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和宗教问题主要是什么因素

宗教因素对民族问题的影响愈加突出&|&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信息中心&
&&&& “9·11”后,随着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全面推进,宗教因素对世界民族问题的影响日益增强。
反恐战争加剧了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的对立
& & 在全球范围内,反恐战争加深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对立情绪。在美英等国,穆斯林居民往往成为反恐行动的首要怀疑和抓捕对象,这进一步加深了穆斯林对西方世界的不信任。日,欧盟种族主义和排外监视中心的一份报告宣称,欧洲各地的穆斯林正面临一种“伊斯兰恐惧症”。该报告附带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许多穆斯林觉得自己像是二等公民,因为人们认为穆斯林社区容不得西方价值观,而且支持基地组织等恐怖主义组织。布什更是在美国退伍军人大会上,将反恐战争定义为一场“21世纪的意识形态战争”,一场“反伊斯兰法西斯战争”。这种定性无疑是对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挑衅。可以说,美国的反恐战争和反恐政策已经使西方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敌对情绪深入骨髓,形成了一种全球性的“民族”对立和“文明”对抗。
& & 在对抗的内容上,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的对立涉及从反恐政策到宗教信仰的各个领域。“丹麦漫画事件”在多个国家引起轩然大波,进一步影响了穆斯林世界与西方国家的友好关系。2006年9月,教皇关于穆罕默德只给世界带来了丑恶与残暴的讲话,则引发了穆斯林世界的强烈不满,土耳其国家宗教部甚至要求本尼迪克特十六世为此公开道歉,德国、法国的穆斯林组织也对教皇的讲话表示愤慨。
& & 在对抗的区域上,双方的对立不仅波及到西欧、北美等发达地区,而且经由中东到东南亚的“大星月地带”,蔓延至世界各地。另外,美国的反恐政策更使“基地”组织的势力逐渐扩展到了非洲地区,间接促成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在索马里的兴起。
宗教矛盾导致民族分裂
&&  反恐战争不仅引发了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对立,也加剧了许多国家内部的宗教矛盾,导致了严重的民族分裂。
&&  伊拉克逊尼派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就陷入了持续不断的教派冲突当中。日,伊拉克中北部萨拉赫丁省萨迈拉市的什叶派宗教圣地阿里·哈迪清真寺的金顶被炸毁,这直接导致了伊拉克教派冲突的升级。萨达姆被执行死刑后,逊尼派的不满情绪更是高涨,与什叶派的冲突也更趋激化。
&&  黎巴嫩的宗教矛盾也在不断加剧。2006年12月以来,以真主党为首的什叶派联合若干马龙派基督派系发起群众运动,要求总理西尼乌拉领导的政府下台。虽然什叶派是黎巴嫩的最大族群,但马龙派基督徒和逊尼派却一直占据着总统和总理的职位,什叶派长期处于经济和政治上的劣势。以黎冲突结束后,真主党的力量急剧壮大,其要求改组内阁,扩大什叶派权利的声音显著增强。为此,什叶派和逊尼派已多次发生流血冲突,黎巴嫩正陷入严重的民族分裂当中。
& & 在西欧,北爱尔兰和平进程也因宗教矛盾再起波折。日,爱尔兰天主教徒为阻挠新教徒的游行活动,与警察发生冲突,引发了都柏林10多年来最严重的骚乱,造成数十人受伤。事实上,此次宗教冲突的背后还是北爱尔兰的归属问题。虽然北爱尔兰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内心的对立情绪还在持续,北爱尔兰和平之路仍任重道远。
宗教对话收效不大
&&& & 宗教因素对民族问题的影响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为缓解宗教对立情绪,国际社会的相关对话日益增多。日,为了表示与伊斯兰世界对话的诚意,罗马教皇访问了土耳其。教皇在访问期间表示,希望基督教世界与穆斯林世界和解。为了显示访问的诚意,教皇改变了过去的一些观点,如反对土耳其加入欧盟。教皇呼吁欧洲社会加强对土耳其的了解,并欢迎这个穆斯林国家成为欧盟成员国。他还呼吁双方都应对自己境内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采取自由宽容政策,欧洲应当容纳穆斯林,伊斯兰国家也应当容纳基督教徒。教皇的这次访问对于缓和伊斯兰世界和基督教世界的对立情绪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然而,宗教冲突往往夹杂着政治权利、经济利益、文化历史隔阂等因素,其解决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参与及平衡,这无疑加大了宗教冲突的解决难度。此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基督教世界以“上帝的选民”自居,利用强大的政治、经济力量频繁干涉他国内政,常常引发穆斯林国家的不满情绪。而且,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是普世性宗教,具有较强的排他性,这对两种宗教间宽容和相互理解也构成了巨大障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精英和宗教领袖努力推动的宗教对话,对于缓解日益紧张的宗教、民族冲突收效不大。(编辑:webmaster)[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
电子邮箱:zgmzb&#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试论中亚地区民族问题中的宗教因素--《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03期
试论中亚地区民族问题中的宗教因素
【摘要】:中亚地区位于亚洲腹部地带,历来是多民族、多文化的汇合地,也是世界上民族宗教问题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因素,是民族利益的重要体现形式,对民族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中亚地区深厚的宗教文化背景不仅使得该地区民族问题复杂化和国际化,而且也给这一地区国家关系乃至国际格局带来深刻的影响。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D633【正文快照】:
中亚地区,主要是指在原苏联中亚加盟共和国基础上相继建立的五个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所处的疆域。它的总面积为399 .44万平方公里,居民总数约5600万人。该地区自古便是丝绸之路的枢纽,东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于春苓;[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龙群!讲师兵团;[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张大为,王筱欣;[J];重庆工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李大军,张建平,王辛;[J];东北亚论坛;2005年02期
程传林;[J];当代亚太;2005年01期
孙岿;[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杨雷;[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4年11期
姚大学;[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01期
狄湛,任飞;[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01期
刘国新;;[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常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炜;[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周晓英;[D];新疆大学;2004年
石丽娜;[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天,戴华年;[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高永久;岳天明;;[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刘炯;;[J];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2期
王有星;[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潘欣颂;龙群;;[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6期
陈香苓,魏长洪;[J];西北史地;1998年02期
熊坤新;张勇;;[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6期
朱敦军;;[J];民族大家庭;2008年03期
;[J];中国统一战线;2003年08期
潘志平;[J];中国改革;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志刚;;[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郑汕;刘利勤;;[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宫玉宽;;[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赵和曼;;[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钟民研;[N];中国民族报;2007年
王作安;[N];中国民族报;2006年
攸莉;[N];玉溪日报;2008年
本报特派记者
常河 采写;[N];江淮时报;2007年
;[N];人民日报;2007年
贾清瑄;[N];喀什日报(汉);2006年
王达权;[N];大理日报(汉);2008年
攸莉;[N];玉溪日报;2008年
记者  刘玉霞;[N];徐州日报;2006年
马敏;[N];华兴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燕;[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何华星;[D];燕山大学;2010年
王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中国民族问题基本特点透视&|&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云秀清  内容提要:民族问题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然而,在多民族国家内部,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民族问题又具有特殊性,从而构成各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是重要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
  一、中国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民族的冲突是20世纪后期国际政治舞台上极为重要的一股政治力量。它在改变当代世界格局,重新调整世界版图的构成方面首当其冲,因此引起了全世界各个多民族国家的高度关注,都纷纷研究国际民族问题和本国的民族问题。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及时调整本国的民族政策,审时度势。中国也不例外,因为中国民族问题具有重要性的显著特点。
  中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衰。这一点是由中国的边疆地区几乎都是少数民族地区决定的,仅从这一角度就可看出中国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新疆的稳定关系着中国大西北的稳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面积160 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省市自治区,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从民族构成看,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近60%,是全国除西藏外第二个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在新疆有13个较大的民族集团,其中有几个人口上百万的少数民族。过去中国的新疆主要是和前苏联接壤,现在和三个国家接壤。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线长达1700公里,与吉尔吉斯坦的边境线长达1200公里,与塔吉克斯坦长达400公里。几个大的少数民族集团都信仰伊斯兰教, 而且有众多跨界民族。它们族源相近,语言相似,信仰一致,因此感情容易接近。再加上中国新疆的伊斯兰民族与中亚、西亚的伊斯兰民族联为一体,很容易被外部势力所拉拢,中国著名的国际战略问题评论家何新认为:“新疆,现在中东伊斯兰利用宗教要把它拉出去,我担心苏联分裂后,中亚的共和国与中东一起插手搞新疆,今天国际上,中国的周边都进入了多事之秋,中国是任何要统治世界者的必争之地。”(注:何新著《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下册)第397页。) 事实也如此,新疆进入90年代以后,受东欧及前苏联南斯拉夫的影响,近年来也进入多事之秋。西方反华势力和新疆境内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相互勾结,妄想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因此新疆的稳定关系着中国大西北的稳定。
  西藏的稳定关系着中国大西南的稳定。西藏土地面积120 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成立最晚的一个自治区。西藏的特殊性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民族成份单一,是我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中少数民族高度聚居的地区,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其余少数民族和汉族人口加在一起占西藏人口总数的约5%, 高度的民族聚居特别容易在强烈的民族意识的认同下凝结在一起,一旦被外界敌对势力和内部的分裂势力所利用,对边疆的稳定与统一就构成危险,前苏联在民族分布方面的特点,对我国在这方面的警示作用特别显著。第二,特殊的地理位置。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历代中央王朝边长莫及。第三,西藏的藏民几乎全民信仰喇嘛教,宗教感情和民族感情融为一体,在宗教旗帜的感召下形成一股极强的凝聚力。第四,西藏问题具有国际化的特点,由于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下,达赖集团在国外的分裂活动频繁而猖狂,又和境内分裂势力遥相呼应对西藏的稳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例如日,10月1日两次骚乱,日再次发生骚乱,而且气焰十分嚣张,迫不得以,中央政府对西藏实行了一个阶段的宵禁。近几年以来,在国际上形成了研究西藏文化的“藏学热”,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除非洲之外,在亚洲、欧洲、北美及大洋洲的33个国家或地区设有专门的藏学研究机构。在美国、法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主要大学中,都开设有藏学课程,同时还出版了一大批关于西藏宗教文化的图书。他们设立这样的研究机构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想认识了解西藏独特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是为西方反华势力的战略意图服务,并不是单纯的学术机构。从历史上来看一个弱小而落后的主权国家一般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主权国家,它必定要受制于某一个大国的控制,这种控制一方面是弱小国家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某一大国的需要。如历史上的吐蕃王朝刚刚建立就和唐王朝建立了经济文化上的友好关系。因为对于刚刚诞生的吐蕃王朝来说,向西南的印度大国靠拢,印度太贫穷落后,而东方的唐王朝是当时世界上遥遥领先的大帝国,因此吐蕃王朝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南与邻国尼泊尔联姻,结秦晋之好,东与唐王朝建立密切关系是情理之中的事。因此江总书记指出,西藏的工作在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中居于重要战略地位,西藏的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发展,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重视西藏工作,实际上就是重视全局工作,支持西藏工作,实际上就是支持全局工作。
  内蒙古的稳定关系着中国北方地区的稳定,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龄还要长,一直作为模范自治区受到中央的表彰,是大家公认的模范自治区。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内蒙古也受到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一,从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构成来看,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不到16%,因此决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和全国八个多民族的省区相比民族关系比较简单,而且从地理位置上看地处中国腹地,和北京距离又近,因此内蒙古能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是由于受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一些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曾提出内外蒙统一的问题。其二,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中国目前的民族问题突出表现为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全国总体水平及沿海发达地区差距拉大的问题。在内蒙古自治区这一差距表现的更为突出。内蒙古的落后是全区近1800万汉族同胞和近400万少数民族的整体落后。虽然从纵向看,经过近50 年的发展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名牌产品提高了内蒙古的知名度,但横向比内蒙古的落后还是显而易见的。内蒙古和全国的差距拉大是1985年以后的事,1985年以前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的中游水平。1994年内蒙古城市人均生活费收入位居全国倒数第二,1995年落在全国倒数第一。如,1995年内蒙古城市人均生活费收入为2587元,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3893元,差130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30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1578元差278元。我区100个旗县市区,除13个区外,87个属旗县经济范围,其中70%财政收入严重不足,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的有29个,面对这样一种经济发展的现状,如何加速发展内蒙古经济,成为内蒙古地区解决民族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关键。如果这种经济落后的状况长期继续下去,会严重影响自治区的稳定,乃至全国的稳定。
  综上所述,中国的陆地边境线几乎被三大民族自治区所包括,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三大自治区就占398万平方公里,因此,单从稳定边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角度讲,中国的民族问题是中国社会问题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民族问题具有重要性的显著特点。
  二、中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1、民族成份众多产生的复杂性。
  中国的民族问题,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反映到政治、经济及宗教信仰的各个方面,构成中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我国有56个民族,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而这个56绝不是简单的代表一个数字,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代表着在语言、经济生活、地理环境、心理素质等方面各有差异的56个民族共同体,代表着56个民族特点。如何才能将这56个民族和谐地组合在中国这个统一体内,这确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尽管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内互相取长补短,各自吸收了对方许多先进的东西,并且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谊,但民族之间的差别仍然明显存在着。
  2、民族分布格局产生的复杂性。
  中国的民族分布状况与同样是多民族的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和印度都不同,这三个多民族的国家几乎都是民族聚居为主,民族杂居为辅。而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都是大杂居,小聚居,56个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这种分布格局为民族之间的频繁接触创造了可能,同时也使民族特点象火花一样到处闪现,忽视这种特点的存在,必将给民族关系蒙上一层阴影。就拿内蒙古来说,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自治区居民中共有44种民族成份,除汉族居民外,人口数量比较多的民族有蒙古、满、回、达斡尔、鄂温克、朝鲜、鄂伦春、锡伯等民族。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和重工业城市包头,汉、蒙、回三个民族是人数比较多的三个民族,平时交往接触的机会较多,这三个民族在内蒙各有特色。汉族的人口数量占绝对优势,蒙古族是内蒙古实行区域自治的主体民族,而回族由于其宗教信仰的特殊性与上述两个民族在日常生活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这一点使得回族居民在呼市、包头都有较大的民族聚居区。如呼市的玉泉区,包头市的东河区,并且在包头市的东河区专门建有回民中学。因此就内蒙的呼包两市而言处理好这三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关系着内蒙古民族之间的团结,更关系着内蒙古的稳定与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回避谈民族之间的事,而一旦有意无意触及到这类事,不同民族的人又相当敏感。比如几个不同民族的人在一起聊天,一个汉族同志说,某一位蒙古族干部是被照顾提拔上来的,与此还闲聊了一些诸如此类的话,如果在座的蒙古族同志听了以后也就可能在心理上产生不愉快。或者大家坐在一起对回族的风俗习惯发表了一些错误的评论,就有可能在这些人们之间发生磨擦。又比如云南和新疆都是民族成份较复杂的地区,在制定各种政策和处理各种关系时都要考虑这个因素。这种情况更增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复杂性。
  3、人口数量的差异产生的复杂性。
  我国的56个民族在人口数量的发展上也是极不平衡的。汉族有10.3亿多,占绝对优势。55个少数民族其总人口不及1亿。 而且少数民族之间人口数量也有很大差距。在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壮族有1000多万人口,最少的珞巴族仅有2000多人。少数民族由于历史上遭受汉族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造成了较深的历史创伤,这种阴影残留在他们的思想上,因而人口少的民族在与人口多的民族的交往接触中,自我保护和防范心理仍然存在。在对某大专院校的问卷调查表明,除历史系的学生外,许多学生对历史上我国的民族关系了解甚少,因而对现阶段我国的一些民族政策不甚理解,个别汉族学生居然提出,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那么少,与汉族人口根本无法相比,为什么还要在许多方面照顾少数民族呢?难道是怕他们吗?这些言论虽出自个别学生,但所带来的影响却是很大的,尤其在民族地区更加如此。因此,因民族之间人口数量的差距带来民族间交往关系的复杂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4、宗教信仰不同带来的复杂性。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时民族问题以宗教问题的形式表现,有时宗教问题又以民族问题的形式反映。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有些民族中,宗教已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中国的少数民族在宗教信仰方面又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有的民族几乎全民信仰佛教。如藏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傣族信仰小乘佛教,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受基督教和道教影响又比较深。在中国还有10个几乎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这种宗教信仰上的差异性,使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增加了复杂性。从目前中国社会的现实来看,宗教信仰问题是诱发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因,对此中国对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给予了法律保护和充分的尊重。比如我国的藏族与喇嘛教,为了正视藏族全民信仰喇嘛教这一现实,充分尊重藏族人民的宗教感情和宗教信仰,对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高度重视。严格按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处理,不仅贯彻了我党的宗教信仰政策,而且迎得了广大藏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得到了藏民普遍的拥护,安定了西藏的社会环境,巩固了边疆,这种作法,与国与民都有利,充分体现了我党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政策。
  5、市场经济冲击下民族关系的复杂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再次冲击着人们正在变化中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观念。尤其对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从观念上适应这种迅速变革的年代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比较缓慢的,但现实的经济活动也促使他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现有的民族关系是一个极大的冲击。第一,市场经济要求一切按公平、竞争、等价、有偿的原则进行,而少数地区原有的工业基础、资金、技术以及观念难以和先进地区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第二,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都是提供各种原材料的产地,和进行再加工的产地相比经济效益相差很大。第三,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各地区独立核算的权力将会越来越大,考虑地区经济效益的因素越来越多,更增加了执行照顾少数民族政策的难度。第四,由于先进地区的经济优势,吸引各种人才的能力相当大,这样更加速了先进地区发展的速度,而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不但吸引不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就是现有人才也在寻找机会向先进地区流动,而那种低文化素质的人和各种小商小贩在先进地区难以立足,纷纷涌入落后的民族地区,这样更从总体上使先进地区的人口素质和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人口素质偏低将成为严重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上述种种因素构成中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三、中国民族问题的国际性
  中国民族问题的国际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跨界民族众多使国内民族问题具有国际性的特点。
  中国有20多个跨界民族,占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一半,而且跨界民族又处于国界线上。跨界民族最突出的一点是同族同源分属于不同的国家,跨国界而居,彼此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民间往来密切,因此中国对跨界民族的态度,影响着他国与之联系的民族的情感,能否处理好国内民族问题,关系着中国与周边许多邻国的关系,同时也关系着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形象。
  2、中国伊斯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带有国际化的特点
  中国有10个几乎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达1700万。他们的风俗习惯许多都与伊斯兰教有关,例如回族的饮食习惯、婚姻丧葬、节庆、禁忌几乎都是由宗教信仰演化为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从民族风俗习惯来说是否尊重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衡量是否尊重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就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而且受到了《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是《刑法》的保护。《刑法》147 条指出: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信仰自由,侵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就从法律上保证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受伤害和歧视,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象中国穆斯林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问题不仅涉及到中国多达1700万的穆斯林人口,更为复杂的是涉及到国际上40多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近8亿伊斯兰教徒, 如果处理不妥;小问题可能会引发大矛盾。
  3、一国内部的民族问题受国际民族主义浪潮的影响。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开始向多极化转化,引起这种转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东欧剧变、海湾战争,两德统一,又有苏联解体和南斯拉夫分裂,在所有这些因素中,苏联解体是最根本的原因。可以说在世界局势变化中的几乎许多事件无一不是由苏联引发和促进的,如果没有苏联的动荡和解体就没有美国直接插手制造的海湾战争,也没有两德统一,世界新格局也不会如此神速地形成。尽管苏联解体是多方面的,但如果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我们发现“民族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很大的,民族对立和争端,民族冲突和分裂以及民族主义浪潮几乎自始自终贯穿于苏联解体的全过程。我们分析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也同样发现民族因素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所有这些无疑不在提醒人们应该重视当代国际民族问题,研究前苏联、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当然,中国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从总的情况来看还是比较平稳和谐的,这也说明中国的民族政策还是比较成功的,及早脱离了六十、七十年代苏联民族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各民族人民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波黑内战、阿富汗民族冲突这些方面的教训中深切体会到民族内战,国家解体真正遭殃的是人民。
  4、中国民族问题的平稳解决关系着中国在21 世纪的国际战略地位。
  一些国际战略问题分析家认为:“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21世纪将是中国人或日本人的世纪”。(注:何新著《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这个论断是否完全科学我们暂不妄加评论,但至少向世人揭示21世纪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中国和日本是两支重要的政治力量,那么21世纪究竟是大和民族的世纪还是中华民族的世纪,取决于两个民族在21世纪前半叶的较量。中国能否在21世纪前半叶实现我们经济发展的战略,目前,首要条件是国内必须有一个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而西方一些国家是不希望看到具有近12亿人口的东方大国——中国的真正强大。为了防止中国的崛起,阻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他们会利用一切可能煽动中国内乱的因素,民族问题是他们找准的一个最好突破口。因为民族矛盾一旦被煽动起来,就会造成流血冲突,最终导致国家分裂。所以为了争取中国在21世纪的国际战略地位,争取中国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保持国内政局的稳定,防止因内部隐患诱发大的矛盾。更应防止西方国家利用民族问题制造内部混乱,可以说中国的民族问题对中国的整体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中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由于民族和民族差别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也必将长期存在,切不可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各民族之间接触频繁,因而共同性的因素不断增长而忽视民族差别的存在,特别不能以拨苗助长的办法来促进民族融合,这样不仅不会消除民族差别,反而会加深民族隔阂。前苏联几届领导人都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已形成人们新的共同体——苏联人民,妄图以“苏联人民共同体”的提法,来抹杀民族差别的存在,而今苏联解体的事实,给这些唱高调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一教训是值得人民深思的。另外,单就解决民族地区与内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东西部差距是一个历史现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世界上大国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这里的西部地区包括5个自治区,5个多民族的省。全国民族自治地区的总面积为616.97万平方公里,其中西部10省区的民族自治地方面积为595.37万平方公里,占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的96.6%,而东部的8省市(京、津、沪、 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的少数民族人口仅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6%,其民族自治地方面积仅占全国自治地方面积的0.01%。 因此,学术界将西部地区称之为民族地区,而将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称之为汉族聚居区,大体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因此东西部差距就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的差距问题。差距拉大必然造成人们心理失衡,差距拉大,链条将会在最薄弱处断裂。这一点前南斯拉夫的教训值得我们吸取。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前南斯拉夫联盟最大的社会隐患。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发展最快,它们与南斯拉夫的不发达地区塞尔维亚共和国和科索沃自治省、黑山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和波黑共和国的差距悬殊,这样发达地区认为落后地区占了他们便宜,而落后地区认为他们之所以发展快是跟不发达地区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分不开的。这样造成落后地区和先进地区两方互不理解,积怨很深,矛盾很大。我国目前的东西部差距已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就这个问题已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九五”期间将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尽快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的民族问题具有上述四个特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认识中国的民族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总问题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正是由于上述特点,中国才特别重视民族问题,这也正是总书记江泽民提出“民族、宗教无小事”论断的重要根据之一。
来源:阴山学刊(包头)
&(编辑:程红)[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
电子邮箱:zgmzb&#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热点理论新闻
推荐理论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问题的例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