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隋唐,我国有哪些汉朝选官制度度

(30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材料一 秦汉时期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出现了多种人才选拔方式,选官办法有四种:一是“纳赀(买官)”,二是“任子(高级官吏可保子弟一人为官)”,三是“察举”,四是“征辟”。最有意义和影响的是“察举”。刘邦建国后,奉行“打天下者坐天下”原则,任用跟随自己的旧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汉初“布衣将相”之局。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科目很多,都以“德行”为先、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对策)办法。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材料二《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材料三 贞观初年,唐太宗亲自查看考进士的情况。发榜时,他带着几个内侍,来到端门前,见许多新考取的进士,排成长队,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出来。唐太宗高兴的对身边内侍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为,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材料四唐宋到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出身、来源情况对比时期两宋明 清任任官前出身50%以上的进士来自平民43%的进士来自贫寒家庭左边饼状图为《唐书》所载830进士出身分布比例;右表为两宋、明清官员任官前的出身情况比例请回答:(1)据材料,秦汉时期的“任子”与先秦时期哪种选官制类似(3分)?察举制在汉武帝时期完备的表现有哪些(6分)?“德行”为先、“儒学”为主,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思想文化政策(3分)?(2)材料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6分)?(3)据材料四的图表,分析从科举制唐宋到明清时期有什么发展变化(6分)?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 - 跟谁学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无锡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30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材料一 秦汉时期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出现了多种人才选拔方式,选官办法有四种:一是“纳赀(买官)”,二是“任子(高级官吏可保子弟一人为官)”,三是“察举”,四是“征辟”。最有意义和影响的是“察举”。刘邦建国后,奉行“打天下者坐天下”原则,任用跟随自己的旧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汉初“布衣将相”之局。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科目很多,都以“德行”为先、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对策)办法。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材料二《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材料三 贞观初年,唐太宗亲自查看考进士的情况。发榜时,他带着几个内侍,来到端门前,见许多新考取的进士,排成长队,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出来。唐太宗高兴的对身边内侍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为,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材料四唐宋到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出身、来源情况对比时期两宋明 清任任官前出身50%以上的进士来自平民43%的进士来自贫寒家庭左边饼状图为《唐书》所载830进士出身分布比例;右表为两宋、明清官员任官前的出身情况比例请回答:(1)据材料,秦汉时期的“任子”与先秦时期哪种选官制类似(3分)?察举制在汉武帝时期完备的表现有哪些(6分)?“德行”为先、“儒学”为主,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思想文化政策(3分)?(2)材料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6分)?(3)据材料四的图表,分析从科举制唐宋到明清时期有什么发展变化(6分)?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30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材料一 秦汉时期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出现了多种人才选拔方式,选官办法有四种:一是“纳赀(买官)”,二是“任子(高级官吏可保子弟一人为官)”,三是“察举”,四是“征辟”。最有意义和影响的是“察举”。刘邦建国后,奉行“打天下者坐天下”原则,任用跟随自己的旧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汉初“布衣将相”之局。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科目很多,都以“德行”为先、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对策)办法。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材料二《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材料三 贞观初年,唐太宗亲自查看考进士的情况。发榜时,他带着几个内侍,来到端门前,见许多新考取的进士,排成长队,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出来。唐太宗高兴的对身边内侍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为,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材料四&唐宋到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出身、来源情况对比时期两宋明 清任任官前出身50%以上的进士来自平民43%的进士来自贫寒家庭左边饼状图为《唐书》所载830进士出身分布比例;右表为两宋、明清官员任官前的出身情况比例请回答:(1)据材料,秦汉时期的“任子”与先秦时期哪种选官制类似(3分)?察举制在汉武帝时期完备的表现有哪些(6分)?“德行”为先、“儒学”为主,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思想文化政策(3分)?(2)材料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6分)?(3)据材料四的图表,分析从科举制唐宋到明清时期有什么发展变化(6分)?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1)类似:世卿世禄制度 (3分)表现:有了众多的科目,采用对策(考试)方式,确定了考试的内容,统一的选材标准(6分)反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推行儒家德政 (3分)(2)三省六部制下,吏部掌管了天下大小之官的考功、任免权;改变了以往郡县长官自举臣僚的情况,加强了中央集权;完善科举考试,中央政府完全掌握了选官、任官之权。 (6分)(3)变化:来自士族、特权阶层的子弟减少;来自平民、寒素家庭子弟的比例不断增长(6分)影响:科举制往更公平的方向发展,为贫寒阶层改变命运(处境)提供了更宽的途径,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使更多的人被儒学思想束缚,阻碍了社会发展。(任意两点,给6分。其他言之成理者,也可得分)解析试题分析:(1)从材料信息“高级官吏可保子弟一人为官”可以看出,秦汉时期的任子制度是一种依据血缘关系做官的制度,类似于先秦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从材料“科目很多,都以“德行”为先、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对策)办法。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可以分析的出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发展到完善阶段的标志。“德行”为先、“儒学”为主,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家思想治国的策略。(2)从材料“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信息可以看出大小官员皆有吏部考核升迁任免,从材料三可以看得出皇帝对科举制非常满意,从而完善了科举考试的内容。(3)从图示可以看出选官的来源,从士族子弟家庭比重减少,庶族比重上升。对于科举制对中国的影响,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的选官制度。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篇一:绵阳2015届一诊文综历史+答案 绵阳市高中2012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 文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 历史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5至7页,第Ⅱ卷7至8页,共4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 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 B.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D. 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2.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 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孟子提倡的民本思想③雅典民主的重要条件④罗马法公正至上观念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3. 秦统一巴蜀后,“移秦民万家实之”, 秦灭六国后,“辄徙其豪侠于蜀”。这一措施 ①充实巴蜀人口,加强蜀地控制
②削弱六国势力,巩固秦朝统一 ③促进蜀地开发,推动民族融合
④强化皇权专制,实现社会流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 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对该作品的正确解读是 A. 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开始流行 B. 牛耕逐渐普及到了大江南北 C. 推动中国新的生产关系出现 D. 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发展 5. 有学者认为,隋唐科举制度比起以前的选官制度无疑是革命性的创新和进步。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科举制度 A. 以官举士,择优选拔B. 公开考试,平等竞争
C. 冲破门第,品德惟上 D. 自由报名,唯才是举 6.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杜甫《夔州歌》)作为史料,该诗可 用于研究古代四川 ①水路交通运输 ②魏晋商品经济 ③唐诗宋词盛况 ④地域文化特色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在临安城,他 能够看到 A. 穿着棉布的市民 B. 阅读《水浒传》的文士C. 吟唱京剧的艺人 D. 违反“海禁令”的囚犯 9.分析下图,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西汉商业城市分布图 唐朝商业城市分布图
明朝商业城市分布图 A. 城市的分布由北方向南方发展 B. 商业城市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 C. 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的重心由北向南逐渐转移
D. 商业城市分布地区由北方地区向边疆地区发展 10.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 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这表明当时 A. “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客观并存B. 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 C. 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 D. “相互的启蒙”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 11.
“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 充分发展的空间。”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商鞅变法“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②汉高祖“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③宋太宗“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④明清“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2.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写到:“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 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读史者应结合当时历史的特定环境感悟历史
②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同情其所处环境 ③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具有批判意识 ④研究历史应神游冥想,充分发挥主观想象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第Ⅱ卷共2题。
13.(28分)为预防和治理腐败,古今中外都做了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为政以德――防治腐败的德治经验 材料一
秦简上载有秦朝“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我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包括政绩和德行,最早可见于《周礼》中的“八法”和“六记”,前者考核官员政绩,后者侧重考核官德。对官员德行的考核,从先秦到明清历朝看来,趋向于细化和严厉。例如唐代的“四善”就是把官员的道德修养放在考核的首位。 ――李丽珊《谈中国防治腐败的历史努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王朝为预防腐败、加强德治的主要措施?(8分)
二、御史之名――防治腐败的监察经验 材料二
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4分)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4分) 三、分权制约――防治腐败的制度经验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政权机构的“分权”设置。(4分)并说明其与中国古代“分权”设置的本质区别。 (4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的哪些经验教训?(4分)
14.(24分)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政权对海外诸国的贸易呈逐渐上升趋势,“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商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扬、明、广、泉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广州、明州、泉州是重要海港,政府设“市舶司”、“市舶务”专管进出港手续,严禁走私贸易,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如北非的勿斯里,有效弥补了财政的不足,刺激了国内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8分)试从整体史观的视角简要评价。(2分)
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明时,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朝贡”往往是强势的中央政权向周边民族和国家宣示自己的国力,带有赏赐和炫耀的意味,经济上受益与否则无关紧要。在朝贡体系的长期影响之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书写汉字、尊奉儒家、信仰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朝贡贸易的目的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贡贸易长期存在的原因。(8分)
材料三广州十三行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代、清朝对外贸易的不同之处。(6分)绵阳市高2012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历史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BCADB6―10CCADA 11―12DB
第Ⅱ卷共2题。 13.(28分)(1)措施:为官-遵守行为规范;选官-重德行志节;教育-重视对官员的廉政教育;考核-重德行政绩(共8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8分。) (2)趋势:全面监察皇帝、宫廷、政府到只监察宰相与政府;制度发展逐渐严密,监察制、谏官制相配合。(4分) 评价:积极:有利于反贪防腐,加强中央集权;(2分) 消极: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很难起到真正的监察作用(2分) (3)古代希腊“分权”设置(4分)――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执行机构:(四)五百人会议;司法机构:陪审法庭 本质区别(4分) 古代中国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不同政府部门的分工。 古代希腊――奴隶制的民主政治。 (4)经验教训: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分权制约,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重视反腐廉政制度和法律建设。(4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14.(24分)(1)特点:交通发达(或陆海丝绸之路发达);范围广泛(或远及西亚、南亚、欧洲、非洲);政策开放,政府设机构管理(或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每点2分,共8分)评价: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耕文明时代世界彼此隔绝的状态。(2分) (2)目的:宣示国力的政治目的为主。(2分)影响:逐渐形成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2分)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统治者加强与周边民族和国家政治联系;儒家礼治思想的影响。(4分,答出2点即可) (3)不同:①背景不同: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陆上丝绸之路受到严重影响;清朝时面临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和西方殖民势力对沿海的侵扰。②政策不同:宋代支持、鼓励海上贸易;清朝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③影响不同:宋代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刺激了国内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清代海禁政策影响人民生计,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每点2分,共6分)篇二:选官制度练习 1.(2014?吉林长春三模?26)“唐代科举考试的范围从经文到时事政治、经济、制度、军事、法律、盐 政、漕运、历史、数学、文字学,不仅考儒家的东西,还考道家的东西,使学校教育规模得到空前的发展;从元至清,科举考试的内容几百年一贯制地局限于儒家经典,命题范围有严格的限制??程朱理学成为清办学育才的指导思想。”上述材料说明了(
) A.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B.科举制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C.科举制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制约和导向作用 D.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2015?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一?19)平等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机会均等,就是否定任何特 权,大家有相等的机会自由竞争;结果平等,就是平均分配各种价值,按照人头分配或按需分配。关于机会均等和结果平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世纪中期英国重视结果平等
B.斯大林时期强调了机会均等 C.今天美国体现了机会均等和结果平等的调和D.科举制度重视的是结果平等 3.(2014?广东肇庆二模?12)侯建新指出:“科举制度后来曾引起近代西方贤达的关注,但就其实质而 言毫无现代概念。”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评价,符合侯建新观点的是(
) A.改变了西方国家的选官制度 B.带来师门裙带关系和官场腐败 C.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D.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 4.(2014?浙江余姚高三冲刺模拟?13)打破特权和垄断,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各项中 与此无关的是(
) A.战国实行军功爵制
B.汉代盐铁专营 C.隋唐实行科举制D.孔子创办私学 5.(2014?湖北武汉高三五月供题训练三?25)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 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 A.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
B.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着漏洞
D.从宋朝官僚政治开始衰落 6.(2014?江西九江三模?24)钱穆《国史大纲》中谈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说:“??遂破以军 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 A.军功制 B.客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7.(2014?福建厦门二模?16)唐代曾开办“算学馆”,一度把数学纳人科举范围,但算学科考出身的官 员官阶很低,所以应试的人很少,到了晚唐,算学科考试停止了。算学科的最终命运反映了唐朝(
) A.科技发展的停滞B.科举制度的衰落 C.官僚政治的腐败D.社会价值取向功利化 8. A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C.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 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小与封建统治基础无关 9.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子,巨谓妻曰:“贫乏不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何不)埋此子。” 郭巨因此被举荐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 A.刺史制度B.科举制
C.编户制 D.察举制 1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这一制度的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下列制度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 D.科举制 11.北京大学出台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 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的必由之途。这种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12.日,《深圳特区报》刊登《科举制之美》一文:“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政治家、 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外交家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这充分说明了(
) A.科举制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B.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实用人才 C.科举制彻底抛弃门第等级观念D.古代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13.(2015?四川宜宾高三7月调研?2)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 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度(
) A.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B.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 C.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D.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14.(2014?福建龙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 政治之兴味,使人们热衷于当官??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隋朝创立的(
) A.世官制度B.察举制度 C.科举制度D.刺史制度 15.(2014?湖南张家界高一第一学期期末?4)《唐摭言》中记载:一次唐太宗走到殿后端门时,见到新 取的进士们一个个排着队,规规矩矩地走出去,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谓天下英雄都落入我的圈套了)此记载能够体现出的中心含义是(
) A.唐朝是英雄辈出的封建社会鼎盛时期B.唐太宗是尊师重教的典范 C.知识分子们在当时是社会的主流人物D.科举制是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16.(2013?江苏学业水平?4)《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 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 D.科举制 17.(2015?湖北部分重点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24)明代规定儒生按照不同的品级可免除不同的丁、粮 和杂役,即“免于编氓之役,不受侵于里胥”。此规定(
) A.从经济方面支持了科举制度 B.是广大农民乐于接受的税收方式 C.有利于促进土地私有制发展 D.废除了封建人身和劳役依附关系 18.(2015?贵州遵义高三第一次联考?2)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 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是(
) A.征召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世禄制 19.(2015?广东湛江高三10月调研?14)隋朝科举制度规定,考生不分民族、出身和地位,一律平等, 按考试成绩录用为国家官员。这反映了当时推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稳定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基础 C.扩大入仕之途,加强统治基础D.打破特权垄断,提高专制政体 20.(2013.7?宁夏学业水平?1)中国古代不少统治者强调以“孝”治国,特别强调这一标准选拔官吏的 制度是(
) A.禅让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1.(2014.1?四川学业水平?2)伏尔泰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 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他主要赞赏中国的(
) A.三公九卿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22.(2010?天津学业水平?2)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的主要作用是(
) A.繁荣儒家文化 B.防范地方割据
C.削弱宰相权力 D.加强中央集权 23.(2015?四川绵阳一模?5)有学者认为,隋唐科举制度比起以前的选官制度无疑是革命性的创新和进步。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科举制度(
) A.以官举士,择优选拔 B.公开考试,平等竞争 C.冲破门第,品德惟上 D.自由报名,唯才是举 24.清代诗人龚自珍诗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该诗中的“人才”在当时的中国凋零的直接原因是(
) A.程朱理学束缚 B.僵化的科举制 C.中西文化不交流D.专制政治 25.《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小说名著的共同点包括(
) ①章回体短篇小说集
②反映明清社会的危机
③批判现实的力作
④以科举制度的批判为重要内容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 26.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 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诩以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
)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科举制度,考查诗赋 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强大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情。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韫才毓行者,咸了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2分)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4分)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面一幅图片: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三 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主要依据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29.(2014?广东汕头高一期末?25)(16分)选官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结 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范晔《后汉书q樊条传》 材料二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者也。 ――《晋书?刘毅传》、《晋书?王沉传》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何种选官制度?选官的标准各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中宋代登科人数较唐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相对于材料一、二中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具有什么特点?并据此分析科举制的意义。(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废除科举制的背景。(6分)【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作答】 30.(2014?福建福州二模?38)(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法,以八股制义取士,实不足据。况有司故事奉行,士子以腐烂时文互相弋取功名以去,此人才所以日下也。 ――林寿彝《射鹰楼诗话》 道光帝1841年上谕道:“近来士习未醇,往往怀挟入场,冀图抄袭。本科会试,经王大臣搜出十余名之多。”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023 材料二 (1841年两广总督祁埙上疏)须就武备开取士之途……微寓变通考选之制。如文试第三场策问五道,请定五门发题:曰博通史鉴,曰精熟韬钤,曰制器远算,曰洞知阴阳占候,曰熟谙舆图情形……若兵书上祥(详)水战之阵法,图志则通外域之夷情,并足裕远谟而操胜算。 ――《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卷42 材料三 各省学臣于岁(注:1888年)科试时,生监中有报考算学者……赴总理衙门,试以格物、测算、及机器制造、水陆军法、船炮水雷、或公法条约、各国史事诸题,择其明通者,录送顺天乡试……与通场士子一同试以诗、文、策论……此项人员若于会试中试后,得用享职。 ――《醇亲王奕X等奏折》 材料四 (日光绪帝下谕)着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 (日清政府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光绪朝东华录》 (1)材料一反映清中期科举制度存在着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中祁埙的科举改革建议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体现了什么样的改革宗旨?(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清中后期科举改革的历程及其特点。(14分) (4)综上所答,说明教育变革与时代变迁的关系。(6分)篇三:中国古代史试题(先秦至唐朝) 中国古代史试题(先秦至唐朝) 一、选择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事件中,最能代表我国封建制度确立的事件是 A、“初税亩”的实行 B、井田制的瓦解 C、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
D、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 2、春秋时期发生于鲁国的下列事件的因果关系是 ①私田的出现②初税田实行③井田制逐步瓦解 ④封建剥削方式出现⑸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A、①②③④⑸ B、⑸②①③④ C、⑸①②④③D、⑸②③①④ 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因桀亡”出自以下哪位思想家之口? A、老子B、荀子 C、范缜 D、孔子 4、战国时期有一位学者提倡“有人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该学者所属学派是 A、墨家
B、儒家C、道家D、法家 5、在我国古代,最早以法律形式禁止弃农经商是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C、西汉 D、东汉 6、西周实行分封制,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秦朝统一实行郡县制的直接目的是 A.发展封建经济 B.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制 C.强化中央集权 D.巩固统治 7、秦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本质特征是 A.改国王为皇帝 B.建立中央官制 C.实行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 8、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A.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 B.儒法之争激烈 C.仁政代替了法治
D.封建统治思想成熟 9、对万里长城正确而又全面的评价应当是 ①有利于北方农业的发展
②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④阻碍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刘邦实行的治国措施与政策中,动机与效果明显矛盾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B.沿用秦朝的郡县制 C.分封同姓子弟为王
D.对匈奴的和亲政策 11、张骞与班超相同的贡献是 A.打通了中西交往关系 B.帮助西域人民摆脱了匈奴贵族奴役 C.使西域归属中央D.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中西交往 12、秦和汉在制度方面的相同点有①都实行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制度
②都在全国统一推行郡县制 ③都推选察举制和皇帝征召制度
④赋役都比较重 A.①②④B.③④C.①④D.②③④ 13、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所以硷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14、古代诗人在《题昭君出塞图》中写道:“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筋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 不劳辛苦汉三军。”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肯定昭君主要因为 A.昭君出塞是为了个人幸福 B.昭君不畏艰险 C.昭君出塞是为了国家利益 D.昭君出塞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15、秦汉时期中国已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 B.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亚等地区 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条件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贸易往来 16、下列哪些史实符合荀子的唯物史观 ①李冰修筑都江堰 ②汉武帝治黄河 ③杜诗发明水排
④西汉时用煤冶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7、秦朝郡县制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18、下列关于秦兵马俑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再现了秦朝时的军容 ②反映了秦朝繁重的徭役 ③显示了秦朝高超的造型艺术 ④反映了秦朝手工业的成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以下历史事件开始于汉武帝时期的有: ①陆上丝绸之路开通
②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③设置刺使制度 ④历法形成固定系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20、佛教传人中国后,尽管影响很大但却没有占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 A.教义不符合中国国情
B.民间道教抵制 C.范滇等无神论思想家的批判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稳固 21、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 A、战国时秦的统治之下
B、汉武帝设置郡县机构 C、蜀汉政权统治时期 D、南朝江南开发时期 22、范缜的《神灭论》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在于 A.抵制佛教传播B.揭穿统治者利用佛教进行的欺骗C.揭露教徒们的虚伪 D.树立无神论思想 23、“将兴辽东之段,自洛口开渠达涿郡,以通漕运”,这条运河是指 A.通济渠 B.永济渠 C.会通渠 D.邗沟 24、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之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A、皇帝必须任用贤臣
B.必须善于纳谏 C.必须轻徭薄赋
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 2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注重的问题是 A.重用人才
B.善于纳谏 C.轻谣薄赋 D.减轻刑罚 26、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 A丞相权力增大
B.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D.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原则 27、唐朝初年,江南的稻米已经大量运往洛阳等地,这反映了 ①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②江南经济地位上升 ③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④南北经济交流加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8、史载:唐太宗时曾有大臣奏请修长城、太宗一笑之,曰:“安事苦民。”对这一史理解正确的是①唐太宗缺乏应有的文物保护意识
②唐初无边患、长城已无防御作用③唐太宗重视发展经济、不愿浪费人力物力 ④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数民族归附唐中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9、唐朝对外关系发展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A.封建经济出现繁盛局面,是当时世界上综合国力强盛的国家 B.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超过前代 C.各民族问经济文化交流活跃,接触频繁、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D.科学、文学、史学、教育等有新发展,我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 30、从7世纪到9世纪末,日本先后派遣了13批遣唐使,接待这些人的唐政府机构是 A.工部
D.吏部 31、“贞观之治”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是 A.调整统治政策 B.社会政治稳定 C.重视发展经济 D.中外交通发达 32、唐朝实行的两税法产生的实际作用是 A.缓解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B.缓解了均田制破坏所造成的财政问题 C.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D.削弱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 33、与唐朝的诗歌繁荣有直接关系的是 A.唐朝强盛
B.造纸术发明
C.社会安定
D.科举制实行 34、下列对租庸调制的解释,错误的是 A、是唐朝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B、纳银代役,叫“庸”C、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叫“调” D、交纳定量的谷物,叫“租” 35、《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
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唐通过有效管理促进城市商业发展B、唐商品经济繁荣 C、唐抑制城市商业发展D、唐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
二、非选择题(3小题,每小题各10分,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管仲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 材料二
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材料三
秦《田律》规定:“春二月,保敢伐林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 材料四
汉淮南王刘安说:“教民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硗[硗:指(土地)坚硬不肥活1高下,各因其宜。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 春伐枯槁,夏取果萌,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为民资。是故生无乏用,死无转尸。”
回答: (1)关于环境保护,管仲和苟子在上述材料中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2分)
(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3分)
(3)刘安的思想与管仲和苟子相比有哪些新发展?(2分)
(4)从以上材料中可得出怎样的认识?(3分)
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三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至溢,小者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引自《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材料二
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亟,祸小;不削返迟,祸大。” ――引自《史记‘吴王濞列传》 材料三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引自《汉书〃主父偃传》 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汉初分封王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这一局面的出现使西汉的地方行政体制与秦朝相比有了怎样的变化?后来为何又要解决王国问题?(2分)
(2)材料二、树料三所提出的解决王国问题的方案在实施的手段上和产生的结果方面有何不同?(3分)
(3)有人认为:“汉景帝如果也能采用推恩’的方法,而不是采纳‘削藩’的建议,就不会酿成七国之乱了。”这―结论是否正确、说明你的结论。(4分)
(4)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1分)
38、回答以下有关汉、唐选官用人制度的问题: ① 汉、唐分别推行什么选官制度?(2分)
② 汉、唐选官程序有何不同?反映什么实质问题?(3分)
③ 从汉至唐在选官标准上发生哪些变化?(2分)
④ 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篇四:必修一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一讲先秦至秦汉 必修一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 纲]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 标]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考点一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政治制度 1.王权承袭: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王位传承的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夏商的政治特点: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夏商的行政制度 二.周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概念辨析] “封建”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指(战国之后)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政治制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 2.分封制的特点及其瓦解 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 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 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分封制的瓦解 (1)瓦解原因 ①经济:生产力发展(即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 ②政治: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 (2)瓦解表现:周王室的权威得不到尊重,天下分裂,诸侯之间混战不已,甚至与周王室交战。如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孔子的“是可忍,孰不可忍”都反映出分封制的破坏和礼崩乐坏。 讲史料 史料一 西周分封形势图
导读 根据图片中康叔、召公、姜尚、微子启身份,可知分封的对象为王族、功臣与先代帝王的后代;根据图片中封国、主要同姓诸侯的地域分布,可得出诸侯分布特点。 史料二 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中国历史?先秦卷》 导读 史料以第一个句号分为两层,分别反映了王室与诸侯之间的纵向联系、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练史料 史料 周朝后期,中国政治混乱。??正是这一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
社会的本质以及人们在社会中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探究:指出史料中“政治混乱”的表现主要有哪些? 答案 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或诸侯割据,战争频繁,分封制逐步解体)。 (二)、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内容 4.特点: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3)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4)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5.影响 (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3.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4.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史料印证 史料一 在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大规模祭祀活动的遗址;夏商周的王被称为“天子”;据殷墟出土的大量的甲骨文卜辞,表明当时的商朝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商朝天子既是人,又是联接天人意志的神??据史料记载,“巫”是早期国家中最重要的职官之一。史料反映出借天上的“神权”来强化人间“王权”的意图,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史料二 (西周)整个国家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家族的血缘关系与国家的组织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周天子在宗法关系上是天下的
“大宗”,在政治关系上是一国之君??总之,宗法系统上的等级与政权组织中的等级
是对立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史料反映了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权力结构的特点。 史料三 早期的国家是从部落制中脱胎出来的??王权不可避免地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夏桀为有仍之会,有缗叛之,商纣之黎东之薮,东夷叛之;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
之。??王国维在谈到早期国家权力时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史料反映出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轻巧识记 宗法制的要点 .分封制和宗法制不同点及相互关系
讲史料 史料一 西周宗法制下大宗、小宗示意图
导读 史料中上下级关系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嫡长子为大宗,余子为小宗,体现了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等特点。 史料二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晋语》曰:“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导读 史料强调同族、家庭本位,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 练史料
史料 (2013?安徽高考,节选)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篇五:中国的选官制度 中国的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1. 王位世袭制 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 察举制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3.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4. 科举制 第一,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1&隋朝兴起: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誓愫闷,科举制形成。 &2&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 1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明显区别是选拔官吏不再以家族名望而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选官的权力不在地方而是收归中央。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的一大进步:它抑制了门阀世族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实质上反映了隋唐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需要指出的是,科举制虽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但它仍然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 第二,宋朝科举制的发展。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殿试成为定制和“糊名法”的实行,采取的名额也比唐朝大大增加了。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也进一步扩大了北宋的统治基础,还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第三,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变化。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解释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不能随意发挥。八股取士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制度,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地阻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清末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科举制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 在官僚系统中,地方官员,无论是临民之官,还是封疆大吏,如何选用,事关统治根基的稳固与否,受到历代统治者重视。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之演进,地方官的选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秦汉至隋唐以前,地方官选任以察举和荐举为主,以“贤能”为标准,地方权力较大。从选拔上看:在先秦时,实行乡里举荐的制度,在血缘与地缘政治相结合的情况下,基层举荐实际上跳不出“荐人唯亲”的框框。汉代实行察举制度,规定由地方主要长官每年推荐一定数量的人为官,推选的标准以德行、经学、乡闾清议为主。察举实行荐举者与被荐举者连坐的制度,制度之初还是比较严慎的,但由于察举的标准笼统,主观评价的成分多,容易出现请托舞弊,弄虚作假的现象,被举荐者多为“门生故吏”,无真才实学,随着吏治的败坏,到东汉末年此制也败坏不堪了。魏晋以后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推荐的权力不再交由地方官,而是由朝廷统一任命“中正”官,专门负责举士选才。这些中正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由他们把地方人才划分为九个等级,上报给中央,由中央任用。中正官评价人才的标准包括了察举制度所规定的内容,还增加了“家世”和“才实”等条目,注重品德与能力相结合,比汉代较为完善,一时间“儒雅并进”,起到一定积极的效果。但此制度也存在缺陷:一是选官的人,即“中正”官,多为 2本地的豪族大家所把持;二是选拔标准多以家世出身为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选才结果,阻塞了寒素人才入仕。 从任用上看:从秦代起地方上长史一级的官员就要由中央任命,以后历代一直延续,秦汉地方层级分郡、县两级制,地方主官,都由中央下派,郡守如此,县令也如此。但同时也规定,地方长官有自辟僚属的权力,郡守、县令都可以在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内选择任用官员。 第二阶段从隋唐至明清,选任方式以科举为主,以“考试”为标准,用人权完全收归中央。从选拔上看:隋唐实行开科取士,隋炀帝以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成为选拔各级官员的主要方式。全国各地的士子不用通过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经过公开的逐级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士子在通过逐级政府和中央的笔试之后,要由吏部再进行面试,内容是考察“身、言、书、判”即身体容貌、言语应对、书法笔迹和判词书写。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学为主,兼及见识才能。大致说来,科举考试由礼部考才学,吏部考能力。明朝中期出现八股文,这是一种严格的排偶分股的应考文体,考生易于掌握格式,评卷标准也较为客观。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过立废之争,朱元璋就曾一度下诏停止科举,但始终未能找到一种超过科举的有效选官方式,所以,不得不在停科举九年后再次恢复。科举制度以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形式选拔和收揽人才,为整个政治机体输送新鲜血液,在政治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从任用上看:地方主官仍然由中央统一任用,这一点一直未变。变化的是,取消了地方主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地方官不能再自行任命属下官员,所有进入流品的地方官员都由中央政府任用,《文献通考》中记载,隋朝时“海内一命之官并出于朝廷,州郡无复辟署之事”。从隋朝起,地方主官的用人权被中央收回。 古代地方官员选任制度对政治的影响 地方官的选任,不仅仅是一项文官管理制度,它关涉到整个政治的兴亡存废。从秦始皇废除封建,建立郡县后,中国的政治问题,从结构上说,就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其中地方官的选任事关政治结构稳定与否的大问题。用好的用人方法用好人,则政治稳定,国家强盛;反之,则陷入分裂与争战,这是被漫长的历史发展无数次证明了的,可以说,地方官的选任制度是政治发展的生命线。 首先,大一统既是传统治理的前提也是目的,地方主官由中央选任,是实现大一统国家的客观要求。 从秦到清两千多年的吏治发展中,地方官员的选任制度不断演变,但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地方主官一律由中央任免。秦始皇结束封建割据的局面,海内一统,地方设置为郡、县两级,郡、县主印官郡守和县令都由中央任免,成为定 3制,以后历代尽管行政区划不断调整,地方官权力也时有伸缩,但地方主官一直由中央任命。之所以有这样的制度安排,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大一统政权的建立必须有一个稳固的中央,有一套由中央统一安排的人事组织体系。中国的特点是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区域间的差别较大,给大一统的实现带来挑战;但如果不实现大一统,四方割据,各自为政,就会使整个国家陷入杀伐争夺、混乱黑暗的灾难之中。要想保证大一统的政治体制稳定,关键问题,是要有一个稳固的中央政权体系,在用人上,要由中央统筹安排,特别是作为执政根基的地方政权,其人事任免要由中央掌握。 其二,大一统的维护,要由中央的权威宏观调控,避免陷入地方性。从汉代起就有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限制,就是说本郡县的人不能在本地为官,一方面是防止本族本亲的地方势力坐大,利用国家政权合法施暴;另一方面也为了避免各地方之间相互隔绝,不能很好的融合,陷入狭隘的地方性。为了增强不同区域间的融合、交流和发展,保证大一统的局面得以维持,就要推行全国范围内选才,异地为官的制度,而这一制度只有在中央的宏观调控下才能得以实现。 其三,大一统政权的存在,要求国家权力能有效制约地方势力。地方官是国家权力的代表,是政令下达和民情上达的关键环节,必须脱离地方豪强势力,并对其进行制约。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往往是在血缘和地缘结合的情况下建立的,人们依靠土地为生,很少迁徙,乡里组织从结构上讲一般比较稳定,地方豪强容易坐大。如汉代就有“宁负二千石(郡守),无负豪大家”之说。乡间豪族势力如不加控制,往往猖狂:兼并土地、荫庇人口、收养私从,当社会发生动荡时就会由患而生乱,与国家利益发生直接的冲突。所以,古代治理中十分强调慎选临民官,一方面是考虑到要对民众进行善治,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对地方豪族势力的控制。 其次,中央权威的树立是社会稳定的保证,中央掌握人事权,收回地方自辟僚属的权力,统一官制。 秦汉地方长官可以自辟僚属,实际上是将地方的部分用人权交给了地方主官。地方主官可以在所管辖的区域内选官,虽然还要经过考试,达到一定的标准,但由于是“自辟”,权力大,很容易使地方主官用自己的亲信组成官府体系,当地方割据时,就成为脱离于中央的职能机构。汉代的削藩、魏晋南北朝的战乱,都是因为地方权力太大,关键是地方有用人权,所用都是自己的人,中央是天高皇帝远的虚制,地方则是现用现管的实利,中央权威受到威胁。 从文官管理制度的角度讲,秦汉地方可以自辟僚属,选用之官虽然属于中央官制系列,但与地方官有更强的依附关系,出现管理的“双轨制”,政行两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隋朝时,中央收回地方自辟僚属的权力,统一了官制。 4可以说在地方官的选任上,古代社会至隋朝才开始走上中央集权的道路。隋朝推行了两项制度,使中央集权得到彻底加强。一是,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中央用制度化的标准选拔人才,地方大族不能再操纵选举;二是,取消州郡地方官自辟僚属权,由中央在选官后统一任命,升迁黜免依凭于中央统一考核。 用科举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选官,继以铨选制度量能授官,再以考核制度评定政绩以供进退黜免,完善了统一的文官管理,既保障了中央的权威,又稳定了地方的秩序。 再次,制度化的选官标准,为实现长治久安的政治理想,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从历史上看,地方官员的选拔,如果没有具体的、可执行的标准,就会被人为的好恶亲疏所左右,所以,传统治理的经验是选官标准明确化和制度化。凭借个人情感的选择往往是非理性的,容易出错和不稳定的;而制度化的标准则是理性的、公正的和稳定的。 如果人事选举不能公开进行,就会形成集团利益,进而使人事权不归于公门,而落入私家之手,必然会导致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人事混乱。隋唐发展起来的科举制度,则以统一的、客观的、制度化的标准,开放了政权,广泛吸收了人才。统一的测试标准为天下所有读书人提供了一个博取功名、进入仕途的机会,也为国家最大限度的制度化吸收人才搭建起一个平台。此外,全国集中考试,降低了政府在人才选拔上的成本。通过集中考试,以制度化的形式使社会精英在同一时间内以最大的可能聚集在一起,以供拔擢,实现最有效的制度化选才。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上看到士人成群结队地进入考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公开选拔,广用贤能,也是旷古盛世之所以能在唐朝出现的关键。
5篇六: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重要考点 (一)分封制的发展和完善 1.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建立: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2)商朝的建立: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3)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对都城以外的地区通过分封侯、伯,实行间接管理。 2.西周的分封制 (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建立周朝。 (2)目的:为有效统治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藩屏王室。 (3)概况 ①对象:同姓贵族、功臣和归顺的异族首领。 ②内容:授土、授民、授职。 ③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见,纳贡、服役,带兵随从作战。
④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国里,实行再分封。 (4)影响 ①前期:加强了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强国。 ②后期:因受封者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王权衰弱,造成分裂割据的局面。 [理解概念] “封建”: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指“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与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是分封诸侯,巩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易混易错] 分封制在中国古代原叫做“封建”制度。但这个“封建”与我们用于社会发展史中的“封建”不是一个含义,而是“封诸侯,建藩卫”的简称。为了将这两个“封建”相区别,今天史学界多称“封诸侯,建藩卫”制度为“分土封侯制”或简称“分封制”。 (二)宗法制的产生和完善 1.含义:是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的。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是实行分封制的主要依托。 2.历程:夏代产生,商代发展,西周完备。 3.特点:严格区分嫡庶长幼,确定嫡长子继承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严格等级,小宗绝对服从大宗。 [解读与点拨]宗法制的概括:(1)一个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2)两对关系:内部:大宗与小宗的相对关系;外部:与分封制的表里关系。(3)三点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周王的地位。 4.作用: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早期政治权力实质上是一种强权。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4)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5)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秦汉到宋元的政治制度 一、重要考点 (一)秦始皇大一统 1.秦王嬴政首创皇帝制度 1.秦的统一 (1)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定都咸阳。 (2)王朝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2.皇帝制度 (1)称谓:嬴政统一全国后,以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自称“始皇帝”。 (2)特权:自称朕,其命令称“制”或“诏”,使用的玉雕大印称“玺”。 (3)实质:确立至高无上的君权,建立君主专制的制度。 [解读与点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三公九卿制 (1)三公:丞相主管全国政务;太尉主管全国军务;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掌管图籍章奏,传达皇帝诏令,并监察百官。 (2)九卿:隶属于丞相,分掌朝廷和国家的各项行政事务等。 (3)实质:维护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加强地主阶级的统治。 2.郡县制 (1)内容:废分封,设郡县,以郡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下辖若干县;郡设郡守,县设县令或县长。 (2)特点:郡守、县令或县长均由朝廷任命,不世袭。 (3)作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关键点拨]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实质上是对分封制的否定,不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分封制下官位世袭,独立性强,不利于中央集权;郡县制下官员由中央任命,听命于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1.中央集权的巩固 (1)措施:颁秦律;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以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北征匈奴,派蒙恬夺回河套地区,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南伐百越,统一东南和岭南地区,修灵渠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2)结果: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解读与点拨] 教材“秦朝疆域图”解读:①秦朝的疆域西起陇西,东至东海,北起长城,南至象郡,空前辽阔;②秦朝为抵御匈奴的侵扰,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③秦朝在岭南设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并开凿了灵渠,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开发;④秦朝推行郡县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秦的灭亡 (1)原因:秦统治者依靠中央集权对人民进行残暴的统治。 (2)秦的地位:秦朝建立的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历史认识]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二)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从三公九卿到二府制 1.汉承秦制 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太尉名义上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但没有调兵权;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丞相成为执掌实际大权的最高行政长官。 2.汉的创新 (1)西汉:汉武帝重用设在宫廷内的尚书及一些侍从人员组成实际的决策机构,称为内朝。宫廷外的丞相官府机构,变成了执行机构即外朝。还划全国为13个州部(监察区),设刺史一人,奉皇帝之命,监察郡国。 (2)东汉:光武帝设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下分六曹办事,三公九卿逐渐成为虚衔。 3.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魏文帝设中书省执掌机要,尚书台成为执行机构。 (2)西晋:设门下省作为皇帝的侍从和顾问机构。 (3)南北朝:门下省成为参与决策的机构,南朝梁时改尚书台为尚书省。 4.隋唐时期 (1)三省的职责:中书省掌全国政务的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同列宰相,共同议政。 (2)六部职责:六部隶属尚书省,负责处理具体的行政事务。 (3)作用:三省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制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也有利于加强皇权。 5.宋元时期 (1)宋元实行二府制度。元代以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2)作用:削弱了宰相职权,使皇帝集权更为强化。 [解读与点拨] 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始创于隋朝,唐代进一步完善。三省中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相权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 1.西汉的郡国并行制 (1)原因:总结秦亡教训,分封同姓贵族为王。 (2)影响: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3)结果:汉景帝和汉武帝先后打击王国势力,郡国并行制名存实亡。2.唐、宋时期 实行道(或称路)、府(或称州、军、监)、县三级制。 3.元朝的行省制度 元朝推行行省制度,规定除大都周围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其余地区设行中书省进行管理,下设路、府、县,西藏地区由中央的宣政院管辖。 [深度点拨]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具体趋势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越来越大,地方权力越来越小。总趋势是君主专制程度不断提高,这是由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 [教材互补] 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为行政机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解读与点拨] 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特点:(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不存在独立的行政体系。(2)地方服从于中央,中央服从于皇帝。(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4)地方权力分散。(5)中央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考核。 [关键点拨] 元朝的地方并不是完全由行省来管理,河北、山西、山东就归中书省(中央机构)直接管理,西藏、青海一带是宣政院的辖地。 3.中国特色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 1.发展: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世官制,门第高下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隋唐时开始实行科举制,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开始形成。唐太宗时设进士、明经两科。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科举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各朝进一步完善。 2.作用:扩大了官吏人才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解读与点拨] 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特别是科举制逐渐完善,其“公开竞争,公平考试”的原则,对今天我国的考试制度和东西方文官选拔制度有重要影响。相关热词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朝的选官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