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在山东大学山东金融研究院院注册的?投资盈利好吗?

办学历史/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之一。其前身是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济南创办的官立山东大学堂。建校以来,山东大学随着社会的变革,由晚清王朝、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历史阶段。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停办、重建、合校、搬迁的多次变革,曾在不同时期汇纳过各类大学,也曾分出过十多所高等院校。
1901年,山东巡抚袁世凯上奏《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同时调蓬莱知县李于锴进行筹备。同年10月《折稿》获准,在济南泺源书院正式创办了官立山东大学堂。周学熙任管理总办(校长)。第一批招收学生300人,分专斋、正斋、备斋、分斋督课。聘请中西教习50余人,后增至110多人,美国人赫士为总教习。课程设置除经史子集外,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国语等20多门。学制初为三年,后改为四年。
1903年师范馆从山东大学堂分出成立,成为独立的师范院校,亦是今山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山东高等学堂1904年,学校迁入济南杆石桥新址,改为山东高等学堂。
1911年又改称山东高等学校。方燕年、陈恩焘、萧应椿、陈庆和、周学渊、魏业锐、陈恩畲、李豫同、李联璧、范之杰、黄国恩、丁维椽等先后出任校长。
日,齐鲁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
1912年国民政府实行全国设立大学区,各区中心城市设大学,各省设专门学校的体制,山东隶属中心城市北京,按章大学堂应予裁撤,因为等候正科两班结业,至1914年停办。师生分别转入法政、工业、农业、商业、矿业、医学六个专门学校,校长丁维椽继任商业专门学校校长,校舍由法政专门学校使用。山东大学堂在建校14年中,共培养毕业生770人,选送去欧美和日本留学的59人。其中徐镜心、张伯言等人在日本参加同盟会,被孙中山先生委任为山东同盟会负责人。山东大学堂是山东省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校,也是山东大学历史的起点。
1906年在济南皇华馆设立法政学堂,翌年再设法律学堂,时称第一、第二法政学堂。1913年合并为山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07年,山东巡抚杨士骧、吴廷斌又在济南东关全福庄设立山东高等农业学堂,以南郊千佛山、马鞍山北麓五千亩土地作为学堂的林场,1913年易名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2年,留日学生叶春墀请准在济南南关设立商业学校,随后定名山东公立商业专门学校。1912年,青州府高密中等工业学堂和济南工业学堂合并,后又并入山东第一中学,于第二年在一中尚志堂校舍成立山东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15年,山东省设医学讲习所,1916年改名为山东省立医学学校,校址在济南北园白鹤庄,1920年正式命名山东公立医学专门学校。1920年,又将矿业传习所扩建为山东公立矿业专门学校,校址设在济南东关。上述六个专门学校课程均为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师多为欧美和日本留学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医学四年,十余年共毕业学生4000余人。在山东大学的发展历史上,这六所专门学校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1923年,齐鲁大学医科开始招收男生。
1924年8月私立青岛大学正式创立,高恩洪自任校长。设工科和商科,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考试及格者授予学士学位。学生除中国外还有南洋华侨和朝鲜学生。革命活动家罗荣桓、彭明晶等系该校学生。校董事会聘请学界名流梁启超、蔡元培、张伯苓、黄炎培等人为名誉董事。选用德国人在青岛建造的俾斯麦兵营作校址。1925年直奉战争再起,直系军阀失败,高恩洪下野,学校濒于倒闭,校董会公推山东省议长宋传典接任校长,勉强维持。1928年北伐军进抵山东后,奉系败逃,学校经费逐渐断绝停办,学生按大学结业处理。省立山东大学1926年,奉系军阀张宗昌督鲁,下令将山东公立六个专门学校合并,在济南建省立山东大学,由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清末状元王寿彭任校长。设文、法、工、农、医五个学院,计有中国哲学、国文学、法律、政治经济、商学、机械、机织、应用化学、采矿、农学、林学、蚕学、医学13个系,并有附属中学。校设评议会,院设教务会,系设教授会,定期研究教学、人事、经费等问题。大学部有教师320人,其中教授200人,除专业课外,并开设选修课,学生毕业授学士学位。1928年,国民北伐军进抵山东,奉系军阀败逃。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兵济南,制造了“五、三”惨案。在动乱中,学校经费无着,随即停办。国立青岛大学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报告,下令在省立山东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并由何思源、魏宗晋、陈雪南、赵畸、王近信、彭百川、杨亮功、杨振声、杜光埙、傅斯年、孙学悟等11人组成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着手筹备工作。在筹备过程中,蔡元培先生力主将国立山东大学设在青岛,取得教育部长蒋梦麟的同意。1929年6月,&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奉令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除接收省立山东大学外,并将私立青岛大学校产收用,筹备国立青岛大学。
1930年4月,国民党政府任命杨振声为校长,9月21日,举行开学典礼,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学校初设文、理、教育三个学院,分为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学系、教育行政系和乡村教育系八个系。1932年9月,教育学院停办,学生大部分转入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同时增设工、农两学院。工学院设土木工程学系和机械工程学系。农学院设于济南,设研究、推广两部。不久,又将文、理两学院合并为文理学院。学校设校务会议,由校长、教务长、秘书长、各学院院长、各学系主任和教授代表组成,负责议决一切重大事项。校长杨振声思想进步,富有远见,效法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科学民主”的办学方针,广聘专家学者,如闻一多、黄敬思、黄际遇、任之恭、傅鹰、沈从文、梁实秋、闻宥、游国恩、曾省、汤腾汉等著名学者均在校任教。国立山东大学1932年行政院议决,将国立青岛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任命赵太侔(赵畸)接任校长。赵太侔原为国立青岛大学教务长,赞同杨振声的办学方针。接任后增聘老舍、洪深、张煦、丁山、王淦昌、童第周、曾呈奎等一批专家学者,师资阵营更为整齐,同时撙节行政费用,添购图书、仪器,先后建成科学馆、工学馆、体育馆、化学馆、水力实验室及实习工厂等,改善了办学条件。此时期由于外部环境相对稳定,校内人才荟萃,名流云集,师生勤奋教学、成就蜚然,成为学界仰重的国内知名高等学府。国立山东大学实行“学年学分制”,学制四年,学生毕业授学士学位。学校先后创办有学术刊物《科学丛刊》、《文史丛刊》、《励学》、《刁斗》等。
1932年8月,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正式成立。校址设在济南市趵突泉前街,占地212.84公亩,房舍564间,学制5年(后改为4年),课程设置按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修正专科学校规程》开设课程。在学校侧壁设附属医院。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11月国立山东大学由青岛迁往安徽安庆,不久再迁四川万县。图书、仪器、案卷分批运出,损失严重。1938年春学校在万县复课,不久教育部下令“暂行停办”。师生分别转入国立中央大学,图书、仪器、机械分别暂交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保管使用。
1944年中共华中局决定,在华中党校基础上,创办华中建设大学。校址设于苏皖边区的旰眙县新埔,由华中局宣传部长彭康兼任校长。设民政、财政、文艺三系和一个高干班。
日,经军部批准建立新四军军医学校,江上峰(炳炎)任校长,宫乃泉(新四军卫生部副部长)兼任副校长。
日,华中建设大学正式开学。8月份,首届学生结业,学校迁清江市。1946年初,校长彭康率领部分干部教师和学员北上并入临沂山东大学,华中建设大学校长由李亚农继任,解放区知名人士贺希明、张劲夫、张茜、夏征农、戴白韬、阿英、孙冶方、范长江、车载、朱维基、黎冰鸿、黄源、陶官云等在校工作和执教。学校拟办成一所正规大学,设工、农、文、医、师范、社会科学等六个学院和预科。临沂山东大学1945年8月,山东抗日人民政府在解放区首府临沂,创办了山东大学(为了区别国立山东大学,称临沂山东大学),由李澄之、田佩之任正副校长。设预科部,招收知识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946年初,华中建设大学校长彭康,率领该校师生400余人北上,并入临沂山东大学。师资力量得到充实,学校规模有所扩大,设立政治、经济、教育、文艺四系,转入以专业为主的学习,解放区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何封、薛暮桥、李仲融、王淑明、孙克定、刘力行、胡考、宋日昌、尚钺、宋之的等在校执教。
1946年春,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赵太侔再任校长。复校后设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计有中国文学、历史学、外国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质矿物学、土木工程学、机械工程学、电机工程学、农艺学、园艺学、水产水15个系,医学院不设系,并附设一个大学先修班和高级护士学校。各学院学生修业年限为四年,其中工学院五年,医学院六年,实行分学制和必修制、选修制。日举行开学典礼。知名学者王统照、陆侃如、冯沅君、黄孝纾、丁山、赵纪彬、杨向奎、萧涤非、丁西林、杨肇、童第周、曾呈奎、王普、郭贻诚、王恒守、李先正、刘遵宪、朱树屏、严效复、杨宗翰、郑成坤、李士伟、沈福彭等应聘来校执教。日青岛解放,王哲、罗竹风、高剑秋率领军管小组进校,对学校进行接管整顿。
1948年夏,中共华东局决定,以原临沂山东大学渤海地区的部分留守人员为基础,并集中原来的一些教师,会同华中建设大学的部分干部教师,在潍县组建成立华东大学,同年9月4日开学。韦悫任校长,张勃川、李宇超任副校长。济南解放后,于11月迁入济南。迁济后成立文学、社会科学、教育三个学院和一个研究部。另设附属中学。1949年5月,韦悫调任上海市副市长,彭康接任校长,学校向正规化大学过渡。11月,教育学院划出,后成为山东师范大学。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田佩之、华东大学教务长余修分别担任第一、二任院长附属中学交济南市领导,改为实验中学。
日,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改名为山东省立医学院。院长由省立医院院长王宝楹担任。济南解放后由军管会接管,11月与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合并,定名为华东白求恩医学院。
1949年7月到10月,由华东交通专科学校、华东交专徐州分校、华东高级工业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生产部工业学校、生产部青岛高级工业学校、华东财办工矿部济南工业学校全部系科师资设备等经过调整集中,组建成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山东省第一所工科高等院校——山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1947年1月,根据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的指示,为纪念白求恩同志,军医学校改名为华东白求恩医学院,由宫乃泉副部长兼任院长。随部队在山东各地战斗,1948年9月,学校迁入济南,驻经五路纬九路处,11月与山东省立医学院合并。
195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学校调整为政治、文学、史地、艺术、俄文五系,转入正规化的业务学习。1950年冬奉命迁青岛,1951年在青岛与山东大学合校。华中建设大学、临沂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都是短期训练班式的政治大学,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国家培养了近一万名干部,为革命战争和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1951年03月,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合校,仍命名为山东大学。华岗任校长兼校党委书记,童第周、陆侃如为副校长、设文、理、工、农、医五个学院,分中国文学、历史学、外国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质矿物学、水产学、土木工程学、机械工程学、电机工程学、农艺学、园艺学、病虫害学、政治学、艺术学18个系。其中政治和艺术为两个直属系。学校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科学研究。1951年创办《文史哲》杂志和《山东大学学报》,开辟了科学园地,促进了学术争鸣。从此山东大学又进入了学术繁荣的新阶段。
日,山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升格并更名为山东工学院。
1952年夏,进行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山东大学根据中央教委部关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方案,调整的院系有:(一)政治系,迁至济南,组成山东政治学校(今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二)艺术系戏剧组,迁至上海,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今上海戏剧学院)。(三)艺术系音乐、美术两组,迁至无锡,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华东艺术专科学校(今南京艺术学院)。(四)工学院和土木系,和原山东工学院的土木、纺织系合并,组建成青岛工学院,后又迁至武汉与有关系科合并,成立武汉测绘学院(今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五)工学院的机械、电机两系,迁至济南,调入原山东工学院,组建成新的山东工学院。(六)农学院的农艺、园艺、植物病虫害学三系,迁至济南,与原山东农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农学院(今山东农业大学)。(七)医学院1956年独立,扩建为青岛医学院。(八)理学院的地矿系迁至长春,与有关院校系科合并,组建成长春地质学院。(九)1954年教育部拟改变高等学校的布局,指令由山东大学负责,在郑州筹建一所新的大学,由山东大学支援师资,即现今的郑州大学。(十)在迁校济南时,留在青岛的系科,独立建立山东海洋学院(今中国海洋大学)。
1952年9月,经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委员会决定,撤销齐鲁大学,其医学院与原山东医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医学院,校址设在原齐鲁大学校址。
山东大学在院系调整中,分出的系科和其他院校组建了十所高等院校,取消了院一级组织,留有中文、历史、外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水产八个系,增设海洋学系,建立文学历史和海洋物理两个研究所,成为教育部直属的以文、理为主的综合大学。中文、历史两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还接收朝鲜、越南、苏联等国的留学生,学校的影响扩及国外。1955年华岗受诬陷去职,稍后童第周调中国科学院工作。1956年7月山东省副省长晁哲甫出任校长兼党委书记。1957年外文系师生进入上海外国语学院,外文系撤销。1958年夏晁哲甫奉调回省,国务院任命成仿吾为校长兼校党委书记。
1958年7月,山东大学归由山东省领导,同年10月奉命迁校济南。文科的中文、历史两系和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系搬迁济南,海洋、水产和正筹建的地矿三系留在青岛。这期间根据科学发展和国家建设事业的需要,于1959年秋恢复了外文系,1960年重设政治系,建成原子能系和电子系,学校由迁济时的6个系10个专业,增至政治、中文、历史、外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原子能(后学生并入复旦大学,该系撤销)、电子10个系。建立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美国文学、中国古代史、微分方程(控制论)、磁学、晶体、微生物九个校属研究室。有八个专业接受培养研究生。设有三个专业业余大学,六个专业函授班,并招收函授研究生,在校业余和函授生达到4000人。同时,恢复了外国留学生培养工作。学校迁济后,从1959年开始兴建新校舍,到1966年“文革”前七年,共建成文史、化学两栋教学校,6栋学生宿舍楼,三个食堂,13栋教工宿舍楼和部分辅助用房,总面积五万平方米。全校九个系分住两地,校部机关和外文、物理、电子、生物四系仍住原处,称老校;政治、中文、历史、数学、化学五系迁新校舍,称新校。
1961年学校复归教育部领导,学校在文史见长的优势中,向社会科学领域开拓;在理科的扬长避短中,突出数学、磁学、晶体、微生物的六十年代新特色,为学校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6月殃及山东大学校园,全校机构随之瘫痪。1967年后,校内山头林立,学校的一派组织夺权后,把校名改为“鲁迅大学”,直到1970年才又恢复了山东大学校名。1970年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将山东大学一分为三:政治、中文、外文、历史四系南迁曲阜,与曲阜师范学院合并,时称为山东大学;生物学系迁奉泰安,并入山东农学院;校部机关和数学、物理、电子、化学、光学(新建)五系留在济南,成立山东科学技术大学。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病中得悉这一情况,立即签署恢复山东大学原建制的指示,1974年初山东大学恢复原建制,山东科学技术大学即行撤销。
1978年底,国务院决定对山东医学院实行由卫生部和山东省双重领导,并以卫生部为主的新的领导体制。
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山东工学院改名为山东工业大学。
1985年5月,卫生部决定山东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科大学。
1997年,山东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序列。
2000年7月,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山东大学。
2001年2月,进入“985工程”序列。
2015年10月,山东大学被确定为第一批“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与烟台大学、山东政法学院等5所高等院校接受了授牌仪式。
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迎来了首批新生报到。该校区共有6个学院,首批入驻学生共计1007人。山大青岛校区从2016年新生开始,试点运行书院制,全体本科生分属“一多书院”“从文书院”。日,正式确认山大济南主校区将选址在章丘区绣源河西侧地块。
办学条件/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在济南、威海、青岛设有8个校区(其中1个在建),分别是: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邮编250100
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邮编250100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邮编250012
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邮编250061
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邮编250002
山东大学软件园校区:山东省济南市舜华路1500号,邮编250101
山东大学(威海)(内部称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原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邮编264209
山东大学(青岛)(2016年启用,内部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滨海路72号,邮编266237
截至2015年3月,山东大学共设31个学院,在117个本科专业招生,各校区学院(部)分别为:
中心校区: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经济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经济研究院、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晶体材料研究所、环境研究院、山东大学齐鲁证券金融研究院、新闻传播学院
洪家楼校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趵突泉校区:齐鲁医学部(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
千佛山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建与水利学院、体育学院
兴隆山校区:体育学院(除高水平运动员)、与工程学院(一二年级)、经济学院(一年级)、管理学院(一年级)、法学院(一年级)、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一年级)
软件园校区: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础部
山东大学(威海):韩国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翻译学院、艺术学院、海洋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山东大学(青岛):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划由中心校区搬迁至青岛校区)、生命科学学院(计划由中心校区搬迁至青岛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由软件园校区搬迁至青岛校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计划由中心校区搬迁至青岛校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计划由洪家楼校区搬迁至青岛校区)、法学院(计划由洪家楼校区搬迁至青岛校区)、海洋学院(筹)、财富管理学院(筹)、微电子学院(筹)、德国学院(筹)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学校有教授1107人,博士生导师907人。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eter&Grünberg教授加盟山东大学,受聘为特聘教授;山东大学研究生导师莫言教授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同时,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9人,双聘院士43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11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14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22人,“青年千人计划”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3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长江学者创新团队7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2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45位、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22位、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4位,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实戈、钱逸泰、佟振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艾兴、张运、王文兴、方家熊、钱七虎、张明高。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彭实戈金融数学陶绪堂功能晶体郝京诚分子及功能材料化学赵国群材料塑性成型工艺与模具技术李术才地下工程岩体稳定性与灾害控制张承慧复杂工业系统能量优化与先进控制刘建亚数论国家级教学团队团队名称带头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高英茂运筹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刘桂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教学团队于修平中华民族精神概论教学团队王育济工程材料与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孙康宁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徐向艺政治经济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于良春工程材料与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胡金焱学科建设
截至2015年,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8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70个,覆盖文、理、工、医四大学科领域。山东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1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个。学校在化学、物理、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免疫学、动植物科学、社会科学综合等13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跨入世界前1%。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数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培育)物理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培育)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妇产科学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学中国古代史生物学微生物学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培育)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基础医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口腔医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社会学、体育学、地球物理学、生态学、统计学、系统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社会学,体育学,艺术学,地球物理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口腔医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社会学、体育学、地球物理学、生态学、统计学、系统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药学、护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口腔医学、工商管理、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生态学、统计学、系统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药学、护理学、软件工程、电气工程。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学校设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物理学中华民族精神概论政治经济学运筹学诊断学中华传统文学修养中国现当代文学光学管理学线性代数体育管理学中国审美文化史微积分与数学实验网络营销系统解剖学护理学基础金融投资学工程流体力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局部解剖学医学免疫学药物设计学人体寄生虫学大学计算机基础金工俄语翻译大学英语英国国家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数据结构国际贸易学战略管理无机及化学分析实验护理心理学断层解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考古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学科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
山东大学2010年参与并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点计划,采用多元、多种、多次选拔机制,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共5个学科,每年各选拔15名左右具有培养潜质的学生,进入泰山学堂学习。学校将为参与试点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采用本博贯通的长周期培养,夯实专业基础,培养专业兴趣,强化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跨学科(院)、跨学校、跨国家(地区)学习,使学生具备山东大学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宽国际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应用学科卓越人才培养
山东大学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按照国家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培养未来的创业、研发型高端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该计划实行本科、硕士、博士三段制,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施双导师制和动态管理,聘请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建设。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都将具有长短期海外学习经历或国内知名高校学习经历;在研究生学习期间50%以上的学生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比例为30%-40%,获奖学金学生比例高于普通班。交叉学科复合人才培养
在交叉学科复合人才培养方面,山东大学自2000年开始试行英语+法学(五年制)等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其中在英语+国际政治、文科+教育学、小语种+法学、小语种+国际贸易、护理+管理等单独组成双学位班;另外在经济、管理、法学、文学、化学、信息、数学等学生需求量大的专业开设双学位班、辅修班。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打破学院界限,合作建设社会急需的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山东大学设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命科学与技术六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基地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后备人才,逐步成为山东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标杆和教学改革的窗口。6个国家基地均以学界泰斗命名。学校为基地班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实行导师制,采用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教师、国际化教材,营造国际化氛围,为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精英人才创造条件。基地班60-80%的优秀学生可以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山东大学特色试验班
彭实戈班:
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彭实戈,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金融研究院院长。该班由数学学院与经济学院联合设立,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养,掌握现代金融理论、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该班已进入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法学试验班: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法学精英人才,改革传统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试验班在法学类新生中选拔,实行“六年一贯、本硕融通”的模式系统培养,达到要求者可直接获得硕士学位。
文史哲校级人才培养基地:
按照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的模式、自2002年开始试点的特殊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科交叉在办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尝试。文史哲基地班集文学、史学、哲学三大学科之优秀师资,培养了百余名具有扎实学术功底和创新意识的青年学子。
材料科学与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
为探求优秀工科学生而设立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实行精英型、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以培养材料科学领域创新素质高、学科知识全面、科研能力强的研究型人才。
生物医学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
该专业是理、工、医、生物等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朝阳学科,致力于人的防病、治病、康复和健康,致力于探索生命现象提供高水平的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培养厚基础、重能力的人才。采用“4+3”学制,毕业可获得硕士学位。
工业生态校级人才培养基地:
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合作建设的国际化、新兴交叉专业,引入国际理论体系,选用国际通行的英文教材,部分核心课程由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教授授课。优秀学生可推免山东大学研究生或进入欧洲顶尖大学完成硕士课程。
三跨四经历培养模式
山东大学“三跨四经历”模式,即学校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院)、跨学校、跨国境”的交流学习,大力推进学生的“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和“本校经历”四种经历学习。
跨学科(院),本校经历:学校充分利用学科综合优势,大力推行主辅修、双学位、二次选择专业,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开设英语+法学、英语+政治等双学位班;文史哲班、金融数学班、生物医学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等交叉专业;引导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跨校园,第二校园经历:在国内率先实施大学校际合作计划,现与国内24所“985”、“211”高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每年选拔700名本科生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进行一学期或一年的交换培养,使学生感受两所高校的文化氛围。
跨国境,海外学习经历:学校大力推进本科生“海外学习经历”,注重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现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72所高校开展本科生交换培养,学生主要派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派出形式有语言类整班派出学习、一学期或一学年互换交流学习的长期项目、利用寒暑假参加国际暑期学校的短期项目等。除专业学习以外,海外学习还有实践、专业实习类的项目,使更多的学生拥有海外学习经历,接受国际化的教育,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国际化的思维。
社会实践经历:山东大学倡导100%的学生要有社会实践经历。以一年级学生感恩父母、二年级学生接触社会、三年级学生专业实习、四年级学生毕业实习为主题规划设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附属医院
直属附属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加挂山东省口腔医院牌子)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
非隶属附属医院&
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山东大学千佛山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
山东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临沂市人民医院)
教学医院[22]&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社会评价
最新权威排名结果:
世界三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2015年):世界551-600位(区间),亚洲116位,全国21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年):未进入前400位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14年):世界第301-400位(区间),两岸四地第41位,全国12位。
其他排名结果:
武书连201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第10位。
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2015年):第21位。
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网络计量学实验室基于互联网的世界大学排名(WRWU)(2013年),山东大学位列世界第90位,在入围前一百强的大陆高校中排名第3。
山东大学是《大英百科全书》所列中国著名大学之一;中国内地最具国际声望的16所大学之一;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中国10所杰出大学之一。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统计,山东大学科技竞争力已经进入世界高校前500强,列中国大陆高校第7位。山大连续十几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数进入中国大陆高校前十位;被EI收录论文保持在全国高校十位左右,被SCI收录论文的引证总数也进入全国高校前十名。
学术科研/山东大学
截至2013年,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国家“111创新引智计划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另有大批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国家电子元器件清洗技术推广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畸形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殖内分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耳鼻喉科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力电子节能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环境热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大型地下洞室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低维材料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科学与工程计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高能物理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软件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动态模拟与仿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材料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发育机制与基因调控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血液病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毒理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陶瓷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液态金属及遗传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系统与控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风险分析与金融计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光子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医学神经生物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电子节能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岩土力学与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感染与免疫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妇科肿瘤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卫生检验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药物分子设计与创新药物研究省高校重点实验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妇产科重点实验室遗传病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晶体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应用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半导体光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CA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性能计算中心山东省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现代焊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冶金设备与工艺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山东省石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中药标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塑性成型仿真与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超硬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燃烧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磁悬浮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瑞合作山东省工业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磁力分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效切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金融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成果
2013年实到科研项目经费7.65亿元,增长3.05%。专利申请1079件,增长8%;专利授权747件,增长7.5%;3项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经费总额230万元。人文社科类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立项82项,立项经费总额1708.54万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持及参与课题7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收录论文数排名全国高校第9位。国家973计划课题主持立项9项。
2013年共有1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全年CSSCI收录论文1192篇、SCIE收录论文2372篇。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山东大学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4434296册,其中中文社科图书:1748668册,中文自然图书:1158146册,中文综合图书:60760册;外文图书:453773册;合订本期刊:中文社会科学:151548册,中文自然科学:143197册,中文综合:61758册;外文期刊合订本:209792;古籍:385546册;其他(学位论文等)61209册。电子资源:数据库201个;电子图书:中文80万册,外文77万册;电子期刊:中文9556种,外文(全文)2.8万种;电子论文:中文315万篇,外文190万篇。
此外,学校还藏有古籍珍善本10726种,36578册件,金石拓片尤为丰富,特别是本馆收藏的书目文献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易学文献、线装古籍、明清版本的州府地方志颇具特色;图书馆入选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山东省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元宗文书院刻明修本《五代史记》等67部馆藏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872部馆藏古籍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入选国家名录的《明舆图》一书参加了国家第三批珍贵古籍名录展览。主办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中文核心期刊,波兰《》、美国《》、美国《》、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系列数据库等收录。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英国《食品科技文摘》、英国《公共健康研究数据库》、波兰《哥白尼索引》等收录。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和波兰《哥白尼索引》等收录。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
文史哲: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周易研究(与中国周易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大陆唯一公开出版的易学研究专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医药卫生核心期刊、外科学类和肿瘤学类核心期刊。
现代妇产科进展:中文核心期刊妇产科学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主办):CSSCI集刊
制度经济学研究(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主办):CSSCI来源刊
民俗研究:ASPT来源刊
高校辅导员:教育部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指导性期刊
校园文化/山东大学
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
源自1901年山东大学创办时的《山东大学堂章程》第三章第八节:“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庶几所志者闳,而所成就者亦大,行之既久,非独可与各国学堂媲美,且骎骎乎复古学校之旧矣。”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山东大学的“天下观”和“国强观”,体现了山大人的胸襟和气魄,体现了山东大学自创办以来就具有的争创世界一流水平、担负民族复兴使命的追求。110年来,山东大学正是以此为办学理念,把学校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校徽
设计者:刘乐一等设计时间:1985年2月
(1)图案核心以汉字“山”、“大”为设计基本元素,运用现代变形手法进行变化,具有易于识别的特征。标志简洁、明快,便于制作和传播。校徽图形线条曲直结合,刚柔相济、稳中有动,向上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现代感和节奏感,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2)整个图案对称、稳定、平衡,富有大家风范、名校风采。图案上部“山”字是中国象形文字“山”的变形,富有中国文化特色。“山”字变形具有上升态势,寓意山东大学不断发展,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底部是“大”字变形,像浩瀚大海,寓意学海无涯。“山”、“海”一体,极易使人联想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表现山东大学师生勤奋求知,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同时又强调“山之魂,海之韵”的大学文化。
(3)“山”代表泰山,“海”代表黄海,寓意山大地理位置:东临黄海,南望泰山。
(4)图案中心部分又像大海中的灯塔,寓意在知识的海洋中,山东大学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引领莘莘学子学海泛舟,为莘莘学子指明人生旅途的方向。也可理解为山东大学“引领文明进步”的历史使命。
(5)“1901”表明山东大学创建时间;“山东大学”四个字采自毛泽东同志给高亨教授的信;外环中“shandonguniversity”是“山东大学”的英文翻译。
(6)山东大学校徽的色彩用山东大学主色调——山大红。校风
“崇实”是山东大学一贯的追求和山大人的基本特征。山东大学是近代中国最早按章程办学的高等学校,在创办时就注重实际、务求实效。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章程》第一章第一节明确提出:“实事求是,力戒虚浮”;第一章第七节明确提出:“大学堂首贵崇实”。
“求新”出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求新就是要与时俱进,发展社会文明,引领时代潮流,从而体现大学的本质特征。
“崇实求新”作为校风,集中体现了山大人“朴实、扎实、务实”等品格和不断追求创新的风貌。校训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参考清方东树《昭昧詹言·通论五古》:“学无止境,道无终极。”此处的“学”,不仅仅是指知识和技能的追求,更包含了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气有浩然”,出自《孟子·公孙丑》:“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大义大德造就的一身正气,体现了孟子所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
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是以永不满足的执着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在学术和人生的历程中勇于登攀,不断追求文化知识、技术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完美境界。校歌
成仿吾词(集体修改),郑律成曲
山东大学校歌歌谱
山东大学校歌歌谱
东临黄海,南望泰山,
这里是我们追求真理的乐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薪火传,学子要与前贤比肩。
为天下储人才,放眼五洲;
为国家图富强,求索万年。
志向远大,气养浩然;
学无止境,不畏登攀。
奋斗啊,奋斗啊,为了中华民族崛起;
奋斗啊,奋斗啊,为了人类美好明天。
我们是崇实与求新的朝气勃发的青年!主色调
“山大红”色值为:C26、M100、Y100、K28,色彩元素取自孔庙红砖色调,稳重、敦厚、大气,体现了山东大学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最有代表性大学”的文化特色。
学校领导/山东大学
现任领导山东大学现任党政领导职 务姓 名党委书记李守信校长张荣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建军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王琪珑党委副书记兼山东大学(威海)党委书记仝兴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向阳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永兵党委常委、副校长兼山东大学(威海)校长韩圣浩副校长兼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部长陈子江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曹升元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建亚、李术才、胡金焱历任校长清朝唐绍仪1901年-1902年(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方燕年1901年—1902年陈恩焘1902年—1905年中华民国王寿彭1926年—1927年张宗昌1927年—1928年04月杨振声1930年09月—1932年09月赵太侔1932年09月—1936年06月林济青1936年07月—1938年02月赵太侔1946年02月—1949年0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华岗1951年02月—1955年08月晁哲甫1956年07月—1958年07月成仿吾1958年07月—1963年吴富恒1978年12月—1984年06月邓从豪1984年06月—1986年11月潘承洞1986年11月—1997年12月曾繁仁1998年01月—2000年07月展涛2000年07月—2008年11月徐显明2008年11月至2013年10月张荣2013年10月至今
知名校友/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毕业的科学院院士17位、工程院院士11位,肄业的院士6位:
庄孝僡、马祖光、夏道行、朱兆良、蒋民华、计亮年、吴祖泽、王克明、钱逸泰、石广玉、彭实戈、郭雷、薛其坤、江桂斌、魏炳波、葛均波、胡海岩、童铠、王文兴、张福绥、洪涛、赵法箴、雷霁霖、薛禹胜、薛群基、谢立信、张运、张致一、山仑、徐世浙、胡敦欣、刘光鼎、刘振兴、于金明。科技界童第周享誉世界的生物学家束星北(),著名物理学家侯宝璋(),病理学家尤家俊(),新中国皮肤性病学的奠基人之一王 普(),著名物理学家刘先志(),力学专家王小云1966年生,导师潘承洞。破解了MD5和SHA-1两大密码算法。王淦昌两弹元勋政商界唐绍仪民国第一任总理。山东大学堂第一任校长罗荣桓(),湖南人,开国元帅徐镜心(),反对袁世凯称帝而被杀。南京国民政府追授徐镜心为陆军上将,进行国葬,葬在济南千佛山辛亥革命烈士陵园俞启威(),建国后天津首任市长、中央政府政务院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高恩洪(),山东人,政治人物,曾参加印度和中国西藏的国境划定交涉,曾任私立青岛大学校长孔令仁(1924—),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丁伟志(1931—),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季允石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项怀诚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李建国现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秘书长马建堂国家统计局局长李从军安徽人,新华社社长兼党组书记王国生原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现青海省委书记强卫中共青海省委书记,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仕波北京军区司令员王京清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兼干部一局局长张立勇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建国原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爱英司法部部长杨衍银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王文章文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尹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王军民山东省委副书记邵明立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兆前山西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郝明金监察部副部长,民建党人士孙绍骋山东省副省长史大桢前电力工业部部长兼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王随莲山东省副省长王怀远辽宁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树丛国家林业局局长李群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周厚健海信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中粮集团董事长、蒙牛集团董事局主席孙丕恕浪潮集团董事长王君庭青岛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杨绵绵海尔集团总裁盖永光英大投资集团董事长谢明亮华中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庆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马宗林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建芳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任、十二届五中全会中央书记处书记陈建华华电国际公司总经理时家林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副总经理王君正湖北省副省长张涛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胡建民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盖其庆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济师曲格平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戴晰臣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陈建华华电国际公司总经理于刚中国电力科学院副院长曹培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宗林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国国家电网技术学院院长王文泽国家能源投资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陈方磊国家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刘振亚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文学文艺界赵太侔剧作家,曾任山东大学校长季羡林国学大师王统照文学大师萧涤非“汉学伟人”明义士西方甲骨文学者沈从文文学家梁实秋散文家臧克家诗人杨振声文学家游国恩文史专家栾调甫墨学学者刘世传法学家顾颉刚历史地理学家刘大钧周易学家,现任中国周易学会会长梁实秋散文家杨懋春社会学家成仿吾文学家,翻译家马瑞芳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马瑞芳说聊斋》马彦祥剧作家徐绪典著名清史近代史专家严耕望专精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和历史地理路遥义和团史和民建宗教史学家孙伏园散文家游国恩文史学家闻宥文史学家王敦化文物鉴定家闻一多诗人周晓枫散文家陆侃如文史学家钱穆历史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冯沅君文史学家老舍作家周来祥美学家乔伟法学家吴伯箫散文家洪深剧作家胡厚宣甲骨学家高亨史学家吴富恒教育家,中国第一位哈佛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华岗哲学家孙思白史学家刘捷剧作家蒋维崧书法篆刻家吕荧美学家黎锦扬剧作家高兰朗诵诗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山东大学历史系进入非常辉煌的时期,汇集了杨向奎、童书业、黄云眉、张维华、郑鹤声、王仲荦、赵俪生、陈同燮著名的八大教授,并称为“八马同槽”。高教界徐显明曾任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乔建永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政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詹培民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胡海岩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体育界林伟宁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举重69公斤级冠军邢慧娜2004年雅典奥运会10000米金牌隋菲菲2009代表解放军队获得第十一届全运会女篮金牌。现八一女篮主教练
显示方式: |
包括中国学校和外国学校
共有126个词条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59次
参与编辑人数:101位
最近更新时间: 12:43:14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宏观金融研究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