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中的禅宗二祖是谁无大教难 禅宗功不可没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
电子邮箱:zgmzb&#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热点理论新闻
推荐理论新闻王萌:禅:社会历史性与文化超越性
&& 9:48:40&&
摘要:禅宗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教宗派,是中印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禅不可能脱离于社会历史之外。禅文化起源于印度,形成于佛教,成熟于中国,这一过程证明了禅的社会历史属性。同时,禅又集中体现了文化的超越性。禅宗追求的是最高境界智慧,关注的是一种终极解脱境界。禅的历史即是不断超越历史。立足自身文化根基,在消化吸收当代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实现自身超越,是当代禅宗所必然要面临和担当的历史责任。关键词:禅 禅宗& 社会历史性& 文化超越性作者王萌,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宗教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宗教学理论、佛教研究。
&&& 禅宗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教宗派,是印度佛教和中国文化相遇后结出的丰硕成果。现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曾经说过,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 我想这是每一个了解中国佛教的人都会同意的。关心中国佛教命运的人,都希望振兴禅宗,让这一朵中国文化的奇葩重新盛开,惠泽世间,但是,到底是么是“禅”?是否因为禅宗“不立文字”那么禅也就不可言说?曾经兴盛一时的禅宗该如何走出历史的桎梏重新振兴?这些问题并不是简单自明的。实际上这涉及到如何认识禅、禅宗,如何在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继承和发扬禅宗文化的问题。笔者在此略输浅见,呈教于方家。
&&& 一、禅的社会历史性
&&& 先从一个很浅显的事实谈起,即禅来自于印度,是印度的文化土壤首先哺育了最初的“禅”,为禅宗这棵后来的参天大树浇注了最原初的生命力。当然,是后来的佛教真正提炼了禅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所以禅被认为是属于佛教的。在“释迦拈花,迦叶微笑”这个佛教典故中,我们就可以领略“禅”穿透时空的心灵魅力。因此,在我们沐浴禅的恩惠时,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对无上正等正觉者的证悟心存感激。但是,佛陀的出现并不是无缘无故的,用佛教的话来说,是因缘成熟之后才会有佛陀的出世。这个因缘,我们认为是离不开印度本有的文化环境的。中文的禅就是梵文Dhyāna的音译,本作“禅那”,后简称为“禅”,其意是“定”、“思维修”“静虑”的意思。它原来是印度各宗派共同的修行方法:“禅的起源,可远溯自印度古奥义书时代。印度的圣者,由于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常在森林树下静坐瞑想,此种静坐瞑想即称为禅那。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皆以静坐瞑想为修持方法,而佛教更以禅作为统一心境、断除烦恼、求达涅之重要方法。” 从禅的印度渊源来看,虽然我们说禅不等于禅定,但是禅与禅定的确也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印度文化高度的禅定修习术(瑜伽术),我们也很难想象“佛教禅”的出现。据佛教记载,释迦牟尼在悟道之前,曾经跟随印度当时最有名的瑜伽师学习,尽管达到了最高的三摩地,也并没有解脱精神上的束缚。他修习苦行,直至形销骨立,所追求的解脱之道,同样毫无踪影。最后,他接受了一位牧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体力,在菩提树下深入禅定,最终证悟了佛法的不共真理,了生脱死,获得涅。释迦牟尼将悟成佛的关键一着,亦即佛教禅的孤发独明,是在寂定心中思索,运用“缘起法则”观析推究,追究生死苦恼的因果。正是这种智慧的反观,才最终灭掉了“无明”,使释迦牟尼彻悟宇宙人生之实相,成为了“佛陀”――无上正等正觉者。 王雷泉先生也曾指出,婆罗门教从主客合一的定境中得出的是“梵我合一”的看法,而佛陀则得出了“万物缘生”的悟解,可见修习禅定离不开一定的世界观和社会人生观。 这些见解可谓是确论。由此观之,要想突破一切思想的束缚,必须要有正确的见解(正见)作指导:婆罗门教之“禅”之所以不同于佛教之“禅”,不能达到佛教解脱烦恼、出离苦海的根本目的,就是因为婆罗门教尚没有领悟到世界的“实相”。
&&& 我们知道,佛教在印度经过了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的发展,在这其间,佛教禅学也随之不断有了新的发展。小乘禅为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所立五种禅(外道、凡夫、小乘、大乘、最上乘)之一,即以成就阿罗汉、解脱业报轮回为目的而修之禅。小乘禅的层次与小乘佛教的追求目的相应,是为了实现个人解脱。《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云:“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 尽管小乘禅也包含了丰富精微的修习技术,令人赞叹,但是在大乘佛教兴起之后,仍难免受到大乘佛教的指责,就是因为它的修习目的属于个人自了,与大乘佛教的宗教理想相比不够超迈高远。大乘佛教则打破了出世与入世的界限,将个人的解脱与众生的解脱联系起来,将宗教理想开拓到更为恢弘阔大的境界,即从禅学来说,也实现了更高境界的提升。影响印度佛教发生演化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是很清楚的一点就是印度社会本身的变化。经院化的、出世化的、自了性的小乘佛教难以适应社会民众的宗教需要,佛教必须接受时代的呼应,吸收其他文化的营养,才能焕发其生命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大乘佛教才应运而生的。当然,大乘佛教既是对小乘佛教的超越,也是对小乘佛教的继承。小乘佛教为大乘佛教积累了重要的思想与实践资源,这也是大乘佛教得以出现的重要基础。
&&& 禅学从印度到中国,实现了印度禅向中国禅(如来禅、祖师禅、越祖分灯禅)的转变和发展。印度佛教中没有禅宗之说,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产物。禅宗的出现,是印度佛教和中国固有文化相融合的产物。这一点已经为中国佛教史、中国思想史所说明。在唯一被冠以“经”名的中国著述《六祖坛经》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国固有思想的影响。禅宗之所以被称为最具有中国佛教特征的佛教宗派,正是由于它最彻底地融汇了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文化),以至于完全消除了佛教作为外来文化的异在性、异质性。另一方面,禅宗也是对印度佛教扬弃的产物,这种扬弃不但是对某些佛教义理的扬弃,还是对印度佛教修行方式、宗教实践和组织形式上的扬弃。经过一系列的革新,禅宗最好地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因此也只有禅宗才得以风行中华,影响海外,被其他宗教文化圈的民众“叹为稀有”、倾心钦服。中国禅宗的祖师大德们之所以具备了不可动摇的自信心、极为旺盛的创造力,也正是因为他们能够站在时代文化的制高点上,顺应时代的需要,融会梵华、推陈出新,实现了两种文化水乳交融的结合,从而开出了道德、哲学、宗教的新境界。黑格尔说过,哲学是时代精神“盛开的花朵”,如果禅宗大德们的思想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土壤,我们很难想象禅宗这朵佛教文化(也是中国文化)最瑰丽的“花朵”是否能产生。
&&& 从小乘禅到大乘禅,从印度禅到如来禅、祖师禅等等,都说明了“禅”是一个历史的存在,如果离开了这各个具体的“禅”,我们不知道“禅”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离开社会历史这一个维度,或这一个认识视域,我们是不可能理解禅的,那时禅才是真正成了“不可言说”的神秘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从禅的历史中得出的认识。著名的宗教研究者涂尔干曾深刻论述了宗教的社会性 ,我们认为,禅、禅宗的出现也是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基础的,这是认识禅与禅宗的一个思想前提。
&&& 二、禅的文化超越性
&&& 凡属文化现象,必具有其超越性的一面。当代学者突破陈规习见,注重对宗教文化本质的探讨,对宗教文化的超越性多有阐发。宗教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样式,它也是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方式。印顺法师说过,很多宗教的都有神秘体验,但是只有佛教,只有佛陀才领悟了世界缘起的实相。我们说禅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但是禅不能被庸俗地认为等同于一般的历史存在物。当代著名的禅学弘扬者铃木大拙曾经说过:“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 作为佛教的一个派别,禅宗真正关心的是人的终极解脱问题,即如何达到像临济宗所说的那种“无位真人”的境界,能够“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对于禅的超越性,铃木大拙等当代禅学家都给予了积极的阐述,并将其与“世俗”的文化作出了区别。经过他们的大力弘扬,使得禅宗在西方世界有了很大的影响,铃木先生等人可谓功不可没。实际上,在铃木大拙等人著述中,一个根本的观点就是,禅是具有文化超越性的。
&&& 从印度佛教开始一直到今天的中国佛教,可以说都贯穿了“禅”的精神,所以我们说禅并不只是在禅宗中存在着。更进一步说,禅的精神也就是佛教的精神,因为我们知道佛教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解脱。在佛教中有所谓的“教下”、“宗门”之别,但是二者同属佛教,因此也必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禅宗之所以将自己称为不同于一般佛教宗派的“教外别传”,是更突出了佛教了脱生死的宗教拯救功能。作为一种宗教,佛教自然是包含了宗教所具有的各种要素,因此也就避免不了各种清规戒律与教义思想的制约。为了渡河,我们不得不需要渡河的工具,佛法亦如渡河之舟船,登岸之后终要弃舟。倘若执着于舟船,不是无法登岸,困死在船上,就是虽登得岸来,却仍然负舟而行,终究无法解脱。佛教的目的是为了打破人的一切执著,排除一切心灵上的系缚,但是佛教自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思想、文化体系,这是佛教自身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佛教在发展过程中,还结合了大量的外来资源,为了“方便”而吸收了很多并不“究竟”的内容。佛教为了适应其他文明所进行的调适,一方面为佛教的发展和传播创造了新的条件和契机,另一方面也可能让佛教在其嬗变过程中偏离佛陀的本怀与佛教的宗旨。时过境迁,佛教中的许多内容就会失去往日的现实针对性。禅宗正是清楚地看到了佛教自身的这种矛盾与吊诡,才极力标榜其“教外别传”的独特旨趣的。
&&& 在《六祖坛经》中,禅宗的不共之法被表述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但是这一切当然也是用文字表述出来的,很显然即使是禅宗自己也不能逃脱文化的吊诡,只不过我们可以将禅宗视为最彻底地实践了佛教宗旨的一种宗教形式。在历史上,禅宗的出现被认为是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慧能大师对佛教的革新被称为佛教史上的“六祖革命”。推而广之,这种革命的启示意义,既是针对佛教自身的,也是针对人类所有文化的。因为在人类历史中,任何一种思想、文化体系都会存在一种适应性问题。任何文化在满足了人们需要的同时,也会演变为人的束缚。如果它不能与时俱化、与时俱进,做到“契理契机”,就会在历史中失去它的合理性。这种规律即使是佛教本身也不能避免的,当我们说佛教是一种人类意识形态或文化现象时,就是在指出佛教的这一文化特征。禅宗的出现让我们更为自觉地意识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佛教自身也存在着丧失其宗旨或本怀的危险。
&&& 不同的文化形式具有不同的超越性。科学技术的直接效果,是通过改善人类生活的物质条件,来实现对人类以往生活处境的超越。宗教则是通过精神的提升而对人的生存境域进行超越的。这是一种精神的或内在的超越。中国的禅宗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具有这一超越特征的代表。不言而喻,佛教文化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内容,有些是明显地与地域文化层面相联系的,这些内容具有明显的传统的、民俗的特点。它是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而形成的。还有一部分,则是更为内在的成分,这部分内容可以在历史的流变中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例如它的具有心理学特征的操作程式。这些内容,并不与一定的社会形态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但是它仍然具有社会文化的属性,需要诠释性的解读。因此之故,禅宗本身也经历了历时性的演变发展过程,在禅宗中形成了不同的宗派、宗风,从而构成了禅宗对模式化的解脱形式的超越。禅的历史即是不断超越的历史。禅文化在久远的历史中,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任何看待这些内容,如何对自身进行超越,这正是当代禅宗所必然要面临和担当的历史责任。
&&& 禅宗追求的是最高境界的智慧,关注的是一种终极的解脱境界。禅宗之禅,既是超越的,同时又是内在的。禅宗的目的在于破除一切执著,使我们有可能回到生命的非异化的本原状态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洞察到了自身存在的虚假性、虚幻性。禅宗的旨趣在于将世出世间打成一片,因此它是破中有立、即破即立,或者是非破非立的。这无疑具有思想上的超越性。更为本质的,禅宗要实现的是生活――生命的超越,历史也向我们展示了禅宗在这方面的超越性。但是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即使是禅宗本身也是通过某种有形的“质料”与“符号”实现其目的的,因为我们知道中国禅不同于印度禅,而日本禅也与中国禅有异。照此类推,现代禅也必然不等于古代禅。所谓“禅”者,即是“非禅”,是名为“禅”。禅,在纯粹的意义上,就是超越性本身。在这个意义上,禅不但是属于佛教的,也是属于整个人类文化的。
&&& 三、结 语
&&& 经过以上的思考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代禅宗的式微现象?禅宗该如何实现自身的振兴?我们认识到,其实禅是不能逃脱社会历史的。如果当代禅宗不希望重蹈狂禅、野狐禅、口头禅的覆辙,就需要真正扎根于当代社会现实中去,实现现代人的精神提升,这才是当代禅宗的生存根基所在,也是禅宗的宗教使命之所在。因此,禅宗就应该立足自身的文化根基,认真地对待当代一切优秀文化的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现禅文化的创新和自身的超越。这大概不是靠墨守成规或重复前人的文字游戏可以实现的。禅宗产生于社会历史之中,同时它又要对自己的社会历史存在进行超越。如果说禅宗的本性在于其超越性,那么它首先应该超越的就是其自身,这大概就是历史留给当代禅宗的一个最现实的公案吧!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收藏本文]
湖北手机报:发送 HBSJB 到 10086
楚天都市手机报:发送 CTDSB 到 10086
湖北早晚报:发送 CZW 到
湖北早晚报短信版:发送 88 到
联通手机报-湖北日报:发送 HB 到
联通手机报-楚天都市报:发送 Z 到
联通手机报-楚天金报:CT 88 到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中国佛教之命脉-禅观教育,内明,禅宗-五明频道-学佛网
中国佛教之命脉-禅观教育
发布人:站主【主站留言】&&& 日期: 21:59:32&&&
  中国佛教之命脉-禅观教育   ※ 作者: 惠空法师 - 慈光禅学研究所   一、台湾佛教发展背景  在讨论台湾佛教的僧伽禅观教育之前,应对台湾佛教的发展背景,有一概念性认知。此可从佛教整体思想及具体僧伽教育内容等两方面来谈。  先从台湾佛教的整体思想来看:台湾佛教在这五十年中,发展出几种现象,包括有(1)人间佛教、(2)印顺导师思想、(3)戒律、(4)净土等四类主体思想,可说这些思想即代表了台湾佛教的重要思想内涵。此中,人间佛教比较注重于世间净化人心的层面;印老的思想则比较著重正知见的建立及带动;而净土和戒律虽说是代表佛教实践的部份,但仍不能完全代表佛教修行的理念:戒律属于佛教僧伽在生活中的基本仪则;净土属于佛法实践的部份,但毕竟无法含摄修行全貌。所以,这五十年来,台湾佛教虽然非常蓬勃发展,但是在修行的问题上,还是给人一种漠然、非深化契入的感觉。  台湾佛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产生呢?这是有其时代因缘之对治性的。就人间佛教来说,自明、清以来,佛教出世者过于山林化、入世者则经忏流俗;加上西方宗教文化影响,社会急遽都市化且快速进步,一些长老们为了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而有淑世的思想;翻离闭门的解脱精伸,这是一种对治传统山林佛教及经忏佛教流弊的转化。这种人间佛教的思想,至清末民初而被大力主张;在台湾则以慈航法师、东初老和尚为代表。而印老及戒律思想虽都有其本身的特性本质,然则,在时代因缘下,亦有其对治性:印顺导师思想是对治传统佛教的禅宗末流、宗派玄谈、流俗经忏的流弊,而想找出佛教根本的正知见;戒律则主要是对治台湾佛教在日本时期,所遗留下来男女合居道场等问题;所以二者在对治性上也都有其因缘存在。相对的,净土就显得有源流而长远,其追溯印光大师乃至历代宗师,归本弥陀经而普及僧俗,所以能够普遍的流行。以上是略述台湾佛教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原貌。  其次从具体僧伽教育工作来看:摊开各佛学院的课程规划设计,可以发现宏法、律仪、思想、语文、技艺教育占了整个课程的大部份,部份学院如圆光等,虽设计有禅观思想的课程,但毕竟是极少数;各佛学研究所在佛教语文、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等课程安排上仍占较大比重。所以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台湾佛教对于禅观思想领域其实是相当漠然的!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一类年轻僧众,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面临在这样的困境中,甚且乐于在此情境中;另有一类僧伽则是察觉到这问题的存在,可是没有真正重视或去思考解决、改进的方法,或无能为力,故也就随而流之;此外,有些僧伽已察觉到这问题的重要性,也努力解决,所以就造成很多人往山里闭关,或到外地如韩国、大陆,乃至缅甸、泰国、西藏参学修行。这就是台湾禅观思想教育缺乏,长期下来所产生的现象。  试著分析这个问题的关键,我们认为最主要因素在于:中国佛教禅观主体是以禅宗为主,而中国佛教的禅宗在台湾并没有受到重视,所以整个禅观思想完全落空,这是一种自然的因果关系。此可以从中国佛教的历史发展来看:古代大德,都是以教导行者了脱生死,作为修行的归趣;而就修行理路而言,在中国,发展出两个比较大的禅观系统──天台的止观思想及禅宗修行开悟的思想。天台智者大师的思想,需要很深厚的理论,故要有很深厚的佛学基础及阅读能力,因此,天台的思想虽很完备、高深,可是境界太高、所需具备的教理思想太复杂,一直无法普遍展开。相对的,禅宗即显得直截──禅宗要我们放下世俗一切名利,一心一意参个话头或自照心源,安禅办道三、四十年以了脱生死,这就是禅宗的思想理念。但因禅宗不立文字的思想,使大家对禅宗有一种说不出、说不清、不能说的概念,而使“禅”的思想和教育因而隐晦。到了后期不断地发展演变,不立文字最后流为“口头禅”、“邪禅”、“野狐禅”,其实这已是禅宗的余流、禅宗的式微,并不是禅宗的本意。所以说禅宗这个中国禅修的主流,发展到明、清之后就没落了。今天,台湾佛教就是因为有远因──禅宗的没落,及近因──时代的对治性和因绿性,故有此禅观教育不足的境况。现在把这一历史背景提出,希望透过历史背景而了知问题的存在和发生的原因。唯有清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才会警醒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去面对及处理。中国佛教是以禅宗作为主体,这是历史的事实,当然历史并不一定要绝对的延续,也并不是一种要绝对继承或执行的制度;可是我们却必须要认清楚历史所带来的影响,并澄清其间的因缘关系,进而依此推演出未来因应之道。  二、禅观的地位与重要  佛陀的一代时教,禅法相当多,每部经典都有不同的禅法,有深有浅、有难有易,有中观、唯识、天台、净土、禅宗、华严等各种不同的宗派,这当中就有契机的问题存在。撇开契机的问题,佛陀所流传下来的经典或菩萨祖师的论典,无论大小乘思想,若仔细去了解每部经典的旨趣,就会清楚的发现,每部经论的架构都分明指出佛法的真义DD即是引导趣向解脱、菩提;无论其架构是(1)境行果;(2)因缘果;(3)信解行证;(4)戒定慧三学;(5)苦集灭道四谛;(6)五重玄义;(7)十门缘起等等,在在都指出经典之旨趣在于令人会旨归宗而实践禅观,这是非常分明之事!而非斤斤于宗派之你我、历史之细末、版本之差异等等。在禅典上甚且指出行善亦是禅障,虽然此语是就根性好乐而论,但我们不可忽视其背后代表了整体佛法的根本意趣。  而禅观为何是佛法的根本旨趣且作为僧伽教育的重心呢?禅观的本质,在于“智慧”,当然智慧又必须以“定”为引发,所以说“定缚慧杀”,即谓用定把烦恼系缚起来,而用智慧把烦恼断除,依此才能够得到解脱。出家的目的、学习佛法的根本旨趣在于了脱生死轮回,而佛法的尊贵也在于能够让我们解脱生死。如果出家人没有把解脱生死作为根本第一职志,迷失此修行方向,后果实在是很难设想的,因为:  第一、经典以解脱菩提为归趣,故一旦迷失此解脱菩提之方向,则对佛经的理解就会模糊,所讲出来的话就没有意义。  第二、离开了禅观的修习,面对心性中浅深不同的烦恼,则难以降伏。  第三、无法导引广大众生走向解脱之路,因为僧众自己不了解,也没有真正去走过。  如此以还,会使整个僧伽生命的重心迷失,连带整个僧团的重心也迷失掉,甚至教团僧俗大众亦不知道到底要走向何处?如此佛教生命力就会衰微。因此,如果青年僧伽没有认识到解脱生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根本性,则僧青年将没有未来、没有真正生命的安顿处。这一问题会像推骨牌一样,使整个佛教生命力自然产生退化、衰微,甚至凋零。  所以,确立解脱生死之信念,是出家本怀第一重要之事,如果僧伽没有这样的认知,那么这个僧伽的生命和目标就是模糊的;唯有确立正确的信念后,僧团才能够健全,一切才会有著落、有根源,才会有活水源头,才能够开展出佛法的种种境界。  三、确立僧伽解脱之信念──“禅修教育”  要使出家人确立解脱的信念、步上解脱之路,最后得到解脱,简单而言,就是“禅修的教育”。透过禅修教育才能够真正圆满出家的生命,也才可以把僧团、所有佛教徒和广大众生,引导到解脱、菩提涅之路。这种教育基本上就是“信、解、行、证”。    不同的宗派对信、解、行、证付予不同的深浅概念,我们现在试著从便于理解的立场加以定义诠释如下:  信--是对道心的信念,及对为什么要出家?为什么要修行?等等问题的揭露与理清,对于解脱生死产生无比的信心。  解--对于修行问题很了解,对修行的方法和各宗各派的理论、方法的好坏及彼此的差异点都很清楚。  行--有实际操作的方法和技巧,而且有一些人共同修学和互相勉励,由近及远,由浅至深,一路走下去。  证--如法修行,由此进入禅定的境界和得到不同的智慧。  因时空差异、社会环境等因素,古时禅师只要领导一群人安安静静地修行即可,不必讲太多教理;现代则不同,知识发达,汉、藏、南传各宗派思想交流密切,也有很多新异教、新思潮出现,并冲击僧伽教团。所以,我们必须要适应当时代的众生,对古代宗师修行的理路,稍作一些诠释与疏理。  前既已了解修行者信念的建立与认知的重要性,故有必要在僧伽教育校园里,安排一些修行的基本理论,并作澄清。这些课程有些佛学院及道场约在十年前也慢慢在重视而且设计,但就现阶段而言,是希望在既有的教材及系统中,能作得更好:譬如天台的释禅波罗密、小止观都是很重要的课程,又如清净道论、参话头、默照禅等禅宗修行思想理论都逐渐被提出来;加上现在南传禅修理论及密宗禅修理论的刺激,已慢慢形成各宗各派禅修思想的交会,因此有必要把这些思想理念,有系统地介绍给青年学僧。此外,还必须要有实地的操作课程,也就是青年僧须要花几年的时间在禅观的教育启发之下,有理论的教学,也有实际的操练,在透过理论及实际操作之后,令青年僧慢慢地自然好乐禅修而在僧团中继续延续其生命,以禅修作为出家生涯的中心而继续前进。    所以,青年僧在其初出家的十年成长过程中,是不是能顺利地接受禅修教育,对于僧青年的出家生涯,是非常重要的转化及引导的关键点。因为如果今天不去塑造及带领出此一修行解脱的方向,他们必然会走向弘法、走向建庙、或是走向办佛教事业,下焉者流俗感应赴众,上焉者走向研究思想、写文章、著书立论做学问去。所以对青年僧出家生涯的最好照顾,必然是在其初出家时能有很好的禅修教育,让其初出家的起点能稳固。当然,禅修仍然必须以戒律作为基础,因此在禅修之前的律仪教育是不可忽略的,台湾佛教一些戒学的道场都有很好的典范,有很好的法师作为榜样,可以截取他们的轨则及经验来实行。而净土宗一心念佛往生的精神,更可以作为禅观的典范来看,如灵严山寺严格的管埋及一心念佛求往生的理念及实践的精神,都是台湾佛教界僧伽教育很好的榜样,此即是以实修、实践为主体、为前导的典范。  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把眼光放在三十年、五十年以后,经过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五十、六十年,佛教就会出现一批有经验、有理论、有实证功天的禅修耆宿长者。所以好的禅修理论教育及长期实际用功锻炼,是造就未来禅行者所必要进行的方向,也是中国佛教末来延续发展的命脉!希望透过这问题的提出,能让年轻僧众重视这个问题、能够对这个问题有所反省。庶几希望僧青年能够有自己修行的理念,以及实践的法门,能够在修行路上走得安然、安心,真正把僧团、佛法提升上来。也唯有透过禅修教育,每位僧伽才能确立出家的本怀,掌握自己想要走的路、走出人天师范的楷模来!
前五篇文章
后五篇文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主站自日以来,文章总访问量:
学佛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禅宗祖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