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跳槽人跳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应届毕业生为何爱“闪辞

中新网10月10日电 韩国《亚洲经济》10日刊文称,去年韩国年轻求职者的总人数为101.6万人,其中超过4成的人都有一个“公务员梦”。报告显示,韩国年轻毕业生求职者每天的学习时间,较10年前大幅增长,而休闲娱乐的时间则逐渐变短。
中新网4月12日电 据澳洲网报道,良好的中文水平已经成为澳人求职中的“加分项”。国际招聘网站Indeed近日统计出的最新数据显示,中文已经成为澳洲双语岗位中最为热门的语言。掌握中文渐成岗位招聘条件据《澳洲人报》12日报道,目前,掌握汉语的人...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西安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还不到一个月时就被骗3次:被用人单位提前收取“防违约押金”,被黑中介骗了钱,甚至被疑似传销组织的不明团伙骗到了外地。现实中,还有不少大学生和他一样,在求职中上当。
据澳洲网报道,总部位于英国的一家英语教学机构近日公布的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澳大利亚、爱尔兰以及英国的教师最愿意前往中国教授英语。报告显示,自2009年至今,通过该机构申请到中国教英语的教师已增长了6倍,其中英国教师所占比例最高,澳大利亚教师紧...
职场人跳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刚刚入职才三四个月的应届毕业生还没适应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也争先恐后地涌入了跳槽大军,甚至是“闪辞”。
滴答网讯 根据澳洲一个慈善组织周一发布的报告,就业市场上的低技能工作职位不足,导致低学历和缺乏工作经验的人很难在就业市场立足。这份报告引起了人们对贫困线下人口增长的关注。据悉尼晨锋报报导,在就业市场,每六名低技能寻工者只有一个相应的工作招聘...
中新网杭州10月14日电 (记者 施佳秀 实习生 杨韵仪)“牵手侨企相约高校”2016年浙江省侨商企业用工招聘会14日于浙江杭州举行,该省各地100多家侨商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近1300个,吸引了10多所高校3000多名毕业生和求职者前来咨询和应聘。
亚裔职业日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美国《世界日报》/金春香 摄)中新网8月8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2016亚太裔职业日”当地时间6日在纽约华埠中华公所大礼堂举行,吸引逾2000名求职者。上午10时起会场外就排起长队,为控制礼堂内的人流...
Whether or not the US economy has hit a recession, one thing is clear these days: Uncertainty is in the air, and it affe...
&I am always surprised how some interviewees tend to trail off towards the end of an interview instead of finishin...
滴答网讯 据新闻有限公司网站报道,50岁以下的失业澳人将从7月起被迫为救济金而工作。此举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部分,旨在削除官僚繁琐程序和终止由浪费纳税人资助的、但未能促进就业的培训课程。目前,居住在澳洲18个试点的18至30岁求职者需要从事义...
中新网4月7日电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一名名叫戴维斯的34岁男子毕业13年来共申请过500多份全职工作,不仅全数落空,更连一次面试机会也没获得,连亲友都对他的遭遇啧啧称奇,堪称“最不走运求职者”。报道称,戴维斯拥有韦尔斯格拉摩根大学地理学学...
沪江英语小编有话说:这篇文章中介绍的是在美国的双语求职者有的7大求职机会,虽然国情不同因地而异,但对我们中国的双语求职者来说也很具有借鉴意义。不管怎么说,掌握一门外语的确会增加大家在各行各样的求职机会。
贵司现在的优先任务事项都有哪些,比如在未来三个月最需要的,或者必须要完成和摆脱的事情?
长江日报讯 今年武汉市一季度的招聘市场,平均100名求职人员对应91个招聘岗位,岗位较去年多三成,生物类、材料类、技校类专业人才需求最大,硕士、博士学历的求职人才也大幅增长,占求职人员总数30%。昨日,市人才市场一季度市场行情分析出炉,市场...
留学易客厅
移民专题汇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 09:59&&
?& 09:50&&
?& 09:53&&
?& 09:54&&
?& 09:51&&
?& 09:44&&
 当前位置:&&&&&&&&&
应届毕业生频现招聘会 才入职又“闪辞”
    广州日报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觉得这个工作不适合我。”“觉得发展的空间不大,学不到东西。”转眼,大部分2011届毕业生已经步入社会,成为职场新鲜人。他们多则已经入职半年以上,少则也经历了1~2个月试用期。然而,近日记者走访市内各大人才市场时发现,部分已经有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又迫不及待地希望找到下一个更好的工作。
  专家指出,入职3~6个月被称之为“工作浮躁期”,大部分职场新人在此时间段内会受到各种各样“不满意”的情绪困扰,近几年的应届毕业生表现得更为强烈。在此期间,职场新鲜人切勿“冲动辞职”。
  【现象】:部分应届毕业生爱跳槽
  经历了7月份毕业季的招聘高峰,8月市内各大人才市场均显得有点冷清。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部分刚刚走入职场数月的2011届毕业生,又重新游走于招聘会现场,准备另觅东家。
  佛山某高校2011届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小杨,今年4月份便进入佛山一家网络公司进行实习。“公司在前两个月里,基本没安排真正的任务给我。当时让我觉得很迷茫。基本上每天就是由经理安排跑跑腿打打杂,但因为考虑专业对口,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也不敢贸然辞职,所以还是坚持了下来。”小杨说,但是到现在过了试用期,公司迟迟未谈转正的事情,在办公室里连个固定的位置都没有,于是想着另寻伯乐。
  来自清远的小陈也是满腹牢骚,新闻专业毕业的她,在佛山一家陶瓷公司做了两个月的市场助理,她说:“学的是新闻专业,做起了几乎不相关的岗位。工资不到2000元,有时还要跟着一起加班,本来觉得自己挺喜欢做市场的,但现在觉得还是希望做记者。”小陈说希望找份专业对口的工作。
  “应届毕业生会因为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落差,郁闷、不满的情绪就会发生。”佛科院就业指导中心钱灿平老师表示,特别是近几年“85后”甚至“90后”的毕业生逐渐走入职场,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强烈。
  而人才专家则称新入职场的3~6个月为工作浮躁期,在这个时期冲动的辞职跳槽会频繁发生。
  【调查】:缺发展空间成“闪辞”首因
  据人力资源专家介绍,职场新鲜人出现浮躁的原因一方面体现在缺乏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后积极热情的工作状态维持一段时间,未见明显回报便易产生浮躁心理;另一方面,则是对公司提供的薪资福利待遇不满意、晋升空间小、与同学之间产生较严重的攀比心理。
  而此时,部分职场“菜鸟”会选择快速和用人单位说拜拜,闪电辞职,频繁换工,成为所谓的“闪辞族”。近日,智联招聘通过微博发起《毕业生“闪辞”大调查》,截至记者发稿时,有数据显示,导致职场“菜鸟”们冲动递上辞职信的原因(多选),依次为缺乏发展空间(66%)、工作内容单调乏味(23%)和工资待遇不理想(22%)。而在“认为换工作对您的好处”中,“有利于更快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成为首选,占47%;“薪资得到提高或职位获得晋升”以38%的选择率占第二位。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延伸阅读
 010-603049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版权所有: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招聘就业&正文
吉林大学校长为应届毕业生求职“站台”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吉林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就业趋势向好,无论是在校园招聘会,还是在就业大市场上,吉大毕业生们都显得喜气扬扬。
今年,吉林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就业趋势向好,无论是在校园招聘会,还是在就业大市场上,吉大毕业生们都显得喜气扬扬。
11月22日一大早,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就来到设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的招聘会现场,边看边与招聘单位的人交流,了解他们对人才需求的情况。
“毕业生的就业,学校和用人单位是需要合作的,双方要形成反馈机制,一方面,促进高校更有实效地培养学生;另一方面,希望用人单位能给予优秀毕业生较好的待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李元元说。
在广东佛山知名企业团队展位区,曾在广东工作多年的李元元,与佛山市人社局副局长李明国用广东话交流起来。近年来,由佛山市地方政府牵头,相关单位多次到吉林大学招贤纳士,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非常信赖吉大的毕业生。李元元表示,希望佛山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可以与吉林大学优秀毕业生的成长有效结合,双方建立更加深厚的友谊。
在各招聘场馆,李元元不时与会场中找工作的毕业生交谈,还几次代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讲价”。
吉大行政学院学生孟祥绎、公共卫生学院学生刘琳在就业市场中发现了各自的目标单位,李元元得知他们对自己信心不足,便分别带他们来到意向单位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盘锦检验检测中心展位前,说:“我带着我的学生一起来找工作!”
校长为毕业生就业“站台”的举动,让顶着寒风来求职的毕业生十分感动。李元元告诉大家:“你们找到好工作,才是我开心的事。”
吉林大学副校长王利锋告诉记者,今年9月以来,该校已举办各类校园招聘活动750余场,进入校园招聘的单位有1900余家,累计为毕业生提供有效需求岗位7万余个,覆盖全校所有学科门类。
李元元说:“一名大学生,从走进校门到离开校门,中间这一段成长中,家庭、学校、国家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他们代表着国家最有创造力的群体,如果不能很好就业,则会带来家庭的失望、学校的失败、国家的损失。为此,学校必须创造一切条件、一切可能,让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高就业!”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孙璐璐
点击加载更多
教育热搜词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凤凰号出品
职场“闪辞” ,原来是虚高的高校就业率在作怪!
“闪辞”与高校就业率 华说 秋去冬来,天气一天天地冷下来,但人才市场却在逐渐升温,招聘会一场接着一场,场场人头攒动。新一季的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时节到了。 应时应景地,与此相关的两份调查报告在这个时候接连地被披之于众。一份是《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由北京市教委立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联想等知名企业及北京教育人才培训中心合作完成。上述单位从2011年11月开始,以2012届应届毕业生、工作3年内的职场新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群体的职业适应状况进行了历时一年的调查分析。调查发现,这些职场新人在进入职场的短短三年内,变动两次以上工作的占57%,其中,变动三次以上的占32%。造成工作变动的最主要原因,受调查者将其依次排列为为工资待遇、人际环境和工作地点。另一份调查报告则是由江苏省人才市场市场部、智通人才连锁南京分公司发布。该调查的结论是,第一份工作65%毕业生坚持不了一年。 两份报告,一北一南,一份来自政府部门,一份出自市场机构,印证的是同一个事实:“闪辞”。 闪辞是一个热词,也是一个新词。闪者,迅疾也;辞者,辞职也。闪辞,顾名思义,乃是指职场新人刚入职即跳槽或者一段时间内频繁改换工作的行为。正如这两份调查报告所显示的那样,这行为,在这一两年来得广泛了,来得普遍了,以至于成为一种现象,令国人为之侧目。 甫入职场旋即“闪辞”,显然又让很多的人们“看不惯”了:指责其“心浮气躁、好逸恶劳”者有之;数落其“缺乏抗挫折能力、眼高手低”者有之,教训其“职业规划不清,缺乏责任心”者亦有之……云云云云,热闹的很。这其实是“古已有之”的老调子了。即以区区个人的经验而论,70后踏入社会时如是,80后进入职场时亦如是,现在只不过是轮到90后罢了。可以想见,将来的00户、10后……无疑也不出如此路数,命运的轮回,真是未有穷期。但这样的唠叨,那效力也渺茫的很。年少气盛,正值一生中最为狂妄的岁月,这种以长者自居的训导,大抵非以耳旁风处理,即是被置于脑后而不顾。 实际上,对“闪辞”一族大事兴兵也确乎师出无据。一则太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际,他和她都已然是成年人,选择以及改换什么样的工作,是其自由和权利所在;二则所谓“白天不懂夜的黑”, 对自身处境以及面临的局限条件,外人不可能比“闪辞”一族自己更为清楚,说三道四的依据何在?但这并不是说, “闪辞”一事旁人不容置椽,只是说,插嘴的方式和角度需要改变。因为问题的重点,不在于“闪辞”本身的是非褒贬,而是要追问,为什么在此时此刻,如此多的大学毕业生会选择“闪辞”,以至于成为一种现象? “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逻辑和事实都说,两者皆有可能。“闪辞”有何尝不是如此?闪辞之辞,有主动之“辞”,亦有无奈的“被辞”。 “辞”也罢,“被辞”也罢,何以会有这么多的人卷入其中?从纷纭的舆论看,诊断书可谓五花八门: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一时难以适应;年轻人意识独立个性强;工作内容单调乏味,工资待遇不理想,人际关系复杂;缺乏清晰的自我职业规划等等。不过以愚观之,全面自然是全面的,但都是“正确的废话”。无他,未中肯綮也。说从学校到社会一时难以适应当然对,但难道只是现在的90后大学生不适应么,70后、80后的大学毕业生不也同样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说年轻人意识独立个性强当然对,但难道只有现在的90后大学生桀骜不驯么,70后、80后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同样个性十足?!说工作内容单调乏味、工资待遇不理想、人际关系复杂当然也对,但试观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够找到内容趣味盎然、薪水理想、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工作岗位?!说缺乏清晰的自我职业规划当然也对,但试问这世上,又有多少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拥有“清晰的自我职业规划”?! 没有疑问,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着“闪辞”者。但“闪辞”一族规模如此庞大,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却是绝无仅有的新生事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思之再三,愚以为,真正的答案,是在大学虚高的就业率上。 倘若是关注时事之人,对下述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必不陌生:一方面,这些年社会舆论在大嚷特嚷大学生“就业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布的数据也支持着这一事实。当另一方面,各大高校发布的就业率却高得惊人。从官方发布的数据看,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90%以上,98%、99%甚至以上者也常见。这两个方面呈现的事实,显示着矛盾和冲突。倘若其中有一个是真的,则另一个必假。何者为假?人们其实是心知肚明彼此心照的。这几年,神州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频频发出“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的禁令,据说成效也非常显著。不过,深谙国情的人们知道,在中国,很多事情,是需要“正面文章反面看”的,禁令的普遍,其实正证明着就业率造假的泛滥。 时至今日,高校就业率的造假,其实已然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每逢毕业季,网络上 就会频频曝出“被就业”的光怪陆离的故事。身处其间的大学生大抵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讲述自己所在的高校为“刷高”就业率,无论是否实际就业都要求学生尽快寻找公司签订三方就业协议,否则就不予毕业。“先签就业协议,再拿毕业证书”,已经成为一种通行的潜规则。出于拿到毕业证书、学历证书的目的,当毕业日期渐近,压力加剧之际,就业协议的签署的草率和随意性自然大幅度地上升了,甚而至于由此催生出不少“签约代理公司”。而这样的“就业”,最终往往是以 “闪辞”画上句号,无论是“辞”还是“被辞”。反映在调查报告上,则是“闪辞”一族的出现。一个可以观察到的事实是,“闪辞”一族大规模的出现,是在就业率纳入高校考核之后。 然则“授业解惑传道”的高校何以热衷于追求高就业率,乃至于不惜造假?无他,利之所在也。对公办大学而言,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乎着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支持、资助力度。资料显示,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的高校发展项目多达18项,如年度招生计划、专业设置、高校评估、经费核拨、新增学位点审核等。而对民办高校而言,就业率则直接关乎其“生死存亡”。没有“好”的就业率就招不到学生,招不到学生的结果,自然是关门大吉。于是乎,就业率的数字游戏,就在这利益计算中年复一年地上演着。 只要这就业率与众多的利益捆绑着,这数字游戏就不会终结,而“闪辞”现象也将因此如影随形。事实的内在逻辑,其实就是如此简单。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华说的经济学世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场内部跳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