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是下一个“综合性国家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心”

当前位置:&
上海将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记者昨天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已批复同意上海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相关基础框架。据了解,未来五年,张江国家科学中心不仅将建设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更希望能在重大基础研究、创新生态培育、科研制度改革等方面率先有所突破。
  根据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的信息,关于在张江建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将其定位于“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目标是提升我国在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
  实际上,过去一年,关于在张江建设国家科学中心的设想,外界已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有所了解。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就建议在上海张江建设综合性的国家科学中心。
  去年5月下旬,十届市委八次全会通过的“科创中心22条意见”则对张江国家科学中心的设想作了展开,提出打造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和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大学,汇聚全球顶尖科研机构、领军人物和一流团队,构建科学研究制度环境等任务。
  今年1月底,也就是国家作出相关批复的前夕,上海正式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里更有大段篇幅涉及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纲要》提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主要包括四方面任务:
  一是依托张江地区已形成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争取超强超短激光、活细胞成像平台、海底长期观测网、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一批科学设施落户上海,打造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二是聚焦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物质等基础科学领域,发起设立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计划。
  三是建设世界一流科研型大学和学科,汇聚培育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一流研究团队。大力吸引海内外顶尖实验室、研究所、高校、跨国公司来沪设立全球领先的科学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四是探索实施科研组织新体制,建立符合科学规律、自由开放的科学研究制度环境,探索改革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保障制度。
  昨天,市发展改革委并未将国家两部委关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批复全文公开,只是简要提到“相关建设需要重点开展四方面工作”。据记者观察,这四条内容的核心与脉络,与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相关段落十分接近。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未来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望崛起一批投资额在数十亿元规模的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并力争吸引诸如诺贝尔奖得主级别的顶尖科技人才与团队。虽然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势必把基础研究领域作为核心关注点,但它同样会把大量资源投入核心技术创新领域,希望通过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协同创新,捕捉到能引领产业突破的重大机遇。(首席记者 张懿)
【来源】文汇报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大国新动能:谁会是下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官远星“虽然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但我已经看到了它快速发展的基因。我认为,不出十年,这里一定能建成中国高科(600730)技的中心。”看着矗立眼前的成都科学城,满头白发、拄着拐杖的美国圣克拉拉市政府理事长约翰(John Longwell)显得有些激动,言语间充满肯定。3月31日,包括约翰在内的美国硅谷代表团一行到访成都科学城,开启为期5天的成都之行。这被外界视为成都加速对接硅谷之举,意在通过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实力。成都科学城效果图事实上,不止成都,刚刚过去的三月,全国多地科技创新热情高涨,其背后离不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潮”的兴起。记者注意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四川和湖北的代表委员们分别提出了在成都、武汉布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议。此前,在西安市两会上,也有当地代表委员提出西安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截至目前,正式获批建设的包括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和北京怀柔。按照规划,到 2020 年,我国将“初步建成若干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也意味着,入局者名单有望扩围。面对新一轮“争夺战”和“创建潮”,中国科技战略研究院产业科技发展研究所所长刘峰认为,这是一好事,“大家都愿意来做,能够体现科学中心的作用,这对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实力以及创新都有促进作用。”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科学中心的布局考量或将类似自贸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等,或将仍会考虑东、中、西部的协同发展。“创建潮”开启 “争夺战”涌动今年全国两会以来,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展开的讨论持续火热。就在上周,武汉方面透露,申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方案已初步成型并上报国家部委。而包括成都、西安、深圳等城市也有意申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究竟是什么?和此前的科学类中心有何不同?按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中的表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成为原始创新和重大产业关键技术突破的源头,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基础平台。”《规划》中还提出,2020年,要“初步建成若干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前,北京、上海、安徽合肥已明确入选。在刘峰看来,上述三地各具优势。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北京是高校及科研机构最为集中的地方,其特点就是以知识创造为主,原创性科技成果突出;上海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高校资源也很丰富,其特点是国际化、金融、贸易,有利于吸引全球的资本和人才,共同参与创新活动;合肥有中科大,有很强大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同时地处国家中部地区、长江经济腹地,具有技术及产业转化的市场空间。不过,他也提醒,在建设过程中,各地应突出自身特色,“错位发展,不要雷同。”同时,还要开放发展,“建立全球化的创新网络。”从公开信息来看,包括争创城市在内,各地在创新点上已有所侧重。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相关新闻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当前位置: &
2701人阅读 3人回复
微信扫一扫看帖、分享更快捷
在线时间237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0UID3395732性别保密帖子积分2801阅读权限0注册时间
UID3395732性别保密帖子阅读权限0注册时间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237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0UID3395732性别保密帖子积分2801阅读权限0注册时间
UID3395732性别保密帖子阅读权限0注册时间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1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0UID2577335性别保密帖子积分1014阅读权限50注册时间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0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6 积分
UID2577335性别保密帖子阅读权限50注册时间
在线时间237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0UID3395732性别保密帖子积分2801阅读权限0注册时间
UID3395732性别保密帖子阅读权限0注册时间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精彩看台热门推荐:
品牌广播台我给文章打分
新闻排行榜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合肥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本报合肥1月12日电&&(记者韩俊杰)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联合批复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标志着安徽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依托合肥地区大科学装置集群,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四大领域,吸引、集聚、整合全国相关资源和优势力量,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科学研究的制高点、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  根据建设方案,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突破,原创性成果不断涌现,基本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制度体系。到2030年,建成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综合性科学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