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信了 股市还是有风声的 去年一哥们卖房子先过户被骗买股票

作者:中国股民超市&&转载自:&&发布日期:
 明星也是老百姓,大腕也爱玩。华谊兄弟在的上市,让明星“涉股”成为时下的鲜热话题,娱乐明星更是扎堆现身上市公司。冯小刚,因为华谊的财政报表“暴露”了其几亿的身价;杨子,由于家族控股企业的上市而不小心让长期“隐身”的神秘妻女浮出水面……真是应验了那句“股市有风险”。
  李冰冰在华谊开盘后一夜暴富,汪涵一买一个准猛赚不止。娱乐圈“涉股”的明星名人比比皆是,孙海英、吴启华、喻恩泰等都是十多年的老了,而李冰冰、任泉、黄晓明等算是刚加入这一行列的“新”,新老明星蜂拥股市,让老百姓看得好不热闹。记者通过采访,为大家揭秘了明星背后的故事。
  她是华谊兄弟上市“吆喝”当天和冯小刚“平起平坐”的代言人,她是华谊公司最早认购股份的演员,0.53元的价格也是众星中最低的;她爸爸是个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多年输赢持稳……李冰冰,在华谊上市的一夜之间,几乎成了华谊的“形象大使”,也理所当然地被大家认作是“高手”,可她昨天却向记者坦言,其实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股盲”,对毫无概念,并且,购入华谊之后的她并未打算从此涉足股界做个“大姐大”了,而是专一地抱着华谊这一只长期持有……
  “征战”股市
  持有华谊“赚”一辈子
  因为所属的经纪公司上市,“奔四”的李冰冰才在两个礼拜前成为股界姗姗来迟的新人。不过,因为购入的成本才0.53元每股,李冰冰无疑是华谊这只原始股中“骨灰级”的原始股东,以至于她的之路一帆风顺到令人嫉妒,开盘第一天便到最高九十几块,收盘七十几块,李冰冰账面盈利就有2500万,简直赚疯了。纵然这几天华谊兄弟的股价始终徘徊在50元上下,李冰冰也还是狂赚了100倍不止。尝到甜头后的她也直言很后悔,“应该再多买一点的。”
  不过,她昨天信誓旦旦地对本报记者直言,自己不会再买入其他公司的了,也不准备把更多资金投入到股市来,原因多少有些意料之外――用情专一。“你想,我是华谊第一个演员,至今11年了,这代表了什么?其实就代表了我的忠诚度。所以,我做也是一样,入市是完全冲着老板中军、中磊去的,可以说我只是买了自己看好的,而其他,我没时间了解,也无法像信任华谊这么信任。”李冰冰说,自己是个很单一化的人,“就像我喜欢演戏,我就做不了其他的,为了演戏可以没有一点自己的生活,甚至从来不泡夜店,做也一样,我买股但是不,一只华谊就够赚一辈子了吧。”李冰冰认为术业有专攻,“比如我在演着《风声》,突然得悉今天股市暴跌,我买的被深深,那我怎么去投入到剧情中呢?”她向记者透露,自己现在只有华谊兄弟这一只,不会卖出,也不再买入,就永久持有,数着钞票就好。
  实为“股盲”
  对压根就燃不起兴趣
  “的门槛比较低。”“其实我变成明星股东,也是这个产业核裂变的结果。”这些专业的话时不时从李冰冰嘴里冒出来,让身边的人都目瞪口呆,任泉等好友也感慨冰冰怎么就瞬间对股市如此了如指掌了。不过,李冰冰却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招供”,其实自己是个“股盲”,而且对压根就燃不起兴趣来,“那天我朋友打电话跟我说,‘冰冰,听说你们华谊跌停板了,你损失300多万了吧?’我的反应是:啊?是吗?”李冰冰笑说,她的麻木甚至让朋友觉得好奇,怎么损失那么多钱,她也毫无感觉呢,“我觉得自己就是没经济头脑,我的钱都是交给我爸爸打理的,我没时间关心,脑子里实在装不下那么多东西啊。”至于专业术语能脱口而出,“所有人都问我,我不懂也懂了啊,但对本身我真没什么认知度。”
  李冰冰还向记者爆料称,其实爸爸倒是十几年的老了,而且还是个不太成功的老,“有一阵子爸爸好像赔得特别厉害,看着他老人家挺难过的样子,我不知如何是好,后来我还劝过爸爸,让她别碰了,还不如买房子呢。”冰冰透露,其实作为明星,身边也总会有些专家或者专业人士或者好朋友来推荐一些号称有内幕的,但她也从来不敢告诉爸爸,“我如果告诉他,赚了当然好,可万一赔了,我看到爸爸就会觉得自己很窝囊。”李冰冰坦言,圈内男星的相对比较多一点,因为女生这方面总是比较迟钝,“我总觉得和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别人聊时,我常常处于一片茫然的状态,基本上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她开玩笑说,老的爸爸,好遗憾没培养出个小的女儿来。
  明星一览表
  陈好:2006年入股ST黑龙。今年4月,ST黑龙复牌,收盘大涨10倍多,陈好成第一大流通股东。
  黎明:07年为第二年专注工作,将所有卖出。
  聂远:半年打了个平手,卖光所有,全身心投入拍戏。
  鲍蕾:赚的比演戏多。去年怀孕后为了孩子决定不接触电脑,因此毅然抛掉了所有,意外避开了股市由牛转熊的动荡。
  冯小刚:华谊员工中赔钱做多的明星。被估计已经亏损90%了。
  叶璇:07年8月,买进一只,两个月后,从80多港元涨到了150多港元。
  刘德华:08年就趁低吸纳汇丰控股[95.00 2.21%]的
  袁泉:“5?30”后,首次入市。当存钱,长期持有。
  王刚:每次卖出一只好票,都会留下一百股,以作纪念。
  李嘉欣:曾以100元买入的平安保险,到2008年该港股价最低到了22元,A股也曾跌破20元,亏损逾亿。
  梁咏琪:风暴使其跌幅20%,身价蒸发1/5,仍表示没伤元气。
  蔡卓妍:股灾来临前,最高位时放了手头上的,赚得7位数。
  张菲:长期,07年投入资金约1亿台币。光从07下半年到08年1月,已惨赔将近3000万台币,相当于五六部奔驰车。
  蒙嘉慧:传蒙嘉慧去年偷偷血本无归,向郑伊健要20万还债,两人因此大吵一架。
  曾志伟:与女儿曾宝仪雷曼兄弟血本无归。
  张智霖:不仅成功躲过了2008年的股市大跌,还经常会指导老婆买,并计划着让儿子多学的书,教他票,将来做老板。
  夏雨:斥资百万玩,却遭遇股灾,亏损30%。
Copyright 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中国股民超市
手机 (短信联系)尊贵的客人,您好!如遇不在线,请您通过手机短信或者留言等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答复您,谢谢您的光临。本着为股民提供优质的服务与帮助,是我们最大的荣幸和职责!&&卖房子炒股票?你丫SB呀!
我的图书馆
卖房子炒股票?你丫SB呀!
他们忽悠“卖房子买股票”的真实动机是什么?
09:31&&&&|&&|&&
上证3478点 创 7 年来新高股市又到狂热时。
最近两天随着股指不断攀升,“又到卖房子买股票时候”的股噪声,开始充斥各大网站和微信圈,赚足了眼球。真的是这样吗?
我的看法是:如果你P民一个,听到的内幕消息都是“20手以上”的,那么还是稳重点、谨慎点。把自己在银行里、余额宝或P2P里面的钱翻腾出来,到股市里“小赌怡情”也就罢了。至于卖房子炒股票,还是暂时别想了。
为什么这么说,理由有二:
第一,这波行情的性质你要清楚,它跟以往的很多大行情一样,是不折不扣的政策市。是政府为了保增长,不停地用政策刺激起来的。目前行情跟2007年那波牛市有4大不同:一是目前经济形势非常困难,而且未来一年两会更加困难,而2007年的时候经济形势不错;二是目前通过“货币放水”刺激行情的空间更小了;三是沪港通之后,中国股市估值正在跟国际市场接轨,出现“疯牛症”的空间小了;四是IPO注册制快来了。什么是IPO注册制?说穿了就是史无前例的大扩容。
第二,卖房周期很长,而目前股市的“玩法”,显然有加速赶顶之势。你今天开始卖房子,即便明天就找到买家,那么真正拿到钱也是1个多月后,到那时行情已经差不多结束了。想想看吧,元旦春节之后,美元加息周期越来越近,IPO注册制风声日紧,那时候进股市无异于刀上舔血、火中取栗。而大资金实现了盈利,他们要撤离会打出提前量。到时候弄不好,你就买个世纪之套。
看目前政策走向,以及大资金动向,指数仍然有向上空间,也许能上摸2800点,甚至更高。但再向上,都属于高风险区。散户永远别想玩过机构,想想上周五股市的怪异走势吧,降息的消息显然有人先知先觉。他们是谁?你说呢?!将来游戏结束,大限将至的时候呢?你丫散户一个,人家会打电话通知你吗?
但我不是说目前股市不能参与,投机性机会也是机会。此外,房子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卖,比如你的房子在三四线城市,不是唯一住房,又不在核心位置,可以考虑借着目前的利好出货。然后抽抽新股,静待时机,等IPO注册制全面实施后,也就是等目前在股市里笑得正开心的家伙们开始哭的时候,再进去也不迟。
如果你的房子在“一线城市”或者“强二线城市”的核心区,即便有很多套,我劝你也不要轻易卖掉(房产税?你可以转嫁给租客呀!)。没错,前几天我写过一篇《》的文章,在微信圈疯转。将来中国人财富配置,将从目前房产占70%变成金融资产变成70%。但我还说了,这个趋势要顺利实现,需要IPO注册制改革获得成功,法制建设取得突破,政府“有形之手”撤出不该在的领域。说白了,就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全确立。
也就是说,未来通过金融资产增值财富是需要众多条件的,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中心区的房产,虽然增值不会太快,但至少能对抗无情的通货膨胀,它们的“确定性”非常高(除非国家不保护私人财产,但如果那样,你的股票、基金不也一样吗)。
另外,告诉你一个赌场里“庄家”和“老千”的秘密:他们更希望“菜鸟们”把房子、老婆、孩子都当赌注押上,最好再向他们的“大耳窿”兄弟“融资融券”,那他们就可以放开手脚“宰肥猪”了。如果你只带零花钱去赌场,他们会垂头丧气,把你赶到散户大厅的。
明白了吧,他们忽悠“卖房子买股票”的真实动机!
(原标题为:卖房子炒股票?你丫SB呀!)
卖房买股票论一出,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笑了吧?谁能那么不靠谱,大多数人还是有判断能力的。
呵呵,难道国泰君安的证券分析师都是骗你入伙的啊?这个作者也太阴谋论了。分析的两点原因倒是靠谱,但是往忽悠上靠,就太下作了。
说卖房炒股的人是sb,但是特地来分析不行的我只能说,这你也信,你ysb啊?
从5月份到现在大盘已经涨了30%,一些股票已经涨了60%,还行,有资金可以操作操作
鼓吹买房子和鼓吹买股票的都是骗子,鉴定完毕!
如果房子太多可以卖房买股。但只有一二套房就算了。以后五年是科技股票的天下。但不是金融股的天下
A股疯了,可别跟着瞎High!
日09:34 &新闻专栏 &作者:锦麟观察 &我有话说(1,381人参与)
猪可以借着风口往上飞,但雄鹰可以翱翔,猪却只能摔死猪可以借着风口往上飞,但雄鹰可以翱翔,猪却只能摔死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锦麟观察
  最近同事和朋友圈都被A股刷屏了。A股涨疯了,再不进去就晚了,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上天了,云云。
  在和讯财经看到了这么一则资讯,说12月3日A股创下9149亿元的成交天量,刷新以往记录。为了突出天朝股市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势,和讯顺便拿美帝来垫背,补上了这么一句,天朝的历史天量超越美股成交量的峰值7500亿元。看完了直叫人荡气回肠,难怪朋友圈里都在喊抢钱了。
  A股真的超越美股吗?不一定!
  但是核实了一下和讯的数据,这才发现疯的不是A股,而是人。所谓9149亿元人民币的天量其实是沪深两个股市的总和。但美国却不只两个交易所,光场内交易的就包括纽交所、纳斯达克、NYSEMKT这三家,除此之外还有场外交易所:NASDAQ全国资本市场、NASDAQ小型资本市场、OTCBB和PinkSheets。和讯语焉不详的讲美股成交量峰值是7500亿元人民币,这个峰值到底是指纽交所,纳斯达克,还是NYSEMKT,还是……
  再查一下美股成交量的数据:2013年纽约交易所日均成交量超过1300亿美元。2012年,纳斯达克日均成交额500亿美元。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加起来日均成交量为1800亿美元,差不多是1.1万亿元人民币。再加上别的交易所,整体美股日均成交量已破万亿元人民币,和讯说美股成交量峰值是7500亿元人民币,是不是拍着屁股想出来的?人一癫狂,轻则语焉不详,重则语无论次。
  经济并不好,股民凭什么High?
  查看了一下中国宏观经济的数据,情况很不妙。根据汇丰银行的PMI数据,中国的工业生产半年以来增速一直下滑,进入11月,工业生产更从增长转为萎缩。实体企业日子相当的难过,产能过剩意味着销路打不开,融资难意味着只有通过影子银行付出高昂的利息成本,投资回报率不断萎缩意味着这些企业举的债没法还,只能赖账或者借债养债。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影子银行已经占整个社会融资总量超过30%,非官方数据更是显示这个占比已接近50%。这证明企业筹措运转资金已经相当困难,就算是能筹到,利息成本也太高。实体企业除了要面对欧美市场去杠杆化的压力之外,还要面对成本上涨的压力(去年平均最低工资水平增长了18%,再加融资成本也居高不下),前景令人担忧。
  根据标普的数据,去年年底中国企业的总净债务已高达14.2万亿美元,高于美国的13.1万亿,成为世界第一。中国企业的债务杠杆率很高,经济形势又不断恶化,他们的偿债能力会越来越弱,债务违约风险会越来越大。
  房地产泡沫也在破灭,企业的债务杠杆率和违约风险在加大,影子银行风险失控,情况还可以更糟吗?股票其实就是企业发行的长期债务,实体企业生存情况这么糟糕,股市却这么火,大家却这么High,这符合逻辑吗?
  别被大赌客给忽悠傻了!
  在电视剧里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故事,某个人,家族,或企业债台高筑,快周转不下去了,借钱也屡借无门,好容易借到了,拿到钱的这个人认为熬下去辛辛苦苦的还债太苦了,于是他决定拿着这笔借来的钱去赌场赌一把,如果手气好,就有可能一下子把债都还了。结果又如何呢?
  过去这许多年,好多个人,家族,或企业发现踏踏实实的经营日子太苦了,把能周转的钱都投进了房地产市场,后来看见影子银行里利息收入高,又投去做了影子银行,到如今房地产和影子银行都要完蛋了,投进去的钱不少是借的,一下子发现自己被套牢了。
  怎么才能解套?除了房地产,影子银行,中国最大的资金池就是股市了。正好,沪港通通了,国家出了很多对股市利好的政策,人民币国际化,IPO啥的,可以炒作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的风吧。用杠杆资金把股市炒起来,就可以胜利大逃亡了。据内幕人士数据,12月3日的9149亿元成交天量中杠杆资金应该在3000亿元以上。想抢钱的股民明显是想搭要从房地产和影子银行里解套的大赌客的便车,问题是钱都让你们股民抢去了,大赌客还能解套吗?
  大赌客问你“你High不High?”,在你拼命点头的某一次,他已经撤离了。他的钱是杠杆资金,说白了也就是借别的大赌客的钱。他赚翻了,不仅解套了,还打了翻身仗,但前提是你们这帮傻High的股民得接盘,老老实实的拿着自己的钱被深套。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6月末,中国家庭持有的存款余额为50.2万亿。大赌客梦寐以求的就是能在A股的赌场里迎接这50.2万亿的一部分主力,然后一个个问他们“你High不High?”。
  大家都在说,风口来了,猪都可以飞上天,那飞上了天以后呢?去A股抢钱,捡钱,有那么容易吗?记住股市和房地产项目融资和影子银行信贷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进行债务融资的地方。在股市,房地产项目,和影子银行玩大的都是同一帮人,在整个国民经济债务杠杆率太高,投资回报率太低的情况下,这帮人只有拆了东墙补西墙才能打翻身仗。利用债务金融的角度,去宏观的看待在股市,房地产项目,和影子银行间融资拆借套利的活动,你会发现A股大涨之后,将是大跌的无底深渊,你可能连捡回条命的时间都没有。
  猪可以借着风口往上飞,但雄鹰可以翱翔,猪却只能摔死。人心太贪了,站在悬崖边上却以为是把猪吹上天的风口。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至少有90%散户从来没赚过钱
&&作者:&&&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向松祚
至少有90%散户从来没赚过钱。
  无论是股票价格上涨,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金融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所带来的收益,主要由少数富人所获得。各国统计数据皆表明,股票市场的散户投资者,至少90%从来没有赚过钱。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采取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挽救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复苏,原本指望股票上涨的财富效应能够促进经济复苏。然而事实上,股票价格快速上涨的收益和所谓财富效应,超过90%都落入到极少数富人的腰包,低收入人群几乎没有享受到任何所谓的“财富效应”。
  各国(包括中国在内)房地产价格暴涨的岁月里,那些本来有钱投资房地产和能够借钱投资房地产的人,当然赚得盘满钵满,然而绝大多数低收入人群根本就没有钱去投资房地产。结果是房地产价格涨得越高,富人就越富,穷人就越穷,收入差距和贫富的两极分化就越严重。
  我将这样的经济体系概括为三个两极分化的经济体系:即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的两极分化;真实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信用资源分配的两极分化。三个两极分化互为条件,相互加强,能够很好地解释当今世界各种令人困惑的也是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现象。
  譬如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的加速恶化;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的日益动荡,资产价格泡沫和泡沫破灭频繁引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物质资本积累速度远远低于虚拟经济增速和虚拟资本的积累速度,真实GDP增速持续下降,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进入长期衰退和低速增长;各国真实消费普遍疲弱,失业率居高不下,“增长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成为常态;各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边际效果大幅度下降,政策空间日益缩小;政府公信力快速下降,普通百姓对政府缩小收入差距、缓解贫富分化、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的决心和能力已经严重缺乏信心。
  三个两极分化的经济体系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自身演变的必然结果。它背后有三个核心的推动力量,一是人类财富理念的深刻改变,虚拟财富和虚拟资本成为支配性的财富和资本理念。二是国际货币体系崩溃,完全信用货币(无锚货币)和浮动汇率时代来临。三是以信息科技和互联网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重塑了全球产业链和产业分工体系。
  一切为了资本,一切依靠资本,一切来自资本;一切为了股东,一切依靠股东,一切来自股东;一切为了市值,一切依靠市值,一切来自市值,是支配当代人类经济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和方法论。当代人类社会则演变为公司社会、股东社会、市值社会、虚拟资本社会和资产组合社会(portfoliosociety)。
  这样的经济体系当然不是人类所期望的理想体系,它是一个令人忧虑的体系,是一个令人憎恶的体系,是一个必然导致政治、社会和生态全面危机的体系,是一个践踏人文价值,缺乏基本公平和正义的体系,是一个亟须救赎和彻底改变的经济体系。
  我曾经尝试用多个名称来概括以“三个两极分化”为核心特征的当代人类经济体系,最后决定将它命名为“全球金融资本主义”。自16世纪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诞生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大体经过三次突变和三个阶段。
  第一次突变是商业资本主义从传统经济体系中蜕变和崛起,逐渐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商业资本逐渐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第二次突变是产业资本主义或工业资本主义取代商业资本主义,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第三次突变则是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金融资本则取代产业资本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
  更准确地说,是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之融合所创造的全球性垄断资本,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第一次突变起自15世纪后期,完成于18世纪中期;第二次突变起自18世纪中期,完成于20世纪中期;第三次突变起自20世纪中期,至今方兴未艾。本书的核心主题是,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40多年,全球经济体系的内在结构终于从量变实现突变,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决定性地转变为全球金融资本主义体系。(本文节选自《新资本论》自序)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宏观经济学家,现任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顾问委员会成员、研究委员会成员,《环球财经》杂志总编。)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不要担心,房价还会涨的。不要担心,人民币贬值下跌是正常的。不要担心,因为全球央行选择“放水”的集体行动,经济在2015年因为通缩而进入寒冷的“冰河时代”是不可能的。
超级房产泡沫将破茧而出日 10:09来源: 采编:东方财富网 字体:大中小|已有55人评论,共12401人参与讨论|用手机讨论
华泰证券研究员曹光亮的研究报告认为,没有破灭的地产泡沫和日益严重的通缩压力将是中国地产未来几年的主要矛盾,而通常央行会优先选择抗通缩,这将促使房地产出现超级大泡沫。  日起央行正式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业内人士表示,央行对称降息是对目前经济下行和通缩压力的反应。
  同时,降息将放大市场利好,购房者对市场的预期将明显向好,楼市有望迎来“小阳春”。
  华泰证券研究员曹光亮的研究报告认为,没有破灭的地产泡沫和日益严重的通缩压力将是中国地产未来几年的主要矛盾,而通常央行会优先选择抗通缩,这将促使房地产出现超级大泡沫。
  近期经济数据仍显疲弱,尤其是通缩风险步步紧逼,这日渐成为政策调控更具决定性意义的参考变量,应该也是央行年后尽快降息的重要原因。
  1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字仅为0.8,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的最低值。而PPI已经连续35个月负值。2月份已公布的数据如2月汇丰PMI、地产销量、电力耗煤增速等均表现不佳,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面临通缩威胁。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日前也刊文称,中国通缩风险已近。
  美国经济的一枝独秀和强劲复苏,导致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走势强健,全球因“强势美元”正在面临越来越明显的通缩风险。
  为了对抗此风险,包括英国、加拿大、日本在内的主要经济体集体选择通过降息或者“QE”的手段对抗通缩这个可怕的魔鬼,免得陷入日本式20年的梦魇: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1月 22日宣布,从3月起每个月购买600亿欧元,并将持续到2016年9月,启动了欧版的“QE”;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选择降息;中国央行也决定从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加入货币放水行列。
  很显然,这次全球央行选择“放水”的集体行动逻辑,绝非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代罗宾逊夫人所谴责的“以邻为壑竞相贬值”的贸易保护主义游戏,而是面对通缩这个共同的敌人,全球央行同时扣动扳机,避免经济在2015年因为通缩而进入寒冷的“冰河时代”。
  对于中国降息、降准,中国人还是有些忌惮的,因为前几年无节制的宽松货币政策引发了经济严重通胀和房地产泡沫。
  但与前几年不同的是当下的中国经济和全球很多经济体一样,都面临着极其可怕的通缩危险。同时,中国地产行业并没有出现崩盘式回调,相反地产价格维持高位,地产公司日子甚至比年周期更为好过。70大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相比2013年最高点也仅下跌4.8个百分点。华泰证券认为,通缩压力与地产泡沫共存是一个不太常见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将影响到地产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
  华泰证券认为,如果像2008年那样地产泡沫炸裂与通缩同时来临,央行选择很简单,玩命宽松即可。如果地产与CPI同时到达高位,政策选择也很简单,不停加息便是。
  唯独地产泡沫高位徘徊,通缩压力却已来临时,央行政策选择最为艰难,若利用宽松政策拯救经济脱离通缩区域,则势必将地产泡沫吹的更大,若不宽松任由地产景气程度下行,则势必招来更深的通缩。
  此外,房地产景气水平越高,对应的完美利率水平就越高。因此在地产景气程度高时降息,更容易将利率打到完美利率水平之下,也更容易刺激起地产行业的再度繁荣。
  华泰证券总结了19个国家央行29次面临这种两难选择时的政策抉择,发现在更深通缩与更大泡沫之间,所有央行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更大的地产泡沫,即为了将经济脱离通缩区域普遍容忍了房价的快速上涨。
  这是因为通缩除了会导致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以外,还能让传统货币政策失效。在央行的工具箱中,名义利率没有上限,却有一个逻辑上的下限,即不能低于0。如果经济进入通缩区域,经济体内的实际利率水平将不再受央行控制。
  即名义利率很低,但由于通缩的存在,实际利率可能越来越高。央行只能束手无策,呆萌萌地看着经济堕入螺旋式下降之中。因此全部的央行在面临通缩威胁时,都无一例外地选择货币宽松,而情愿付出地产泡沫越来越大的代价。
  同时,知名财经人士占豪表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最怕的就是房价再上涨。因为,一旦房价再次出现大涨,宏观政策调整空间将被挤压殆尽,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将受到严重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将可能发生严重紊乱。
  占豪说,去年的意外大幅降息,虽然房价暂时没有大涨,但出现大幅放量购买却是不争事实。今年这次降息,显然会在上次降息的基础上对楼市构成刺激。至少,房价短期内很难再跌了。如果上半年再降息和降准,则下半年房价出现上涨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若进一步降息降准,到2016年房价是否会出现大幅上涨就是很难准确预知的事了。
  而知名财经作家刘晓博表示,从对经济的作用上看,目前这个阶段,降息不如降准、降准不如贬值。代价最小、管用的刺激手段,只有人民币的适度贬值。至少从制造业的角度看,这样可以让他们真正解困。但同时他也表示,人民币贬值,会让楼市、股市感受到压力,让正在全力拓展国外市场的那一批企业利益受损。
  况且,人民币贬值是被动的,央行不会主动贬值的。财经学者如松认为,任何一种货币,如果实施主动贬值,必须有足够的信用积累,同时自身货币的发行必须是非常清晰的,只有如此,本币持有人的信心才不会动摇。央行没有主动贬值的本钱,何况,贬值开始就会形成贬值预期,加速资本外流,对资产价格不利。
  也就是中国应对通缩与房地产的碰撞已经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而中国地产行业的大拐点肯定没有到来。在面临现在的通缩压力,相信中国央行也会像其他央行一样,将对抗通缩放到更为优先的低位,进行货币宽松政策,这无疑将会使得泡沫的扩张速度加快。
  也许最终房价的最高点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超级地产泡沫或将破茧而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卖房子的女人 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