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有金融业么,如果有,是什么形式的

版权信息/苏联金融战役与罗纳德·里根
  苏联金融战役与·里根书名:苏联金融战役与罗纳德·里根
  ISBN:5
  作者:江晓美
  定价:¥15.00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苏联金融战役与罗纳德·里根
  金融人物新传”系列丛书,以图说的形式,介绍了世界财经领域的9位杰出人物。他们分别是J.P.摩根、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肯尼迪、乔治?索罗斯、达?芬奇、蒙代尔、乔治?华盛顿、拿破仑和罗纳德?里根。《:苏联金融战役与罗纳德?里根》《苏联金融战役与罗纳德?里根》为该系列丛书之一,介绍了罗纳德?里根担任美国总统期间的金融成就以及苏联金融战役。全书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可作为普及读物使用。《苏联金融战役与罗纳德?里根》由江晓美编著。
书摘/苏联金融战役与罗纳德·里根
  苏联金融战役与罗纳德·里根最新章节试读: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一个超级大国突然消失了。苏联地区的经济和金融陷入休克状态,俄罗斯车臣地区的复杂局势,一直延续至今。2008年8月俄罗斯和斯大林的家乡(原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格鲁吉亚)围绕南奥塞梯问题,爆发了短暂的军事冲突。20世纪80年代,苏联人口与美国基本相当,苏联解体前的人口约为2.3亿。苏联是一个工业国,出口和国内产值构成中,工业品和工业是主力军。俄罗斯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原材料供给国之一。俄罗斯大量出口天然气、木材、原油、煤炭、铝、铁矿砂,原材料出口成了俄罗斯国民经济的支柱。俄罗斯男性的平均寿命为58.6岁,比苏联时期的68岁下降了10岁左右。俄罗斯是欧洲男性平均寿命最低的国家(注1)。截止到戈尔巴乔夫时代开始的1985年,苏联工业总产值相当于同期美国的80%(注2)。戈尔巴乔夫接受了华尔街金融专家制订的“休克方案”之后,苏联在不到1000天的时间里,陷入了全面的崩溃。日,苏联解体。1992年,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7181亿卢布。按照官方汇率,此时俄罗斯产值为3773.56亿美元。这个数字不能真实反映1992年俄罗斯的真实产值。1992年,卢布与美元的黑市比价,已经达到36卢布兑1美元的水平了。1992年,美国产值为59373亿美元(注3)。即便按照较高的官方汇率,1992年俄罗斯的产值也只有美国同期产值的6.3%。如果按照卢布的实际汇率计算,1992年俄罗斯的产值,已经低到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地步。苏联解体前,已经建立了独体制行董事会,俄罗斯继承了独立央行体制。苏联央行一度超量释放卢布流动性,制造了惊人的烈性通货膨胀。卢布迅速贬值,小面额卢布的币值一度小于卢布纸币的印刷成本。1994年,俄罗斯央行开始更换货币,新卢布替代了旧卢布。1994年的新旧卢布兑换率为l新卢布兑换1000旧卢布。此时,5新卢布等于……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19:10:44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美国金融殖民:几亿美元掏空苏联七十年财富
中国网 .cn  时间:
10:21   
苏联卢布的骗局
苏联卢布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货币之一,自沙皇俄国到前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其影响力随着其国际地位的变化几经沉浮。当历史的车轮滚动到1989年的时候,卢布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就是在这一年,苏联对外宣布进行汇率体制改革,从原来的固定汇率制转变为实行双重汇率制。日苏联解体后,卢布的使命在俄罗斯联邦得以延续,但是其地位已经摇摇欲坠,大不如前了。再次发生动荡是不可避免的。果然,1993年俄罗斯政府进行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卢布改革,以新版的卢布代替旧版的卢布,1961年开始发行的旧卢布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金融不设防的莫斯科,在毫无准备和监管的情况下开始金融自由化,就是这一举措给苏联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奉为西方经典的市场经济改革开始实施,毫无计划和标准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开始逐渐推广。在看似公平的条件下,苏联原有的国有企业被平分给了每个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时每个苏联公民大概分到了10万——15万卢布左右的国有资产,当然是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证券化的形式。10万——15万卢布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一大笔财富,约合4万美元左右。但是,当苏联人民集体狂欢的时候,他们却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拿到的只是账面的证券化的财富,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些证券都是以卢布——苏联卢布计价的,看吧,一场财富的公开掠夺由此开始。
在进行国有企业和汇率改革的同时,苏联开始了无序的金融开放。各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开始蜂拥而入,其营业网点和机构在苏联及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遍地开花。现代经营管理、私人银行服务、国际标准结算、香浓的咖啡、高档的营业场所再加上“迷人”的微笑,一切看起来是那样美好。
各个外资银行通过在发达国家市场磨炼出来的一整套的营销手段,高息揽存和收买拉拢苏联企业的卢布储蓄。永远需要排队的苏联国有银行被抛弃了,苏联人民的存款发生了大转移。苏联解体后,变本加厉的金融投资者又通过其他工程从俄罗斯各金融机构大肆借贷卢布,并支付高额的利息。
当俄罗斯人民、企业、金融机构甚至俄罗斯中央银行都短暂地享受了“免费的午餐”和香浓的咖啡,并呼吸了自由市场的新鲜空气后,一场真正的金融掠杀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收网了。当为大肆做空卢布而借贷来的俄罗斯储户和国有银行的卢布到位后,卢布的悲惨命运便开始了。大规模唱衰卢布和前苏联国有企业的“研究报告”开始充斥国际金融界——“前苏联国有企业根本没有自生能力”,“前苏联国有企业债券被严重高估”,“卢布需要重新定价”,“卢布应该采取更加自由的市场化浮动”。
一面是国际金融机构精准的研究报告和国际金融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一面是不断快速下跌的前苏联国有企业证券价格。前苏联人民惊呼“怎么了”,但是已无力回天,只能加入卖出的大军当中,不停地“卖出、卖出、卖出”,而市场则“暴跌、暴跌再暴跌”。就这样,微笑的外资和金融投资者用借来的别人的钱(前苏联人民、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钱)收购了前苏联的国有企业。
在卢布汇率市场崩溃后,原来设下金融骗局的国际资本劫掠者仅仅用少得可怜的美元就结清了原来的巨额卢布债务,并且低价买入了前苏联的国有资产。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赚了,而且是大赚,是疯狂的掠夺。就是这样,美国仅仅动用了几亿美元就把前苏联人民积攒70年的财富——价值28万亿美元的财富赚到了手。
文章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 宇文拓
1           
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电话: 86-10- 主编信箱 :luoqi@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苏联卢布的骗局:美国仅用几亿美元卷走其28万亿财富
我的图书馆
苏联卢布的骗局:美国仅用几亿美元卷走其28万亿财富
  核心提示:在卢布汇率市场崩溃后,原来设下金融骗局的国际资本劫掠者仅仅用少得可怜的美元就结清了原来的巨额卢布债务,并且低价买入了前苏联的国有资产。就是这样,美国仅仅动用了几亿美元就把前苏联人民积攒70年的财富——价值28万亿美元的财富赚到了手。
  本文摘自《金融殖民》 作者:刘福堆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在看似光鲜且迷离的金融世界中,长久以来存在着不为大众所知的一些事实,在这些被人们遗忘的历史角落里,隐藏着极其强大的力量,在金融黑幕后的博弈才真正决定我们现实世界中金融的运行。
  苏联卢布的骗局
  苏联卢布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货币之一,自沙皇俄国到前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其影响力随着其国际地位的变化几经沉浮。当历史的车轮滚动到1989年的时候,卢布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就是在这一年,苏联对外宣布进行汇率体制改革,从原来的固定汇率制转变为实行双重汇率制。日苏联解体后,卢布的使命在俄罗斯联邦得以延续,但是其地位已经摇摇欲坠,大不如前了。再次发生动荡是不可避免的。果然,1993年俄罗斯政府进行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卢布改革,以新版的卢布代替旧版的卢布,1961年开始发行的旧卢布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金融不设防的莫斯科,在毫无准备和监管的情况下开始金融自由化,就是这一举措给苏联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奉为西方经典的市场经济改革开始实施,毫无计划和标准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开始逐渐推广。在看似公平的条件下,苏联原有的国有企业被平分给了每个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时每个苏联公民大概分到了10万——15万卢布左右的国有资产,当然是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证券化的形式。10万——15万卢布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一大笔财富,约合4万美元左右。但是,当苏联人民集体狂欢的时候,他们却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拿到的只是账面的证券化的财富,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些证券都是以卢布——苏联卢布计价的,看吧,一场财富的公开掠夺由此开始。
  在进行国有企业和汇率改革的同时,苏联开始了无序的金融开放。各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开始蜂拥而入,其营业网点和机构在苏联及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遍地开花。现代经营管理、私人银行服务、国际标准结算、香浓的咖啡、高档的营业场所再加上“迷人”的微笑,一切看起来是那样美好。
  各个外资银行通过在发达国家市场磨炼出来的一整套的营销手段,高息揽存和收买拉拢苏联企业的卢布储蓄。永远需要排队的苏联国有银行被抛弃了,苏联人民的存款发生了大转移。苏联解体后,变本加厉的金融投资者又通过其他工程从俄罗斯各金融机构大肆借贷卢布,并支付高额的利息。
  当俄罗斯人民、企业、金融机构甚至俄罗斯中央银行都短暂地享受了“免费的午餐”和香浓的咖啡,并呼吸了自由市场的新鲜空气后,一场真正的金融掠杀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收网了。当为大肆做空卢布而借贷来的俄罗斯储户和国有银行的卢布到位后,卢布的悲惨命运便开始了。大规模唱衰卢布和前苏联国有企业的“研究报告”开始充斥国际金融界——“前苏联国有企业根本没有自生能力”,“前苏联国有企业债券被严重高估”,“卢布需要重新定价”,“卢布应该采取更加自由的市场化浮动”。
  一面是国际金融机构精准的研究报告和国际金融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一面是不断快速下跌的前苏联国有企业证券价格。前苏联人民惊呼“怎么了”,但是已无力回天,只能加入卖出的大军当中,不停地“卖出、卖出、卖出”,而市场则“暴跌、暴跌再暴跌”。就这样,微笑的外资和金融投资者用借来的别人的钱(前苏联人民、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钱)收购了前苏联的国有企业。
  在卢布汇率市场崩溃后,原来设下金融骗局的国际资本劫掠者仅仅用少得可怜的美元就结清了原来的巨额卢布债务,并且低价买入了前苏联的国有资产。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赚了,而且是大赚,是疯狂的掠夺。就是这样,美国仅仅动用了几亿美元就把前苏联人民积攒70年的财富——价值28万亿美元的财富赚到了手。
  石油峰值与日本工业命断
  让我们一起重新回顾日本被金融殖民的整个过程。在第一个层面上,利用美国石油需求的转移,提高日本企业的生产成本,最终导致了日本工业的衰落。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俄罗斯真的沦落为“二流国家”了吗?
作者:腾飞说史
苏联大量的优质国有资产被寡头窃取,这就是俄罗斯老百姓所说的:&私有化就是私夺化。&
其他国家在经济改革中也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但是这些国家本身计划经济的盘子就小,部分国有资产被侵夺的同时却放开了其它的领域,其它领域的蓬勃发展,那点国有资产最终也算不了什么。
苏联的计划经济太大了,国有资产太优质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是俄罗斯经济走向不归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俄罗斯的国有资产被寡头窃取,在叶利钦时代形成了寡头政治,就是所谓的&7寡头议政&,这7个寡头不得了,控制了国民经济80%的财富,甚至可以到叶利钦的办公室去拍桌子。
这7个寡头最著名的就是别列佐夫斯基,他黑白两道通吃,有官员对他不满,他就强迫总统把他撤职,有记者打算报道他,他就派杀手把记者暗杀,而且还出卖军事科技给外国。
在车臣战争中别列佐夫斯基出售武器给叛军,帮倒忙,当俄军处于优势的时候,他就下令停止进攻,分散部队,断绝空军支援,当俄军遭到叛军围攻的时候他又下令其它各部队原地待命,见死不救。
他曾经资助普京上台,但是普京上台以后并没有给他相应的回报,于是他又公开反对普京,和普京唱反调。当然最后被普京整肃,普京以金融诈骗、贪污腐败为罪名起诉他,2001年别列佐夫斯基移民英国并寻求政治庇护。
普京上台以后,寡头遭到整肃,7个犹太寡头有6个都离开俄罗斯。但是呢?新的政商集团又形成了,这批新兴的俄罗斯巨富,往往与普京本人有密切的关系。
俄罗斯之所以未能解决经济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还是在于政治体制的局限性,决策没有监督,总统权力过大,使得各项经济政策无法做到集思广益,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错误。
普京上台以后,俄罗斯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这就是所谓的&石油福利&,普京把俄罗斯的石油收入变成福利,发放给民众。但是,这种福利受到了国际油价的影响,油价高的时候,老百姓的生活就不错,油价低的时候,老百姓的生活就拮据了。
普京在经济领域的作为乏善可陈,但是呢,却在俄罗斯人民的心目中赢得了威望,俄罗斯人崇尚个人威权,这是一个战斗的民族。普京在国际舞台上与美国人唱反调,总能赢得俄罗斯人民的拥护。普京把俄罗斯的国家插到了克里米亚半岛,俄罗斯举国欢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怀,让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生活其实还是很拮据的。
(俄罗斯T-50战斗机,光鲜的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惨淡经营)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或构成投资建议。欢迎媒体或公众号转载商业见地网内容,,违者必究。
欢迎您发表评论,部分评论会被推荐进,商业见地网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
会员评论数据加载中,请稍侯...
会员评论数据加载中,请稍侯...
会员评论数据加载中,请稍侯...
Business World, Business Wisdom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分享全球商业乐趣苏联28万亿财富被美骗走是怎么回事?
日期: 09:53:03 && 编辑:27军事网 && 来源:27dy军事
在看似光鲜且迷离的金融世界中,长久以来存在着不为大众所知的一些事实,在这些被人们遗忘的历史角落里,隐藏着极其强大的力量,在金融黑幕后的博弈才真正决定我们现实世
文章《苏联28万亿财富被美骗走是怎么回事?》由作者投稿编辑于 09:53:03 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在看似光鲜且迷离的金融世界中,长久以来存在着不为大众所知的一些事实,在这些被人们遗忘的历史角落里,隐藏着极其强大的力量,在金融黑幕后的博弈才真正决定我们现实世界中金融的运行。
苏联卢布的骗局
苏联卢布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货币之一,自沙皇俄国到前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其影响力随着其国际地位的变化几经沉浮。当历史的车轮滚动到1989年的时候,卢布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就是在这一年,苏联对外宣布进行汇率体制改革,从原来的固定汇率制转变为实行双重汇率制。日苏联解体后,卢布的使命在俄罗斯联邦得以延续,但是其地位已经摇摇欲坠,大不如前了。再次发生动荡是不可避免的。果然,1993年俄罗斯政府进行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卢布改革,以新版的卢布代替旧版的卢布,1961年开始发行的旧卢布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金融不设防的莫斯科,在毫无准备和监管的情况下开始金融自由化,就是这一举措给苏联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奉为西方经典的市场经济改革开始实施,毫无计划和标准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开始逐渐推广。在看似公平的条件下,苏联原有的国有企业被平分给了每个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时每个苏联公民大概分到了10万&&15万卢布左右的国有资产,当然是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证券化的形式。10万&&15万卢布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一大笔财富,约合4万美元左右。但是,当苏联人民集体狂欢的时候,他们却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拿到的只是账面的证券化的财富,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些证券都是以卢布&&苏联卢布计价的,看吧,一场财富的公开掠夺由此开始。
在进行国有企业和汇率改革的同时,苏联开始了无序的金融开放。各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开始蜂拥而入,其营业网点和机构在苏联及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遍地开花。现代经营管理、私人银行服务、国际标准结算、香浓的咖啡、高档的营业场所再加上&迷人&的微笑,一切看起来是那样美好。
各个外资银行通过在发达国家市场磨炼出来的一整套的营销手段,高息揽存和收买拉拢苏联企业的卢布储蓄。永远需要排队的苏联国有银行被抛弃了,苏联人民的存款发生了大转移。苏联解体后,变本加厉的金融投资者又通过其他工程从俄罗斯各金融机构大肆借贷卢布,并支付高额的利息。
当俄罗斯人民、企业、金融机构甚至俄罗斯中央银行都短暂地享受了&免费的午餐&和香浓的咖啡,并呼吸了自由市场的新鲜空气后,一场真正的金融掠杀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收网了。当为大肆做空卢布而借贷来的俄罗斯储户和国有银行的卢布到位后,卢布的悲惨命运便开始了。大规模唱衰卢布和前苏联国有企业的&研究报告&开始充斥国际金融界&&&前苏联国有企业根本没有自生能力&,&前苏联国有企业债券被严重高估&,&卢布需要重新定价&,&卢布应该采取更加自由的市场化浮动&。
一面是国际金融机构精准的研究报告和国际金融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一面是不断快速下跌的前苏联国有企业证券价格。前苏联人民惊呼&怎么了&,但是已无力回天,只能加入卖出的大军当中,不停地&卖出、卖出、卖出&,而市场则&暴跌、暴跌再暴跌&。就这样,微笑的外资和金融投资者用借来的别人的钱(前苏联人民、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钱)收购了前苏联的国有企业。
在卢布汇率市场崩溃后,原来设下金融骗局的国际资本劫掠者仅仅用少得可怜的美元就结清了原来的巨额卢布债务,并且低价买入了前苏联的国有资产。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赚了,而且是大赚,是疯狂的掠夺。就是这样,美国仅仅动用了几亿美元就把前苏联人民积攒70年的财富&&价值28万亿美元的财富赚到了手。
石油峰值与日本工业命断
让我们一起重新回顾日本被金融殖民的整个过程。在第一个层面上,利用美国石油需求的转移,提高日本企业的生产成本,最终导致了日本工业的衰落。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年、年以及年。对危机的成因众说纷纭,而不经常被人提及的则是美国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对油价的涨跌进行分析,或许将获得不同于成见的全新认识。
从世界石油贸易史的角度看,年,美国几乎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到了1970年,美国石油产量达到了顶峰,年产量达4.8亿吨。在这一石油产量峰值后,美国开始人为地降低本国的石油开采量,通过进口中东地区的石油来替代本国的石油生产。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向海外转移的石油需求,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这才是中东战争背后真正的经济推动因素。
&两伊战争&打开了中东战争之门,直接引发了之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战争、随后的海湾战争以及对伊拉克10年的石油出口制裁,一直到后来的伊拉克战争。这些危机和动荡的背后,始终如一的是来自美国的巨量石油需求。在前两次石油危机时代,美国的石油消费量稳占世界总需求量的30%,近年来虽然有所下降,但是美国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5%左右,换言之,世界石油的1/4依然是美国消费的。
当石油危机产生后,美国的石油需求其实已经转移到日本,日本实际上为石油危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直接提高了日本的生产成本,挤压了日本的利润空间,而在美国需求转移之外,其货币政策也对石油价格上涨进行了&推波助澜&。
大宗商品价格一般是以美元计价的,降息促使美元贬值,促发了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冲高。在资本寻找增值的过程当中,石油无疑是最理想的品种。大量对冲基金的炒作是石油一路走高的主要驱动力。作为全球经济的血液,石油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兴衰。正本清源,其实历次世界石油危机都来自两大推动力量&&美国的需求转移和美国过于放松的货币政策,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可能也在于这两大推动力的走向。
打一个比方,美联储打开利率的水龙头开始放水,美国财政部通过发债,不断将美元注入世界金融体系,导致石油期货价格越涨越高。这种图景下,石油就像是地震中形成的&堰塞湖&,而&堰塞湖&的下方就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
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样,石油价格高涨形成的&堰塞湖&冲击下来,最终受损最大的就是当时的日本。日本在当时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核心的位置。美国的石油需求主要转移到了日本,促使日本的石油需求高涨。这种转移的石油需求全面推高了日本的通货膨胀。之后美国又不负责任地实行放松的货币政策,最终高涨的石油价格全面摧毁了日本的货币汇率体系,这相当于牺牲了日本的利益,最终解决了美国的问题。而美国付出的只是多印了些钞票。
美国放任货币政策和巨额的金融救援计划,转移的石油需求成为石油价格高涨的背后推手,而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的行为&火上浇油&。通过石油价格高涨,带动粮食价格高涨,这一切最终摧毁了日本的经济。
次贷危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为何美国投资银行高盛能借机发财?难道美国前总统布什和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真的不知道危机会到来吗?
在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全新年代,美国统治力量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替代战争的新方案。这时,美国房地产市场次贷危机出现了。是巧合吗?不,次贷危机就是这样的替代品。
金融&摇头丸&&&本金与汇率连接证券实际上是一种有杠杆效应的外汇汇率赌博契约,而它将自己伪装成为一种债券,通过各种复杂的方式将对购买者不利的对赌汇率隐藏起来。它们的发行人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公司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机构。与其他债券不同的是,这种债券到期的时候不是直接偿付全部本金,而是通过一个复杂得不能再复杂的与各种汇率连接的公式来计算得出应付金额,这就为贩卖金融鸦片,坑害投资者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由于本金与汇率连接证券经常被金融殖民者包装成AAA级或者政府债券,这样对于手上握有大量现金需要投资的政府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大公司的财务投资部门吸引力巨大。这种金融毒品已经让中东、日本等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深受其害。
金融&K粉&&&非美元债券实际上也是一种结构性票据,金融殖民者会把这种金融毒品特别诱人地描绘成&对冲美元贬值&的最佳工具。在泰国发生经济危机前,金融殖民者就贩卖非美元债券-&泰铢联结结构性票据&,这种金融毒品在当初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是后来买了这种金融毒品的人,无不&粉身碎骨&。更为可叹的是,你不可能通过法律去追诉那些金融殖民者。在你签订购买上述金融毒品的时候,在厚厚的文件中,在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地方,用小得不能再小的字早就已经写好了免责条款,愿赌服输。
金融&可卡因&&&美元保证票据是专门针对那些有大量美元的国家的公司和金融机构的。这种产品是以美元支付的,可以大量消耗一个国家的美元储备。它投资的是当初看起来最好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券,但是其实后来都会变成一钱不值的垃圾债券。以当年的墨西哥比索为例。当年的比索联结美元保证票据(PLUS)就是这样一种害人的金融鸦片。在墨西哥金融危机之前,比索联结美元保证票据看起来是多么美好的一种金融产品&&可以用美元购买,又能分享新兴市场的成长,这一点欺骗了许多投资者,尤其是握有大量美元的投资者。记住,美丽的包装下其实是剧毒的金融鸦片。
金融&海洛因&&&利率掉期交易是借利息支付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债权或债务的结构,双方签订契约后,按照契约规定互相交换付息的方式,如以浮动利率交换固定利率,或是将某种浮动利率交换为另一种浮动利率。订约双方不交换本金,本金只作为计算基数。这本来是一个避险的工具,但是一旦卖给了对其不熟悉的并非从事金融业务的实体公司,它的杀伤力就十分巨大。
  日军兽性暴行:强奸中国妇女之后还兽奸中国妇女【图】日本侵
  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后分别支持朝
王歧山是王震的儿子?揭秘王震将军儿子近况【图】王歧山是王震的儿
侵华日军讲述当年暴行:曾吃掉被奸杀的妇女
今年1月,两名参加
日开国大典会场
回顾共和国65年的辉煌历程,有许多精
  &无奈一天要接待300人左右哇,在那个时候。士兵们推推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
掌握历史,了解军情,本文由27军事网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业bp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