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佛化家庭,佛教 家庭教育网

怎样建设佛化家庭_新浪佛学_新浪网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
&&&&&&正文
怎样建设佛化家庭
  &文/衍慈法师
  居家者应该懂得治家之法,并要做好自己的角色,人是家庭的一个分子,家庭是社会的雏型,欲想国泰民安,社会净化,必先从从家庭着手;要使空庭美满,必须自身做起。人在社会上生活有两大要素,就是精神上及物质上的需要,怎样才能够充实精神和物质呢?
  一、精神
  精神上归纳有三;即感情,应酬和娱乐。感情是指父母、夫妻、姐妹、兄弟、子女等,这此都是与亲情有关的。所谓人生有三苦,就是少年无父母,中年失配偶,老年无子女,又兄弟姐妹手足。若其中任何一方面感情上有所缺失,或关系破裂,都会导致精神上打击和创伤。
  1、感情
  (1)要建立感情,令精神充实,有以下方法:一对父母要孝顺,孝是孝养,要供养物质口体上所需;顺是顺从,事事不逆父母之意。
  在廿四孝中有些例子,如“丁兰刻木”,丁兰丧父母后,刻木为像,视之如生时一样。又如“孟宗器竹”,孟宗老母病,冬天思笋煮粥食,孟宗在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动天,竹出笋数茎。再如“五祥卧鲤”,继母欲食鲜鱼,时天寒地冻,五祥卧冰求鲤,双鲤跃出。还有“老菜戏儿”,老菜自己已有七十开外,在双亲前不敢称老,还作婴儿戏,以娱双亲。廿四孝所讲的故事,都是为人子女者,用种种方法去孝顺父母。无论如何,这些亦只是世间的孝顺,莲池大师说:“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真正的孝顺是自己道业上有成就。 要持素、念佛,多做好事,助人为乐,并劝父母,信佛佛,使父母离苦得成证果,是名真孝顺。
  (2)夫妇方面,要以真诚相对,真诚就是不虚伪,凡事不要隐瞒,以免引起分歧和误会,无论金钱人事,出人分明,都要坦诚。
  (3)兄弟姐妹方面,要互让互助,各合一致。
  (4)子女方面,自少就以品德薰陶他们,栽培他们德智并重,明白因果,延续佛教优良传统,将来为社会大众服务,这种教育比财富更为重要,因为财产是五家共有的,即:水、火、盗贼、恶王和不肖子,纵若留下金钱给子女,他们未必会珍惜,给他们好好的教养才是最大受用的财富。
  2、应酬
  朋友之交往,也发属于精神上不可缺乏的,主要彼此要有诚信。故结交良朋益友,择善而从很重要。
  3、娱乐
  要选择有意义的娱乐,声色犬马等不良娱乐,只是短暂的麻醉,过后便会觉得得空虚,希勿虚度时光,利用此身要做对大众有好处的事,有意义的事(如做义工、闻法、听经等),才是法乐。
  二、物质
  至于物质方面,是指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我们首先要注意的第一点是“勤劳”。要积极地去工作,才获得所需。佛门讲因果,勤劳是因,所获衣、食、住、行是果,因果丝毫不爽。
  第二是“节俭”。节俭不是吝啬悭贪(自己之财,不肯施人,名悭;他人之财,但欲归我,名贪)节俭是惜福。佛教徒的生活要朴实、简单,此外,凡事要有计划,钱不可乱花,为求福办道而作。
  第三点要注意的是“知足”。佛遗教经云:“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和知者,虽富而贫,知足者,虽贫而富”。所讲知足的人,自己节俭,却乐于布施,为净化而常乐。
  总括来说,精神方面,若能做到六个字:慈爱、忍让,诚实;物质上也有六个字:勤劳、节俭、知足。如果每人仿效这十二个字去做,必能净化人生,家庭美满,充实而布满喜悦。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佛教万年历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组建佛化家庭,欢迎加入“佛友俱乐部”(居士交友)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很多年轻的居士师兄都希望能找到一位同样也是学佛的异性师兄结为夫妻,同修同证,共同组建佛化家庭. 为了服务有此需求的师兄...
  很多年轻的居士师兄都希望能找到一位同样也是学佛的异性师兄结为夫妻,同修同证,共同组建佛化家庭。  为了服务有此需求的师兄们,经佛医堂倡导,由弘南中医研究院主办的项目“佛友俱乐部”特别开设了组织异性学佛师兄交友,促进组建佛化家庭的服务。  佛医堂通过多年的活动积累,在全国有数十万用户,其中有大量未婚的男女师兄都有寻找同样学佛人做人生伴侣的意向。我们会以此为基础通过组织各种佛友活动,比如见面会、佛教文化旅游、共修活动、文艺活动等,引导师兄们相互认识,进而促成有缘的男女师兄的婚姻大事。  请有意愿参加我们此活动的师兄关注我们特别设立的“佛友俱乐部”公众微信(foyou365),我们相关的活动将会通过微信通知,并且我们的义工团队和专家还会可以通过微信为大家进行有关佛化家庭的知识咨询,以及家庭问题、两性情感问题的身心灵咨询。  对于有希望“佛友俱乐部”帮您牵线搭桥,结识同样有组建佛化家庭的异性师兄的朋友,请在关注微信后,把您的个人照片、身份证照片、个人简介和交友需求发给我们,我们将分类登记,以便为您提供帮助。   (“佛友俱乐部”微信号:foyou365)  我们还将在全国一些城市设立实体的“佛友俱乐部”活动场所,提供师兄们会面、交流沟通,和共同学习的服务环境,也欢迎有场地资源的师兄和我们合作此项目。  “佛友俱乐部”是佛医堂为解决现代社会大量男女青年结婚难,婚姻不顺利以及家庭婚姻危机等社会问题所建立的一个解决方案。欢迎更多师兄参与、支持我们的工作!    欢迎关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佛医文化机构——“佛医堂”公众微信(微信号:foyitang95 , 中文ID:佛医堂)  佛医堂义工团队每天都有人在微信值守,为大家解答各种健康知识问题。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foyitang95
欢迎关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佛医文化机构“佛医堂”公众微信,我们每天都有义工值守,为师兄们解答各种健康知识问题.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医院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建设佛化家庭之饮食篇
日 17:25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陈海量
二、饮食常识
食物的目的是:供给热力,促进生长,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供应和补充精力的产生。每一种食物大多数总是含有一种以上的化学成份的。这种化学成份,我们叫它做营养素。它是:1、蛋白质,2、脂肪,3、炭水化合物,4、矿物质,5、醣类,6、维他命,7、水份。
(1)节食与摄生
食物勿贪多,以能消化尽为原则。食的时候,要细嚼缓咽,使津液拌和入食物之中,我们应该使口齿负一部份消化的责任,以省胃力。
食物的温度要适中,不可过冷或过热。冷热过度的食物,非但损伤牙齿,而且能妨碍消化。过硬的食物要伤牙齿,勿要轻易地咬嚼。
进食要有定时,每日三次已足。以午餐为主,早晚不宜过饱。并应戒除不依时的杂食,使胃肠减少劳作避免疾患。
食后不宜立即作事,更不宜用脑;因为饮食之后,血液正聚在胃部,做消化的工作,脑中血液较为减少。若这时去做用脑力或其他的事务,势必使正在胃部工作的血液,转而向脑部或其他方面分散,使胃部消化迟钝,而起消化不良的病症。
进食时不宜饮水,饮水应在食后一小时。以免稀释消化液,发生消化障碍。
水为人体必需品,所以每日三餐外,须给以数次的饮料。最佳的饮料,为沸过的开水。茶和咖啡有兴奋作用,不宜多饮。
当食欲微觉不佳的时候,就应该减少饮食。因为这是胃肠的消化力已经减弱了的警报。假使再加重它的负担,它将同负荷过额重量的牛马一般,要一蹶不振了。佛遗教经,节食章:&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所以在这时必须减食,使胃力恢复正常。
在工作、远行或运动以后,觉得体力疲乏时,不宜多食,也不宜急急就食。应该静躺或倚坐一会儿,再进食物。在进食的时候,须要有愉快的情绪,不要让愤怒闯入我们的餐席中来。在食前或食时遇有不可避免的事故,使我们不得不生气的时候,那时还是牺牲一餐避免用膳,这要比勉强进食妥善得多。
(2)食物要清洁
铁罐头装的食品开启后,要立即把食物倾倒出来,移置在瓷、瓦或其他容器中,因为留在罐中,空气进去,起了化学作用,食物容易变坏,吃了容易中毒。若装食物的罐头是瓷的或玻璃的,就可不必把食物完全倒出,只要把瓶口盖好就是了。
食物、食器和贮食物的处所要注意清洁,否则就要妨碍健康。最好不要在碎裂了的瓷器中盛食物,因为裂缝之中容易藏垢纳污,有被微菌侵入的可能。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杨珏]
标签:&&&&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佛教名博: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佛门祈愿 福满人间:
您目前的位置:>&&&&&&
女佛子寻有缘同修共建佛化家庭
日 17:05:00
86年女,现居兰州,身高162cm,愿寻有缘同修互励互勉,共建佛化家庭。望寻持素,通情达理,诚实孝顺!相貌端严,身高165cm以上。在兰州地区。家中长辈学佛更是尚好,经济基础不限。外地的、学得神叨叨的、神经质的、为满父母愿征婚的、没有结婚能力的“超人”们,敬清自重绕行。找伴侣容易,但找投缘的正信佛子的伴侣不容易,非诚勿扰,QQ。
(以上信息只是为了方便大家,请自行核实消息的准确性)
欢迎投稿:
(国内) &(国际) &&&&
QQ:& &&电话:010-05&&&&&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信箱:(国内)&&(国际)&& QQ:
传真:010-13 &&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
吉祥宝塔迎请: &&010-26&&010-
&&&联系人:子桑&&&联系电话: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A座公寓9B-11C&&邮编:100011&&
&&义工报名&&QQ:&&QQ群:&& &&技术支持:010-23
京ICP证130013号 Copyright & 佛教在线版权您当前的位置:&>&
出处:净慧老和尚
上传时间:
点击次数:
作为在家学佛的人来说,首先是要建立一个佛化的家庭。建立佛化的家庭,并不是说家里供满了佛菩萨像,而是让家庭充满佛教的精神,有礼让,有关怀,有爱心,这才是佛化家庭的内涵。佛化的家庭一定是一个非常清净的家庭,妻子守妻子的责任和义务,丈夫守丈夫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子女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弟子佛教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