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对促进经济发展 英文有什么促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人民日报:“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指引
&&&&来源:&&&&
  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新的战略思考、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部署,不仅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指引。
  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基础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命题,立即在全国上下、国内国外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热议。中国梦具有什么样的科学内涵和精髓要义呢?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而奋发努力,正在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这是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是时代的主题。由此可见,中国梦这一重大命题内含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度一致。中国梦对上述系列目标任务进行统摄提升、提炼概括,作出了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群众易于接受的形象表达和生动表述。
  中国梦的提出,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中国人民进军的号角。它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内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责任担当和使命追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引领中国走向未来和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的关系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其基本内涵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因此,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成为我们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含义却发生了质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正在进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将来完成时,是到2020年要完成的任务、实现的目标。如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不能如期完成、目标不能如期实现,那么,中国梦的实现就会被延迟。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
  实现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什么要确定全面深化改革这个主题?我们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活力,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这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将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也阐明了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更大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我国30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靠的就是改革开放。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靠什么?还是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推进一个领域的改革,而是要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要着力解决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因此,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而且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实现中国梦:全面依法治国是支撑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什么要确定这个主题?我们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无论从重大现实意义看还是从深远历史意义看,它都是实现中国梦的支撑。
  从重大现实意义看,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是姊妹篇,二者的主题可以说是一个“破”和“立”的关系。因为,三中全会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表述的话就是“改革”,改革就是变更、革新,相对来说更多体现为“破”。四中全会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表述的话就是“法治”,而法治更多体现为“立”。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改革过程中有破也有立,法治建设进程中有立也有破。对“破”与“立”,我们要辩证地去认识和对待。“破”是为了破除束缚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是手段,其目的是“立”,即建立起运转良好的制度体系和有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破”与“立”的有机统一,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从深远历史意义看,全面依法治国着眼于解决法治与人治的关系问题,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法治与人治的关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都必须经过法治国家建设这个坎。从世界近现代史看,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与人治关系的。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是一件为长远发展谋、为子孙万代计的大事。它的深远历史意义就在于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法治保障。
  实现中国梦: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
  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着力强调的。习近平同志指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对我们探索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牵引作用。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这是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的最深刻的启示。全党要以此为起点,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有鉴于此,他对今后党的建设从“严”的角度提出八个方面的要求,即: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美好蓝图变为现实,靠人去努力、去奋斗。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直接关系党的命运,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但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关键在于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尤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更加紧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如果对其经验和做法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严”。“严”已成为党的建设的新常态,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事实证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全面了、从严了,我们党就坚强有力。党坚强有力,人民群众就会团结聚集在党的周围,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新形势下,只要我们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就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全面从严治党,不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起着政治保证、组织保证作用,而且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 人民日报 》( 日 07 版)
(责编:王倩、文松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实现中国梦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贡献.pdf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本文档已强制全文免费阅读,若需下载请自行甄别文档质量。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80 &&
实现中国梦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贡献.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ChineseCadresTribune
实现中国梦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贡献
文 一黄任望 改变了旧中国畸形的工业体系,初步建成了门类齐全 一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身就是对人类社会 的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主要工业产品质量和数量
的新贡献 得到快速增长 ,铁路 、公路 、水运 、民航和管道等运输 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 ;国防现 中国在历史上曾为世 界经济作出重要贡献。英国 代化建设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1978年 ,中国的人均国
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 ?麦迪森研究发现 :公元10― 民生产总值只有230美元,人均收入是当时撒哈拉以南
15世纪早期,中国的人均收入要高于欧洲,而且在随后 非洲国家平均水平的1/3,属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
的几个世 纪中,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是世 一 。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达N9.9%,对
界经济中的领先者。在技术水平上,在 自然资源的开发 外贸易年增长率达到16.3%,2010年 中国人均GDP为
利用上,以及辽阔疆域的管理能力上 ,中国都要超过欧 4428美元,取代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取
洲 。即使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的1820年,中国的GDP 代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 的商品出口国。
仍 占世界总量的33%。由于技术落后以及政府治理脆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解决了13亿人 口的温
弱 ,在1840-- 1950年的一百多年间,中国一直为内忧和 饱问题,基本实现小康,用60年的时间把贫困人口从两
外患所困扰,GDP从 占世界总量的1/3滑落到1/20。 安 亿减少到2000多万。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惊人
格斯 ?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等译,北京大学出 的成就 ,被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实现中国梦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贡献--《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04期
实现中国梦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贡献
【摘要】:正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身就是对人类社会的新贡献中国在历史上曾为世界经济作出重要贡献。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研究发现:公元10—15世纪早期,中国的人均收入要高于欧洲,而且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者。在技术水平上,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以及辽阔疆域的管理能力上,中国都要超过欧洲。即使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的1820年,中国的GDP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D61【正文快照】: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身就是对人类社会的新贡献中国在历史上曾为世界经济作出重要贡献。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研究发现:公元10—15世纪早期,中国的人均收入要高于欧洲,而且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者。在技术水平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卢文华;[J];党史纵横;2002年07期
雷儒金;[J];学术论坛;2005年03期
;[J];现代商业;2009年01期
滕振军;;[J];探索与争鸣;2009年12期
张启华;[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01期
徐芳,王保庆;[J];桂海论丛;2003年06期
老万;;[J];协商论坛;2004年01期
郝文清;;[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郜世奇;;[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5期
乔纳森·安德森;;[J];领导文萃;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国建;;[A];广东省第四届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论文[C];2004年
张世年;;[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王育忠;;[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李强;;[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丁涛;;[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金卓行;戴月;柯带;朱锡英;;[A];广东省第四届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论文[C];2004年
吴苗;;[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罗炳权;;[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石英;;[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张传烈;;[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驻外记者
丁大伟 史克栋
孙广勇;[N];人民日报;2011年
;[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N];祁连山报;2008年
记者熊昌义;[N];人民日报;2002年
潘燕;[N];郑州日报;2006年
益西加措;[N];西藏日报;2002年
潘跃;[N];人民日报;2001年
李刚;[N];巴中日报;2007年
王欢;[N];四川日报;2006年
米玛;[N];西藏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书正;[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王洪杰;[D];吉林大学;2007年
孙壮志;[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雷振文;[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王强;[D];吉林大学;2007年
万瑜;[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唐洲雁;[D];复旦大学;2006年
刘厚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吴江;[D];吉林大学;2007年
芦刚;[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莹;[D];燕山大学;2009年
赵艳华;[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储永新;[D];重庆大学;2013年
罗勇;[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吴喜双;[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周银娥;[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袁光校;[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李龙江;[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袁聚录;[D];燕山大学;2004年
吴文东;[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