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上:设立 监视国王与臣民 破解版,朱元璋设立

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8299所
24小时更新:2825
总量:5721742

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人教版)
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人教版)
资料类别:
所属学科:
适用地区:全国
所属版本:
资料类型:暂无
下载扣点:2点
上传时间:
下载量:689次
文档大小:93KB
所属资料:无
内容简介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明朝君权的加强
【教学任务】
能力 掌握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和明成祖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措施;认识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方法 通过联系、对比、讨论等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纳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明朝的君主专权,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 八股取士。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引入 方案一: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是凤阳花鼓里最知名的唱段,这段歌谣让人不由辛酸地想起朱皇帝。朱皇帝是谁?他和他的继承人是怎样加强君权,发展君主专制的?导入课题。
方案二:图片导入:“猜猜我是谁?”教师出示秦始皇、宋太祖、明太祖等皇帝图片,让学生猜一猜,你知道他们是谁吗?各有什么功绩?导入新课。 教师: 歌谣或图片导入。
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巧思巧答,激发求知欲,讨论学习目标。
1.学生速读课文,了解《同步》中探究过程,掌握本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2.督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中自主探究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与要求,督导学生阅读课文。
学生:(用时:4—6分钟)
1.速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2. 同桌合作,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自己初步尝试解决问题。
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一)明朝的建立:
(二)⑴如果是你面对这种局面,你会怎么办?谈一谈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是什么?{政治上的措施}
⑵教师设疑:行省制度和丞相制度分别始于何时?为什么要废除?代之以什么制度?
【过渡】明太祖大权独揽,君权空前加强,可他还担心:不知官员是否忠心,百姓是否臣服?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其目的是什么?{司法上的措施}
(三){历史与现实}:
让生阅读课本89页中间小字部分了解特务机构的设置。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分析特务机构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过渡】明太祖“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但他生性多疑:知识分子心眼太多,该怎样才能让他们乖乖听话呢?{思想上的措施}
(四)依据教材89页,思考:
⑴明朝的科举考试有怎样重大变化?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⑵分组讨论:学习了八股取士之后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过渡】明太祖加强君权,分封藩王,给后来即位的建文帝带来了麻烦。建文帝是如何做的?有什么样的悲剧发生?明成祖即位后,又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⑴迁都北京时间
年,以加强中央对
⑵军事上,继续执行
⑶司法上,明成祖增设
特务机构。 (一)此问题包括明朝建立的背景、时间、建立者、都城。问题简单,可让学生用2分钟识记回答。
(二)创设情景:【明太祖的烦恼】(找两位同学扮演大臣,一位扮演朱元璋)
1、一位大臣上奏: “……地方各行省长官统管地方,职权极重,难以调遣……”
2、另一位大臣上奏:“丞相胡惟庸位居百官之首,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3、朱元璋的自白:国家初建、政局不稳,我当如何巩固统治呢?
⑴(充当小谋士,依据教材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生畅所欲言。)
⑵让生思考后回答:行省制度始于元朝,统一管辖一个省的政务,职权极重,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所以明太祖下令废行省,设三司;
丞相制度始于秦朝,为防止丞相专权,明太祖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从中央到地方,权力都集中于皇帝一人,君权空前加强。
措施:司法上,明太祖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其目的是监视、侦察臣民。(教师点拨: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有特色的。)
(三)生各抒己见如:侵犯了人民的平等权、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名誉权等,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应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前后联系了解科举制度的变化,明确八股取士考试范围、试卷文体、结果。
⑴教师利用P90“动脑筋”思考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积极、消极影响)认识八股文的作用:这种高压专制、严格控制的奴化训练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但又是考试向标准化的重要发展。
⑵情感渗透:八股取士摧残了知识分子,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今天的考试制度突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我们应努力学习,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让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师提出的问题。
拓展延伸 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和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中有哪些是前代未曾出现过的?说明了什么? 尝试用列表法比较,前后联系,延伸升华(虽然君权空前强化,但正说明:明朝时我国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
反思完善 指导学生动手用图示法整理本课的历史线索梳理知识点、提高认识:
(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封建制度走向没落……)
废丞相(中央)
八股取士(知识分子)
削藩(皇族)
(群臣﹑人民)
废行省(地方)
教学问题最佳解决方案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预览已结束,如需查看所有内容,请下载资料!
对不起,此页暂时无法预览!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人教新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自学案(无答案)_学科网
0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全国热门地区
知识点初中高中试题试卷中高考中考高考资讯知识点初中高中试题试卷中高考中考高考资讯知识点初中高中试题试卷中高考中考高考资讯知识点初中高中试题试卷中高考中考高考资讯知识点初中高中试题试卷中高考中考高考资讯知识点初中高中试题试卷中高考中考高考资讯知识点初中高中试题试卷中高考中考高考资讯知识点初中高中试题试卷中高考中考高考资讯知识点初中高中试题试卷中高考中考高考资讯试题试卷中考资讯试题试卷试题试卷试题试卷
人教新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自学案(无答案)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预览已结束,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自学案
编写:邓国智
审核:张海琦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建立的史实及经济的发展,掌握明朝强化皇权的特点;
2、掌握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及评价明朝的科举制度。
【学习重点】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八股取士
【自主学习】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明朝的建立:
称帝,建立明朝,定都
(南京),他就是
3、元朝的灭亡:1368年,明军攻占
,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目的: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①在地方:取消
”;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地方。
②在中央:废除
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分散兵权,把大都督府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
③司法上:设立“
”,监视臣民。朱元璋设立
,明成祖设立
3、影响:废丞相,设厂卫,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
[来自e网通客户端]
学案,导学案,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七年级,全国,初一,2017,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审核人:历史李应奇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Copyright &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人人文库美如初恋!
&&&&&&PPT文档下载
您还没有登陆,请先登录。登陆后即可下载此文档。
合作网站登录:
2: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3: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侵权投诉
【中考夺分自主复习案(广西)】2015年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6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共41张PPT)
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2.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3.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的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4.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对台湾的管辖。5.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6.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7.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考点梳理┃考点1明朝君权的加强一、明朝的建立________年初,________建立明朝,定都________,他就是明太祖。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________,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1368应天朱元璋大都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1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________,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2在中央废除________,撤销中书省,由________分理朝政,直接对________负责。2.司法上设立特务机构________明太祖,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三司丞相六部皇帝锦衣卫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3.思想上科举考试实行________。2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__________。3评价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我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八股取士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八股文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北平的燕王________发动靖难之役,打败建文帝,登上皇位,他就是明成祖。2.明成祖1421年迁都________增设特务机构________,继续执行削藩政策。__________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夺分点拨】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北京东厂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厂卫特务朱棣考点2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1.目的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________下西洋。2.时间1405________年,郑和先后七下西洋。3.到达地区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____________。4.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________。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郑和1433非洲东海岸航海家二、戚继光抗倭二、戚继光抗倭1.背景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________。倭寇严重威胁我国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经过明政府派________率戚家军抗击倭寇,开赴________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剿灭福建、广东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3.戚继光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英雄,他的抗倭业绩,永远载入史册。4.戚继光抗倭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倭寇戚继光台州民族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1553年,________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夺分点拨】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明朝前期,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造船技术不断提高,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等郑和从小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明成祖的支持。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葡萄牙考点3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女真族首领____________统一了女真各部。他于1616年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2.皇太极继承汗位,重视发展生产,改女真族名为________。________于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3.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山海关,迁都________,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皇太极努尔哈赤满洲北京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清初,军国大事由______________讨论决定。2.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时设立________,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时撤销。________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3.为加强君主专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乾隆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军机处康熙雍正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间族名政权建立者唐朝靺鞨渤海1115年女真金完颜阿骨打1616年女真后金努尔哈赤1636年满洲清皇太极【夺分点拨】满洲发展的历史考点4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收复台湾开辟荆榛逐荷夷1.明朝后期,________殖民者侵占了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2.1683年,清军入台,1684年清朝设________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________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荷兰台湾府台湾府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二、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1.17世纪中期,________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堡实际上是入侵雅克萨和尼布楚。2.________两次下令清军进行__________之战,打败了沙俄侵略者。3.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谈判,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夺分点拨】清朝前期在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上所作的努力①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②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③清朝取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遏制了沙俄在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④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尼布楚条约沙俄康熙帝雅克萨一、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1.措施1确立册封制度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____________,赐予达赖喇嘛封号。________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从此,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____________的册封。2设置驻藏大臣雍正帝时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____________。驻藏大臣代表________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2.影响清朝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考点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达赖五世中央政府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康熙帝驻藏大臣中央二、清朝加强对新疆的管辖1.回部指主要信仰____________的维吾尔等族人民居住的天山以南广大地区。2.叛乱乾隆时,回部上层贵族________和________,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3.平定________下令调兵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4.管理清朝在新疆设置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军队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伊斯兰教小和卓大和卓乾隆帝伊犁将军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三、土尔扈特回归祖国1771年初,蒙古土尔扈特部众,在其杰出首领________民族英雄的领导下,摆脱了俄国的控制和压迫,踏上了回归祖国的征途。__________的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渥巴锡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土尔扈特部四、清朝疆域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________,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____________,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____________,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南海诸岛葱岭西伯利亚钓鱼岛【夺分点拨】1历朝与西藏的关系请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①唐朝与吐蕃是友好关系,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②元朝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部分,元政府设宣政院管理西藏。③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确立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2请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①西汉设西域都护东汉重设西域都护。②唐朝时,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③清朝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考点6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业明朝后期引进的农作物品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手工业明朝时南北方都有棉纺织业基地________是明朝丝织业中心,清朝时________后来居上明朝时__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________畅销海内外。3.商业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________和________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北京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苏州南京景德镇青花瓷器南京4.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早期的________,机工是早期的____________。他们之间是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__________性质的生产关系。到了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了,生产规模也进一步扩大。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资本家雇佣工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二、闭关锁国的政策1.原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2.含义严格限制____________。3.表现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只开__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____________统一经营管理贸易。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广州对外贸易广州十三行4.影响1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2消极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夺分点拨】闭关锁国的政策启示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与民族都不可能与世隔绝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对外交往中要注意学习他国的长处来发展自己。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考点7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建筑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1.__________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城中心的________今称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2.明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蜿蜒六千余千米,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嘉峪关明成祖紫禁城鸭绿江二、科技1.明朝李时珍著有____________,这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这部书后来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2.明末宋应星著____________,书中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被外国学者称为__________________。3.明朝徐光启著有____________,这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我国农学史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古典小说1.明清时期是古典小说的高峰。明清古典小说的特点反抗封建传统,突出个性,反映现实问题。2.元末明初,罗贯中著有____________,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3.元末明初,施耐庵著有____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4.明朝中期,吴承恩著有____________,这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5.清朝曹雪芹著有____________,这是我国古典小说的________。书中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这本书具有高度的________________。曹雪芹写了前80回,高鹗续写了后40回。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高峰思想性和艺术性四、戏剧的繁荣1.___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____________,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2.清朝中后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五、书法的成就1.明朝书法家__________的作品,兼有颜骨赵姿之美。2.明末画家________,善用泼墨,其代表作品是墨葡萄图清朝的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徐渭的笔墨纵横手法,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代表作品有兰竹图。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徐渭汤显祖牡丹亭京剧董其昌【夺分点拨】明清时期阻碍科技发展的因素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物质基础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文化专制政策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总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根源。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考点导悟┃新疆、西藏、台湾的问题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地区史实启示新疆西汉时设西域都护,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新疆、西藏、台湾自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任何分裂祖国的阴谋都不能得逞唐朝时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清朝时设立伊犁将军西藏唐朝时和同为一家元朝时设宣政院,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台湾三国时吴国派船队曾到夷洲元朝时加强对琉球的管辖清朝时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顾炎武曾批评明朝一种制度败坏人才超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其矛头指向了A.锦衣卫B.内阁C.六部D.八股文2.福州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明代在福州长乐补充给养后率领船队下西洋的历史人物是A.鉴真B.玄奘C.郑和D.戚继光3.600多年前,先后七次远洋航行的中国航海家是A.岳飞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4.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A.明太祖B.明成祖C.雍正D.乾隆DC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BC5.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你认为这个挽联要称颂的是谁A.郑成功B.文天祥C.戚继光D.岳飞6.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作出重要贡献的是A.康熙帝B.雍正帝C.乾隆帝D.道光帝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把德国绘制的第一幅精确的中国地图注明台湾、澎湖群岛、钓鱼岛都是中国领土赠送给国家主席习近平。350多年前,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郑和D.林则徐AAB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9.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事务的是A.安西都护府B.宣政院C.伊犁将军D.驻藏大臣10.中国古代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军事斗争得到维吾尔族人民大力支持的是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雅克萨之战11.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愿望的是①郑和下西洋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设置驻藏大臣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CD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2.众所周知,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李时珍的一部医书里面,收集了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被称为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它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千金方13.被后世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徐霞客游记14.绵阳市平武县城内的报恩寺被誉为深山故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当地土司在北京故宫完工后不久,仿照其样式而修建。请判断它修建的时代应该是A.唐朝B.北宋C.元朝D.明朝15.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机构设置,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下列制度或机构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行省制度②八股取士③科举制④驻藏大臣⑤台湾府A.③②①④⑤B.③①②⑤④C.③①②④⑤D.②③①④⑤CB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DB二、非选择题16.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学家田余庆教授在论文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中对中国历史上的三个统一时期进行系统的论述。文章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土开发和国家统一的关系。阅读以下相关摘要,回答问题。材料一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材料二秦汉以后到元是第二个阶段,这个时候中国北方、东部和西部结合在一起,要开发的地区是广大的中国南方当然,南方处在落后状态,又有很多民族存在,跟北方交融不那么容易完成。历史为此付出了1000多年的时间。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材料三到了元以后,中国的统一,从地域方面来说进入了第三个时期,理由是开发大西部。元以后,实际上在东部的南北,没有再出现分裂的可能性,问题在于西部。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是对于中国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开启一个新的起点。美国在19世纪开发西部,以至于西部和东部走向平衡,维持了美国今天的国情局面。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分封制。郡县制。2材料二涉及了南方的开发过程。到宋代出现的什么谚语证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前期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在西部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吸取经济上的均衡发展政治制度的有力保障与民族分裂势力进行坚决斗争。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7.自去年以来,日本右翼势力围绕着钓鱼岛问题制造各种事端、开展日美联合夺岛军演等系列活动,引起中国人民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等问题的极大关注。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收集到了以下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材料一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材料二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结合。1图a中的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图b情境发生在1662年初我国的某宝岛,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戚继光率军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217世纪中期,面对图c的情境,清政府哪位皇帝组织哪两次反击战最终双方签订了哪一条约从而解决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康熙皇帝雅克萨反击战。尼布楚条约。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观点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史实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4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联系当今中日钓鱼岛问题,谈谈讨论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要坚决同一切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势力和行为作斗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等。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材料一中的军机大臣在什么机构中工作由材料可以看出军机大臣的职责是什么军机处。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将皇帝的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2材料二中的进士因诗被杀,这是清朝实行什么政策的结果清初这种做法有何影响文字狱。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3上述机构的设立和政策的实施,清朝统治者是出于什么目的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第五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本文(【中考夺分自主复习案(广西)】2015年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6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共41张PPT))为本站会员(wjb005)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copyright@
人人文库网网站版权所有
苏ICP备号-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臣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