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劫人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的时代为什么没有佛法

[转载]《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讲记(十七)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讲记
于晓非教授讲解
若复有人,忽为恶梦,见诸恶相。如果有人晚上忽然做恶梦,有种种不吉祥的相,事情出现了,或怪鸟来集。比如说家里阳台上落只猫头鹰,说飞来两只大乌鸦,或于其家百怪出现。那么这都是很不吉祥的象征,对于我们现世的众生恐怕遇到这种事,心里都会很不舒服,怎么办呢?此人若以上妙资具,恭敬供养,彼诸佛者。恶梦恶相,诸不吉祥。悉皆隐没,不能为患。遇到不吉祥的时候,大家要很好地供养这七佛,或有水火刀毒,悬崖险道,恶象师子虎狼熊罴,蛇蝎蜈蚣,如是等怖。说我要进山啦,要出远路啦,遇到这些个师子老虎狼熊罴呀,种种恐怖的事情,若能至心忆念彼佛,这个时候能够以至诚的心忆念这七佛,恭敬供养。一切怖畏皆得解脱。药师法门能够解脱众生的一切怖畏。
若他国侵扰,有别的国家来侵略我们啦,盗贼反乱。内部有种种坏人捣乱了,忆念恭敬彼如来者。所有怨敌悉皆退散。佛教徒都是爱国者,当年释迦牟尼佛老人家证道之后,在人间游行说法,这个时候,他自己的国家遭到别的国家侵略了,那释迦牟尼佛老人家回到自己的国家,坐在大道上挡着,军队来了以后,佛陀劝他们回去。
所以你看,佛教虽然讲众生平等,人与其它的生灵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种性,不同的国籍的众生是平等的。但是要知道,我们生在这一方国土,它生养我们,这是对我们的恩德,我们要报恩,要报国土恩,所以佛教徒都是爱国者。所以看到国家有外患,有别的国家侵略我们,有内忧,内部有内乱啦,我们佛教徒怎么办?应该好好地修持,好好地诵药师经,息灾护国呀。当年抗日战争的时候,在南京宝华山乞请九世班禅大师主法,祈求药师法会,息灾护国。所以佛教徒都是爱国者呀。
看下一段,复次曼殊室利呀,佛继续说啦:若有净信男子女人等。乃至尽形。不事余天。惟当一心归佛法僧,受持禁戒。说有有净信男子女人,就是对佛教生起正信,皈依三宝,而且他尽形,不事余天。就是他只是把自己的身心依持于三宝,惟当一心归佛法僧而不去恭敬礼拜那些天神外道。尽形就是尽这一辈子,都不事余天,都不事那些天神外道,只是把自己的身心都依持于三宝呀,那么对于这样的众生,他要受戒,受种种的戒。若五戒,有的受五戒,十戒,菩萨二十四戒,苾刍二百五十戒,苾刍尼五百戒。不同的众生受了不同的种种戒,但是于诸戒中或有毁犯,怖堕恶趣。他受了这些戒,难免,尤其在末法时期,有所犯戒,有所破戒。
那么作为佛教徒犯戒破戒,就要很恐惧呀,很怖畏,怕死后堕恶趣。那么佛说,对这样一些有毁犯戒律的佛教徒,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生三恶趣中。看看,所以当年弘一大师极力地弘扬药师法门,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原因。弘一大师是律宗呀,是持戒最严谨的大师。他就讲,末法时期众生受戒难呀,持戒难呀。怎么办?受了戒,又毁犯了戒律,不得了呀,怎么办呢?好好地念药师佛。所以弘一大师,特别到晚年,极力地弘扬药师法门,这是对于皈依三宝之后,受了戒之后,又毁犯了戒律,害怕死后堕恶趣的人。怎么办呢?很好地发心忏悔,念诵这七佛的名号呀。
下一段,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这个女人生孩子的时候是很痛苦的,说这个时候,若能至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七佛如来,众苦皆除。所生之子,颜貌端正,见者欢喜。利根聪明,少病安乐。无有非人,夺其精气。不仅自己在生育的时候免除了种种痛苦,而且对于自己的儿女,后代会得到这样大的利益呀。我们讲,我们得到一个众生呀,一个人生下来,实际上是一个十字架,是两个系统在这里交叉啦。一个是我们自己往昔造作有善有恶,而今生得人身,这是我们自己的因果相续。佛教经常讲前生来世,这是我们自己的因果相续;但同时我们这一生你得了人身,你自己还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自己祖宗的血缘遗传这样一个系统,是这两个系统交叉起来,成就我们今天这个人身。
既有自己往昔多生累积的造作有善有恶的造作,有善因,有恶因成就我们今天这样一个人身。得人身必定是有善因,但是我们得人身依然有那么多苦难,那说明我们以前还有有种种恶行,不好的行为。所以有一个自己的因果相续,我今生今世将会使我的这个生命存在形态在未来,死掉以后,未来的来生会处在一个什么状态上呢?那跟我们今生的行持是很有关系的。自己的因果相续是一条,跟它垂直的还有一条就是得之于自己祖辈他的血缘,也很重要呀。我们今生得人身,肯定长得是人样,而且往往是跟父母呀,在相貌呀,性格呀,有很多种种遗传过来的东西。那么下一生我堕狗啦,那我也有狗爸、狗妈呀,而且长得也跟狗爸、狗妈像呀,你狗妈是个黑背狗,那生出来的小狗也是黑背狗,不会生出来变一小趴狗。它也有它的遗传。所以是个十字架,交叉起来的。最重要的当然是自己的因果相续。你能得人身是你往昔造的善因,你今生受苦,是你的因果相续,往昔有恶因在,重要的是自己的因果相续。但是也不排斥你得父母的增上,父母对我们有没有关系呀?有呀,这是增上。
父母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事业对我们都是有直接关系的。父母和儿女这个之间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虽然他不是直接的,但这种增上的关系,也不容抹杀的。所以我们对父母要报恩。反过来,我们自己的子女也依然要得自于我们种种的行为,所以做母亲多念佛拜佛,那么你的儿女就会因你的行持而得到增上。所以我们得人身呀,他是来自于两方面;这两方面都不要否定,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行为,同样的要得自于父母的增上。所以这一段就是讲母亲对儿女的增上。有人讲,佛教不是讲自己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但是今生你能以这个人为母亲,这是往昔的大因缘呀,能做母子的关系,那是大因缘呀,不是一般能做得了的呀。那么这么深的因缘在一起,互为是增上的呀。所以母亲跟儿女这关系之密切,非常的密切。所以这一段就是讲,如果母亲能很好地念佛,对儿女也是增上的呀。那你说,哎呀,这儿子我三十年前就生完他了,我三十年前就生他就不知道呀,哈哈。虽然生完了,你现念佛,依然后代子孙得利益。不仅你儿子得,你的孙子,重孙都得。
大家去读一读准提佛母的经,准提菩萨的陀罗尼经,佛教很多经都讲到,持诵六字大明咒,持诵准提佛母的咒,能令你子孙七代得利益呀。都不仅你儿女这代得利益呀,你孙子,重孙,重重孙都得利益呀。所以叫阴及子孙呀。大家要知道我们自己念佛对后代有多大利益呀。所以有些人数岁大点的,对儿女不信佛,着急,他不信佛,是他的善根还没显露,一时你又度化不了他,那么你自己多念佛,多做回向,会阴及子孙的。
这是释迦牟尼佛因文殊菩萨站起来表了个态之后,又说了这样一段话,下面释迦牟尼佛主动的发问了,尔时世尊告阿难言。这阿难在场呀,佛陀就把阿难叫起来了。阿难是学生呀,阿难,你站起来,有话问你,佛就问了他一段话,说如我称扬彼七如来名号功德,此是诸佛甚深境界。难可了知,汝勿生疑。说我刚才前面这一大段呀,都是在称扬,赞叹这东方七个如来的功德,而这个功德是诸佛的甚深境界,难可了知,是佛的甚深境界呀,是佛的最深最深的境界呀。很难了解知道。对于你阿难这样的人,很难了解知道呀。汝勿生疑,你不要怀疑呀。
这个佛经里边有种种类型,有讲境相的,佛陀来描述人间的状态,人生苦,人生有多少多少苦,这苦那苦,有一类佛经这叫讲的境相。佛陀还有讲行门,说众生为什么有苦?哇,因为无明呀。为什么会有无明呀?因为不晓得这世界是缘起的,你有邪见、有边见,有种种的这些原因。所以佛陀讲道理给你听,这是形门。再有就是果德。就是讲佛成佛之后,果上的功德。阿弥陀经,这就是讲果德;药师经,讲佛的果德;讲固有上,所以经常讲叫境、行、果。讲佛陀果上的功德。就是讲佛的甚深境界。
所以讲佛陀果上的甚深境界呢,那么对一般的凡夫来讲,那是难渴了知的呀。既然难渴了知,我们就要怀疑,就不能生起信心。所以大家读阿弥陀经,佛说我于世间五浊恶世,说世间什么?难信之法。众生难以信解,为什么?说的是阿弥陀佛的果德。是佛的甚深境界。而这部药师经,讲药师如来这些度化众生的方便,也是讲药师如来果上的功德。所以是甚深的,众生是难渴了知的。既然难以了知,难免就要生疑呀。所以释迦牟尼佛把阿难叫起来说:我今天讲的是诸佛的甚深境界,难可了知,汝勿生疑呀。你可不要怀疑呀。这是说给阿难听的,也是说给我们后世的这些众生听的呀。
看下一页,阿难白言。这阿难可是佛的好学生呀。佛的大弟子呀,立刻就表态啦。阿难就对佛说啦,说世尊呀,我于如来所说契经深义,不生疑惑。说我阿难对佛的这些经典,我是不疑惑的。所以者何,为什么我不疑惑呢?说一切如来身语意业,皆无虚妄。说佛陀的身语意三业都是清净的,没有虚妄的。所以这也是金刚经里说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法华经里说: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所以阿难说:我不怀疑,而且进一步拍着胸脯表了个态,说世尊呀,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终无有异。说那太阳月亮可以掉下来,那妙高山就是须弥山,太高太高啦,也许用人间来比喻就是喜玛拉雅山,喜玛拉雅山都可以倒了,但是佛所说的话,在我心中终无有异,没有什么变异的。
你看这真是佛的好弟子,好学生。但是阿难聪明得很呀,说佛把我喊起来问我这个问题,一定是有意义的,有用意的,阿难紧接着代众生就问了个问题,说世尊,然有众生信根不具。说都像我这样的不多,但是有一些众生,他信道不具,咱们三十七品道里,五根五利,五根里就有信根,他信根不具,他不具有信根呀。他闻说诸佛甚深境界,作是思惟。这信根不具的众生,他听闻到东方七佛的甚深境界之后,作是思惟,他就这么想啦,说云何但念七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说怎么就念念这七个佛的名,就得到这么大的利益呀?他不信,这是信根不具呀,自然就会生起疑惑了。由此不信,便生诽谤。他既然不相信,他就会说,哎,胡说八道,怎么可能呢?诽谤了。那么这一诽谤,坏了,于彼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你谤法了呀,你谤佛了呀。于彼长夜失大利乐,在我们这个生死长夜之中,你失去了得到一次利乐的机会呀。而且由于你谤佛、谤法,要堕诸恶趣呀。这是阿难说了这么一段话。阿难的话一说完,释迦牟尼佛就说了这么一段话,佛告阿难,彼诸有情,若得耳闻诸佛名号。堕恶趣者,无有是处。唯除定业,不可转者。佛听了这句话后,大家体会一下佛这句话的感情呀,他老人家听了这句话后,确实他老人家慈悲呀,说那些信根不具的众生,他不信,他诽谤,他堕恶趣呀。
但是佛说阿难呀,你要知道呀,那样的有情,他仅仅是能够耳闻诸佛名号,哪怕就是听到一下这七佛的名号呀,堕恶趣者,无有是处。绝不会堕恶趣,唯除定业,不可转者。只有那些个定业不可转。那么什么是定业呢?上次我们讲过,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呀。所以佛陀不是造物主,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有一些业力是极端难转,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你个人来讲,你造的业太重。比如造五逆这种业,什么是五逆呀?第一第二是杀父,杀母;这个杀生就是非常非常不好的啦,你杀的不是一般的鸡鸭猪狗,你杀人也不是杀的一般的人,杀的是生养你的父母呀,是生你,养你,给你这个生命的父母呀,你给杀了。所以五逆的前两条就是杀父杀母;大家注意,佛教讲平等,杀一切众生皆是有罪的。皆是造恶业,毫无疑问。
但是佛教有讲平等的一面,还要讲差别,你杀鸡杀狗跟杀人不一样,再说杀了很多人,在杀那人里边啦,杀你的亲生父母那就和杀一般人可就不一样多了。你说讲要孝顺父母,不这不仅没孝顺父母,伤害了父母,而且还把父母给杀了,这是五逆呀,不通忏悔的呀。再有杀阿罗汉,你把圣人给杀了,这阿罗汉是圣人呀。第四出佛身血。想着法跟佛作对,佛在世的时候,想着法要杀害佛,把佛身上弄出血了。第五破和合僧。和尚,这出家人在庙里是和合僧,和合共住,形成僧宝,一起来住持佛法。你破和合僧。在僧人里边说长倒短,挑拨离间,这是我们现在居士要特别特别注意的呀。很多居士到庙子里边呀,跟这个师父,就不跟那个师父。跟这个师父就要说那个师父什么什么,在庙子里边也搬弄是非,把世俗的,把在工作单位上的那些恶习搬到庙子来啦,你要知道,这可不得了呀。你在单位里边你挑拨离间,那还是世间的挑拨离间,你在庙子里边,在僧众里边挑拨离间,破坏僧的和合,这是五逆之一呀。这是不得了的呀。
大家一定要注意。所以我们在家居士一定要注意这事。特别是有些居士,这些年发了点财,有一点钱,其实也不是拿了很多,就是自己家赚的零头供到庙里来啦,自以为给庙子里做了供养啦,哎哟,在庙子里就觉得他有更多说话的地位了,在庙子里指手划脚,说这师父不好,到那师父那儿说不好,现在有呀,那些婆婆妈妈的居士在庙子里这样呀。破坏和合僧呀,这是五逆之一呀。我们对僧团只能去和合,不能去破坏。因为什么呢?僧团住世呀,这是护持正法的,你破坏和合僧,你就是在破坏佛法的住世。你就是在伤害众生的慧命。大家要注意呀。所以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是五逆呀。这五逆不通忏悔呀,这就属定业。你造的业太重太重啦。这是一条,这是从个人来讲;
再一个,从众生来讲,这个共业的成份越大越难改。我自己是一个人,也许还好改;娶媳妇了,两人跑一块来了,两个人形成了家庭就是两个人的业,处到一起了,共业。我在我在单位30多个人,这30多个人成就一个小集体,这是30多个人共业所成就的。那么北京市,我们都生活在北京,都是北京市的公民,那么北京市是我们北京市的市民所成就起来的,是共业所成就的。那中国,是中国人所成就的,这个中国就是我们十四亿人的共业所成就的。你看这个共业的范围越来越大,这个共业的范围越大越难改。大家注意呀,这个共业的范围越大越难改。共业的成份越高越难改。所以这是讲唯除定业,不可转者。极端难改的这种定业,第一是你自己造的极端重的业,第二就是共业的成份很高,这种业是很难改的。
所以释迦牟尼佛说:那些信根不具的众生呀,他能够耳闻到诸七佛名号,堕恶趣者,无有是处,唯除定业,不可转者。
佛紧接着说,阿难,此是诸佛甚深境界,难可信解。汝能信受。说我今天讲的是诸佛的甚深境界,是佛最深最深的境界,是佛的果上的境界呀,难可信解,很难相信理解的。汝能信受,说你这个阿罗汉能信受呀,当知皆是如来威力。你也是靠着佛的加被你才能信的呀。我们今天在这读药师经,我们可能通过几天的学习,有人对这部经,对东方七佛生起了信心,但你要知道,你的信心的生起,也是如来加被呀,是靠着如来威力的加被,我们才能生起信心的呀。不是自己有多么了不起。
佛紧接着说:阿难呀。一切声闻及独觉等,皆不能知,唯除一生补处菩萨。不是你阿难不能知,一切的声闻及独觉等,一切的那些阿罗汉、缘觉,就是二乘,都不能知佛的甚深境界呀,唯除一生补处菩萨。佛与佛可以晓得这个甚深境界,但是菩萨,也只能是证到一生的菩萨,比如说弥勒菩萨,所谓补处菩萨,就是还差一生就成佛的菩萨。只有差一生的菩萨,他才可以稍稍知道。在那之下,都不能信解呀。
佛紧接着说:阿难呀。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说得人身很难很难呀,人生难得。释迦佛做过种种的比喻呀,说得人身有多难一切声闻及独觉等,皆不能知,唯除一生补处菩萨。释迦佛一弯腰,用小姆指从地下挑起一块土,说这块土跟大地的土相比,得人身的几率就这么小,所以人身难得呀。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你得了人身,恰恰你要在有佛法流布的时期,在有佛法流布的地域,恰恰遇到有人讲法,而且你遇到了,而且你一听能生起信心啦,佛说,哎呀,亦难可得呀,那可是更难更难呀。看下一句,你对三宝信敬尊重固然难,单但是能得闻七佛如来名号,复难于是。那可是难上加难了。佛接着说,阿难呀。「彼诸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巧方便。无量广大愿。如是行愿善巧方便。我若一劫,若过一劫说不能尽。」佛说:诸佛无量广大的行愿,无量的善巧方便。我用一劫的时间,用过一劫的时间都说不能尽呀。
大家要好好体会释迦佛说的这段话。释迦佛把阿难叫起来,说我今天讲的是诸佛的甚深境界,难可了知,汝勿生疑呀。你不要疑惑呀,这也是说给我们今天的众生听的呀。阿难是好学生,立刻就表态啦。说我于如来所说契经深义,不生疑惑。说我阿难对佛的这些经典,我一点都不怀疑的。为什么呢?他说一切如来身语意业,皆无虚妄。说佛陀的身语意三业都是清净的,没有虚妄的。说那太阳月亮可以掉下来,那妙高山就是须弥山,太高太高啦,也许用人间来比喻就是喜玛拉雅山,喜玛拉雅山都可以倒了,但是佛所说的话,在我心中终无有异。没有什么变异的。但是阿难转念一想呀,然而还有些众生呀,特别是到了我们这个末法时期的众生呀,他信根不具呀,他闻说诸佛的甚深境界,他就作是思维呀,怎么就念念七个佛的名号,就念念他的名,能得到这么大的利益呀?他真是不晓得呀,诸佛无量菩萨行。无量的广大愿,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把这个愿行所积累的一切功德都凝聚在这名号之中了呀。但是末法时期,这些信根不具的众生呀,他并不了解呀,他怀疑,怀疑了要诽谤,所以阿难说,他于彼长夜失大利乐,而且堕诸恶趣呀。这是事实呀。
所以佛陀他老人家苦口婆心呀。下面讲一句话,喊一声阿难呀。佛说阿难呀,彼诸有情,若得耳闻到诸七佛名号,堕恶趣者,无有是处,唯除定业,不可转者。佛紧接着说,阿难,此是诸佛甚深境界,难可信解。汝能信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呀。阿难,一切声闻及独觉等,皆不能知,唯除一生补处菩萨。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得闻七佛如来名号复难于是。阿难呀。彼诸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巧方便。无量广大愿如是行愿善巧方便。我若一劫,若过一劫说不能尽。大家要好好地体会这段佛陀的教诲,这真是苦口婆心呀。
从这段话,大家读一读,这种感情在里边呀,说一句就喊一声阿难,他哪是喊阿难呀,他哪是仅仅喊阿难呀,那是喊我们呀!这是佛对我们的慈悲呀。所以我们读这部经,是不是真正把他老人家对我们这些后世众生的这种悲心读出来了?我们难道可以轻视这部法吗?不成呀。佛陀如此的赞叹呀,所以这一段我希望大家回去好好地读,反反复覆地读。反反复覆地念呀。
下面是释迦牟尼老人家讲这部经的很重要的另一部份。就是释迦佛,这个救脱菩萨出来应机,为我们这些末世众生开了一个善巧方便。能够令众生消灾延寿。我们说念药师佛最好念药师佛正式的那个名,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所以弘一大师呀,太虚大师呀,很多大德都在教导我们,念这个药师佛最好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因为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不仅仅是消灾延寿,他功德广泛得很,我们读到这里,每个人都应该很清楚啦。只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那样的话就把药师佛的功德限制在消灾延寿里边啦。那么为什么后世众生总要把药师佛念成消灾延寿药师佛呢?就是因为下面这段经文。药师法门确实是令我们众生现世消灾延寿的一个无上法门。这又确实。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有一位大菩萨,名曰救脱。叫救脱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白言。这救脱菩萨站起来了,白言,就对佛说了,说:世尊呀,于后末世像法起时。到后来的末时,像法起时,我们说释迦牟尼佛涅盘之后,佛陀的正法住世一千年;而后开始像法时期,像法一千年。佛陀涅盘了两千年之后,开始末法一万年。我们现在是处在释迦牟尼佛涅盘之后二千五百年的前夕,也就是处在末法一万年开头五百年即将结束的时候。那么救脱菩萨说,于后末世像法起时。像法开始了以后,就是正法过去了,就是佛陀涅盘一千年过去了,那么像法开始了。
我们反复都讲过这问题。像法的特征呀,那是法临像迹,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呀。众生的业障是很重很重呀,福德是极其的浅薄呀。所以众生赶得种种魔业出世,障碍着我们听闻佛法,修行佛道呀。那么众生现世的业障很重,福德浅薄体现在哪呀?灾难重重,寿命很短。所以佛陀出世,是人寿百年的时候。这个人世间的人的寿命呀,是每过一百年,它有增有减,现在是处在减劫。就是人的寿命呀,每过一百年减一岁,每过一百年,人类的平均寿命减一岁。当减减减,大概减到人类平均寿命一百岁时,是我们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娑婆世界应世说法。说完之后,还是继续减,所以现在是释迦牟尼佛涅盘二千五百年啦,以一百年减一岁,大概人的平均寿命减了二十五岁左右,你看现在平均大概七十五岁吧,对吧?七十五岁上下,有的八十多岁,有的七十出头,对吧?人均寿命七十五岁左右。以后人的平均寿命,以每一百年减一岁,依然还要减下去,减到我们平均人寿十岁的时候,惨啦,七、八岁就生孩子啦,生完了,十岁就死啦。佛经就讲了那个时候的世界呀,惨得不得了呀,比这个现在非洲卢旺达闹这个难民呀,还严重得多呀。咱们看电视,看这个非洲卢旺达、扎伊尔那儿闹难民,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在那儿跑来跑去,瘦骨嶙岣的,但那还不至于人寿十岁呀。那么只有当人寿减十岁的时候,为什么要减呢?众生造业。
你看我们现在的世界,大家看看,一眼望去,做坏事多,做好事少。不要看世界,就看看自己,一辈子干得坏事多还是好事多呀?自私自利的多,全心全意为别人的太少啦。为别人也是为自己。帮别人为的是别人以后帮我,还是为了我。不是有句话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是铁托最早提出来的,说我为人人固然好,其实后半句是人人为我。你看大家在社会上都是我为人人,那你走在大街上不就变成了人人为我了吗?出发点还是为我。你仔细想想我们这人生的历程,走过几十年之后,回头想想,完全为别人的,挑不出几件事来。大多都是为自己。&
那么为别人做那些好事,虽然动机是为自己,但必竟是做好事啦。我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咱们讨论的有句话,说太阳照亮了大家,那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太阳主观上是要发光,并没想照你,但客观上是照着了你。说我们每个人生存在世间呀,都是主观为自己,没留神,客观可能是为了别人。我要生存,我就要从事某种职业,我这职业造做了很多事情,可能是帮助别人了,但是你是为赚取工资养活自己,所以真发心为别人,没有。做好事也都是主观为自己。更何况做过坏事没有?都做过坏事。你说损别人的事,伤别人的事,你一件没做过?谁敢拍这胸脯?反正我拍不了,都做过。佛教徒直心直行。所以这个世界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事极少,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事占绝大多数。还有一些那整个就是损人不利己,干坏事,有嗔恨心呀,嫉妒心呀,伤害别人。所以这个世界是恶多善少,因此人寿还要减。
但是当人寿减到十岁的时候,这众生也觉得这怎么回事呀,怎么这么苦呀,为什么呀?到那个时候大家会达成共识了。因为大家坏事干太多了呀。你现在在社会上讲,你说为什么这社会不好,是因为大家坏事干太多了,绝大多数人不承认这种理论呀。大家讲佛法,你回去亲近朋友说,他们会说你迷信,你胡说八道,多数人不相信这种理论。等到人寿十岁的时候,大家就都相信了。这个时候大家怎么办呢?齐心协力,大家都干好事吧,那时候开始大家都干好事啦。那么那时每过百年,人寿增一岁。这样增增增,增到了人寿八万四千岁,人寿八万四千岁呀。那个时候的社会呀,太好啦,生活无比的好,人的个头也高大,幸福安乐,得,人忘本啦。又该开始琢磨着干点损人不利己的事了,那么这时候开始,又是百年减一岁。
人寿百年增一岁的时候,叫增劫;人寿百年减一岁的时候,叫减劫。而出世说法,都是在减劫出世。为什么呢?在增劫的时候,大家都特别向善,佛也就没必要出世说法啦。佛说法都是在减劫,那么人寿到八万四千岁之后,又开始减劫了,百年减一岁,减到人寿八万岁的时候,下一个佛出世了。弥勒。所以弥勒出世时,人寿是八万岁。弥勒成佛出世时,个头高大,高大得很。那么释迦佛出世时,是人寿百岁。你要知道,所以说这是五浊恶世呀。人寿都百岁了,跟那八万岁简直不好比了。你说是在这世界坏事多的时候,释迦佛应世的呀,十方诸佛都赞叹释迦佛呀,你于人寿百岁这个五浊恶世说法呀,但是呢,也是在人寿百岁的时候,释迦佛才能应世说法。那人寿十五岁的时侯,佛还应不了世,因为那时候的众生太坏了,业障太太重了,重到了佛没有办法应世。他简直不能听闻佛法,所以佛陀出世一定是在减劫。但是又不是人生只剩到了十多二十岁的时候,那时候佛又应不了世。所以释迦牟尼佛是在人百岁的时候应的世,现在是佛陀涅盘二千五百年啦,按照每百年减一岁,大概现在人的平均寿命是七十五岁上下,大家看看差不多吧?差不多。全世界人的平均寿命算算也就是七十多岁,发达国家有到七十七,七十八的,咱们国家好像女性是七十二,三,男性是七十左右。大家都是围绕着七十五上下。人寿平均岁数还要减。
那么到了佛陀涅盘一千年,像法开始了,众生的业障很重,福德浅薄啦。那么这个时候表现为灾难深重,坏事是干得越来越多,寿命是越来越短。那么这位救脱菩萨,乘佛威神,出来说法,这个法就是你看这个法就是救脱,救脱我们众生的种种灾难,种种的短寿。所以救脱菩萨说:于后末世像法起时,若有众生为诸病苦之所逼恼。生病啦。身形羸瘦不能饮食。喉唇干燥目视皆暗死相现前。要死的时候就这样呀。父母亲属朋友知识啼泣围绕。都绕着他,没办法,束手无策,看着他要死了,身卧本处,那么这个病人躺在那儿,见彼琰魔法王之使,引其神识,将至王所。他的神识就被牵走了。
到哪去了?到琰魔王那儿去啦。然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善恶之业,悉皆记录授与彼王。在琰魔法王那儿,有个俱生神,这俱生神在你一生下时就跟着你的,那么在人死的时候,就都把你这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报给琰魔法王,王即依法问其所作。随彼罪福而处断之。那么根据你的一生干得好还是干得坏,就处断你。该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那么这个是个比喻,是个表法。对于佛经中出现这种情形,他是表法,又是真实。注意,既是表法,又是真实。它表法表在什么地方呢?你说真有这么一个俱生神?那我贿赂、贿赂它。我给你点钱,到我死的时候,你别把我干的坏事告诉琰魔王,贿赂、贿赂。如果真有这个事,是可以贿赂、贿赂。他是表法。我们众生如果从教理上讲,我们讲众生无我,?那生灭,这是我们上次讲教理时候讲的,众生是因缘所生,?那生灭,但是?那生灭的过程当中,它因果相续呀。它因果不失呀。因果不失。
你比如说,我做一件善事,这件善行虽然当生即灭了,但是这件善行所产生的作用,它在的某一个时候,它一定会显现出来的。这可是毫无疑问的。那么你做了一件恶事,那么这件恶事本身当生即灭了,但是这件恶事所造成的作用,却会延续,直至某一个时候,它一定会显现出来的。不会不显现的。所以通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它是增上缘不成熟。说我现手里拿的是一颗种子,我摆在桌面上,我看不出它发芽,条件不成熟呀。你当把它埋在土里,浇点水,遇点阳光,你看它发不发芽呀?它肯定要发呀。我们做一件善事或做一件恶事,也许它的结果就像那颗种子一样,它没马上显现出来,但是这种作用是绝不失坏的。当然我不多讲了。
如果我们讲进一步的说,说这个讲缘起法,诸法因缘而起。何为缘起呀?其实我们通常讲缘起的时候呀,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边受着多生累积熏习地那种自性见,它还是觉得我们是因缘而生起了,但没说后边还有半句,生起了那么个东西。但是那个东西在我们没听佛法的时候,我觉得它有一个自性,现在我可知道了。那东西呀它没自性。但是你还总想着那是个东西,其实这依然是隐隐约约的自性见。佛法讲因缘所生,讲这个缘起中道,这个中观见呀,讲因缘所生,讲缘起,其实重点不是在讲因条件生起了什么,而是因条件而产生了作用。大家注意呀,是作用。所以大家去读宗咯巴大师的缘起赞,性空与作用。自性本空,但因缘生起,我们讲缘起的有,讲俗地的缘起有呀,缘起之有,大家还以为因缘而有,有的是个东西,其实当你认为这有个东西的时候,这依然是隐隐约约的自性见。
因缘而生起,因缘生起仅仅是作用。我们老师讲课的时候,藏文里叫敦杰鲁巴。我们老师讲,就这一个敦杰鲁巴,就跟着能海上师学了三年。才把这个东西搞明白。我真是佩服我的老师呀,他三年就搞明白啦。我这已经学了十多年,我还不敢我说明白了呢。就是这个作用。所以佛教讲来讲去,一切的有为法,如梦如幻的有为法,它没有自性,有的仅仅是作用。这就是从根本上破了自性见。这是佛教的正见。所以前两次讲,我还没敢把话说到这,一次就说到这,怕大家就乱了。当然进一步还有,今又不能再继续说了。它仅仅讲的是作用,这个作用是绝不会失坏的。失坏了就没有因果。
所以佛教讲真俗二地,真地讲一切事物,一切法的自性,根本没有,绝对没有,一点影子都没有。而讲俗地讲什么呢?讲诸法因缘所生的这个法的作用那真实不虚。因果相续,因果是蜿蜒相续,绝对不能抹煞的。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时候没到,这在佛教里叫这异熟。它要异熟。就像拿一个苹果树的种子,我们不不能指望着把这种子往土里一埋,啪,手里就结一苹果。这不可能呀。它要种下去后,要浇水,施肥,阳光,慢慢长呀长,要三年才能结果。从种子下去到结果,这叫异熟呀。所以佛教它为了方便就讲,说众生讲因缘而起,讲的仅仅是作用,而且讲的仅仅是这个作用不失坏,不会坏。这个不会坏是两个方面:不会做了一件善事,没善报,不会做了一件恶行,做了半截它没了。不会失坏,这是第一;第二是不会变质。你做的是善行,它的性质绝不会变成你得一恶报。你做了一恶行,它绝不会在这异熟的过程当中,这恶行变善报了,性质变了,不会的。
所以讲诸法的缘生,诸法因缘而起,仅仅是因条件而生起了作用,而这作用,第一它不会失坏,第二是它的性质不会变。那么能够摄持让作用能够不失坏又不变质的这么一种作用,这么一种功能,暂且叫功能吧,是什么呢?佛教给它安了一个名相,叫阿赖耶识。所以有人老讲阿赖耶识是个什么东西?把它当灵魂来理解,不是的,它仅仅是佛教所讲诸法因缘所生,这个生法的作用,它不失坏又不变质,能够摄持让作用能够不失坏又不变质的这么一种功能,叫阿赖耶识。那么它摄持这种种的作用,这种种的作用呢。佛教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种子,所以阿赖耶识的种子呀。所以你看这个俱生神,你的神识,就是你的这个醒觉的意识,被拉走了。那么谁在记录呀?不是真的有一个人在那儿记录,而是自然的记录,这个世间的本质就是这样的。世界的事物它就是这样的。那么记录在哪里呀?这个记录的功能就叫阿赖耶识。内容就是阿赖耶识里的种子。当然阿赖耶识与种子是不依不易呀。这就是更深的教理了,今就不多谈了。以后有时间专门讲教理再谈这个。今只是为了解释这段话呀。
这段话,它是表法,这段话呢,如果救脱菩萨在这里给大家讲阿赖耶识,那坏了,大家都听不明白了。它就是一个很形像的比喻,表法来说的。啊,好像每个人都有俱生神呀,你干的好事坏事都记录着啦,到那儿有个审判你的人呀。它是比喻,是表法。他不能在这讲一大堆教理,讲一大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怎么回事。很难说明白的呀。所以它是表法。但大家注意,他既是表法,又是真实。人在临终的时候确有种种景象,今就不多说了,总而言之,这个生病的人,救脱菩萨讲,到了末法时期,众生都是被种种病苦所缠呀,躺在那,死相现前啦,那么这个时候他的神识好像就被牵走啦,那么善恶就被俱生神报给琰魔王了,琰魔王根据处断就是看你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了,是时,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诸佛。种种庄严如法供养。说这时候他的亲属朋友能如法的供养这七佛,去皈依佛,怎么样呢?而彼神识,或经七日或二七日乃至七七日。如从梦觉复本精神。可能是七天,也可能十四天或四十九天,本来躺那儿昏迷不醒了,这时候好像就从梦里醒了一样的,救活了,所以你看消灾延寿,而且这次他复本精神,醒过来之后,皆自忆知,善不善业所得果报。由自证见业报不虚。他这次醒过来之后,可跟以前不一样了,因为他通过这一病,他发现他死了以后,真的要啦到琰魔王那儿去审判呀,你干的善恶那些事,真的它是要有作用的呀,怎么样呢?乃至命难亦不造恶。他活过来之后,直到他死,他再也不敢干坏事了呀。
所以救脱菩萨说:是故净信男子女人。皆应受持七佛名号随力所能恭敬供养。我们这些皈依三宝的净信男子女人,我们都应该受持七佛名号,好好地持诵七佛名号,要随自己的能力,去恭敬供养七佛如来。前面讲到如法供养,那么怎么叫如法呢?紧接着尔时具寿阿难。问救脱菩萨曰。善男子。恭敬供养彼七如来。其法云何。
既然救脱菩萨讲供养要如法供养,那么这个法是什么呢?这是阿难问的。这里面提个具寿阿难,对比丘的一个通称,就称具寿。他是具足世间的寿命及法身的慧命叫具寿。所以你看,在消灾延寿的段落里边称阿难是具寿阿难,他跟这个法义是相合的。而且称这个具寿呀,一般都是师父对弟子,长辈对晚辈称具寿。而晚辈称长辈,要称大德。这个具寿和大德是相对应的。有写弟子对佛陀称大德世尊。下面救脱菩萨为了尊重,很尊重阿难,他称阿难为大德阿难。这经下面就会出现。尔时具寿阿难就问救脱菩萨言:善男子,他称救脱菩萨为善男子,说恭敬供养彼七如来。其法云何?方法是什么呢?救脱菩萨言大德。若有病人及余灾厄欲令脱者。救脱菩萨回答阿难提问,为了尊重阿难,称其为大德。说:如果有病人或是家里人病了,以及灾祸不断,而欲摆脱者,当为其人七日七夜持八戒斋。这持八支斋戒很重要。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其所有,供佛及僧,要供佛,要供僧。这是第一。
第二昼夜六时,恭敬礼拜七佛如来,把这七佛如来供养上,第三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灯,要点灯呀,灯供养很重要。上次我们讲过灯供养呀。佛教里有部经叫施灯功德经。就是你对佛供灯有多大的功德。在这部经里,佛告诉舍利佛,说或有人于佛、塔、庙诸形像而设供养,奉施灯明,就是佛、塔、庙那儿点灯供佛呀,说乃至于小炬,就是一很小很小的灯,小到什么程度呀?说其明于照为道一阶,说那灯就照一个台阶那么点,用那么小的灯去供佛,佛说舍利佛呀:如此福德,非一切声闻缘觉所能可知呀。惟佛如来乃能知也。说用那么小的灯供佛呀,就能得那么大的功德。
所以这里讲要燃四十九灯。这灯怎么燃呢?在造彼如来形像七躯,造这七个佛。一一像前各置七灯,在每个佛前放七盏灯。一共四十九盏。其七灯状圆若车轮,有的曼陀罗是做一大轮盘,在轮盘上摆七盏灯,是这个意思。乃至四十九夜,光明不绝。灯不要熄,这灯不熄,就是智慧不灭,就是寿命不熄。所以我家里供养七佛的那盏灯是二十四小时长明呀。那是长明灯呀。造杂彩幡四十九首,并一长幡四十九尺,还要造一个大的幡四十九尺。放四十九生。所以我们搞药师法会都要放生呀。为什么?慈悲呀。
药师法门是慈悲的法门,说我们之所以生病,之所以寿命短,大家注意呀,是什么因导致我们今生要生病呢?是我们往昔伤害其它生命所致呀。你杀生得的果报就是自己下地狱,从地狱出来之后,寿命短,要生种种的病。大家注意,你杀害其它生命,就是杀害自己的生命呀。诸法因缘所生呀,这个世界是相互依赖的,你杀害其它生命,就是杀害自己的生命;你爱护其它生命,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所以老年人想延寿,怎么才能延寿呀,放生延寿。你延长其它生命的寿命,就是在延长自己的寿命。所以你看,这个人病了,要死了,为这个人延寿的话,很重要一条要放生呀。放四十九生。做到这几条,如是即能,离灾厄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
这是救脱菩萨说的。救脱菩萨说:大德阿难。是为供养如来法式。前面说的就是供养七佛如来的方法。救脱菩萨紧接着说:若有于此七佛之中,随其一佛称名供养者。皆得如是无量功德,所求愿满。何况尽能具足供养?说对着东方七佛,你供养一个佛,称他的名,供养他,都会的无量功德,所求愿满。何况你能尽能供养这七个佛呀。
从这里边大家可以看到,玄奘大师译的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是译的药师经的略本。只有第七位佛药师琉璃光如来。那么供养这一位药师琉璃光如来,就会让众生得无量功德。而且玄奘大师知道我们汉地众生尚简单,你说多了他也听不进去,所以翻的是那个略本。那么,义净大师把这个广本翻译过来了。具足是东方七佛。救脱菩萨讲,你随一佛去称名供养,都可以得无量功德,对的,毫无疑问。下面还有句话,何况尽能具足供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具足供养七佛,功德依然是比供养一佛要大。虽然供养一佛已可以得无量功德了,但供养七佛的功德当然是比供养一佛要大,毫无疑问。所以我们说念佛,念一个佛,一心受持固然是好,好的不得了,功德无量。但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了十方诸佛呀,我们佛佛都要念呀,佛佛都要供养呀。
所以把佛教就搞成一个佛了,大家就知道只有一个佛了,这不是一件好事情呀,这是末法的象征呀。藏传佛教那经常是要大家供很多佛呀。我们广化寺每年的初一、十五要拜万佛忏呀。有人说你拜那么多干嘛?你拜一个佛就可以了嘛。还拜万佛,你拜得过来吗?固然你念一个阿弥陀佛,功德无量。就跟这救脱菩萨讲的,东方七佛,你虽然供养一佛已无量功德了,但是你要知道,供养多佛和供养一佛,功德不一样。这个我们从第一天讲药师经,就说这问题呀,因为佛佛都有他的别愿。每一个佛在因地里面,他都观众生的因缘,而成就自己的愿,他成佛之后,成就了自己的法门,成就了自己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他有跟其它佛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平等里要显差别,差别里有平等。所以大家从这句话里,要体会经义呀。
救脱菩萨继续说:复次大德阿难。若剎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国家与人民都得了瘟疫了。流行病泛滥,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外国来侵略我们国家了。自界叛逆难。自己国家出现反叛内乱了。星宿变怪难。这个古天文学讲呀,这个天上的星星呀,天象的变化跟我们人间是对应的,人间种种的变化在天象上是会有所反映的。但是我们现代的天文学,我就是学天体物理的,现代天文学固然有它无量的成就,但是它在一点上呀,它不及古天文。现代的天文学你研究的再好,它天上的事情跟我们人间的事情是不搭轧的,是不相干的。研究天文学,不能够通过研究天文学而了解我们人间的变化。
而古天文学,它强调的是我们研究天文学实际上是为了现世的人间。所以道家有部经叫阴符经,叫立天之道以定人也。说我研究天干什么呀?为的是解决人间问题。所以我们研究古天文,不仅中国,包括西方,这个古天文学跟占星术是没办法分开的,古天文学就是占星术。那么古人认为天象的变化跟我们人间是对应的,我们观天象的变化能够预见人间的事情。这个不是迷信,今天依然如此。但是现代的天文学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星宿变怪难,比如出慧星啦,而且这个慧星在天球的某一个位置上,它分野,这要对应到地球位置的某一个地区,那么,这叫星宿变怪,它预示着那个地区有难,这叫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出现日蚀、月蚀呀,日月薄蚀,它也预示着人间也有不吉祥。非时风雨难。不该刮风下雨时而刮风下雨。过时不雨难。该下雨时而不下雨,那就是闹旱灾。
出现这种种难的时候,彼剎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当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放大恩赦,脱诸幽厄。苦恼众生,如前法式,供养诸佛。那么什么叫剎帝利灌顶王呢?剎帝利这是印度的六种种性之一呀,就是王族,就是军政阶层,就是掌握着政权的阶层。那么剎帝利里边的灌顶王,那就是这个国家的最高政治首领。那么当一个国家出现了人众疾疫难呀、他国侵逼难呀、自界叛逆难呀、星宿变怪难呀、日月薄蚀难呀、非时风雨难呀、过时不雨难呀,出现种种难的时候,要由这个国家的最高领袖出来,对一切众生起慈悲心,放大恩赦,就是大赦天下,把监狱里的人也赦了,令众生脱诸苦恼。那么如前法式,就像前面那样的方法去供养诸佛,供养这七佛,那么你看下面你看,就会得到种种的利益。
那么为什么要国王,国家的最高政治领袖去做这件事呢?刚才我们讲到定业时说过,所谓很难转的业有两种,一种是自己造的业太重了,造的五逆的业;但有一种就是共业的成份很大,就很难转。大家注意,一个人他在社会当中,他的政治地位越高,他所摄持众生共业的成份就越大。
大家注意呀,你一个科长,你的一句话,就不是你自己啦,你的一句话,全科的人都会受你这话的影响。你一个企业的厂长,可能因你的一个决策,你这个企业的职工,你决策对了,兴旺发达了,你这个企业的职工年终分奖金也一人一万;可能就因为你的一个决策错了,可能这企业破产了。那你的职工不仅奖金没有,可能连工资也发不出来啦。你看一个企业的领导,他就系着这个企业职工以及企业职工的家属的共业于你一身呀,当然一个城市的市长,一个省长,大到国家的最高政治领袖,那么他的一个正确决策,一个错误决策,比一个没有权力的人影响当然要大得多啦。
所以一个人的政治地位越高,他所系的众生共业的成份就越大。所以一个人的政治地位越高,所以现在讲决策呀,我们讲我们的世间,中国有种种的,这个有很多失误,现在讲首先不能有决策失误。你说一不留神,把茶缸掉在地下了,是不是个失误呀?是个失误,但这个失误仅仅是损失了一个茶缸,而我们在做一件大事的时候,那个决策失误了,那可是要了命了,他可不是掉地一茶缸的问题啦。比如说100个亿该不该投资的问题,昨我看报纸说一日本银行破产,泡沫经济,30%的资金投下去了,决策失误,现在一分钱拿不回来了。所以国家认定这个银行没有支付能力了,宣布银行破产。决策失误。决策失误不得了呀,存款储蓄里边的三分之一,他决策失误,现在拿不回来啦,所以国家宣布你倒闭。决策失误。
所以中国有句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学佛的人有两种人是最好修行的,第一是当官。手里有了权力,那你的一句话,造福一方呀。你做不了良相,那你做良医,为什么呢?因为你每天在医院面对的是最痛苦的众生。你看中国有句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所以这个剎帝利灌顶王,这是这个国家的最高政治领袖呀,他所系的众生共业的成份在这个国家最大,所以由他来供养七佛,如法的修行,效果最明显。当然不是说我们去念就不明显,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多一个人念,就多一份力量。所以我们这些听闻到药师法门的人,还有我们的义务,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听到这个法门,让更多的人都来念诵七佛的名号。多一个人,就是对这一共业多一分削减,所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呀。佛教徒都应是爱国者。那么这个剎帝利灌顶王,如前法式,他供养诸佛,那么由此善根,及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雨顺时,谷稼成熟。国内众生无病安乐。又无暴恶药叉等神共相恼乱。一切恶相悉皆隐没。而剎帝利灌顶王等。皆得增益寿命色力无病自在。
那么供养七佛,这国王自己也会得到利益的。得无病自在的利益。能够得增益寿命的利益。救脱菩萨接着说:佛大德阿难。若帝后、妃主,储君王子、大臣辅相,宫中婇女,百官黎庶,总而言之,宫里宫外,当官的还是老百姓,为病所苦及余厄难。为病所苦恼,为灾难所缠绕,灾难多啦。自然灾害呀,社会变乱呀,刀兵水火呀,这都是灾厄,这怎么办呢?亦应敬造七佛形像,读诵此经,然灯造幡,放诸生命,至诚供养,烧香散花。即得病苦销除,解脱众难。我们都应该很好的去然灯造幡,烧香散花,至诚供养七佛,这样的话,我们国家的众生从上到下都会病苦销除,解脱众难呀。所以从第一天就讲药师法门是息灾护国的法门呀。着是真实不虚的。所以我们佛教徒每年都该做这个息灾护国的药师法会。尔时具寿阿难。问救脱菩萨言。阿难给救脱菩萨提个问题。阿难说:善男子。云何已尽之命而可增益。前面救脱菩萨讲了怎么样如法的供养七佛,会得到很大利益。其中就可以消灾延寿,那为什么已尽之命而可以延长呢?
救脱菩萨言。救脱菩萨说:大德。仁岂不闻如来说有九横死耶。就是你难道没有听说如来说过有横死?就是九种意外的死。不当死而死叫横死。横死就是业报未尽,而突然的死亡叫横死。由是世尊,为说咒药,随事救疗。然灯造幡修诸福业。就是对这九种横死,释迦牟尼如来说了种种的方法,劝众生要燃灯造幡,以此来修诸佛业,来增长自己的福德。以修福故。以此来修诸佛业,来增长自己福德的缘故,得延寿命。因而来延长自己的寿命。阿难问言。九横云何。那阿难就具体的问,这九种横死是什么呢?
救脱菩萨言。那么救脱菩萨就回答了:一者若诸有情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一个人虽然生的病很轻,但是遇不到医生,得不到药,没有人来护理他,没有人来照顾他,那么这样的人就容易死亡。不当死而死。设复遇医不授其药。假设遇到医生,就是没有给他应该吃的那个药,就是给他一个不对症的药,虽然有药,但不授其药。就是没有给他对症的药,实不应死而便横死。
这是两种情况,一是没医没药,二是遇医但是给了不对症的药。那本来不该死而死了。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那么相信世间的种种鬼神感应之说,说福说祸,那一说心里就害怕了。说在当今这个时代,在现在这个时代是群魔乱舞的时代,是鬼神在世间活动很猖獗的时代。当然有些善神善鬼,它们做善事,甚至护持佛法,这有很多很多。但是也有一些贪心很重的一些鬼神界的众生,它们虽然来到世间,也许会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情,但是一但跟它们的既得利益,切身利益相冲突的时候,那么这些鬼神也会做出一些恶行。当然还有一些鬼神,由于往昔的一些因缘,它来世间专门是来作恶的,来扰乱众生生活的。现在多得很呀。甚至有一些到世间来说一些邪法,来惑乱众生,扰乱众生对佛法的正信,这都是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听了这些以后,那么令众生便生恐动,心不自正。不自正就是不能自正,就是听了这些以后很害怕,自己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选择正确的方法,叫不能自正。既然不能自正,那怎么办呢?卜问吉凶,赶快地找算卦的给我算一算,哎呀,我究竟会怎么样呀?会不会死呀?这里边是个大问题。
这个卜问吉凶,世间这些个算命呀,在中国的历史上,这个算命是有一套学问的。命理学,这个学问是真实的。因为在我们世间是有因果的,那么命理学从某个方面来揭示我们世间的因果,这个我们是不能否认的。那么作为一个非佛教徒,没有受三皈依,那么去世间去问卜,去算命,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的否定。当然在古代这个问卜吉凶是很有讲究的,现在的人很不讲究这些事情,这个问卜吉凶呀,第一是有疑则卜,你得真正地有疑问,而且疑到了靠我们的思考很难抉择的时候,才能去问卜。现在你看算卦的,动不动咱们算一卦吧。其实心里也没啥事,很多这种卜卦呀,背后都是有鬼神在支配着的。这是对鬼神的不尊重。
所以叫有疑则卜。这一条很重要,而且这个疑问得是很大很大的;靠我们世间的这种思考智慧解决不了,抉择不了,这个时候才能去问卜。这是第一。第二要去问卜,那必须是提前三日,要斋戒沐浴呀,要恭恭敬敬地去问卜。第三呢,问卜得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什么,有人到那抽签,抽一个不合心意,再抽一个,还不合心意,再抽。一会儿那一桶签让他给抽干净了,终归能碰上一个能符合心意的。所以你看要有疑则卜;第二为去问卜,要斋戒沐浴。第三既然问卜,那你要相信,那一次结果是什么就是什么。这问卜是很有讲究的,但这是对于非佛教徒而言。
对于佛教徒而言,你受过三皈依,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去问卜。因为在我们佛法的道理你没完全弄通的时候,你去问卜,那么只会给我们的生活走向邪途,那么它是一个增上缘。是引导我们走向邪途的一个增上缘。比如说一件一件的事算得很准。那么你就会认为这世间的命运是不可改的,是命中注定的。其实这是邪见。佛教的根本是改变,成佛,是让大家从生死轮回的六道当中解脱出去,这是最根本的改变。做为世间来讲,我们念佛,我们做善事,对我们未来的生活都会有影响,都会有所改变。
如果说世间是不能改变的,都是命中注定的。那么佛经全是废话了。佛教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字,要变。要改。所以佛教徒你不应该去问卜吉凶。那有些人也会觉得,这世间哪有什么注定的事情,哪有什么因果呀?那好,你堕入另一端,不问因果。现在的话讲叫自由意志论。只要我努力,我就会怎么怎么样,只要我怎么样,我当下只要我做到什么就能什么。你没有看到往昔无始劫以来的业力对今天的影响,你今天这短暂的一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你往昔的业力所支配的。往昔你种下的因,你今天就应该承担他的果;往昔你没有行大布施,你今生就一下子想发大财?这不可能。所以这个因果如果你算不准,那你会觉得这世间简直就没因果,那坏了,不问因果,这种邪见是极其恶劣的。现在叫自由意志论。所以这个问卜吉凶,会引导众生误入两端,要么让你觉得世间都是命中注定的,全是不能改的;要么堕入另一端,世间哪有什么因果呀,只要我怎么样,我就能怎么样,没因果。甚至最后什么善呀,恶呀,不问因果。这两端都是不正确的见解。
所以佛教的寺院里面应该是不准问卜吉凶的。但是现在我们大陆上很多庙宇呀,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呀,都也在搞些问卜吉凶的事,这是很不如法的,我们三宝弟子进了庙宇,我们在庙子里问卜吉凶,那是很不如法的。所以释迦牟尼佛老人家教诲三宝弟子,佛教徒是不能够问卜吉凶的。所以经里面讲,说受一些邪魔外道,妖孽之师的妄说祸福。便心生恐动,心不能自正,怎么办?那么就跑去问卜吉凶呀,不仅问卜吉凶,而且杀诸众生,求神解奏,呼召魍魉,请福祈恩,就是请些鬼神来帮忙,那么咱们看民间的一些鬼神信仰,什么杀个小猪,宰只羊呀,做奉献供养,这就是杀诸生命,杀诸众生来供神供鬼来供养。来祈求这些鬼神魍魉的帮助。佛教很重要的是,跟其它宗教,特别是跟中国民间鬼神信仰最不一样的,是佛教不崇拜鬼神,佛教绝不崇拜鬼神。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