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说国家怎么不管实体经济济怎么的

查看: 1870|回复: 24
都说要注重实体经济,农业难道不是实体经济吗?而且是所有实体经济的基础!
在线时间 小时
无农不稳啊!
在线时间 小时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导,中国过半省份粮食难以自给。过去10年,中国粮食的进口依存度10年间从6.2%增长到12.9%,翻了一番,中国人正越来越养活不了自己。
浙江著名杂交水稻研究专家、宁波市农科院副院长马荣荣表示:“上海的粮食自给能力大约为10%,近90%要靠省外调入;浙江只能自给1/3,其他2/3主要依靠黑龙江、江西、安徽三个省份供给;北京、天津、广东、福建等省份均不能自足。”
马荣荣称:“基本的口粮如果有10%的不足,社会可能会出现动乱;如果有30%的不足,那就完全乱掉了。”
在线时间 小时
种粮利润低,使得粮食主产区追求高度工业化和城镇化的“GDP冲动”从未停止;土地失控,使得耕地流失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最大威胁
在线时间 小时
土地价格越高的地区,耕地流失的可能性更大。高地价地区的耕地流失速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中等地价地区的耕地流失速度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在线时间 小时
如今,从苏南、苏北、浙北,一路高速公路过去,已经看不到连片的1000亩以上的农田。而这一切就是在最近10年发生的。10年前,那里还是空旷的连片的万亩良田。现在,良田都变成了房子。
  马荣荣认为,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控得住经济发展对土地侵占,则控得住粮食安全是没问题的,假如控不住,那将很糟糕
在线时间 小时
一个撬动过华夏几千年朝代更替兴衰的词,一个关乎着全人类生死存亡的物,一个再次敲响全中国全世界警钟的锤,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又一次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强调,又一次奏响时代的黄钟大吕!
& & 这个词,这个物,这个锤,就是——粮食!粮食!粮食!
在线时间 小时
以前把农田卖掉建房建厂的是他们,现在说粮食不足的也是他们。要不把在良田上建的房和厂都铲了,退房还田。
在线时间 小时
&&江苏繁体的“苏”由草、水、鱼、禾四字组成,象征着江苏历史上就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新石器时代稻作就出现了苏南太湖地区,唐代生产的粳稻,就已成为王室贡品。杜甫在《后出塞》中言:“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 & 倏忽千余年,转眼新时代。改革开放,激发活力,苏南地区率先燃起乡镇工业星火,率先迈出城镇化步伐。市场经济规律和效益观念,使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出现了“江苏还要不要鱼米之乡”“江南还要不要水稻田”的疑惑和争议。
在线时间 小时
一切以最新文件为准。
在线时间 小时
历史上有“粮仓”美誉的苏州市,耕地每年却以近10万亩的速度消失;据测算,全市GDP总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耕地就要减少4000亩
在线时间 小时
“苏湖熟、天下足”。鱼米之乡的鱼米不值钱了,“有钱不愁买不到粮”之论盛行, 农业占GDP份额仅为6%左右,但其粮食保障、农业增效、就业增收、生态保护、稳定社会等多种功能不断强化和凸显。“鱼米之乡不能花钱跟人家买鱼米;千缩万缩,粮食面积不能缩!”,,这一点我们要始终保持着清醒
在线时间 小时
就调节气候而言,一亩稻田相当于100台5匹的空调;就城市防蓄洪水而言,一亩水稻田能蓄水100立方米,以苏州最多时的420万亩水稻田计算,蓄水总量就超过一个太湖。
在线时间 小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价是百价之基,在中国历史上漫长的农耕时代,凡粮食能自给自足的省份都是较富裕的省份
在线时间 小时
都是网友在自说自话----------中国的粮食如果有问题,看看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就知道了-------
自从有了马铃薯做主粮,有了山芋-------粮食安全就基本没问题了--------马铃薯的产量是二吨,山芋是三至四吨-----
还有一天到晚杞人忧天的要学点专业知识噢
在线时间 小时
农业部总经济师钱克明委员认为,经过多年开垦,以及多方面原因,我国三大传统粮仓都面临资源环境压力问题:南方有的水稻产区重金属污染,华北地下水漏斗扩散,东北黑土层有机质流失。数据显示,我国耕地70%左右为中低产田,基础地力对粮食生产贡献率仅为50%左右,低于欧美国家约20个百分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受污染的耕地有5000万亩。
在线时间 小时
我们细细观察欧美城市,局部讲,像纽约巴黎等大城市当然是不会自己在城里种地的,但放在更大的维度看,这些城市所在的国家恰恰都是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法国是欧洲最大农产品出口国,粮食自己吃不完,一半都出口,这些城市都不用担心会有灾荒和粮食危机,安全感很强!
在线时间 小时
所以,一个城市,地区的现代化有赖于其国家的总体现代化进程,一个人口多,地区禀赋差异大的国家内局部发达地区的现代化极难维系,因为不像欧美有国界,人口源源不断的流入,需要解决就业和居住而引进的大量工厂和住宅,将消耗掉所有的农业用地,成为需大量外部资源维系的超级城市,一但外部条件变化无法提供资源,将玉石俱焚!
在线时间 小时
都是网友在自说自话----------中国的粮食如果有问题,看看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就知道了-------
自从有了马铃 ...
就算苏南人愿意改吃山芋,种山芋也要土地吧!
在线时间 小时
江南水资源条件优越,一向是优质稻米产区和输出地,应该说,完全具有欧美式现代化的先天禀赋条件,但一旦战略失误,追求超级城市,放弃占优势的农业,无原则引进,把全部土地用来搞工厂和城市用地,繁荣就会是沙滩上的海市蜃楼,和移民欧美一样,其实移民来江南要的就是财富和安全感,一旦经济有波动,无工可打,无食可觅,大难来时各自飞,除了剩下钢筋水泥,我们还有什么?江南,将会有千年之憾,万年之悲!
在线时间 小时
就算苏南人愿意改吃山芋,种山芋也要土地吧!
中国有十八亿亩地,种个十亿亩此类植物,根本不会出现饥荒--------欧洲自从有了这两个外来的作物,再没有因为自然原因出现过大规模的饥荒----------有空看看历史
Powered by人民币贬值,实体经济到底有多糟?【技术贴】--百度百家
人民币贬值,实体经济到底有多糟?【技术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今年上半年有一句话:“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比最悲观的经济学家的预期,还要糟糕“。这句话,从这两天人民币的大幅贬值,一定层面得到了印证…
【老路原创】
今年上半年有一句话:“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比最悲观的经济学家的预期,还要糟糕“。这句话,从这两天人民币的大幅贬值,一定层面得到了印证…
【贬值之殇】
中国央行今天下调人民币中间价至6.33,相比于昨日中间价,继续下跌1.6%。这是央行连续第二天大幅下调人民币中间价,昨天下调幅度接近2%,创央行历史上最高。
有消息源称此次下调,目标在10%,未经证实,不妄揣测。但看盘面,今天收盘阶段,央妈强行出手拉升,避免了更大幅度的下探,说明央妈也担心贬值过快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降再降的经济增长预期,即便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勉强达到了7%,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6.8%,然而7月CPI(1.6%)和PPI(下降5.4%,近六年最大同比降幅)数字出来后,外媒和大众对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似乎更加悲观了。
从经济基本面角度看,出口疲弱、美元走强,以及资本大幅外流均可作为此次贬值的宏观原因。然而最直接的导火索,应该是7月出口大跌8.3%,跌幅远超市场预期。普遍意义来说,人民币适度贬值对于促进经济稳定,缓解通缩(是的,通缩,猪疯狂不代表通胀)和减轻货币套利压力,都有正向积极的作用。然而这一次强行出手,显然是冲着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去的。
【转型之迫】
大众消费者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手里的钱,缩水不值钱了,所以朋友圈看到最多的,是后悔没早点出国旅游云云…相比于个人财富的小幅缩水,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整体宏观经济的基本面。
从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就可以预见人民币的贬值,只是时间问题。日本连续QE(量化宽松=印钱),欧盟各国也在今年初陆续QE,全球只有美金仍在坚挺。然而美联储的加息喊了一年多,去年老路在美国期间就在喊,喊到现在,交易员都懒得看美联储议息会议的新闻了,关键词,仍旧是“预期”二字。
美总统参选人特朗普,称人民币贬值将摧毁美国。然而老路不太关心美帝人民,我担心的,是中国现在的实体经济,到底糟糕到什么程度,以至于政府在喊了这么久转型,降息降准了好几轮之后,还是不得不动用了大规模货币武器。
中国现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变革,一方面,实体经济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几乎所有的传统“金山”行业,包括矿、电、出口、零售,都在因为国际国内的需求持续低迷,而坍塌,而崩陷。同时,北上广深的咖啡馆里,几乎所有的80、90后都在热火朝天的讨论创业,孵化器、产业园鳞比栉次。如果在某咖啡馆坐一下午,你会听到一万次转型,两万次大数据,三万次O2O,五万次VC、天使,以及十万次,新三板…
转型二字,已经不是国企面临的行政字眼这么简单,老路接触到的几乎所有线下商业载体,都在主动寻求转型。说实在的,是不是都能转成功,我不敢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到现在还没意识到这个趋势的,在不远的将来,将死不瞑目。
有人说,老路,你是否太武断了,我的线下商业商业模式很好,盈利很棒,虽然幅度不如之前,但是每年都还有两位数的增长,我们沉淀了几十年的线下商业,怎么会在几年内被彻底颠覆?
【冬吴相对论】中,老吴有一个说法,叫做“夏至理论”。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这一天,人们的感受,是热,最热,比较直观的感触是:“夏天来了”。然而,从这一天起,天气的真实走势,是开始变凉了,换言之,这一天的真实意义,是“夏天走了”。
人们总是习惯性的被眼前的既得利益蒙蔽双眼,难得的“觉察者”,也将由于寒号鸟“明天就垒窝“的心态,而掣肘,而固步自封。
【未来之切】
可以预见的是,央行将持续利用货币武器,稳增长,保软着陆。李总理是经济学博士,本届政府深知硬着陆可能给国家政局和老百姓生活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所以,柴静的《穹顶之下》才会被禁,政府不是看不懂那撕人心肺的雾霾和种种成因,而是无奈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这个片子,早几年或者晚几年,政府都有可能是这个题材最大的拥护者,毕竟,这些国家领导人,大量时间居住在北京,他们的孩子,也是雾霾的受害者。
但是现阶段,保增长是一切的前提,稳定的增长和预期,可以保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果实,不会被一朝窃走,可以保证老百姓基础消费生活,不受大的影响,可以保持就业率,可以避免社会动荡…
所以,前段时间的股灾,老路坚定的为国护盘,不是因为我的思想觉悟有多高,而是我知道,这个盘,政府一定不会让它砸,因为这个盘,关乎的不仅仅是股市,而是中国最核心的企业群的融资成本,进而关乎的,是中国的实体经济…
不负责任的预测,美联储号称的9月加息,或将推迟。下半年央行将推出更多的货币政策,降息、降准、降汇率,乃至于直接大规模QE,都有可能,全行业供大于求,全球通缩的大背景下,这一切手段都不会让金融学家意外。
但是,按照吴晓波老师的说法:“2002年底的时候我们的M2,广义货币总量不到19万亿,到了2012年底的时候广义货币总量已经超过94万亿,这十年整个货币总量增加了5倍“。
换言之,现任政府,已经没有太多货币牌可打,这也是为什么总理在一次次的谈”转型“,一次次的谈”互联网+“,一次次的谈”全民创业“…
老路说公众号:laolusay
本公众号只发原创,转载务须注明出处。不赞、不贬、只分析。
阅读:24866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最近传来重磅消息,说从5月1号开始,部分银行的首套房贷执行基准...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体经济怎么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