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之后的火热更猛烈 室内工作能领高温补贴发放标准2016吗

2015各地高温补贴发放标准时间一览表
我的图书馆
2015各地高温补贴发放标准时间一览表
2015各地高温补贴发放标准时间一览表日来源:大燕网
【导语】:每年6-8月是北京高温津贴的发放期,在规定条件工作下的员工每人每月可获得不低于120元的津贴,企业不得以发放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充抵高温津贴。  2015各地高温津贴一览  夏季高温期来临,北京进入高温津贴发放期。人社部等四部门3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发放高温津贴。但有网友反映多年没有领到高温津贴,有许多地区的高温津贴标准已经数年没有进行调整。专家表示,要明晰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以促进高温津贴的落实。  高温津贴进入发放期  目前,全国各地相继进入高温酷暑季节,一些地区连续出现高温天气,高温津贴话题也引发民众关注。7月3日,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卫计委、人社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加大防暑降温经费投入”、“依照有关规定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根据2012年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均已明确制定了高温津贴标准。而自6月份以来,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不少地方的高温津贴已经进入发放期。北京高温津贴发放时间为每年6月至8月,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  按照我国2012年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但记者注意到,在已有标准的省份中,多个地区的高温津贴标准已经数年未涨,有的地区甚至还在用10年前的标准。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14年6月,市安监局网站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其中最突出的内容,是规定自2014年6月起,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及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津贴的发放条件是: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要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这是自2010年后,北京首次调整高温津贴。  通知指出,高温津贴属于劳动者工资的组成部分,应计入企业工资总额。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也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还规定,日最高气温40℃以上为强高温天气,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37℃以上、40℃以下时为中度高温天气,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并暂停12时至15时高温时段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为一般高温天气,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北京高温补贴政策修订回顾  2007年,北京市首次设定高温津贴标准:室外露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及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  2010年盛夏,北京市调整高温津贴标准,室外、室内作业人员的最低标准都提高一倍,分别提高到120元和90元。  2012年盛夏,国家安监总局、卫生部、人保部、全国总工会四部委联合修订并下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是国家层面时隔52年后首次修订高温作业下的防暑降温措施。《办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对“高温天气”进行了界定——日最高气温35℃以上天气;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中暑的,可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待遇;首次明确规定了对用人单位的追责;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而且单位不得用防暑降温饮料充抵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根据媒体报道,一位建筑工人近日网上发帖表示,自己去年看媒体报道才知道高温津贴这回事,而且,自己和200多位工友已经5年都没领过高温津贴。  这则新闻的背后,凸显了高温津贴存在着的诸多尴尬现状:一方面由于宣传普及不到位,很多人并不知道可以领取这项补贴;另一方面,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考虑,也有相当多的企业单位选择规避这些政策。  另外,还有一些企业用饮料、绿豆汤、糖茶之类的物品代替高温津贴。而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但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为何落实不到位?中国社科院表示,目前高温天气的劳动保护主要依靠劳动监察部门、工会组织监督,监督管理工作比较乏力,惩处方面的欠缺,使得用人单位违法成本较低。此外,劳动者在企业面前较为弱势,不敢更不会主张权利,都是高温政策难落地的重要原因。  高温维权要有法所依,就要把相关的权利义务法律化,今后可以考虑将高温津贴等高温劳动保护措施列入《劳动法》,提高其执行效力。同时,要明晰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保证政策的刚性和权威性.&
更多关于 &&& 的信息自6、7月份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的高温津贴进入发放期。但是,有网友反映多年没有领到高温津贴,有许多地区的高温津贴标准已经数年没有进行调整。每年6-8月是北京高温津贴的发放期,在规定条件工作下的员工每人每月可获得不低于120元的津贴,企业不得以发放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充抵高温津贴。【夏至过后高温来袭,你该享受的那些权利】夏至一过,全国多地快要进入“烧烤模式”……国家规定:①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应发放高温津贴;②因高温天气停止、缩短工作时间,用人单位不得扣工高温季节有津贴,高温津贴怎么发,什么时候发,北京高温补贴标准是多少,这些你都清楚吗?2012年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不过,这几年关于高温补贴的话题讨论季到来之时,似乎我们每每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许多最应该领到高温津贴的劳动者压根儿就没听说过这回事儿,即使知道了也不敢有这种奢求。今晚我们就聚焦,再度来袭的高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劳动法分会副秘书长金晓莲说,高温津贴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落实,大中型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执行的好些,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差些。特别是那些服务性行业的企业,比如餐饮、快
馆藏&5949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室内工作者也有“高温补贴”_网易新闻
室内工作者也有“高温补贴”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见习记者 周国芳
13日刚入伏,各地的天就如“铁板”了,自诩为“铁板烧”的户外工作者都在期盼这高温补贴,不少坐办公室的白领不知道的是,非高温作业的室内工作者也有份儿。
根据《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高温天气是指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的天气。俗称的“高温补贴”是指防暑降温费。
“从事室外高温作业的人员,多集中在建筑领域,比如修路工人、工地施工人员,高温作业是比较危险的,当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当天就应当停止工作。”省城劳动监察支队的工作人员介绍,在室内工作的劳动者,也有“高温补贴”,只是补贴费用相对较少。据了解,目前山东省企业在岗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为,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8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4个月计发,列入企业成本费用。
“高温天气,单位发了些凉茶,这算不算补贴了?”省城一家建筑行业单位的员工咨询。记者了解到,用人单位应在高温天气期间工作或者户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清凉饮料和含盐饮料,但是提供的清凉饮料等不能冲抵防暑降温费。
高温补贴单位不给发咋办?劳动者可拨打举报电话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举报,用人单位将面临最高两万元的罚款。此外,记者从省城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获悉,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规定专项检查日前启动,尤其针对室外高温作业的行业,如建筑业、环卫等进行检查,专项检查将持续到9月底。(来源:齐鲁晚报)
本文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本月可领高温补贴 露天作业者和一般工作人员都有
原标题: 本月可领高温补贴 露天作业者和一般工作人员都有
2015年宁波市总工会防暑降温百日集中系列行动已经拉开序幕了,主要内容就是送清凉、送安全、送健康、强意识。
今年高温季节,全市各级工会将筹集500万元以上资金,走访检查慰问高温作业重点企业1000家、职工10万名,持续到8月。
昨天,宁波市总工会特别提醒,根据《宁波市特殊天气劳动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每年6月至9月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室温在33℃以上工作场所作业的,应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通俗点说就是,本月起可以找老板要高温津贴了。
高温补贴连发四个月
最高每人每月225元
按照宁波目前公布的发放标准:高温作业人员(包括高温下露天作业的工作人员、钢铁厂工人、锅炉工):每人每月225元;非高温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80元;一般工作人员(包括办公室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45元。高温津贴发放时间是6、7、8、9月,共4个月。
其中高温表示在日最高气温35℃以上,非高温表示不能采取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至33℃以下的(包括33℃)。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用人单位不得以清凉饮料等物资替代高温津贴。
《办法》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今年宁波市总工会将首次结合劳动法律监督检查计划,会同安监、劳动等部分对全市职工防暑降温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根据天气情况在高温密集的7月至8月以高温作业专项监督月活动的形式开展。
高温补贴没拿到、没拿全
都可打12333举报
宁波市总工会法工部部长杨真照说,根据《办法》,高温津贴不是可发可不发,而是一定要发,不发高温津贴就意味着没有足额发放工资。
用人单位如果不依法支付高温津贴的,劳动者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或投诉,由具有管辖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另外,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依法维护劳动报酬权益。举报电话为12333。
用人单位如果没有依法支付高温津贴的,人社部门将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如果拒绝整改,可按拖欠工资相关条款进行处罚。
而在高温作业保护工作上,宁波市总工会工会今年仍将继续会同安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对高温作业企业进行劳动保护、生产条件状况和职工生活、后勤保障及高温补贴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在高温慰问关爱方面,企业工会应督促协助行政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政策向职工足额发放高温津贴,提供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好劳动力的投放,适当调整高温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按照《劳动法》的要求执行工时制度,坚决制止强令职工加班、加点现象的发生。
此外,宁波市总工会积极倡导部分商场、金融和餐饮等企业在不影响经营的情况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露天作业的职工免费开放纳凉场所,提供开水等防暑降温用品,确保这些职工的身体健康。
您的高温福利有哪些
对于劳动者在高温天气劳动保护上,《办法》还具体规定了:
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气象台发布的高温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采取下列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日最高气温达到40度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不包括40℃)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不包括37℃)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不过,必要的公共保障、公共服务和抢险救灾等特殊行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安排不适用前款规定。
2、孕妇工作环境不能超33℃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孕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和室温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3、用人单位因地制宜设立工间休息场所
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场所以及室温在33℃以上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因地制宜设立工间休息场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您当前的位置 :
机关单位出门少却能领高温补贴 你敢找老板要么
09:33:00 齐鲁晚报
在菏泽街头,一位工人正冒着烈日工作。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邓兴宇 摄
  三伏天正式到来,山东多地也进入了“烧烤模式”,高温补贴的申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早在去年7月底,山东就提高了高温补贴执行标准: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0元、非高温、室内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40元。但现实情况是,高温补贴仍然是少数“好单位”员工的福利。
  机关事业单位出门少
  反倒能领高温补贴
  目前,一些效益好的单位高温补贴从6月份起已经正常发放,而且各种防暑福利也不错,而一些私营企业、建筑领域、快递行业、外卖等室外作业人员并没有相应的高温补贴。
  “从来没听说过高温补贴。”在菏泽牡丹区一建筑工地,这里工人们的回答几乎都是一致的“我们都是和包工头约定的口头薪资,除了工资外,什么保险等福利是从来没有的,更不要说高温补贴了。”同样,快递、物流行业从业者也需要长时间户外作业,但目前发放高温补贴的物流公司寥寥无几。
  目前来看,高温补贴只是一部分人的福利。现在省内一些效益好的单位,已经能够正常发放高温补贴,而且各种防暑福利也不错。但这些单位多是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其员工反倒不经常在高温下工作。同时,很多户外工作者,尤其是私企的工作人员并没有享受到福利,但却要忍受着热浪,更多地坚守在一线作业。
  “高温补贴一般是职工和企业签订正式合同,白纸黑字规定后才起效果。”菏泽市人社局劳动关系科负责人介绍,像建筑行业等职工流动性大的单位,高温补贴发放执行起来相对比较麻烦。
  领不到高温补贴
  可直接向人社部反映
  按照山东现行规定,企业在岗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为: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0元;非高温、室内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4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4个月计发,列入企业成本费用。
  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制定了高温补贴标准,13个省份按月发放,其余的按日发放。而折合后,山东的这一标准属于全国中游。按月发放的省份中,最高的山西和江西均为每月240元,浙江为225元。而按日发放的省份中,最高的天津为每天24元,最低的贵州也有每天8元。
  这一标准是在去年8月份新施行的,之前山东的标准为室外120元,室内80元,这一标准在全国排名最后。
  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职工碰到企业没有发放高温补贴的,可以通过两个途径维权,一是向人社部门反映,二是拨打职工维权热线12351。如果投诉人所在单位有工会组织的话,总工会也将全力配合跟踪事件进展。
  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劳动者,如果企业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发放高温补贴(防暑降温费),劳动者可拨打劳动保障政策咨询电话:12333,进行投诉。人社部门会帮助劳动者和企业沟通协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凤仪)
责任编辑:尹伟华
男子买1000多元彩票 谎称打电话逃走
山东莱州再探出世界级金矿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银行产品活动
最新开奖公告
每周二、四、日开奖
每周一、三、五开奖
即时更新开奖号码
每天动态开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内高温补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