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人口集中的村镇人口查询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永昌县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群策群力& &全民参与
  永昌县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本报讯(记者张虔)近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的争创全国文明接待室考核评比中,永昌县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科荣获&全国文明接待室&称号,这是该院自2011年以来第二次获此殊荣。据了解,永昌县已涌现出国家级文明单位6个、省级文明单位21个。今年,在巩固扩大省级文明县创建成果的基础上,永昌县紧盯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努力夯实创建基础,不断推动争创工作。
  按照&长效抓机制、规范抓管理、基础抓阵地&的原则,构建起以文明单位(社区、村镇)创建为支撑、文明城市创建为目标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新机制。修订完善了《永昌县精神文明建设考评办法》和《永昌县文明单位、村镇、社区管理实施细则》,文明单位(社区、村镇)实行动态管理。积极引导&两新&组织主动参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绿色社区、学习型社区、节约型社区、无毒社区、平安社区和文明住宅小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的现代文明社区。开展&孝道红黑榜&创评工作,并把开展此项工作与&24字人知人晓&工程、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寻找&最美家庭&等工作结合起来,带动孝老爱亲社会新风尚。组织开展新&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规范了评选程序,实行了动态管理,合理确定了星级评选比例。
  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突出、最直接的问题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狠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明素质提升、典型示范、志愿服务、文化惠民&五大工程&,注重在创建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把乡村学校少年宫打造成了思想道德教育阵地、素质技能培训基地、实践能力提高平台和学生课外娱乐活动的场所。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对学校周边200米内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和文化娱乐场所进行专项检查。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我推荐、我评议身边的好人&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共有28人获得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其中国家级提名奖2人,省级2人。建立了志愿者协会,下设24个志愿者工作站,深入开展扶老助残、社区文化、文明出行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针对创建工作的薄弱环节,永昌县认真落实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城乡面貌、整治道路交通、整治生态环境措施,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在县城四大街实行县四大班子包片、县机关各职能部门包块、城关镇和社区工作人员包点的&三包制度&和&划区定责制&,添置了洒水车、旱厕清运车、垃圾清运车等卫生基础设施,在各大街设置了地埋式垃圾箱,并由流动垃圾车定时清运,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公益林建设、&三北&四期、武当山、水云山、金永高速公路永昌段绿化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全县林地面积达230.0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8.73%,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体系,被列为全国防沙治沙试点县。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市(州)分析
金昌市人口城镇化战略思考
作者:金昌市统计局 姜德炜 &文档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70 &更新时间: &文字控制:
& 人口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是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劲动力,对于金昌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本世纪前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因此,本文拟从人口城镇化的内涵入手,在深入分析金昌市人口城镇化演变的进程、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对金昌未来10年加快金昌城镇化的决定性因素及可能性进行分析,以此为线索,试图对金昌未来10年人口城镇化水平目标预测、战略选择及对策作一初步探讨,供参考。
&&& 一、人口城镇化的内涵
&&& 人口城镇化不仅指农村人口变城市人口、农业人口变非农业人口的转化过程,还包括人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的改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四方面的内容:(1)城镇化是城镇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农村扩散的过程;(2)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的过程;(3)城镇化是农村型的地域景观逐渐向城镇型的地域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4)城镇化是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即由第一产业逐渐转化为第二、三产业的过程。
&&& 从人口城镇化内涵可以看出,人口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有很大的区别,其提法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其实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系统转化过程,包括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两大系统的更替和提升,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人口城镇化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镇)集中的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镇)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区域规模的扩大、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以及城市(镇)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人口城镇化过程既是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过程,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提高,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消除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的过程。
&&& 对人口城镇化进行测度,一般采用城镇人口比重指标法。所谓城镇人口比重指标法,是指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城镇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其中城镇人口是指居住在城市或集镇地域范围之内,享受城镇服务设施,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特定人群,它既包括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又包括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或城郊农业的农业人口,其中一部分是长期居住在城镇,但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
&&& 二、金昌市人口城镇化发展情况
&&& (一)金昌市人口城镇化发展历程回顾
&&& 金昌市建市以来,人口城镇化历程可以简单划分为4个阶段:
&&& 1、年,人口城镇化速增阶段。1981年金昌建市后,国民经济在建市后的大规模投资建设以及政府消费大幅增长的诸多因素的驱动下开始扩张,工业化步伐加快,以镍基地为龙头的金昌地方区域经济体系开始形成,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也初具雏形,加之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逐步向城市转移,形成了金昌人口城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年5年间金昌城镇人口增加5.79万人,年均递增率为10.68%;城镇化率提高了12.32个百分点,年均增长幅度高达2.46个百分点。
&&& 2、年,人口城镇化调整阶段。随着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初具雏形,建市后的大规模建设逐渐趋于稳定,1986年国家发生举国关注的"工业滑坡"后,金昌市国民经济快速扩张势头于1987年戛然而止,紧接着1989年国家国家开始实施宏观经济治理整顿措施,随着经济从高涨转入调整时期,金昌人口城镇化推进进程也进入调整期。年5年间金昌城镇人口增加1.44万人,年均递增率仅为1.9%;城镇化率提高了0.2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幅度仅为0.05个百分点。
&&& 3、年,人口城镇化快增阶段。这一阶段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不仅给金昌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使人口城镇化再次进入一个较快发展的时期。随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双湾、宁远、东寨、水源等4个乡分别于1999年和2000年撤乡建镇,使得金昌市镇辖区域人口快速增加。年间金昌城镇人口增加8.55万人,年均递增率为4.87%;城镇化率提高了12.72个百分点,年均增长幅度为1.41个百分点。但这一期间人口城镇化大多反映在数值的测度上,发展质量相对较低。一是乡镇企业有其历史意义,快速的崛起为农村城镇化注入了产业支撑,剩余农业劳动力快速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了乡转镇的快速发展,但随着乡镇企业发展黄金期的落幕,农业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的速度在90年代中期以后则逐渐地减缓;二是1995年后大量国有企业的倒闭改制,企业员工大量下岗,城镇就业困难,使中心城市对乡村的辐射作用、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明显减弱。
&&& 4、2001年至今,人口城镇化稳增阶段。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当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城镇化将出现逐渐减速的趋势。随着前一阶段人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2000年金昌城镇人口第一次过半,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54.23%,人口城镇化进入一个稳步较快推进的区间。进入新世纪后,是金昌建市以来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也是居民得到收入分配最多的时期,同时也是人口城镇化推进最稳健的时期。年10年间,金昌城镇人口增加4.3万人,年均递增率为1.63%;城镇化率提高了7.8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幅度为0.79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重心逐渐又向城市转移,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的逐步淡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大量输转,农民进城就业成为城镇化的主动力。在农村,这一时期对前一阶段乡转镇后新增镇辖人口从简单测度数值的变化进行了深层次的消化,逐步完成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的改变,特别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来,城镇化质量进一步提高,农业人口向小城镇聚集,人口的就地转化趋向村民向镇民的较完全城镇化。
&&& (二)金昌市人口城镇化发展现状
&&& 金昌市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地级市,是一个以开采冶炼镍等有色金属为主的资源型工矿城市,城市规模较小,金昌市仅辖一县一区,设建制镇8个、乡4个,建制镇占金昌市乡镇总数的67%。自建市以来,金昌市人口城镇化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的有序流动。到2010年底,金昌市常住人口为46.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84万人,乡村人口17.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2.1%,超过全面小康值12.1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2.42个和25.98个百分点。总的来看,金昌市的城镇化发展与全国的情况基本是一致的,低于发达国家在同一工业化水平时的城市化水平,表现为"城市化不足"。
"五普"、"六普"全国、全省、金昌市城镇化水平对比表
&&&&&&&&&&&&&&&&&&&&&&&&&&&&&&&&&&&&&&&&&&&&&&&&&&&&&&&&&&&&&&&& &单位:%
上升百分点
&&& (三)金昌市人口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1、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完全。金昌市的城镇化率虽然高出国家平均水平12.42个百分点,但这与我们的特殊市情不无关系。金昌是依托有色金属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从建市30年的发展情况看,金昌的产业结构仍属典型的资源型经济,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虽然使金昌市的城镇化水平很快提高到了较高水平,但这并不能掩盖金昌市的城镇规模效益与集聚、辐射功能不强,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互动性较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存在巨大障碍的现实。因此,目前金昌市62.1%的城镇化率只是统计上的不完全城镇化率。尽管从统计上看城镇人口比重在快速提升,但新增城镇居民的素质、生活质量、消费行为、思想观念和管理方法却难以跟上。进城后的农民在劳动就业、工资福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购买等方面仍很难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镇区居民利益保障、文化融入、生活方式适应等一系列转变仍不完全,这都与人口城镇化速度不相适应。可以认为,当前金昌市城镇化面临的主要矛盾并非是速度不快的问题,而是质量不高的问题。
&&& 2、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工业化动力不足。金昌市从1981年建市起,一、二、三产业比例顺序即呈重工业化特征的"231"型,30多年来一直维持这种稳定的状态,2010年一、二、三产业比例为5.31:79.29:15.4。但就业结构近年来变化缓慢,基本保持"3 1 2"的格局,2010年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比例为33.15:28.1:38.75,农业从业人员仍占三分之一,工业从业人员不到30%。从结构转变的角度看,衡量工业化进程的指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增加值比重的上升,以及由此带动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的上升;二是工业就业比重的上升,以及由此带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一般来说,就业结构的转变对于衡量工业化进程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而城镇化率的上升也更多的与就业结构的转变相关联。金昌市的工业增加值比重虽然很高,2010年占GDP的比重达到72.38%,但工业就业比重不高,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因服务业不发达而相应较低,表明金昌虽然产业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而就业构成仍停留在较低阶段,同时现有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信息、金融、要素市场等发展缓慢,导致工业化进程不能有效带动就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转变,从而带动城市化的进程。
&&& 3、小城镇发展缺乏支撑产业,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近年来,金昌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在不断加快,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从人口建成来看,金昌现有建制镇8个,镇区人口只有9.4万人(包括城关镇),仅占建制镇人口总数的46%,集聚规模较小,布局比较分散,缺乏个性和特色,规划建设标准仍然较低,综合开发率不高;从主体功能看,集贸性城镇占总数的70%以上,主要以为周围农村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等为职能,城镇功能还不健全;从产业结构看,非农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基础薄弱,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缺乏吸引力。2010年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5.82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为4.64万人,二、三产业发展欠佳,致使城镇发展缺乏支撑产业,造成乡村工业化进程缓慢,自下而上的人口城镇化动力较弱。
&&& 4、城镇发展存在"人才短缺"和"劳动力剩余"的矛盾。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管理人才,城镇企业生产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推广需要农技人才,但是由于农村城镇的生活条件,信息交流、交通、通讯、娱乐和再教育条件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具有高学历和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城镇就业,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就出现了城镇发展过程中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与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之间的矛盾。
&&& 5、水资源不足,生态脆弱。西部生态的极其脆弱,决定了人口城镇化推进的艰难,不管是发展大农业,还是发展工业,都面临水资源的的制约和生态恶化的风险。
&&& 三、金昌市人口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及其可能性
&&& 根据诺瑟姆的S形增长曲线和发展经济学理论,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城镇化率在30%-70%、人均GDP在美元时,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金昌城镇化水平62.1%,人均GDP6703美元,城镇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把推进城镇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金昌市也将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此从五个方面对金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以分析。
&&&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大量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必须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来保证。从理论上讲,在要素市场成熟的情况下,当资本的稀缺程度真正地通过价格得到体现时,投资者必然在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之间进行选择,选择的结果将最能反映各种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今后,假设金昌市经济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当资本供给真正形成制约时,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吸收速度将加大,是可以逐步吸收增长速度低得多的劳动力。同时,由于收入增长引起的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农业土地匮乏的制约,农业部门,特别是种植业部门在总产出中的比重将有较大下降;由于居民对服务业需求的增加和生产活动对服务业投入的依赖越来越大,服务业将有较快增长。未来发展,农业比重下降和服务业比重上升,是金昌市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将给转移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 2、城市辐射效应不断增强。随着金昌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枢纽、物流和商贸中心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功能不断优化与强化,必将推动中心城市和优势产业链加快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更大范围发挥区域中心作用。同时,随着今后城市生活基础设施服务价格的逐步放开,过去那种由财政全部"包"下来的城市建设单一模式将被打破,基础设施市场化将会有力地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供排水、交通、能源、信息、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体系将逐步完善,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效应不断增强,城乡发展将逐步实现良性互动。
&&& 3、农村非农化进程的加快。目前,金昌市小城镇建设根据龙头企业带动战略,结合本地实际,在发展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上下功夫,引导已基本度过"调整期"的乡镇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主动接纳中心市区的产业辐射,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特色。同时,加大政府引导和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城镇投资环境,进一步拓宽思路,大胆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吸引和鼓励各类企业落户金昌市城镇,使金昌市农村非农化转化步伐已明显加快。
&&& 4、国家政策。从新中国城市化走过的60多年的历史表明,其进程剧烈波动与我们国家的国家政策变化密切相关。国家政策对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的方面:一是"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制定政策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及粮食直补、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等政策的相继出台无不反映出国家对农村问题的重视,这必将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在逐步淡化。时至今日,城市对农村人口的迁入壁垒在逐步消除,尤其是西部地区为吸引人才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纷纷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正在对户口制度产生根本上的冲击;三是行政区划变动因素。即设镇标准变化和市镇行政区域大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城镇化过程。
&&& 5、其他特殊因素。一是大型项目建设驱动因素。大型项目建设一般都会给所在地的城镇发展带来巨大促进,有时甚至会形成新的城镇和新的中心。如前所说,金昌是一座资源型城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今后,同样存在着因煤、石油等地下能源开采而需要大量产业工人迁入的可能。二是旅游要求。为加速旅游区的开发,提高旅游区的综合服务水平,有时需要建立一些旅游城镇。另外,截至目前,金昌市还有四个乡未撤乡建镇,随着金昌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小城镇的功能体系不断完善,未来这四个乡将陆续达到国家城镇建制标准。因此,由于城镇实体地域范围的变化引起城镇人口统计数量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
&&& 四、金昌市人口城镇化发展目标预测及战略选择
&&& 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日本在年的工业化加速时期,城镇化水平由28%提高到75%,28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67个百分点。韩国年城镇化水平从28%提高到56%,21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3个百分点。但同时也反映出,当这些国家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城镇化速度明显放缓,呈现出逐渐减速的趋势。
&&& 2010年,金昌市城镇化水平为62.1%,仍处于从30%发展到70%国际公认的快速发展时期,可以肯定的说,在21世纪的头20年,即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一重要历史时期,金昌市人口城镇化进程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但随着金昌市经济进入工业化的后期水平,人口城镇化增速将趋于稳定,这点可以从金昌市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第四阶段前十年年均增长0.79个百分点,低于第三阶段0.62个百分点,增幅明显下降。未来10年,将是金昌人口城镇化的重要时期,是能否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好互动,推进城镇化达到后工业化时期70%的水平的关键阶段。
&&& (一)未来10年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 采用人口城镇化水平与GDP相关分析法:
&&& 以第四阶段前10年金昌GDP与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直线拟合,得到公式如下:
&&& 其中y--人口城镇化水平(%),x--GDP(亿元),拟合优度为0.7004,根据上述公式及年GDP预测结果,年金昌市人口城镇化水平将分别达到65.72%和73.2%。
&&& 采用趋势外推法:
&&& 同样采用2001年以来金昌人口城镇化水平发展趋势,以直线拟合,得到公式如下:
&&& y=0..7
&&& 其中y--人口城镇化水平(%),x--年份,拟合优度为0.9924,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年金昌市人口城镇化水平将分别达到65.6%和69.43%。
&&& 采用年均增长数法:
&&& 同样采用近10年(年)金昌市城市化的平均速度为准测算, 年金昌市人口城镇化水平将分别达到66.05%和70%。
&&& 根据上述三种方法预测结果,确定2015年金昌市人口城镇化水平目标导向为65.6%一66.05%;2020年金昌市人口城镇化水平目标导向为69.43%一73.2%。结合金昌发展实际,最终选取中间值作为2015年、2020年金昌市人口城镇化水平战略目标,那么到年将分别有65.72%和7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简单匡算,到时金昌市城镇人口的总量将分别达到31.45万人和34.51万人,即比2010年的城镇人口分别增加2.61万人和5.67万人。
&&& (二)人口城镇化发展目标实施战略
&&& 2020年,金昌实现70%的城市化,使城镇化同步达到工业化高级阶段水平,是符合金昌实际又切实可行的目标选择。下一阶段我们应该结合金昌市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城镇发展条件,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制度转型的三维角度构建城镇化的总体战略布局。按照"空间集聚、组群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的原则,引导人口、产业向发展条件好的3个节点相对集中,加快发展金昌市区核,培育壮大永昌城镇群,围绕市区核心、市区-河西堡-永昌县城轴线和永昌城镇圈,构建"一核一轴一圈"城镇空间布局框架。通过实施"双力"驱动战略(城市拉力和乡村推力),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核心辐射、重点城镇主体带动以及小城镇联动城乡的特殊功能,实现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分工协作与互动双赢。
&&& 1、大力发展金昌市区,突出中心城市功能建设。人口城镇化的内涵决定推进城镇化建设,要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突出中心城市的功能建设,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这也是金昌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要进一步加强金昌中心商务区的培育,加快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以增强中心城市自身功能和辐射功能,增加就业岗位,吸引人口聚集,带动金昌市人口城镇化快速发展。同时要适时推进市区周边两镇加快人口聚集,通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在城郊集中修建大片住宅区等措施,尽快完成村民向镇民及市民的转化。
&&& 2、推进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中小城镇人口城镇化进程。脆弱的生态和吸引外资及产业转移的劣势,决定了中心区域外不宜进行大范围、大规模的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所以人口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是推进中小城镇人口城镇化进程。以扩大永昌县城和河西堡镇城镇发展规模,形成区域增长极,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区域中心转移,带动永昌县人口城镇化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继续实施扶持政策,通过政府投资来改善农村城镇、农村居民点的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特别是通过乡镇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促进人口流动,带动小城镇的成长,进一步促进以县城为中心城镇圈的形成。
&&& 五、金昌市人口城镇化发展对策
&&& 到2020年金昌实现70%的城市化,即年金昌市城镇化年均增加0.7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城镇必须年均安排新增城镇人口0.57万人所需的就业岗位约2550个,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为此,针对金昌市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决定因素,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 1、空间支撑对策。一方面政府要采取宏观调控和引导手段,积极推进市区周边村镇、永昌县镇的人口向市区聚集,实施中心城市聚集战略;另一方面继续加强中心城镇的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实施中心城镇聚集战略。推进人口向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重点镇转移,这是金昌人口空间支撑策略的核心和重点。地方政府应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要进行扶持,通过政府投资来改善农村城镇、农村居民点的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以支撑金昌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 2、产业支撑对策。农业产业化是人口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前提,核心就是把固化在土地上的农民释放出来,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农业产业化对城镇发展的促进作用,快速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另一方面,中心城镇也应该积极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为农业产业比的加工制造业提供良好的空间资源配置,积极培育地方特色的初级农产品、半成品等加工工业产业链条体系,为人口非农化提供产业支撑,为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提供坚实基础,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创造适合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 3、设施支撑对策。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设施的建设,为人口非农化转移提供技术培训支撑,以适应城镇经济产业发展对人口要素的技术需求;积极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公用文化设施、公用市政设施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创造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体现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 4、要素支撑对策。积极引进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资本资金等要素,积极发展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为人才、劳动力、资全、技术的流动提供平台。
&&& 5、政策支撑对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分割,扫除农村人口城镇化的人为障碍;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引导社会福利均质共享,完善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移民社区来稳定农民进城就业,改变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现象,利用合理机制,引导先富起来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推动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
&&& 六、结论
&&& 建市以来,随着金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金昌市人口城镇化发展迅速。时至今日,金昌市国民经济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随着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化增速明显放缓,进入稳步较快推进的阶段。工业化对人口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在逐渐减弱,相反,第三产业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开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十二五"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金昌市人口城镇化仍将处于稳步较快推进区间,这段时期内推进城镇化的核心任务将转变为:从根本上改变重速度、轻质量的做法,加快完全城镇化的进程,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把城镇化快速推进与质量提升有机结合起来,促使人口城镇化从不完全城镇化向完全城镇化转变。
&&& 2020年,金昌市人口城镇化水平将可能达到70%这一后工业化时期临界值,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任务仍很艰巨。金昌市地处西北内陆,并不适合走东南沿海发达城市 "自下而上"的人口城镇化模式,而通过发展中心城市带动和小城镇推动"双力"驱动的模式对金昌城镇化发展比较有借鉴意义。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生态承载力方面考虑,充分利用中心区域经济基础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较大、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的优势,大力推进金昌市区的人口城镇化使其成为金昌市生产力布局、人口流向、要素集中的中心区域和全省经济的增长极,争取吸纳较多的人口,带动金昌市人口城镇化的整体水平快速提高是必然选择。同时,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政府的规划引导、优惠政策诱导和直接投资带动来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中小城镇发展进程,可以在一些要素相对集中区域适当的扩大城镇规模,充分开发利用当地优势特色资源,鼎力推动企业培育和集群创导,以非农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培育和集群发展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向重点城镇迁移,从而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村镇集中供水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