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虚假繁荣2016增长是虚假繁荣吗

吻不起的增长:中国钢铁虚假繁荣;在2万亿新经济计划刺激下,钢铁产能超负荷运作、钢;一次迟来的批复,让位于中国南方的两座海滨胜地摇身;便宜的铁矿石运输成本、钢材出口和西部大开发三大优;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不过,钢铁行业仍难以流血止损、钢贸圈授信大幅缩水;21世纪网特别策划《吻不起的增长:中国钢铁虚假繁;一方面是大举南迁,抢滩便利的港口
吻不起的增长:中国钢铁虚假繁荣
在2万亿新经济计划刺激下,钢铁产能超负荷运作、钢贸融资黑洞、钢企信用质量受压、重组受阻等潜行风险,已经达到了让人战栗的程度。
一次迟来的批复,让位于中国南方的两座海滨胜地摇身成为钢铁之城。5月,武钢、宝钢两家钢企巨无霸同时在两广不到5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圈地竞争,行业的疯狂和虚火,再一次得到了印证。
便宜的铁矿石运输成本、钢材出口和西部大开发三大优势,成为吸引武钢布局广西防城港、宝钢落止广东湛江的最好“嫁妆”。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在中国钢铁行业面临世纪性首亏的背景下,最新的支出刺激方案较年更加谨慎也更具有选择性,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钢铁和绿色能源项目上,无论对于中央或是地方政府来说,这份“厚礼”显然让人备受鼓舞。
不过,钢铁行业仍难以流血止损、钢贸圈授信大幅缩水,大规模的钢铁基建项目,会否引发更大的信贷规模和系统性风险,甚至是民间借贷等更危险领域的灾难?中国地方债与房地产风险犹存,钢铁供应过剩会迎来多多益善的效应吗?
21世纪网特别策划《吻不起的增长:中国钢铁虚假繁荣》,将陆续推出8篇文章,阐述当前钢铁行业库存超负荷积压现状、钢企探索多元化转型、现金流及募投情况。本轮经济刺激计划中,机场、钢铁、铁路项目纷纷获批。新一轮投资驱动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钢铁行业?2万亿,能救钢铁吗?
一方面是大举南迁,抢滩便利的港口贸易条件,一方面疯狂重组、开辟副业、上市圈钱、融资解困、甚至出海拓荒。成为当下中国钢企挣扎求存的缩影。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出于对GDP的迷恋,高举钢铁产能即意味着绿色经济的受损。为何仍表明把亏损中的钢铁进行到底的决心?
对于用钢需求疲软的下游行业来说,房地产、基建、机械、家电、汽车等消费主力军,超负荷的钢铁产能会引发崩盘的担忧吗?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当地产调控和信贷紧缩破坏了钢贸融资的盈利模式,钢和铜的贸易融资会成为银行的首要风险吗?
当中国政府把2012年GDP增长目标定为7.5%,年期间的平均增长目标为7%。中国过热的经济增速带来商品市场的繁荣,政府强调使经济增长摆脱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钢铁大跃进会成为主要趋势吗?
据麦格理数据,中国钢铁业的现金利润率为负值。产能利用率已从2000年初的逾95%降至去年的83%。如果低于90%,钢铁生产企业就很难拥有较高利润。中国钢铁业的营运利润率是全球最低之一,一些上市钢铁企业目前正将业务多元化,分散到养猪等副业。
来自中钢协的数据,当前中国钢铁产能为8.5亿吨,但目前只利用了6.8亿,严重的产能过剩压力犹如泰山压顶。一季度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10.34亿元,较之去年同期158亿元的盈利数据,钢铁行业仿似步入冰河世纪。
路透财经分析称,如果不关闭工厂,那么中国钢铁市场要用很长时间才能达到供需平衡。假如中期内中国GDP每年增长6%,GDP每增长1%,就仍然需要再多生产0.6%的钢铁。
东方证券最新发布的“微中国”调研报告显示,大家对平台贷款和房地产最担心。英国金融时报曾援引银监会称,中国已对部分钢铁贸易商过度放款的问题向银行业提出警告。
多元化求生,成为了钢企在寒冬的唯一出路。诸如唐钢开始向国际钢贸商融资,中国铁路物资已提交上市申请,拟募资10-15亿美元。在紧缩的信贷条件下,钢铁企业的日子愈发艰难――宝钢鞍钢武钢,因违规增加产能频被审计署点名;重庆钢铁拟收购大股东投建的198亿元钢铁资产,但复牌遥遥无期。
首钢拟重组缓解资金压力,却遭到106个小股东反击;华菱与安赛乐米塔尔尝试期权式股权置换,也仍难摆脱对银行贷款的严重依赖。标准普尔评级认为,钢铁业基本面情况可能将在2012年恶化,对宝钢集团、新日铁及浦项制铁三家东亚龙头钢铁企业的信用质量施压。
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甚至直接宣称,中国为应对经济放缓而出台的刺激措施规模可能将高达二万亿元,也就是2008年“四万亿”的一半。总体看,“中国钢铁业起码要用六年时间才能实现产能全负荷运作,换句话说,从业者未来10年前景依旧黯淡。”
前几年,到国外出差,认真留意了国外的广告,十来天下来也难得见到几块商业性质的广告,甚是好奇。当时觉得国外广告业大有市场,后来,了解多了,才知道国外企业家和政府对广告的态度。于是,对国外的政府和企业家产生了一种敬意,在他们眼里:“有一种信念神圣不可侵犯,那就是社会的公共资源,有一种责任与生俱来,那就是不搞虚假宣传。”这点很值得国人借鉴,尤其是在当前利益至上的年代。国外在运营品牌和企业具有以下的特征:
第一、品质比品牌重要。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国外的东西?大家都很清楚,是品质好,并非价格便宜。为什么中国出口到国外的东西比在中国销售的好,是因为标准不一样。国外做产品的理念就是品质是对消费者最直接的责任。有人说国外的人擅长营销,我们的大学也在误导学生,大肆宣传苹果、IMB、微软等公司的营销论,致使很多学生就业时一心想进入营销领域,其实国外做的是产品、是创新、是一种引领市场趋势,并不是营销。苹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成功的不是他的“饥饿营销”,而是他们的产品设计和产品理念。中国人做的才是营销,而且是一种忽悠营销。
第二、品牌只是一个标识,没有好坏之分。在外国,没有驰名商标,也没有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名牌是中国人的专利,中国有很多评价标准和评比机制,企业荣誉满天飞,已经达到了用钱可以购买的地步。在国外,只有品牌和奢侈品牌之分,无论哪一类品牌,在质量上都是精益求精,在质量上不存在多大的差别,只是在设计、制作工艺、创新和品牌沉淀上有所区别。国外的政府和媒体也没有权授予企业名牌或荣誉,更多的是通过企业自身建立起来的消费者口碑。
第三、研发和创新,是国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外很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大量的费用投入到研发上去,除了企业自身的研发机制外,社会上还有很多专业的设计和研发公司,
他们只销售设计。如意大利很多陶瓷设计公司,中国很大一部分的设计是从这些设计公司买回来的。而中国企业喜欢把钱花到营销或广告上,每年广告费用是研发费用的几倍以上,所以中国引领不了市场趋势,也只能在营销上做点文章。
第四、国外产品销售主要靠口碑,国内靠广告。国外企业会把大量宣传费用让利于民,通过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售价,让消费者买得起,国外的普通工薪阶层4个月的工资可以买一台SMART汽车,一个月的工资可以买3个LV包。中国由于广告费用过高、中间流通环节过长,导致销售价格居高不下,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价钱中一大部分是广告和渠道费用。
既然中国特定的市场环境决定了品牌宣传的重要性,经营企业就要遵守市场规律,在中国做品牌,必须投广告。但在做品牌建设时,不是投入越多越好,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把握好的宣传策略有时比高投入见效得多。因此,在品牌建设上要注意以下细节:
1、品牌宣传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吻合
每个企业发展阶段和战略不同,品牌宣传上的投入也有很大的差异,不过,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做出无限的效应是每个经营者共同的心声,切不可盲目跟风。在选择品牌宣传策略时,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行业、产业、阶段以及战略进行挑选,宣传是建立在对不同媒体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现阶段,在品牌宣传上,很多品牌仍处于跟风状况,看有人做高速路牌广告也跟着做,看交通台好也跟着上,现在网络流行又开始转向网络。这种没有对消费群体和媒体受众群体调查的投入,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最终广告投了,宣传没有达到效果。
品牌宣传的方式很多,可以选择直接的广告宣传,也可以进行品牌系列活动的宣传,也可以通过公益提升品牌知名度,还可以利用事件或赞助进行宣传。总之,企业战略不同,宣传方式也应有别,切不可搞形式或跟潮流,企业经营要有主见。
2、品牌宣传平台的选择要恰当
广告地点的选择十分重要,地点选择不好或不恰当就会适得其反,如在商业中心,适合奢侈品或高端必备品的广告,因为这些地区成本较高,也能引起消费者共鸣,但大多不适合建材广告。在品牌宣传上,尽量不要让消费者产生负担,更不要占用公共资源,以免适得其反,如在餐馆附近不能做不雅广告,这样只会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厌恶感。
3、品牌宣传语设计要得体
最近开车喜欢上收听交通台,在“中国XX”交通台上,做广告的品牌越来越多,短短30分钟的时间就能听到六七个建材品牌的广告。有的品牌广告语设计得很有内涵和诱惑力,让听众能产生共鸣,有的听一百次也不知道到底要表达什么。只要我们留意就可以发展很多具有创意的广告语设计,同时也能发现很多广告的败笔。如一个建材企业赞助中国足球队,广告语设计为中国足球运动员指定用品,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如果是服装、日用品、保健品的设计还可以,建材品牌如果这样设计就有点牵强。
4、品牌代言人或品牌活动的嘉宾选择要与品牌相匹配
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热衷明星代言营销策略
2011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系列楼市调控措施,形成了行业间的一次“蝴蝶效应”,直接导致下游家居行业需求和消费出现迅速萎缩,更不幸的是通货膨胀以及原材料、卖场租金、人工成本等费用上涨,在短时间内造成了双面的冲击,让橱柜市场普遍呈低迷状态,五一的整个橱柜促销期业内人士都在感叹,发出了“此次的橱柜行业冲击严重状况几乎跌近了金融危机时期”的无奈声音。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整个经济形势,在当代后经济危机面前,橱柜、衣柜行业如何走出阴霾,是同行业人士共同的课题。近日,刚刚与非诚勿扰乐嘉签约的中山乐宜嘉公司高层表示,只有整个行业共谋发展,共出对策,才能让这个行业度过危机。木材涨价,行业成本高涨。购买力下降的危机下,行业应该转危机为良机,顺势进行橱柜、衣柜行业的产业升级。这个创新的想法,也惊醒了笔者。木材涨价,确实是行业升级的契机。关键是如何去做行业变革,科技革新。
科技创新、科技兴业
技术创新是避险的最好途径。在木板与板材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如何节省材料上升为行业的共同的课题。有人说,可以增加木板原材料的大小型号,合适的板所合适的柜,合理开料,是不错的方法。但是这里就涉及到了一套有效的系统。行业,可以集中统计、计算,完善这样一套系统。
加大板材的科研投入,降低板材成本。许多企业家都明白,科研投入其实就是为研制出更好,更为方便的产品产生所做的投资。美国公司的成功与美国科技发展便是公司的研发投入大。行业内的企业都应该为如何降成品共同努力,这是行业升级的科技保证。
设计创新,理念提升产品附加值
人们对风雅、对生活方式的追求才是最大的市场。随着行业文化的成型,企业间也各自提炼着自己的品牌文化。但是据了解,品牌文化与设计能挂上钩的企业却寥寥无几。笔者,曾经见到过一些小企业,用囫囵的设计,胡乱的往上面套意大利名师的名头。你说,这样的文化营销,到最后能不用降价来避险吗!如此一来,行业市场只能被慢慢腐蚀、慢慢做难,橱柜、衣柜行业要往上走就更难了。
笔者,曾在展会上与“索菲亚”与“乐宜嘉”等企业的市场人员聊到过这个问题。这两家企业对文化营销,文化带动设计创新这个理念表示了赞同,从它们的产品笔者也能看到这种理念的线索。行业内只有出现更多这样的企业,才能拉升行业价值,满足行业升级的契机。
多样营销,进行“市场沼泽期”的穿越
营销,如同一次捕鱼的过程,海豚会把鱼群追赶到一起,然后才进行饱餐。在市场低迷,行业成本高涨的今日,企业营销也需要行业协作营销来获得信心与支持,行业可以搞一些大型的类似“百大品牌促销会”等的活动,既能为企业创造营销机会,还能为企业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为行业内企业的发展提供良性讯息。
而企业也要在营销上下功夫,避免营销盲点,从以往的扎堆营销中走出来,开拓自己的营销路子,这样企业在求生存过程中,就有了“保命”的法宝,例如,最近“乐宜嘉”的味觉营销就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思维的冲击。
另外,团购的流行、微博营销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的新的意念。
诚然,纵使有了技术创新、设计创新、营销变化,还是不够的。因为消费者感受的部分才最重要,所以产品质量与企业的售中及售后服务才是企业的根本,是行业企业首要的升级的环节。
在木材涨价的今日,笔者认为是行业升级的契机来了,行业协会可以借此机会从同舟共济的角度出发,大手笔的进行业的变革。尤其是刚成立不久衣柜行业,可以借此走出混沌,改变行业参差不齐的现象。
现在做导购不仅仅要有技巧而且还要加上一点“心意”,就橱柜行业来说,橱柜就那几块板材,无论导购如何让讲解,我相信讲来讲去万变不离其中,不是说什么材质,就是说环保。无论什么产品,只要是经过系统的培训,导购讲出来的内容肯定是大同小异。
在这种同质化导购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刺激客户的购买动机?这是我很迫切希望得到的。昨天给大学好友窦之光电话,他现在在太平保险做培训工作,昨晚跟他们聊了一下他们公司行业内顶级培训――TOP2000的培训,他粗略给我讲了一下,非常好。
其中,有一点就是要比别人多一点,他说比方你要请对方吃饭,我们一般都说今晚我请你吃饭,或者今天我们一起吃饭吧等等。但是,精明的人或者说是用心的人,在邀请人家吃饭的时候,是这样邀请的,今晚我想请你吃个饭,并且真诚邀请你的女朋友参加,或者是爱人等等。这样的邀请看似很平常,但是很多人往往没有做到,你做到了,你就别比人更用心一点。
我们公司橱柜加盟商,有一个是很典型的用心的老板,他是我们首都北京的加盟商,今天我在发货组,华北片区,包括我部门的橱柜设计师都收到他从北京寄出的手镯礼物。我相信,这是我们全国加盟商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的,平常邮寄礼物表示感谢。我们试问,如果是发货组接到这位老板单是不是会很用心去处理,订单片区是不是要帮忙去跟单,设计师是不是应该更用心去帮他设计。在乎的不是礼物,而是他迈出别人没有做到的一步。这一点小小触动会更让人感动。
我们再回到我们导购的话题上,那导购应该怎么做才能比其他店的导购更用心一点呢?
我举个例子:
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客户只要进入品牌专卖店,一般的导购都会去给客户倒上一杯水或者是茶,有些做得好的点能够用心的是,夏天的时候给客户喝上冷冻的冰水。这些都做得非常的好。可是大家试想一下,这些如果大家都在做的时候,我们又怎么能突出我们的比别人更用心一点呢?其实很简单,客户如果喝水后,应该做那些动作?冰水的话手上肯定是有水滴的,所以,我们在客户喝完水后,如果能够送上一张纸巾,我相信,我们就比对手的店更用心一些。肯定得到客户不一样的心里感受。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59吻不起的增长:中国钢铁虚假繁荣等内容。 
 现在刺激政策带来 的虚幻繁荣效应越来越短, 笑不了...典型的就是我说的那个湛江市长“吻增长”,钢铁价格...就是这种问题, 吻增长下腐败难免, 这种虚假的繁荣...  为应对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实行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政府推动大量建设 设施,这导致...经济刺激 政策,造成了虚假繁荣,令钢厂以为钢铁需求已经恢复,产能大幅增长,随着刺...  一旦需求下降或是投机氛围明显 减弱,虚假、高风险的繁荣之路将为经济被提前透支...明年中国 将执行建国以来最严厉的环保法,倒逼钢铁企业走不寻常路。如果明年行业...  单选题 历史 虚假繁荣的幻灭
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  要真增长,不要虚增长中国经济虚增长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之路著名民间智囊、中国...虚假的繁荣,虚假的 GDP 增长, 虚假的富有。 现在我们的生活压力很大, 到处都...  虽然GDP增长减速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预期,但在国际、国内一系列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拐点”已经明显出现,经济增长的速度可能继续回落。 []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水皮杂谈:中国经济增长是虚假繁荣吗
日23:11  来源:
  一般来说,中国人对美国人的了解比美国人对中国人的了解要多的多,这一点在学家身上也是如此。
  克鲁格曼先生能预言年的东南亚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但是他不敢预测自己何时能得诺贝尔奖,尽管他在1991年就已经获得了克拉克奖这个被广泛看做诺贝尔奖前奏的青年经济学奖,所以他获奖之初第一个反应是有人恶作剧,感觉非常funny,不过远在中国的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却早在2007年就预测他能获得当年的诺奖,结果克鲁格曼没得,李的导师却得了,2008年李稻葵再次预测克鲁格曼,这一次如愿以偿,终于预测成功,李稻葵和克鲁格曼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论坛上讲起这些,克鲁格曼的反应明显迟钝,多少有点木然。
  的确,克鲁格曼对于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尽管他对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赞赏有加,并且敦促政府向中国政府学习加大经济的刺激力度,但是对于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充满疑虑的,虽然他并不认为中国有内在性的危机,主要只是受到美国的影响的出口危机。他认为中国的分量并不足以充当复兴全球经济的责任,同时他表现出对中国官方统计的强烈悬疑,他搞不清楚,为什么中国一季度的GDP增长有6.1%,但是发电量却下滑了4%,在他看来,发电量是一个真实的数字作不了假的,而在看来,这又是克鲁格曼一个天真的悖论,何以他不相信中国的其他统计数据,只相信发电量是真的?
  当然,克鲁格曼先生是水皮邀请来的朋友,《华夏时报》这次和中国(,)一起承办他的中国周活动,短短三天中安排了五场活动,水皮全陪。因此,对于克的了解比起大多数在书本上知道他的人要感性的多。所以当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芮成钢问水皮对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时,水皮脱口而出的就是克是个典型的美国人,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他号称自己是个自由主义者,但是他的很多观点在他人看来又是个超级的凯恩斯主义者,他相信市场又要求强化政府监管,他善于预言危机但又不悲观厌世,相信明天太阳照旧升起,和传统的中国经济学家比,克简直就是个滑头,克不会受意识形态的制约,不会受所谓学派的束缚,更不会因为预言危机而陷入其中不可自拔,这些都是中国学者的软肋。
  一般的美国人不了解中国不可怕,但像克这样的诺奖得主不了解甚至对中国有误解是可怕的。因为这哥们来中国前刚和进行过私人会晤,又每周两篇在《纽约时报》上写专栏文章,他是那种典型的舆论领袖,如果不是他来中国进行交流,我们都不知道他始终认为美国财政部关于中国政府没有操纵汇率的判断根本就是撒谎,正因为他来,我们可以请龙永图先生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请夏斌先生从跨境资本的角度,批评他,帮助他,修理他。
  水皮则在会上告诉他,中国经济的增长比预计的要好和快是有原因的,毕竟受美国影响是一个外因,内因是中国政府的调控,货币政策及其他政策从压抑到放开,从收紧到宽松,本身就是最大的生产力,全球金融危机更使中国对自己的比较优势有一个清醒认识,这是其一,其二中国有着巨大的农村市场,这是内需提升的重要支撑,而家电下乡历经十年全面展开,对于消费的拉动作用明显。第三,无论是销量,还是市场的交易都在迅速升温,的产量已经连续四个月创历史新高,股市也开始活跃,发电量下降更多的是同重化工的增速下降有关,而这又是中国一直在努力的结构的调整。
  克对于泡沫的解释水皮最欣赏,在一个没有泡沫的环境里,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哪里?可惜的是,克想不出什么是下一个泡沫,而他正是因为找不出下一个经济增长的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复苏就相对悲观,或许九月份官方的数字会表明美国已经结束衰退,但失业率会继续扩大。而金融危机为什么十年一次,克也找不到出路,在水皮看来,正是美国华尔街的上市的治理结构出了问题,尤其是金融公司。由于过于公众化,上市公司没有大股东,只有CEO,而所谓的绝大多数的独董又都是CEO的傀儡或党羽,上市公司成为内部人控制的公司,所有权是与管理权分离了,但是道德风险却无从约束,股东利益事实上在董事会无人代表,表现在薪酬体系中,盈利时有人分红,亏损时无人担责,寅吃卯粮,只管眼下,不管未来,而期权设计的结果更是放大这种风险,管理层为自己利益不惜造假,制造泡沫业绩助推股价泡沫,贪婪是人的本性,如果公司治理不能约束人的本性,那么危机就是必然的,克鲁格曼对此深表认同。
  其实,水皮之所以提出公司治理的问题是源于华尔街走势,克鲁格曼的研究表明,道指的并不与经济形势正相关,6次中或只有一次才是正确的反映,换句话说,美国股市起不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那么道琼斯反映的是什么呢?反映的是投资者的心理变化。《华夏时报》3月14日作出“华尔街见底”的头版头条,其时指数在6600点,现在已经是8500多点,根据是什么?根据之一是花旗该破产不能破产,AIG该退市不能退市,剩下的只有价值重构。事实证明,这种判断是对的,不管收购毒资产,还是压力测试,或者最近花旗发股收回政府的援助资金都说明,花旗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重新发挥作用,而花旗的“不死鸟”和中国市场当初的“郑百文”是多么的惊人相似!当一个公司大到不能死的地步时,就等于绑架了社会、政府、国家,这是经济,还是政治?
  4月27日以来的中国股市和水皮此前的预测是一样的,指数上涨了10%,(,)上涨的幅度是12%,是16.6%,宝钢是17.85%,也就是说指数的上涨是由指标股推动的,指数在不断创新高,投资者手中的70%在调整,但是担心是多余的,现在需要的是耐心。
【来源:】
(责任编辑:王凝墨)
05/15 03:0305/15 01:4305/14 15:0805/13 13:4905/13 05:4605/13 02:3705/12 08:3905/11 15:40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script src="/track/track_xfh.js?ver=">||||||||||||||
当前位置:&&&
国内钢企虚假繁荣 18个国企不及一个外企
前瞻网摘要:随着钢铁产能不断增长,我国在全球钢铁销售的份额越来越大,但与之不相称的是利润微薄,对国外矿石巨头依赖严重。仅巴西淡水河谷一家,2011年的净利润为228.85亿美元,相当于18个宝钢。
随着产能不断增长,我国在全球钢铁销售的份额越来越大,但与之不相称的是利润微薄,对国外矿石巨头依赖严重。据前瞻网了解,2011年,力拓、必和必拓两大矿山的利润超过了中国77家大中型钢企800多亿人民币的利润总和。仅巴西淡水河谷一家,2011年的净利润为228.85亿美元,相当于18个宝钢,是同年中国A股上市铁钢企业合计净利润的7倍,等于A股上市钢铁公司过去5年的总利润。
中国,这个&全球钢铁车间&曾给国外矿山带来了数年的繁荣,但随着经济的回落和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如今显得过于臃肿了。
随着钢铁产能不断的增长,以及一路涨价,中国市场在全球三大矿山的销售收入中占比已经超过三分之一,成为三大矿山最大的&金主&。不过,仔细算一下&金主&的账单,便知道,热闹是中国的,而利润,是他们的。
中国钢铁行善补贴全球 为三大矿山尴尬&打工&
中国是全球钢铁最大的生产国,铁矿石的需求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采购铁矿石分为现货矿和长协矿两种。现货矿即国内采购价到印度进口到港价,长协矿是与三大矿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谈判所确定的价格。中国对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的依赖度超过60%。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1年,我国铁矿砂进口金额分别为337.96亿美元、605.31亿美元、501.40亿美元、794.27亿美元、1124.06亿美元。而铁矿砂进口均价,从2007年的88.22美元/吨,上涨至2011年的183.84美元/吨,五年时间涨价幅度达85.7%。
同样是2007年至2011年五年间,我国钢材出口金额分别为441.33亿美元、634.42亿美元、222.72亿美元、368.19亿美元、512.66亿美元。钢铁出口均价,由2007年的704.43美元/吨,上涨至2011年的1048.82美元/吨,五年时间涨价幅度为48.89%,严重落后于进口铁矿砂的同期涨幅85.7%。
随着近几年成本、人力成本等各项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A股上市钢铁企业的毛利率,从2007年的14.11%,下降至2011年的7.57%,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还继续下降至5.37%。
高价进口原料,低价出口成本,一直是中国钢铁行业的尴尬,这种被称为&中国补贴全球&的模式,随着近几年铁矿石价格的急速上涨,越来越广受诟病。
去年11月,业内人士称:&中国钢铁产业产能严重过剩,而且产品附加值极低,高价进口铁矿石,低价出口产成品,中国补贴全球,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事尽量少做。
在钢铁产业,一度助长&中国补贴全球&状态的,还有出口退税政策,所幸的是,钢铁行业的出口退税政策,在2010年得到了调整。
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宣布从7月15日起取消48种钢材产品出口退税,其中主要涉及的为热轧、中厚板、带钢等中低端过剩品种。
&当时这个动作虽然短期造成了以鞍钢为首的中国钢铁行业出口减少,但是对促进中国钢铁行业调整产品结构,减少全球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吸血&,有着积极引导作用。&一位钢铁行业分析师告诉21世纪网。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钢铁行业下游疲软,高库存和产能过剩严重,产成品低价出口的现状短期仍无法改变。
今年 1-4月国际钢价指数(CRU)一路上扬 1.35%,其中亚洲地区价格指数领涨3.45%,而中国钢铁价格指数却稳中有降,降幅达 1.37%。钢材出口均价自年初以来连续四个月下跌,4 月同比跌幅 3.81%,创下 2010 年 12 月以来最大跌幅。
中国钢铁行业虽然愈见&浮肿&,但给中国提供&&的国外矿山,却赚了大钱。
据前瞻网了解,即使不包括2008年力拓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数据,从2008年至2011年的四年间,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三大铁矿石巨头在与中国的交易中总共获得了1530.24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而它们傲人的财务数据,不容置疑地显示着,三大矿山,站在钢铁行业金字塔的顶端,中国的钢铁行业,一时仍难以摆脱&打工者&的命运。
已有人评论 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
热门调查榜
热门资讯榜
截至2015年末,全国已投运、在建、筹建(已立项)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尹山湖虚假繁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