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否具有传承创新从意识 文化传承,是我民族文化兴旺的决定性因

当前位置:
>>>2010年温总理在两会上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
2010年温总理在两会上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这是因为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③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④发展先进文化是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目标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010年温总理在两会上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主要考查你对&&中华文化&&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才使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族文化的特点、内容、作用: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内容: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学工艺、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中国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作用: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而且愈益勃发的力量源泉。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是团结和凝聚各民族的思想纽带。地位: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贡献:①中华文化所凝聚的生活经验,实践智慧,审美的魅力和情趣等,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②众多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闪烁着我国各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光芒。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在(中华文化的构成) :①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③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④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⑤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⑥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认识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①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②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③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特点;④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文化认同就是对本民族生活习惯的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延续,是对本民族价值的认可,同时也是对本民族未来所持有的坚定信念。 要增强文化认同感: ①认识一个民族,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②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情感都与民族文化,祖国命运紧紧相连。③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感;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各民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与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具体要求: ①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②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勇敢地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要情为祖国动,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③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兵马俑,苏州园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目,京剧,戏曲,秧歌,剪纸,刺绣,杂技,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华武术本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如泰山庙,陆公祠,便仓枯枝牡丹园,明末书法家宋曹故居,大丰白驹镇《水浒》作者施耐庵故里,东台的北宋丞相范仲淹“读书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台发绣,义丰的龙舞,建湖的杂技,淮剧 如何正确对待民族传统的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①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的成分。 ②同时要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 ③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青少年如何传承(如何对待)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儿女,祖国命运是我们的情之所系,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血脉精神。国运兴衰,牵动着中华儿女的情感,我们的命运与祖国息息相关。中华文化的营养流入我们的精神血脉,造就着我们的民族灵魂。民族文化养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也把我们造就成浸染着华夏气质的中国青年。 珍惜民族文化不等于盲目崇拜,继承文化传统也不是要回到过去。当代中华儿女需要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不断吐故纳新,取传统文化恒久之精华,去旧文化陈腐之糟粕,既坚持自己独特的根基,又博采世界各民族之众长,才能建设起中华民族活力喷薄、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的共有精神家园。 了解和感悟民族文化的方式: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艺术欣赏、社会调查、参观古迹、访问民俗等多种多样的。增强民族文化素养要主动学习和自觉汲取。 明确自己承担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国家角度: ①国家立法部门应完善立法,建立健全保护文化产方面的法律法规; ②国家执法部门应严格执法,坚决打击破坏遗产的违法行为; ③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保护能力; ④进一步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保护经验。社会角度: ①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 ②鼓励继承,发扬民间艺术,民俗。个人角度: ①认真学习、自觉遵守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树立保护文化产的责任意识; ②向他人、向社会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③运用法律武器同破坏产的行为作斗争; ④为保护文化遗产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⑤从自身做起,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如:游览名胜古迹时不乱刻乱画……&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多元化,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人们以宽广的胸襟海纳百川,丰富自己。(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①对待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我们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对外来文化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③同时,我们必须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不能丧失我们的文化之根,不能动摇我们的文化之基。面对外来文化入侵,我们应该: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认同民族文化,不断丰富民族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作用。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丰富而深刻比较突出的有:第一:尊老爱幼的传统;第二,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传统;第三,诚实守信的传统等。②重义、诚信、勤俭、慎独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传统美德,激励着中国几千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资源,在今天的现代文明建设中,必将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中华文化起源:中华民族在神农时代以前的政治形态是部落政治,而部落的领袖是“巫”。这种说法与传统的认知差异很大,在历史上人们的认知中“巫”是迷信的,“巫”是装神弄鬼没有知识的。实际上在先民的原始时代“巫”是科学家,“巫”代表知识的权威。原荒时代,先民知识未开,见大自然各种现象,如地面上的山川河流,气候变化的风雨雷电等等。因不了解,而心生疑、恐怖。对于这些疑惑要想获得答案,只有去向“巫”请教。“巫”对于这种现象,经过观察,思考,分析等过程后做出的结论是风有风神,雨有雨神,雷有雷神,电有电神,其它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无不是各有一位神在主宰。神主宰论,现代人看来太不科学,太迷信了。但谁敢保证当代科学家对宇宙现象所做的解说,等千年以后,不会被推翻而指为迷信,反科学的呢?另外,人类有两件事情无法自己处理,必须求助于他人。一是生理的,人没有不生病的,人生了病必须要请医生诊治。二是心理的,人要做一件事情,事前总是患得患失,东想西想,犹豫不决,这时就要请教他人提供意见作参考。心中有犹豫不决的事,要请教至亲好友,或者向专家咨询。在原始时代,这两件事发生了,求助于同一人,就是“巫”。由古“殹”字写作“医”,及卜筮的“筮”字可做证明。(一)先谈一谈“巫”的治病原始时代,先民所害的疾病是很简单的。多数是饮食不适合,所引发的肠胃病“腹泻”之类,和气候不适应所引起的“感冒发烧”等。当先民生病去求助“巫”的时候,“巫”最初也是用祈祷的方式求助于神。但是病是现实的,正在腹泻的病人靠祈祷是止不住的。聪明的“巫”便改换用食疗的方法,顺手采一些植物给病人吃。当然没有经过白老鼠、白兔子、猴子做试验,直接做临床,是非常危险的事。所以病人吃的结果,有的病好了,有的没有影响,有的更严重了。“巫”又把它记录下来,什样的草治什么病,把植物的形状绘出来。到神农时候又把它整理归类汇编成《神农本草经》”,所以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就是指此事,绝对不会是用自己做试验。(二)再关于问事先民所问的事,以气象为主。主要是为了打猎。让我们回想一下,气象台具有最新的科学仪器,尚且无法预测气象的变化,“巫”又有什么本领可以确实预测呢?然后“巫”发现对于事情发展的推断,不如用药治病一样那么直接,那么明显,会产生极大的落差。对于人民的问题,又不能不回答。聪明的“巫”对于人民所提的问题不再予以明确的答案,而改采比喻的方式给对方一个暗示。而其比喻多随兴采用民谣歌词。一直流传到伏羲,把历代的“巫”回答人民的答案加以整理归纳成六十四个个案,这就是《易经》的由来。“医”和“易”是一对双胞胎,是人类文化的两大主轴,有关《易经》的版本流传:在人类没有符号文字之前,是采用结绳记事,《易经》的八卦的“阳爻”,“阴爻”是用一个大结,和二个小结分别做代表。一串一串绳子结挂在墙壁上就是“卦”的由来。而六十四卦是由八卦重叠而组合成的,因此每一个六十四卦的卦是由二个三爻卦相联结,所以便称做“连三”。又因为三爻卦中没“三”这一卦,只有“山”“艮为山”。由结绳进步到符号文字以后,把“三”连结起来就像“山”如干卦的排列是「」好像两个山字连结起来的样子,故把“连三”改为“连山”了。由于文明的进步,人类知识渐开,对周遭事务的认知也有改变,故对“连山”易有所修订整理。至黄帝时代,发明了文字,把原先挂在墙壁的“连山”易,修改成平面的符号。发现易的排列,应该由坤干两卦开始。而且人类生活最重要的地方是大地,故把坤、干排在干卦前面,排在第一,为了正名故改为“归藏”。一直延用到殷朝。周文王被纣王政治迫害,被囚在羑里。周文王被囚困在羑里为了避免纣王对他起谋反的疑心,所以对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书籍不敢读。只有弄一本“归藏”易来读,以示胸无大志。即是文王羑里演易故事的由来。“归藏”易经周文王修订整理即改名为《周易》。对《周易》发扬最有力的是孔子。孔子周游列国反鲁,六十八岁获得《周易》,发现自己心中一切的疑问,在《周易》中都可以得到满足的答案。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可见其用功夫之勤。并为《周易》写了十篇文章,阐扬《周易》的理论。最后感叹“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自叹读易太晚了,假如在五十岁读到《周易》的话,就不必周游列国,到处问道了。《周易》经过孔子整理后,就定稿了,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敢更改只字词组。所以《连山》、《归藏》、《周易》实际上是一本书,由于版本不同而书名亦有所异。
发现相似题
与“2010年温总理在两会上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3047670187360239761316637473最新公告:目前,本站已经取得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音像制品许可证,协助杂志社进行初步审稿、征稿工作。咨询:400-675-1600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问题
定制原创材料,由写作老师24小时内创作完成,仅供客户你一人参考学习,无后顾之忧。发表论文
根据客户的需要,将论文发表在指定类别的期刊,只收50%定金,确定发表通过后再付余款。加入会员
申请成为本站会员,可以享受经理回访等更17项优惠服务,更可以固定你喜欢的写作老师。
所谓文化传承,是指“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是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对人的教育和再教育。”[1]19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因而形成了多元文化繁荣共生的局面。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少数民族得以传承发展的基础和构建文化共生系统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和生长地,对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在其中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自然得天独厚、意义非凡。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包括家庭传承、社区传承和学校教育传承。但是在文化多元碰撞的今天,家庭传承和社区传承因社会发展所表现出的文化传承中的局限性,正在逐渐消解。
家庭传承主要是依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来维系和发展的。传统的家庭传承中,文化礼仪、道德规范、生产技艺等传统文化都是以“一对一”的方式来完成传承的。然而,在当前价值多元、追求高效的时代背景下,“一对一”的传统传承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传统的家庭成员关系也因为多样化的娱乐形式而被打破。年轻一代外出读书、打工使得稳固的家庭关系逐步分离,传统的家庭传承方式也因文化传承场域的变迁而陷入困境。长期以来,社会文化传承是在一种被称为“看不见的文法”的文化监督机制之下得以实现的。[3]这种文化监督机制并非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而是民族内生的价值评价系统,是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共同的社会意识和道德准则。这些在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积淀而成的价值评价体系对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独特的约束力。然而,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民族内生的价值体系受到强烈冲击,其约束力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内生的价值体系并非唯一的是非判定标准,社会文化传承场域出现危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场域正在不断消解和重构。学校教育因其环境、设备、知识储备等优势,逐渐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域。本文将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镇为例,系统地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场域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及面临的问题。之所以选择理县桃坪镇为个案调查点,是因为理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杂谷脑河畔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桃坪镇位于理县杂谷脑河畔,是羌族聚居镇,因驻地桃坪而得名,拥有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古堡”。理县桃坪镇是悠远的羌族文化的“活化石”,羌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代表性,羌族文化传承活动也极具地方特色。但是,由于羌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现状,使得许多优秀的羌族民间文化没有得到很好地记录、保存,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年轻一代传承民族文化积极性和认同感的缺失,使悠久的羌族历史文化面临失传的窘境,如何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学校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
千百年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大多依赖于诸如传统习俗、传统节日、宗教仪式等“内生”的文化活动。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碰撞,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少数民族文化面临被主流文化同化的危险。单纯依靠内生式的文化活动来传承民族文化已岌岌可危。有意识、专门化、系统化的学校教育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相对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具有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场所和约束力,集体的传承平台也利于青年学生形成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民族意识以便于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在对理县桃坪镇桃坪小学、桃坪完全小学、桃坪羌族乡中心小学和桃坪农民技术学校4所学校的调查中,共向师生发放调查问卷83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为96%),调查结果如下:
(一)学校教育的环境优势民族文化的传承既要靠“传”,也要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继承民族文化的主体,年轻一代大多都要经历学校教育。通过对桃坪镇所在学校的实地调查可以发现,由于地处山区、撤点并校等实际原因,桃坪镇的学校几乎都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只有周末才回到家里,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学校地处羌族聚居区,80%以上的学生为羌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这些都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良好基础。学校中多为本民族学生而形成的学习团队营造了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浓厚氛围。学校的集体生活和系统的民族文化知识传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启发民族自觉意识。校园的集体环境是区别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独特环境优势,有利于学生在实现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树立民族自信心。
(二)学校教育的主体优势青少年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创新性,他们不仅具有年龄上的优势,同时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更强。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主流文化的冲击也越来越强烈。民族文化能否得以顺利传承取决于年轻一代能否接受并认可本民族文化,主动传承本民族文化。通过调查发现,87%的学生认为传承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9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传承本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期间,通过系统的民族文化知识传承,能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形成本民族的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文化传承是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对人的教育和再教育。青少年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能够让民族文化得以创新发展,而并非局限于简单的复制和传播。
(三)学校教育的专业优势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往往在当地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也比较了解当地的文化状况,甚至教师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在调查的3所小学及1所职业技术学校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3%,少数民族教师占42%,其中很大一部分教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又熟悉当地民族文化的教师,在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权威,由他们对民族文化进行推广,传承效果更为明显。由教师的特殊角色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既能扩大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同时也能克服一些民间艺人由于时间、空间限制而无法进行系统的文化传承的弊端,达到培养学生民族情感,唤醒学生民族意识的目的。
二、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校教育具有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诸多优势,但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当前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也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出现在理县桃坪镇的学校当中,也因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师生信息素养较低、教育环境相对闭塞等共同的现实条件,存在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过程中。
(一)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教学理论和内容存在缺陷。教学理论更多地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而基于本土文化构建的几乎没有。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和不同的民族文化都具有各自不尽相同的特点,如何针对性地对不同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进行本土化的理论建构尚属空白。在教学内容方面,校本教材的开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过多的借鉴使教材并未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吸收而导致“消化不良”。例如,《理县农村实用技术》《理县民族常识》等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校本教材,但是教材内容多集中在强调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方面,针对当地文化特色而展开的针对性教育内容较少。教学内容缺乏实际的动手实践课程,更多是以讲述为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校本课程很多时候是多年级同时使用,或是多年重复使用,没有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和学历背景作到“因材施教”,也缺乏必要的内容更新。
(二)学校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有待加强。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形式除了课堂教育以外,多集中在图片展示、手工制作,或者在学校文化活动中进行民族歌舞展示。这种静态的文化传承方式,很难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主动性,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传统的民族文化大多是以口传心授的模式得以传承和发展。比如,羌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历史悠久的民族。羌族语言、羌族歌谣、羌族寓言故事、羌族伦理思想等,这些传统羌族文化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得以流传,都是基于传承主体的“活态传承”。在调查中可以发现,学校教育很多是通过阅读书本、课堂教学、民族文化专家或民族艺人讲座的形式来进行传承,而民族文化的灵魂并非是静态传承形式能够得以实现的。学校教育中的静态文化传承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扫盲”作用,但是在传承文化“魂”中,仍然显示出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何加强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师的专业性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师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的传承主体,虽然经过民族文化传承的培训,但是由于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经验性、原始性、多重性、交叉性等特点,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面前,如何原汁原味地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仍然是很多教师面临的问题。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课业压力,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活动也大多“流产”。100%的教师认可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有92%的教师表示课业压力以及自身民族文化素养影响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质量。在调查的4所桃坪镇学校中,他们每学期都会安排一些民族文化活动、艺术表演或图像观摩,这些成为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主要形式。有些学校会邀请有经验的民间艺人对学生进行授课,但由于时间限制也不能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系统指导,大多流于形式。系统化、专业化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优势和特点,这些都需要教师的专业技能才能得以实现。
三、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使价值多元时代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得以“原汁原味”的传承并发扬光大,值得深思。本研究着重从学校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亟待加强和改进的课程内容、教学体系、教师能力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多元整合课程内容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主要依靠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校本教材。在之前的调查和论述中已经提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理论的原创性和本土性缺失,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针对性,也没有及时更新教材内容,过多的引用和借鉴导致校本教材的内容并不适合当地学生。从桃坪镇开发的校本教材来看,教材内容多偏重于文化知识的讲解,对民俗、民风、民情的介绍较少。因此,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当地民族特色资源的结合应该成为今后思考和改进的重点。另外,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与其他知识型课程分离,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展开。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情进行普及,同时也要关注传承人的自身发展。在深入分析和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符合教育需要的元素吸纳作为学校课程资源,并将民族文化课程与其他基础知识教育课程相结合,不仅符合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现实要求,也增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应用性,能够在更多维度进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传承。比如,在语文课、历史课等基础知识课程中,增加羌族寓言故事的学习,在音乐课程中学习羌族传统民族歌谣等,都是将民族文化课程与基础知识课程进行整合的有效方式。
(二)适度进行民族技能培训随着多元文化的盛行和冲击,“读书无用论”越来越多地影响民族地区年轻一代的选择。在调查中发现,56%的人群能够掌握羌族的传统民族技艺,而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青少年中62%的调查人群表示不太感兴趣或不能掌握。部分学生在经过学校的基础教育就直接进入社会,他们会因为缺乏一技之长而显得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回归当地又因为不能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失去民族特色、缺乏民族自豪感而面临融入困境。另一方面,羌族传统文化技艺后继无人,急需新生力量的加入。这两方面矛盾能够通过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调和。在学校教育期间,可以对学生适度进行民族文化技能培训,例如:羌族刺绣、羌族服饰制作、羌族传统饮食制作等手工艺培训,既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同时也解决了民族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的现状。
(三)增强教师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教师是主体,也是实现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的中介。“在师生交往中,教师的行为方式会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尤其在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教师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源,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文化的基本参考体系。”[目前,学校教师的民族文化知识素养不足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更多是因为教学任务的要求而流于形式。加强对民族地区教师,特别是非少数民族教师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以及民族文化专业知识培训,增强他们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深入了解势在必行。用自身的感受和专业的民族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无疑是最好的教学范本。同时,要充分发掘学校教师在民族地区的知识优势,利用他们的科研能力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适合民族发展需要的教育资源,以增强民族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结语对理县桃坪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情况调查只是个案,但也表现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与问题。实践证明,学校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因其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式的特殊性,理应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但是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如何处理好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成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文化元素传递,而是按照文化适应的规律和要求作有机的排列组合,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作必要的文化要素积累。”
可见,民族文化传承不等同于文化传递或传播,民族文化的传承应是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文化的静态传承,避免学生成为民族文化的“传递者”,而应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觉和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要实现学校教育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就要把握好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和形式,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应对当今社会的现实状况,有针对性的展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既要认同主流文化,要继承和保持自己民族的文化特征,同时还要学习、吸收其他优于本民族的一些异民族的文化成果。”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融入地方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民族文化共生系统的重要保证。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二元关系是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核心。学校教育因其教育环境、教育主体、知识储备等条件,具有恰当处理好二者关系的独特优势,利用好这一优势,就能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历久弥新。
作者:许欢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问题责任编辑:杨雪&&&&阅读:人次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按栏目筛选
                        
学校教育论文热门范文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学校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