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内容并没有过时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属于整个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种很完备的理论体系,从人类;西方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第二次浪潮社会的产;也不可能变得更深刻;历史也一再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由于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我觉得马克思主义没过时,因为变化的实质与马克思主;理的科学性,生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属于整个时代的产物。因而,只要这个时代尚未结束,那么这个理论就不会“过时”,它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现时代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样它也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向前发展,这正如该学说的创始人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恩格斯早就指出过:“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种很完备的理论体系,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阶段已经证明了他的正确性,为什么现在崇尚马克思理论的人好像少了,提得也不多了,主要是因为前苏联的解体,中国也走向市场经济,一日之间马克思主义阵线解体,从而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其实这一切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而是那些所谓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什么主义、什么思想给人的误导。为什么这么说呢?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精辟论述,人类社会必须经过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才能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始积累(即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条件,大家回顾一下,前苏联经过了资本主义阶段吗?中国经过了资本主义阶段吗?没有,前苏联与中国一样都是经过土地改革直接由封建社会情形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所谓的共产主义前阶段),所以他已经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也违背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史观,最终的结局一定是失败的!然而把这些责任归结到马克思主义的不科学性是完全错误的
西方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第二次浪潮社会的产物,在新技术革命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面前已经“失效了”,即所谓“不能借助马克思去了解高科技的现实”(阿?托夫勒)。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理论都打着维多利亚时代资本主义的烙印”,“古典马克思主义已不再能确切地说明先进资本主义的现实状况,而是一种使用?希求语气?的政治空谈”(赖特?米尔斯)。但是马克思关于商品及商品交换的论述过时了吗?关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论述过时了吗?关于劳动和资本的论述过时了吗?资本论所引用的材料可以过时,它提出的基本概念总结的基本规律没有过时,也不可能过时。而庸俗经济学仍然没有从浅薄变得更深刻,
也不可能变得更深刻。
历史也一再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由于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但在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史上从未出现过“过时”或“不适应”的情况,历史还将证明,它将来也永远不会过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发生了各种变化,但是,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并没有根本改变,也没有最后消失,资本主义逃避不了其最后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因此,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也不会过时。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失误、挫折甚至暂时的倒退,除了某些复杂的历史原因外,根本的就在于偏离和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不会过时,指的是它的基本原理不会过时而不是指它的某些具体的结论不会因条件的变化而做某些修正和改变。而这与所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少数“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者虽然承认马克思主曾经是真理,只不过现在“过时”了,其实质还是要彻底否定和取消马克思主义对这种错误的理论、观点,我们必须予以批判。
我们着重学习的是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是终极结论;掌握的是完整体系,不是只言片语;运用的是立场、观点、方法,不是个别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总是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真正内涵。一句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已经过时了。 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 变化形式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质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与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
我觉得马克思主义没过时,因为变化的实质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告诉我们,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特有规律作用的结果,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原
理的科学性,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依然没有改变。
虽然现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比以前好很多(这是因为世界都在发展),就像马克思说的“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两个必然”是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两个绝不会”是指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爆胎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如果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那中国为何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作指导思想还依然发展的这么快?我们都应当正确的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没有新的理论推翻它之前,理应把它当做目前发展的指导思想。(个人观点)
二、应该区分马克思文本中某个论点的过时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适用性,并不否认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个论断可能过时。但要把 它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区分开来。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针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说的,是一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 误理论;至于说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某些论断过时,这完全可能。马克思恩格斯自己 也从不讳言这一点,相反着力强调自己的某个论断因为客观情况变化而过时。例如,马 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就明确指出,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 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 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 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在讲到《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对待各反对党的 态度时也说,“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 时,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48~24 9页)。他们也承认自己有过预测的失算,例如恩格斯说他在19世纪40年代,曾根据1825 年到1842年间的事变进程,曾预言资本主义工业大危机的周期为五年,“但是1842年到 1868年的工业历史证明,实际周期是十年,中间危机只具有次要的性质,而且在1842年 以后日趋消失。从1868年起情况又改变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 第424页)。恩格斯逝世前在关于马克思的《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的著 名导言中的自我批评,非常坦率,非常诚恳。马克思恩格斯宣称自己的某个论断过时, 预测失效,甚至某些论断存在错误,这种自我审视、自我批判的精神,充分表现了马克 思主义创始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理论的发展是辩证的,可以 说相反相成。正因为敢于宣布自己的某个论断过时和错误,从而在总体上保证了
这个理 论体系的科学性。宣布永远不包含任何错误或失误的理论,不是科学而是神学。
运用真理的绝对与统一性看待
任何真理都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也称真理的绝对性,相对真理又称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真理的两种基本属性,而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真理。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二者相互渗透,一方面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都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个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其次相对真理不断地随着实践的发展向绝对真理转化,真理的发展就是不断地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发展的无限过程。
马克思主义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仍然是正确的,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其个别结论可能已经过时,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创新。与时俱进,最主要的就是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始终在向前发展,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不断前进而发展,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能对制度创新、文化科技创新、经济领域创新提供能动的反作用,必须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工作。
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品质是与时俱进,不是抛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而是要科学地反映人类在实践领域和认识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及时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从中得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观点,发展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进程有力地证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在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创新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种是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相对性的绝对主义错误;另一种错误则是夸大真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的相对主义的错误。
我们着重学习的是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是终极结论;掌握的是完整体系,不是只言片语;运用的是立场、观点、方法,不是个别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总是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真正内涵。一句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90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内容。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过时... 5页 2下载券 论“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 2页 2...西方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 第二次浪潮社会的产物,在新技术革命和当代资本...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看法》马克思主义会过时吗?可谓是众说纷纭。西方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第二次浪 潮社会的产物,在...  不难看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是产生“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重要 认识论根源。 二、语义破解: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三重含义与理论误读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论”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论“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在经过时间...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论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适用性和如何保持其时代性论述马克思主义没有...  这 也说明了马 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特点,同 样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我们要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 片面的, 肤浅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而...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 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具体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 ? ...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5页 5财富值 论“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 2页 5...对马克思“过时论”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反思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也不会...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1秒后自动跳转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
Radical木318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当前一些人对于马克思主义是否还有现实意义的最大的疑虑或许就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的丧钟至今尚未敲响,这难道还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已失去时效?●:马克思在生前给资本主义社会下了死亡判决书,他的全部著作主要是论述资本主义为什么会死亡以及它如何走向灭亡相关的理论.他甚至曾经预言资本主义在19世纪就要灭亡.事实非常清楚地摆在那里,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马上灭亡确实并没有兑现.但问题在于,资本主义至今还没有灭亡不等于它永远不会灭亡,只要资本主义从总的来说还在马克思揭示的轨道上走,只要资本主义仍然在走向末途,那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作的死亡判决并没有错,需要修正的只是死亡的具体时间.一些人总是借助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来推倒马克思的结论.而且资本主义并没有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马上走向灭亡,确实与出现这些新变化密切相关.▲:正是如此.那么,就请您谈谈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看看这些新变化是否能证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作的死亡判决是错误的?●:好的.首先我想说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资产阶级“执行”了马克思的理论才导致的,所以这些新变化非但没有推倒,反而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正确性.马克思在生前就已看到了资本主义的一些变化,并且也已发现这些变化甚至是资产阶级作为“革命遗嘱”的“执行人”而带来的.后来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不断地充当一心加以扼制和镇压的马克思主义中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的“遗嘱”的“执行人”.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理想用这样一种方式,即通过其“对立面”,通过“反面的偶然性”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兑现.其次,资本主义出现的一些新变化主要是物质方面的变化,并不属于全局性的、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就是这些新变化主要也是由科技革命带来的,而不是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只要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增加的整个过程,马上会发现,这与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本质上的联系,而主要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展现自身的革命力量同资本主义制度是相冲突的.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倘若换一种社会制度,科技革命完全有可能产生出更大的效用.我们没有理由把明明是科学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物质财富增加的“功劳”全部记在资本主义制度的账上.第三,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一些新变化,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有客观现实性.在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无论如何不能忽视那些静悄悄的但又十分重要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有力地表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实现的客观基础正在日益增加.例如,当代资本主义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不可能是“私有化”的,即知识不可能被一些人所垄断和据为私有,知识在原则上天生姓“公”.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人类社会走向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的客观必然性.最后,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出现了许多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始终没有变,资产阶级贪婪的本性也始终没有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得出的基本结论的客观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如果说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依然存在这一点还有什么疑虑的话,那么在这场危机爆发以后,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矛盾则以更为清晰的形式展现在面前.▲:如果这样来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那就完全可以说,这些新变化不是“证伪”而是“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东方.有些人之所以宣传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过时”,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了,东欧一批社会主义国家易帜了.在他们看来,苏联解体、东欧易帜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业已破产.不知您对此是怎么看的.●: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伟大实践.列宁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相当于圣保罗在基督教中的地位,没有列宁,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从理论变为实践,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当然,十月革命的成功也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问题在于,苏联国旗在1991年轰然落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了.与此同时,柏林墙倒塌了,东欧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也相继易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开始借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在他们看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不仅使人们有理由重新认识十月革命的“合理性”,而且也使人们有理由怀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当今世界是否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全部的问题关键在于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究竟何在?如果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确实是由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付诸实践而带来的必然结果,那么,人们确实有理由在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失败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失败之间直接画上等号.但是,倘若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是由于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恰恰相反,是由于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造成的,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把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失败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绑”在一起,硬要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说成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破产呢?▲:如此说来,认识苏共垮台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是与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联系在一起的.那就请您分析一下造成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之所在.●:造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近因又有远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但有一点必须肯定,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苏联某些领导人放弃甚至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起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放弃甚至背叛:其一,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放弃与背叛.面临国内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发动大规模的“街头政治”,甚至以暴力推翻苏维埃政权的关键时刻,面临国外一心颠覆苏维埃政权的敌对势力对苏联进行西化、分化活动的关键时刻,苏联领导人步步退却,竟然反复强调“我不能接受下述建议和意见,即我们需要专政,只有这种专政才能拯救我们”.当无产阶级放弃阶级斗争的武器的时候,资产阶级却正在拿起这一武器向你进攻,当无产阶级放弃了对资产阶级实施专政的时候,资产阶级却趁机对无产阶级实施专政;其二,在党的建设问题上的放弃与背叛.苏联是先“亡党”而后“亡国”的.当苏联领导人宣布苏联共产党是一个“苏联公民的全民组织”之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苏联共产党已经消亡了.而当宣布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解体之时,由于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苏联共产党已荡然无存,从而也不可能遭到强烈的抵制,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其三,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放弃与背叛.苏联领导人在“反对精神垄断”的旗号下,让马克思主义放弃自己的理论阵地,实际上是让苏联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上解除自己的武装.特别是苏联领导人重新拿与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所批判的各种“社会主义”没有本质区别的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来对抗和取代马克思、恩格斯竭力捍卫的科学社会主义.当把这种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让人们接受之时,也就是苏联共产党亡党、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亡国之时.如何看待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如果我们用平静的、不带任何偏见的态度分析这一历史事件,那么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贯穿于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整个过程的,是苏联一些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放弃与背叛.苏共亡党、苏联解体从反面显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苏联的解体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是背弃马克思主义的失败.现在有许多人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归结为斯大林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所犯下的错误,认为是斯大林所建立的那种制度为以后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种下了“祸根”.这一说法有一定根据,正因为这一说法有其合理性,才为当今对“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加以改革提供了客观必然性.问题在于,离开了苏联某些领导人的背叛和西方资产阶级政要的颠覆,单纯从“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的错误中来寻找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源,肯定是片面的.再说,就是对斯大林的错误也必须加以具体分析,斯大林之所以犯下了这些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是“遵循”而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结果.邓小平在苏联解体后不久的1992年南方重要讲话中曾经针对把苏联解体与马克思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偏见,说了这么一段话:“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惶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邓小平的这段话气吞山河、鞭辟入里,正如他所言,把苏联解体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失败了,没用了,不是别有用心就是目光如豆,“哪有这回事”!▲:如果像您这样来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那么我们确实没有理由因为苏联的解体就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前途了.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想听听您的见解,前段时间我国学术界流行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在晚年对自己原先的理论作出过许多修正,有人甚至认为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在晚年放弃了共产主义的信仰.于是,他们进而提出,既然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也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我们当今还有什么必要死抱住这一理论不放?您怎么理解马恩对自己理论的修正?●: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观点不是宗教教义,他们也不是如宗教的开创者那样的“圣人”,他们绝不是如一些宗教所描绘的那样,在某时某刻突然“大彻大悟”,一下子推出了神圣而完善的拯救人类的教义.他们是无产阶级的思想家,他们的学说是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他们创造自己的思想体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样,我们便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他们的理论观点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学说不断地加以修正、补充和完善.问题在于,他们在后期对自己原先的理论观点加以修正、补充和完善之时,是不是建立在全盘否定原先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的一系列晚期著作的理解基础上的.例如,有人常常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所写的7篇序言为根据,来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在后期已放弃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理论.您能否具体分析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在这7篇序言中对《共产党宣言》所作出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修正和说明.●:读一下这7篇序言,我们看到:其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中的有些观点进行了修改.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虽然已有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问题在于,因为他们当时并没有这方面的具体实践,从而他们当时不可能具体说明无产阶级究竟应当如何对待旧的国家机器.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的德文版序言中特别指出,要用“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这一“实际经验”来修正《共产党宣言》中这一“已经过时”的观点;其二,马克思、恩格斯要求在实际运用《共产党宣言》的原理时,“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并明确指出其中的个别观点已经“不适合”和“过时”.他们在《共产党宣言》第2章的结尾处,提出过共产主义革命必须采取的10条措施,在1872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指出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其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在《共产党宣言》中个别表述不够确切的地方加以完善.《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是: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表述显然是不确切的,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转引这句话时于这句话的前面加上了一个括弧,在括弧中他写道:“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其四,马克思、恩格斯把依据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而获得的新的理论成果补充进《共产党宣言》之中.《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非常关心俄国的革命运动.在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他们在阐述俄国应如何根据《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来解决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之时,提出了应当怎样看待俄国农村公社的问题.关键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在这7篇序言中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作出这样的修改、说明和补充,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已从根本上放弃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我们所看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这7篇序言中在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作出这样的修改、说明和补充的同时,反复申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他们强调,不管最近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他们说当《共产党宣言》在19世纪60年代初俄文第一版问世时,西方认为这件事“不过是著作界的一件奇闻”,而“这种看法在今天是不可能有了”.恩格斯明确地把《共产党宣言》视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纲领”,认为“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对历史学必定会起到像达尔文学说对生物学所起的那样的作用.”▲:经您这么一分析,我们确实看不出马克思、恩格斯放弃《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的丝毫痕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放弃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的说法是无稽之谈.下面我们就转到另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性的疑虑上来.我们现在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不少人即使没有明确地说出来,但从内心深处认为这种“强调”是建立在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的,即认为既然我们如此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那实际上是承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已经过时.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您能否对此作出富有说服力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这是当今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共识.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永远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的活力与魅力出自于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当代化,也就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实践相结合,在探索和解决时代实践新问题的过程中用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方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不落后于时代而保持勃勃生机,始终具有时代气息而保持青春活力.正因为如此,这些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把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高到马克思主义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现在强调的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新的实践.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已有了一个很好的“词汇”,这就是“与时俱进”.确实,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不可能取得中国民族解放的胜利,也不可能在民族振兴的道路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过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今后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那么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放在创新上,是不是就意味着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正确性呢?实际上,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但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那里却变得复杂起来了.他们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截然对立起来,似乎强调了发展就可以放弃坚持了.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归结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他又把“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为“两个坚信”,即“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这“两个坚信”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所要“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发展”,我们所要进行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对其他什么“主义”的理论创新,我们所要加以“中国化”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中国化”.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进行“发展”、“创新”、“中国化”时,实际上已认可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正确性.实际上,我们进入了一个陈旧的哲学研究的问题域,即真理的客观性问题.承认不承认马克思主义有其“原道”以及是否认可这一“原道”的正确性,说到底是承认不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首先得认可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即认可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马克思所处时代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如果认可这一点,那么认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只要认可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就必然不会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纯粹相对正确的东西,即使把马克思主义视为是“相对真理”,同时也认为这是包含有“绝对真理”微粒的“相对真理”.这就是说,不会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有“过时”、需要修正和发展的部分而否定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您所提及的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两个坚信”确实非常重要.只要我们辩证地理解这两个“坚信”,就不难解开心中的疑虑.当今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疑虑往往与片面地宣传“经济人”这个概念相关.有些人正是基于人都是“经济人”,人都要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一所谓“不争的事实”,又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集体本位”的基础之上的,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属于“彼岸世界”、“乌托邦主义”的东西而加以拒斥.对此,您是如何看的?●:说马克思主义指引人们所建立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集体本位”的基础之上,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正确的.在马克思那里,共产主义既表征一种合乎人性的,即:使人的生命真正获得意义的存在模式,又是为保证这种存在模式得以实现而设想的一种特定社会制度安排.对这种存在模式和社会制度安排,马克思称之为“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马克思所设想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尽管不可能把个人吞没掉,不可能把个人的利益完全排除掉,但马克思强调的重点显然是个人只有在集体中通过“自由的联合”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在马克思为人类构建的“意义世界”中,“自我牺牲”、普遍利益和集体主义占有中心的位置,马克思在“自我牺牲”、普遍利益和集体主义与“利己主义”、个人利益两者之间,认为尽管两者都是自我实现的形式,但前者比后者要高尚,从而前者更应成为人类所追求的目标.以马克思主义把自己的社会理想建立在“集体本位”的基础之上,即建立在认定“人性是善的,人性可以是大公无私的”基础之上的观点,从而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一种乌托邦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其反对者用以否定它的主要理由所在.反对者强调,人性不可能是大公无私的,以此为基础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只能存在于人们的理想境界之中,存在于人们所幻想的“彼岸世界”之中,而不能付诸于实践.它只能像天堂一样吸引凡人憧憬,而无法真正出现在人间.只是随着最近几年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广为传播,这种基于人性不可能是大公无私的基本判断而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乌托邦主义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迷惑人.把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经济人”概念曲解成是强调人天生完全受个人利益的支配,人就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新老自由主义的理论出发点.确实,如果人真的就是如此,那么建立以集体主义为根基的社会是完全不可能的.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所憧憬的理想社会究竟有没有可能在人间建立起来,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不是一种乌托邦主义,取决于人究竟是不是天生自私的.而实际上,只要我们回到马克思关于人性的一些论述上去,就不难对此作出正确的分析.马克思反对有先天的、抽象的人性之存在,但马克思并没有否定后天的、具体的人性之存在.马克思不但分析了外在的环境是如何影响和造就人的本性和人的主观动机的,而且还探讨了人的本性和人的主观动机对改变环境的能动作用.马克思努力在纷繁复杂的人类行为中寻找支配其行为的,像内在的、本质的规律一样起作用的人的主观动机和人的本性.这样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是在两个方面同时展开的:一方面,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关系如何形成了资本主义时期的人那种追求自身私利的本性;另一方面,又分析这种作为资产阶级普遍人性的追求自身私利的本性又如何在维护和扩展资本主义中起着作用.马克思确实看到了人的那种追求自身私利的本性,但马克思没有把人看作生来就是如此的,而是强调了这种人性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当然,由于马克思是历史地看待这种追求私利的人的本性的,从而马克思深信这种人性也是要历史地消亡的.他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已经看到了另一种人性——大公无私的无产阶级人性的存在,认为具有这种人性的人是已超越了个人本位而达到了类本位境界的新人,并预言这种新人总有一天会在人类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而当这种新人占统治地位之日,也是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之时.▲:通过前面的阐述,您已经非常雄辩地证明了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臆想的大公无私的人性之上,并进而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乌托邦主义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下面我们要请教您一个带有“挑战性”的问题:世界上不少人,总认为目前中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中国是靠资本主义的一系列措施、方式才发展起来的,那么,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成果?如果我们不能说清楚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成果这一点,是不能说服人们相信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