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人”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言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大全精选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大全精选
学习啦【神话故事】 编辑:锦贤
  民间是让人们了解名族的一个方便快捷的方式,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少数民族民间精选。
  少数民族大全精选1:水仙女惩罚恶头人
  很久以前,仫佬山乡有一条美丽的乐登河,河边有一座美丽的山寨。寨里住着一户人家,家中有母女两人相依为命。女儿的名字叫阿郁,她年轻美丽,而且聪明伶俐,心灵手巧,人见人爱。
  寨子里还住着一位名叫侬吉的小伙子。他自幼父母双亡,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在寨子的头人家当长工。侬吉憨厚朴实,而且勤劳能干。平常日子,他经常和阿郁在一起砍柴割草,一起上山下田。天长日久,在共同的劳动中他们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升华,侬吉和阿郁相爱了。
  一天,阿郁正在清清的乐登河边洗衣服,正巧寨子的头人到外面巡寨催租回来,他看到河边的阿郁真好像一棵风中的杨柳,是那样柔媚动人。这个好色之徒立即动起坏心,便和随行的管家暗暗地嘀咕了几句,打算把阿郁娶到家里去做自己的第二房小老婆。
  第二天一大早,媒婆便来到了阿郁的家,对阿郁的阿妈说明了来意,接着就嬉皮笑脸地说:&你的女儿真是好福气啊,能嫁到这样的好人家真是天大的造化。&阿郁在一旁听了,十分气愤,真想狠狠地骂媒婆几句,无奈那媒婆有头人做靠山,阿郁只好强忍怒火说:&多谢你的好意了,我们只是一个穷苦的小户人家,而头人有钱有势,高高在上,这门亲事我实在不敢高攀,请头人还是另选高门吧!&
  媒婆一听,有些不高兴地说:&你这姑娘,怎么越穷越糊涂了呢?头人家财万贯,良田万顷,对于你来说,这是难寻的一门好亲事,多少人想攀都攀不上呢!&
  阿妈见媒婆死皮赖脸地纠缠,便对她说:&我女儿的亲事已经定下了,请你回去转告头人老爷吧。&媒婆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狠心的头人一看没有说成这个媒,气得不得了,心想既然软的不行,那我就给你来硬的。一天,趁阿郁又到乐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头人便派出自己的家丁,在光天化日之下把阿郁强抢了回来。阿郁被抢的事,很快传到了侬吉的耳朵里,侬吉听说自己的心上人被抢,操起柴刀就要去和头人拼命。
  这时,一个老长工劝他说:&你不要冲动,你和他去拼命只能坏了大事,你一个人斗得过他们那么多人吗?要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我之见,还是赶紧想尽快把阿郁救出来。&
  阿郁被抢进头人家后,宁死不屈,每天又是哭又是骂,闹得头人家鸡犬不宁。头人为了讨好她,送来很多的金银财宝,阿郁看也不看一眼就扔掉了;端来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被她统统倒掉了;捧来的绫罗绸缎,全被她撕了。
  多少天来,侬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姑娘受折磨,却不能帮她逃出来,心急如焚。他去找老长工,请他帮忙想救出阿郁的办法。
  好心的老长工交给他一把钥匙,并对他说:&这是关押阿郁房门的钥匙,今天三更,你悄悄地溜进头人的家里,用这把钥匙打开门,就可以把阿郁救出来了。&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看守阿郁的家丁都已经睡着了,侬吉悄悄地打开了关押阿郁的房门,拉起阿郁便从后门逃了出来。
  侬吉带着阿郁逃回家,阿郁却发现阿妈不见了。邻居阿婆告诉他们,自从阿郁被抢走后,老阿妈天天哭,后来左等右等都不见阿郁回来,觉得阿郁落入虎口很难逃脱了,因此伤心至极,便跳进乐登河自杀了。
  阿郁一听,如晴空炸响一个霹雳,登时昏死了过去。阿郁苏醒过来以后,大哭不止,乡亲们劝她不要哭,还是抓紧时间逃走,要不等到天亮头人知道了,就没有办法逃脱了。侬吉和阿郁这才与乡亲们洒泪分别。
  他们来到乐登河边,阿郁想起了可怜的阿妈,便又悲从中来,忍不住放声大哭。阿郁跪在乐登河桥上,对着河水大声地哭喊道河神啊,你睁开眼睛看看吧,那个狼心狗肺、丧尽天良的头人害死了我的阿妈,还要拆散我们恩爱的一对,请你为我们报仇雪恨啊!阿郁的喊声在河面上空回响着。
  突然,河面上泛起阵阵水花,慢慢地从水底冒出来一个美丽的姑娘。只见她身穿洁白的衣裙,仪态端庄,面容慈祥。当她走上来的时候,阿郁立即止住了悲声,依偎在侬吉的怀里。侬吉说:&慈善的水仙姑娘,我们的事你可知道?&水仙姑娘微笑着说:&知道了,知道了!&这时,后面传来了追喊声,阿郁急忙恳求:&不好,头人追来了。水仙姐姐,求你行行好,快些救救我们吧!&
  水仙姑娘说:&侬吉、阿郁,你们不要害怕,我就是为了救你们才来与你们相见的。&接着,水仙姑娘又说:&我在河边这块石头上留一个脚印,等头人追上来的时候,你就对他说,如果他能够在这脚印上转一圈的话,那你就嫁给他,如果他转不了,那就是上天不让你嫁给他。&水仙姑娘说完就不见踪迹了,侬吉和阿郁还没来得及向她道谢。
  这时,头人和他那群凶恶的家丁打手带着刀枪棍棒追了上来。阿郁见到头人,不慌不忙地说:&请你们不要动手,我会自动地走到头人家去的。&头人听了不禁乐得心花怒放,他厚颜无耻地说:&我知道你一定会回心转意的,我长得仪表堂堂,而且有钱有势,只要你答应我我包你今后锦衣玉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么好的婚事,你怎么会不同意呢?来人,马上把花轿抬过来。&
  阿郁听罢,轻蔑地笑了笑说:&头人老爷,你先不要着急,要我嫁给你并不难,但你必须先答应我一件事!&头人一听急忙说:&只要你肯嫁给我,别说一件事,就是一百件事我也一定照办。&
  于是,阿郁便把水仙姑娘的话对头人讲了一遍。头人来到河边,一看石板上果然有个脚印,他毫不在意地说:&原来是这点小事,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情了。这可是你说的,若是我转了一圈,你就要嫁给我。&
  阿郁忙说:&要是转不过呢?&
  &转不过来?哈哈,如果真是那样,那就随你的便了。&
  头人说着就站在了石板上,转了起来。谁知刚转到河的方向,他看见那河水滔滔,不知为何心里出奇地慌乱,顿时眼前发黑,一下子掉进河里,被滔滔河水卷走,淹死了。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大全精选2:一朵五色荷花
  曾经炼五色石补天的女娲氏,一天巡视四方,来到西北高原上的大泽旁边,只见周围芦苇丛生,泽内荷花盛开,美丽极了。
  女娲氏绕过沙滩,伸手采摘了两朵金色莲花和一朵五色荷花,插在髻旁。她正要走时,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她髻上的三朵花儿一齐吹向天空,直向东南海边飘去。花儿飘呀,飘呀,飘到了大海边上的两越上空才落下来。两朵金色莲花就变为金华山和天台山华顶峰;那朵五色荷花则变为一座&芙蓉山&了。因为&芙蓉&也就是荷花,所以才有这个雅称。这朵五色荷花有一百零八瓣,&芙蓉山&也刚好有一百零八峰。但其中有几个是双峰并立的,只取了一个名,因此人们只说是&百二奇峰&。
  女娲氏见三山落成,满心欢喜。过了许多年以后,一天,她偶然遥望东南,不禁大惊失色。原来,那座美丽的&芙蓉山&不知在什么时候已被怪兽&凿齿&咬了三十六个大洞和许多小洞,地面上也被挖掘了几道深坑,正在滔滔地流着水哩。女祸氏知道,这&凿齿&的门齿,足有三尺长,象凿头般锐利,厉害非凡,很难对付。她只好求玉皇大帝帮助除害。这玉皇大帝是天皇氏的化身,他就地皇氏的姊姊和阿姨&&雨姊和风姨前去除害。雨姊、风姨迅速跟随女娲氏来到了凡间。霎时间,狂风怒号,大雨如注,地面上洪水横流。
  那&凿齿&便被这场洪水驱逐到远方去了。从此之后,&芙蓉山&便留下了四十六洞、十七瀑、七溪一涧和十三坑,山顶上也出现了一个碧水粼粼的大湖。
  女娲氏把&凿齿&赶跑之后,还不放心,怕它日后重来为害,就到大泽边去采了几枝芦苇,围在&芙蓉山&周围,象是砌了天堑城墙一样,把&芙蓉山&与世隔绝开来。
  岁月飞逝。这座美丽的&芙蓉山&矗立于东南大海边上,不觉已过了十万零八千年,依然不为世人知晓。到后来,山外围的芦苇渐渐消失,山径也就逐渐开出来了。只有山顶的大湖畔仍旧芦苇丛生,南归的秋雁都纷纷在这里停留栖宿。于是,人们便把这座&芙蓉山&改称为&雁荡山&。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大全精选3:响铃公主
  据老辈人说,公主岭这地方原先不叫&公主岭&,叫&公主陵&,一来二去叫白了,就叫成&公主岭&了。
  ,早先年这地方住着一个蒙古王爷。这个王爷势派涎大,在这儿修了一座城尹养着很多兵叮一眼望不到边的上地都是他的,就连山林、河流也全归他营。他的财势虽然这么大,可是五十多岁了,还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姑娘。这姑娘长得挺俊俏的,武艺高超,不论是马上还是步下,样样都很精通。她最拿手的是百步穿杨箭,在百步以内射飞禽走兽,那是百发百中。她的裙子上经常挂着一串小铃挡,走起路来叮零叮零地响,人们管她叫&响铃公主&。响铃公主长大了,托媒求婚的人很多。公主一个也没看在眼里,她说:&这些公子哥儿,手无缚鸡之力。谁要想娶我,得比我武艺高。&王爷对公主是娇生惯养,从小嗜事都由着她,对她的婚姻一时也没法做主。
  响铃公主常领着几个丫环到北山去打猎。那时候的北山,山连岭,岭连山,树木遮夭盖日的,骑着马一天都跑不到头儿。响铃公主每次出围打猎回来,马上都挂满丁瘴泡野鹿。
  有一年,从东山里跑来两只猛虎,常在北山上拦路伤人,人们都不敢上山砍柴打猎。响铃公主听说了,就要为民除害,对那些提媒的人说:&谁能打死猛虎,我就嫁准。&
  这一天,天晴得连一点儿云彩都没有。响铃公主领着两个丫环,佩好弓箭,牵出大马,要去北山打猎。王爷知道了,出来拦挡。他是怕猛虎伤着女儿。公主挺任性的,说:&我就是专门去打虎的。&说着,骑上大马。.r儿就不见了。公主领着&r环,跑了几个山头,眼看太阳落山了,别说老虎,就连个山猫也没碰着。她只好牵着马走下山}U这时,忽然一只大雁从空中飞过,公主一见,来了精神,左手拿弓,右手从箭J龙里油出一支衡来,cc&地一声向大雁射去。说来也奇怪,就在这时,突然一从东山头上,也飞-)k一支箭。两只箭不偏不倚,都射在了大雁的脖子上,大雁扑啦收地掉在山坡上了。
  公主被这情景惊呆了。正在这时,只。见从东山走出一个青年,跑下山坡提越大雁就走。丫环上前拦挡。两人正争着这只大雁,公主走来了。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这个青年的来历。原来他也是蒙古族人,是王爷的奴隶,就住在西山坡下。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毋子二人依靠打柴,打猎度洲。
  公主问这个青年:&你不怕老虎吗2&青年人举起弓箭说:&有我没它l那只公虎已经叫我给射死了。&公主心想,如果嫁给这样一个英勇漂亮的青年该有多好啊l想到这儿&心不由得咚咚跳起来,脸也红了。丫环一见这光景一舍都明自了,就约会这青年一同到这山头来打借。青年人高i兴地答应了。
  从这以后,响铃公主和这青年人常在山头会面。青年人爱上了公主,可是因为家里穷,他怕高攀不上。有一天,两人说出了各自的心意。公主说,只要两人情投意合,婚事就一定能成。青年人听了,心里挺乐呵的。
  这事情传到王爷的耳朵里,王爷很生气,认为公主下嫁给奴隶有辱门风,就把公主喊来了。平时他对公主很疼爱,从小到现在连个手指头也没碰过,这次可火了,&叭叭&抽了她两马鞭。可是公主一口咬定作这青年人不嫁。这一闹,王爷也没了主意。
  王府里有个大管家,是王爷的心腹,他给王爷管理府里的一切事务,自个儿家中也有很多钱财土地。他早就恳求王爷把公土许配给他儿子。公主知道了这件事,还当面骂过他。大管家惹不起公主,这个气只好往肚子里咽。这回听说公主和一个奴隶好上了,他就附着王爷的耳朵献了一条毒计。
  第二天,王爷杀牛宰羊,大摆酒宴。大管家请来了很多客人,又亲自去西山坡下那个青年人的家里,对青年人说王爷请他到王府成亲。这青年一听可乐放,就随着大管家来了。
  青年人是个直性子的人,酒席宴前,一高兴就喝过了量。王爷在酒席上满口答应招这青年做女婿,但有一件,这青年须得把那只母虎打死。青年人在席上满口应允了,要当天上山打虎。大管家一看他入了圈套,就左一杯右一杯地灌酒。在青年人转身的工夫,大管家拿起烧化了的白铅水灌到池的箭壶。x随手又敬了青年人三大杯酒,说是为他壮壮胆。
  青年人借着酒劲儿,就上了山岗。这时太阳已经要落山了。他找到虎洞,用石块儿把母虎惊动起来。母虎一见这青年人,就一纵身扑过来。他一闪身,就伸手举弓拔箭。他哪里知道箭壶里的箭已被沿水焊住了,他演尽了平生的力气也没拔出来。他知道中了奸计了。这时母虎红了眼,扑上他的肩头。青年人拔不出箭,就跟母虎摔起咬来,一面翻滚,一面拳打脚踢。青年人把母虎打死了,他自己也受伤死了。
  青年人死了,公主听5了,心里可难受了。大管家这个损招儿,也很快就传到了公主的耳朵里。公主又气又恨,就跑到北山去找青年人的尸骨,那尸骨早被人给埋起来了。
  她就像着了魔似的成夭在山里跑。跑呀跑呀,衣服被树枝挂破了,手脚被石块儿扎坏了,她还是满山寻找。
  她母亲打发人把她抬回府来,这时公主快要断气了。在临死前,她求母亲,死后把她埋在北山上。母亲照着她的话,把公主埋在北山的南坡下。
  如今,在从公主岭去怀德的路上,还会看到一座高高的坟,这座坟里埋的就是响铃公主。如果你到西山头儿上,还会看见那个蒙古青年的坟呢。
看了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大全精选的人还看了: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大全精选]相关的文章
【神话故事】图文推荐云南用12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十六大文件
┊┊短信┊商城┊搜索┊新闻┊体育┊财经┊IT┊娱乐圈┊女人┊生活┊健康┊汽车┊房产┊旅游┊教育┊出国┊求职┊┊校友录
Sohu 首页>>
云南用12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十六大文件
日15:36  新华网
  新华社昆明11月14日电(和向红)云南12个少数民族的读者有望于今年12月份读到用自己民族文字出版的十六大文件汇编。  据云南民族出版社社长李安泰13日向记者介绍,这次翻译出版十六大文件汇编的12种少数民族文字包括景颇文、拉祜文、彝文、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哈尼文、傈僳文、佤文、纳西文、白文、藏文和苗文。云南有各种少数民族1400多万人,其中许多群众不懂汉文,出版少数民族文字的《十六大文件汇编》,有助于边疆少数民族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  云南民族出版社是目前国内出版文种最多的出版社。十六大前夕,这家出版社就组织民族文字编辑进行业务培训和政治学习,对“三个代表”、“小康社会”、“世贸组织”等新词语进行了民族文字解释和翻译,为十六大文件汇编的出版打下了基础。(完)( 稿件来源: )
请发表您的看法:
您要对您发表的言论之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精彩短语推荐:
--给编辑写信
Untitled Document
搜狐短信推荐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 转78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古代,少数民族姑娘是怎么谈恋爱的?
《周礼》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意思是说春暖花开的时候,男女约会,不用找媒人,也不用聘礼,可以与自己的心上人随时相好。那时候,少数民族的概念不像我们现在分得这么严格,在能农耕的地方农耕,在能放牧的地方放牧,在亦农亦牧的地方种地又放牧,爱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纯真而自然。后来因为礼教与世俗的约束,在谈恋爱或者找对象这方面有了很大的不同,相对地,草原民族保持了人性之初的那份纯粹与自由。
先说一个让我最感动的恋爱方式,即是突厥人的恋爱。《周书》为我们记述了,突厥人的“收继婚制”,即父兄伯叔死后,子弟及侄等可以将其后母、世叔母及嫂作为妻子,但辈分高的人不能与小辈淫乱(父、兄、伯叔死者,子弟及侄等妻其后母、世叔母及嫂,唯尊者不得下淫)。同时,《周书》还说突厥“刑法”规定:“反叛、杀人及奸人之妇、盗马绊者,皆死;奸人女者,重责财物,即以其女妻之”。即是奸人妻者会被处死,但与人家女子通奸的,罚些财物之后,会把这个女子嫁给他为妻。在这里,我们能看到突厥人心中“妻”与“女”的不同,即是在人口繁衍这一背景之下,“规矩”依然必不可少。而他们的葬礼在我们今天看来,依然有着几份神秘。
今天,我们谈恋爱大约会去酒吧、会所这样的地方,当然,去公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如果去墓地边谈恋爱,大多会被演绎成“鬼故事”,但突厥人便是这么干的。他们在墓地边上的恋爱,让我们更加看到了生的希望与欢快。
《周书?突厥传》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突厥人的生活画卷。《周书》突厥是匈奴的分支,并称突厥人头发披散不柬,衣襟向左掩,居住帐篷,随着水草迁徙,以放牧射猎为生,如同古代的匈奴(其俗被发左衽,穹庐毡帐,随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务……犹古之匈奴也)。
按《周书》的记载,突厥人去世后,将尸体停放在帐内,子孙及亲戚都要杀马和羊,摆在帐前,进行祭拜(子孙及诸亲属男女,各杀羊马,陈于帐前,祭之)。然后,骑马围绕走七圈,每到帐门前都要以刀割面,而且还要哭泣(以刀剺面,且哭),“血泪俱流,如此者七度,乃止”。“七”这个数字可能与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信仰的原始宗教萨满教有关,萨满教认为宇宙分上、中、下三界,上层为天堂,众神所居,又分七层,最权威的神灵居最上层。然后,选择吉日,实行“火葬”,还要将逝者所乘的马和曾经使用过的物品,与尸体一起焚烧(择日,取亡者所乘马及经服用之物,并尸俱焚之)。收集到骨灰后,才考虑下葬时间(收其余灰,待时而葬)。
那么具体是什么时间呢?《周书》说,春夏时候去世的人,要等到草木枯黄时;秋冬时候去世的人,要等到草木茂盛时,才可掘坑埋葬(春夏死者,候草木黄落,秋冬死者,候华叶荣茂,然始坎而瘗之)。这就是说突厥人逝者骨灰要有长达半年的时间。
下葬的时候,亲属设立祭祀,人们依然“走马剺面,如初死之仪”。安葬之后,于墓上立石作为标记。石标的多少,以生平所杀人数的多少来确定(葬讫,于墓所立石建标。其石多少,依平生所杀人数)。这就是中国古籍中所说的“杀人石”。“又以祭之羊马头,尽悬挂于标上”。但葬礼在这里并没有结束。
《周书》记载,这一天,男女都穿戴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在所葬之地会聚。男人有所喜爱的女人,回去就派人带礼品去求婚,其父母一般不会拒绝(是日也,男女咸盛服饰,会于葬所。男有悦爱于女者,归即遣人娉问,其父母多不违也)。
这就是突厥人墓地边上的“恋爱”。今天,面对史书的中文字、面对广阔的北方草原,我们不难读到一种将死“嫁接”于生的意味。生生死死,这“墓地边上的恋爱”让人读到了生命的悠长与不息。在这里,生命变得平凡而朴素,没有太多的传奇,隔在生与死之间的那道门,被人们用“爱”的方式演绎成了耐人寻味的故事,如同生命本身一样在草原上世代繁衍了下来。
再说匈奴人。
胭脂是匈奴女人的化妆品。这个东西据说是古代女人们的“口红”,是朱赤色的,涂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鲜艳。和我们今天的口红一样,会给人健康、年轻、充满活力的印象。匈奴的女人就是用这个胭脂来化妆的。据说,胭脂一不定是脂膏状的,也有粉脂,当时的女人也会给脸蛋上擦点,这与口红加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涂脂抹粉”。“涂脂抹粉”匈奴女人是爱美的,而爱美的人一定会有爱好的爱情。
史料记载,匈奴人崇拜太阳、月亮和其他天体,向天、地、鬼神和自己的祖先献祭。单于自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史记》中说,“单于朝出营,拜日之始生,夕拜月。”每年五月,匈奴贵族聚集在单于廷,祭拜祖先、天、地和鬼神。他们一年三次会集在月神庙,于正月、五月、九月的狗日献祭天神。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匈奴人一年中的这三次集会,肯定有一次是他们的“年”。而这年一定也是匈奴的小伙与姑娘谈恋爱的一个好机会。
胡笳是匈奴人最喜爱的重要乐器。据说,他们歌唱,一般都要用胡笳、琵琶、胡笛、“浑不似”、箜篌等乐器伴奏。胡笳最初是用卷芦叶制成的,后始用木管代替,声音哀怨悲壮,与箄鼓相配,它们曾经在匈奴人的帐房里夜夜响起。当然,这些乐器也可以成为草原男女抒怀的工具,有音乐的地方也一定是能够产生美好爱情的地方。
此外,匈奴人还会不定期在草原上搞一些娱乐与体育活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狩猎,草原上的姑娘当然可以趁机相中自己的意中人了。
另外,我们说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夫余,据《三国志》的记载,喜欢歌舞,各个部落每当夜幕降临,常常是男女群聚,相互唱歌嬉戏。其中涓奴部的婚姻风俗是,双方定婚后,女家到屋后盖个小屋,叫婿屋。女婿在晚上来到女家门外,跪拜,要求和女孩同宿,要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恳求,女方父母才让女孩到小屋中和女婿同宿。积蓄钱财,等生下的儿女长大后,让妇人回娘家。“其俗作婚姻,言语已定。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名婿屋,婿暮至女家户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再三,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中宿,傍顿钱帛,至生子已长大,乃将妇归家。”
这有些像我们今天结婚先置办房产的意思,当然也有着自食其力的意味,孩子长大了才让夫妻双方回娘家,想让女婿想让老丈人、丈母娘作免费劳力带孩子的事,是没门的。但谁能不说,夜幕降临,男女群聚,相互唱歌嬉戏的场景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呢?而这能歌善舞的个性恰恰是草原民族共有的特性。但这并不是说与美好的爱情相伴一切都是快乐的。
《北史·吐谷浑传》对此感慨颇多。其中说,吐谷浑男人的衣服和华夏大致相同,多用罗巾做冠,也用缯做帽;妇人都穿连珠贝,束发,以多为贵。他们的风俗与和突厥风俗相同。至于婚娶,贫穷不能准备财礼的人,就盗走那个女人。“至于婚,贫不能备财者,辄盗女去。”这个“盗”是偷窃还是劫掠呢?遥遥远远地,人们仿佛看到了吐谷浑穷男人在草原上无奈的奔跑,只是不知道被他们“盗”去的姑娘是不是心甘情愿的?但是不管怎么样,爱情在每一个心里都是美好,它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姑娘心中更是如此。草原上的草枯草黄也都是爱情的生生不息的成长。(文/路生)
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谢绝其他媒体转载!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少数民族风俗】
字体:[][][]
  我国有20多个少数民族过中秋节,节俗异彩纷呈。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民歌。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他们称为“八月节”的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侗族的青年人则在这时郊游、欢会,称为“赶坪节”。第一天是芦笙会,第二天对歌。小伙子都要化装,向心上人表达情意。傣族则是对空鸣放火枪,然后围坐饮酒,品尝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和干黄鳝,谈笑望月。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人员汇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畅饮米酒,举行盛大的调声对歌演唱。
  (来源:《我们的节日》)
责任编辑:白 羽
用户昵称: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