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买私募基金金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我买公募基金不买私募?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老娘舅
  公募和私募基金其实都是向投资人提供“代购”业务的,前者监管严格,有法定公开信息披露,有成熟的管理人培养机制;后者操作灵活,可用金融工具更多,管理人里有的是前明星公募基金经理,有的是成名江湖大佬――
  都这么理想的话,那也谈不到为什么不买了。
  不买私募,很现实的理由如“没钱”我就不提了。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这个门槛足以把老娘舅和超过70%的读者投拒之门外。
  不买私募,另一个很现实的理由比如“抢不到”我也不提了。去年之前的泽熙,全部公开的销售渠道只有官网上一个电话,打过去接线员也是爱理不理。据说必须要亲友的面子够大,才能换得泽熙的一个份额。
  其实说真心话,老娘舅是很钦慕私募的。
  有时候是羡慕私募操作灵活,没有特定的仓位要求,不像老娘舅年初赶上两次熔断,眼睁睁看着公募股基守着八成仓位陷在里头。
  有时候是羡慕私募的风险对冲手段,有股指的时候用期指做空,期指被阉割了还可以绕道新加坡买卖富时中国A50。
  有时候还会羡慕私募运作稳定,只要在封闭期内,就不会有赎回压力,基金管理人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执行既定投资计划。
  然而,千百种羡慕的理由,赶不上一个来自现实的打击:
  尼玛不透明啊!
  尼玛有的人私自在业绩高点提取业绩报酬啊!
  尼玛一提还提3次啊!
  尼玛提取了3次一次也没告知投资人啊!
  尼玛提取的时候还用了“缩份额法”,投资人只看到净值不变,根本意识不到钱缩水了啊!
  尼玛还在合同里玩文字游戏,滥用解释权啊!
  圈内流传得沸沸扬扬的一桩私募丑闻,尽管还没有对簿公堂,也没有实质性地伤害老娘舅,却深深地伤害了老娘舅对于基金业的一片热爱之心。可以想见,即使多数私募实际上遵章守纪、严格维护投资人利益,也阻止不了一个影响极为恶劣的负面带来的全行业抹黑。
  正如有人在微博上说的:“有些私募基金每三个月计提一次业绩报酬的方式很无耻,造成大量私募喜欢高仓位博取短期收益,在我大A股波动如此明显的市场,这种方法让私募可以变相的旱涝保收,比公募基金的管理费可耻多了。”
  对于眼前一抹黑的投资人来说,他们如何判断谁才是“有的私募基金”呢?
  而整个私募行业,又该用什么样的脸来面对那位曾经说过“我是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的同行呢?
  标题里说的“买公募不买私募”只是老娘舅的一时激愤之语。事实上,老娘舅一直都更愿意把所有公募私募放在阳光下同等对待,引导更多的普通投资者转向专业投资人。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愿整个行业都能前往更阳光的方向。
(责任编辑:陈大伟 UF065)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金钱鳘又称黄唇鱼,目前已经接近濒危灭绝的状态。
赴日游客越来越多,国内游客成为黑心商家的肥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迈企网(www. 5月6号上线):并购界第一微信公众号:maiqi-ld-com及maiqi-ld-com6;并购、股权买卖、定增信息速配平台。规则整合、精准对接、协作共赢。
  近期,“2016全球私募西湖峰会”在杭州盛大开幕。全球资本市场领袖、专家,财富管理和私募基金行业龙头机构负责人等近千名代表齐聚于这一平台,探讨私募界各类热点问题。
  乐瑞资产董事长唐毅亭先生登台发表主题演讲,题目为《中国私募基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中国私募基金发展空间巨大。截止到2016年8月份,证券类私募是2.2万亿人民币。第二,三种力量的推动,包括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国内居民的全球配置方兴未艾、中国央行全球影响力凸显。第三,做优做强中国私募基金。
  第一:中国私募基金发展空间巨大
  首先看看海外的状况,全球对冲基金规模达到2.74万美元,年均增速保持得非常快。中国私募基金从2011年开始发展壮大,截止到2016年8月份,证券类私募是2.2万亿人民币。虽然发展很快,但是还是有差距的,总结了几个数据。
  英国和美国这两家传统的金融强国的对冲基金,包括公募基金的特点,特点就是深化非常高,美国和英国私募占GDP的比例达到了12和16%,公募是98%和95%。我们认为对冲基金这个行业是金融行业的明珠,对冲基金行业占GDP的比例实际上反映了这个国家金融业的繁荣程度,美国和英国的金融业确实是非常发达。
  中国私募基金规模仍然非常小,刚才王沿教授已经介绍了,大概160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规模都在300亿美元以上,对于中国的对冲基金模大概是600亿人民币左右,这个规模跟海外相比还是一个零头。
  第二:三种力量的推动
  中国的私募基金虽然和海外的私募基金相比规模差距相当大,但是有三种力量推动中国私募基金在全球的崛起。
  1、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中国证券投资市场对海外的开放程度不断地提高,随着股市和债市开放的政策的出台,以及中国市场被纳入国际上的重要指数,将带来海外对人民币的强烈需求。作为中国的资产在全球海外基金的资产配置中比例是少得可怜,基本上不值得一提,但是2015年7月和9月,中国央行向其他国家的央行先后开放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2016年2月央行放开境外中长期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额度,表明我们的门槛已经拆除了,大门已经打开了,你要投资股票无论是对内对外,现在走额度没有了;你要投资债券的话,今天央行放开了额度,可以直接到央行申请银行间债券投资额度。
  我们看看中国的市场对海外投资者意味着什么?首先是中国债券市场是美国债券市场规模的一半,美国是13万亿美元,而中国大概是它的一半。境外投资者已经开始行动,这个就是我们画的表,银行间债券市场是境外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市场的速度,这条红色的曲线就是它们投资中国国债的每月的投资量,是呈大幅度地增加,现在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国债的数量在每月的增量占据了20%的比重。中国沪深两市的总市值是7.9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的股票市场的吸引力对海外投资者来说越来越强。
  说到商品,今年火爆的商品给大家一个认识,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最活跃的商品交易市场,其中黑色、化工成交量成为全球第一,如果不能参加这个市场那么全球的对冲基金是名不副实的。欧洲和日本率先进入负利率的时代,而全球投资者在负利率的时代中对外证券投资越来越大。海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国内的方式通常就是机构投资者的方式,通过FOF或者MOM的形式,对对冲基金具备追求绝对收益的特性和稳定的业绩回报的特点成为机构投资者非常青睐的投资工具,截止到2016年6月投资对冲基金规模在10亿美元以上的机构投资者238家,对冲基金配置规模为7350亿美元,占总规模的25%%,所以中国本土资产管理机构、指数化产品将成为海外资金投资中国市场的主要工具。
  2、国内居民的全球配置方兴未艾
  到2020年,财富管理规模我们将达到174万亿元。中国私人部门对外净投资仍然维持在负值水平,日本私人部门对外净投资金额高达2万亿美元。图中蓝色的是日本的私人部门的对外投资,红色的是中国的私人部门的对外投资,中国是呈现负的一万多亿美元,而日本是正的两万多亿美元,如果中国私人部门从负的一万多亿美元变成日本那样,那么意味着将近有3万亿美元的资产出海做资产配置。
  3、中国央行全球影响力凸显
  中国的经济体量、中国的高速发展通过中国央行的独立性开始在全球的资产市场表现出来,什么意思?过去中国的央行的人民币是挂钩美元的,所以美国的货币政策就使得局限了中国央行的操作空间,看美国的货币政策就等于看中国的货币政策,非常一致,但是中美汇率开始走向互动,中国慢慢跟美元脱钩,体现出了中国央行对全球资产的影响力。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中国金融、实体经济经济体,还对全球金融及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点在今年尤其明显。红线是央行的规模,是各国央行规模里面是量最大的。中国央行的影响力凸显,主要是表现在今年两次汇率波动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一次是去年的8月份,一次是今年的1月份,由于人民币贬值导致汇率的波动,过去人民币贬值的幅度非常小,每次只有2%―3%,是一个相当稳定的货币,但是这样的贬值幅度却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幅度波动,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幅度波动是同时发生的,这个阶段的标普指数和发达市场的指数的两次大跌。
  由于中国本土私募基金对央行政策的理解更为透彻和深刻,中国的对冲基金在这个方面是具有得天独厚的理解中国国情、理解中国政策的优势,过去这种优势得不到发挥,主要是中美整个挂钩的原因,现在中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大加强。
  中国私募基金将成为承接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配置需求的主要力量,也将成为帮助国内资金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新生力量,借助中国央行影响力成就世界一流对冲基金,国内私募基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海外私募基金设立的情况也是非常理想,近两年中国在海外设立私募基金的力度都大幅度加强。
  第三:做优做强中国私募基金
  中国私募基金经过13年的发展,2003年开始起步,2013年获得了合法的地位,就是管理人备案制度,大大促进了中国私募基金的发展。
  怎么样和国际一流对冲基金接轨?有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全球视角的投研体系,二是具备符合国际惯例的风孔体系和基金法律架构,三是对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充分了解,四是对国际规则的了解。中国私募基金需要遵守八条底线要求,自觉规范私募基金各项业务发展。
  做优做强中国私募基金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这些方面,在国内要形成全球认可的基金法律架构,形成若干注入杭州基金小镇作为示范效应的私募基金集聚地,你得有一个实体;另一方面,要完善中国私募基金在发行、投资运作方面的法律架构和全球投资通道,借鉴托管、行政服务等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合作模式,符合国际惯例的基金架构将有利于海外投资者直接认购国内发行的私募基金。现在虽然有基金小镇,虽然国外很多资产配置机构对国内的私募基金非常感兴趣,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仍然没有办法直接投资于国内产品,因为海内海外的法律架构差距很远。要借助PB制度,提供国内私募基金投资的桥梁。
  来源:私募圈(ID:simuquan007)、搜狐财经
  免责声明:《迈企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感谢原文作者。如有出处一定注明来源。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有关于"" 的文章列表
职场见闻|我为什么要从投行跳去私募:你不得不知道的6个秘密
导语:私募基金作为投行的普遍出路之一,是大部分IB analyst结束两三年工作后争先想去的地方。从IB到PE究竟有多难?你需要具备什么资历?薪水会增加多少?让我们看看一位从IB跳去PE的banker如何解释其中的误区。| &从投行到私募,你不得不知道的6件事 &|「为什么不要尝试一开始就做PE?」有很多私募基金招聘年轻的本科生,但是99.9%的职位是associate的副手。换句话说,你是我的副手。我坦白说出这点是因为,我不想让你天真地认为一个刚毕业的本科菜鸟有跟我媲美的本领做一样的工作。比起我是IB analyst的时候,现在作为PE associate我有更多的自主权。大多数本科应届毕业生(无论你多么优秀)都需要持续的指导和引领。因为无论你有多聪明甚至你是天才,你都没有参与过一件真实的交易、起草保密协议、单独对一个交易模型全程负责、做比你老练很多的管理团队的尽职调查、更不用说与第三方(律师、咨询师、会计师等等精明角色)打交道了。你需要身经百战之后才能成为训练有素、精明的实干家。这就是PE associate以买方姿态所形成的世界观。一个刚毕业就进入Blackstone(黑石集团:全世界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之一,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工作的本科菜鸟根本就不具备这样高素质的职业能力。他们需要从analyst到associate一层层磨练出高能力的水平。我上述说的一切,完全解释了为什么PE公司会主要或者只要聘任已经工作2、3年的投行分析师。在我跳槽到私募之前,我在大投行做过3年,积攒了足够的交易经验。所以来到PE之后的第一天,我就完全清楚并购程序和举债筹资的运作。而且我对建模烂熟于心,能够高效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之前作为IB analyst,我参与过diligence sessions。但是同样的事情,作为PE买方处理起来完全是新的挑战。我的技能是可以转化的,但是毕竟是买方和卖方的差异,换角度处理同一件事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我学到的远远超乎自己的预期。「为什么不要继续做IB associate?」说起离开IB的原因千千万万,甚至大同小异到烂了整个华尔街。作为年轻的投行家是个艰难的选择。一旦认定一件事,等待你的会是6年多困难重重的生活方式。你似乎已经看清未来等待你的是如何艰辛却仍旧无法预测究竟有多艰辛的工作和生活的挑战。我一直认为大多数人跳进买方因为他们想要进入买方。其实他们离开投行还会选择其它出路,去商学院读个MBA,去大企业做corporate development等等。做IB的最大优势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IB是最有效的跳板——2-3年的工作经验足以帮助你日后进入任何你想去的行业。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不会再有这样离开一个工作就能去任何你想去的工作的机会和时间了。我在大投行里最顶尖的组呆了三年时光。坦白地说,我几乎能去任何我想去的职位:私募基金PE,对冲基金HF,风险投资VC,创业公司Startup,500强等等。最终我决定来到PE。举个反例,如果你先去了一只很压抑的对冲基金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你跳槽到另一个股票基金可能会异常艰难。但是如果你先做了IB analyst,你申请任何职位都很容易。「竞争更激烈的私募公司会要求你先去做投行吗?」毋庸置疑,进入私募的难度是进入投行难度的10倍或更多——不是一个量级的。因为比起投行职位数量,私募职位数量简直少的可怜。私募的招聘程序也不固定。虽然每年私募都会招聘,但是大量的私募公司并不会定时招人。而且PE的networking也更难。「你跳槽到私募是因为你最终会赚得更多吗?」随着职业生涯的推进,尤其在一只表现非常成功的基金里(强调“成功”二字),作为PE公司的合伙人你绝对会比投行里的MD赚得多不知道多少倍。但是在年轻投行家眼中有一个最大误区就是:在同样的级别,PE比投行赚得更多。其实大部分情况下,薪水完全是完全可以比较的,尤其去年投行的薪水还增高了。薪水的差异只有在长远角度才会显现出来。我现在是第一年PE associate,我最好朋友是第一年投行associate(A对A的比较,我们俩在一个级别)。我愿意打赌说现在比较我们俩的薪水完全是毫无意义的。我再强调一次,长远比较PE和IB的薪水才是本质。 当然,如果是在像Apollo、BX等等这样令人瞻仰级别的PE公司,薪水的差异在年轻级别的职位就能显现出来了。「为什么总有人带着跳去私募的心态进入投行呢?」整个华尔街和招聘程序都弥漫这样的心态和风气。猎头们基本上在投行analyst中筛选人才,等这些analyst的2-3年program结束之后帮助PE公司去招聘这些analyst。这个问题类比该这么问:“为什么大家都为了进投行去做实习呢?”核心就是整套系统就是这样运作的。投行是通往PE的“常规”途径。「你去私募是因为你的工作时间更好吗?」大部份情况下,所有我同事们的工作时间都更好。除了我个别的1-2个去了顶级私募公司的同事,他们的工作时间比投行还糟糕!我要澄清一些,“更好”指的是什么意思。这个概念总是与“更短时间”这个概念混合。我依旧很刻苦地工作,时间并不短。我一直相信“更好”的时间意味着你有更多的自主权,不是完全被客户牵着鼻子走。我有更多的时间控制权,所以我能更好的调整我的生活。不至于说,在晚上8点的时候还在办公室冰冷的桌子前讨论一个第二天下午之前必须为客户完成的却永远不会发生的所谓巨额交易。来源:WallStreetTequila作者:佚名关于我们eFinancialCareerseFinancialCareers是DHI集团旗下的品牌。DHI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纽交所交易代码:DHX)。eFC是世界领先的金融职业平台,为全球金融机构以及从业人员提供专业、便捷的职业交流平台。我们在全球金融业发达的19个市场设有专门的网站,其中包括亚太,北美,欧洲以及中东地区。eFC为金融机构和猎聘咨询机构在中国以及全球搜寻高端金融从业人员提供信息支持,每个月有超过130万金融从业人员登录我们的网站寻找工作机会。在全球我们帮助1,300多家机构招聘金融人才;目前正为国内的知名金融机构寻找下列人才。金钱鳘又称黄唇鱼,目前已经接近濒危灭绝的状态。
赴日游客越来越多,国内游客成为黑心商家的肥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天,我们讲讲私募基金,保证特别浅显易懂,保证特别简单粗暴,看不懂,请抽我。
  郭博士今年35岁,人到中年,在金融圈打拼了十几年,摸爬滚打认识了不少人,也赚了点钱,但比之动辄上亿的金融大咖,还是自惭形秽。于是,郭博士想利用这十几年的人脉、知识积累,赚一点钱,弄个私募基金。
  郭博士于是去证监会申请牌照,证监会告诉他,个人是不能申请的,必须挂靠机构。于是郭博士找到个符合条件的投资机构,开了自己的私募基金。不过老板告诉他“老郭,以你的水平呢,我是不担心的,不过咱们国家也有规定,就是你这基金以后的投资人都有超过一半是身家500万以上的,得是马云、马化腾、徐小平一类的人,差一些也得是马化腾、赵薇、黄晓明这个级别的,最差也得年入百万以上的。私募基金么,有赔有赚,这些人玩得起,你不在乎普通老百姓的损失,政府可得管,老百姓在门口拉个“还我血汗钱的横幅”,这种事,不能出现在我们私募圈,太low,以后都没法在圈里混了。
  这个呢,就是私募基金的第一特征,叫合格投资人(Accredited Investor)。
  郭博士一想到能有自己的私募基金,觉得自己马上就是和马云、马化腾比肩的人了。整个人都开朗了起来。他先找到当年的老同学王健林,“老王,投点钱吧,我自己运营的私募。”王健林看了一眼郭博士,“小郭,坐,来,思聪,给你郭叔叔倒茶。”“老王,喝茶不急,说说投多少吧?”
  王健林抽了口烟“你自己投了多少啊?”老郭一听,懵了,对啊,我自己还没投啊。王健林一看就不高兴了,你自己的私募基金,你自己都不投,你让我投,开玩笑吗?当时就想让思聪公子送客,老郭一看,别别,我投,我把我这几年攒下来的400万全投进去,当时就转账,让你看。王健林一看老同学这么拼命,好吧,我也投个400万,玩玩吧。
  这个呢,就是私募基金的第二个特征,叫个人高占比(Large Personal Stake)。
  郭博士的私募基金一喊出口号,亲戚朋友就都来了,这个要投1万,那个要投5000,都要跟着郭博士走。郭博士一想,这可不行,为这一两万,费劲不讨好,再搭上人情,太不值当。干脆,设个投资额下限。100万起。
  这个呢,就是私募基金的第三个特征,叫高门槛(High Minimum)。
  好了,客户都找到了,基金规模4000万,老郭心里这个美啊,不过还是得防一手,有个别像薛XX一类的名声不太好的人,经常投资三天就撤资,逗人玩,这个来来回回的我可受不了,所以定个规矩,投了我的基金,第一年你就别想取出来,是死是活一年后见。
  这个呢,就是私募基金的第四个特征,叫锁定期(First Year Lock-In)。
  光一年的锁定还不够,一年以后呢?到时候客户想什么时候撤资什么时候撤资,到时依然要提心吊胆啊?所以老郭又想了个办法,一年只有指定的几个日子可以撤资(也可能一年一度),到日子了提前给客户发个邮件提醒他们有这个事,撤资日到了啊,要撤资快撤资,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哟,不撤就只能等下次了。
  这个呢,就是私募基金的第五个特征,叫定期赎回(Infrequent Redemption)。
  投资和赎回的规矩都定好了,那分钱怎么办呢?首先,我老郭累死累活,跑前跑后,没有我,大家都赚不到钱,我要在赚钱的部分里分20%,这个是我的优先分红。如果不赚钱,这人员成本,运营成本,点灯熬油,机票油票。这些好歹也得一年也得收个2%吧,这就是基金管理费。
  这个呢,就是私募基金的第六个特征,叫2/20收益(2 / 20 Gains)。
  基本上,私募基金都会有这些规矩。不同基金会有些大同小异,而很多人常听的“对冲基金”则还会有“杠杆成分”也就是基金规模4000万,管理人再向银行借2个亿,变成2亿4000万的基金规模。
  我们常听新闻里说对冲基金导致股指大跌!这种洪水猛兽的结果一般都是由于定期赎回和杠杆共同作用导致的。一年就那么几个撤资日,遇上恐慌性时期,比如雷曼垮台啊,欧债危机啊,一到日子客户就集体撤资,对冲基金没办法只好短时间不计成本地平仓......再加上对冲基金一般是高杠杆,你懂的。
  欢迎关注恒信贵金属官方微信号【hx9999-com】,每天为您推送专业、权威的财经资讯及交易策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对投资理财有独到的简介和研究,分享讨论理财新鲜事,是你的理...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gp私募基金怎么备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