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治的根本目的为什么不是发展种植园经济

4发现相似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对美国的殖民统治B.北方资
练习题及答案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
A.英国对美国的殖民统治B.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C.林肯就任美国总统D.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偏易
答案(找答案上)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历史试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对美国的殖民统治B.北方资”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历史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自由州:19世纪中叶,美国北部自由劳动制度与南部奴隶制度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南部奴隶制度成为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南北之间的斗争在西部土地的争夺中表现得最为激烈。19世纪上半叶在美国领土向西扩张的过程中,在西部接连成立新的州。但是每当新州成立之际,就发生在该州内容许或禁止奴隶制存在的斗争。北方资产阶级和农民主张在新州内禁止奴隶制度,要求把新州确定为自由州。蓄奴州:1789年美国宪法确立了”、财产权高于人权、州权高于人权、联邦无权干预奴隶制等一系列原则,使奴隶制在美国不仅难以废除,而且还在宪法的保障下继续在南方各州盛行发展。宪法生效时,联邦内共有13个州,其中7个州是已经宣布或即将宣布废除奴隶制的自由州,另外6个州为蓄奴州(南卡罗莱那州,密西西比州,佛罗里达州,阿拉巴马州,佐治亚州与路易斯安那州)。蓄奴州是美国的主要农作物产区,需要大量的奴隶进行劳作,以保障生产。南北经济发展对比:1.北方建立了工商业经济体系,南方建立了奴隶庄园经济体系;2.北方需要大量自由雇佣劳动力,南方将数万的奴隶禁锢在种植园中;3.北方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料,南方属于殖民经济,将大量的原料出口到欧洲;4.北方需要南方提供广阔的消费市场,南方的奴隶没有任何购买能力;5.北方需要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工商业,南方要求降低关税促进出口。南北方矛盾的主要表现:1.经济:北方工商业经济同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2.制度:伴随着西进运动的发展,就新加入美国的州是自由州还是蓄奴州的问题,双方矛盾激化。南北战争前形势图:堪萨斯内战——南北战争的预演:堪萨斯内战堪萨斯内战美国史上蓄奴论者和反对蓄奴论者之间为争夺对堪萨斯州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一场小规模内战()19世纪以后,美国领土迅速扩张,在密苏里河以西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地区,前往垦殖的人日益增多,要求建立新州。该地区在北纬36°30′以北,按密苏里妥协案(1820)规定,应以自由州加入联邦,但奴隶主凭借在政府和参议院中的优势,力图在这一地区扩大种植园、畜牧业,主张实行奴隶制。日,由参议院领地委员会主席、民主党党魁S.A.道格拉斯向参议院提交了《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宣布密苏里妥协案和1850年妥协案作废;奴隶制的实施不应受任何地域限制;新开发地区实行何种制度,应留给当地居民或其代表决定,即所谓“平民主权原则”。这一法案,引起全国长达4个月之久的争论,但在参议院和众议院中均获得通过该法案规定,堪萨斯准州延伸至北纬40°以南(堪萨斯与科罗拉多大部),内布拉斯加准州包括密苏里河以西北纬40°与加拿大之间的地区。奴隶制的扩展从此不再受地域限制,不断推向北部,加速了资产阶级内部的分化,反对该法案的人于1854年7月组成美国共和党。资本主义和奴隶制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酿成了堪萨斯内战。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对美国的殖民统治B.北方资”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7耶河德馨——宜丰中学李莉工作室
当前位置:&&&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七:资本主义的革命与改革
上传: 叶小建 &&&&更新时间: 13:06:02
专题七&& 资本主义的革命与改革
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英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经过:①开始的标志: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
②内战: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打败国王军;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
③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掌握政权,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④查理二世复辟:克伦威尔死后,查理二世复辟;
⑤宫廷政变: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4、《权利法案》
目的:为限制国王的权利; 时间、机构:1689年; 英国议会。
&&&&内容: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意义: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在今天日本、西班牙、丹麦也实行这一制度)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②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③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6、对克伦威尔的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率领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的军队。共和国期间,就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二、 美国的诞生
(一)、独立战争()
1、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领导阶级:北部资产阶级和南部种植园主阶级
领导人:华盛顿(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领导人,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美国第一位总统,领导美国人民击败英军,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主持制定了1787年宪法,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两届任满后退居山庄,民主精神为后世楷模,被称为&美国国父&。
3、战争的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②建军:各殖民地代表举行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军队,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③独立: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了(国庆节);
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
⑤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4、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战;法国、荷兰的支援。
5、美国独立后政治体制的确立:《1787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6、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7、历史意义:①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8.独立战争中颁布的文献:
&名称:《独立宣言》& 时间:日&&&&&& 机构:大陆会议
&内容: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
&意义: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进步性: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殖民压迫的要求,包含了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独立、自由民主的主张。
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法国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主要人物:罗伯斯庇尔)& 主力军:人民群众
①开始的标志: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大革命序幕(国庆节)。
②发展:资产阶级掌权,颁布《人权宣言》;
③进一步发展: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④高潮:罗伯斯庇尔掌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4.文献:《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
(二)、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活动:政变夺权,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对法国历史的最大贡献);对外打击反法同盟,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败;1815年滑铁卢惨败。
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四、美国南北战争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焦点: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2、导火线:1861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因为林肯主张逐步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
爆发:南方组成独立国家,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初期:北方失利;
转折: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结果:1865年北方胜利,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维护;
胜利原因:①北方具有正义性,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②北方占绝对优势;③北方军队作战勇敢。
4、南北战争的根本目的:维护美国的统一。
5、林肯的历史贡献:领导南北战争,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6、南北战争的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经过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7.《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时间:1862年9月。
内容: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作用: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使北方军队获得了雄厚的兵源,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8.为什么说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年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殖民枷锁,美国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年美国内战中北方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不仅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最大的内部障碍,而且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9、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点
(1)相同点:
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结果相同:都取得了胜利。
作用相同:都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不同点:
性质不同: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性质和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内战只是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不同: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美国内战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
任务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10、启示:民族要独立;国家要统一
五、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㈠、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根本目的: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
3.时间:1861年
4.实施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5.性质: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主要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法令规定: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农民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快份地。(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因此,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积极: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不足(局限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㈡、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国内的矛盾(民族危机);幕府统治危机,武装倒幕成功。
2、前提: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
3、时间:1868年&&&&& &&&&
4、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5.实施者;明治天皇
6.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体现了改革性质);社会习俗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最有远见,影响最深远)
7.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8、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
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4)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戊戌变法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结果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仍然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强大
5、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日本强大起来后,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6、日本明治维新对当代中国的启示:(1)要实行改革开放(2)要重视教育(3)要向先进国家学习,要引进先进技术。
7、俄日改革的共同点:(1)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都是两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经济发展和政治 灵感家 英国历史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经济发展和政治
英国向北美殖民扩张的前奏 1492 年,哥伦布在西班牙女王资助下去寻我通往东方的航路,他率领3 艘船经过6 个半星期的艰苦航行之后,于该年10 月12 日抵达中美洲。此后, 其他欧洲国家的许多航海者也接踵而至,从此揭开了美洲“地理大发现”的 开端。
美洲刚刚被发现,欧洲的殖民入侵就开始了。到16 世纪后期,西班牙已 占据拉丁美洲的大部,葡萄牙占据了巴西。1497 年英王亨利七世得知哥伦布 的发现后派遣意大利人约翰?卡波特率领一支18 人的探险队乘“马修”号帆 船由布里斯托尔港前往美洲,估计抵达纽芬兰岛。但由于种种原因,英国在 一百余年后才在美洲建立自己的永久性殖民据点。
从16 世纪下半叶起,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增强了英国的实力,它对美洲 的殖民活动逐步积极起来。当时英国流行的重商主义经济理论认为获取大量 的金银财富对一个国家的权势是必不可少的,海外殖民地则可以提供金银和 原料,并进行移民以解决国内“失业”问题,使英国在经济上自给自足,而 美洲正是这样一个理想之地。在16 世纪60 年代,英国人约翰?霍金斯开始 从非洲贩卖黑人到美洲;70 年代,英国航海家马丁?弗罗比歇在美洲寻找黄 金和新航线过程中发现了哈德逊海峡。80 年代成为英国开拓北美殖民地的重 要开端。此时,一些殖民主义的鼓吹者著书立说,主张向海外扩张英国势力, 反映出英国资本主义寻找更大的海外殖民市场的要求。1584 年,英国地理学 家理查?黑克罗特写出了《西方殖民论》一书,劝说英国向美洲移民,建立 殖民地,旨在一方面为英国提供市场和原料,一方面对抗西班牙和法国。他 还编写了《英格兰民族的海上航行、贸易和发现》一书,鼓励英国人从事海 上冒险事业。同时,英国同西班牙在海上争霸的斗争越演越烈。著名海盗弗 朗西斯?德雷克等从70 年代起经常袭击劫掠航行于美洲和欧洲之间的西班牙 船队。1587 年,沃尔特?雷利爵士曾派一批人前往北美的弗吉尼亚,在其附 近的罗诺克岛上建立了英国殖民地,但三年后这些殖民者就原因不明地失踪 了。1588 年,英国击溃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为下 个世纪大规模向北美进行殖民扩张扫除了重大障碍。
当时英国社会参与开发美洲殖民地的人中既有富商和贵族,也有中产阶 级和贫穷的劳动者。1606 年,一些英国商人和贵族成立了弗吉尼亚公司(不 久后分成了伦敦公司和普利茅斯公司),并取得开发北美殖民地的王家特许 状。1607 年,伦敦公司派遣100 余名移民抵达北美的詹姆斯河口,建立了英 国第一个永久殖民地:詹姆斯城。它日后逐渐发展为弗吉尼亚殖民地。1620 年,有102 名英国清教徒从荷兰出发,乘“五月花”号船漂洋渡海来到北美 的普利茅斯建立殖民地。从17 世纪初至1732 年的一百余年中,英国在北美 大陆的13 个殖民地先后建立起来。
对北美殖民地的血腥征服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和发展又同英国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掠夺屠杀和 与法国、西班牙等殖民国家的激烈争夺联系在一起。印第安人曾热情地接待 和帮助过早期欧洲移民,但他们很快发现了这些殖民者的野心。这些殖民者 抢夺他们的土地和财富,甚至大规模烧杀。1675 年―1677 年印第安人在新英 格兰地区发动的“腓力浦王之战”是其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武装反抗斗争, 印第安人曾摧毁了约20 个殖民者的城镇,杀死了新英格兰殖民者士兵的6%。
但印第安人最终遭到更血腥的屠杀而失败。印第安人在北美反抗殖民者的斗 争持续了300 年之久,直至19 世纪他们被集中于荒瘠地带的“保留地”之中。
英国殖民者以印第安人的惨重牺牲为代价,使之直接从原始社会阶段进入资 本主义社会。1588 年,英国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以后又与荷兰殖民 者在17 世纪进行了殖民争夺,迫使荷兰接受了“航海条例”,并从荷兰人手 中夺取了其北美殖民地新尼德兰和特拉华(即现今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在 1689 年―1763 年之间,英国又同法国在北美进行了长期的激烈争夺,经过“威 廉王之战”(即奥格斯堡联盟战争1689 年―1697 年)、“安妮女王之战”
(即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2 年―1713 年)、“乔治王之战”(即奥地利 王位继承战争1744 年―1748 年)和“七年战争”,英国终于击败法国,在 北美夺取了加拿大,巩固和发展了13 个殖民地,结束了法国在北美的殖民统 治。
殖民地的经济开发 随着13 个殖民地的发展,大批移民源源而来。至独立战争爆发时,英属 北美殖民地的人口估计达到250 万,其中黑人约50 万。白人移民来自欧洲 许多国家,但主要来自英国。他们当中许多人不堪忍受祖国的贫穷、战争动 乱和宗教压迫而来到北美寻求自由和新生活。如在17 世纪,许多英国移民就 是不堪忍受斯图亚特王朝迫害的清教徒。许多贫苦劳动人民无力支付横渡大 西洋的旅费而沦为定期服役的契约奴。这种契约奴到18 世纪中叶已占北美殖 民地人口的半数。成年契约奴通常服役4―7 年,儿童则服役到21 岁或24 岁,服役期满后,他们通常可获得若干生产工具和50 英亩土地。他们和黑奴 一样是开发建设北美殖民地的基本劳动力。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最早黑奴是 1619 年由荷兰人贩卖给詹姆斯城的。1665 年―1667 年的英荷战争打破了荷 兰对贩卖黑奴的垄断,从此,英国奴隶贩子通过所谓“三角贸易”源源不断 地从非洲将黑奴输入北美殖民地。对契约奴和黑奴的剥削成为北美殖民地资 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契约奴和黑奴的辛勤劳动使殖民地经济得 以发展起来。
100 多年中,北美殖民地的工商业有很大发展,但仍以农业生产为主, 如在工业最发达的新英格兰地区,农业人口为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九。至18 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可分为北部、南部和中部三种类型。北部新英 格兰地区(新罕布什尔、马萨诸塞、康涅狄克、罗得岛)气候较冷,许多土 地并不肥沃,尽管移民们大力发展,但其收入毕竟有限。因此,移民中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农民根据地理和资源等条件发展了商业、渔业、伐木业、造 船业和制铁业等。农业虽是粗放经营,但能使该地区粮食自给有余。渔业, 尤其是捕鲸业,由于靠海发达起来,从事渔业者达数万之多,能满足殖民地 消费并向欧洲出口。有1000 多艘商船和近3 万名海员从事对英贸易,还将糖 酒、鱼类、木材、铁块和矿石等运往欧洲,再将欧洲的工业品运回北美殖民 地和西印度群岛。另外,奴隶贩子还从事罪恶的“三角贸易”,获利甚丰。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英格兰逐渐成长为英国的经济竞争对手。在南部(弗吉 尼亚、马里兰、南卡罗来纳、北卡罗纳和乔治亚),土地辽阔而肥沃,气候 适宜,而且其移民中有许多原是拥有资本的英国大地主贵族。他们使南部逐 渐发展成大种植园经济,那里种植的烟草成为北美殖民地的大宗出口商品, 此外还生产小麦和蓝靛等。同时,由于大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力而输入黑奴, 黑奴制在南方得以建立和发展起来。中部(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和特 拉华)则兼有南北殖民地的特点,出产谷类、肉类、蔬菜和水果,经营皮毛 贸易,木材业、酿酒业、制铁和纺织等工业的发展已能与英国一争高低。走 私贸易也大大促进了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
曾是荒野之地的北美殖民地经过一百余年的开发,工商业和农业逐步发 展起来,终于成为英国对外贸易中仅次于欧洲的重要贸易对象。在独立战争 前夕,英帝国三分之一的航运从事与北美殖民地的贸易。“仅仅只是由于同 美洲的贸易,英格兰和苏格兰沿海那些不足挂齿的小村庄才一跃成为大城 市。”而北美的纽约、波士顿、费城逐渐发展为殖民地的工业中心。到独立 战争前夕,英国商船的三分之一是由北美殖民地制造的。北美殖民地的成长 壮大使北美人民同英国在政治经济上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和冲突。
殖民地的政治管理 13 个殖民地都是根据王家特许状成立的,有公司特许殖民地、自治殖民 地、业主殖民地和王家直辖殖民地四种类型。英国对北美的统治机构由国王 任命的各殖民地总督、参事会和经选举产生的地方议会组成。英国政府未设 立专门的统一机构管理这些殖民地。英王是北美殖民地最高统治者,也是所 有未授人的土地的主人。国王往往由一位国务大臣代表。枢密院负责殖民地 的有关法律事务、发布命令;财政部负责税收等经济事务;陆军部和海军部 负责防务;议会制订有关法令;英国大主教掌管国教会;贸易局为咨询机构。
1634 年查理一世虽然设立了一个贸易与殖民委员会,但也只是咨询机构。实 际上,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统治较为松弛。1640 年前,斯图亚特王朝已在风 雨飘摇之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对殖民地的控制就更为削弱了。马 萨诸塞殖民地甚至在1644 年还否认当时的英国议会有权约束它。1650 年英 国颁布了所有北美殖民地都隶属于英国议会的法令,次年又为打击荷兰颁布 了“航海条例”,实际上限制了若干北美贸易。但北美殖民地基本上保持某 种实际独立状况和自由贸易。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为了加强对殖民地的控 制,英国于1685 年至1688 年将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等几个殖民地合并为新英格兰领地,以波士顿为首府,派驻一名英国总督统一管理。但1688 年英国 “光荣革命”发生时,这个“新英格兰领地”就瓦解了。北美殖民地在17 世纪实际上几乎是自由处理内部事务,逐步产生出自治倾向。有的史学家认 为北美殖民地几乎在建立之初就让英国的“地方自由的传统深深扎根于美 洲”。 18 世纪,英国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1685 年时北美还只有两个王家 直辖殖民地,而在1763 年时共有8 个殖民地变成王家殖民地,由英国政府的 总督管理。在理论上,总督可以任命官员,召开或解散议会,有立法否决权, 主持军务和治安,是英国统治殖民地的主要工具。参事会是总督的咨询机构 和高级法院。但在实际上,总督总是受到地方议会的很大牵制,彼此间存在 争夺统治权的激烈斗争。绝大多数总督不得不依靠当地议会来取得经费,包 括自己的薪俸,因而他们很难直接对殖民地进行统治,而殖民地的英国官吏 们往往是一些平庸无能之辈。国王和政府大臣常把殖民地官职作为自己对支 持者或亲朋旧友的私人赏赐。即使总督是颇具才干者,他也发现执行英国政 策治理殖民地是件非常棘手之事。参事会往往由精心挑选出的上层商人和农 场主组成,用以拉拢他们支持英国殖民统治。但是,参事会是北美殖民地统 治中最薄弱的一环,被人描述为是“一个供鲸鱼游戏的浴盆”。 殖民地的自治倾向 由于北美殖民地毕竟是英国资产者建立的,在其政治制度中也具有一定 的民主性质,如自治制度便是其中之一。1619 年,弗吉尼亚议会的建立和1620 年的“五月花号公约”被誉为“美国制度的两大基石”。1619 年7 月30 日 由弗吉尼亚11 个选区选举出的22 名“公民代表”同参事会开始举行6 天会 议,制订若干法律。此后,它自己制订议会规则并负责征税和司法等事务。
它远非现代民主机构,却是北美殖民地的第一个代议制机构。1620 年,漂洋 渡海前往美洲的部分清教徒在“五月花”号船上订立了一项公约,要求实行 按多数人意愿自治管理的原则。这一原则对以后各殖民地的政治发展具有积 极意义。1630 年,一批清教徒将马萨诸塞海湾公司及其特许状从英国转移到 北美,建立了马萨诸塞殖民地。该公司的股东每年投票选举总督等官员,建 立了具有两院制形式的地方议会,英国国王和议会对该殖民地都无直接控制 权。这种体制后为其它殖民地仿效,具有独立的倾向。这样,北美殖民地内 部政治制度还在其早期建立过程中,就出现逐步同英国分道扬镳的迹象。
当然,北美殖民地的地方议会远非是民主的,其选举权受到财产和宗教 等多方面限制,在 18 世纪前期通常是由占人口 10% 的富有者选出来的。 但这些地方议会不断努力扩大自己的权力,削弱了英国殖民统治。它们制订 法律、征税、控制地方财政、任命官吏,置总督于自己的制约之下。各殖民 地也尝试着要由分散走向联合。在1643 年―1754 年的百余年中,曾有过许 多关于各殖民地合作的建议和计划。马萨诸塞、康涅狄格、普利茅斯等殖民地于1643 年组织了“新英格兰同盟”,旨在共同对付荷兰人和印第安人。1689 年莱勒斯反英起义中,起义者在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纽约和康涅狄格组织 了殖民地联盟,建立了政权,被认为是北美殖民地由分散走向联合的一个尝 试。1754 年6 月,英国政府为了对付法国的威胁,曾在阿尔巴尼召开了关于 各殖民地进行合作的会议,即著名的“阿尔巴尼会议”。会上至少提出了6 个关于殖民地联合的计划。会议最后通过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计划:在英 帝国管辖下各殖民地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组织成联邦,设立一个由各殖 民地议会选举出的大委员会,但各殖民地仍自主处理内部事务。这一计划为 英国政府所拒绝,因为它太“民主化”了,会增强殖民地的团结而不利于英 国统治;各殖民地议会也拒绝批准这一计划,认为它限制了殖民地的自由和 权力。富兰克林的计划虽然未能实现,却为1774 年的大陆会议作了准备,是 美利坚民族形成的一个标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对东北的殖民统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