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俄罗斯倒爷做倒爷,有人帮忙带路的嘛

热门搜索词
“倒爷”变电商 中俄商品贸易变迁:从灰色通关到一清二白
“倒爷”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在俄罗斯市场经济变革的大潮中,“倒爷”丰富了市场却无法摆脱假货和“灰色清关”问题,他们成为了让俄罗斯爱恨交织的人群。从2000年开始走下坡路,到2008年“伊兹梅洛夫市场”关闭事件,“倒爷”随着中俄商品贸易环境的新变化而退出历史舞台。
没有了“倒爷”的中俄商品贸易怎么做?很多人选择离去,很多人转变为在俄华商,而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出现,一种全新的方式正在蓬勃发展起来。
2008年至2009年:别了,“倒爷”!
“我要到俄罗斯去,你别拦着我,当然你也不会拦着我,真的,我要到俄罗斯去,寻找我的梦……”
这句对白出自199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狂吻俄罗斯》,冯巩饰演的男主角“大江”在片头说出这段内心独白。刚刚经历婚姻波折的“大江”,要去俄罗斯做“倒爷”了。
《北京晚报》报道,这几乎是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关于“倒爷”的电影,转眼已经是20多年过去了。现在,“倒爷”已经变成了一个传说。
“那时候的钱太好挣了。”曾经做过“倒爷”,现在在北京日坛公园附近开服装店的温州商人张晨回忆,他从前来到俄罗斯同样是为了追寻梦想。当时,把一件衬衣卖到莫斯科,价格能翻十倍。
张晨当年是在切尔基佐沃市场租的摊位,这个市场又称“伊兹梅洛夫市场”因为俄语发音谐音关系,在俄罗斯华人圈里,被昵称为“一只蚂蚁”市场。“‘一只蚂蚁’在华人圈里太有名了”,张晨回忆说,在那里,他能拥有一个稳定的经营环境,而且,周边都是中国人,不会觉得孤独,他能在这里买到中国人爱吃的豆腐,甚至能看到中文报纸。不过,这一切在日发生了改变。俄总检察院侦查委员会突然对该市场采取强制行动,共查封集装箱约6000个,重量约10万吨,货物总价值约20亿美元。
2008年至2009年,俄罗斯针对“倒爷”带来的“灰色清关”事件开始大规模集中整治,2009年7月,“一只蚂蚁”永久关闭。“一只蚂蚁”被查封被认为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那以后,那些传奇““倒爷””们,开始逐步撤离俄罗斯,包括追寻传奇的张晨在内。
市场关闭后,张晨也试图继续做俄罗斯贸易,可他发现之前的方式已不可行。“后来,金融危机来了,美元贬值。我们赚的美元,拿到中国,能换到的人民币越来越少。中国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灰色清关没法再做,我们的价格优势没有了。”
打消了再去俄罗斯的念头,张晨还会和俄罗斯的客户联系,所以并没有彻底离开服装生意。后来,他得知,中国“倒爷”从事了20年的“灰色清关”国际贸易,已经逐步消亡。现在,有中国商人在俄罗斯投资兴建的新的国际贸易中心,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中俄国际贸易更加规范、高效。
在2011年12月,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之后,俄罗斯更加严格地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机制组织经贸活动,俄罗斯海关的清关速度将会加快,中国货物通关效率自然会提高。而且,加入世贸组织后,俄罗斯开始履行调低进口关税税率的承诺,这会促使中俄企业采用正规的通关渠道,无须靠“灰色”方式来降低成本。
2010年至2013年:走“白色清关”之路
“在俄华商再不能走‘灰色清关’的老路了!”2009年,一位在“一只蚂蚁”损失近400万美元的华商痛心地说。那一年,华商们认识到,“要想彻底丢掉‘倒爷’的帽子,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走‘白色清关’之路。”
北京《环球时报》报道, 2009年以后,在俄中国商品究竟该怎么卖?中俄两国官方的答案基本是一致的,就是要合法,身份、注册、通关、避税一切都要合法。
来自黑龙江的老王夫妇就是成功案例。
老王曾在大市场闯荡10多年,卖过衣服和鞋,也卖过瓷器和工艺品,但都没赚到多少油水。直到后来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做石材切割工具生意,他们很快告别大市场的圈子,开始注册公司,代理中国多家企业的产品,雇俄罗斯人联系客户,几年下来,生意越做越顺。老王说:“我没必要搞灰色清关。我做的产品本身就有价格优势,正常清关仍有利润,俄罗斯客户也看准了我们产品的性价比。按照正常程序做,心里踏实。”
谈到现在的柳布利诺市场,老王说:“靠钻海关空子、靠价格低、靠抱团经营是走不长远的,那样的生意迟早要转型。俄罗斯市场很大,离开中国人扎堆的大市场,只要找准对路的产品,走正常途径,机会还是很多的。那些不懂俄语,无法融入当地社会、看不准贸易前景的商人肯定是要被淘汰的。”中俄关系最近几年发展迅猛,彼此好感度、经济倚赖度和人文交流都不断深入。
2013年,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在贸易额迅速增加的同时,两国的贸易结构也发生变化。
2005年,中国对俄出口商品中,服装、轻纺材料及制品和鞋类占55.52%,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只占32.29%。但2012年,中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对俄出口所占比例上升到65.36%,而服装、轻纺材料及制品和鞋类则下降到23.65%。
“从中不难看出,以服装、鞋类为商品的‘大市场’贸易模式已落后于两国贸易发展的步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贸易官员分析。
他表示,随着中俄两国贸易的规范化和俄罗斯逐渐融入世界贸易组织体系,过去那种扎堆经营、低端接入、灰色清关的方式将会逐步萎缩。在俄华商如果想办法突破和超越以往的经营模式,在俄罗斯市场上还是大有可为。
2014年:电商走上舞台
实际上,早在莫斯科封闭大市场的2009年,已经有人开始想到把中国国内日渐火热的电商模式向北方的国境线外延伸。在俄罗斯经贸环境更加规范化、国际物流成本下降和互联网信息交流面持续增长的新时期,对俄电商正在逐步覆盖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贸易业务。
哈尔滨中俄经贸网报道,2009年12月在绥芬河举行的中俄经贸信息服务研讨会上,绥芬河市市长付延成介绍了绥芬河中俄电子商务平台的相关情况。这一边境贸易数字化设想,受到广泛关注,并在随后的几年内得到迅速扩展。
中国东北省份随后加快电商组建过程,2012年,哈尔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商务部批准为中国首批34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之一,开通了“黑龙江省国际应用平台”。
2013年,在哈洽会上首次增加中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论坛,各界对中俄电商发展展开大讨论。
在2014年6月,“2014中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合作会议”召开,中俄官方开启合力解决电商对接问题的对话。
与此同时,中国电商发展最快的浙江,也加入了对俄市场进军的队伍,不少义乌企业虎视眈眈。
北京《经济观察报》报道,2014年在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也设置对俄电商话题的专门讨论环节,浙江省希望依靠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拿下更多俄罗斯市场份额。据悉,义乌每年的业务量都以翻番的速度在增长,尤其是俄罗斯的增幅。因此,尽管去年12月份的交易量减半,但他依然看好俄罗斯的电商前景。
在2010年到2013年间,对俄电商在摸索中前行,逐步建立货物运输、出入境、储存、速递等系统,到2014年,对俄电商更加频繁出现在业界观察层面,逐步走上主流台面。在未来,电商是否能取代传统的中俄商品贸易模式,成就另一个“倒爷传奇”,各界拭目以待。
轻松掌握跨境电商与外贸资讯,请下载【雨果网】APP或关注微信号【cifnews】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大咖PPT!(获取PPT:雨果网App-&圈子-&干货铺)
热门文章:
(C)2013 雨果网 闽ICP备号-1倒爷 湮没在历史中的销魂背影(组图)_网易新闻
倒爷 湮没在历史中的销魂背影(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来自俄罗斯的每3美元中,就有2美元装进了雅宝路商家的口袋。雅宝路林立的商铺上都有俄文名称。李刚摄 J221  本报记者 孙毅
  “我要到俄罗斯去,你别拦着我,当然你也不会拦着我,真的,我要到俄罗斯去,寻找我的梦……”
  这句对白出自199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狂吻俄罗斯》,冯巩饰演的男主角“大江”在片头说出这段内心独白。刚刚经历婚姻波折的“大江”,要去俄罗斯做“倒爷”了。
  这几乎是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关于“倒爷”的电影,转眼已经是20年过去了。那时候,冯巩的专职还是说相声,拍电影是兼职;现在,冯巩已经很少说相声了,当然,电影拍得也不多。那时候,正是“倒爷”把中俄贸易做得最红火的时候;现在,倒爷已经变成了一个传说。
  上合组织峰会正在北京召开,中俄以及中亚四国,将进一步加强国际战略协作。而早在上合组织诞生前,中国的“倒爷”们早就实践了与俄罗斯的贸易协作。如今,“倒爷”们在哪?记者循着他们留下的蛛丝马迹,探究着“倒爷”们的传说。
  雅宝路的故事
  家家户户拉着帘子做生意
  北京人,可能都听说过雅宝路。
  1950年4月,位于东城区东南部的大雅宝胡同东端城墙开辟豁口,并向东筑路至日坛,因位于大雅宝胡同东端,故称雅宝路。
  雅宝路,很短,从东二环边上延伸到日坛公园西墙,全长才485米;雅宝路,很窄,只有8.1米宽,因为商厦林立,且又紧挨着儿研所儿童医院,双向通行的道路,常常被拥挤的车流堵成了临时单行线。
  雅宝路,很有名。因为比邻使馆区,占据独特的地理优势,它曾是全国最大的服装专营涉外窗口。雅宝路商圈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最初,由几十个小摊位发展到现在的数幢商业大厦,每年的贸易额约在20多亿美元。当时,雅宝路曾创下了多个北京商圈之最:外商最多、交易最快、房租最贵。
  关于雅宝路,最离奇的传说是,在北京,来自俄罗斯的每3美元中,就有2美元装进了雅宝路商家的口袋。根据统计,每年到雅宝路的俄罗斯、东欧国家以及非洲、阿拉伯国家的商人超过6000人。而这6000人平均每人每次来雅宝路采购的商品都超过15000美元。
  以前的雅宝路,就像以前的秀水一样,以地摊的形式售卖各种外贸服装,经营形式松散、缺乏规划。现在的雅宝路,早已经过重新规划,以商厦替代地摊,但外语招牌依旧林立,其中以俄语招牌最多。这里的商家,很多都会说一些简单的俄语。他们的货物,也有很多是针对俄罗斯等东欧市场。比如裘皮、羽绒服,大码服装。
  在雅宝路现在规模最大的日坛国际商贸中心,记者看到,这里18万平方米的商铺,几乎全部被租赁出去。不过,有些奇怪的是,这里的人流量并不是很大,而且店主似乎对散客没什么兴趣。店铺大多都拉着丝质的布帘,并且挂着“非请勿入”的贴纸。
  “这已经是雅宝路的‘潜规则’了”,店主张晨笑着说。原来,雅宝路商圈的主要经营范围就是服装、服饰。而鳞次栉比的商铺之间,没有独特性就没有竞争力,所以,版型成为每个店铺征战商场的制胜法宝。为了防止同行偷学仿制,每个店铺都会拉上帘子,防止被盗版。而且,这里的店主,都有固定客户,做的都是回头生意,即便拉着帘子,也不会阻挡老客户。
  倒爷的传奇
  钱好挣,皮衣换来飞机
  张晨年过四十,在“日坛国际”已经算是“老人”了。他的店铺主营裤子,面向的是俄罗斯等东欧市场,所以说着一口不错的俄语。和“日坛国际”里其他能说俄语的店主不同,张晨的俄语是在俄罗斯学的,“现在,这里去过俄罗斯的人已经不多了”。
  张晨是浙江温州人,来自浙江的商人,是最后涉足俄罗斯市场,也是最成规模的一批。最先变身国际“倒爷”的是与俄罗斯接壤的黑龙江等东北省份的先行者,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因为地缘优势,黑龙江倒爷的生意做得最粗犷、也最简单,有些还使用“白酒换望远镜”这种简单的物物交换方式。
  后来,北京人也加入倒爷的行列。80年代中后期,来自苏联和东欧的客人一到北京就直奔西单、王府井,大包小裹地买东西,北京人当时看着,心里有点儿纳闷儿,这些游客大批量地采购文化衫、皮夹克,是要拿回去送人吗?时间久了以后,才知道,原来这些游客并不都是以游玩为目的,他们的采购也不是为了送人,而是回国后再以高价销售。原来中国的商品在前苏联、东欧那么走俏?!于是,北京的“倒爷”开始上路了。
  北京经满洲里至莫斯科的铁路全长9000多公里,国际列车每周对开一次,运行六天六夜。列车一进俄罗斯境内,每到一站,“倒爷”们就拎着皮夹克、羽绒服等蜂拥而下。
  “这些最初的倒爷都挣了大钱了,我也是听了他们的故事,才去了俄罗斯”,张晨说,他听说过的最离谱的故事是,有“倒爷”用一车皮衣换来了一架俄罗斯的大飞机。
  张晨一家做了十几年的服装生意,2004年,他带着老婆一起去了俄罗斯。在先期抵达的老乡的帮助下,张晨很快在莫斯科的大批发市场租了摊位。
  “一开始,生意确实好做,那边的轻工业产品太缺乏了,而且,和以前的‘倒爷’相比,我们的产品质量更好,款式更新颖。”
  张晨家在浙江有自己的服装加工厂,这让他能将成本控制在最低,当时,一件衬衣,卖到莫斯科,价格能翻十倍。“那时候,把赚来的卢布换成美元汇回家里,心里别提多美了”,赚了钱的张晨,甚至还和朋友逛过莫斯科的赌场,虽然把带去的钱都输了,但一点没觉得压力大,“那时候的钱太好挣了。”
  灰色清关之痛
  2008年是个转折点 倒爷逐渐淡出历史
  在莫斯科的商业市场,中国的“倒爷”或者说中国商人并不孤单。
  中国人主要经营的商品是服装,土耳其人经营地毯和挂毯以及床上用品,印度人卖玩具和DVD光盘。中国商人能占据服装市场的主导地位,最主要因素是价格优势。而中国服装的价格优势,除了低廉的人工成本外,还有一个回避不了的“灰色清关”。
  前苏联解体后,急需进口大量商品,尤其是轻工业产品,这让很多国际贸易商人看到了商机。然而俄罗斯海关清关手续繁琐,关税混乱,为了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这些公司与海关官员联手,将整架飞机的货物以包裹托运的关税形式清关。此类清关的费用大约只是正规报关关税的一半、甚至更少,但是没有正规的海关手续。后来,这种清关方式被推广到海运、铁运和汽运,统称为“灰色清关”。
  既然是“灰色清关”,那就有一定的风险。在俄罗斯的中国“倒爷”们,就经常被当地警方突击检查,那些通过“灰色清关”而来的货物,时常被查抄。但莫斯科有“倒爷”们的避风港,比如切尔基佐沃市场。
  切尔基佐沃市场又称“伊兹梅洛夫市场”因为俄语发音谐音关系,在俄罗斯华人圈里,被昵称为“一只蚂蚁”市场。一只蚂蚁’在华人圈里太有名了”,张晨回忆说,在其他很多市场都不断遭到警方查抄的时候,“一只蚂蚁”总能像僻静港湾一样。在那里,张晨能拥有一个稳定的经营环境,而且,周边都是中国人,不会觉得孤独,他能在这里买到中国人爱吃的豆腐,甚至能看到中文报纸。不过,这一切在日发生了改变。俄总检察院侦查委员会突然对该市场采取强制行动,共查封集装箱约6000个,重量约10万吨,货物总价值约20亿美元。
  “一只蚂蚁”被查封被认为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那以后,那些传奇“倒爷”们,开始逐步撤离俄罗斯,包括追寻传奇的张晨在内。“市场被查封后,我们也想去要回我们的货,但是没有成功,因为我们的货没有正规的海关手续,涉嫌走私。而且,我们自己的身份也有问题,去找警察,还怕警察查我们的护照。”因为俄罗斯不是移民国家,申请居留证的手续复杂,所以很多中国商人也委托中介公司办签证。但这些签证,不被警方认可,一查就有问题。
  白色通关来了
  比倒爷时代更加规范高效
  “一只蚂蚁”被查封后,2009年又被永久关闭。在那之后不久,张晨就回国了。他的同乡们,绝大多数也选择了回国。
  “后来,金融危机又来了,美元贬值。我们赚的美元,拿到国内,能换到的人民币越来越少。中国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灰色清关没法再做,我们的价格优势没有了,所以只能回来。”
  回国后,张晨还和俄罗斯的客户还有联系,所以并没有彻底离开服装生意。后来,他得知,中国“倒爷”从事了20年的“灰色清关”国际贸易,已经逐步消亡。现在,有中国商人在俄罗斯投资兴建的新的国际贸易中心,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中俄国际贸易更加规范、高效。
  在2011年12月,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之后,俄罗斯更加严格地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机制组织经贸活动,俄罗斯海关的清关速度将会加快,中国货物通关效率自然会提高。而且,加入世贸组织后,俄罗斯开始履行调低进口关税税率的承诺,这会促使中俄企业采用正规的通关渠道,无须靠“灰色清关”方式来降低成本。
  “如果不是年纪大了,孩子需要照顾,也许,我会再去俄罗斯试试运气”,张晨说,他对“白色清关”的到来,有些期待。D175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 >>
中俄边境上的俄罗斯“倒爷大军”:老中青齐上阵 往返代货忙
& & & & & & & & & & & & &【字体:
& & & & & & & & & & & & 【 】
&&& 近日,黑龙江黑河,来自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近百名&俄罗斯倒爷&一大早冲关来到对岸中国黑河市,他们奔波于各个商场、早市、实体店之间,花光身上所带的全部现金,购买到一包又一包的中国商品后,急忙大包小裹往回扛。
&&& 据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苏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以政府间货物交换协议为主的贸易机制便逐渐隐退,而自由的民间贸易形式便很快在两国流行起来。由于苏联国内市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价格体系不合理,轻纺产品落后,商品奇缺,所以外国轻工业商品在当地很有市场,一时间,&中国倒爷&在中俄边境城市一夜间火了起来,许多村庄几乎村村都有人在俄罗斯做&倒爷&,回来又走,走了又回。当地人至今念念不忘当年&一车西瓜换一辆坦克&、&一周可以挣一辆奔驰&、&干个三五年就是暴发户&的盛景。
&&& 短短几十年,当初的&中国倒爷&赚的满盆钞票后,陆续转行成为了实体店老板、华商、实业家,如今,时过境迁,由于俄罗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俄罗斯倒爷&却越来越密切往返与中俄之间。&俄罗斯倒爷&除了一部分是自己回国销售外,更多的是给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中俄商贩代货,按照每斤货物收取代货费。在俄罗斯的&倒爷大军&中,如今呈现&老中青&三代的鲜明特点,中年倒爷是主力军,也有少部分女性&俄罗斯倒爷&。
&&& 由于远东地区属于俄罗斯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广人稀,轻工业相当不景气,因此,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老百姓获取生活资源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距离他们只有750米距离远的对岸中国黑河市,住在俄罗斯,消费在中国,是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人的一大生活习惯。俄罗斯人喜欢中国商品的主要外因除了物美价廉,还有品种齐全,他们除了利用节假日来黑河市购物外,就是从&俄罗斯倒爷&的手中或在俄罗斯做生意的中国商贩店铺购买各种生活用品。
&&&&& 责任编辑:佟瑞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北部有人住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