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多管火箭炮和美国战术弹道导弹弹有什么区别

国外多管火箭炮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各国火箭炮的发展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更多的火箭炮实现了弹、箭一体化,射程和精度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远程精确打击武器。
  战争需求,牵引多管火箭炮的发展
  二次大战,使前苏联的火箭炮得到长足发展,20世纪60年代BM-21式&冰雹&火箭炮风靡全世界,畅销50多个国家,并曾在随后的多次局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火箭炮开始向大口径方向发展,其中&飓风&和&旋风&多管火箭炮的口径都在200毫米以上,并曾先后投入阿富汗战场和车臣战争使用。尤其是&旋风&曾被誉为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精度最高的火箭炮系统。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美国M270火箭炮密集而猛烈的火力被伊拉克士兵形象地称为&钢雨&,仅M26型双用途子母弹战斗部火箭弹铺天盖地的杀伤力就已将伊军士兵的战斗力削弱过半。战后美国总结该火箭炮在战争中的经验与教训后,在M270的基础上发展了M270A1和&海玛斯&系列火箭炮,使其能发射制导火箭弹和多种新型战斗部陆军战术导弹。在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配用M30和M31型制导火箭弹的M270A1和&海玛斯&,不但射程达到了60~70千米,而且圆概率误差在10米以下,被参战美军赞为&远程狙击手&。在2012年于伦敦召开的未来炮兵年会上,与会专家在总结阿富汗战争的经验教训后提出,将多管火箭炮系统发射制导火箭弹,提供远程精确打击火力作为炮兵部队未来建设的&新起点&。
  外军新型多管火箭炮的装备与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由于局部战争时有发生,多管火箭炮的装备与发展更加迅速,各国装备火箭炮的结构与特点出现多样化,有的自成体系,装备多种型号;有的一种发射平台可发射多种口径的火箭弹;还有的弹-箭一体化,不仅能发射不同口径的火箭弹,还能发射战术弹道导弹或陆基巡航导弹,使多管火箭炮这种传统的炮兵地面压制武器不再仅仅是一种面杀伤武器,而且成为现代战场不可多得的远程精确打击武器。
  装备与发展现状
  (1)发射平台系列化,使通用性得到最大发挥
  美军不仅开创了火箭弹和陆军战术导弹共架发射的历史先河,而且形成武器平台系列化,使各型号之间的通用化得到极大发挥。如现役M270、M270A1和&海玛斯&三种型号火箭炮:首先M270和M270A1同采用履带式底盘,均载有2个6发装火箭弹发射箱,即可同时发射12发火箭弹,也可弹-箭共架发射,许多配件均可通用;二是&海玛斯&虽只配用一个发射箱,装载6发火箭弹或1枚陆军战术导弹,但与M270A1配用相同的火控系统,可发射M30和M31及其他战斗部制导火箭弹和多种新型战斗部陆军战术导弹,不仅弹药通用,操作手的训练与操作方法也基本相同;三是&海玛斯&发射防空导弹的试验,使陆军武器通用化突破了兵种的界限。在此基础上,美国还计划对现有M270A1发射平台进行同样的概念论证和技术改造,如用M270A1发射&爱国者&防空导弹和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等,从而使武器平台系列化向更广泛的通用化发展。
&&&1&&&&&&
这个用户还看了
本周热卖咨讯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西陆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856号
Copyright ©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典科技 中国远程火箭炮技术超过美俄居世界首位(组图)_新浪军事_新浪网
中国远程火箭炮技术超过美俄居世界首位(组图)
国产WS-2D远程火箭炮系统
国产SY400神鹰远程火箭炮系统
&&&&声明:本文为《军事文摘》杂志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2008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有数量前所未有的新武器登场亮相,显示了国防工业的巨大进步。不过,其中在技术上真正能超过美欧俄的武器只有一种,那就是远程火箭炮。
  吕& 亭
  两年一度的珠海航展,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新武器并促进外销的主要平台。日开幕的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武器之多之新远超历届。不过,诸多国内外专家看后虽表示称赞,却认为出场的航空、导弹及装甲车辆与美国最先进的装备相比还有一代的差距,惟有火箭炮系统是一个例外。对于历来以陆军称雄于世的中国军队来说,拥有了世界上射程最远、水平最先进的火箭炮系统,火力拳头的打击力将大大提升,过去强调“近战歼敌”的传统也将变为“远程制敌”,标志着作战理念也有了一个大变化。
  火力覆盖全台有相当精度
  在前两届珠海航展上,展台上摆出过“卫士”一1(WS―1)和”卫士”一2(WS一2)火箭炮的模型,并有少量性能数据介绍。这种“雾里看花”式的展示,引来外媒捕风捉影的猜测性报道,国内一些媒体直称其为“台独”的噩梦,根据就是其有超强威力和超远射距。此次这一家族中最新型的“卫士”一2D超远程多管火箭炮系统首次以实物公开展示,彻底改变了以往羞羞答答的半遮掩状态,还进行了现场武器准备演示,这说明经过十余年精心打造,中国对手上这张王牌充满了自信。
  对于国外军事专家而言,“卫士”一2早被他们熟知,该型炮于2001年出口到土耳其,首创中国武器打入北约国家的先例,土耳其阅兵中也将其拿出亮相。最令专家和内行惊叹的是,该火箭炮口径达400毫米,战斗部质量200公斤,最大射程达200公里,是世界上射程最远,的同类武器,从福建海岸发射足以覆盖台北、台中。它的命中精度(CEP)在千分之三之内,虽然还远小于战术导弹万分之三以内的精度要求,以火箭炮的标准而论却已相当高。它攻击200公里外的目标时,偏差在600米内,以密集射击还足以摧毁机场、营房和军港等大面积目标。&&
  此次在珠海实物登场的,是一套完整的“卫士”一2D火箭炮系统,由发射车、运输装弹车、指挥车和通讯车组成,相当一个标准作战单元。同早期的“卫士"-2其它型号相比。“卫士”一2D各项主要性能指标都有明显提高。首先是其射程大幅提高,由早期WS一1和WS一2型的180公里和200公里猛增到380公里。其火箭弹的口径也增大到425毫米,弹重增加约四分之一。以此射程而论,此炮设在大陆纵深便可覆盖台湾任何一地,有些专家认为设定380公里射程主要不是为了反“台独”而想用于出口。因中国遵循的导弹出口原则是射程不能超过300公里,而“卫士”系统毕竟是“炮”而非导弹,可不受此国际协议限制。
  新型的“卫士"-2D比过去型号的最大进步,还在于火箭弹由过去只有高爆弹等有限种类,增加了用于封锁滩头和地方机场的远程布雷弹、云爆弹、电磁脉冲弹、子母弹、燃烧弹以及反装甲目标的特种寻的弹。由于增加了末段制导装置,此弹精度较过去大为提高,可以成为反装甲集群目标的有力武器。尤其令人惊叹的是,此次还首次亮相了该炮配置的一种最新型战场侦察弹,即在火箭弹内携带有小型无人机,射抵目标上空后可搜索敌方地面目标再引导攻击。有了这些新弹种,“卫士”火箭炮由过去只能打“面”变为可以打“点”,已部分接近战术导弹的水平。它除了可以直接摧毁目标,也可以发动远程攻势布雷,将敌方封锁在一定区域内。以性能而论。该系统已经超过了俄罗斯在研的“龙卷风”300毫米多管火箭炮的改进型,包括美俄在内的各国还没有同类型产品能与之竞争。
  此次珠海航展又有一款首次公开亮相的新火箭炮――“神鹰"-400(SY-400)制导火箭武器系统。工作人员对其性能没有详细介绍,却称该系统处于当今世界领先水平。从外形看,该系统采用垂直发射方式,凭这一点就可以确认它的射程和威力不会逊于“卫士”系统,不过也不会超过多少,因其发射车的型体基本相似。有人认为,这款“神鹰”一400系统可能是由“卫士”派生而来,担负更特殊的任务。从中国头牌的军工集团纷纷研制远程火箭炮这一点就可看出,此类价廉且威力不减的武器已成为陆军装备的一个研发重点。&&&
  新火箭炮将改变陆军面貌
  各国的主战武器研制规划,都要根据未来作战的设想而定,“打什么仗设计什么武器”。此次珠海航展与国内历次武器展一样,展览方只展示武器实物、模型和介绍性能,并未谈其使用设想。国外一些军事媒体在重视研究中国新武器的同时。也纷纷推断和分析解放军未来作战形式会相应发生的变化。
  80年代之前,中国的作战主要想定是诱敌深入内地打歼灭战,武器配备也主要为打近战服务,陆军打得最远的火器不过是射程30公里的130毫米加农炮,各型火箭炮的射程还不及此数。改革开放后,中国领导人重新认识了战略形势,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又演示了信息化条件下新军事斗争的样式,军方也认识到未来如发生战争不大可能再有外敌从地面大举入侵,今后进行地面战的方式也主要应采取超视距打击,以精确的攻击打垮、瘫痪敌人而不再特意追求“歼灭”,远程打击兵器也应成为陆军武器的骨干,这除了发展导弹外还应以火箭炮作为。补充。
  美国《防务新闻》最近一期报道说,解放军最新研制的地对地远程打击可控火箭系统将会被应用于直接打击部队。美方对此预测说,这种新型远程火箭炮系统其火箭弹采用了惯性导航主动雷达制导系统,射击精度更高,最大精确射程又达到数百公里,将用于打击大规模集结的敌方部队。一些专家也估计,解放军今后若以此类火箭炮遏制“台独”,对方用昂贵的导弹进行拦截根本不可想像。目前大陆的弹道导弹突防能力强、威力大,却毕竟价格昂贵而且数量有限,只适合对高价值目标的点打击,无法实现对目标的大面积覆盖。一旦爆发战争,解放军迫切需要一种面覆盖火力对敌方一些重要目标,如机场、导弹阵地、雷达基地和滩头阵地实施大密度、高强度、持续性攻击,这种武器就必须具备远射程和一定精度,还要价格便宜可大量生产。在所有武器中,最符合这些要求的无疑就是远程、超远程多管火箭炮系统。
  中国陆军如装备大量远程火箭炮系统,其作战范围也将大大提升,地面部队远程战术打击距离可由几十公里提高到200公里以上。第二炮兵的弹道导弹,又可以负责几百公里至上千公里的战术任务。过去主要服务于内陆防御的军事力量,就此也可实现攻防兼备的功能。而且从中国的财力和国防投入来看,陆军想实行高耗资的全面导弹化也不现实,选择火箭炮系统也是一个效费比不错的选择。
  发挥中国军工企业独有优势
  近年来,中国在珠海航展以及中东的阿布扎比等防务展览上都展示“卫士”系列火箭炮,并努力争取买主,也是看到这种价廉实用的武器能在国际军品市场上有一定的销路。对于众多财力不充裕却又想具备远程政击能力的国家来说,购买战术弹道导弹的耗费太高且受限制很多,火箭炮却售价便宜且维护使用方便。过去“卫士"-2在国际军贸中买主不太多,主要原因还是其精度虽高于其它火箭炮,却毕竟在百公里外会有几百米偏差。现在世界各国进行军事斗争特别是局部冲突都特别担心伤及无辜平民,远程火箭炮不解决精度问题就难以被广泛采用和应用。此次在珠海亮相的“卫士”一2D特别突出了精确性弹种的采用,肯定会对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军队产生吸引力,估计会赢得相当数量的订单。此外,“神鹰”一400(SY一400)制导火箭武器系统等装备也有可能进入国际军贸市场,中国军工企业在此领域的独有优势将会充分发挥出来。
&&& 高清大图:
  相关专题: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
相关专题:
更多关于&&的新闻远程火箭炮逐渐走俏--《国外坦克》2005年07期
远程火箭炮逐渐走俏
【摘要】:近日港台媒体相继报道,某国研制的一种射程在200千米以上的远程火箭炮已经开发成功,其成本比各种战术导弹更加低廉,而打击范围将覆盖整个孤立岛屿,一旦大量生产,将对目前甚嚣尘上的战术导弹防御系统构成强大威慑。其实,在目前新军事变革中,远程火箭炮这种传统武器正与弹道导弹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分工合作”,导弹安装有制导系统、能够沿着预定弹道飞向固定目标,或沿着某种机动弹道追逐运动目标,因为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的原因,在战时更多的是对敌高价值目标的“定点清除”,而火箭炮过去经常使用的无控火箭因为具有导弹无法比拟的技术简易和价格优势,而且可多发齐射,覆盖面广,弥补了精度上的不足,随着射程日益延伸,它与导弹之间可形成战斗力成本上的“高低搭配”、打击范围上的“点面结合”,乃至在系统整合上的“弹炮合一”。
【关键词】:
【分类号】:TJ393【正文快照】:
远程火箭炮逐渐吃香西方军事专家普遍认定,随着现代化战争节奏的变化和火力投送强度的提高,多管火箭炮能在20~30秒极短的时间内连续发射大量火箭弹,瞬间形成广大的弹幕,涵盖在面目标上,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坏,加之其机动性高、操作简单及维修方便,成为介于身管火炮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现代防御技术;1980年02期
徐明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2期
刘长拴;[J];弹箭与制导学报;1980年02期
孙强;[J];弹箭与制导学报;1980年02期
茅金丽;;[J];现代兵器;1980年01期
茅金丽;;[J];现代兵器;1980年01期
胡佐勋;;[J];现代兵器;1980年01期
胡左勋;;[J];现代兵器;1980年01期
丁一凤;茅金丽;;[J];现代兵器;1980年02期
;[J];现代兵器;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志宏;黄安祥;牟衔臣;于涛;李宏图;;[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焦永斌;李玉岐;;[A];第七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沙文生;牛治明;张万诚;;[A];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2年
杨松;汪渤;;[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李会杰;李世义;张剑;;[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李晓东;刘中杰;;[A];中国电子学会产业战略研究分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严峰;解立峰;胡小明;殷清;;[A];2004年全国含能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罗俊颉;刘贵华;;[A];2004年全省气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唐克;花传泉;蒋兵;;[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张健;任大亚;;[A];大气物理、云雾物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经验交流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唐振宇;[N];中国国防报;2000年
;[N];战士报;2000年
本报特约记者
胡训军;[N];解放军报;2001年
国防科技大学
丁德喜;[N];解放军报;2001年
本报驻印度记者
钱峰;[N];人民日报;2001年
何国明;[N];中国国防报;2002年
马庆恒;[N];中国国防报;2002年
陶方元;[N];战士报;2002年
贝宁;[N];中国国防报;2003年
姜志峰;[N];中国国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裴胤;[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王国平;[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祝逢春;[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曹成茂;[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玉申;[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梅建军;[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郭振伏;[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张松靖;[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王晓斌;[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牟达;[D];长春理工大学;2003年
薛晓强;[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冯国增;[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程昕;[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尚伟烈;[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没有战术弹道导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