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争了 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有没有信仰这下彻底很清楚

中国人信仰什么
我的图书馆
中国人信仰什么
葛剑雄:中国人信仰什么? FT中文网总编辑 &&
现在中国发展高铁,我很担心的是安全。比如应该检查五遍的,他只检查一遍,这么高的速度,出起事故比起飞机还厉害。飞机检修,最后所有零件都要带下来的,螺丝不能缺一个,要清点的。上次有一次火箭发射失败,其实就一个螺丝。
张:最近网上有个帖子,青岛市中心最早的下水道系统是德国人做的,最近碰到一些工程问题,就派人到地下查,一查发现有个零部件坏了。因是德国配件,也只能打电话到德国。德国人说,这个公司二十年前已经关了,但按照德国人做的工程,应该在你出故障地方三四米处会埋了一些可能用到的备件。他们就去找,找到了,用油布包得好好的。打开一看,零件非常亮。不知此事是否确实,但符合德国人的行事风格。这都和教育有关。最近,我问很多朋友同样一个问题,你们给不给小孩的老师送礼?如何送?一个朋友告诉我,一个学校有规定,累计讲废话三次要罚款,罚金三百块钱。一四年纪学生最后跟老师商量,我给你150,咱们私了。
葛:你知道幼儿园给老师送礼,现在最流行送什么?购物卡,又看不出多少钱,一般两三百块。要经常送这个东西。整个社会,很坦率的说,很难找出一块完全干净的地方了。
张:不过,学校和教育应该是最后一块干净的地方?
葛:不是,教育跟司法早就乱了。很多人责怪学校,我说不要责怪学校,因为以前学校是可以关上门的。现在学校是领导的一个部门,社会的一个分支,你关不了门,可以随便派一个人当你的校长。我在复旦做图书馆馆长,好几次外界干涉我的图书馆馆长职责,给我顶了出去。
张:你说的外界干涉,指的是?
葛:某一天,我不在办公室。当地政府的文化执法队突然来查,说我们图书馆里面有什么什么书。都给我顶了回去。我说谁敢来查。但很多大学根本顶不住的。以前的大学校长,像蔡元培,竺可祯,可以关起门来骂学生,但一到外面千方百计保护学生,学生游行时,蔡元培自己走在队伍最前面。现在行吗?现在大学里面,当然也有保护学生的,但只能在允许的范围里保护,比如复旦大学对前党委书记林克的评价现在高了,为什么呢?林克做了一件好事,89年的事件以后,学校里人人都要写检查的。他叫辅导员一个个跟学生讲,写检查时,不要写具体事实,只写思想认识。事后,大家都觉得这保护了学生。但他能说不写检查吗?检查仍然要写的,但他里面把“我们到路上参加静坐”的字样全部去掉,只写认识,不提行动。他已尽了努力。现在的教育已经不是民众的教育了,比如教材有严格规定的,已经完全变成一个工具了,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指望教育起作用呢?
(上半部完)FT中文网总编辑 &&
葛:基本上已经割裂了。比如说献花,并不是中国传统,是外来的。这个问题我最近几年已说了不止一遍。我说中国最终是礼,这个礼,就是历史上每一个朝代建立,政权稳定后要制定礼乐制度、礼仪制度,而且都有书面的。比如明朝有大明礼仪,清朝有大清礼仪,我记得民国时也制定过民国通礼。但是49年解放后到现在,没有制定礼。比如上海能不能制定一个地方的国民通礼。这个礼当然不能强制,只是倡导,还可以制定雅礼、俗礼,你愿意用哪一个用哪一个,总有一个指导吧。比如说称谓,到底该叫什么?比如现在先生称老婆为我夫人,我就提出批评,这是什么话呢?夫人是人家对你的尊称,自己的老婆怎么自己尊称呢?蒋介石称夫人,这个话是蒋介石跟人家说的,他绝不“我夫人”的,比如他问侍卫,夫人来了没有,用这个称呼,不会用“我夫人”。那么,不称夫人称什么?称爱人吗?我这辈子就没有称过爱人;又譬如说丧葬礼仪,以前叫追悼会,村里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 以后中央叫告别仪式,下面也叫告别仪式。但是家庭需要这样吗礼仪吗?国家倡导的礼仪到底是什么?现在婚礼是土洋结合,而且完全是主持人主宰着婚礼,又时兴换几套衣服。我说所谓“五讲四美三热爱”,还有什么文明办,就做这种文明吗?现在是什么时髦就怎么来。
张:你最近几年,一直在关注和讨论中国人的宗教感和信仰。一般的看法是,中国人很难建立起宗教感或信仰。你觉得,历史上,中国人的信仰追求最后为什么没有能够上升到类似基督教那样的西方精神体系呢?
葛:这个问题要从历史上看。中国原来的多神、多元崇拜没有上升到一个宗教的程度。神话跟宗教不同,中国古代有神话,比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都是神话。中国的历史太发达,历史一发达就取代了神话。神话被认为是荒诞不经。你看有些国家的神话可以跟历史并存,当历史强大以后,中国的神话就消退了;第二个原因,就是中国君主制度太强大。春秋战国时代,神话以及信仰还是起很大作用的。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皇帝尊称天子,天意就是通过皇帝来执行,比如说天人感应,把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错的,绝不是这个意思。原意的天人合一,皇帝就是天的意志,人事就是天命,一个朝代的天命,就代表天来行使它的意志。如果天抛弃他了,就要改朝换代了。比如说地震,是上天对皇帝的警 告,哪个星陨落了,那就意味着某一个人。太阳里面黑子就是皇帝有缺点。一系列的。如果天下要太平要祥瑞,什么五星连珠天象,就这么来的。所以你相信皇帝就是相信天。皇帝失德也是上天造成的。这样一来,中国的宗教就没有立足之地,没必要再存在,因为世俗太强大了。全世界很少有中国如此强大的世俗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宗教传到中国后,都必须跟皇帝相结合,你不尊重皇帝就不行。所以佛教进来后,明显就是中国皇室在说话了。佛教不是现在,以前就曾堕落。只要皇帝或富人拿钱出来,就能消灾。对一般人讲,吃素就可以了,其他都不需要。佛教世俗化以后,一切都在世俗社会里面。比如说观世音菩萨原来是男的,到了中国变成女人,变成送子观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另外中国皇帝与佛教合作不好时,曾三次灭佛。最后,皇帝发现利用佛教是最有利的;道家是本土产生的,但是道家绝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道家没什么宗教理论,除了道士以外,它对世俗社会有什么影响呢?&&
外来的宗教里面,比如基督教,天主教在中国都没有成功。到了近代,天主教、基督教进来中国,也是采取向中国妥协或中国化才行。外来宗教进来,一开始都是通过赈灾、医病、办教育上课这种方法,但是毕竟坚持了。应该讲天主教、基督教最后的合法化以及影响力,靠的还是西方列强对中国政府施压。解放后,在新的政治下,就变成爱国运动委员会,完全政治化了。现在,中国的宗教是统战部管的。所以大家认为中国没有宗教。但是,中国没有宗教,不等于中国老百姓没有信仰。实际上,中国人什么教都信,其核心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有来世,相信有前世。这种相信很普遍,对中国社会起的作用也非常大。它表面体现为孔孟之道,其实信的不是孔孟。很多人都误解,到现在还认为是孔孟之道。孔 孟之道的影响其实很有限,真正有影响的还是善有善报,因果报应。
张:历史上,孔孟道儒释,中国人对其核心价值的理解和期待是相同的。
葛剑雄:甚至一般的士大夫没有几个人不相信因果报应的。早期的儒家比较真实。孔子也是真实的,要吃肉就吃肉,要怎样就怎样,他不伪。但到后来,特别进了礼学以后,过分的崇高,大量的人就开始伪,就两面派。比如“存天理灭人欲”,姑且不讲这个对不对,就算对,有几人能够灭人欲。灭人欲的过程非常痛苦,又有谁能坚持?比如现在崇拜朱熹,当初就有很多有关朱熹言行不一的事实,说他自己吃好米,给妈妈吃差米。有些事情,圣人也许做得到,其他人做得到吗?做不到怎么办?就伪。毛泽东讲,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他自己做到了没有?这样的情形下,就导致很多人以为只是表面文字的这些东西在中国社会起作用。对社会真实的关注和社会实情,往往是不记载的。而存在的,记载的东西最多是一 些君子行为,或者一些理想。比如明朝,表面上都信孔孟之道,实际上从皇帝到百姓都相信道士,一般人都相信算命。你说中国以前的官员文人,有几个人不相信命理的?这是礼学吗?这不是礼学,也不是道学。
张:中国历代的皇帝,为什么没有往前再走一步,完成西方皇权和宗教之间的结合?其实,这样两种力量的结合,对皇权维持其合法性是有好处的。为什么中国的皇帝不走这条路?
葛:中国的皇帝不需要,为什么?天最大,天意要解释,但不需要宗教来解释。天意就是他和他的大臣来解释,清朝取代明朝就是天命,用不到宗教来解释。清朝从来不利用萨满教,皇帝、大臣就能解释天命的。西方离开教皇不行,中国皇帝可以把你全部消灭,他照样是皇帝。中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仅是中国,理论上讲,是整个世界。他没有世界观,天下都是他的,之所以他不去是因为你们那个太野蛮,是蛮夷,没有开化,不值得我去。
所以,郑和航海下西洋,没有想过到人家那里还要经过人家同意的。这不需要的,我出来就是宣传大明的。我来是瞧得起你们,是这样一个概念。很多人解释郑和是和平的,当然他的目的不是侵略人家,但是你可以随便到人家地方吗?你为什么要让人家尊重大明王朝呢?你没有资格的。到现在为止,一般人都不考虑,也不愿意去考虑这样的问题。
张:其实,对世界的不可知,东方皇帝和西方皇帝都面临同样的处境。但中国人对宗教和信仰的态度,功利主义的成份似乎多一些?比如中国的诸神,基本上把世俗生活中一个人所有的需求,把要管的东西,都一一管到了。
葛:你看雷公电母,每个城市有城堭老爷,这个城堭老爷本身就是做出贡献或者有权威的本地人。如上海城堭老爷是一个知府,就是保护神。台湾有些地方因为新建庙宇,没什么城堭老爷,可以从大陆请过去。再下面的基层组织,是土地公公,土地公公无姓无名,就是街道办事处或村长。台湾最近拍了个纪录片我看了,早上起来先拜土地公公一路拜过去,得到诸神保护。保护他什么呢?不是灵魂到天堂,而是风调雨顺,家里兴旺发达平安。比如,我们小时候,有几件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第一,报纸什么的不能擦屁股。这不行的,这是大事。另外米粒不能掉在桌上,不能浪费。最重要的是要孝敬父母,否则要遭雷电劈死。打雷时,大家很怕。传说某某村里什么人被雷电劈死了,身上还出现“不孝”两个字。这样 的一种制度,使你敬畏,警告你不要干坏事。儒家讲,君子要慎独,一个人的时候特别注意修养,一般人做不到,那么靠什么?靠这个,使你敬畏。比如文化大革命后,我去北岳衡山。我很奇怪怎么北岳大帝没被撤掉。什么道理呢?因为山高,北京红卫兵走走都不高兴上去了,结果本地一个小学教师带了学生上去,那个菩萨是铜的,没有砸坏。这个老师,下山时就提不起腿来了,一年不到就死了。从此再不敢去动这个庙宇。这就成为敬畏了,不需要什么理论。还有下18层地狱,阎罗王。很多传说,来世做牛做马,投胎投的不好。另外也可以解释很多,比如人家命好我这个命不好,肯定前世做了什么坏事,今世不修修来世,这个来世不是什么灵魂纯洁,不是升天堂,而是再转世投胎的时候投得好一点,否则投胎做牛做马。
张:中国人的宗教感,最关注的,还是基本的跟肉身与世俗相关的东西。
葛剑雄:还是没有上升到灵魂。他还有另一个世界,那就是固定的玉皇大帝。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老百姓全部把它放在一起的,它是神管神的。人不可能成为神的,猪八戒是天篷元帅下凡,但是它还得回去。人即使成神,也是极个别的杰出人物,一般人是转世,永远在世俗里头。所以他关心的当然就是世俗。现在我穷了,只有修来世,下世才能富。还有祭祖,祭祖的目的是什么?祭祖目的是为今天保子孙平安。烧奠钱给祖宗花,是因为他们在那里也要花钱,而不是他在天。现在是连小蜜都要做成纸人烧掉的,让祖先在那里生活得好一点,过得好一点就会保佑我们后人,生气了,就对我们不利。没有人关心祖先灵魂到天堂,在天堂走好。这些西方的概念到了中国,但实际上中国人关心的不是这个。秦朝开始就 有一种观念,视死如生,就是人死了想活在另一个世界,怎么办?所以要修墓,墓里什么东西都要放,就是让他有吃有喝,样样都有。一开始真人殉葬,后来用陶、用木头代替,用纸人代替,但是目的还是一个。这个概念跟宗教的彼岸、天堂、灵魂完全两样的。
张:我们中国人,是这种世俗的敬畏感。
葛剑雄:更多的是畏,敬畏敬畏,为什么敬天呢?得罪天,可不得了。这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它对中国人起到很好的作用,直到国民党当政,也没法把他的统治管辖权扩大到县以下的地方去。民间靠什么来维持呢?靠家族,在下面就是靠那种民间的信仰。甚至强盗也不敢随便杀人,那就是敬畏。
张:另外,可能跟中国乡村的封闭和人口流动的难度大也有关联?
葛:这也是一个原因,但更主要的,以前有很多道规,比如说,一般情况下,杀人谋财不害命。劫人财富时,还要稍微给人留下点盘缠,让他回家,不至饿死。反面的例子,要说1994年的千岛湖惨剧了。当时,观光游船被劫时,台湾游客都自愿把值钱东西交给了匪徒,认为所有的财物都给你了,可以保命。然后罪犯叫大家进舱房,他就把门锁掉。大家都以为他想趁机逃掉,谁知道,他一把火将里面的台湾游客全部烧死,这是想不到的。这个罪犯,是个复员军人,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无所谓,他已经没有任何敬畏了。否则的话,想到夺走这么多人的性命,你的子孙要做牛做马,还有你到十八层地狱的苦难。但是,他没有这个概念。
中国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就是皇帝没有了,个人权威在毛泽东走了以后,也没有了。敬畏没有了,但是没有新的信仰来代替,怎么办?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今天还是皇权,那么皇帝就是天,天的意志通过皇帝来实现的。我们年轻的时候,把毛泽东实际上作为一个天、一个神,毛泽东总是对的,只要信毛泽东就可以。现在呢?我们姑且不讲什么历史功过,就是这样的信仰也没有了。那么这个社会到底靠什么?
靠政府?我想, 全世界再强大的政府都不可能保持社会百分之百的合理,总有人不幸的,总有贪污,总有官僚,总有判错的案子。任何政府都有腐败存在,它不可能解决一切世俗的问题。
那么,靠科学?科学到现在很多问题解释不了,而且未来会有更多的事情解释不了。靠哲学家、靠学者?更不行。且不说学者专家自己都摆脱不了这样一个环境,他能解决所有问题吗?比如社会出现严重不公的现象,你靠什么来解决?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再发达他也有不满意的时候,那么谁来调解?实际上,没有办法的。很多事情是需要一种信仰来支撑的。但是要绝大多数人产生自觉的信仰,几乎不可能。但宗教有这个本事。宗教一旦作为宗教来接受,那么任何宗教都离不开权威的神,他可以解决问题。比如对社会的不公,他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真正信了教,人们所追求的绝不是简单的物质利益,更多是精神层面的。
张:不过,当下中国存在很多社会不公正,利益分配机制失衡,民意难以顺畅表达,官员公权私用。您有关宗教的观点,是否会被看做"鼓励"民众消极地接受现实?钝化公众的改革愿望。可能令许多人联想起马克思有关"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说法。如何平衡一个社会正常的信仰需求,但不致削弱制度革新的内在动力?
张:现代社会靠三个基本的东西来运行,他们是诚信,契约和信仰。要建立中国的现代性,中国人还是得从基本的契约精神做起。我听说过类似这样的事情。89年政治事件后,西方国家短时期内孤立中国。仅少数西方公司到中国谈合同做生意。为政治利益考虑,中方跟一些西方公司签定的商业或合资合同,完全不符合基本的商业常识,给外资对方极大的商业回报和权利。但是五年后,中方相关机构开始反悔,要求终止老合同,再签新合同。何来契约精神?基本诚信,也应是社会契约的一部分。新闻上,读到河南省78岁老人摔倒以后,半个小时没人扶他。最后有人扶他时,这个老人第一句话说的是“我不会讹你的。”
葛:这些问题都存在。比如说法治,中国人没有法治,有法可依不依的。为什么呢?法治,一定要独立的司法,但中国尚没有司法独立。这种情况下,法律形同虚设,没有用。法律都没有,何来契约呢?契约通过什么来强制?不是通过道德、而是通过法律。契约的基础最后要落实到法律,但是法律本身不存在,所以中国的道德价值很难重建。我跟你重建了。但如果上面干预的话,明明合法的可以变成不合法。诚信就更虚无缥渺了。诚信的基础,是每个人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和底线,这样才有诚信可言。尽管有时候一个人不可避免说一些善意的谎话,比如看望病人时。政治家也不得不为政治或国家利益、群体利益考虑,说一些谎话。
我举个例子,中国的儿童,在幼儿园里就开始说谎话了。那你如何建立诚信?你们在骂学生作弊的时候,你们扪心自问,你们老师作弊吗?你们不是一直在作弊吗?政府不也是在作弊吗?谁不作弊呢?我绝不敢讲我没有作弊这种话,不过我的底线稍微比你们高一点而已。这种情况下怎么重建诚信?
我们现在教育孩子,很矛盾。一方面要让孩子诚信,但另一方面又要教会他们如何在中国生存。比如,我的孩子从美国留学回来,一回来就碰到了问题。有时候,他告诉我,这是老师课堂上教的。我说他是错的,那怎么办呢?我不得不教他。既然你提了意见,老师不接受,你在学校时就照他的办。但你得记住,在外面他这个做法是错的。你只能这样,你个人是无法抗衡这个的,除非你离开或者不想在这里生存。这是不可能的,很多事情你没有办法。
葛:但是我要告诉你,这是个悲剧。很多海归一方面不适应,但也有一些海归身上就有原来的恶习。这个问题很复杂。我曾经写过文章,就是中国可能是双重人格最严重的地方。在国外,在其他国家,政治家才叫双重人格,中国几乎人人是双重人格。痛骂腐败的人,如果自己有机会腐败也会乐意接受。骂开后门的人找不到后门,找到后门他也会去。什么道理呢?就是没有道德的底线。
很多事情,不是马上就显示出来的。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是中学教师。我们看到这种乱象,眼看我们的学生由诚信变成不诚信,由基本像个人到完全不像人,等到这些人当了父母,将来成为国家栋梁时会怎么样?现在这个时间已经到了。所以现在一个孩子,比如一个留学生,你追溯可能要追溯他的父母和家庭教育。他可能对父母诚信,但是对人家可以不诚信。有时,就是让他在外面狠,要斗,能骗就骗。都这样的。
葛:我刚才讲,我女儿回国后碰到的问题。比如她去献血,很多人就很怀疑。你这个人怎么如此逞能,你爸是复旦教授,你妈是医生,随便怎么写张条子,你就用不着献血了。她就很奇怪,献血怎么可以这样呢,她想不通。但是她告诉我,你看那些党员、三好生,都这样的。很多人说,坐在你旁边的人是全班成绩最好的,你眼睛稍微瞄一瞄,考试成绩就可以提高的。但她坚持不看。这个事情你怎么办?
张:在英国时,经常有熟识的朋友介绍小留学生来,咨询留学的事,或要求帮忙写推荐信。但是,仅见过一面,就做推荐人,我是不合格的,只能婉拒。有一次,一个申请博士资格的留学生回复我说,那你就说已认识我八年好了。我表示,此事不妥。而后,她的回复,就不很礼貌了。
葛:他们不觉得,这是侮辱人的事。这种事情是不能接受的。最近有位老师希望我推荐他的学生,我说他只上过我的课,认识我,我不认识他,很难推荐,他一定要我推荐,我说姑且我相信你,你给我你这个学生的情况。我相信你,我来推荐。那天,叫我签字,我马上说你退回去,我绝不做这个。这个学生的所有成绩都是“TOP 5%”。我说如果我是对方的教授,拿到这张成绩单就给你扔掉,绝对是假的。我说你没有在外国生活过,你的英文能够到“TOP5%”吗?比如你的组织能力,你只选修我的课我能知道你组织能力吗?不可能的事,这是假的。
现在就这样,大家觉得很正常。我曾经说过中国将来要出事。现在的诚信度已经没有地方不受影响的了,不仅是社会、教育、司法、医疗、政府、宗教,甚至我认为军事、安全都会受到不诚信的影响。如果这种情况下,最高领导人能获得正确的警报吗?比如有次温家宝总理上午离开香港。他问今天下午游行估计有多少人。报告说,大概三五万人会有的。结果是50万人。连这个都要骗他。
我曾经说过,一个最高的境界是信仰,比如像“潜伏”里面的于泽成这些人,还有陈布雷的女儿,他们不为信仰为什么投奔共产党?这些人不管今后怎么样,当时都出于信仰,这是最高境界,应该承认他们。第二是职业道德,比如有些间谍是职业道德,他没有信仰,但干了这一行要把这一行干好;第三个是商品经济等价交换,你给我一千两银子,你给我五万美金,我给你多少情报。虽然已经没有前面的信仰支持,但还是靠得住的。最糟糕的就是连这个都做不到的,你叫他到香港工作,当大老板他去的,叫他做小学教师他不去的,到了外面老板一做钱挣了就跑了,人间蒸发了。一个社会到了这种程度,那么将来要出事出在什么地方?比如说管最高机密的人他们也不诚信了。
(上半部完)
编者注:本访谈录,根据现场录音整理编辑而成。最后成稿,未经葛剑雄先生审定。特此说明。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不用争了!中国人有没有信仰这下彻底清楚了
我们中国人当然有信仰,我们的信仰是对家庭的孝、对国的忠,是通过奋斗让家人的生活一天天变好、让国家变得一天天强大。我们的信仰是当需要在国和家之间进行难以两全的取舍时,以对国家的忠诚为最大的孝。 九十二岁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老先生在央视做节目时,向观众讲述了他自己参与研制核潜艇的经历。其中就讲到了为了防止国家最高机密的泄露,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严格遵守纪律的他,没有和家人进行过联系,因而使得他背上了“不孝”的骂名。直到几十年后,报纸上一篇关于中国核潜艇研制的长篇报道中,没有提及名字的“黄总设计师”和其配偶的名字,才使得老先生的母亲猜到了那个对自己和家人不闻不问“不孝”的儿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都干了些什么。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使得一个活生生的人可以义无反顾地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和朋友、家人、父母断绝一切的联系呢?是巨额的财富作为回报吗? 图为某文章截图可惜的是,核潜艇研制成功了,却并没有阿里巴巴喊开的山洞那样,有一堆的像山一样的金币作为他们牺牲的奖赏。是“某某某某之父”的荣誉吗? 图为我们国家功勋介绍自己当年的隐姓埋名或许有的人会在乎这个虚名。可事实却是,当他们选择牺牲的时候,他们有一定要成功的决心,但却没有一个先知告诉他们,努力吧,你们一定能够成功。如果说,“中国核潜艇之父”的荣誉称号可以收买那些爱慕虚荣的人,让他们为了保密,心甘情愿地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断绝和亲人们的联系的话。那么,对那些不是耀眼的明星,既没有荣誉称号等着他们,也没有巨额财富的奖赏的的牺牲者来说,支持他们牺牲的力量是什么?同样是为了保密,断绝和亲人联系的还有原子弹研制的参与者们。在电影《横空出世》里,专门有个片段讲的就是这些赫赫无名的牺牲者。国内战争打完了,国外的战争也打完了,但疲惫、想家的战士们非但不能回家,还被一声命令,拉到了大戈壁滩上。有的战士家里等着结婚,迟迟不能回去,于是未婚妻和别人结婚了;有的战士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才十多岁,仗打完了,却不能回家看看父母;还有的战士年龄都能当爷爷了,因为中央的命令,无法养老含饴弄孙。 图为电影截图他们不应该回家吗?应该。他们想回家吗?他们想。既然如此,那么,不让他们回家,他们为什么不闹事,反而还心甘情愿地留下来搞建设呢? 图为电影截图答案是有一种比和亲人团聚更重要的东西,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一样,在他们的心中燃烧,那就是国家的强大。没有对国家的忠诚,对国家强大的渴望,他们这些人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长久地坚持下去的。这份爱国的精神,就是信仰的力量。这两个故事里,人们需要在家庭和国家之间进行艰难的选择。选择国家,参与一件伟大的工作。可是,代价将是隐姓埋名,像人间蒸发一样,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远离社会,和亲人断绝联系。选择家庭,享受天伦之乐。可是,如果一个国家的人都做出这样有人情味的选择,那么,这样的快乐将笼罩在随时会被外来力量打碎的阴影之中。刚刚过去的历史中,就已经用极其残忍而又血腥的方式对中国人进行过这样的证明。 图为电影截图忠孝难两全,这是只有英雄才会面临的选择。用对家庭的牺牲,来衬托对国家的忠诚,这让我想起了《新约·马太福音》里的一个故事。耶稣对他的十二个门徒道: 图为尼克松说的一句话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这讲的是信仰的旅途中所要面对的艰难和考验。你跟随了耶稣,你的家人会反对,会阻挠,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反对意见,会以亲情动摇你的信仰。你的朋友、身边的人,会嘲笑你是傻瓜,会不理解你的选择。你应该怎么办?有意思的是,耶稣认为阻碍自己的门徒信仰上帝的最大敌人,不是魔鬼撒旦,而是他们自己的亲人。这和中国人的“忠孝难两全”的价值选择里,把孝的对象作为忠的对立面何其的相似。那些选择爱国的牺牲者,他们不也被不理解的亲人视为不孝,被社会当作傻瓜来放肆的嘲笑?西方人喜欢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一些中国人也喜欢鹦鹉学舌地说“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图为文章截图我记得有个所谓的学者,就不止一次地公开宣称过,今天的西方如何如何的强大以及如何如何的美好,都是因为他们有这个教、那个教的信仰。而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人全是实用主义。如果我们中国人真的没有信仰的话,那么,请问这些说“中国人没有信仰”的所谓学者回答一下,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黄旭华老先生三十多年和家人断绝联系? 图为视频截图而且要清楚的是,像黄旭华老先生这样的牺牲者,绝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有无数个人。他们并没有获得“什么之父”的荣誉,他们参与了改变中国人命运的伟大事业,却心甘情愿地一辈子默默无闻,他们是真正的赫赫无名。如果说这就是所谓学者的实用主义的话,那么,请问需要多少钱才能收买他们?我们中国人当然有信仰,我们的信仰是对家庭的孝、对国的忠,是通过奋斗让家人的生活一天天变好、让国家变得一天天强大。我们的信仰是当需要在国和家之间进行难以两全的取舍时,以对国家的忠诚为最大的孝。 图为我国先祖我们没有沿着高速公路磕长头求来世的信仰,我们没有被末日审判吓的浑身发抖的信仰,我们也没有“boom”的一声把自己炸的粉碎换取充满七十二个美女的天堂的信仰。中国人没有信仰? 图为英勇的志愿军不,我们中国人的信仰从来都是在人间,不在天上。
正在载入...
暂时没有数据
打开凤凰新闻观看更流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有信仰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