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米格31的最大平飞速度不如米格25和米格31

您所在的位置:&>&&>&
米格25战斗机_米格25战斗机资料介绍
世界上飞的最高的战斗机你知道是什么战斗机吗?米格25战斗机绝对高度记录至今无人破灭,米格25战斗机它耗油吗?米格25苏联五六十年代研制的一种高空高速截击机,是世界上飞的最高的战斗机,无负载飞上了40000米高空,至今仍是战斗机绝对高度记录,苏联人宣称达到了3马赫(实际2.8)的飞行速度,这个速度在当时的战斗机来讲是空前的。米格-25(MiG-25)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高空高速截击歼击机。是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为“狐蝠”(Foxbat)。五十年代末开始设计,原型机于1964年首次试飞,1969年开始装备部队。总产量约1200架左右,其中60%是侦察型,30%是截击型,10%是双座教练型。除在前苏联空军中服役外,还向利比亚、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印度、伊拉克等国出口。该机在设计上强调高空高速性能,曾打破多项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世界纪录,可在24000米高度上以M2.8的速度持续飞行,最大飞行速度达M3.0,是目前世界上闯过“热障”(M2.5)的仅有的两种飞机之一(另一种是美国的SR-71)。性能参数翼展13.95米,机长22.30米,机高5.70米,机翼面积56.20平方米,前缘后掠角(靠近翼尖)40度、(内侧)42度,展弦比3.50。重量数据:空重150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36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7500千克,载油量(机内)14000千克。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带导弹)M2.8,实用升限24400米,最大爬升率(海平面)208米/秒,作战半径千米,航程3000千米,起飞滑跑距离1380米,着陆滑跑距离2180米。武器装备:无内装机炮,翼下4个挂架带4枚AA-6空空导弹,内侧两枚为红外制导型,外侧两枚为半主动雷达制导型,可带AA-7、AA-8空空导弹各两枚。
飞机可以说是人类智慧创造的产物,如今的飞机的用途越来越广泛,抛开一些民用飞机,那么世界上的飞的最快的战斗机型号是哪个?我们…
大家都在看
频道当月热门您(@)目前可用积分:339880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转贴]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喷气式战斗机 米格31战斗机
13218 次点击
18:41:47 发布在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喷气式战斗机 米格31战斗机米格-31是由米格-25发展而成的串行双座全天候截击战斗机。北约集团给予的绰号是“捕狐犬”(Foxhound)。以耗油巨大达成超音速巡航的推力引擎;和能盖过干扰反制的超强功率雷达闻名于世,因机身巨大直到21世纪现今还能接受各种升级改装,普遍认为其是空中预警机和战斗机的结合体,也成为“大就是好”的苏维埃风格代表性武器。1 发展沿革 2 外观特点 2.1 机身和引擎 2.2 航电系统 2.3 驾驶舱 2.4 武器 3 衍生型 4 服役国 5 技术规格(MiG-31) 6 相关连结 7 参考文献 8 外部链接
[编辑] 发展沿革 早期Mig31挂载R-33(北约代号:AA-9)导弹试飞MiG-25 '狐蝠',的高空高速高爬升率已经引起西方国家极大惊恐. 但是依然有缺点例如高速下机动力不足和低空时性能低落, 还有涡轮喷射发动机 吃油量太大导致超音速作战时程太短. MiG-25 虽然极速到2.8马赫, 但飞行员只准操作到2.5马赫以保护引擎. 如果完全使用MiG-25的理论极速3.2马赫;引擎可能毁掉.MiG-25的雷达功率十分强大,可以完全突破敌机电子干扰反制(ECM)能力. 该雷达系统使用真空管, 许多西方观察家不解,但是后来还是逐步了解了苏联的用意,因为真空管对于核爆的电磁波有较强抵抗力.然而他还是多半用于侦L管制胜于拦截用途,直到1970年代中期其后继升级版本(也就是MIG-31)开始研发. Mig31驾驶舱 Mig31机轮灯MiG-25后继者研发代号为 Ye-155MP (俄语:Е-155МП) 原型机首飞. 虽然外观类似MiG-25 但是有更长的机身以容纳雷达武器官, 和许多重大新设计. 苏联工厂当初局限MiG-25使用80%镍材质打造. 而Ye-155MP 的钛材质增加一倍成16% 铝更增加三倍为33% 使得机身重量大为减低.更加强在低空的超音速性能、耗油量减低、推力更强的涡轮扇叶发动机引擎流通量.另一重大研发是上下视雷达能力(锁定高于低于飞机的目标), 并能多目标追踪. 使得苏联可以拦截西方国家的长程入侵行动. 也使得防卫政策从地面控制拦截(GCI)延伸为空中自主拦截,飞行员有更大的主导能力,像是在空中飞的管制中心.类似MiG-25前辈,MiG-31早期也丢出大量假讯息以隐藏真正设计. 因为驾驶员Viktor Belenko于1976年驾机叛逃日本, 所以西方国家从他的MiG-25P上取得大量参数. Belenko也透露给西方国家将有"超级狐蝠"问世;具有双座式且可以拦截低空巡航导弹. 基于他的证词, 新型拦截机进气口将比MiG-23还小, 但是后来证明MiG-31并不是这样设计(至少量产型不是).测试期间MiG-31在Ramenskoye镇附近的Zhukovsky飞行测试中心被西方侦察卫星拍到. 图像显出一架类似可变翼的拦截机;北约取名为"Ram-K".然而多年后才知该架是Su-27,与Mig-31无关.MiG-31系列于1979量产, 1982服役苏联防空署(PVO). 首次被拍到是1985年挪威飞行员于巴伦支海拍到.MiG-31 可以实行多种长程任务. 苏联解体后,保养费用大减, 许多联队不能维修飞机. 1996年只有 20%飞机可以使用;但是到了2006年,随着俄罗斯的经济好转,俄军已经可以支撑75%的MiG-31在使用状态.总计500架 MiG-31被生产出来, 大约370架 [1] 还在俄罗斯服役, 另有30架在哈萨克. 许多MiG-31经过升级, 例如MiG-31BM的多用途航电升级新的多模式雷达, 手不离杆控制器,液晶(LCD)彩色多工显示器(MFDs), 发射R-77 导弹和许多苏联反舰导弹(AGMs)的接口, Kh-31 反辐射导弹 (ARM)接口, 新型强力电脑,和数位资料链软件. 然而, 还是只有少数MiG-31BM升级完成, 其他只约略升级了电脑和R-77长程导弹接口而已.目前还不清楚MiG-31的未来, 但是它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估计它将服役到2010,随着俄罗斯经济起飞而持续升级.[编辑] 外观特点类似MiG-25,捕狐者是侧面进气大型双引擎飞机,两翼翼面积比达2.94, 后方有双垂直尾翼. 有双驾驶后座为雷达武器官.[编辑] 机身和引擎 MiG-31 引擎口MiG-31的两翼和机身比MiG-25更坚固, 可以在低高度进行超音速飞行.他的两具Aviadvigatel D30-F6涡轮扇叶发动机, 可以提供34,000磅推力, 使得在低空依然有1.23马赫极速. 高高度可以达2.83马赫.推力重量比理论上可达3马赫, 但是在此高速下机身有解体危险性.MiG-31设计角色是2马赫以上的高空拦截和长时期开启后燃器,其耗油量比其他飞机高许多, 尤其和Su-27相比. 他的燃料指数高出0.40 ―约16,350 kg (36,050 lb)油料. 所以两翼下通常都加挂油箱, 可以外加5,000升(1,320 加仑) 油料. 该机也可以空中加油.尽管有坚固机身, 它最大还是只能承受 5 g离心力于超音速下. 战斗挂载时,翼下的武器油箱等挂物可以帮助提升平衡.但不论如何它都不适合近战.[编辑] 航电系统 MiG-31 的Zaslon 相位阵列雷达MiG-31是世界第一架装备被动式相位阵列雷达的飞机, 采用苏联制Zaslon S-800雷达系统. 最大搜索范围200 km (125 mi), 可以锁定10目标同时用AA-9 'Amos' 导弹加以攻击. 据说该雷达后方有盲点(应该是保护驾驶健康的电磁波防护罩导致的).雷达系统包含一种机鼻下可以伸出的红外线追击仪(IRST)可以连结四架MiG-31,在200 km (125 mi) 的宽广区域分开监控, 使用资料链互传资讯. MiG-31M-, MiG-31D-和MiG-31BS-都升级为Zaslon-M被动式相位阵列雷达 (PESA) 有更大搜索范围(400 km 250 mi) 和同时攻击陆空目标能力. 后座武器雷达观的仪表也升级成MFD. 它的电子干扰系统也升级避免被敌方锁定,新的ECM莱舱挂于翼下.[编辑] 驾驶舱此机驾驶由中间控制杆和左手节流阀为主要控制.它是纵列双座式战机后座机员负责雷达武器管制.后方机员只有侧面的窗户可以看外面,虽然后座也有一套飞行驾驶仪器但是通常都不使用. 此种分配方式为了使后座机员可以完全专心控制雷达和武器.以减轻工作效率.两位机员都有即时弹射装置可以在任何高度下弹射逃生.有一些MiG-31改进案包含驾驶舱升级, 例如MiG-31BM 多用途战机版就包含航电仪表版升级.以适应新武器, 新的多工雷达, HOTAS式不离手控制赶和LCD液晶彩色显示器(MFD). 虽然目前只有少数机台升级但是最终全机队都将升到此一标准[2].俄罗斯联合防卫部 Yuri Balyko上校表示, 该升级可以使战力提升数倍. [3][编辑] 武器 MiG-31挂载R-33 (AA-9 'Amos') 导弹MiG-31主武器是腹中挂载的AA-9 'Amos' 空对空导弹 . R-33则是苏联制造相当于美国的AIM-54凤凰导弹. 导向方式是半主动雷达导引 (SARH) ,中程升级后也可以用惯性导引和SARH终端导引方式发射. 另外有一种更先进的导弹R-37 AA-X-13 'Arrow', 以更换旧型的R-33导弹, 该导弹还有可折叠式的尾翼.其他武器包含为旧型Mig-25研发的 R-40 AA-6 'Acrid'导弹、R-60 AA-8 'Aphid'导弹、AA-11 'Archer' 短程红外线导弹,都可挂载于翼下. 目前所有MiG-31都改装成可以装备 R-77 AA-12 'Adder'导弹.不象MiG-25, MiG-31改为有内建机炮, 一种六管 23 mm GSh-6-23机炮和 800 发子弹,安装在接近右舷处. GSh-6-23理论上每分钟可以发射10,000发.[编辑] 衍生型 MiG-31BM展示会新版升级过航电的称为MiG-31B,首次发表于1990年. 此研发案还导致后来一位先进雷达工程师Adolf Tolkachev 把机密卖给西方国家的弊案. Tolkachev已经被处死,俄方只好加紧研发更新的雷达. 许多早期MiG-31也加快升级, 更新型的称为MiG-31BS.包含更多升级的版本MiG-31M计划1983开始1986首飞, 但是苏联解体干扰了诸多计划.自从2000年后, 许多机体才升级到MiG-31M, 包含许多航电升级例如GPS卫星定位和GLONASS接收器, 三具彩色CRT显示器用于后座武器官.[4](在VVS, 战机研发通常是交错重复的;不以编号为顺序例如Su-35和Su-37 是同时和"Su-27M"一起研发的.). 他依然是世界最大拦截机. 总重超过56吨, 等于3.1架MiG-29重量,3.2架MiG-23ML重量或6.3架MiG-21bis重量.甚至比商用客机Tu-134重量略多, Tu-134最大起飞重量也才49吨.可信还有许多版本存在于实验室或设计图上, 包含反卫星导弹搭载版MiG-31D; 小型卫星发射载具版MiG-31A;多功能战机版MiG-31F; 和一种降级外销版MiG-31E;但据说没有任何一架31E被实体生产出来.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欧阳飞飞]
[铁血队长]
[红旗渡海]
[联合帝国1]
[达利的天鹅1]
[捷虎如风]
[孟婆给碗汤]
[大凯小区小哥]
[闭上双眼陶醉]
[黄东风345]
[孟婆给碗汤]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47:13 &&
文章提交者:有话说有事讲 加帖在 原创评论 【凯迪网络】 欢迎各抒己见&&敬请各位继续交流探讨&&研判分析!!!请继续请继续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12:19 &&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喷气式战斗机是MIG25战斗机,最高能飞出3.2马赫!MIG31无论如何到达不到这个速度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13:33 &&
米格-25战斗机米格-25“狐蝠”(MiG-25 Foxbat)是苏联在1960年代研制部署的一种高空高速战斗机,由米高扬设计局负责开发生产,是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米格-25在冷战时期曾出口过叙利亚、伊拉克、印度等国家,至今仍活跃在这些国家的空军。目录 [隐藏]1 研发历程 1.1 背景 1.2 研发 2 设计/性能 2.1 气动布局 3 评价及影响 4 相关条目 5 参考文献
[编辑] 研发历程[编辑] 背景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火箭技术进步弹道导弹大批装备,苏联出现了要导弹不要飞机的浪潮。赫鲁晓夫作为导弹派的鼎立支持者,使苏联航空飞机的研发受到严重影响。美国当时正在研发的XB-70轰炸机与A-12/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1](这两种美制军机的最高速度都超过3马赫,普通的截击机根本无法追上更遑论跟踪监视拦截)屡次侵犯苏联领空,迫于压力,米高扬设计局于1958年主动开展了高空高速截击机的研究。苏航空工业部长杰明捷夫主动支持。1961年米格-25的原型机E-155正式研制,1964年侦察原型机E-155R-1和截击原型机E-155P-1于3月和9月上天,作为米高扬设计局创建 25 周年的一份献礼。[编辑] 研发米格-25 的预研工作在1958年和1959年进行(米高扬设计局的型号副总设计师列.格.申格拉娅)。1960年,用米格-21改装的发动机试飞验证机 E-150,对米格-25 的动力装置 R-15-300 加力式涡喷发动机开始试飞。次年4月第二架验证机 E-152 上天。随后装生产型发动机 R-15B-300 的第 3 架验证机 E-152M 试飞。日,米高扬签署研制米格-25 原型机 E-155 的指令。1962年侦察机全尺寸样机审定委员会开审定会。1963年12月米格-25 的第一架原型机(侦察型)E-155R-1 出厂,日,苏联著名试飞员费多托夫首次驾机升空。同年9月9日第二架原型机(截击型)E-155P-1 开始试飞。随后第三架原型机(侦察型)E-155R-3 也参加试飞。三架原型机各装两台R-15B-300发动机,并在 年间,以 E-266 代号创造过8项飞行速度,9项飞行高度和 6 项爬升时间的世界纪录。[编辑] 设计/性能[编辑] 气动布局有米高扬设计局与苏联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院共同的研究的米格-25气动布局与之前的米格式飞机有较大差别,采用中等后掠上单翼、两侧进气、双发、双垂尾布局型式。机翼的后掠角为42°,下反角 5°,相对厚度 4%,展弦比 3.2,翼面积 61.9 米²。翼面积满足在 20,000 米高空作巡航飞行的要求,而小展弦比和中等后掠角则为了保证机翼的刚度。原型机的机翼原来无下反,试飞后发现机翼有严重上反效应,遂改用 5° 下反角。由于布局方案的尾臂很短,为保证航向稳定性采用双垂尾和尾部腹鳍。经过试飞多次修改后,加大了垂尾面积,减小了腹鳍,克服了原尾腹鳍过大对着陆的不利影响。飞机采用矩形二元进气道,用水平调节斜板进行调节。这是米格式飞机首次采用两侧进气布局,但尚未解决在土质跑道上起降时外物进入的问题。在一次高速飞行中偏转副翼时因机翼严重扭转而出现副翼反效,飞机坠毁,试飞员丧生。查明原因后规定在高速下不用副翼,改用差动平尾进行操纵。但因全动平尾的转轴位置安排不当,在个别飞行状态下助力器的功率不足,再次机毁人亡。经分析后将平尾转轴向前缘移动了140mm。[编辑] 评价及影响米格-25在装备苏军初期由于其极高的性能参数,一直为西方世界所关注,西方甚至以此推测苏联的军用航空制造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直到日苏军飞行员别连科中尉[2]驾驶米格-25飞机叛逃日本,西方世界才真正揭开了该飞机神秘的面纱。美日的技术专家把米格-25完全拆解后运到东京以北100多公里的百里空军基地,经过彻底的检查,该机70%的部件是不锈钢,虽然极限速度很高,但是技术性能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惊人,从整体性能上说仅仅相当于美国的F-4鬼怪式战斗机,和美国当时正在研制的F-15“鹰”和F-16“战隼”战斗机更是相距甚远。甚至由于操作时的回转半径惊人,因此而有“直线飞机”之讥,但是整体来说,作为高空高速拦截机之用,米格-25是成功的达到设计需求。但是不管怎么说,苏联工程师能用相对落后的技术生产出某方面性能突出的战机,某些设计理念至今仍为世人推崇。米格25在其服役期间击落过各类战机,甚至有消息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米格25曾击落过美国海军的F/A-18大黄蜂战斗机。后来,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5的基础上设计出米格-31。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14:11 &&
米格-25战斗机
基本资料 设计局 米高扬 类型 超音速截击/侦察机 建造数量 1,190架 首飞 1964年3月(侦察原型机 E-155R-1)和 9月 (截击原型机 E-155P-1) 服役 1972 年 停产 1984 年 机长 22.3 米 翼展 14.1 米 全高&&正常起飞重量 37/36吨(侦查型) 最大起飞重量 41吨 效能 最大平飞速度(高空) 3,000 公里/小时 最大平飞速度(海平面) 1,200 公里/小时 起飞滑跑距离 1,250 米 着陆滑跑距离 800 米 实用升限: 22,000 米 超音速航程(不带副油箱) 940/1600公里 (后为侦查型) 带副油箱航程 1,285/2,100公里(后为侦查型) 发动机 2×R-15BD-300涡喷发动机 最大后然推力 2x109.76 千牛 武器 机枪 30 毫米机炮x1 雷达 Smertch-A 相控阵雷达米格-25P/RP-25(Saphir一25)雷达(PD 型) 空对空 红外和雷达制导空空导弹 R-40T/-40R 各两枚(米格-25P)/R-40T 和 R-60 近距空空导弹各两枚(PD 型)。 火箭及炸弹 俄制常规通用炸弹火箭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14:36 &&
文章提交者:有话说有事讲 加帖在 原创评论 【凯迪网络】 欢迎各抒己见&&敬请各位继续交流探讨&&研判分析!!!请继续请继续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15:47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16:16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34:23 &&
文章提交者:有话说有事讲 加帖在 原创评论 【凯迪网络】 欢迎各抒己见&&敬请各位继续交流探讨&&研判分析!!!请继续请继续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39:13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41:58 &&
太快w行Ts氧啊.美帝o人C黑B早到了3.2R赫.新研l的_刺10R赫中!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44:21 &&
楼主查查SR-71之前的YF-12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47:36 &&
速度和灵活和鱼和熊掌一样呀..........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49:36 &&
NASA的X-43A研究机在去年11月份创造的M9.6的最高飞行速度。它成为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以空气喷气发动机为动力装置的飞机。在x-43之前保持飞行速度纪录的是美国的SR-71黑鸟侦察机速度为M3.2 1964年创造其实飞行速度世界纪录分为许多种,分为绝对速度纪录和不同距离的闭合航线速度纪录(例如25公里、100公里、500公里、1000公里)等等。绝对速度指的是飞机瞬时最大速度,闭合航线速度纪录指的是在闭合航线内的平均速度。在X-43A之前SR-71和MIG25都曾经多次刷新速度纪录,这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的军事对抗在这里也体现出来,经常是美国人刚打破纪录,苏联人几天以后就再次刷新,60年代飞行速度纪录是黑鸟和狐蝠的天下,后来随着战斗机不再追求极限高空高速性能,飞行速度纪录就一直被保持下来直到X-43A出现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50:57 &&
sr-71的前身就是原来美国设计为xb-70护航的超远程超高速战斗机YF―12A(A-12牛车的战斗派生形,不是被放弃的先进海军攻击机A- 12),内部弹仓可以携带2枚远程导弹,YF-12 在24460米高空沿着长轴转分别为15与20公里的椭圆形轨道飞行,创下时速3333公里的世界记录。其实A-12的最高速度为3.6倍音速(大约 3900公里/小时),而且能在28000米高空飞行。本记录现无人可破
共 13218 次点击,59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3345517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10923 / 昨日发帖:20856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贴]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喷气式战斗机 米格31战斗机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mig-21mf_mig21mig-21mf&&&&&&&&目录12
米格⑵1战役机
  米格⑵1战役机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轻型超音速歼击机。1953年开始设计,1955年原型机试飞,1958年开始设备 部队,米格⑵1是60年代苏联空军的主力飞机。具有大量改进型号,主要型别有:米格⑵1F,白天型截击机,安装1台R11F⑶00发动机;米格⑵1PF,有限全天候型,安装1台R11F2-300发动机,去掉机炮,装RP⑵1雷达,2~4枚空对空导弹;米格⑵1PFS,PF的改进型;米格⑵1FL,PF的出口型;米格⑵1PFM,PFS的改进型;米格⑵1PFMA, PFM改进的多用处型;米格⑵1M,印度仿造的PFMA型;米格⑵1R,PFMA改装的侦察型;米格⑵1MF,多用处型,1970年开始交付使用,生产数量较多;米格⑵1SMT,MF的改进型;米格⑵1BIS,较新的多用处型,安装1台R25发动机,改进机体结构和电子装备,增加塔康导航系统,雷达探测距离可达30千米;米格⑵1⑼3,最新的米格⑵1⑼3换装了具有更大直径天线的新型雷达,并可携带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空导弹,具有1定的超视距作战能力。 中国于60年代开始仿造米格⑵1,国内编号歼7。歼7发展历程异常艰巨,因中苏关系恶化,在歼7发展的关键时刻撤走了全部专家,而且图纸和生产装备在在由苏联向国内运输途中运输途中因大雨破坏严重,资料残缺不全,生产装备也严重破坏。中国的设计师们根据苏联专家留下来少得可怜的资料,从零开始,1步1个脚印,于日由试飞员葛文墉驾驶,将第1架歼7送上了天空。全部试飞进程中,前后共完成了29个起落,飞行速度到达了M2.02。最初生产的歼7,安装1台涡喷⑺涡轮喷气发动机。该发动机是在苏联R⑴1F⑶00发动机的基础上,经多方面改进制成的。1967年苏联授与中国生产许可证后,开始了歼7漫长的生产周期,起初歼7的生产其实不顺利,直到80年代早期歼7的生产才逐步完善。虽然如此,歼7在中国的发展却是大放异彩,改进型号10分丰富,特别是最新的歼7MF,到达了米格⑵1所有改型的顶峰。歼7曾向多个国家出口,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米格(mig)⑵1战役机是1种单座单发超音速轻型战役机,是前苏联空军 50年代末和60 年代设备的主力制空战役机。其主要任务是高空高速截击、侦察, 也可用于对地攻击。 西方称为“鱼窝”。 米格⑵1于1953年开始研制,1955年设备前苏联空军,自60年代起出口至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捷克斯洛伐克和印度等国还进行了特许生产。现已停止生产, 总产量超过6000架。仅在60年代,前苏联空军就设备了2500余架。该机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多的超音速战役机,与西方同级别的同代战役机相比,它的价格是很低的米格⑵1有20余种改型,除几种实验用改型,其余的外形尺寸变化不大,虽然重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换装推力加大的发动机, 因此飞行性能差别不大。 由于机载装备不同和武器不同,各型号的作战能力有明显差别。米格⑵1飞机最大起飞重量9600千克,装1台P⑴3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最大/加力)千克,最大平飞速度2.1倍音速,实用升限18400米,机内燃油航程1300千米,作战半径270千米。该机机载装备简单,中、后期改型加装了小直径天线火控雷达和自动驾驶仪。初期型号只在机头锥中装雷达测距器。主要武器有1门23毫米G3⑵3双管机炮,备弹200发,有4个外部挂架,可携带红外制导或雷达制导的近距空空导弹或对空、对地火箭和炸弹。
  高空、高速、轻巧、爬升快,能截击入侵的敌轰炸机和高速目 标, 作为国土防空截击机使用。 针对这1设计思想, 采取了很薄的大后掠角3角翼,全动式增尾,细长机身和带进气锥的头部进气道,使得该机跨、超音速阻力小,高空高速时发动机推力较大,因此得到很大的平飞速度。但由于高速时方向安定性减弱,飞行中严格地限制速度不得大于规定。这类气动布局在当时是新颖的,实现了研制目的,足以与当时西方主力战役机F⑴04相对抗。但该机除大速度、减速性能好之外,其机动性能不好,加上机载装备过于简单,武器挂载能力太小和航程太短,因此作战能力有限。米格⑵1价格低廉,对第3世界国家很有吸引力,曾广泛使用于越南、中东、印巴和两伊等局部战争。由于该机轻小、装备简单、操纵灵活,越南战争中越方飞行员曾屡次击落名声赫赫的美军F⑷“鬼怪”战役机。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空军仍使用这类战役机,但终因技术差距过大,且指挥失灵,战术应用不当,不但未建战功,反而被击落多架。
米格-21“鱼窝”   米格-21战役机是在上世纪510年代中期设计成功并定型的。1958年下半年,米格-21飞机开始在高尔基市的索克尔制造厂量产并进入系列化,1965年1月第1架交付空军。米格-21战役机及其改进型共生产了10000多架。现在最少还有20个国家的空军还在使用它。在米格-21数10年服役生涯中,曾进行过量次大范围的重要改进。 米格-23/27“鞭挞者”   在它服役的那个时期,米格-23是1种很受欢迎的战役机,所以它的服役数量也是非常的大。作为从米格-23发展来的先进战役轰炸机,米格-27的原型机在日完成首飞,72年共生产了24架。飞机最大载荷400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可到达1点7马赫。 米格-29“支点”   第1架米格-29原型机在1977年10月首飞,飞机所有技术验证阶段共用了14架进行测试,1980年5月,飞机通过国家验收认证开始量产。西方社会和北约给了它1个绰号“支点”。它的良好的机动性能赢得了大量的赞誉。它爬升速度快,加速度大,探测距离远,并且需要的地面保护工作都比较简单。   翼展:11.36米 机长:17.32米 高度:4.73米   载油量:4640公斤 最大马赫数:2.3 海平面最大爬升率:330米/秒   最大升限:17500米 武器:2枚R⑵7R中程空空导弹,4枚R⑺3格斗导弹或3000公斤炸弹和无控火箭。单管机炮备弹150发,机翼内侧前缘。 本身防护:两具拽光弹布撒器,“栀子花”主动电子干扰器。 米格-31“猎狐犬”   日,编号83-2的2号原型机携带完全的机载系统进行了试飞,它能在担负领空作战任务时指挥其它飞机,并且设备了Zaslon雷达,该雷达能与其它战役机分享数据。截至目前,俄罗斯共有350多架米格-31战役机。   翼展:13.464米 机长:22.688米 机高:6.15米   最大马赫数:2.83 最大速度:3000千米/小时 武器:4枚半主动雷达制导R⑶3S空空导弹、2枚中程R⑷0TD导弹或4枚R⑹0M近距空空导弹。1座6管23毫米机炮,备弹260发 本身防护:主动电子对抗装置。 米格⑵5“狐蝠”(Mig⑵5 Foxbat)   是苏联在1960年代研制部署的1种高空高速战役机,是世界上第1种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役机,在冷战时期曾出口过叙利亚、伊拉克、印度等国家,至今仍活跃在这些国家的空军。   米格⑵5的研制主要是为了对付美国的研发中的XB⑺0轰炸机与A⑴2/SR⑺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这类侦察机的最高速度一样到达3马赫,普通的截击机根本没法追上更遑论跟踪监视拦截,只有米格⑵5可以轻松的尾随在SR⑺1的后面随时监视其航向,并在其有不轨举动时提出正告。   米格⑵5在设备苏军早期由于其极高的性能参数,1直为西方世界所关注,西方乃至以此推测苏联的军用航空制造技术已领先于世界。直到日苏军飞行员别连科中尉驾驶米格⑵5飞机叛逃日本,西方世界才真正揭开了该飞机神秘的面纱。美日的技术专家把米格⑵5完全拆解后运到东京以北100多千米的百里空军基地,经过完全的检查,该机70%的部件是不锈钢,虽然极限速度很高,但是技术性能并没有想象中那末可怕,从整体性能上说仅仅相当于美国的F⑷“鬼怪”战役机,和美国当时正在研制的F⑴5“鹰”和F⑴6“战隼”战役机更是相距甚远。   但是不管怎样说,苏联工程师能用相对落后的技术生产出某方面性能突出的战机,某些设计理念至今仍为众人推重。米格25在其服役期间击落过各类战机,乃至有消息说第1次海湾战争时期米格25曾击落过美军的F/A⑴8大黄蜂战役机。   米格-AT是俄罗斯米高杨设计局和法国斯耐克公司等联合研制的高级教练机,由俄罗斯米高杨设计局负责全机的制作与组装、系统整合与后勤支援,另外RSK公司负责销售,斯耐克公司提供发动机,塞克斯塔公司提供航电系统。双方为能共创共赢,俄方出资68%,法方出资32%。俄罗斯空军计划用米格-AT取代现在正在服役的L⑵9和L⑶9“信天翁”教练机。米格-AT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设计,1992年法国公司参与合作。日米格-AT原型机进行了首次试飞。目前该机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据俄专家评估:与米格⑵9相比,米格-AT的机动性要稍胜1筹,在近战中也更占优势。由于米格-AT采取了西方规格的航电系统,经过相应的培训以后,飞行员既会操控米格⑵9、苏⑵7,也能操控“幻影”2000、“台风”、F⑴5、F⑴6、F⑴8和F⑵2等当前世界各型先进战役机。这使米格-AT具有可观的市场潜力。   米格-AT机身长12.01米,高4.62米,翼展10.16米,最大起飞重量在6吨左右,最大飞行速度为900千米/小时,飞行距离可达3000千米,极限飞行高度近1.6万米。在作为歼击机使用时,该机可以配备1门20毫米机关炮、两个非制导火箭吊舱(或两枚轻型航弹)和两枚空对空导弹。   它采取前后串列的座舱设计,采取下单翼常规T字形尾翼布局。两台引擎被安装在机翼上部。它的飞行控制系统采取与先进战役机相同的线传控制。主翼采取低单翼直线翼型。机翼接近机身处改向斜前方舒展。为能提高升力,机翼前缘有高升力条板,后缘有两重缝翼。它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这使得它的推力远高于同时期的其他高级教练机。它还有几个惊人的地方,如机翼攻击角上限与F⑴6相同,可达25度。它的7个外挂点可载武器达两吨,只有俄罗斯的另外一款高级教练机雅克⑴30可与之媲美。它装有多功能雷达,搜索距离达60千米
  Mig⑵1技术参数   型号:F型◇PF型◇PFM型◇MF型◇BIS型◇。   外形尺寸:F型—15.76(机长)×7.15(翼展)×4.1(机高)米。   PF型、PFM型—14.5(机长)×7.15(翼展)×4.125(机高)米。   MF型—15.4(机长)×7.15(翼展)×4.13(机高)米。   BIS型—15.4(机长)×7.15(翼展)×4.125(机高)米。   机翼面积:均为23㎡。   空重:F型—4819公斤。   PF型—5700公斤。   PFM型—5750公斤。   MF型—5900公斤。   BIS型—6050公斤。   正常起飞重量:F型—6850公斤。   PF型—7750公斤。   PFM型—7820公斤。   MF型—825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F型—8376公斤。   PF型—9100公斤。   PFM型—9100公斤。   MF型—9600公斤。   BIS型—9680公斤。   最大平飞速度:F型—2175千米/小时(2.02马赫)。   PF型—2185千米/小时(2.05马赫)。   PFM型—2230千米/小时(2.10马赫)。   MF型—2330千米/小时(2.20马赫)。   2330千米/小时(2.20马赫)。   实用升限:均为18700米。   爬升率:F型、PF型—135米/秒(高度5000米)。   PFM型—140米/秒(高度5000米)。   MF型—150米/秒(高度5000米)。   BIS型—170米/秒(高度5000米)。   航程:F型、PF型、MF型—1300千米(不带副油箱)。   PFM型—1670千米(带副油箱)。   BIS型—980千米(不带副油箱)。   载弹量:1000公斤。   发动机:F型—1台R11F⑶00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5750公斤。   P型—1台R11F2⑶00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5950公斤。   PFM型—1台R11F2S⑶00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6175公斤。   MF型—1台RF13⑶00(P25)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6600公斤。   BIS型—1台R25⑶00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7500公斤。   电子装备:PF型—RP⑼⑵1截击雷达,发现目标距离约20千米。   MF型—RP-MA雷达,搜索距离20~30千米;RP⑵1截击雷达;“天弓1号”自动引导系统。   BIS型—新型雷达探测距离可达30千米;“天弓1号”自动引导系统。   武器系统:F型—2门30毫米航炮,备弹60发。可挂2枚AA⑵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或挂炸弹和火箭。   PF型—机翼可挂载2枚AA⑵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或挂炸弹和火箭。   PFM型—1门Gsh⑵3型23毫米双管航炮,备弹200发。机翼可挂载2枚AA⑵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或挂炸弹和火箭。   MF型—1门Gsh⑵3型23毫米双管航炮,备弹200发。机翼可挂载4枚AA⑵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或4枚“先进环礁”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或挂炸弹和火箭。   BIS型—1门Gsh⑵3型23毫米双管航炮,备弹200发。机翼可挂载4枚AA⑵获AA⑻空空导弹,或挂炸弹和火箭。
  米格⑵1是前苏联50年代早期研制的1种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战役机,1953年开始设计,1955年原型机试飞,日前苏联航空节时参加飞行表演,1958年开始设备部队,北约组织称它为“鱼窝”(Fishbed)。   米格⑵1是根据朝鲜战争中喷气战役机空战经验研制的,要求轻巧、灵活、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纵性好,火力强。米格⑵1是1种设计较好的战役机,被大量使用,总生产量在5000架以上,在生产的高峰期,仅前苏联国内就有5条以上的生产线。另外,在捷克和斯洛伐克及印度还各有1条。米格⑵1在60年代曾是苏军的主力机种,最多时设备了2500架以上。70年代以来,逐步被米格⑵3等机种所取代。到80年代中,苏军仍使用着780架左右,多 数是后期的新改型。米格⑵1还被苏联大量销往国外,最少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空军设备了这类飞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空军中的米格⑵1已退役。在米格⑵1的研制早期,共制成两种原型机,1为3角翼型,另外一为60度后掠翼型,二者除机翼不同外,其它部份设计类似。后掠翼型编号为E⑵A,北约称之为“面板”(Faceplate)。两种型别对照试飞后选中了3角翼型,并由此发展了以下10几种改型:米格⑵1(E⑸)为原型机;米格⑵1Ф是第1批生产型,是1种短距白天型截击机;米格⑵1ПФ为第2种批生产型,增强了全天候作战能力,1961年首次公然展出;米格⑵1ПФ/СПС也称为米格⑵1ПФС,出现于1967年;米格⑵1ФЛ是米格⑵1ПФ系列的出口型;米格⑵1ПФМ是ПФ/СПС的改型;米格⑵1ПФМA为多用处型;米格⑵1М是印度仿造的ПФМA型,第1架于日交付印度空军;米格⑵1P基本与米格⑵1ПФМA类似,主要增强了其侦察性能;米格⑵1МФ为多用处型,基本与米格⑵1ПФМA类似,1969年设备苏军,印度进行了仿造;米格⑵1PФ是由米格⑵1МФ改装而成的战术侦察型;米格⑵1CMT与МФ型类似;米格⑵1БИС是1976年以后出现的第3代多用处空战/对地攻击型;米格⑵1БИС改进型的电子装备有所改良;米格⑵1УТИ为双座教练型;米格⑵1УС是米格⑵1ПФ型的双座教练型;米格⑵1УМ是米格⑵1МФ型的双座教练型;超音速运输机实验机采取了米格⑵1ПФ的机身;米格⑵1垂直起落实验机由ПФМ型改装而成,1967年7月前苏联航空节时首次展出。米格⑵1装1台P⑴3⑶00涡轮喷气发动机。主要机载装备有:机头进气锥内装1部РП⑵1MA雷达,搜索距离20千米。装有РСИУ⑸超短波电台,АРК⑴0无线电罗盘,СОД⑸7M应对机,PB-УM无线电高度表,MPП⑸6П信标接收机,CP30⑵敌我辨认系统,CПO⑴0护尾器。陀螺仪瞄准器可在2.75g时保持精度,自动测距的结果可输入瞄准器中。主要机载武器有:机身下装1门23毫米的ГШ⑵3双管机炮,备弹200发。翼下有4个挂架,可带4枚K⑴3A“环礁”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和“先进环礁”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也可带火箭发射巢、C⑵4空地火箭、250或500千克炸弹。
简介   米格⑵1飞机最大起飞重量9600千克,装1台P⑴3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最大/加力)千克,最大平飞速度2.1倍音速,实用升限18400米,机内燃油航程1300千米,作战半径270千米。该机机载装备简单,中、后期改型加装了小直径天线火控雷达和自动驾驶仪。初期型号只在机头锥中装雷达测距器。主要武器有1门23毫米G3⑵3双管机炮,备弹200发,有4个外部挂架,可携带红外制导或雷达制导的近距空空导弹或对空、对地火箭和炸弹。 武器系统   F型—2门30毫米航炮,备弹60发。可挂2枚AA⑵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或挂炸弹和火箭。   PF型—机翼可挂载2枚AA⑵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或挂炸弹和火箭。   PFM型—1门Gsh⑵3型23毫米双管航炮,备弹200发。机翼可挂载2枚AA⑵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或挂炸弹和火箭。   MF型—1门Gsh⑵3型23毫米双管航炮,备弹200发。机翼可挂载4枚AA⑵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或4枚“先进环礁”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或挂炸弹和火箭。   BIS型—1门Gsh⑵3型23毫米双管航炮,备弹200发。机翼可挂载4枚AA⑵获AA⑻空空导弹,或挂炸弹和火箭。
  在米格⑵1的研制早期制成了两种原型机,1为3角翼型,另外一为60°后掠翼型,二者除机翼不同外,其它部份设计类似。后掠翼型编号为E⑵A,北京大学西洋公约组织称它为“面板”(Faceplate)。两种型别对照试飞后选中了3角翼型,并由此发展成1系列改型。   米格⑵1是1种设计紧凑、气动外形良好的轻型单座战役机。采取3角形机翼、后掠尾翼、细长机身、机头进气道、多激波进气锥。各种改型除机身有些变化和垂尾加大外,其它地方基本上保持了原来布局。下面介绍的是МФ型的设计特点。   机翼为切尖3角形悬臂式中单翼,下反角2°,前缘后掠角57°。对称翼型,翼根处相对厚度5%,翼梢处4.2%。展弦比2.22,尖削比12.5,安装角0°,翼根弦长5.97米,翼尖弦长0.46米。襟翼面积2×0.92米2,轴补偿副翼面积2×0.59米2。在翼根前缘前方机身上的每侧都装有小的尖形整流罩。在每侧机翼上方靠近翼梢处装有附面层板。全金属结构,有两个主梁和1个辅梁。由液压助力器操纵副翼,装液压作动的大型“吹气”平板后缘襟翼。机身截面形状近似于圆形,最大直径为1.24米(不包括座舱)。半硬壳式结构。冲压式机头进气道,进气口直径0.87米。通过机头上部向前打开的舱门可以对电子装备进行维修,在沿机身从座舱延伸到垂直安定面的大型背鳍内装有操纵杆、电子装备、单口加油口盖和燃油箱。靠近机翼前缘处的机身下部两侧各有1块减速板,还有1块减速板设在腹鳍的前边,3块减速板均由液压操纵。   悬臂式全金属结构尾翼。全部翼面都有大后掠角。液压助力全动式平尾,1/4弦线后掠角55°。相对厚度6%。平尾前缘最大上偏+7.5°,下偏⑴6.5°,面积7.9米2。平尾翼梢有配重块。操纵系统有力臂调理器,可根据不同的高度与空速调理传动比,尾翼配平开关设在驾驶杆上,无配平调剂片。垂尾1/4弦线后掠角60°27′,面积5.32米2,平均气动弦长3.14米,相对厚度4.4%。方向舵面积为1米2,偏角±25°,腹部有大型单片式腹鳍。   起落架为前3点式,液压收放,全为单轮。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机身,主起落架收上时转87°后收入机身。主起落架机轮尺寸为800×300毫米,胎压7.8×105帕(8公斤/厘米2)。前轮尺寸为500×180毫米,胎压6.9×105帕(7公斤/厘米2)。3个机轮均有冷气刹车装置,对主轮差动刹车可实现地面转弯。减速伞装于垂尾根部舱内。起落架有冷气应急放下装置,前起落架还有应急拉索放下机构。   动力装置为1台P⑴3⑶00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推力为50.01千牛(5100公斤),加力推力64.72千牛(6600公斤)。进气锥自动无级调理。机头两侧有辅助进气门,座舱后机身两侧有防喘振放气门。燃油系统包括6个机身油箱和4个机翼整体油箱(两前两后),机体内部装油2600升。另外,机翼下可带两个490升副油箱,机身下可挂1个490升或800升副油箱。主起落架舱门后的机身两侧可带固体起飞助推火箭。
1 48 mig 21mf按最新mig-21mf查阅>>相关mig-21mf:
米格⑵1战役机
索尼VAIO PCG-R505MXC
Microcom Networking Protocol(MNP)
海尔R410G-PDLJG
华硕P8H61-M LE/USB3
Light my way
..百度mig-21mf:栏目推荐热点排行··········推荐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米格31猎狐犬foxhoun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