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禅宗qq当中的禅字到底指的是什么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禅宗的意思是什么?
蛇蝎美人°002F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禅"究意是什么东西?事实上"禅"是不著语言,也不立文字的,能够用语言文字来解说的,就不是禅.若真要说禅的话,我一站上台就应该立即下台的.因为"禅"是只能会意不能言传的,一经书写或口说即成废话.然而我却不得不说,因为禅门有个"以指标月"的譬喻:对于一个从来不知月亮为何物的人,在苍茫的星空中,不知月亮究竟在哪里?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认识月亮的人,用手指著月亮说:"那就是月亮!".所以,语言、文字只是个标示工具,真正的"禅"是要靠自己去体会的. 此刻我是手指,那么,请问诸位,月亮在何处呢? "无处不在"(听众回答) 该打! "第三十层楼"(听众再答) 这个答案也不对,因为"动念即乖,开口就错!" 禅学的基本概念 一、"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这是出自《楞伽经》原两句话.上一句话是说佛所说的法,是告诉我们,一切以心为根本,句句都是从清净的心性中流露出来的.语言是虚假的,唯有心性才是真实不变的. 下句指出,欲达开悟见性的境界,应以"无门"为入门的方法,所谓"无门",是指没有特定门路的意思.禅门颇似某些学校,没有特定的大门,要走入校园内,四通八达,并不一定得要通过某个特殊的大门一样. 宋代有一本慧海禅师编集的公案书,就叫《无门关》,里面记载的都是以无门为入门,因而开悟的故事,有兴趣的人,可以去参阅. 二、《六祖坛经》:"此法门立无念为宗","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 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一条门路,但是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即是:对内需胸无成见,不得执著,对外不能有任何的分别心,这种情形叫做"无念". 无念并不是没有念头,而是这个"心",内不受自我所束缚,外不被环境来动摇.以此为基准,就能够找到一个修行的门路了. 三、"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 禅学与世间一般的学问不太一样.一般的学问乃至哲学,是要靠自己的思考,以及知识经验的累积而成."禅"却是要在放下内在及外在一切知见之后,才能激出无漏的真实智慧,那即是开悟. 所以,有人主张:最笨、最懒于做学问的人,应该来学禅.因为禅宗既不需要世智辩聪,同时也不要求博学强记.但是,相反的,也有人认为只有聪明利根的人,才够资格问津禅学.因为有大智慧的人,可以随时吸收,随时放下,因而得以日新又新.这样的人,才可能开悟. 四、"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对一般求道学法的人而言,总以为"道"或是"法"是实有之物.因此,不断地向外去寻求.不是向佛求,就是向师求.但是禅宗却要人打破这种观念上的牢笼,直指本心,认为心外别无一法. 五、"离性别无佛"、"见性成佛" 中国的禅宗特别重视开悟见性,然而"自性"是什么呢?六祖惠能大师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又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指出佛与凡夫的不同,只在前者悟,而后者迷罢了.如果能够到达"无念、无忆、无著、内外不住,来去自由"的境界,即是"见性成佛". 禅宗如何修行 一、静坐不是禅,枯坐也不会开悟 释迦牟尼佛在证悟之前,曾于雪山下坐了六年.而达摩祖师初入中国的时候,也曾在嵩山面壁九年.由此可见打坐的重要性.因此,中国初期禅师们,仍不免治用印度的传统方式,特别偏重禅坐的功夫.这种情形一直沿袭到惠能大师及其门下,南岳怀让禅师时,才出现了一番变革,那就重悟不重定. 当年,马祖道一禅师在南岳怀让座下的时候,十分用功,整天在蒲团上打坐.但是怀让看在眼里却颇不以为然,便捡起一块砖头,到马祖面前用力的在石头上磨起来;由于声音很大,惊扰了正在打坐的马祖,开口问说:"和尚磨砖作什么?"南岳说:"磨来作镜子啊!"马祖失笑说:"砖头怎么可能磨成镜子!"南岳反问:"磨砖不能作镜,打坐又岂能成佛!"马祖因此便开悟了. 开悟在于放下自我执著,打坐只是身体不动,假如内心思绪汹涌如波涛起伏,或如躲在黑山鬼窟无所事事,坐得再久,也是白费功夫. 二、静坐时能觉察心中有烦恼,便是修行. 《圆觉经》中说:"如幻即离,离幻即觉."但也切忌抗拒烦恼,希企开悟,否则,喜静厌闹,欣净拒染,便不能悟. 三、平常生活即是禅的修行 禅宗有一个故事说到,有一天有位僧人向赵州请法而问:"学人迷昧,乞师指示."州云:"吃粥也未?"僧答:"吃粥也."州云:"洗钵去."也就是说,该吃粥时去吃粥,吃完了粥应洗钵,这便是佛法. 许多发心学佛的人,常误以为,只有在佛前上香、礼拜、诵经,或是到深山古洞去闭关打坐才是修行,殊不知生活就是修行.禅宗主张应该将修行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平常一举一动的每一个念头,都要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不管是行、住、坐、卧、吃饭、穿衣、待人接物都是修行. 所以,有一次有源律师向大珠慧海禅师请教:"和尚修道,还用功否?"慧海禅师答说:"用功"又问:"如何用功?"禅师云:"饥来吃饭困来眠."有源律师问:"一切人总如同师用功否?"慧海云:"不同."曰:"何故不同?"慧海说:"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可知,心无杂念妄想,不打坐也是修行,心有杂念妄想,打坐也不能开悟. 四、执著修行便不是真修行,不注意修行更不是真修行 现在我们再回到"磨砖不能作镜"的公案上.马祖知道执著于形式上的修行没有用,因而开悟.那么,如果大家都不曾练过打坐,也从来不注意修行,是不是一样可以开悟?这是不可能的!当我们年轻气盛的时候,往往如此以为:"成佛也不过如此,开悟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对我而言,开不开悟,没有什么不同!"然而一旦困境现前,烦恼缠绕时,就不免于挣扎之苦了. 五、经常保持直心和平常心,便是修行 《维摩诘经》有两句话:"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所谓直心,就是平常心,也就是完全没有主观的分别和执著,而有超越主客观的清净心,就是有大智慧的人.经常保持直心,当下就是在清净的佛国里.不过要有这种功夫颇不容易,因此,我们需要不停地练习. 有些人自以为他们的心,已经不具任何主观意识,也不带半点分别执著,其实很可能是自欺欺人.事实上没有大彻悟的人,都还有我执未曾消融,自然有人、我之别,乃至不免于内在感情的冲动. 六、清清楚楚的不思善、不思恶,便是修行,便是开悟 远在四祖道信听时候,他就曾提出如下的看法:"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他认为不用任何方法,不须行善去恶,当怎么就怎么,不作主观的分别,当下就是佛性的显现. 又《六祖坛经》里也有一段有趣的公案:当初六祖惠能为了避开夺法争衣的纠缠,向南潜逃,却被惠明追到.六祖于是对有意夺他衣钵的惠明说:"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便于言下有悟. 七、参话头,坐疑情,破疑团时即是为开悟 我有个学生是澳洲人,他经过长达八年的修行,功力达某种程度,可以连续打坐数个钟头而不起座.他自以为已入无我之境,因此十分自得且执著.直到有一天看到我所著的书,才惊觉原来他对自我的执著仍然牢不可破.因此,特地飞到台湾,跟我打了一次禅七,我教他用参分案的方法来淡化自我,七天下来,他的自我的意识果然愈来愈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佛教禅宗文化:什么是公案、当头棒喝
佛教禅宗,直指人心,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佛祖释迦牟尼佛说,人人都是佛,都可以成佛。
&&&&什么是人、什么是佛?
&&&&人是迷路的佛,佛是觉悟的人。
&&&&当你觉悟了,就是佛了。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有禅宗的顿悟法门。
&&&&禅宗顿悟法门,适合有累世修行经历,悟性高的修行者。
&&&&禅宗又名--佛心宗摄持一切乘。
&&&&禅宗是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慧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禅宗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很多人对佛教的禅宗很迷惑,觉得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人心是佛、顿悟成佛”好像主要是嘴巴功夫,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佛祖慈悲,开设八万四千法门教化人心,而禅宗顿悟法门,是佛祖针对悟性高的人单独开设的一个法门。所以,禅宗适合累世修行多、此生悟性高的人。悟性高的人,一句话就会顿悟。
&&&&禅宗顿悟法门,属于起步就是高智慧的。
&&&&需要悟性高。如果悟性不高,只知道耍嘴巴功夫,那是永远不会开悟的。
&&&&每个人的佛缘不一样,修行法门也不一样。
&&&&譬如:有的人一听戒杀放生、行善积德就欢喜,立刻行动。有的人一听就认为是骗人的、绝对排斥。为什么不一样呢?因为每个人累世修行不一样啊。每个的修行经历不一样,累世修行的,悟性高的,听到一句就会开悟,累世修行少,悟性就低,需要此生持续修行、名师指点,才会开悟。
&&&&给大家举个例子。譬如:同样是《金刚经》,有的人一看《金刚经》就头痛,一看《金刚经》就迷惑,尤其是对《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更是迷惑。
&&&&但不认识字的禅宗六祖慧能竟然听了金刚经一句话就开悟。
&&&&禅宗六祖慧能,父亲早亡,家境贫穷以卖柴为生。一次,慧能打柴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便心有所悟。于是萌发他去黄梅双峰山拜谒五祖弘忍,由此开始了学佛生涯。
&&&&&禅宗如何传到中国的呢?
&&&&禅宗的传承流程:释迦世尊在灵山会上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心法传给摩诃迦叶,迦叶尊者以单传的形式传给阿难,如此递相传授,一直传到了西天第二十八祖达摩。达摩的师父达摩多罗在传法给他时,告诉他以后应当到震旦(中国)传法,那里有很多苦海众生需要救拔。达摩大师遵从师父的教令,来到中国传法救济苦难众生。菩提达摩到中国之后,首先传法给慧可大师,同时传付衣钵。从此禅宗开始在中国流传。
&&&&看到这些,大家就会理解禅宗的高起点、高定位了。
&&&&禅宗很多术语,譬如公案、当头棒喝等等。乍一看很难理解。
&&&&看到“远尘”整理的《禅宗常用术语解读》非常好,分享给有缘者:
  禅宗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五家七派分头并弘的繁盛局面。与此同时,禅宗不同宗派也出现了许多代表各自特色的术语。这些术语具有很深的佛教内涵,有的已经演变成汉语词汇中的日常用语。对于一个想了解和学习禅宗的人来说,熟悉禅宗常用术语的意义,是深入研究禅宗的必备基础和条件。
&&&&为了帮助普通的读者了解禅宗常用术语的含义,笔者“远尘”特从禅宗常用术语中择要予以介绍。
  一、什么是“公案”
  很多佛教故事一般用“曾经有一个公案......”来讲故事。诸葛长青认为,公案就是用来启迪、教育别人的故事、案例(包含深深哲理)。
&&&&公案原指官府的案牍,即法律命令,是至为严肃而不可违犯的法令,可以定法,可以判断是非。禅宗运用它专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
&&&&通俗地说,公案就是对禅宗祖师言行范例所做的总结和归纳。凡禅宗祖师“拈弄”或“评唱”的因缘或“上堂”、
“小参”所作垂示的话头,后人都称之为公案。
&&&&师徒之间的机锋、现存祖师的语录,或偈颂,也都属公案范畴。对于公案定义,圆悟禅师在《碧岩录》第九十八则评唱中说:“古人事不获已,对权垂示,后人唤作公案。”自此,禅宗行人就把禅宗祖师的言行视为公案,也就是把禅师的言行视为判定是非和衡量迷悟的标准,以此宋印证禅宗学徒对禅的宗旨是否予以领悟。
  禅宗公案盛行于唐末五代时期,当时禅宗内部参禅之风大为流行。在禅宗师徒机语问答中,形成了许多固定的问答句式。禅宗学徒将这些机缘问答之语记录下来,汇集在一起,作为参禅者的指示。天长日久,这些语录便成为禅宗学徒思考研究的对象或坐禅的座右铭,并作为后代禅者依凭的范式,后人于是将此称为“公案”。
&&&&运用“公案”一词最早的是唐末僧人黄檗希运禅师。他在《传心法要》中说:
“既是大丈夫,应看个公案!”至五代宋初, “公案”则被大量运用于禅僧的参禅活动之中。 《碧岩录》三教老人序说:
“尝谓祖教之书谓之公案者,倡于唐而盛于宋,其来尚矣。”
  按照禅林说法,公案的总数约有一千七百多则,但在禅门中经常使用作为启发弟子悟性的有五百多则。其余则大多比较冷僻或重复。禅宗最初仅有独家语录,其后语录之书日益增多,出现了汇辑的公案之书,其中在禅门中以《五灯会元》、《碧岩录》、《无门关》、《人天眼目》等书最为有名。试举一则“磨砖作镜”的公案如下:
  譬如“磨镜公案”故事(这是经典故事,提醒人们不要死读书、不要固执傻坐修行,要领悟佛祖的本意、领悟成佛的本意。)
&&&马祖道一禅师当年在南岳传法,常独处一室坐禅,不接待来访者。
&&&一天,南岳怀让禅师弄了块砖到他庵外磨了起来。磨了半天,马祖才问道:
“你磨砖作什么?”怀让禅师说: “磨作镜”。
&&&&马祖说:
“磨砖岂能成镜?”怀让便道: “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怀让又说:
“你若是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禅,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 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
&&&大家通过这个公案,就可以体会到“学佛要有诚心、要真干真做、不拘泥于形式,不要死板呆滞”等等,你体会到了,这个公案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什么是“当头棒喝”
&&&&当头棒喝,就是师傅看到弟子们懒惰、不听教化、烦恼迷惑、迟钝不清醒等,故意装作大怒,对弟子大声呵斥、或用板子棒子痛打弟子一下,使其警醒的方法。悟性高的弟子们往往会忽然警醒,立刻精进或者顿悟。当然,也有悟性差的弟子会内心难受,难受一段时间会顿悟师傅的不容易,慢慢顿悟。
  唐代的禅宗祖师在接引弟子之时,为了破除弟子们的妄想执著,或者为了验证弟子的悟境,一改前代祖师温柔启迪的教化方式,采用棒打口喝的方式,用来暗示和启发弟子。
&&&&采用棒喝方式比较早的祖师是马祖道一禅师。
&&&&譬如“马祖棒喝”故事:
&&&&曾有学人问马祖道一: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马祖二话不说,出手便打,还说:
“我若不打汝,诸方笑我也。”
&&&&马祖的“喝”也气壮山河,曾使门人百丈怀海禅师“三日耳聋眼黑”,怀海的门人希运听说后大惊失色。
&&&&这个马祖棒喝,使得那个求学者立刻顿悟,这么简单问题还要问,岂不是找打?岂不是浪费时间?
&&&&棒打方式的广泛使用源于青原系德山宣鉴禅师与南岳系的黄檗希运禅师:喝的广泛使用,则始于黄檗门下的临济义玄。
&&&&唐代临济宗的创始人临济义玄好用喝斥之法,德山则直接用棒子打,以这种方式来启发弟子,促其开悟,因此禅门中便有了“临济喝、德山棒”之称。
  禅宗常以雨棒雷喝、石火电光来描述禅宗的棒喝。如《碧岩录》所说:
“直饶棒如雨点,喝似雷奔,也末当得向上宗乘中事。”德山宣鉴即是用棒如雨点来接引学人的。《五灯会元》卷七&&德山宣鉴》载:德山上堂,有僧出礼拜,师便打。僧曰:
“某甲始礼拜,为什么便打?”师曰:
“待汝开口,堪作什么?”虽然没有发问,但已有了发问的念头,所以也要挨打。德山经常是对门人“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
  禅师与学徒之间的棒喝,并不是在伤害对方,而是寄托着对门下的甚深希望和厚爱,他们是极为慈悲和关爱弟子的。因为以心传心的佛法大意并不是用语言宋表达的,他们只好用南禅特有的方式来“反观自心”,推动弟子在棒喝之中触缘开悟。!
棒喝在禅宗的教学和修学方式上,是一种能产生振聋发聩作用的强烈手段,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棒喝方式,令学徒言语道断,心思路绝,从而达到反观自心,瞬间觉悟的目的。
  禅宗史上开始出现以棒喝方式作为教化弟子的方法之后,禅师们开始反对盲目的偶像崇拜,歧视执著经典的做法,主张习禅之人贵在自证自悟,应当观照自心,多从内心上下功夫。反对心外求法,迷失自性。禅宗祖师认为真正的禅者应当推倒偶像权威,敢于与佛祖一争高下,还应当抛开佛教经典,让觉悟的清净本性从心田中流出。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之下,禅门中开始盛行一股“呵佛骂祖”之风。
  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主张“即心即佛”,
“一切现成”,反对学徒死读书。&
 &&&三、什么是“话头”
&&&&&&禅宗话头,就是对师傅、大师、高僧大德针对自己说的话,提出的疑问等,深入思考,悟出其中道理,进而使自己明心见性。
  话头是指公案中记录的禅师之间的问答之语。话头是禅宗学人参禅时所参悟的对象,是用以发起疑情的工具,也可以说是开悟明心的钥匙,是敲门砖。
&&&宋代临济宗禅师主张将参话头作为禅宗参禅开悟的手段,形成了后世的“看话禅”。最早提出参话头的是黄檗希运禅师。他在《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中提出了看“无”字话头,并且对看话头作了说明:
  若是丈夫汉,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
“无。”但去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屙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著精彩。守个无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顿发,悟佛祖之机,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便会开大口。
  对于话头的参究,并不要求你对公案进行回答解释,看话头的目的在于悟,也就是证悟言外之理。
  北宋末年的大意宗杲,继承希运禅师的思想,提出了““看话禅”的主张。他以赵州从谂“狗子还有佛性也无”为根本话头,在“无”字上直观、内省,达到自悟。宗杲认为,参话头首先不能下注语,不能去分析它的意思,不能用语言酬对。这与在机语回答中参悟佛理的主张是对立的。从而指出了参话头与机锋棒喝的根本区别。
  话头有两大特点:一是话头是无意味语。所谓无意味语,就是无理路,不可思议,没有答案,又称活句。古人云:
“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活句!”什么是语中有语呢?人问: “何为佛性?”答:
“真如也!”此即是语中有语。有答案的话就是语中有语,就是死句。为什么是死句呢?因为有了答案,疑情就发不起来了,故称死句!什么是语中无语呢?如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
“东壁打西壁!”此是语中无语,没有答案,是活句。因为你答东壁打西壁,人就会疑问,祖师西来意怎么会是东壁打西壁呢?这样能引发人去猜想!你一去猜想这个问题,疑情就会显现!疑情显现就是与道相应!所以叫活句!所以参禅要参活句,不参死句!二是话头都是疑问句子。因为参话头的目的是发起疑情,所以每个话头部是一个疑问句子。就是要学人把思维和注意力放在疑问上。如:“念佛是谁?”“狗子有无佛性?”“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你本来面目?”这些都是疑问句!
  参话头是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自北宋末年的大慧宗杲禅师大力提倡以来,几乎成为禅宗的代名词。千年来,在话头下参悟的祖师不计其数;而由于祖师的亲身实践,也使参话头这一法,变得更加善巧与方便。
  参话头广受中国佛子欢迎的原因,在于它的入手处极为简易,但却开悟速捷,只要靠住一个活头,起疑情、参到底,就可期以了脱生死。
  四、什么是“机锋”
&&&&禅宗机锋,好像儒家的“因材施教”。是师傅根据弟子的特点随机教化的方式,使得弟子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开悟。虚云大师点化弟子广济的时候,就是如此。当年,虚云大师修建南华寺,南华寺中一位和尚广济只知道自己坐在阁楼上修行,不参加修缮活动、也不做善事。虚云大师就去度化,故意用一把锯锯那阁楼柱子。广济大怒曰:我在修行,你为何打扰!虚云说:你为何修行?广济说:修佛。虚云大师说:你不像佛菩萨一样造福苍生,修的什么佛?.......广济和尚顿悟,于是跪拜为弟子。
  所谓“机锋”,又称“禅机”。
&&&&机,指受教法所激发而活动的心性,或契合真理的关键和机宜:锋指锋利,比喻语言的锐利,禅宗指活用禅机的敏锐状态。
&&&&机锋即是师家或禅僧与他人对机或接引学人时,常以寓意深刻、无踪迹可寻、乃至非言语性之言语来表现自心境界或勘验对方。禅师以锐利的语言开导学人,此种教学方法称为“机用”。师家与学人之心地冥合相契,称为机机相应。禅师与学人用机敏语言表达的主题与禅境,称为“机境”。禅师开导学人的一言一行都被认为含有机要秘诀,给人以启迪,令人触机生解,称为“禅机”。所以,禅林中所谓的机锋,不过是禅师们为启发或印证学人的悟解而因人因地因时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佛门中也把这种方式叫“斗禅机”。
  通俗地说,机锋是禅宗师徒因人、因时、因地而进行的一种神秘主义的教学方法。有时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有时对不同问题作出相同的回答,有时对提出的问题不做直截了当的回答,而是以种种反理性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即:所谓“对病施药”。
&&&&禅宗以“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作为接引学徒的方法,所以将师徒或师兄弟之间在动作、行为或语言上的相互默契看作是参学的究竟。起初一般采用隐语、比喻、暗示等方式,以曲折隐晦的办法绕路说禅,后来进而发展成为棒喝交驰。
  禅宗机锋语言的特点是含蓄、简短、形象生动。其运用是自然而然,毫无造作。有时说非成是,有时说是成非,有的肯定,有的否定,似乎没有定法可循。但其目的是为了启发引导学人,重在使学人产生内在的觉悟和体证。因此,禅宗祖师们的机锋、转语,往往出人意表,匪夷所思,甚至妙语解疑,隽永无穷。
  六、什么是“衣钵相传”
&&&&衣钵相传,就是指师傅把自己智慧传给跟随弟子。衣=佛教的袈裟衣服;钵=佛祖出家人吃饭用的饭钵。佛家用这个比喻,表示弟子得到师傅的真传。
  衣钵相传是。禅宗特有的传承方法。衣钵是指僧尼的袈裟和食器。
&&&《金刚经》云:“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
&&&&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的授受,常付衣钵为信证,称为衣钵相传。
&&&衣钵相传最初起源于释迦牟尼佛灵山会上拈花微笑。
&&&&据《五灯会元》记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释迦世尊在灵山会上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心法传给摩诃迦叶,同时授给迦叶法衣和钵作为基本的得法信物,以此证明传法授受关系。
&&&&迦叶尊者为了续佛慧命,就将“正法眼藏”与衣钵以单传的形式,传给阿难,如此递相传授,一直传到了西天第二十八祖达摩。
&&&&达摩的师父达摩多罗在传法给他时,告诉他以后应当到震旦(中国)传法,那里有很多苦海众生需要救拔。达摩大师遵从师父的教令,来到中国传法救济苦难众生。菩提达摩到中国之后,首先传法给慧可大师,同时传付衣钵。
&&&&对此《祖堂集》中有一段师徒之间的对话:
  达摩云:
“为邪法竟兴,乱于正法。我有一领袈裟,传授与汝。”慧可白和尚:“法既以心传心,复无文字,用此袈裟何为?”大师云:&“内授法印,以契证心;外传袈裟,以定宗旨。虽则袈裟不在法上,法亦不在袈裟,于中三世诸佛递相授记。我今以袈裟亦表其信,令后代传法者有禀承,学道者得知宗旨。断众生疑故。”
  慧可便顶礼,亲事九年,昼夜不离左右。达摩大师乃而告曰:如来以净法眼并袈裟付嘱大迦叶,如是辗转乃至于我。我今付嘱汝,汝听吾偈曰:吾本来此土,传教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由于衣钵是禅宗学徒确立正宗地位的信物,于是衣钵也就成为禅子争夺的祸根。特别是到了弘忍传法给六祖慧能之时,衣钵的潜在危机已经凸显。弘忍为了避免慧能被自己的弟子加害,连夜传法,传法和衣钵给慧能之后,立即送他离开黄梅。尽管如此,六祖还是受到了追杀,所幸有惊无险。
&&&&为了防止以后衣钵给人带来祸患,弘忍告诉慧能:
  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六祖慧能对衣钵带给接法者的祸患深有感触,所以,他一直牢记弘忍禅师的教导,决定此后只传法,不再传衣钵,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所以他在传法给青原行思禅师时说:
  从上衣法双行,师资递授,衣以表信,法乃印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衣以来,遭此多难,况乎后代,争竞心多,衣即留镇山门,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
“师既得法, 归住青原, (见《五灯会元》卷五)
  自慧能之后,禅宗的衣钵相传改为只传心法,不再传付衣钵。
&&&&但衣钵相传作为一种传法的代名词被保留下来,一直延续至今。
&&&&原来的传承袈裟、饭钵的方法已经停止,但是高层次智慧传承方式流传至今,是为今日之传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佛教禅宗文化:什么是公案、当头棒喝(图)
佛教禅宗文化:什么是公案、当头棒喝(图)&
佛教禅宗,直指人心,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 诸葛长青
佛祖释迦牟尼佛说,人人都是佛,都可以成佛。
什么是人、什么是佛?
人是迷路的佛,佛是觉悟的人。
&&& 当你觉悟了,就是佛了。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有禅宗的顿悟法门。
禅宗顿悟法门,适合有累世修行经历,悟性高的修行者。
禅宗又名--佛心宗摄持一切乘。
禅宗是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慧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 禅宗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很多人对佛教的禅宗很迷惑,觉得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人心是佛、顿悟成佛”好像主要是嘴巴功夫,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诸葛长青认为,佛祖慈悲,开设八万四千法门教化人心,而禅宗顿悟法门,是佛祖针对悟性高的人单独开设的一个法门。所以,禅宗适合累世修行多、此生悟性高的人。悟性高的人,一句话就会顿悟。
&&诸葛长青认为,禅宗顿悟法门,属于起步就是高智慧的。
需要悟性高。如果悟性不高,只知道耍嘴巴功夫,那是永远不会开悟的。
诸葛长青认为,每个人的佛缘不一样,修行法门也不一样。
譬如:有的人一听戒杀放生、行善积德就欢喜,立刻行动。有的人一听就认为是骗人的、绝对排斥。为什么不一样呢?因为每个人累世修行不一样啊。每个的修行经历不一样,累世修行的,悟性高的,听到一句就会开悟,累世修行少,悟性就低,需要此生持续修行、名师指点,才会开悟。
&&& 诸葛长青给大家举个例子。譬如:同样是《金刚经》,有的人一看《金刚经》就头痛,一看《金刚经》就迷惑,尤其是对《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更是迷惑。
&&&&但不认识字的禅宗六祖慧能竟然听了金刚经一句话就开悟。
禅宗六祖慧能,父亲早亡,家境贫穷以卖柴为生。一次,慧能打柴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便心有所悟。于是萌发他去黄梅双峰山拜谒五祖弘忍,由此开始了学佛生涯。
&&&&&禅宗如何传到中国的呢?
诸葛长青研究发现禅宗的传承流程:释迦世尊在灵山会上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心法传给摩诃迦叶,迦叶尊者以单传的形式传给阿难,如此递相传授,一直传到了西天第二十八祖达摩。达摩的师父达摩多罗在传法给他时,告诉他以后应当到震旦(中国)传法,那里有很多苦海众生需要救拔。达摩大师遵从师父的教令,来到中国传法救济苦难众生。菩提达摩到中国之后,首先传法给慧可大师,同时传付衣钵。从此禅宗开始在中国流传。
&看到这些,大家就会理解禅宗的高起点、高定位了。
禅宗很多术语,譬如公案、当头棒喝等等。乍一看很难理解。
诸葛长青看到“远尘”整理的《禅宗常用术语解读》非常好,分享给有缘者:  禅宗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五家七派分头并弘的繁盛局面。与此同时,禅宗不同宗派也出现了许多代表各自特色的术语。这些术语具有很深的佛教内涵,有的已经演变成汉语词汇中的日常用语。对于一个想了解和学习禅宗的人来说,熟悉禅宗常用术语的意义,是深入研究禅宗的必备基础和条件。
为了帮助普通的读者了解禅宗常用术语的含义,笔者“远尘”特从禅宗常用术语中择要予以介绍。
  一、什么是“公案”
  诸葛长青:很多佛教故事一般用“曾经有一个公案......”来讲故事。诸葛长青认为,公案就是用来启迪、教育别人的故事、案例(包含深深哲理)。
公案原指官府的案牍,即法律命令,是至为严肃而不可违犯的法令,可以定法,可以判断是非。禅宗运用它专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
通俗地说,公案就是对禅宗祖师言行范例所做的总结和归纳。凡禅宗祖师“拈弄”或“评唱”的因缘或“上堂”、
“小参”所作垂示的话头,后人都称之为公案。
师徒之间的机锋、现存祖师的语录,或偈颂,也都属公案范畴。对于公案定义,圆悟禅师在《碧岩录》第九十八则评唱中说:“古人事不获已,对权垂示,后人唤作公案。”自此,禅宗行人就把禅宗祖师的言行视为公案,也就是把禅师的言行视为判定是非和衡量迷悟的标准,以此宋印证禅宗学徒对禅的宗旨是否予以领悟。
  禅宗公案盛行于唐末五代时期,当时禅宗内部参禅之风大为流行。在禅宗师徒机语问答中,形成了许多固定的问答句式。禅宗学徒将这些机缘问答之语记录下来,汇集在一起,作为参禅者的指示。天长日久,这些语录便成为禅宗学徒思考研究的对象或坐禅的座右铭,并作为后代禅者依凭的范式,后人于是将此称为“公案”。
运用“公案”一词最早的是唐末僧人黄檗希运禅师。他在《传心法要》中说:
“既是大丈夫,应看个公案!”至五代宋初, “公案”则被大量运用于禅僧的参禅活动之中。 《碧岩录》三教老人序说:
“尝谓祖教之书谓之公案者,倡于唐而盛于宋,其来尚矣。”
  按照禅林说法,公案的总数约有一千七百多则,但在禅门中经常使用作为启发弟子悟性的有五百多则。其余则大多比较冷僻或重复。禅宗最初仅有独家语录,其后语录之书日益增多,出现了汇辑的公案之书,其中在禅门中以《五灯会元》、《碧岩录》、《无门关》、《人天眼目》等书最为有名。试举一则“磨砖作镜”的公案如下:
  譬如“磨镜公案”故事(诸葛长青:这是经典故事,提醒人们不要死读书、不要固执傻坐修行,要领悟佛祖的本意、领悟成佛的本意。)
马祖道一禅师当年在南岳传法,常独处一室坐禅,不接待来访者。
一天,南岳怀让禅师弄了块砖到他庵外磨了起来。磨了半天,马祖才问道: “你磨砖作什么?”怀让禅师说: “磨作镜”。
马祖说: “磨砖岂能成镜?”怀让便道: “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怀让又说:
“你若是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禅,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 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
诸葛长青说:大家通过这个公案,就可以体会到“学佛要有诚心、要真干真做、不拘泥于形式,不要死板呆滞”等等,你体会到了,这个公案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什么是“当头棒喝”
诸葛长青:当头棒喝,就是师傅看到弟子们懒惰、不听教化、烦恼迷惑、迟钝不清醒等,故意装作大怒,对弟子大声呵斥、或用板子棒子痛打弟子一下,使其警醒的方法。悟性高的弟子们往往会忽然警醒,立刻精进或者顿悟。当然,也有悟性差的弟子会内心难受,难受一段时间会顿悟师傅的不容易,慢慢顿悟。
  唐代的禅宗祖师在接引弟子之时,为了破除弟子们的妄想执著,或者为了验证弟子的悟境,一改前代祖师温柔启迪的教化方式,采用棒打口喝的方式,用来暗示和启发弟子。
采用棒喝方式比较早的祖师是马祖道一禅师。
&&&&譬如“马祖棒喝”故事:
曾有学人问马祖道一: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马祖二话不说,出手便打,还说: “我若不打汝,诸方笑我也。”
马祖的“喝”也气壮山河,曾使门人百丈怀海禅师“三日耳聋眼黑”,怀海的门人希运听说后大惊失色。
&&&&诸葛长青说:这个马祖棒喝,使得那个求学者立刻顿悟,这么简单问题还要问,岂不是找打?岂不是浪费时间?
棒打方式的广泛使用源于青原系德山宣鉴禅师与南岳系的黄檗希运禅师:喝的广泛使用,则始于黄檗门下的临济义玄。
唐代临济宗的创始人临济义玄好用喝斥之法,德山则直接用棒子打,以这种方式来启发弟子,促其开悟,因此禅门中便有了“临济喝、德山棒”之称。
  禅宗常以雨棒雷喝、石火电光来描述禅宗的棒喝。如《碧岩录》所说:
“直饶棒如雨点,喝似雷奔,也末当得向上宗乘中事。”德山宣鉴即是用棒如雨点来接引学人的。《五灯会元》卷七&&德山宣鉴》载:德山上堂,有僧出礼拜,师便打。僧曰:
“某甲始礼拜,为什么便打?”师曰:
“待汝开口,堪作什么?”虽然没有发问,但已有了发问的念头,所以也要挨打。德山经常是对门人“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
  禅师与学徒之间的棒喝,并不是在伤害对方,而是寄托着对门下的甚深希望和厚爱,他们是极为慈悲和关爱弟子的。因为以心传心的佛法大意并不是用语言宋表达的,他们只好用南禅特有的方式来“反观自心”,推动弟子在棒喝之中触缘开悟。!
棒喝在禅宗的教学和修学方式上,是一种能产生振聋发聩作用的强烈手段,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棒喝方式,令学徒言语道断,心思路绝,从而达到反观自心,瞬间觉悟的目的。
  禅宗史上开始出现以棒喝方式作为教化弟子的方法之后,禅师们开始反对盲目的偶像崇拜,歧视执著经典的做法,主张习禅之人贵在自证自悟,应当观照自心,多从内心上下功夫。反对心外求法,迷失自性。禅宗祖师认为真正的禅者应当推倒偶像权威,敢于与佛祖一争高下,还应当抛开佛教经典,让觉悟的清净本性从心田中流出。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之下,禅门中开始盛行一股“呵佛骂祖”之风。
  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主张“即心即佛”,
“一切现成”,反对学徒死读书。&
&三、什么是“话头”
诸葛长青说:禅宗话头,就是对师傅、大师、高僧大德针对自己说的话,提出的疑问等,深入思考,悟出其中道理,进而使自己明心见性。
  话头是指公案中记录的禅师之间的问答之语。话头是禅宗学人参禅时所参悟的对象,是用以发起疑情的工具,也可以说是开悟明心的钥匙,是敲门砖。
宋代临济宗禅师主张将参话头作为禅宗参禅开悟的手段,形成了后世的“看话禅”。最早提出参话头的是黄檗希运禅师。他在《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中提出了看“无”字话头,并且对看话头作了说明:
  若是丈夫汉,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
“无。”但去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屙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著精彩。守个无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顿发,悟佛祖之机,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便会开大口。
  对于话头的参究,并不要求你对公案进行回答解释,看话头的目的在于悟,也就是证悟言外之理。
  北宋末年的大意宗杲,继承希运禅师的思想,提出了““看话禅”的主张。他以赵州从谂“狗子还有佛性也无”为根本话头,在“无”字上直观、内省,达到自悟。宗杲认为,参话头首先不能下注语,不能去分析它的意思,不能用语言酬对。这与在机语回答中参悟佛理的主张是对立的。从而指出了参话头与机锋棒喝的根本区别。
  话头有两大特点:一是话头是无意味语。所谓无意味语,就是无理路,不可思议,没有答案,又称活句。古人云:
“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活句!”什么是语中有语呢?人问: “何为佛性?”答:
“真如也!”此即是语中有语。有答案的话就是语中有语,就是死句。为什么是死句呢?因为有了答案,疑情就发不起来了,故称死句!什么是语中无语呢?如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
“东壁打西壁!”此是语中无语,没有答案,是活句。因为你答东壁打西壁,人就会疑问,祖师西来意怎么会是东壁打西壁呢?这样能引发人去猜想!你一去猜想这个问题,疑情就会显现!疑情显现就是与道相应!所以叫活句!所以参禅要参活句,不参死句!二是话头都是疑问句子。因为参话头的目的是发起疑情,所以每个话头部是一个疑问句子。就是要学人把思维和注意力放在疑问上。如:“念佛是谁?”“狗子有无佛性?”“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你本来面目?”这些都是疑问句!
  参话头是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自北宋末年的大慧宗杲禅师大力提倡以来,几乎成为禅宗的代名词。千年来,在话头下参悟的祖师不计其数;而由于祖师的亲身实践,也使参话头这一法,变得更加善巧与方便。
  参话头广受中国佛子欢迎的原因,在于它的入手处极为简易,但却开悟速捷,只要靠住一个活头,起疑情、参到底,就可期以了脱生死。
  四、什么是“机锋”
诸葛长青认为:禅宗机锋,好像儒家的“因材施教”。是师傅根据弟子的特点随机教化的方式,使得弟子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开悟。虚云大师点化弟子广济的时候,就是如此。当年,虚云大师修建南华寺,南华寺中一位和尚广济只知道自己坐在阁楼上修行,不参加修缮活动、也不做善事。虚云大师就去度化,故意用一把锯锯那阁楼柱子。广济大怒曰:我在修行,你为何打扰!虚云说:你为何修行?广济说:修佛。虚云大师说:你不像佛菩萨一样造福苍生,修的什么佛?.......广济和尚顿悟,于是跪拜为弟子。
  所谓“机锋”,又称“禅机”。
机,指受教法所激发而活动的心性,或契合真理的关键和机宜:锋指锋利,比喻语言的锐利,禅宗指活用禅机的敏锐状态。
机锋即是师家或禅僧与他人对机或接引学人时,常以寓意深刻、无踪迹可寻、乃至非言语性之言语来表现自心境界或勘验对方。禅师以锐利的语言开导学人,此种教学方法称为“机用”。师家与学人之心地冥合相契,称为机机相应。禅师与学人用机敏语言表达的主题与禅境,称为“机境”。禅师开导学人的一言一行都被认为含有机要秘诀,给人以启迪,令人触机生解,称为“禅机”。所以,禅林中所谓的机锋,不过是禅师们为启发或印证学人的悟解而因人因地因时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佛门中也把这种方式叫“斗禅机”。
  通俗地说,机锋是禅宗师徒因人、因时、因地而进行的一种神秘主义的教学方法。有时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有时对不同问题作出相同的回答,有时对提出的问题不做直截了当的回答,而是以种种反理性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即:所谓“对病施药”。
禅宗以“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作为接引学徒的方法,所以将师徒或师兄弟之间在动作、行为或语言上的相互默契看作是参学的究竟。起初一般采用隐语、比喻、暗示等方式,以曲折隐晦的办法绕路说禅,后来进而发展成为棒喝交驰。
  禅宗机锋语言的特点是含蓄、简短、形象生动。其运用是自然而然,毫无造作。有时说非成是,有时说是成非,有的肯定,有的否定,似乎没有定法可循。但其目的是为了启发引导学人,重在使学人产生内在的觉悟和体证。因此,禅宗祖师们的机锋、转语,往往出人意表,匪夷所思,甚至妙语解疑,隽永无穷。
  六、什么是“衣钵相传”
诸葛长青认为,衣钵相传,就是指师傅把自己智慧传给跟随弟子。衣=佛教的袈裟衣服;钵=佛祖出家人吃饭用的饭钵。佛家用这个比喻,表示弟子得到师傅的真传。
  衣钵相传是。禅宗特有的传承方法。衣钵是指僧尼的袈裟和食器。
《金刚经》云:“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
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的授受,常付衣钵为信证,称为衣钵相传。
衣钵相传最初起源于释迦牟尼佛灵山会上拈花微笑。
据《五灯会元》记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释迦世尊在灵山会上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心法传给摩诃迦叶,同时授给迦叶法衣和钵作为基本的得法信物,以此证明传法授受关系。
迦叶尊者为了续佛慧命,就将“正法眼藏”与衣钵以单传的形式,传给阿难,如此递相传授,一直传到了西天第二十八祖达摩。
达摩的师父达摩多罗在传法给他时,告诉他以后应当到震旦(中国)传法,那里有很多苦海众生需要救拔。达摩大师遵从师父的教令,来到中国传法救济苦难众生。菩提达摩到中国之后,首先传法给慧可大师,同时传付衣钵。
对此《祖堂集》中有一段师徒之间的对话:
  达摩云:
“为邪法竟兴,乱于正法。我有一领袈裟,传授与汝。”慧可白和尚:“法既以心传心,复无文字,用此袈裟何为?”大师云:
“内授法印,以契证心;外传袈裟,以定宗旨。虽则袈裟不在法上,法亦不在袈裟,于中三世诸佛递相授记。我今以袈裟亦表其信,令后代传法者有禀承,学道者得知宗旨。断众生疑故。”
  慧可便顶礼,亲事九年,昼夜不离左右。达摩大师乃而告曰:如来以净法眼并袈裟付嘱大迦叶,如是辗转乃至于我。我今付嘱汝,汝听吾偈曰:吾本来此土,传教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由于衣钵是禅宗学徒确立正宗地位的信物,于是衣钵也就成为禅子争夺的祸根。特别是到了弘忍传法给六祖慧能之时,衣钵的潜在危机已经凸显。弘忍为了避免慧能被自己的弟子加害,连夜传法,传法和衣钵给慧能之后,立即送他离开黄梅。尽管如此,六祖还是受到了追杀,所幸有惊无险。
为了防止以后衣钵给人带来祸患,弘忍告诉慧能:
  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六祖慧能对衣钵带给接法者的祸患深有感触,所以,他一直牢记弘忍禅师的教导,决定此后只传法,不再传衣钵,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所以他在传法给青原行思禅师时说:
  从上衣法双行,师资递授,衣以表信,法乃印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衣以来,遭此多难,况乎后代,争竞心多,衣即留镇山门,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
“师既得法, 归住青原, (见《五灯会元》卷五)
  自慧能之后,禅宗的衣钵相传改为只传心法,不再传付衣钵。
但衣钵相传作为一种传法的代名词被保留下来,一直延续至今。
诸葛长青:原来的传承袈裟、饭钵的方法已经停止,但是高层次智慧传承方式流传至今,是为今日之传承。&&&&
本文参考资料:1、远尘 《禅宗常用术语解读》
&&&&&&&&&&&&&&&&&
2、诸葛长青佛学研究成果
&阿弥陀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
诸葛长青祝福天下孝敬父母、行善积德、放生施食、捐印经书的有缘者富贵吉祥、福报巨大。
& 阿弥陀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
诸葛长青祝福天下孝敬父母、行善积德的有缘者富贵吉祥!
祝福天下有缘者有求必应、天官赐福、事业腾飞、财源广进!
&&&&更多关于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素食、国学、放生、素食、施食等文章,请看诸葛长青的新浪博客专辑文章:
1、改运方法:反思忏悔、止恶行善:
2、如何忏悔:忏悔仪轨忏悔方法:&
3、诸葛长青放生仪轨:
4、诸葛长青放生文化专辑:
5、诸葛长青施食仪轨:
6、诸葛长青施食文化专辑:
7、施食提醒:添加奉送咒等:
8、施食回向地狱:怎样回向地狱众生
9、如何念佛:念佛仪轨念佛方法:
10、诸葛长青佛家文化专辑:&
11、诸葛长青素食文化专辑:
12、诸葛长青道家文化专辑:&&&&&
13、诸葛长青儒家文化:&&&&&&&
诸葛长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禅宗直指——大事因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