的敬意。几位纱厂女工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写道:亲爱的毛泽东———我们人民的领袖:听到您来到重庆的消息,我们真高兴得不晓得怎么办才好。……您是我们的大救星,我们欢迎您来,我们拥护您提出的主张,这就是我们多年来的希望。毛泽东的到来,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料,弄得他们手忙脚乱。当晚,蒋介石邀请毛泽东一行到歌乐山林园晚宴,宴后毛泽东住二号楼左室。第二天清晨,在林园小礼堂林荫处散步时,与蒋介石相遇,两人坐在石桌边交谈。30日,毛泽东离开林园,谈判期间一直住在红岩村。毛泽东曾在今渝中区中四路的桂园,多次同国民党代表进行谈判。他还在这里多次接见各界人士和新闻记者,向他们说明我们党的主张。他喜欢引用历史上的一些典故,说明打内战不得人心。他还鲜明地表示中国共产党坚决贯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原则。毛泽东的谈话,很受各界民主人士的欢迎。蒋介石毫无和谈诚意,早在8月29日,国民党当局就密令各战区印发蒋介石编写的《剿匪手本》①,接着调集军队,进攻山西上党解放区。刘伯承、邓小平①是一本专门讲怎样进攻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反革命的小册子。领导的八路军129师粉碎了敌人对上党地区的进攻,对毛泽东等在重庆的谈判以有力的支持。重庆各界人民纷纷给《新华日报》写信,愤怒谴责蒋介石进攻解放区、破坏和谈的罪行。重庆兵工厂的工人表示,停止为打内战生产武器弹药;航运工人表示,拒绝为国民党运送枪炮和军队。通过43天的谈判斗争,蒋介石被迫同意中共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桂园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由于签字这一天是10月10日,所以史称“双十协定”。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重庆人民十分关心他的安全和健康,有的送去食品、药物,还有的送去电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进行风扇,充分表达了山城人民对他的和平谈判时与蒋介石合影热爱。10月11日,毛泽东离重庆返回延安,周恩来仍留在重庆与国民党继续商谈。“双十协定”签订不久,蒋介石就发布内战密令。蒋重庆人民反战运动的开展介石破坏“双十协定”发动内战的罪行,激起重庆人民反内战运动的高涨。11月19日,成立了“重庆各界人民反内战联合会”,号召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罢工、罢课、罢市,以实际行动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当得知国民党军警在昆明制造屠杀师生的“一二·一”血案的消息后,重庆各界人民立即开展了声援活动。12月9日,重庆各界三千多人在长安寺为昆明死难的师生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灵堂中间放满了花圈,四周挂满了挽联,挽联的内容既有对死者的深切哀悼,更有对国民党反动派法西斯暴行的愤怒谴责。一位工人在挽联中这样写道:以学生作仇,以人民作匪,屠杀不遗余力;以敌寇为友,以汉奸为朋,宽容惟恐不周。各地群众还纷纷捐款慰问死难家属和受伤师生。惨案发生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捐款230多万元。由于军事进攻的失败和人民反内战运动的高涨,“沧白堂事件”和“较场口血案”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签订了停战协定,宣布停止内战。就在这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参加会议的成员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和左、中、右不同的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派出了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吴玉章、陆定一、邓颖超等出席会议,在会上与国民党进行了坚决斗争。重庆各界人民为促进政协会议圆满成功,使它作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等有利于人民的决议,成立了政治协商会议陪都各界协进会。协进会决定在政协会议期间每天举行各界民众大会,由政协代表介绍当天开会情况,听取各界民众意见。国民党反动派用高价收买流氓打手,以向会场投掷砖头、瓦块、臭鸡蛋等卑劣手段,千方百计破坏各界民众大会的召开。1月18日,第六次民众大会在市区沧白堂举行。正当中国共产党代表王若飞在会上作报告时,混入会场的特务向主席台掷砖块、木棍,不少群众被打伤。1月27日,各界民众大会在沧白堂再次举行,到会群众达三千多人。国民党再次破坏大会召开。大会刚刚结束,在大会上作报告的郭沫若就遭到特务、流氓的围攻,李公朴还遭到特务的石击,这就是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沧白堂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斗争和人民的压力下,政治协商会议终于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于1月31日闭幕。为庆祝政协会议的胜利闭幕,重庆23个群众团体成立了陪都各界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大会筹备会,并决定2月10日在较场口广场举行庆祝大会。2月10日这天上午,国民党特务打手七八百人提前进入会场,并控制了会场周围的路口和主席台前后。会议要开始时,中统特务刘野樵竟以代表中国人中80%的“农民代表”的身份抢着到扩音器前讲话,并要当庆祝大会主席。见此情况,大会总指挥李公朴上前阻止,义正辞严地指出:由李德全、郭沫若、马寅初、施复亮等20多人组成的大会主席团,是重庆20多个群众团体组成的庆祝大会筹备会决定的,大会必须按原来的决定进行。这时,一群特务打手冲上主席台,对李公朴拳打脚踢,把他打得头破血流。郭沫若、施复亮、马寅初等上前去制止特务的暴行,也遭毒手。郭沫若头部受伤,眼镜被打落在地。施复亮全身受伤,马寅初穿的马褂也被特务打手剥走。在广大工人、学生的抢救下,郭沫若、李公朴等才得以脱险。与此同时,特务打手们还殴打台下群众,使60多人受伤。这就是国民党反动派一手制造的破坏政协决议的“较场口血案”。血案发生后,《新华日报》为揭露事件的真相,谴责国民党报纸对事件的歪曲报道,于2月11日发表社论,号召人民增强信心,团结起来,努力奋斗。周恩来等代表中国共产党到医院亲切慰问受伤的工人和爱国民主人士郭沫若、李公朴。重庆工人成立了陪都工人“二一○血案后援会”,其他各界也成立了后援会或后援分会,纷纷要求严惩凶手,立即切实解散特务机构,迅速立法,保护人民自由。“沧白堂事件”和“较场口血案”促进了重庆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194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新华日报》社被迫撤离重庆迁往南京,国民党反动派加紧迫害留在重庆的《新华日报》。1947年2月27日深夜,国民党军警特务包围了七星岗《新华日报》编辑部和化龙桥《新华日报》报馆,强迫《新华日报》工作人员在3月5日前全部撤回延安,随即查封了《新华日报》。特务们还企图利诱《新华日报》的职工,说什么只要愿意留下来不到延安的,他们表示“欢迎”。《新华日报》的全体职工在敌人的威胁利诱下经受住了考验,保持了革命气节。3月9日,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重庆战斗了8年多时间的《新华日报》撤离重庆,全体职工回到了延安。在抗战中大发“国难财”的四大家族,抗战胜利后又疯重庆经济的总崩溃狂抢夺物资,大发“胜利财”。加上美帝国主义在重庆大量倾销商品,一部分内迁工厂迁回原地,造成重庆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据不完全统计,1946年重庆停产或半停产的工厂达1200家以上,失业工人近10万人,其中卷烟厂倒闭80%。中央印刷厂被解雇的工人近2500人,不少沦为乞丐,流落街头。工厂倒闭、工人失业,造成商业萧条。1946年下半年,重庆商店倒闭7000多家。国民党政府大量印发钞票,造成法币贬值,物价飞涨。同抗战前相比,1946年12月重庆的物价上涨近5000倍;100元法币1937年时能买2头牛,但到1947年却只能买1/3盒火柴。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宣布法币作废,改用金元券①。原定总发行额为20亿元,最后竟达6000亿元。金元券贬值到人们把它作为发火的用纸,只存在了10个月。1949年7月,国民党政府改发银元券,结果和金元券一样遭冷遇。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1949年3月与1948年8月相比,重庆的生活指数上涨3500倍,而公教人员的待遇只提高105倍。①金元券1元合法币300万元。银元券1元合金元券5亿元。
二、重庆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抗战胜利以后,美帝国主义为了控制重庆,在重庆设重庆人民的反美抗暴运动置领事馆,驻扎军队和宪兵。美军吉普车在重庆市区横冲直闯,多次压死压伤中国百姓。美国兵奸污中国妇女,造成不少妇女惨死,或被迫自杀。美军的暴行,激起重庆人民的无比愤怒。1946年9月下旬,开展了“美军退出中国周”的运动,进行反美斗争。12月,美国兵强奸北京大学学生沈崇的消息传到重庆后,重庆人民掀起了反美抗暴斗争的高潮。1947年1月6日,重庆学生举行反美抗暴大游行。游行学生高呼“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美军滚出中国去!”等口号。学生的斗争得到工人、教师和市民的支持。电力公司职工捐款购买食品慰问游行学生,重庆大学80名教师与学生一起游行。一些中小学教师发表宣言书或抗议书,呼吁有血性的中国子孙行动起来,为被奸污的学生报仇,捍卫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国民党反动派出动大批特务和流氓打手,破坏反美抗暴运动,殴打参加游行宣传活动的群众,2月5日至8日,连续制造两起血案,打伤学生数十人。1947年5月,重庆学生投入了全国性的“反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的开展饿、反内战、反迫害”的革命斗争洪流。南京、天津“五二○”血案发生不久,重庆大学等校罢课,相继成立了“反内战反饥饿委员会”。接着,16所院校又成立了“反内战反饥饿学生联合会”,作为统一领导全市学生运动的机构。全市大多数学校举行了罢课。6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在全市进行大搜捕,逮捕了爱国学生领袖、进步分子和支持学生运动的教授、教师、报社记者、编辑以及工商界人士共260人,公开镇压群众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激起人民群众的更大愤怒和国内舆论的谴责。许多学校宣布无限期罢课,并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一场更大的斗争在酝酿着。1949年初,重庆学生运动重新高涨。3月17日,4000“四二一”学生运动多名大专院校学生上街游行,喊出“反饥饿、争温饱、争生存”和“要求停止征兵征粮,立即接受毛主席的八项和平条件”等口号。3月27日,万余学生在重庆大学运动场举行营火晚会,学生们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表现出团结战斗的伟大力量。在热烈的掌声中,学生们把重庆大学运动场命名为“团结广场”。4月1日,南京学生上街游行,惨遭国民党反动派镇压,造成“四一”血案。消息传到重庆,全市42所学校的学生代表集会,成立了“重庆市学生争生存联合会”,号召学生总罢课,全市2/3的学校决定在4月21日举行示威请愿大游行。国民党反动当局万分惊恐,建立了一个专门镇压学生运动的机构,准备在全市进行大逮捕。中共重庆地下党组织果断地决定,把原定在4月21日举行的全市大游行改为分地区或分学校游行,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庆大学学生抬着饭碗游行牺牲。4月21日这天,沙磁区的游行队伍达7000多人,南岸海棠溪地区的游行队伍也有3000多人。许多学校的学生在校内集会、发表演说,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4月21日、22日,反动当局出动军警,在市一中、重庆大学等校逮捕爱国学生50多人,并拘捕了支持学生运动的市一中校长,无理宣布市一中“永远解散”。“四二一”学生运动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重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
三、川东地下党的艰苦斗争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南方局十分重视地下党的建设,《挺进报》事件1946年3月,成立了中共重庆市委。南方局东迁后,1947年10月,成立了党的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下属的中共重庆市委改由刘国定任书记,冉益智任副书记。面对当时严峻的形势,川东地下党组织领导重庆和川东人民进行了极其艰苦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仅因市委机关报———《挺进报》遭破坏而被捕和牺牲的共产党员、人民群众就达133人。《挺进报》是1947年7月开始出刊的秘密油印小报。小报主要刊登新华社的广播电讯稿,在党员和党的外围积极分子中秘密宣传党中央的指示,传播解放战争的消息以指导党的工作和鼓舞士气。《挺进报》还开展了对敌攻心斗争。除报道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消息外,还有针对性地增加了警告敌特分子的内容,并把登有这些内容的报纸寄给国民党的有关头目,成为插入敌人心脏的匕首。《挺进报》被地下党和进步群众誉为“小《新华日报》”。由于每期印量只有千份左右,合川等地地下党组织还专门组织力量翻印再版。1948年2月9日,国民党重庆行辕主任朱绍良接到一封装有《挺进报》的“亲启”信,十分恼怒地大骂:“共产党在重庆这样嚣张,搞到我的头上来了,这还了得!”他立即命令军统特务头子徐远举“限期破案”。4月4日,由于叛徒出卖,负责工人运动的重庆市委委员许建业①被捕,接着市委书记刘国定、副书记冉益智相继被捕。许建业被捕后备受酷刑,坚贞不屈。而刘国定、冉益智为了保全性命,争相出卖党组织和同志,带领特务四处逮捕地下党员。沙磁学运特支书记刘国钅志②、重庆北区工委委员王朴③先后被捕。4月22日,《挺进报》特支书记陈然被捕,《挺进报》机关遭到破坏。接着下川东党组织和川西地区的党组织相继遭破坏,杨虞裳④、江竹筠⑤等一大批党的领导干部被捕。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敌人的劝降、利诱和刑讯逼供面前,都表现了共产党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军统头子徐远举对刘国钅志说,只要你有“悔改”之意,就可送你到美国去。刘国钅志怒斥他是“无耻军阀”。杨虞裳对敌人劝降的回答是“有死而已!”陈然在敌人法庭上怒吼道:“我们是真正的胜利者,你们有什么资格审问我们?”“要枪毙请从前面来!”为了配合人民解放军正面战场的斗争,川东地下党组农村武装斗争的开展织加紧进行武装斗争的准备。1947年~1948年,川东临时工委先后领导了下川东的奉节、大宁(即巫溪)、巫山的武装起义(又称奉、大、巫武装起义)和上川东的华蓥山起义。1947年11月,川东临委派彭咏梧、江竹筠等到云阳、奉节和巫山、巫溪一带组织起义。彭咏梧任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兼川东民主联军下川东纵队政委。1948年1月16日,彭咏梧在奉节的一次战斗中牺牲。1948年8月,川东临时工委又发动了华蓥山起义。华蓥山的主峰在广安、合川、江北三县接连处,山峦起伏,森林密布。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刮和当地豪绅地主的剥削,人民生活十分贫困,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挺进报》事件发生后,川东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川东临时工委决定以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的名义,提前发动华蓥山起义。领导这次起义的是川东临时工委书记王璞。王璞是湖南湘乡人,1938年入党。1941年来重庆,先后担任重庆市委书记、重庆工人运动小组组长、川东临时工委书记等职,直接领导重庆和川东地下党的工作长达7年之久。1948年8月,他先后发动了广安代市和观阁起义、武胜三溪起义、岳池伏龙起义、合川金子沱起义和武胜真静起义。他辗转各县,亲自指挥战斗。起义军进攻敌人的乡镇公所,开仓济贫,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也震动了蒋介石战略后方的统治。国民党反动派急忙从重庆调集军警前往镇压。四川省主席王陵基坐镇岳池,指挥“清剿”。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均遭失败,起义地区的党组织再次遭到破坏,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捕和牺牲的达四五百人。1948年9月,王璞不幸因战友擦枪走火误伤牺牲。华蓥山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四川领导的一次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武装起义,为迎接川东和重庆的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①许建业(1921年年~1948年),四川邻水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捕后囚于白公馆。他忍受了“老虎凳”、“灌水葫芦”等酷刑的折磨。1948年7月4日被反动派公开枪杀于大坪。他在赴刑场途中,沿途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等口号。②刘国钅志(1921年~1949年),四川泸县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1月,担任中共沙磁区学运特支书记,领导学生运动,还负责《挺进报》的部分发行工作。被捕后先后囚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重庆解放前夕,他在狱中与难友一起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盼望着高举红旗迎接解放。“一一·二七”大屠杀时,他还从容吟诗:“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③王朴(1921年~1949年),四川江北县仙桃乡(今渝北区两路镇)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江北县特支委员、县工委书记及重庆北区工委委员(北区工委负责领导江北县及北碚党的工作)。他动员母亲金永华拿出部分田产资助办学和作为地下党的活动经费。后又说服母亲将变卖田产的2000两黄金交给党组织作为活动经费。1949年10月被反动派公开枪杀于大坪。④杨虞裳(1919年~1949年),四川铜梁县人。1938年入党,曾任中共北碚中心县委书记和下川东地委委员。1949年11月14日牺牲于原中美合作所电台岚垭。⑤江竹筠(1920年~1949年),女,四川自贡人。1939年入党,曾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下川东地委联络员。她在爱人彭咏梧牺牲后,决心完成烈士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在川东开展革命斗争。被捕入狱后在敌人酷刑下坚贞不屈。1949年11月14日牺牲于原中美合作所电台岚垭。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制订了破坏重庆工厂和护厂斗争的胜利城市的罪恶计划,妄图留下烂摊子,使重庆三年内不能恢复生产。1949年11月,成立了专门的破厂办事处,还从台湾调来执行爆破计划的技术大队,打算以兵工厂和发电厂为重点进行爆炸,使城市瘫痪。为了保护城市,保证人民解放军完整地接管重庆,重庆地下党组织建立了护厂领导小组,领导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各工厂纷纷建立“工人自卫队”、“工人纠察队”。工人们坚定地表示:“工厂就是我们工人的家,保护工厂就是保护命根子,即使用刀枪来赶我们也不走!”一场英勇悲壮的护厂斗争在全市开展起来。11月23日,一个营的武装特务包围了第21兵工厂①,然后将烈性炸药布满全厂的重要目标。这个厂的地下党员以进步学生和职工为基础,建立了一支200人左右的自卫队,并组织“职工联谊会”,作为护厂的机构。经过党组织的工作,使厂长站在工人一边,支持护厂。64岁的老工人吴坤山冒着生命危险带头清除厂区炸药。广大工人奋不顾身积极参加,将200多箱炸药全部抛进嘉陵江中,从而减少了这个厂的损失。11月29日,敌人用两艘军舰运送大批炸药到第29兵工厂②,并在这个厂的发电所、平炉、轧钢等车间装上定时引信,准备将其彻底炸毁。地下党员刘家彝领导工人起来拆除引信。30日(即重庆解放的那天),在拆除引信中发生爆炸,刘家彝等18位护厂英雄光荣牺牲。大溪沟发电厂是解放前重庆最大的火力发电厂。11月29日,60名军警手提烈性炸药进入厂区,妄图炸毁电厂。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工人机智地同敌人斗争。工人们在车间到处写上“有电,注意生命危险”的标语,吓得敌人心惊胆战,不敢进入车间。以工人为主体的武装护厂队在厂房顶上架起机枪,对敌人喊话。这时从长江南岸传来解放军的炮声,吓得敌人狼狈逃出电厂。此外,豫丰纱厂等纺织工厂工人开展了护厂斗争,民生轮船公司工人开展了护船斗争,公路运输系统职工开展了保护车辆的斗争,邮电职工开展了保护电信设备的斗争。重庆人民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工厂、城市的罪恶阴谋,取得了保护工厂、企业和城市斗争的胜利。①第21兵工厂为今长安厂,其分厂为今建设厂。②第29兵工厂为今重钢厂。
四、重庆的解放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到1949年10月,国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的垂死挣扎民党统治的地区只剩下西南各省。10月14日,“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党部再次迁来重庆,妄图以重庆为根据地进行垂死挣扎。在这以前,蒋介石派他的亲信杨森担任重庆市长,还将重庆绥靖公署改为西南军政长官公署,负责统一管理四川、云南、贵州、西康、重庆等西南省市的军政机关,加紧进行阻挡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的部署。重庆警备司令部还颁布10条“杀令”,在重庆制造白色恐怖。国民党反动派借“九二”火灾①,乘机嫁祸于中国共产党,逮捕共产党人。国民党反动派对关在渣滓洞、白公馆里的革命者施用种种酷刑进行迫害,妄图动摇他们的革命意志。共产党员江竹筠为了保守党的机密,保护革命同志,忍受了“夹筷子”、“钉竹签”等酷刑的折磨,一次又一次昏死过去。每当特务用冷水把她淋醒,要她供出党的机密,她的回答都是:“要我的命,有;要我的组织,没有。”狱中的革命者蔡梦慰②用破棉絮烧成的黑灰调水当墨汁,写下了著名的《黑牢诗篇》:
热铁烙在胸脯上,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用凉水来灌鼻孔,用电流通过全身……人的意志呀,在地狱的毒火里熬炼———像金子一般的亮!像金子一般的坚!可以使皮肉烧焦,可以使筋骨折断;铁的棍子,木的杠子,撬不开紧闭着的嘴唇,———那是千百个战士的安全线啊!用刺刀来切剖胸腹吧,挖得出的———也只有又红又热的心肝。……你,断了腿的,你,折了臂的让自己的躯体废残,为了花朵开放得完美,为了果实结垒得丰盛。
①1949年9月2日下午,重庆城区下半城赣江街一油腊铺不慎失火,火势蔓延,使39条街道被焚毁,伤亡6000余人。②蔡梦慰(1924年~1949年),四川遂宁人,新闻记者、诗人。1949年8月,蒋介石在重庆亲自布置了对渣滓洞、白公馆的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进行大屠杀的罪恶计划。9月6日,杨虎城①将军和他的儿子杨拯中被杀害于松林坡会客室。接着,宋绮云②等也惨遭杀害。10月28日,《挺进报》特支书记陈然和中共地下党北区工委委员王朴等10人在大坪被公开杀害。陈然中弹后,还强撑着身体,高呼革命口号,吓得刑场的刽子手发抖,连忙用机枪扫射。11月14日,反动派又在原中美合作所电台岚垭秘密杀害了江竹筠、杨虞裳等30人。11月27日,反动派制造了一场规模更大的血腥大屠杀。这天下午4时左右,敌人对白公馆的革命者开始进行分批屠杀,一直进行到深夜。罗广斌等17名革命者和抱着的两名小孩越狱脱险。由于这时人民解放军已到达重庆长江南岸,于是敌人对渣滓洞监狱的革命者进行集体屠杀,把200多名革命者集中在楼下牢房,然后用美制机枪、卡宾枪对着牢房疯狂扫射,再打开牢房逐个补枪。这时狱中还有30多名身负重伤的革命者从尸堆里挣扎着向围墙的缺口处突围。岗亭的敌人发现后用机枪扫射,当场又有10多人牺牲,只有刘德彬等15人从围墙缺口处脱险。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一一·二七”大血案。面对敌人疯狂的大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毫无惧色,高呼口号,壮烈献身。曾在南岸、大渡口等地从事革命活动,被囚于白公馆监狱的共产党员许晓轩(1916年~1949年),在11月27日赴刑场前深情地对狱中的同志说:“请转告党,我做到党教导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仍将这样。”被囚于渣滓洞监狱的共产党员张学云(1921年~1949年),为了掩护战友,面对敌人伸入牢房门洞口进行扫射的卡宾枪,毅然用身躯去堵住敌人的枪口,他们不愧是祖国的优秀儿女。①杨虎城(1893年~1949年),陕西蒲城人,杰出的爱国将领。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并被迫出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法国回国,11月被捕。②宋绮云(1904年~1949年),江苏邳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经党组织决定,1929年到杨虎城将军军部工作。1941年被捕。1949年4月解放南京后,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了上海及江南广大地区。国民党反动派不甘灭亡,妄图依托四川、云南、贵州、西康,以重庆为指挥中心,组织所谓“大西南防线”,阻挡人民解放军向西南进军。为了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解放全中国,中共中央军委下达了解放大西南的命令。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第二野战军主力和贺龙率领的第十八兵团等部,担负了这一重任。国民党反动派错误地认为,四川和湖南、湖北、贵州交界的山区地势险要,交通不便,大兵团作战困难,人民解放军不会从这里入川。蒋介石将重兵布置在秦岭山脉一带,以为人民解放军会由陕西入川。毛泽东亲自制定了避开敌人的正面防守,对西南之敌实行大迂回、大包围的重大战略部署。人民解放军首先突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川湘鄂边防”,解放了湖北西部及乌江以东大片地区,还直出湖南西部,进军贵州,解放了贵州东部及东北部,拦腰斩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西南防线”,为解放重庆和四川创造了条件。人民解放军出其不意地在川、鄂、湘、黔边境作战并取得重大胜利,彻底打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部署。蒋介石急忙命令布防秦岭的军队南撤,还把胡宗南的第一军用汽车运到重庆郊区至江津一线布防,又调罗广文的第十五兵团布防于南川、綦江一带,以加强重庆的防护。针对国民党军的动向,刘伯承、邓小平命令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主力部队迅速向重庆挺进。11月7日解放秀山,10日解放彭水,11日解放酉阳,12日解放黔江。
蒋介石急忙派他的儿子蒋经国,带着他给川湘鄂防线总司令宋希濂的亲笔信,赶到武隆县江口镇督战,要宋希濂死守乌江,保住重庆。宋希濂烧毁了武隆县城,退至乌江西岸的白马山布防。20日~23日,人民解放军在白马山与敌人激战,共歼敌10个团,接着进军南川,占领南川城。在歼敌3万多后,又相继解放了綦江、涪陵、江津等地,形成直捣重庆之势。人民解放军的一部由涪陵北渡长江,向垫江推进。第三兵团所属的第十二军在南温泉打败胡宗南的军队后,在重庆和江津之间渡江西进,直指璧山,这样,重庆完全处于人民解放军包围之中。国民党的文武官员纷纷抢飞机和汽车向成都方向逃命。白市驿机场到处坐着、睡着等待上飞机的官员,只要有一架飞机降落,常有几百上千的人去抢座位。11月30日晨,蒋介石见势不妙,也乘飞机仓皇逃往成都。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带上10万银元搭不上飞机,最后只好把银元丢在白市驿机场。11月29日下午,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的一个先行团,到达巴县鱼洞溪(今巴南区鱼洞镇),在这里歼敌一个营。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迅速占领全城的制高点———佛图关,驻防佛图关的1600多名国民党官兵缴械投降。30日凌晨,先行团抵达化龙桥、小龙坎。人民群众燃放鞭炮热烈欢迎解放军入城。化龙桥汽车修理厂的工人把所有能开动的汽车送给解放军使用。由于中共重庆地下党组织先行在驻防地区和近郊的国民党军队中做了策反工作,驻城区的“反共保民军”师长被迫倒戈。当日下午,人民解放军后续部队浩浩荡荡进入重庆城,“抗战胜利纪功碑”(即今解放碑)上插上了鲜艳的五星红旗。12月1日,人民解放军在城区举行入城仪式。重庆人民载歌载舞欢庆重庆的新生。重庆的解放粉碎了蒋介石割据西南、建都重庆、妄想卷土重来的黄粱美梦,结束了重庆人民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奴役的历史。从此,重庆进入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时代。 练习 一、填空题 1.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签署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 2.1946年1月,国民党特务在重庆制造了破坏各界民众大会召开的“”,接着在2月又制造了破坏政协决议的“”。 3.1947年3月,在重庆战斗了8年多时间的《》撤离重庆。 4.1946年9月下旬,重庆开展了“”运动,进行反美斗争。 5.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重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是年爆发的运动。 6.被重庆地下党和进步群众誉为“小《新华日报》”的,是1947年开始出刊的。7.1948年8月,重庆地下党市委书记和副书记相继被捕叛变,给革命造成重大的损失。8.1948年8月,川东地下党发动了著名的武装起义。 9.1949年月日重庆解放。 二、单项选择题 1.1948年8月,领导华蓥山起义的川东临时工委书记是() A.王朴B.王璞C.江竹筠D.彭咏梧 2.担任解放重庆重任的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的领导人是() A.刘伯承、邓小平B.陈毅、粟裕C.彭德怀、贺龙D.罗荣桓、聂荣臻 三、简释题 1.“沧白堂事件”&& 2.“较场口血案”&& 3.“四二一”学生运动 4.《挺进报》事件 5.“一一·二七”大血案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审讯赤身裸体女地下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