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的p2p理财平台理财平台可靠吗

热门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题目下方互联网金融内参关注我们
  今日微信号力荐 (长按红色字复制)
理财攻略记
  1、P2P平台投资收益高低的“危险”相对论
金融市场,投资肯定是有风险的,而且,一般来讲,收益越高,风险就相对越高。
因此,专业人士常常告诫投资新手,购买理财产品时,假如不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最好不要一味追求高回报。
但是,部分投资人常常会因此走入另一个极端认知:高息代表风险,但凡高息产品一定不靠谱!又或者是,理财产品收益越低,肯定越安全!
所以,很多人看见相对高收益的P2P就不敢下手,觉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肯定哪里存在陷阱,甚至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把全部P2P一律拉入自己的小黑屋。但同时,看到某个貌似靠谱的机构,推出相对低利率的理财产品,就认为绝对安全,又一窝蜂的疯抢!
这种盲目极端且非理性的认知,非但不能帮助投资人规避风险,甚至还会导致一部分投资人更容易陷入投资骗局,也会让很多投资人失去对优质理财产品和平台的选择机会。
比如,有媒体调查报告显示,90%以上的中老年人不投资P2P,但几起典型的线下理财机构的跑路事件里,受害最多的偏偏是很多中老年大爷大妈!他们有的是在小区里的某个小门脸被西装革履道貌岸然的销售员所“忽悠”,有的是在菜市场和小区超市被一桶花生油、几袋洗衣粉所“利诱”,还有一部分是在跳广场舞的时候,被一些口吐莲花的漂亮殷勤的小伙子小姑娘情感“绑架”,最终纷纷“慷慨解囊”,甚至将毕生积蓄、养老救命钱,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股脑的直接交给了这些身边的“熟悉的陌生人”。
恰恰是他们,最终被这些熟悉的陌生人骗的最惨,甚至人财两空、家破人亡。
但还有少部分先进的老年人,或者自己与时俱进亲自触网,或者在儿子闺女、孙子孙女们的帮助下,颇为时髦和优雅的通过网络投资了一些真正的靠谱P2P平台,反而很少真的被骗。
  2、互联网金融P2P就一定是骗子?
诚然,以e租宝爆出大雷为典型标志,近年来的互联网金融舆论场,确实屡屡爆出五花八门的P2P跑路事件。很多保守的投资人,就再不敢去碰了,甚至认为所谓P2P就一定是骗子。
其实很多人在把P2P拉入黑名单之前,根本没有投资过P2P平台,甚至都不知道P2P是什么意思,更多的是出于跟风,本能的对新生事物产生抗拒。
还有一部分人不敢碰P2P是对P2P这一新型投资模式不了解,加上部分媒体记者也是人云亦云并不专业,导致P2P们背了不少黑锅!
其实稍微有点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很多跑路的所谓P2P并非真正的P2P,只是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的传统线下民间投资借贷公司,这类公司在P2P之前早就存在,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
比如最典型的大大集团、中晋集团,都属于传统的线下理财公司,只是趁着互联网金融的“火”,打了一把投资人的“劫”!但严格意义上来讲,很多跑路平台并非真正P2P。上述很多大爷大妈被骗的经典手段,就是一些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的”伪P2P”骗子平台,惯用的典型伎俩。
好在,监管层已经出台新规,严禁P2P平台搞线下门店和线下营销,那些穿梭于各大小区忙着和大爷大妈们套近乎的冒充P2P的骗子机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而随着监管新规的落地,一些真正安全靠谱有实力的优秀P2P平台会逐渐发展壮大脱颖而出。
这对从业者和投资人来说,都是好事。
P2P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主流业态,代表了我国传统金融行业的创新改革方向,能够有效助力普惠金融、小微金融,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P2P也能够利用独有的互联网技术优势,有效减少融资流程和环节,有效降低借款者的融资成本,同时也能真正的为投资人提供除银行理财、股票、基金外的另一种安全靠谱可选择的理财渠道。
对于那些对P2P嗤之以鼻的人来讲,你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理财新选择,还可能是一波金融科技创新潮流下的财富保值增值新机会。
  3、P2P高收益平台是否全不靠谱?
P2P投资理财实际上只是把一些传统复杂的金融运作方式简单化,让投融资更加直接了当,先看看下面的图,了解一下P2P模式。
首先,先看一个事实:一年期定存利率1.5%,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约2.5%,银行理财平均年化收益5%,而p2p平台却能有8%-12%,甚至更高……为什么市面上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如此之低,偏偏P2P理财收益却能够一枝独秀呢?
说白了,金融的本质就是资金的融通,就是出借资金和借入资金。
比如,余额宝背后实际就是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投资的标的主要是银行大额存单及信用较高的短期债券,但是无论怎么说,这些复杂的金融产品本质上都是为了给借款人融资所用。但经过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融资过程中的相当一部分利润被金融精英们获得了。
P2P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金融,投资人和借款人可以直接实现资金的对接,借款人愿意支付的利息可以直接转化为投资人的高收益,而P2P在其中只是担当了信息传递者的角色,收取少量的居间费用。
因此,P2P的高收益并非出自高风险,而是提高了投融资效率,精简了投融资流程,从而节省了大量中间甚至是灰色成本,让利于投资人,因此,P2P高收益平台,也绝非全不靠谱。
不过,在如今P2P行业鱼龙混杂,对于投资人而言,选择可靠安全的P2P平台进行投资是关键。
在当下中国信用体系还不完善的现实情况下,选择拥有丰富的金融行业经验、实力雄厚的股东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的P2P平台非常重要。
  4、P2P低收益平台就一定安全?
下表是网贷之家统计的P2P平台相关数据,其中A、B、C、D分别对应不等风险的P2P平台,D类风险最高。
从借款方需要付出的融资成本看,A类最低,为16.9%,D类最高,为39.5%。
按照我们寻常的思路,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肯定以为D类投资项目给投资人的收益会更高,毕竟投资人也承担了最高的风险。但从第三列看,平台对四类标的给投资人的收益在一个范围内,差别并不大。也就是说,对投资人来讲都是低息,但实际上其背后对应的项目,风险从低到高都有。
实际上,近年来部分低收益的银行理财都陷入兑付危机,更证明了低息不是一个投资安全阀。
所以,仅仅根据收益高低,就简单粗暴地来判断P2P平台的安全性,是不成熟且不恰当的理财认知。盲目追求低息平台,不仅预期收益低,其踩雷的几率并不见得一定小。
判断一个P2P平台的风险情况如何,应当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估:
首先,看平台方管理团队是否真的在做实事。
E租宝出事前,其在线上线下各种媒体上大肆广告宣传,其包装的美女CEO在各种媒体上受访露脸,试问,这样的平台,如何踏实稳健的对平台进行运营管理?又如何支撑其高昂的营销广告成本?但凡“花钱如流水”、“满世界高调营销”的平台,大家一定要警惕。
其次,看投资项目借款方的信用资质和还款能力。
比如一个注册没多久几乎没任何业务发生的公司借款几百甚至几千万,这个公司拿什么偿还P2P的比银行高不少的借款成本?又比如前段时间,某熟人借贷平台曾被爆料,有借款人家庭条件困难,身患残疾且并不具备工作能力,试问这样的借款人,还款来源在哪儿?这就要求平台方对借款人严格风控。
再次,看平台的资质背景和风险控制及保障措施。
现在很多平台都重点宣传其资质背景和风控措施,有的号称银行系,有的号称国资系,有的号称上市公司系,但无论哪个系,我们都还要看其风控保障措施。比如风险备付金、优先垫付、保险承保、第三方担保等。虽然有些平台夸大甚至虚假宣传上述资质和措施,但细心的投资人还是能够从公开信息中找出真正有背景有实力的靠谱平台。
综上,具有如下特点的平台还是可以积极抄底的:一是信用足够强大、由第三方托管;二是信息足够透明,具公信力的评级机构作背书;三是背景足够深厚,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建议投资人不要谈虎色变,世界是均衡的,P2P政策监管到位后,正是聪明的投资人认真观察、选择、捡漏的时候。
  5、监管政策保安全但也要促创新促发展
第三方研究机构发布的《中国网贷行业8月简报》显示,自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出台后,截至日,P2P平台共有4667家,其中问题平台2644家,占平台总量的比例高达56.7%;8月新上线平台数量仅10家,创下自2013年3月以来的新低,有82家平台出问题,较上月增加31家,行业进入求“剩”求胜的淘汰出清阶段。
《暂行办法》的出台开始终结网络借贷行业无门槛、无规则、无监管的“三无”状态,令广大投资人拍手称快。不过,监管细则的颁布并不能保证P2P行业就从此全部安全,高低收益和其投资风险的相对论仍然适合大部分普通投资人,需要积极运用。
正如银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指出的: “网贷核心是个体之间的融资活动,投资人必须明确,投资活动不管多大,都要承担风险。平台作为信用中介,不能替借款人还钱。投资人在参与借贷前应该牢记‘网贷有风险,投资需理性’这句话。”
但值得警惕的是,监管政策必须在保障投资人投资安全的同时,积极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暂行办法》不少P2P平台开始“不淡定”――贷款限额设定、禁止债权转让模式、银行存管等一系列的硬约束,使得过千家的P2P平台纷纷转型寻找出路,以达合规要求。
同时,《暂行办法》中涉及到的ICP经营许可证、银行存管等硬性要求,又因为政策的条款模糊、不同监管部门的认定标准和办理条件不同导致大部分P2P平台“合规难”。
尤其是其中的贷款限额设定,更是在P2P行业中引起了热烈讨论,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一限制和市场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也和互联网金融的普惠金融、小微金融的定位和需求矛盾,将极大的扼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逼着一些正常健康运营的P2P平台非正常转型或者倒闭。
这不仅将偏离监管+鼓励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初衷,也将导致一些原本健康安全的平台,风险增加,使得普通投资人对平台的选择难度和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大,不利于金融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非常期待未来的互联网金融监管调整,能够真正接地气、保安全、促创新、促发展!
  来源:新贷网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保险公司破产了,我的保单怎么办?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安心财富客户端,
一手掌握,马上有钱
热门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 >
> 2015年高收益理财产品有哪些?安全吗?
&2015年高收益?现在,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许许多多的理财产品出现在投资客面前,为了吸引投资客眼球,众多的金融机构以及银行纷纷使出浑身招数,竞相打出牌,一时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成为了受欢迎的香饽饽,然而,在众多不同的网上理财产品中,高收益也存在着差异化,具体来说的话,其实是传统金融与创的博弈。
银行类高收益理财产品。银行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高大上的存在,其理财产品同样打下了烙印,达不到一定的资质,是没法购买的。工薪阶层比较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购买产品难,现在情况有所改观,面对竞争,银行也放低了身段,不仅要求不再那么高了,收益也相对上涨了,不过不要期望过高,最新的银行理财产品之中,最高收益的也只有年化6.5%,但银行的信誉以及自身实力的保障,给产品安全做了很好的背书,而银行类理财产品也是相对其它的金融理财产品更稳健些。
非银行类理财产品。近几年,银行理财产品一家独大的局面有所改善,随着其他金融机构的兴起,理财产品的可选择性增多了,其中,产品的崛起更是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其实,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高收益理财产品还不少,、保险、股票、基金等传统的非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很可观,不过风险也相对较高,相比之下,新兴的P2P理财产品可谓是颠覆了行业标准,动辄就是超过年化10%以上的收益,让它一直很火爆,至今还是投资客追捧的高收益理财产品之一,虽然网贷行业普遍的降息已成定局,这也挡不住投资客的热情。
以上就是关于2015年高收益理财产品有哪些的相关介绍,安心到小编在此需要提醒各位投资者,高收益理财产品固然是好,也很有诱惑力,然而收益跟风险的关系定律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在追逐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同时,高风险也如影随形,投资之道,各有不同,并不是高的也就是好的,反之亦然。
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处理!
类型 产品名称 期限 预期收益率
实用理财工具
理财计算器
贷款计算器
信用卡计算器
理财频道入口
你可能也感兴趣
关注微信账号安全检查中...
请打开浏览器的javascript,然后刷新浏览器
< 浏览器安全检查中...
还剩 5 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化高收益理财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