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原子弹掉在一个岛上为什么没人刑警受伤擒嫌疑人

美国投向日本的第三颗原子弹最后去哪里了_可可
当前位置:&>&
& & 据美国军队高层事后揭露&&其实美国向日本一共投了3颗原子,可是有一颗原子弹不知去向,那么美国投向日本的第三颗原子弹最后去哪里了
日,德国宣布投降。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
8月6日和9日,美国为迫使日本投降,分别向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可事后有人发现,其实美国向日本投了3颗原子弹,光长崎就两颗,有1颗没有爆炸,最后神秘失踪。
半个世纪以来,美苏两个核大国,都竭力设法回避这个问题,随着时光的流逝,美国原子弹研究的秘密逐步被世人所了解,最有权威性的材料,莫过于美国原子弹研制和生产的组织者、美国退役陆军中将格罗夫斯的回忆录。
日,格罗夫斯在给马歇尔的报告中,就提出了对日本进行原子弹轰炸的4个目标:广岛、长崎、小仓和新泻。
到7月底确定了其中的3个目标,格罗夫斯在他的回忆录中明确写道:&广岛是第一目标,小仓是第二目标,长崎是第三目标&。
为此,美国从一开始就准备了3颗原子弹。美国空军509飞行大队还准备了7架飞机,用于投掷这3颗原子弹。
在用一颗原子弹轰炸广岛之后,美国又积极地进行了轰炸另外两个目标的准备工作。
格罗夫斯在其工作安排中写道:&在洛斯阿拉莫斯&胖子&(美国内爆式原子弹的代号)所用的钚最后处置完毕后,就用C-54型专机运到提尼安,另外两个&胖子&所需要的一些其他重要零件,则由两架B-29型飞机运送。&
由此可以肯定,美国在对小仓和长崎的轰炸之前,运到提尼安空军基地的是两颗原子弹。
据一些史料记载,日凌晨3时49分,两架B-29轰炸机和两架侦察机从美国提尼安空军基地的跑道上飞快地掠过,向轰炸地点飞去,当它们到达小仓上空时,天空中阴云翻滚,用肉眼根本看不到目标,结果飞机用了45分钟时间在小仓上空来回飞了3次,最终决定放弃轰炸小仓而飞向第二目标长崎。
长崎上空同样是云雾重重,但是这一次飞机是不可能带着核弹返回的,于是临时决定采用雷达轰炸,当飞机做好了投弹准备的时候,空中的云雾突然散开了,天空中出现了一个清朗的大洞,轰炸员透过这个大洞,看到了山谷中的一条跑道时,就果断地把两颗核弹投了下去&&事后美国战略轰炸统计局估计,约有万人死亡,6万 人受伤。
长崎投放了原子弹
原子弹是投下了,但它们落地之后的情况却是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这两颗原子弹只爆炸了一颗。
由于爆炸的这颗原子弹,偏离目标约2000米,所以较之广岛被害程度比较轻,另一颗未爆炸的原子弹,并没有受到损害。接到报告后,日军大本营立即派人将这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严密看管起来。
日本因祸得福得到了一颗原子弹,如果条件可能,日本也可以造出自己的原子弹。
可是日本成为战败国已成定局,而且帝国大学的原子加速器已遭到了美国飞机轰炸的破坏,要制造原子弹已不可能了。后来,日本人从关乎民族利益考虑,决定将原子弹交给苏联。
未爆原子弹到了苏联
据说当时日本将那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交给苏联时,苏联还对日本作出过某些承诺。
由于苏联已经从参加过美国原子弹试验的英国科学家法拉奇那里得到了美国原子弹试验过程中重要的科技情报,又从日本人手里得到了这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的实物,加上苏联人的聪明才智,很快就在日4时,首次爆炸成功了苏联第一颗原子弹。
听到这一消息,美国总统杜鲁门被惊呆了,连连自语:&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吗?&
因为他知道要成功研制原子弹有多困难,自从1938年底,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曼用中子轰击铀,发生了裂变之后,美国、英国、法国和逃到美国的德国科学家们,经过了7年的艰苦努力,才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为此美国动用了50万人,花费了23亿美元,这样巨大的开支对于刚刚在战争中恢复过来的苏联,显然是难以承受的。
正因为如此,格罗夫斯将军曾预言过,苏联要造出原子弹至少需要20年。
历史是很残酷的,且优劣势在互相转化。
当年美、苏两国的核对抗,使日本有了发展的空间,因战败国不准其发展国防力量,却节省了上万亿元的军费开支,用于国民经济发展,使之一跃而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而苏联则因庞大的军费开支,使其经济崩溃,最后导致了联盟的解体。
被抛弃的&走狗&:美国在南越搞政变处决吴庭艳
《纽约时报》资深记者史蒂文&金泽撰写的《颠覆--从夏威夷到伊拉克》一书,详尽地揭露了美国在过去100年中颠覆外国政权的种种手段,并对其动机进行了深入剖析。
经过9年反抗法国侵略者的斗争后,1954年,根据日内瓦会议的决议,越南南北部以北纬17度线暂时分治,南部称&越南共和国&(通称南越);北部为胡志明领导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通称北越)。美国在南越扶持了独裁者吴庭艳的政府。然而,吴氏政权的腐败无能与倒行逆施,却在短短几年中就耗尽了华盛顿的耐心。1963年11月,美国发动的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政变,使吴庭艳惨死在自己主子的手里。
1.僧人自焚 抗议吴庭艳统治
新闻通讯社是从来不休息的。日深夜,美联社驻越南西贡(今胡志明市)记者马尔科姆&布朗,接到了老朋友释德业和尚的电话。后者有些神秘地告诉布朗,如果他明天去市中心的刹罗宝塔,肯定会目睹&一件历史性的大事&发生。
布朗此前曾调查过南越佛教徒反抗只提倡天主教的政府的运动,而且了解到这个运动正在逐渐扩大升级。新闻嗅觉敏锐的他立刻预感到此事大有玄机,第二天黎明就赶到了刹罗宝塔。那里已经挤满了人,和尚们披着绛红的袈裟,尼姑们穿着灰色的法衣。庭院里的空气潮热而凝重,弥漫着熏香的味道。上百盏油灯青烟腾起,僧侣们口中念念有词,沉浸在古老的经文里。
布朗在这样的场景中坐了半个小时。忽听一声令下,所有的和尚和尼姑起身鱼贯而出,跟在一辆老式轿车后面上了街。在西贡主干道黎文阅路的一处十字路口,队伍停下脚步,游行的僧人们自动围成圆圈,封死了四周的通路。
一位长老被人搀扶着下了车。在人行道正中央,侍从们放下正方形的坐垫,帮长老打好莲花坐;接着又从车里取出一罐汽油浇在前者身上。那位长老一边拨弄手中的佛珠,一面低喃着&南无阿弥陀佛&;待弟子们退后,便划燃一根火柴扔到自己腿上。瞬间,他那瘦削的身影便消失在冲天而起的烈焰中。
微风拂动着他脸前的火焰。我能看到,虽然他双目紧闭,但是这难以想象的痛苦令他的表情极度扭曲。在整个自焚过程中,尽管空气中充满了焚烧人体的味道,他既没哼一声,也没挪一下&&两个和尚展开一大幅布制的标语,上面写着:&僧人自焚为抗议政府压迫。&
僧人在西贡街头自焚的消息震惊了世界。第二天,布朗拍摄的照片就放在了肯尼迪总统的办公桌上,似乎暗示着南越统治者吴庭艳的无能。在接下去的几个月里,这些资料推动美国政府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们对吴庭艳失去了信心,预谋除掉他另换一个傀儡。
最合适的政变领导人无疑是杨文明将军。他出身法国殖民军队,被美国人称为&大明&,同时也是南越军功最显赫的将领。8月末的一天,根据美国驻越南大使亨利&卡伯特&洛奇的密令,一位名叫科奈恩的中情局特工造访了杨文明,两人谈得十分投机。杨文明随即任命心腹陈文敦(时任南越&代总参谋长&)作为他和科奈恩的联络员。为避免打草惊蛇,两人总是在一家牙科诊所里秘密会面;在他们的合谋下,政变的详细计划在九十月间逐步成形。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当时在自己的牙齿上真的做了不少文章。&科奈恩回忆道。
对于美国方面的动作,吴庭艳及其同党也并非毫无知觉。他的弟弟,绰号&越南的拉斯普金&(注:拉斯普金是俄罗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国师&)的吴庭儒日益激烈地批判美国的对越政策,甚至骂洛奇大使是个&道德沦丧的小人&。他还不断威胁要和越共谈判来换取和平,甚至宣称&美国人正在把我们推向越共怀抱&。
日下午4点20分,肯尼迪总统在白宫召集了15位高级外交顾问和国家专家,吴庭艳的命运将在这里接受裁决。正如录音资料记录的那样,会议代表们对政变意见不一。然而更奇怪的是,现场居然没有人对这些疑虑作出回应,没有人要求大家投票表决,也没有人系统地讨论政变可能带来的后果。就连肯尼迪本人也没有主动询问反对者的意见,用他自己的话说:&让洛奇他们看着办吧,到时候一切就都清楚了。&
就在这样一个可以说是轻率的会议里,发动政变的决议被最终通过了。
3.&美国大使和他们是一伙的!&
11月1日星期五,亲吴派的南越&海军司令&胡晋俊上校一大早就在西贡的&军官之家&俱乐部玩起了网球。未曾想,就在去吃午饭的路上,胡晋俊竟被他的副官一枪打死,而后者正是政变的策划者之一。这件事本不在计划之内,不过当杨文明得知消息后,他明白此刻只能孤注一掷、提前动手了。随着一声令下,早已串通好的步兵、骑兵和空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市内的机场、警察局、广播站、海军指挥部和整个邮政系统。为防止外省的保吴派前来救援,叛军还在各条要道上部署了重兵。
杨文明等人起初决定,如果吴庭艳愿意投降的话,就给他一条生路。然而当电话打到&总统府&嘉隆宫的时候,吴氏兄弟却不予回应--据说,身为天主教徒的吴庭艳自认为有上帝保佑,所以一定能够&大难不死&。思前想后,他决定直接向美国大使洛奇求救。
&最近西贡有一些军队不愿服从政府的统治,&吴庭艳试探道,&我非常希望了解美国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如何?&
&抱歉,我从头到尾也没听说一点关于造反的消息,&洛奇装模做样地推托说,&另外,现在是美国东部时间凌晨4点30分,华盛顿不能现在就给您答复。&
&但您至少应该有个大概的看法吧!我现在只希望能够依从你们的要求,尽我所能。我相信,美国交给我的任务是至高无上的&&&
&诚然,您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然而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您的人身安全。听说,如果你们愿意主动下台的话,这件事的主谋会给你们兄弟俩提供离开越南的方便。不知您有没得到这个消息?&
电话那边的吴庭艳愣住了。他意识到:原来洛奇和政变那帮人是一伙儿的!
4.吴氏兄弟被闪电处决
次日凌晨4点,叛军的大部队向嘉隆宫发起了猛攻。天明时分,&总统府&的一扇窗户里飘出了白旗。造反派让一名上尉进宫受降,岂料刚走到大门口就被一枪放倒。叛乱士兵们怒火万丈,荷枪实弹地蜂拥而入。但他们把嘉隆宫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吴庭艳和吴庭儒的踪迹。原来,吴氏兄弟已经秘密逃往西贡的唐人街寻求庇护。其间,他们还联系过台湾&大使馆&,希望暂时避难。后者迫于美方压力,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走投无路的吴庭艳意识到自己的死期不远了。为拖延时间,他亲自打电话给叛军首脑,说准备在一个天主教堂里投降。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早在几个小时之前,政变的主谋们已决定了他的命运--&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杨文明亲自挑选了一班得力人马,其中包括他的保镖,一位身手不凡的刺客。这队人驾着两辆军用吉普和一辆M-113装甲车呼啸而出,不一会就找到了那个天主教堂。吴氏兄弟被铐着塞进了装甲车。吴庭儒此时仍显得十分不满:&你们居然用这样的车来伺候总统?简直太不像话了!&
已经没人去理会他的咆哮了。车队很快发动起来,返回叛军的指挥中心。
没人知道这一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当装甲车的舱门再次打开时,只见吴氏兄弟已经满身枪眼,吴庭儒还被捅了几刀,两人早已气绝身亡。负责这次&特别逮捕行动&的小头目径直走到杨文明面前,行了个军礼,用法语干脆利落地报告:&顺利完成任务!&
一旁的陈文敦被这幕景象惊呆了。呆了半晌,他才小心翼翼地问自己的上司:&您为什么非要把他们给杀了呢?&
&杀了又怎么样?&杨文明冷冷地回应道。
5.&这样的死法可不好受&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福雷斯特尔接到密电后,急急忙忙地冲进白宫,上气不接下气地报告了吴庭艳的死讯。肯尼迪当时正在开会,闻听此事如遭五雷轰顶。一位外国领导人、一位美国多年的盟友、一位肯尼迪本人私交甚密的朋友--更重要的是,一位天主教徒,最后却在一场美国支持下的政变中丢了性命,这听起来真是荒谬!
&肯尼迪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他脸色苍白,震惊而又沮丧,我从未见过他那样的表情。&参联会主席泰勒上将回忆道,&总统一直坚持认为把吴庭艳驱逐出越南就够了,并被告知政变'不会流血'。然而事实却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中情局随后得到了一组独家照片。上面的吴氏兄弟被砍得血肉模糊,双手被牢牢地反绑着,死状惨不忍睹。在11月4日的内部会议上,国家安全顾问麦克乔治&邦迪警告众人,用不了两天,这些照片就会登上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到时候,就算是没大脑的人也会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的死法可不好受。&
肯尼迪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整个余生都在为此自责。对他来讲,这不仅仅是对他道德的折磨,还是对他信仰的拷问--正如后人分析的那样,肯尼迪十分难过地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让第一位当上越南总统的天主教徒,被第一位当上美国总统的天主教徒谋害了&。
美国,日本,原子弹相关文章
04-15越南战争的真相要从1955年说起。二战后,胡志明领导越南共产党在北越建立了代表红色政权的越南民主共和国,而南越则是由军人独裁政权主宰。美苏冷战的环境下,美
04-15“二战”后的日本,堪称满目疮痍,遍地废墟。工业基础和城市建筑,几乎全部被美军的无差别轰炸摧毁。在严厉的国际制裁下,日本国民经济更是到了崩溃的边缘。当时
04-13张桃芳,江苏兴化人,1931年出生,郑板桥的同乡。1946年担任儿童团团长。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阻击战中,张桃芳
04-13《马关条约》刚刚签订,李鸿章就开始向光绪呼吁变法:“敌焰方张,得我巨款及沿海富庶之区,如虎傅翼,后患将不可知。臣混耋,实无能力。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
04-131944年10月,中国远征军112团在缅甸误中日军埋伏。在这危急时刻,一营官兵决定掩护整团突围,自己则担任阻击任务。最终,112团其他官兵都突了围,但一营的200多名
04-13日 英国新政府与美达成停战协议。日,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这一胜利
04-13现在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在华曾开设“慰安所”,里面有“慰安妇”,这些人主要来源于日本、朝鲜、韩国,当然,也有少部分是中国妇女。而日军兵一解散之后,基本上
04-13最近由于美国在中国周边区域军事部署的加大,很多媒体设想中国或有可能出现冷战时期苏联的局面,显然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并且中国跟美国有长期的合作
04-12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灭亡金朝之后,又迫使朝鲜半岛称臣,志得意满之下定都于大都(北京)。他即位后很快开始进攻日本。
04-18郦道元
  郦道元(约472D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官御史中尉,执法严峻,后为关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寅杀 害。好学
中国历史文章推荐
| 作品声明 |
可可简笔画是由简笔绘画爱好者玉龙先生(网络用名:玉龙铠甲)创办的一家免费简笔画教程网站.如有联系请致信:yulong#jianbihua.cc
Copyright &
可可. 版权所有 禁止盗版 |
工信部ICP备案号 苏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菲 容易受伤的女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