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开战老百姓怎么办俄一旦开战 谁将会是最后的赢家

如果中美俄开战,谁能赢得最终胜利?
如果中美俄开战,谁能赢得最终胜利?
军武酷之武酷君
中美俄是当今世界军事力量排名前3位的国家,也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3个国家。在恐怖的核平衡威慑下,这三个国家基本不会发生全面战争。但是军迷们心中总是有个疑问,如果中美俄三个国家全面开战,到底谁能赢得最终胜利?美国商业内幕网站5月3日刊发凯尔·M·泰勒的文章:《如果俄罗斯、中国和美国现在全部开战,谁会赢呢?》。文章中称,当全球贸易赤字这个话题在竞选造势活动中的热度越来越高时,我们暂时转移一下关注点,放下塔利班和“伊斯兰国”构成的非对称威胁,研究常规战争问题,是合适的。文章对中美俄三个国家军事实力进行了对比,还对可能获胜的赢家进行了大胆猜测:武库君结合泰勒的文章,对中美俄海陆空全面战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获胜方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能给军迷们一些有益的借鉴。一、空中力量,重点是PK隐形战斗机作为唯一一个第五代战机投入作战的国家,美国目前在隐形战机方面处于领跑地位,但是,俄罗斯与中国都在紧追不舍。目前,美国只有187架F-22战机,本应与F-22一样列装的F-35在测试阶段遭遇各种问题,包括高科技头盔。F-22F-22“猛禽”战斗机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联合研制的单座双发高隐身性第五代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F-22是美国于21世纪初期的主力重型战斗机,它是目前最昂贵的战斗机。它配备了可以不发射电磁波,用敌机雷达波探测敌机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和探测范围极远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IM-9X(响尾蛇)近程格斗空对空导弹、AIM-120C(AMRAAM)中程空对空导弹、推重比接近10的涡扇引擎、先进整合航电与人机接口等。F-22战机的隐身能力要比预计中的高出很多,F-22战斗机的雷达反射截面仅相当于一个钢珠的面积,而F-35战机的则相当于一个高尔夫球的面积。而且,F-22战机所配备的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的有效覆盖范围为210公里左右,而设计方案最初规定的雷达覆盖范围为200公里。作为美国未来空中力量的常规威慑,F-22战斗机将成为对付中国的首要手段。日,美国空军官员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介绍,美国空军正在持续改进F-22以应对新的威胁,并且“有可能”重启F-22的生产线。中俄两国隐身战斗机试飞成功之后,打破了美国对于隐身战斗机的垄断,所以美国空军一直有重启F-22战斗机生产线的呼声,不过由于F-22的设计年代较早,加上隐身设计的要求,所以重启和改进F-22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国空军一直视F-22为新世纪夺取和保持制空权的支柱,它拥有完善的隐身、超音速巡航、机动、航空电子和武器,是当今作战能力最强的作战飞机,不过其造价也非常高昂,由于冷战之中背负了高额的国债,加上前苏联解体,美国空军认为不需要太多的F-22战斗机,其采购总数由原计划的700直线降低到380架,最后美国空军只采购了180余架F-22,2012年最后一架F-22交付之后,美国关闭了F-22飞机的生产线。由于F-22价格昂贵,所以美国空军计划大量装备相对“便宜”的F-35,它的采购总数超过2000架,不过F-35研制过程之中问题不断,研制进度一再推迟,造价成本也一再上涨,根据最新报道,F-35最初的采购单价大约是5000万美元(2002年币值),根据2011版世界飞机手册,这个数据已经接近1亿美元,如果算上零备件、后勤保障系统,单机价格就更贵。F-35最大问题还是面对中俄两国隐身战斗机没有优势,并且当对方达到全状态的时候,F-35可能还处于劣势,这对于美国空军来说显然是不可接受的,这样意味着美国空军更加依赖F-22来维持自己的空中优势,除了美国空军之外,美国海军可能也需要F-22的支持。目前美国海军主力舰载机是F/A-18E/F和F-35B/C,这两种战斗机对抗中俄两国现在状态的隐身战斗机十分吃力。根据海外媒体的报道:中国和俄罗斯都有可能发展隐身舰载战斗机,这样意味着美国海军舰载战斗机面对中俄两国航母舰载机的时候,可能处于劣势,所以不排除将来某个时候,美国海军可能也会需要美国空军F-22协同作战,这样F-22数量不足的问题就突显出来,美国空军要求重启F-22生产线的呼声就来源于此。中国正在开发4款隐形战机。歼-202014年,歼-31在空展上亮相。歼-20可能刚刚进入全面投产阶段,它的假想敌过半是F-35,而不是F-22。整体来讲,歼20与F-35战机在性能上,异常靠近,都是隐身战机,具有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全向光电体系,中距空空导弹,只是歼20短缺的超音速巡航才能和超灵活才能,F-35也没有。歼-20是中国独立研发的、没有任何直接原型参照的隐形重型超音速战斗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开始了新型隐形飞机的设计。进入90年代后,中国第四代战机歼-20项目正式启动。随着我国在隐形技术、雷达、发动机、数字电控系统等诸多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部分技术已经通过歼-10等新型战机得到验证,歼-20的研制速度也明显加快。在此期间,随着美国F-22的研制成功,我国进一步加大了歼-20的研发力度。中国在歼-20战斗机试飞5年以来,已经先后生产出2架技术验证机和4架原型机,其试飞频率和试飞效率正在不断提高,充分说明歼-20战斗机的气动布局经得起考验,且比较成功。面对具备后发优势的歼-20,F-22 存在两个致命弱点:第一是航程太短,第二是其态势感知相对较低。当然,歼-20战斗机也有明显弱点,其发动机动力不足让歼-20战机缺乏超音速巡航优势,在空战中可能要吃亏。此外,歼-20的EODAS是一种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实际上,就是在歼-20机身上各个位置装上几个摄像头 成为一个360度的电子眼,但这项技术的诀窍是如何让几个摄像头拍到的图像,拼接起来还原到战斗机飞行员的头盔显示器里,既让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感觉像是坐在一家“透明”的战斗机里,同时又不会让驾驶员感到头晕不舒服。据悉,歼-20上的光电跟踪系统(EOTS)不仅可以用来探测空中目标,还可以用来探测地面目标。其在对地面目标的前视红外成像可将目标放大 4 倍,以求得到分辨率较高的红外图像。另外 EOTS 系统还具有激光定位和标准的能力,并引导激光指导武器打击地面目标。总体来说:作为F-22之后20多年才出现的歼-20战斗机,其实大量吸取了F-22和F-35战斗机的经验教训,在气动布局研究上已经明显优于F-22,F-22机体结构过于紧凑的问题在歼-20身上得到了彻底解决。F-22和歼-20战斗机在近距格斗和高机动能力上相当,F-22在隐身能力、发动机、超音速巡航上要优于歼-20,歼-20则在电子系统构架、载弹量、态势感知、多用途性能、航程方面强于F-22战斗机,两者之间各有优劣势。而凭借着强大的发动机性能,F-22目前确实要优于歼-20,不过未来歼-20将换装涡扇-15发动机和更好的航电系统,歼-20必将赶上甚至超越F-22。而中国的歼-23和歼-25这两个最新型号,目前基本属于传闻。T-50俄罗斯正在研制的只有一款隐形战机,但是有些人认为,这款战机的性能与F-22不相上下。T-50战机还有一个名字是“未来前线战斗机系统”,它的隐形性能不及F-22,但机动性强于后者。在战争中,F-22多半会率先对俄罗斯人下手,不过一旦先暴露,就会遭遇严重的麻烦。T-50项目造价不菲,如今已经耗费20亿美元,但是如果与美国F-22飞机高达670 亿美元的研发成本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虽然F-22飞机性能非常出色,质量很好,但是由于价格高得令人难以置信,被迫于2011年停产,总共仅出厂180余架,远远低于初步计划的600架。而且由于性价比指标太低,常常导致用户不堪其负。T-50基本上完全由新型组件、构件和仪表组成,首先是俄罗斯航空装备以前没有使用过的。最重要的就是能在非加力状态下实现超音速飞行的发动机,即由“土星”科学生产联合体研制的AL-41F1可控推力矢量发动机。和目前量产型苏霍伊战机安装的发动机不同,这种新型发动机采用等离子燃烧系统和完全数字控制系统,一方面能够提高功率,另一方面能降低油耗,因此T-50的航程是美国F-22所无法企及的。与此同时,苏霍伊设计局还在考虑为前景战机装配另外一种新型发动机,可能用在第二批量产型T-50上,即同样由“土星”科学生产联合体研制的30型发动机,目前暂时还在试验之中。但是现在已经非常清楚,这种发动机的性能将比AL-41F1先进15-25%。至于俄美歼击机的隐身性能,无法具体比较,因为根据不同的评估数字,F-22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介于0.平方米之间,而苏-35约为5平方米,关于T-50的数据则根本没有。不过,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俄罗斯前景歼击机的专家可以完全确定地说,T-50隐身性能较好。现代飞机最重要的特性不只是隐身性能,还有发现目标和消灭目标的能力。在第五代歼击机研制竞赛中起步落后的俄罗斯占了有利地位,后来居上,使用新型无线电电子部件和组件,研制先进的机载雷达,同时尽可能地吸取F-22的使用经验。有源相控阵列天线倾斜配置减少了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而且还降低了雷达针对地面目标工作时的功率。T-50使用N036型“松鼠”有源相控天线阵雷达,性能优异,它应当替换现在俄军多型先进战机使用的N035型“雪豹”无源相控天线阵雷达。T-50飞机上安装6套有源相控阵列天线,机首1套,机侧2套,机翼2套,机尾1套。还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T-50机载有源相控天线阵雷达的传感器沿飞机蒙皮广泛分布,完全符合“智能蒙皮”的概念。澳大利亚国防问题网站推测称,T-50机载雷达能够在30千米外发现F-22,在55千米外发现F-35。T-50在侧视角度下的探测能力更加强悍,能在85千米外发现F-22,在100千米外发现F-35,可能会让美国人更加郁闷。除了雷达探测之外,T-50还有强大的OLS-50M光电系统。它由分辨能力和作用距离独一无二的QWIP矩阵热视仪组成。在此领域,俄罗斯当之无愧地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俄罗斯歼击机的扫描系统面前,美国“隐身”战机F-22和F-35并不隐身,无处遁形。此外,俄罗斯T-50对美国F-22的重要优势还体现在功率重量比和优异的飞行性能,而且T-50的载油量也多得多,双方对比为11100千克对8200千克。只有在使用两个副油箱的情况下,美国F-22才能携带11800千克航空煤油,但是此时会显著降低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结论:美国专家认为可能的赢家:只要其他战机仍然停留在假想阶段,那么F-22就仍然是明确的胜方。笔者认为可能的赢家:歼-20和T-50具备明显的后发优势和相对低廉的造价,在大规模装备部队后,F-22必将成为失败的一方。二、陆地作战—坦克才能决胜千里艾布拉姆斯坦克1980年美国陆军部署了第一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但是,时至今日,这款坦克经历了太多次的升级改造,除了炮弹外,装甲、动力传动系统以及武器系统——所有部件都更新了。艾布拉姆斯坦克自1980年问世以来,20年间先后阅历了M1、M1A1、M1A2和M1A2SEP等进行发展阶段。日,美国《国家益处》杂志站点刊发的一篇文章指出,美陆军正在加速研发“艾布拉姆斯”坦克的一项新技术,以赋予作战车辆毫秒之内辨识、跟踪与摧毁敌方来袭火箭助推榴弹(RPG)的实力。陆军目前正在为21世纪20年代之后设计极其优异的M1A2 SEPV4型“艾布拉姆斯”坦克——按照设计,此款坦克将更致命、速度更快、份量更轻、回护性能更佳、设备新型传感器并装备机能更高的升级武器。依照设计目标,最新型M1A2 SEPV4型“艾布拉姆斯”坦克兴许轻松击败俄罗斯T-14“阿玛塔”主战坦克或中国第三代99式坦克。T-14俄罗斯目前正以“阿玛塔”主战坦克为基础平台,开发T-14原型坦克。眼下俄罗斯倚重的是T-90A坦克,这仍然是一款令人生畏的坦克。主战坦克一直是俄罗斯陆军的骄傲,然而俄罗斯的T-90被认为逊色于西方的同类坦克,而俄罗斯试图通过T-14重新夺回坦克界的头把交椅。T-14采用全新底盘和炮塔,特别是首次采用无人炮塔,所有3名乘员(车长、炮长、驾驶员)全部位于车体内,完全实现与弹药的隔离,由于T-14全部乘员位于车体内,车体有所加长,采用7对小直径负重轮,要比此前的俄式坦克多出一对。这种革命性的总体设计,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上第一种第四代坦克。主、被动防护系统的采用,加之复合装甲的采用,很可能让AH-64武装直升机的“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失效。另外,炮塔上装有大量主、被动传感器,包括雷达、激光报警、红外成像系统。另外炮塔装有两个鞭状天线,其中至少有一个为数据传输天线,这意味着这种坦克信息化水准将上一个新台阶。此前,曾有外界称该坦克安装了152毫米口径的坦克炮,但从外观判断,该坦克很可能仍采用125毫米口径火炮。实际上,相比西方120毫米坦克炮,125坦克炮的药室更大,这意味着可以存放更多的发射药,如果能在炮弹上做足文章,其炮口动能、炮弹穿深足以超过西方120毫米坦克炮。由于采用无人炮塔,在确保防护性能的前提下,该坦克全重不会超过60吨,而1500马力新型发动机的采用,确保了机动性。99式坦克中国打坦克战最能指望的就是99式坦克。99式是中国军队的主力坦克,在1999年首次公开展示。其重量因装甲厚度增加而达到了54吨。99式配备15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其125毫米口径滑膛炮可发射激光制导导弹。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发表文章称,中国陆军已经装备了数百辆99式主战坦克,作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坦克之一,99式在设计上绝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坦克在设计上底盘参考了俄罗斯T-72,炮塔参考了德国豹2A6,综合性能已经接近美国M1和德国豹2A6型。美国M1A2坦克战斗全重71吨,但其战术和战略机动性欠佳,很难通过民用桥梁、公路和泥路,而99式却比M1A2轻20吨,其机动性必然更好。中国99式坦克的动力系统采用WR703/150HB系列柴油机,这种发动机借鉴了德国MTU公司MB870系列V型液冷柴油发动机,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200马力,最大公路时速可以达到65-70千米/小时,最大越野时速为46千米/小时,0-32公里加速时间仅为6秒,最大行程可达450公里。在夜战设备方面,99式装有新的凝视焦平面热成像仪,在能见度只有100米左右的恶劣环境中对目标的发现距离为4000米,识别距离为3100米,具备了在昼/夜间于运动状态下对运动目标射击能力。99式主战坦克抛弃了以前的铸造炮塔,改为全焊接炮塔,并在炮塔前部加装了楔形模块化装甲,正面的防护达700毫米,车体防护能力相当于500~6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车体两侧和底盘正面可挂装披挂式的反应装甲。客观地说,99式与美国的M1A2、德国的豹2A6和日本的90式的防护水平基本上在同一层次上。总之,99式主战坦克代表了中国陆军现役主战坦克的最高水平,但绝不是中国坦克技术的最高级。 结论:美国专家认为可能的赢家:如果严格地从一对一角度来看,三家会打成平局。不过,美国拥有的顶级坦克数量更多,人员训练历史更加悠久,另外,美军近期的实战经验要比对手丰富。笔者认为可能的赢家:未来陆战可能更多以巷战为主,这种情况下,机动性能更强的中俄坦克或将更具优势。至于谁更优秀,且看下一代坦克的真正对决。三、水面作战—水面舰艇大比拼美国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海军,因此只要在海洋中间打水面战,美国都稳操胜券。美国海军的“皇冠上的明珠”是10艘航母以及9艘船坞登陆舰。其战斗力毋庸置疑,三个航母编队就可以对一个中等国家发动战争,而且取胜的把握在90%。不过,如果必须在敌方水域内作战的话,美国海军的科技优势和军力规模恐怕不足以击败中国的导弹与俄罗斯的柴油潜艇。而且由于经济萎缩和国防预算压缩,美国水面舰艇的数量正在不断缩减。如今更多先进的军舰可以弥补军舰数量的减少而带来的劣势。但由于美海军军舰数量减少,海军不得不延长部署、推迟维护军舰的时间以保持现有实力。例如:美海军太平洋舰队目前拥有182艘舰船,包括像航母之类的战斗舰以及辅助船和补给船。大约在20年前,该舰队的舰船数量为192艘。俄罗斯在力量投放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困难,不过它向叙利亚境内地面目标发射“口径”巡航导弹,证明俄罗斯已经找到办法给他们的小型舰艇添加非同小可的威力。如今,俄罗斯已经彻底丧失了组织大规模海上进攻的能力,其各种系统还停留在80年代水平,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电子技术进步面前,其战斗机部队技术状态老化无法对抗航母编队的F/A-18E战斗机群,已经完全无力掩护侦察机对美国航母编队进行跟踪,其反舰导弹和雷达系统也已经无力穿过美国海军电子屏障实施打击,而且采用高弹道的重型反舰导弹在雷达面前是很明显的目标,很容易被宙斯盾系统指挥的标准-2防空导弹拦截。所谓的“航母杀手”早已经成为过去,仅仅是对于苏联时代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麾下庞大的苏联海军美好回忆而已。“无畏”级大型反潜舰是当前俄罗斯海军大型水面舰艇部队的主力和中坚,也是世界上最早装备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的驱逐舰,但是其情况更不容乐观。该型舰满载排水量8700吨,与美国的“阿利伯克”级相当,装有六十四单元的垂直发射防空导弹,两套基于小型相控阵雷达的火控系统,还可以搭载八枚大型反潜导弹,两架卡-27反潜直升机。从表面数据看起来相当显赫,并不比“阿利伯克”级弱,但是细细来看就会发现差距巨大。同样是垂直发射系统,“阿利伯克”级是装载了90单元的MK-41打击版垂直发射系统,可以装载重量达到1.5吨以上的“战斧”巡航导弹或者是两吨左右的标准-3BLOCKIIA反弹道导弹拦截导弹,平时一般装载66枚射程73~150公里的标准2远程防空导弹,32枚射程40公里的ESSM“先进海麻雀”扩展点防御防空导弹(每个发射单元可以装载四枚,占用八个发射单元)和16枚RUR-5“阿斯洛克”(ASROC)反潜导弹。“无畏”级的64个单元垂直发射系统只能搭载64枚小型的SA-N-9防空导弹,最大射程只有12公里,连ESSM“先进海麻雀”都远远不如,而8枚大型反潜导弹虽然弹重超过四吨相当于RUR-5“阿斯洛克”(ASROC)的五倍,战斗力反而远远不如,其武器规模远远不如“阿利伯克”级。其火控雷达虽然也采用了相控阵雷达,但是其只是一米左右直径的小型阵面,只能在近距离为SA-N-9提供火控,远远不能跟“阿利伯克”级上“宙斯盾”系统搭配的SPY-1D大型远程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相比。除了水面作战力量严重老化外,俄罗斯海军由于地理限制,是被分割为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这四个被完全隔离的海军,各个舰队无法互相支援和调动,其部署难度极大,现在有限的舰艇被分割使用使得任何一个舰队的战斗力都相当低下。而中国海军正处在高速发展和跨越发展时期。从2015年开始,中国海军就进入到了“下饺子”模式,仅仅统计服役舰艇,在2016年中国海军就有近30艘新战舰入役,入列舰艇总吨位近15万吨。这么凶猛的造舰服役速度已经稳居全球第一了。首艘改装航母已具备前往南海巡航实力,首艘国产航母也已下水,未来中国的航母编队指日可待。此外,中国正在推行海警和海军重大变革。用海警力量在争议水域确立主权,海警正陆续接收世界上体积最大、火力最猛的海警船。中国海军有数百艘水面舰船,除了出色的传感设备,还带有先进的导弹和其他武器。结论:美国专家认为可能的赢家:美国海军仍然是毋庸置疑的胜者,不过如果在中俄本土作战,可能会遭遇重创。如果策划不仔细的话,发动全面入侵甚至恐怕会以失败收场。笔者对上述结论表示赞同。四、水下作战—潜艇重在战略威慑美国海军拥有1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核导弹共计280枚,每枚都能够摧毁敌方一座城市,还有4艘巡航导弹核潜艇,每艘携带154枚“战斧”巡航导弹,另外还有54艘核攻击潜艇。这些潜艇技术先进,火力猛,并且不易发觉。俄罗斯虽然只有60艘潜艇,但是性能非常强大。俄罗斯的核潜艇在隐形性能方面与西方国家的核潜艇接近或者差不多,但是俄罗斯的柴电潜艇在静音方面领先世界。俄罗斯“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全长170米,全宽13.5米,最大下潜深度450米,水下最大航速29节,水下最大排水量24000吨。采用190兆瓦核反应堆(也有一种说法是最大功率为380兆瓦),自持力90天以上。美国“俄亥俄”级核潜艇:全长170米,全宽13米,下潜深度240米(也有300米一说),水下航速20节(也有媒体报道称最大可达25节),水下最大排水量18750吨。采用220兆瓦S8G核反应堆,自持力70天左右。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它们的体积相差无几,但是“北风之神”级排水量比“俄亥俄”级要大不少,航速更快,自持力更强。俄罗斯“北风之神”核潜艇在弹道导弹的数量和性能方面要弱于美国“俄亥俄”级,因此它的洲际打击能力要小于“俄亥俄”级。但是“北风之神”级装有12具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高速鱼雷、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等,因此自卫能力更强一些。“北风之神”级核潜艇的水下噪声分贝为108分贝,“俄亥俄”为110分贝,相差不大。但是考虑到“北风之神”级最大可下潜450米,远远大于“俄亥俄”级,所以“北风之神”级的隐蔽性更强,更不容易被发现。但是,俄罗斯“北风之神”级第一艘2013年才正式服役,目前仅服役3艘。而美国“俄亥俄”级早在1981年就开始陆续服役,共有18艘,全部在服役状态。因此,美国核潜艇的整体实力更强。目前,美国正在建造最新型的“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性能更为先进,它或许才是未来的“核潜艇之王”。636.3型潜艇属前苏联/俄罗斯第三代常规潜艇,被认为是“基洛”级的改进型。俄海军太平洋舰队计划订购6艘该型潜艇之前,黑海舰队已经装备6艘。该艇的综合隐身、声呐探测和自动控制等方面都在“基洛”级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以提高俄罗斯海军在反潜和反水面舰艇上的作战能力。636.3型潜艇的艇员编制为52名,水下最高航速20节,水下最大航程400海里,自持力45天。艇艏有6个533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能发射俄军现役的各种声自导、线导和尾流自导鱼雷,甚至能发射超空泡高速鱼雷。其潜航时排水量4000吨,噪音水平据说只有105分贝,使用的拖曳阵列声呐几乎没有探测死角,使用的锂电池也具备持久的续航力。该艇安装“俱乐部”S反舰导弹系统,可发射ZM54E和ZM54E1反舰导弹和对陆巡航导弹,它装备的“箭”ZM或“针”1潜射防空导弹也可对反潜飞机构成威胁。中国只有5艘攻击型核潜艇、53艘柴电攻击潜艇和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中国的潜艇容易被跟踪。(美国作者的观点,笔者持保留态度,由于某些原因也不再详细介绍)结论:美国专家认为可能的赢家:美国潜艇舰队无论在登陆还是潜艇战方面,都能够获胜,不过差距在不断缩小。中国和俄罗斯的革新与新船厂的迅速兴建,使得海洋对美国潜艇来说变得比以往危险了。笔者认为可能的赢家:对于潜艇这样的水下隐蔽杀手,甚至是战略导弹核潜艇这样的杀手锏武器,只要拥有,就可以御敌于千里之外,也可对地方形成绝对的威慑。如此说来,输赢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军武酷之武酷君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作者最新文章保时捷回归热血燃爆宣传片《谁是最后的赢家》
我的评分:
(已有0人评分)
为宣布保时捷回归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海佛海佛瑞创作了史上第一次24小时社交耐力赛——中美两大社交平台:微博VS推特,规则只有一个,发布信息越多,线上车队的行驶速度就越快。视频通过中美两国的比拼这个话题抓人眼球,让不了解“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观众瞬间被吸引,然后利用鲜明的数字对比以及震撼的背景音乐为保时捷的“王者回归”来衬托,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凝聚人气,而且更让保时捷回归勒芒这个话题更具吸引力。勒芒24小时耐力赛科普小贴士:勒芒,是位于法国巴黎的一个人口约20万的商业小城市,它每年6月都会举办名为“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单项赛事,“勒芒24小时耐力赛”同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WRC)并称为世界最艰苦和最著名的三大汽车赛事,之所以它能那么著名是因为耐力赛一半只有500~1000km,而勒芒约5000km。很多人不惜赌上生命的代价来提高厂家名气,就算耗资数百万美元,厂家也不会放过用勒芒提升公司声誉的机会。而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保时捷一直是赛季中的翘楚,已经蝉联16次冠军席位的它,将于今年6月再次回归,这不仅让同属大众旗下的奥迪倍感压迫,两大巨头比拼更是让赛季观众们(当然包括小编啦)期待不已!
微信“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观看影片
企业商业视频服务
关注V电影微信账号,每天一部精彩短片
用「V电影」客户端下载高清影片
扫描二维码下载 - iOS / Android -
用第三方平台账号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西方媒体集体推演第三次大战中美俄谁能赢 结果曝光|世界大战|三战|中俄美_新浪军事_新浪网
西方媒体集体推演第三次大战中美俄谁能赢 结果曝光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16日发表题为“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开打”的文章推演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可能性。最近一段时间,有关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多篇文章出现在西方媒体上。《国家利益》以美苏在冷战时期进行争霸作为推演的基础,但中国军事专家李杰认为,这实际上是打着“以史为鉴”的幌子在针对中国,而且美国不仅在这样喊着,也在亚太地区逐步落实与部署着针对中国的战略意图。
  用美苏冲突影射中美海上动武
  文章称,作为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全球军事演习的一部分,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研究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开战的可能性。在1979年至1988年之间,每年都会进行一次推演,每一次演习都揭示了超级大国间爆发冲突的不同战略和技术层面结果。尽管通常聚焦于欧洲,但演习同样也包括东亚。尽管早期的演习出现了一些变动(受中越军事冲突影响),但它们有着基本相同的模式:苏联一方防守,美国和盟军海军不断蚕食苏联基地,并试图影响苏联在欧洲的注意力。
  文章称,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战争可能在亚洲的多个地带打响,包括朝鲜半岛、日本、中苏边界。比如在美军1984年的演习中,美军假想苏联对日本发动了空中和导弹袭击。日本的大部分空中力量被摧毁,美国驻日本的空中力量也遭到摧毁。苏联还通过潜艇以及民用舰船的掩护,对美国在太平洋的基地发动了非常规袭击。
  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为什么要重提这段历史呢?中国军事专家李杰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种推演貌似“以史为鉴”,实际上针对中国的意思非常明显。这种推演看起来还是在用冷战思维来回顾美苏之间的海上大规模编队较量,而实际上是在影射中美未来可能会爆发的大规模海上冲突乃至战争,因为未来10-20年间,俄美基本上没有发生大规模海上冲突的可能性,俄罗斯舰队没有足够数量的大型水面舰艇。
  李杰认为,美媒以推演美苏之间爆发世界大战为幌子,掩盖自身真实的想法和意图:美国要在东亚前沿,特别是南海地区部署更多先进装备,以应对可能会发生的一定规模的中美海上冲突。美国不仅是这样计划的,而且已经在逐渐落实与部署之中,最近“斯坦尼斯”号航母编队不断在南海地区活动,未来亚太地区很可能保持双航母编队的存在,必要情况下甚至会有3个航母编队同时存在。日本向南海地区派出的潜艇与水面舰艇是一支反潜能力很强的编队,未来协助美军威慑我们在南海活动的战略核潜艇和潜艇。美国还在加速研制“海上猎人”无人船,将来有可能作为最前期、最前沿部署的反潜和扫雷的兵力,并与X-47B构成新型无人化、智能化的武器搭配。
  外媒推演第三次大战谁能赢
  多家西方媒体近日不约而同都在预测“第三次世界大战”。英国《国际财经时报》16日以“美国新型高超音速导弹是否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为题称,美国已研发出一种新的高超音速导弹。但美国军方坚称,这款导弹将携带常规弹头,而非核弹头。据报道,这种高超音速导弹的飞行速度将达到5倍音速,雷达无法侦测到。外界担忧,美国将就此可以发射打击更远距离目标的核武器,飞行速度将比常规弹道导弹更快,且现有的导弹防御系统或战斗机都无法进行拦截。报道称,这将使中美俄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Morningledger网站不久前的一篇文章称,随着军备竞赛以及核恐怖主义、领土争端等问题,有关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讨论达到了古巴导弹危机以来的最高热度。第三次世界大战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真实担忧。俄罗斯、中国和美国这些军事强国表现将会如何?谁将最终获胜?文章援引《商业内幕》网站的文章对比三国的海陆空装备实力之后得出结论,美国在隐身战斗机领域具有绝对优势,三国在主战坦克方面不分伯仲,水面舰艇绝对数量上来说,美国占据优势。但如果在俄罗斯或中国海域开战,仍然有可能会落败。在潜艇领域,美国因其数量多而占据优势,但俄罗斯和中国正在紧追。这篇文章最后表示,在这场假想的战争中美国将会取胜。
  李杰认为,目前不太可能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现在还处于战略核武器制衡的状态下,很难有一方敢轻举妄动针对大国发动大规模战争,只会发动小规模局部战争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而且,一旦和中俄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对于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国民生活都是毁灭性的,面对中俄这样的有核国家,美国即便能胜也是付出巨大代价的惨胜。美国就是希望要通过对新型武器、新概念武器的不断研发保持对中俄的装备代差优势,以达到非战时遏制、吓唬,战时打击、制服的作用。
  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的科塞多夫斯基教授近日接受伊朗媒体采访时表示,世界目前处在一个战略和地缘政治关系危险的十字路口。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是世界末日。美国不会获胜,没有人会成为赢家。
  专家:要学美军的“居安思危”
  虽然美国媒体与学者对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关注有些夸大,有些指向还“含沙射影”,但李杰同时认为,中国的军方和相关研究机构应该学习美国这种居安思危的态度,“只有时刻准备战争,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李杰表示,军队就是干两件事:打仗和准备打仗,而在和平时期就是全力做好一件事,准备打仗。这就需要军队不断研究对手的作战样式、战法、可能使用的最新武器、对手的技术发展可能对我构成最高威胁有多大等。美国的航母比其他国家先进好几代,战术与战略也在不断进行前瞻考虑与预研。我们除了要跟踪美方在战术、战略、战法方面的最新变化,也要有针对性地发展非对称的武器装备与战略战法。比如中国也会发展代表世界最新技术趋势的航母,但并不是为了针尖对麦芒单打独斗,而是在了解美军最先进技术的同时,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技术特点,创造针对潜在对手的战术、战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旦开战将会血洗日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