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交流有哪些突出的变化

2015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对外友好往来
您的位置: →
2015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对外友好往来
对外友好往来【内容标准】(1)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内容标准】(1)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一、选择题1.(2015?江苏扬州?24)来中国唐朝留学,曾经在扬州为官的崔致远来自于(
B.日本C.意大利
D.印度【答案】A2.(2015?江苏泰州?43)日,中印两国领导人共同参观了西安大慈恩寺。习近平主席向印度总理莫迪赠送中文和印地语的《大唐西域记》等礼品,莫迪回赠了释迦牟尼舍利罐的复制品等。上述内容涉及的古代宗教是(
B.道教C.基督教
D.伊斯兰教【答案】A3.(2015?浙江湖州?12)小华同学开展了以“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相互影响”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以下能纳入研究的史实有(
)①马可?波罗来华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迪亚士航海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4.(2015?山东烟台?3)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④【答案】C5.(2015?四川眉山?19)复旦大学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位伟大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A.释迦牟尼
D.①②③④C.鉴真
D.郦道元【答案】B6.(2015?山西省?2)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资料。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
)A.唐朝的经济繁荣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 D.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 C.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答案】D7.(2015?安徽省?2)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C.道教
D.佛教【答案】D8.(2015?湖北恩施?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他说“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是佛教交流”。回顾历史,唐朝时曾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B.玄奘C.鉴真
D.郑和【答案】B9.(2015?福建泉州?3)图1所示泉州古建筑始建于唐朝,它是(
)A.摩尼寺
B.清真寺C.开元寺
D.天后宫【答案】C10.(2015?福建漳州?4)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资治通鉴》
②《水经注》
③《大唐西域记》
④《史记》A.③④②①
B.③①②④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答案】D11.(2015?山东济宁六三制?4)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鉴真东渡
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华
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答案】C12.(2015?湖南郴州?6)2015 年 5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莫迪的访华促进 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
)A.班超C.鉴真【答案】B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13.(2015?江苏苏州?21)唐代高僧玄奘西游到天竺求取佛法,后来,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答案】A三、识图题14.(2015?贵州黔东南州?16)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B.玄奘 D.郑和
D.①②③⑤(1)上图为汉朝时开通的中外交通要道,请分别写出它的名称及起点。(2 分)(2)奉汉武帝之命,为开辟这条交通要道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1 分)(3)唐朝时有两位高僧也曾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谁?(2 分)(4)明朝时曾出现过中外交流的高峰,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 分)【答案】16.(1)丝绸之路;长安。(2分)
(2)张骞。(1分)
(3)鉴真、玄奘。(2分)(4)郑和下西洋。(1分)四、非选择题15.(2015?江苏淮安?28)(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古代一条著名的商路材料二
今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飞抵西安开始为期3天的访华行程,世界聚焦“西安会见”,为何选择西安?有媒体分析认为,西安与印度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贞观初年一位高僧曾从这里出发,前往印度,取得佛经后又回到这里翻译佛经、弘扬佛法。 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材料四
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1)写出材料一种这条商路的名称及其起点。(2分)(2)材料二中的“一位高僧”是谁?(1分)(3)根据材料三写出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1分)(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2分)【答案】13.(1)丝绸之路;(1分)长安;(1分)
(2)玄奘;(1分)(3)广州(或泉州)(1分);
(4)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指南针的发明并广泛运用于航海事业,宋代以来我国造船业发达;(或郑和从小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或得到了明成祖的支持;)(任意两点即可,2分)16.(2015?浙江温州?25)(14分)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有过友好交往,也有过战争厮杀。作为21世纪的大国,面向未来,中日关系将往何处去?材料一
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两国人民谱写了极其壮丽的篇章。――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1)列举一例该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2分)材料二
1873 年,同治皇帝接受外国公使觐见那一回,主持仪式的大臣,把品级较高的日本外务大臣副岛种臣的班次排到了品级较低的英、法、俄、德、美公使的后面,以寓区别对待之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1898 年,光绪皇帝在会晤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时表示:“贵国维新以来之政治,为各国所称许。”并希望伊藤博文能向中国详细介绍“变法之顺序、方法等事”。――摘编自邓嗣禹、费正清《中国对西方的反应》(2)材料表明清朝统治者对日本的态度有何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 分)材料四
大陆政策是近代日本对亚洲大陆的长期侵略政策。其基本内容是,首先侵占朝鲜,然后侵占中国东北,进而扩展到整个中国,获得在东亚的霸权。――摘编自宋志勇、田庆立《日本近现代对华关系史》(3)大陆政策在20 世纪30 年代的中日关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试举一例。(2 分) 材料五
1945 年日本战败,抗日战争结束;1972 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进入21 世纪,中日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4)结合材料一至材料五,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中日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6 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答案】(14分)(1)写出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即可。(2分)如:鉴真东渡。(2)变化:由轻视转变为钦佩,并打算向日本学习。(2分)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或甲午战争的失败让清朝统治者对日本有了新的认识。(2分)(3)只要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侵华事件即可。(2分)如:九一八事变。(4)本题采用分层评价,评分量表如下:答案示例:日本在隋唐时期积极向中国学习,促进了日本国内的社会发展;近代以来中国曾以日为师,通过日本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制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社会发展与觉醒。但是,强大起来的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巨大灾难。实现邦交正常化后,中日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反映了中日经济发展的高度依赖性。很明显,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害。因此,发展中日友好关系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两国社会经济发展,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17.(2015?山东菏泽?21)(10分)我国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古“丝绸之路”再次成为关注热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历史作用。(3分)材料二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印度展开国事访问时表示,“我邀请莫迪总理下次访问中国时到西安去看看,看看当年玄奘藏经译经的地方”。――新华社《外国元首访华缘何青睐西安》(2)分析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玄奘对中印两国交流所做出了哪些贡献?(2分) 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分析材料三,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2分)材料四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新加坡)李光耀(4)材料四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启示。(3分)【答案】(10分)(1)朝代:西汉(或汉代,1分)。历史作用:(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每点1分,共2分)(2)主要贡献:他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加强了中印两国的联系。(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2分)(3)主要表现:海外贸易兴盛;政策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每点1分,共2分)(4)事件:郑和下西洋。(1分)启示:开放交流才能促进共同发展;开放包容才能实现长久和平。(言之有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18.(2015?重庆B卷?26)文明是指人类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就的总和。人类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请回答:(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汉字的悠久历史和绵延不绝。迄今为止,外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一朝代开始的?(1分)(2)有学者评价说,现代西方文明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基础,请具体说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重大意义?(2分)(3)苏联的社会主义文明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1921年,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在经济上进行了怎样的探索?(1分)(4)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请结合汉朝的历史,举例说明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交流。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答案】26.(1)商朝(1分)(2)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是时空观念的伟大革命,对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2分)(3)实施新经济政策,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或者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分)(4)交流(要点):汉朝的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汉与朝鲜和日本的交流;汉与欧洲的交流;佛教传入中国等。(1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同等给分。)启示:交流互鉴有利于文明的发展;我们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和吸收不同文明的成果等。(1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答案同等给分。)19.(2015?福建厦门?36)(10分)习近平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民间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一(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郭沫若诗材料二
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周恩来选集》下卷材料三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1)材料应送人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两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政府让两国关系“一天天好起来”的处理原则。(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2分)(3)依据材料三,周恩来促进“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2分)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特点。(2分)【答案】(1)鉴真东渡。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3)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特点:平等、友好、互不侵犯、和平共处等。(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20.(2015?陕西省?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汉、唐、两宋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比较表(1)材料一中“丝绸之路”经过的A处是
(地名)。出使西域,并为开通这条道路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唐朝时,政府在这条商路上设置
(机构),为道路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分)(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说明“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交往越来越发达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2分)②依据材料二,说明“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管理越来越规范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2分)我选做:(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前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条件。(3分)【答案】(1)敦煌(1分)
张骞(1分)
安西都护府 (1分)(2)①表现:汉代可达东南亚和南亚,唐朝和两宋可达波斯湾、红海,两宋还可达非洲东海岸(1分)原因:唐朝及两宋时期经济繁荣;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提高;经济重心的南移;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②措施:汉代高官员管理,唐朝设市舶司,两宋设市舶司并制定相关的法律,对官员也有一定的限制。(1分)作用:有利于中外文明交流;促进唐、两宋经济繁荣。(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3)历史条件:古代海陆丝绸之路奠定历史基础;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日益加强。(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21.(2015?山东济宁五四制?三)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后被简称为“一带一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丝路辉煌】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图9.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B所代表的地区。(1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专门设立了什么机构来总管西域事务?(1分)10.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哪一历史事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1分)“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古代中西方的交流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1分)【丝路发展】材料二
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美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华人“。――摘自《中国历史》六年级下册(鲁教版)11.材料二中有两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2分)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两例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历史事件。(1分)你认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分)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位于中国福建省……市。早在汉朝时已开始海上对外交往,两宋年间,由于游牧民族盘据华北地方导致丝路断流,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维基百科1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朝因从事海外贸易而闻名世界的两大商港。(1分)宋朝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1分)【丝路畅想】材料四
可以说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中国日报网
1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指什么事件?(1分)这一事件对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的影响?(1分)如何理解“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这句话?(1分)【答案】9.河西走廊(1分)
西域都护(1分)10.张骞出使西域(1分)
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成为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加强经济文化联系的重要舞台,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的重要通道(或桥梁)。(意思相符即可,1分)11.美洲改为亚洲,华人改为唐人(2分)
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唐与新罗交往频繁、玄奘西游等(答出任意两个,1分)
对外交通发达,便于对外交往;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有巨大的吸引力。等等(答出任意两层意思即可,1分)12.广州、泉州(两项正确,1分)
市舶司(1分)13.新航路的开辟(1分 )
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答出一层意思即可,1分)“一带一路”关系亚非、亚欧,甚至辐射到太平洋沿岸的部分国家,最终要形成的就是跟周边国家和区域形成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会再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所以说“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相符的一层意思即可,1分)22.(2015?齐齐哈尔?34)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更崇高。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锏拿魈欤惫以品貌缀!探究一:古代交往篇(1)2015年,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延伸。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哪位人物? (1分)(2)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在唐与天竺频繁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哪位高僧?(1分)(3)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年开始,明成祖派遣哪位人物率领船队先后七次出使西洋?(1分)探究二:近代探索篇(1)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强国之路的探索。以学习西方技术为内容而进行的是哪次探索活动?(1分)(2)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20世纪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1分)(3)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哪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1分) 探究三:现代复兴篇(1)1978年底,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分)(2)目前,“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己经成功实践,请写出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一例?(1分)(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什么理论?(1分)感悟: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为了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应该怎样做?(1分)【答案】34.探究一:(1)张骞。(1分)(2)玄奘。(1分)(3)郑和。(1分) 探究二:(1)洋务运动。(1分)(2)封建帝制(封建君主专制)。(1分)(3)民主、科学。(答案完整方可得分)(1分)探究三:(1)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2)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港澳回归。(答出一点即可得分)(1分)(3)邓小平理论。(1分)感悟: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A的开放战略;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各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积极推进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等。(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得分)(1分)23.(2015?湖南衡阳?26)(13分)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经济交流】材料一
丝绸之路的路线图(1)两次出使西域,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1分)(2)丝绸之路经过的新疆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西汉时期加强对新疆管辖的史实。(2分)材料二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3)根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2分)郑和下西洋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2分)【文化交流】材料三图一
玄奘(4)图片一中的人物主要出使哪个国家?(1分)图片二中的人物主要贡献是什么?(2分)【政治交往】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以来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5)中美建交是在哪一年?(1分)就如何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谈谈你的看法。(2分)【答案】(1)人物:张骞(1 分)
(2)西汉设西域都护。(2 分)。(3)特点:和平交往,公平交易。(2 分)
影响:扩大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南洋的开发。(2 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4)图片一中的人物出使国家:日本(1 分)
图片二的人物主要贡献:西游天竺,学习佛法,写有《大唐西域记》。(2 分)(5)时间:1979 年(1 分)
看法:加强合作与交流;求同在异;增强政治互信;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2 分。答出其中一点或其他言之有理者皆可)24.(2015?湖北孝感?23)(10分)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在我国对外交往的历史中,既有辉煌的过去,也饱受过近代的屈辱,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当时先进的经济文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许多国家纷纷遣使到唐朝,与唐朝通商的国家多达70多个。
清朝前期,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富,不需要外洋货物,因而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严格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严格限制中国商民出海。――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历史上,向唐朝派出遣唐使最多的是哪个国家?(1分)清朝前期,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什么政策?(1分)材料二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2)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中国的哪些主权?(2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1分)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摘自人教版普通《历史》必修Ⅱ(3)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1分)“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1分)(4)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2分)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加入的国际或地区性经济组织是什么?(任举一例,1分)【答案】23.(1)日本;(1分) 闭关锁国。(1分)(2) 领土主权,司法裁判权,关税自主权;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分)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万隆会议。(1分)(4)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亚太经合组织(APEC), 世界贸易组织(WTO),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上海合作组织等。(考生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亦可,1分)25.(2015?广西百色?16)(10分)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的对外交往史历经荣辱衰,见证了民族复兴之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丝绸之路于西汉开通,当时以陆路为主;唐朝时,对外交往活跃,丝绸之路水路并重,全面繁荣;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材料二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仅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转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原书记习仲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
“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请回答:(1)唐朝时通过陆路到天竺(今印度)游学的著名人物是谁?(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影响?(1分)(2)材料二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贸易政策?(1分)采取此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1分)(3)根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1分)这一决定有何重大意义?(1分)【答案】(1)玄奘。(1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2分,答宣扬国威也给分)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机枪了我共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2分,只答“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给1分)
(2)闭关锁国。(1分)不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导致中国在世界上落伍。(1分)
(3)设立经济特区。(1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利于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分)26.(2015?江苏无锡?4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15 年在博鳌亚 洲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你知道开启丝绸之路的使者是谁吗?(1分)(2)丝绸之路最早是在哪个朝代开的?(1 分)(3)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1 分)(4)唐朝和明朝是我国中外友好交往的重要时期,你能分别举出一例吗?(2 分)【答案】(1)张骞;(2)西汉;(3)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4)唐;鉴金东渡;明:郑和下西洋。
2015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对外友好往来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西方文化交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