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八旗排名兵和倭军谁的战斗力强

【图文】崇祯如能善用此人和其训练的这支无敌军队,满族八旗早被灭族_军事解码新闻_仪盟科技资讯 当前位置:& &&崇祯如能善用此人和其训练的这支无敌军队,满族八旗早被灭族&& 正文 崇祯如能善用此人和其训练的这支无敌军队,满族八旗早被灭族 关宁铁骑是袁崇焕苦练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清八旗军正面交锋的不败之神。 明朝实行的是文官带兵制度,故袁崇焕被作为军事将领推向了战争的前线。袁崇焕是一位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关宁铁骑在他手里被锤炼成了一支骁勇善战、每战必胜的精锐之师。 关宁铁骑是袁崇焕苦练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清八旗军正面交锋的不败之神。资料图明朝实行的是文官带兵制度,故袁崇焕被作为军事将领推向了战争的前线。袁崇焕是一位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关宁铁骑在他手里被锤炼成了一支骁勇善战、每战必胜的精锐之师。资料图过去,凡有辽东战事,明朝往往是从全国各地征调部队增援,除了少数特别精锐的不对外,这些官兵常常战斗力很弱。在袁崇焕眼里,民风彪悍、有切身利益关系且多善射的辽人最适于守辽土。因此,袁崇焕在归附的十余万辽民中精选身强体壮者,充实各军。资料图袁崇焕在宁远大战以10000残兵斗败13万八旗铁骑,宁锦会战,关宁铁骑在野战里打败了满洲八旗,辽东军不过七万人,却铸就了一条让满洲人一筹莫展的宁锦防线。资料图可惜的是,这样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却由于崇祯皇帝的重大失误,杀了袁崇焕而导致哗变,只能是一步步被分化瓦解。结果他们中的一部分,后来被调回关内镇压农民起义军,剩下的则投向了清朝,成为满清入关的急先锋。资料图关宁铁骑再厉害也只是一支军队,军队没有好的将领就是一盘散沙,崇祯帝作为国家的最高指挥官,他的错误判断使得关宁铁骑最终解体。这支大明最后的长城军队,终于不能再守护大明江山。 2017年参军入伍的10大好处一、练就一副素质过硬的强健体魄。火热军营是力与美的完美体现,部队严格的训练,能练就敏捷的反应、矫健的身型和结实的肌肉,培养的是男子汉阳刚之气、磨砺的是顶天立地的钢筋铁骨,... 近来半个月,祖国真是:一顺百顺事事顺,相当给面!真是给百姓掌腰又提气呀!4月27日,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5月3日,中国制造出世界上首台量子计算机 ,不对,是2台;5月5日,C919大型客机首... 05-22 14:11 05-22 01:02 05-21 23:35 05-21 23:27 05-21 22:28 05-21 22:11 05-21 19:53 05-21 19:25 大家都在看 劲爆娱乐八卦帖子主题:新模范军战斗力到底如何?????与同时期大清八旗兵比怎么样? 共&702&个阅读者& 军号:9182848 工分:376 左箭头-小图标 新模范军战斗力到底如何?????与同时期大清八旗兵比怎么样? 文章提交者:破仑灵顿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英国革命时期国会组织的军队。1645年组建,称“新军”,后被称为“新模范军”。共二万二千人,基本由组成,由奥利弗·克伦威尔负责指挥。在英国两次内战中发挥巨大作用。自耕农??? 我觉得恐怕战斗力不行······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新模范军战斗力到底如何?????与同时期大清八旗兵比怎么样?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02485 工分:22 左箭头-小图标 因为这只部队在克伦威尔的带领下打败了保皇党,砍了皇帝的脑袋。英国皇室至今为止封了皇家海军 ,皇家空军,就是不封皇家陆军。 (
  中国装备火器的军队编制出现的很早,也很健全。早在元朝至顺年间,军队中就已装备了发射口径为20毫米以上铁弹丸的金属火铳,从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火炮,并出现了“炮手军”和“炮手万户府”的建制。之后由于火器的蓬勃发展,明军更是普遍装备了火器,战争的主要武器转向了使用火器。

  朱元璋在位时,明军首创火铳与冷兵器依次攻击敌船的水攻战术,各地卫所驻军已有10%装备火铳。明永乐八(1410)征交趾时,明成祖还在京军中组建了专门的枪炮部队──神机营,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首屈一指;明成祖在亲征漠北之战中,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神机营已成为军队的一个兵种。

  明朝中期,戚继光镇守北疆蓟镇(今河北迁西县西北)练兵时,编练的水军营、步营、骑营、车营、辎重营,使用枪炮等火器的士兵已占编制总数的50%左右。其创建的车骑营中的战车部队,简直就是类似于现在装甲战车部队:车营编官兵3100余名,佛朗机炮256门,大将军(重型大口径火炮)8门;每车营有战车128辆,每辆战车配有佛郎机2门、鸟铳4杆、火箭手4人,平均每12名士兵装备一门火炮,临战之时火枪轮番射击可以终日不停;骑营编官兵约2700名,装备有60门虎蹲炮。

  因此在明朝前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劫掠的成本大大提高(死人太多,收获太少),以至于可以说是亏本买卖,蒙古就因此而衰落。明朝末期,明军和倭军在朝鲜所进行的战役中,明军的火器质量和使用水平就高于倭军。当时倭军和朝鲜军都甲胄齐全,十分精良,而明军却有不少连盔甲都没有就上战场了。朝鲜军队开始很吃惊,以为是明军神勇,其实是明军多使用火器,在火器的时代,盔甲反而是起不到作用的累赘。

明朝前期正规军的装编表:

  全营兵力: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
       骑兵1000人;
       炮兵400人(管理野战重炮及大连珠炮);
       共计官兵5000人。

  装备火器:霹雳炮3600杆(步兵火铳);
       合用药9000斤;
       重八钱铅子90万个;
       大连珠炮200杆(多管火铳);
       合用药675斤;
       手把口400杆(炮兵防身用手铳);
       盏口将军160位(野战重炮)。

  
明朝后期车营编制的详细资料(孙承宗和戚继光)

  关于车营的编制:战车子营按照营-冲-衡-乘-车分5级编制。
          每营4冲-每冲2衡-每衡4乘-每乘4车(偏厢车),
          合计战车128辆,配属给步兵子营使用。

          步兵子营和骑兵子营则仿造战车子营编制。
          步兵子营每100人为1乘-400人为1衡-800人为1冲-4冲3200人为1步兵子营。

          骑兵子营以50骑为1乘-200骑为1衡-400骑为1冲-4冲1600骑兵为1骑兵子营;          另配一个2冲的骑兵权勇队(预备队),一共有2400名骑兵。

  关于偏厢车的记载:

  明代宗朱祁珏(景泰帝)在位的时候,郭登在大同曾造用于防守的偏厢车。辕长1.3丈,宽0.9丈,高0.75丈,厢用薄板,上置铳,编配10人使用,出则左右相配,前后相接,钩环牵互,车载衣、粮、器械并鹿角。

  之后成化、嘉靖、隆庆年间均造过偏厢车,隆庆叁年(1569年),戚继光在蓟州曾造过偏厢车。其式──只用向外面一厢,每辆重600斤以上。

  不久明军守辽东广宁时,魏学曾又作改进──每2辆中设拒马枪1架,填塞间隙,车架上下用棉絮布帐围之,可以防避矢石,车上载佛朗机2挺,下置雷飞炮,快枪各6杆,每架拒马枪上树长枪12柄,下置雷飞炮,快枪各6杆,每车用卒25名。孙承宗车营所用偏厢车大致与之相同。

孙承宗编炼的车营资料(标准车营):

  全营兵力:步兵3200人;
       骑兵2400人;
       辎重车夫512人;
       各级军官,侍从,传令,杂役515人;
       共计官兵6627人。

  装备火器:枪1984枝,
       其中鸟铳256枝;
       3眼枪1728枝?
       大小佛朗机共256挺;
       各种火炮(红夷,神飞,灭虏等等)88门。

  装备车辆:偏厢车128辆(战车)。
       辎重车256辆。

  根据以上可以看出,明军装备的鸟铳并不多,主要以连发近战的3眼枪为主。这是因为明军大量装备远射程的火炮(数量快赶上现代装甲师啦!),所以所以对单兵火器的射程并没有太高要求,只要火力够凶猛就行,明军才会创造出叁才阵等适合火器的诸兵种合成作战阵形。

戚继光编炼的车营和步营资料,可能是写在兵书里,将要计划实施的,现在仅供参考:

  车营:战斗兵2048人;
     军官、杂役、工匠、车夫等1061人;
     全营官兵共3109人。

  装备:佛朗机256挺(佛朗机手768人);
     鸟铳512枝(鸟铳手512人);
大将军(重型大口径火炮)8门;
     以上火器手共1320人,占战斗兵的64.2%;
     其他的都是长枪手、藤牌手等等装备冷兵器的士兵。

  步营:战斗兵2160人;
     军官、杂役、工匠等共539人;
     全营官兵共2699人。

  装备:鸟铳1080枝(鸟铳手1080人)。
     火器手共1080人,占战斗兵的50%。
     其他的都是长枪手、藤牌手等等只装备冷兵器的士兵;
     其中有216名党耙手,装备火箭共6480支。
     
  戚继光编炼的车营和步营装备火器的比例如此之高,真让人有点不敢相信。据说当时明军装备火器的比例让欧洲来的传教士都流口水!假若戚继光在世时的皇帝不是嘉靖和万历,领导孙承宗、袁崇焕的皇帝不是天启和崇祯,而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的任何一位,那么──纽约应该叫作“新长安”……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一、3眼枪射击完毕后,可以拿来当锤使用;二、明军的鸟铳均负有一个枪叉,和欧洲同时代的火绳枪相同,技术参数差不多,可见威力不小;叁、明军叁才阵中,有一种骑兵叫“跳荡队”,估计是使用3眼枪的骑兵部队;四、明军大量使用火器,因此骑兵和军官均装备轻型铠甲;五、明军骑兵装备火器比例达到48%左右,设想如果有大量骑兵突然冲出施放火枪,一般的军
队是难以抵挡的;六、明军骑兵装备的鸟铳数量极少,主要装备的是连发多管型近战火枪。七、戚继光认为鸟铳也适宜骑兵使用,因此推断戚家军的火枪骑兵应当是以枪法准确着称;八、戚继光编炼的车营建制应该更接近朝鲜壬辰战争时期的明军,孙承宗在戚家军战术的基础上创建的车营编制比例和现代的装甲师已无区别,是在平原地区和骑兵作战的利器;九、袁崇焕的直属部队──明朝最精锐的“关宁铁骑”,皆装备有5眼火绳枪,其火力突击能力在当时天下无敌。

孙承宗车营的详细资料之二:

  全营兵力:各级军官127名;
       骑兵、步兵、传令、杂役等5988名;
       辎重车夫512名。

  装备车辆:偏厢车128辆;
       准迎锋车256辆;
       辎重车256辆;

  装备战马:官马296匹;
       兵马3024匹。

  驮运畜力:火器驮驼32只;
       火器驮骡120头;
       辎重车驾牛256头。

  装备火器:大将军炮16门;
       灭虏炮80门;
       佛朗机256挺;
       鸟铳256枝;
       3眼枪1728枝。

  装备兵器:弓箭撒袋1273副;
       大弩256张;
       长枪、长刀、长斧1280件;
       火箭7680枝;
       大棒256条;
       藤牌256面;
       腰刀5888口。

  装备甲胄:骑兵2500副(包括隶属中军的100骑传令兵);
       车正128副;
       管队臂手97副;
       车正臂手128副。

  
后勤部队详细资料:

  人员编制:内将官1,中军1;
       军车兵30人;
       杂役兵254人;
       车炮兵1622人;
       全营共1908人。

 装备火器:车载佛郎机160门(每门3人);
       鸟铳640枝(铳手640人)。

车辆畜力:辎重车256辆;
驾车用牛256头。

  杂项工具:金、鼓、旗帜、响器二套;
       绳桩96条;
       拒马枪256条;
       火兵尖担256架;
       火镰224把;
       灯笼354个;
       铁楸736把;
       铁撅496把;
       镰刀1216把;
       斧头128把;
       凿子128把;
       铡刀240口。

  粮爱辎重:米200石;
       黑豆500石;
       淇子299石4斗;
       炒面299石4斗。
       锣锅500口;
       铁锅256口;
       水袋500个;
       水桶256口。 

  全营一次运载军需物资量可供1万人3日之用。

水兵营资料

人员编制:每营编2哨,共510人。

  战船火器:大、中、小战船10艘;
       大将军炮4门;
       佛郎机40门;
       碗口铳30门;
       喷筒500个;
       鸟嘴铳68支。

  天启5年8月,辽东经略孙承宗属下的山海关总兵马世龙轻信人言,以轻兵突袭后金,结果中了埋伏伤亡400余人。魏忠贤手下的阉党们以此为由,上了几十道弹劾马世龙和孙承宗的奏章,天启皇帝便打发孙承宗“回籍养病”,以阉党的高第继任辽东经略。袁崇焕死后,崇祯皇帝又让孙承宗出山经略辽东,结果碰上了大凌河之败,孙承宗再次下台,一直在高阳的家中闲住。崇祯11年11月,清军入塞破高阳,76岁的孙承宗率全家巷战,子孙19人皆力战而死,孙承宗被俘,拒不降清,被清兵勒死。真是英雄命苦啊!熊廷弼(被阉党陷害下狱,于天启5年被杀,并“传首九边”)、孙承宗、袁崇焕都落得个什么样的下场!但明知如此,还要挺身而出,这正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与精神!

  崇祯二年11月20日,袁崇焕率九千关宁铁骑在北京城野外无火炮支援的情况下,大战十万满洲八旗兵,以一挡十,从早打到晚,满洲兵狼狈溃逃,连退十几里才稳住了阵脚,数日不敢与战。袁崇焕死后,关宁铁骑和自祖大寿以下凡五十员辽将一步步的分化瓦解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被调回关内Z压农民军;一部分倒在抗清(后金)的战场上;剩下的则投降了清朝,成为满清入关的急先锋。尽管前途各不相同,但不论是在哪个阵营,不断被稀释和削弱的关宁铁骑则始终是最优秀的部队。直到清康熙20年(1681)叁藩之乱被平息,袁崇焕所培育出的那支大军的最后一丝血脉才告消失。看着手中的史书,后世的人们不禁要感慨,如果袁崇焕不死,统领着这支强大的力量,历史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明清两代的制度,其歧异最大的莫如军事制度。两代的军制是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和民族关系中发展起来的,所谓“清沿明制”,并不包括军制在内。以下分述之:
一、明代的军制
明代的军事机关体制是经过几度调整变革然后才比较固定下来的。
以中央军事领导机关来说,起义时期,朱元璋以都元帅身份自主行枢密院事,亲自指挥全盘军事,以后,改行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设大都督一人,名义上是“节制中外诸军事”,其实,一切大小军政,包括军官任免、军队调遣、战役指挥、战略考虑等,都由都元帅决定,大都督府不过是主持后勤给养。军丁军户管理、考绩、马政等日常事务。大都督当然也要统军作战,但只能奉命进止,不许擅作主张。当时,朱元璋在行中书省内设户、礼、刑、工四部,独不设吏、兵二部,正说明人事和军事大权不容假借于人。即使如此,到吴元年(公元1364年)还是对此作了部分的调整,虽然仍保留大都督府,但裁免去大都督一职不设,改设左、右都督、同知都督、副都督、佥都督若干人,均为大都督府的长官。很显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众设多官而分其事权。
明王朝建立后,在中书省下的六部已有兵部,这对一个统一的封建大帝国来说,是实不可少的。明初,将原来由大部督府掌管的武官任免、考绩、荫袭、军队的训练、后勤给养、军丁军户管理等军事行政工作划归兵部掌管,大都督府仅保留统率全国军队的职权。
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680年),在撤废中书省的同时,朱元璋也宣布彻底改组大都督府,将大都督府分设为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中书省和大都督府的同时大变动,是当时明王朝中央军政制度大改组的两翼,其重要意义实不相上下。当时还规定,五军都督府互不统辖,应该分别与兵部直接联系工作,而统一奏请皇帝裁定。每一个都督府内又都设有一小群都督,计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副都督等,俱为负责官员,由朝廷指定各都督府分别统率全国各都司、卫、所,不得随便变动。至仇,统军的部门便一分而为五,领导人更是由一个增加到好几十个。任何统军的都督都绝不可能率本部军兵与朝廷对抗了。
其实,任何一个都督府及其中的任何一个都督,连率领本部军兵的权力也是没有的。因为明王朝还规定: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都督府有统军之权而无出兵之令。有军事行动时,兵部奏请委派某一都督府某一都督率兵出战,而分调其他各都司、卫、所的兵丁归其指挥。军事行动结束,将帅即归回原都督府,兵丁归回原工所建制。这种体制显然是为了防范军权旁落,是为了对将帅们的职权有意掣时,其必然结果是,要付出大大削弱自己军事威力的代价。
明代设在地方统率军队的部门分为都指挥使司、卫、所三级。
都指挥使司又叫都司,是负责一个地区统率军队的领导性机关,辖有若干个卫和所。都指挥使司是省一级“三司”之一,设都指挥使一人,都指挥同知二人,都指挥佥事四人,还根据需要设置若干僚佐胥吏。全国各个都指挥使司分别辖属五军都督府领导。
在都司以下,军队的组织分为卫、所两级。每卫设指挥使一人为长官,大体上统兵5600人。卫以下再分为五个千户所(最早是每卫辖十个千户所,后改为五个),设千户为长官,统兵1120人。千户所以下再分为十个百户所,设百户,统兵为12人。在百户之下设总旗二,每个总旗领小旗五,每小旗领军10人。
卫、所的分布,主要根据军事的需要,一般在形势险要的地方设卫,以下再分设千户所为军事据点。除此以外,明代还设有专门的特殊卫所和军队,如所谓亲军各卫,又叫上十二卫,是专门负责警卫星宫皇城的御林军,其中的锦衣卫还逐渐发展成为特种的镇压部门,由皇帝直接指挥做缉捕刑狱的工作。这些卫不归五军都督府统率,直属皇帝指挥。又如在军队中设有京军三大营,也是皇帝直属的装备最好、训练校精的特种部队,五军都督府对它们是无权过问的。
二、清代的军制
清代军制是从八旗制度发展而来,并以旗作为军事编制的单位。满族崛起于东北初期,军制即政制,两者并无重大区别。随着后金国势力的迅猛发展,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开始定八旗年军官职名,按班章京相当于总兵,梅勒章京相当于副将,甲喇章京相当于参将,牛录章京相当于守备。九年,增编蒙古八旗,设官与满洲八旗同。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又增编汉军八旗,设官与满洲、蒙古八旗同。因此,在入关前夕,清朝在关外,已有满、蒙、汉军共24旗,兵额达10余万人。各旗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隶旗籍的,均有军籍。当时,各旗主即为一旗之长,身兼行政长官与军事指挥官双重责任,组织比较单纯,指挥也比较灵活有效率,令行禁止,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但应指出,这种严格地按照不同民族组成不同军队的原则,虽然各旗在编制形式上大体相同,但它们的兵源、待遇以及在政权内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不相同的。满洲八旗是清代军事力量的核心,蒙古和汉军八旗始终处于附庸的地位。在满洲八旗中,又以正黄、正白、镶黄为上三旗,名为天子亲军,可以入充侍卫,其地位更在其他五旗之上。清统治者是有意按民族分差别组建成等级地位不同的军队,借以加强控制。
清自入关以后,正规军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的满、蒙、汉军八旗兵;另一种是绿营兵。在兵源上,八旗兵是世代军籍,绿营兵是由招募而来的。在理论上,在八旗内部仍然保持着“人尽为兵”的制度。但由于入关后八旗子弟繁衍甚多,而各旗的军额却有一定的数量限制,故此,只能按照兵种类别和规定的额数,在旗下各佐领所属人丁内挑选一部分入伍,称为“额兵”。“额兵”以外有“随甲”,是军官的随从。此外均称为“余丁”。“余丁”仅能领一份钱粮以维持生活,不能领全份军饷。“余丁”和不满16岁的“幼丁”,可以被挑选为“养育兵”,亦即预备兵。在绿营方面,它的编制基本上是沿袭明代而来的,初时多是入关后改编的明军和新招的汉人部队,以后补充的兵员则是由应募而来的,是一种雇佣兵。
在编制上,八旗兵又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
“禁旅”,是八旗兵中留驻京城的部分,是禁卫军性质的部队。在这支禁卫军中又可以分为郎卫和兵卫两种。郎卫又称亲军营,主要负责保卫宫廷和作为皇帝的随从武装,是皇帝身边的亲军。郎卫俱由领侍卫府统辖,全部官兵都是从正黄、正白、镶黄等所谓上三旗的人员中挑选的,由这三个旗各派二人为领侍卫大臣以率领之。兵卫主要负责卫戍京师的工作。在兵卫中又分护军、骁骑、前锋、步军各营。又在各营内(包括亲军各营)挑选更精锐者编为神机营、健锐营、火器营、虎枪营等特种兵。这些特种兵都受过专门的训练,配备有当时最锐利的武器,清廷企图不断以新的军事技术和装备来加强自己的亲军,作为王朝的基本镇压力量,不但用以保证皇帝的绝对安全和畿辅地区的稳定秩序,亦用以镇慑其他各军。
驻防八旗是清廷分别派遣在全国各地的武装力量。驻防制度是与清朝的军事征服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满族在向外扩张的时候,每得一地,总要留一小部分军队来驻守,用以确保占领并监视当地的人民。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后,陆续派军队驻扎在保定、德州、江宁、济南、太原等地,遍及于全国务冲要大城。另外,在盛京、北京、江宁、杭州、成都、广州等地设驻防将军,负责统辖本区内的八旗部队,集中较多的军队作为控制各地的据点,遇有什么警报,便于就地迅速镇压。正因此,驻防各地的旗军就必然处在同当地人民对立的地位,对于人民的压迫和拢害比一般军队更甚。但另一方面,清王朝对于驻守在各地的八旗军也是不放心的,它最惧怕驻防八旗与汉族人民在长期共处当中会被自然融合。因为由一个人口较少、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对全国以汉族为首的人口众多、又富于反压迫传统的各族人民实行统治,本来是不容易的。于是清朝统治者便从维护统治及其狭隘利益出发,制定了许多限制驻防各地的八旗军和当地各民族之间交往的规定。一方面,一再鼓励他们保持“国语骑射”的习惯,定期演习考试,以保持武装镇压的力量,抵抗融合的自然趋势:另一方面还规定,旗人不许与当地各族人民通婚,旗人子弟不许在驻地应科举考试,甚至规定驻守各地的八旗军及其家属必须与当地人民分界而居,另立“旗城”。最初还规定,连驻防官兵身故之后,也必须把骸骨运回北京埋葬,家属必须回京居住,不许在当地入籍。这种人为地制造民族间隔阂和抗拒民族之间自然往来融合的做法,正如同此前各个封建朝代从大汉族主义出发对少数民族强迫同化一样,都是反动的。
绿营的编制和八旗兵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因袭了明军的建制。大体上是以营作为军队的基层单位,每营应有兵500人。除少数留驻北京的称为京营(又称巡捕营),隶属于步军统领外,绝大多数都分驻各省。按照地方的大小远近、险要程度等决定驻扎的营数。绿营由地方上的总督、巡抚、将军等统辖。由总督统辖的叫“督标”,巡抚统辖的叫“抚标”,提督统辖的叫“提标”,总兵统辖的叫“镇标”,将军统辖的叫“军标”(只有四川、新疆设置)。除此之外在有些地区,还没有“河标”和“漕标”。标以下设协,副将统之,协以下设营,参将、游击、守备分别统之,营以下还有讯,千总、把总、外委等分别统之。就兵种说,有马兵、战兵、守兵之分,濒海濒江之地还有水师。清初绿营兵有90多万,康熙以后缩编为60余万。由于普遍吃“空额”,实际上远远不到此数。 清朝初期,也就是在关外的时候,军队是以八旗制度为基准编制的,最低编制为牛录,每个牛录有三百人,牛录的长官叫牛录额真。五个牛录为一个甲喇(汉语“队”的意思),首领叫甲喇额真(汉语译为“参领”),五个甲喇为一个固山(汉语“旗”的意思),首领叫固山额真(汉语译为“都统”)。每个固山设左右两个梅勒额真(副都统)。一个固山即为一旗。八旗的最高统帅叫“汗”,先是努尔哈赤,后是皇太极。固山额真由其子侄担任。努尔哈赤与各旗旗主都有精锐卫队,叫“巴牙喇”。按照上述的编制,每旗除去一些长官、统领,应该是7500人。但是实际上,每旗的牛录数量都是不一样的、都不是固定的,都是随时可以按照皇帝个人的爱好而不断变更的。如努尔哈赤在位时期的八旗牛录数量大致是这样分布的:正黄旗四十五个牛录,镶蓝旗三十三个牛录,镶红旗二十六个牛录,正红旗二十五个牛录,正白旗二十五个牛录,镶黄旗二十个牛录,正蓝旗二十一个牛录,镶白旗十五个牛录。 明清两代的制度,其歧异最大的莫如军事制度。两代的军制是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和民族关系中发展起来的,所谓“清沿明制”,并不包括军制在内。以下分述之:

一、明代的军制

明代的军事机关体制是经过几度调整变革然后才比较固定下来的。

以中央军事领导机关来说,起义时期,朱元璋以都元帅身份自主行枢密院事,亲自指挥全盘军事,以后,改行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设大都督一人,名义上是“节制中外诸军事”,其实,一切大小军政,包括军官任免、军队调遣、战役指挥、战略考虑等,都由都元帅决定,大都督府不过是主持后勤给养。军丁军户管理、考绩、马政等日常事务。大都督当然也要统军作战,但只能奉命进止,不许擅作主张。当时,朱元璋在行中书省内设户、礼、刑、工四部,独不设吏、兵二部,正说明人事和军事大权不容假借于人。即使如此,到吴元年(公元1364年)还是对此作了部分的调整,虽然仍保留大都督府,但裁免去大都督一职不设,改设左、右都督、同知都督、副都督、佥都督若干人,均为大都督府的长官。很显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众设多官而分其事权。

明王朝建立后,在中书省下的六部已有兵部,这对一个统一的封建大帝国来说,是实不可少的。明初,将原来由大部督府掌管的武官任免、考绩、荫袭、军队的训练、后勤给养、军丁军户管理等军事行政工作划归兵部掌管,大都督府仅保留统率全国军队的职权。

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680年),在撤废中书省的同时,朱元璋也宣布彻底改组大都督府,将大都督府分设为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中书省和大都督府的同时大变动,是当时明王朝中央军政制度大改组的两翼,其重要意义实不相上下。当时还规定,五军都督府互不统辖,应该分别与兵部直接联系工作,而统一奏请皇帝裁定。每一个都督府内又都设有一小群都督,计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副都督等,俱为负责官员,由朝廷指定各都督府分别统率全国各都司、卫、所,不得随便变动。至仇,统军的部门便一分而为五,领导人更是由一个增加到好几十个。任何统军的都督都绝不可能率本部军兵与朝廷对抗了。

其实,任何一个都督府及其中的任何一个都督,连率领本部军兵的权力也是没有的。因为明王朝还规定: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都督府有统军之权而无出兵之令。有军事行动时,兵部奏请委派某一都督府某一都督率兵出战,而分调其他各都司、卫、所的兵丁归其指挥。军事行动结束,将帅即归回原都督府,兵丁归回原工所建制。这种体制显然是为了防范军权旁落,是为了对将帅们的职权有意掣时,其必然结果是,要付出大大削弱自己军事威力的代价。

明代设在地方统率军队的部门分为都指挥使司、卫、所三级。

都指挥使司又叫都司,是负责一个地区统率军队的领导性机关,辖有若干个卫和所。都指挥使司是省一级“三司”之一,设都指挥使一人,都指挥同知二人,都指挥佥事四人,还根据需要设置若干僚佐胥吏。全国各个都指挥使司分别辖属五军都督府领导。

在都司以下,军队的组织分为卫、所两级。每卫设指挥使一人为长官,大体上统兵5600人。卫以下再分为五个千户所(最早是每卫辖十个千户所,后改为五个),设千户为长官,统兵1120人。千户所以下再分为十个百户所,设百户,统兵为12人。在百户之下设总旗二,每个总旗领小旗五,每小旗领军10人。

卫、所的分布,主要根据军事的需要,一般在形势险要的地方设卫,以下再分设千户所为军事据点。除此以外,明代还设有专门的特殊卫所和军队,如所谓亲军各卫,又叫上十二卫,是专门负责警卫星宫皇城的御林军,其中的锦衣卫还逐渐发展成为特种的镇压部门,由皇帝直接指挥做缉捕刑狱的工作。这些卫不归五军都督府统率,直属皇帝指挥。又如在军队中设有京军三大营,也是皇帝直属的装备最好、训练校精的特种部队,五军都督府对它们是无权过问的。

二、清代的军制

清代军制是从八旗制度发展而来,并以旗作为军事编制的单位。满族崛起于东北初期,军制即政制,两者并无重大区别。随着后金国势力的迅猛发展,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开始定八旗年军官职名,按班章京相当于总兵,梅勒章京相当于副将,甲喇章京相当于参将,牛录章京相当于守备。九年,增编蒙古八旗,设官与满洲八旗同。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又增编汉军八旗,设官与满洲、蒙古八旗同。因此,在入关前夕,清朝在关外,已有满、蒙、汉军共24旗,兵额达10余万人。各旗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隶旗籍的,均有军籍。当时,各旗主即为一旗之长,身兼行政长官与军事指挥官双重责任,组织比较单纯,指挥也比较灵活有效率,令行禁止,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但应指出,这种严格地按照不同民族组成不同军队的原则,虽然各旗在编制形式上大体相同,但它们的兵源、待遇以及在政权内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不相同的。满洲八旗是清代军事力量的核心,蒙古和汉军八旗始终处于附庸的地位。在满洲八旗中,又以正黄、正白、镶黄为上三旗,名为天子亲军,可以入充侍卫,其地位更在其他五旗之上。清统治者是有意按民族分差别组建成等级地位不同的军队,借以加强控制。

清自入关以后,正规军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的满、蒙、汉军八旗兵;另一种是绿营兵。在兵源上,八旗兵是世代军籍,绿营兵是由招募而来的。在理论上,在八旗内部仍然保持着“人尽为兵”的制度。但由于入关后八旗子弟繁衍甚多,而各旗的军额却有一定的数量限制,故此,只能按照兵种类别和规定的额数,在旗下各佐领所属人丁内挑选一部分入伍,称为“额兵”。“额兵”以外有“随甲”,是军官的随从。此外均称为“余丁”。“余丁”仅能领一份钱粮以维持生活,不能领全份军饷。“余丁”和不满16岁的“幼丁”,可以被挑选为“养育兵”,亦即预备兵。在绿营方面,它的编制基本上是沿袭明代而来的,初时多是入关后改编的明军和新招的汉人部队,以后补充的兵员则是由应募而来的,是一种雇佣兵。

在编制上,八旗兵又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

“禁旅”,是八旗兵中留驻京城的部分,是禁卫军性质的部队。在这支禁卫军中又可以分为郎卫和兵卫两种。郎卫又称亲军营,主要负责保卫宫廷和作为皇帝的随从武装,是皇帝身边的亲军。郎卫俱由领侍卫府统辖,全部官兵都是从正黄、正白、镶黄等所谓上三旗的人员中挑选的,由这三个旗各派二人为领侍卫大臣以率领之。兵卫主要负责卫戍京师的工作。在兵卫中又分护军、骁骑、前锋、步军各营。又在各营内(包括亲军各营)挑选更精锐者编为神机营、健锐营、火器营、虎枪营等特种兵。这些特种兵都受过专门的训练,配备有当时最锐利的武器,清廷企图不断以新的军事技术和装备来加强自己的亲军,作为王朝的基本镇压力量,不但用以保证皇帝的绝对安全和畿辅地区的稳定秩序,亦用以镇慑其他各军。

驻防八旗是清廷分别派遣在全国各地的武装力量。驻防制度是与清朝的军事征服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满族在向外扩张的时候,每得一地,总要留一小部分军队来驻守,用以确保占领并监视当地的人民。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后,陆续派军队驻扎在保定、德州、江宁、济南、太原等地,遍及于全国务冲要大城。另外,在盛京、北京、江宁、杭州、成都、广州等地设驻防将军,负责统辖本区内的八旗部队,集中较多的军队作为控制各地的据点,遇有什么警报,便于就地迅速镇压。正因此,驻防各地的旗军就必然处在同当地人民对立的地位,对于人民的压迫和拢害比一般军队更甚。但另一方面,清王朝对于驻守在各地的八旗军也是不放心的,它最惧怕驻防八旗与汉族人民在长期共处当中会被自然融合。因为由一个人口较少、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对全国以汉族为首的人口众多、又富于反压迫传统的各族人民实行统治,本来是不容易的。于是清朝统治者便从维护统治及其狭隘利益出发,制定了许多限制驻防各地的八旗军和当地各民族之间交往的规定。一方面,一再鼓励他们保持“国语骑射”的习惯,定期演习考试,以保持武装镇压的力量,抵抗融合的自然趋势:另一方面还规定,旗人不许与当地各族人民通婚,旗人子弟不许在驻地应科举考试,甚至规定驻守各地的八旗军及其家属必须与当地人民分界而居,另立“旗城”。最初还规定,连驻防官兵身故之后,也必须把骸骨运回北京埋葬,家属必须回京居住,不许在当地入籍。这种人为地制造民族间隔阂和抗拒民族之间自然往来融合的做法,正如同此前各个封建朝代从大汉族主义出发对少数民族强迫同化一样,都是反动的。

绿营的编制和八旗兵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因袭了明军的建制。大体上是以营作为军队的基层单位,每营应有兵500人。除少数留驻北京的称为京营(又称巡捕营),隶属于步军统领外,绝大多数都分驻各省。按照地方的大小远近、险要程度等决定驻扎的营数。绿营由地方上的总督、巡抚、将军等统辖。由总督统辖的叫“督标”,巡抚统辖的叫“抚标”,提督统辖的叫“提标”,总兵统辖的叫“镇标”,将军统辖的叫“军标”(只有四川、新疆设置)。除此之外在有些地区,还没有“河标”和“漕标”。标以下设协,副将统之,协以下设营,参将、游击、守备分别统之,营以下还有讯,千总、把总、外委等分别统之。就兵种说,有马兵、战兵、守兵之分,濒海濒江之地还有水师。清初绿营兵有90多万,康熙以后缩编为60余万。由于普遍吃“空额”,实际上远远不到此数。 清朝初期,也就是在关外的时候,军队是以八旗制度为基准编制的,最低编制为牛录,每个牛录有三百人,牛录的长官叫牛录额真。五个牛录为一个甲喇(汉语“队”的意思),首领叫甲喇额真(汉语译为“参领”),五个甲喇为一个固山(汉语“旗”的意思),首领叫固山额真(汉语译为“都统”)。每个固山设左右两个梅勒额真(副都统)。一个固山即为一旗。八旗的最高统帅叫“汗”,先是努尔哈赤,后是皇太极。固山额真由其子侄担任。努尔哈赤与各旗旗主都有精锐卫队,叫“巴牙喇”。按照上述的编制,每旗除去一些长官、统领,应该是7500人。但是实际上,每旗的牛录数量都是不一样的、都不是固定的,都是随时可以按照皇帝个人的爱好而不断变更的。如努尔哈赤在位时期的八旗牛录数量大致是这样分布的:正黄旗四十五个牛录,镶蓝旗三十三个牛录,镶红旗二十六个牛录,正红旗二十五个牛录,正白旗二十五个牛录,镶黄旗二十个牛录,正蓝旗二十一个牛录,镶白旗十五个牛录。 明清两代的制度,其歧异最大的莫如军事制度。两代的军制是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和民族关系中发展起来的,所谓“清沿明制”,并不包括军制在内。以下分述之:
一、明代的军制
明代的军事机关体制是经过几度调整变革然后才比较固定下来的。
以中央军事领导机关来说,起义时期,朱元璋以都元帅身份自主行枢密院事,亲自指挥全盘军事,以后,改行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设大都督一人,名义上是“节制中外诸军事”,其实,一切大小军政,包括军官任免、军队调遣、战役指挥、战略考虑等,都由都元帅决定,大都督府不过是主持后勤给养。军丁军户管理、考绩、马政等日常事务。大都督当然也要统军作战,但只能奉命进止,不许擅作主张。当时,朱元璋在行中书省内设户、礼、刑、工四部,独不设吏、兵二部,正说明人事和军事大权不容假借于人。即使如此,到吴元年(公元1364年)还是对此作了部分的调整,虽然仍保留大都督府,但裁免去大都督一职不设,改设左、右都督、同知都督、副都督、佥都督若干人,均为大都督府的长官。很显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众设多官而分其事权。
明王朝建立后,在中书省下的六部已有兵部,这对一个统一的封建大帝国来说,是实不可少的。明初,将原来由大部督府掌管的武官任免、考绩、荫袭、军队的训练、后勤给养、军丁军户管理等军事行政工作划归兵部掌管,大都督府仅保留统率全国军队的职权。
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680年),在撤废中书省的同时,朱元璋也宣布彻底改组大都督府,将大都督府分设为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中书省和大都督府的同时大变动,是当时明王朝中央军政制度大改组的两翼,其重要意义实不相上下。当时还规定,五军都督府互不统辖,应该分别与兵部直接联系工作,而统一奏请皇帝裁定。每一个都督府内又都设有一小群都督,计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副都督等,俱为负责官员,由朝廷指定各都督府分别统率全国各都司、卫、所,不得随便变动。至仇,统军的部门便一分而为五,领导人更是由一个增加到好几十个。任何统军的都督都绝不可能率本部军兵与朝廷对抗了。
其实,任何一个都督府及其中的任何一个都督,连率领本部军兵的权力也是没有的。因为明王朝还规定: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都督府有统军之权而无出兵之令。有军事行动时,兵部奏请委派某一都督府某一都督率兵出战,而分调其他各都司、卫、所的兵丁归其指挥。军事行动结束,将帅即归回原都督府,兵丁归回原工所建制。这种体制显然是为了防范军权旁落,是为了对将帅们的职权有意掣时,其必然结果是,要付出大大削弱自己军事威力的代价。
明代设在地方统率军队的部门分为都指挥使司、卫、所三级。
都指挥使司又叫都司,是负责一个地区统率军队的领导性机关,辖有若干个卫和所。都指挥使司是省一级“三司”之一,设都指挥使一人,都指挥同知二人,都指挥佥事四人,还根据需要设置若干僚佐胥吏。全国各个都指挥使司分别辖属五军都督府领导。
在都司以下,军队的组织分为卫、所两级。每卫设指挥使一人为长官,大体上统兵5600人。卫以下再分为五个千户所(最早是每卫辖十个千户所,后改为五个),设千户为长官,统兵1120人。千户所以下再分为十个百户所,设百户,统兵为12人。在百户之下设总旗二,每个总旗领小旗五,每小旗领军10人。
卫、所的分布,主要根据军事的需要,一般在形势险要的地方设卫,以下再分设千户所为军事据点。除此以外,明代还设有专门的特殊卫所和军队,如所谓亲军各卫,又叫上十二卫,是专门负责警卫星宫皇城的御林军,其中的锦衣卫还逐渐发展成为特种的镇压部门,由皇帝直接指挥做缉捕刑狱的工作。这些卫不归五军都督府统率,直属皇帝指挥。又如在军队中设有京军三大营,也是皇帝直属的装备最好、训练校精的特种部队,五军都督府对它们是无权过问的。
二、清代的军制
清代军制是从八旗制度发展而来,并以旗作为军事编制的单位。满族崛起于东北初期,军制即政制,两者并无重大区别。随着后金国势力的迅猛发展,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开始定八旗年军官职名,按班章京相当于总兵,梅勒章京相当于副将,甲喇章京相当于参将,牛录章京相当于守备。九年,增编蒙古八旗,设官与满洲八旗同。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又增编汉军八旗,设官与满洲、蒙古八旗同。因此,在入关前夕,清朝在关外,已有满、蒙、汉军共24旗,兵额达10余万人。各旗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隶旗籍的,均有军籍。当时,各旗主即为一旗之长,身兼行政长官与军事指挥官双重责任,组织比较单纯,指挥也比较灵活有效率,令行禁止,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但应指出,这种严格地按照不同民族组成不同军队的原则,虽然各旗在编制形式上大体相同,但它们的兵源、待遇以及在政权内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不相同的。满洲八旗是清代军事力量的核心,蒙古和汉军八旗始终处于附庸的地位。在满洲八旗中,又以正黄、正白、镶黄为上三旗,名为天子亲军,可以入充侍卫,其地位更在其他五旗之上。清统治者是有意按民族分差别组建成等级地位不同的军队,借以加强控制。
清自入关以后,正规军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的满、蒙、汉军八旗兵;另一种是绿营兵。在兵源上,八旗兵是世代军籍,绿营兵是由招募而来的。在理论上,在八旗内部仍然保持着“人尽为兵”的制度。但由于入关后八旗子弟繁衍甚多,而各旗的军额却有一定的数量限制,故此,只能按照兵种类别和规定的额数,在旗下各佐领所属人丁内挑选一部分入伍,称为“额兵”。“额兵”以外有“随甲”,是军官的随从。此外均称为“余丁”。“余丁”仅能领一份钱粮以维持生活,不能领全份军饷。“余丁”和不满16岁的“幼丁”,可以被挑选为“养育兵”,亦即预备兵。在绿营方面,它的编制基本上是沿袭明代而来的,初时多是入关后改编的明军和新招的汉人部队,以后补充的兵员则是由应募而来的,是一种雇佣兵。
在编制上,八旗兵又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
“禁旅”,是八旗兵中留驻京城的部分,是禁卫军性质的部队。在这支禁卫军中又可以分为郎卫和兵卫两种。郎卫又称亲军营,主要负责保卫宫廷和作为皇帝的随从武装,是皇帝身边的亲军。郎卫俱由领侍卫府统辖,全部官兵都是从正黄、正白、镶黄等所谓上三旗的人员中挑选的,由这三个旗各派二人为领侍卫大臣以率领之。兵卫主要负责卫戍京师的工作。在兵卫中又分护军、骁骑、前锋、步军各营。又在各营内(包括亲军各营)挑选更精锐者编为神机营、健锐营、火器营、虎枪营等特种兵。这些特种兵都受过专门的训练,配备有当时最锐利的武器,清廷企图不断以新的军事技术和装备来加强自己的亲军,作为王朝的基本镇压力量,不但用以保证皇帝的绝对安全和畿辅地区的稳定秩序,亦用以镇慑其他各军。
驻防八旗是清廷分别派遣在全国各地的武装力量。驻防制度是与清朝的军事征服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满族在向外扩张的时候,每得一地,总要留一小部分军队来驻守,用以确保占领并监视当地的人民。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后,陆续派军队驻扎在保定、德州、江宁、济南、太原等地,遍及于全国务冲要大城。另外,在盛京、北京、江宁、杭州、成都、广州等地设驻防将军,负责统辖本区内的八旗部队,集中较多的军队作为控制各地的据点,遇有什么警报,便于就地迅速镇压。正因此,驻防各地的旗军就必然处在同当地人民对立的地位,对于人民的压迫和拢害比一般军队更甚。但另一方面,清王朝对于驻守在各地的八旗军也是不放心的,它最惧怕驻防八旗与汉族人民在长期共处当中会被自然融合。因为由一个人口较少、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对全国以汉族为首的人口众多、又富于反压迫传统的各族人民实行统治,本来是不容易的。于是清朝统治者便从维护统治及其狭隘利益出发,制定了许多限制驻防各地的八旗军和当地各民族之间交往的规定。一方面,一再鼓励他们保持“国语骑射”的习惯,定期演习考试,以保持武装镇压的力量,抵抗融合的自然趋势:另一方面还规定,旗人不许与当地各族人民通婚,旗人子弟不许在驻地应科举考试,甚至规定驻守各地的八旗军及其家属必须与当地人民分界而居,另立“旗城”。最初还规定,连驻防官兵身故之后,也必须把骸骨运回北京埋葬,家属必须回京居住,不许在当地入籍。这种人为地制造民族间隔阂和抗拒民族之间自然往来融合的做法,正如同此前各个封建朝代从大汉族主义出发对少数民族强迫同化一样,都是反动的。
绿营的编制和八旗兵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因袭了明军的建制。大体上是以营作为军队的基层单位,每营应有兵500人。除少数留驻北京的称为京营(又称巡捕营),隶属于步军统领外,绝大多数都分驻各省。按照地方的大小远近、险要程度等决定驻扎的营数。绿营由地方上的总督、巡抚、将军等统辖。由总督统辖的叫“督标”,巡抚统辖的叫“抚标”,提督统辖的叫“提标”,总兵统辖的叫“镇标”,将军统辖的叫“军标”(只有四川、新疆设置)。除此之外在有些地区,还没有“河标”和“漕标”。标以下设协,副将统之,协以下设营,参将、游击、守备分别统之,营以下还有讯,千总、把总、外委等分别统之。就兵种说,有马兵、战兵、守兵之分,濒海濒江之地还有水师。清初绿营兵有90多万,康熙以后缩编为60余万。由于普遍吃“空额”,实际上远远不到此数。 明朝军队编制0大明神机之明军火器军队编制的详细资料

  中国装备火器的军队编制出现的很早,也很健全。早在元朝至顺年间,军队中就已装备了发射口径为20毫米以上铁弹丸的金属火铳,从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火炮,并出现了“炮手军”和“炮手万户府”的建制。之后由于火器的蓬勃发展,明军更是普遍装备了火器,战争的主要武器转向了使用火器。

  朱元璋在位时,明军首创火铳与冷兵器依次攻击敌船的水攻战术,各地卫所驻军已有10%装备火铳。明永乐八(1410)征交趾时,明成祖还在京军中组建了专门的枪炮部队──神机营,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首屈一指;明成祖在亲征漠北之战中,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神机营已成为军队的一个兵种。

  明朝中期,戚继光镇守北疆蓟镇(今河北迁西县西北)练兵时,编练的水军营、步营、骑营、车营、辎重营,使用枪炮等火器的士兵已占编制总数的50%左右。其创建的车骑营中的战车部队,简直就是类似于现在装甲战车部队:车营编官兵3100余名,佛朗机炮256门,大将军(重型大口径火炮)8门;每车营有战车128辆,每辆战车配有佛郎机2门、鸟铳4杆、火箭手4人,平均每12名士兵装备一门火炮,临战之时火枪轮番射击可以终日不停;骑营编官兵约2700名,装备有60门虎蹲炮。

  因此在明朝前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劫掠的成本大大提高(死人太多,收获太少),以至于可以说是亏本买卖,蒙古就因此而衰落。明朝末期,明军和倭军在朝鲜所进行的战役中,明军的火器质量和使用水平就高于倭军。当时倭军和朝鲜军都甲胄齐全,十分精良,而明军却有不少连盔甲都没有就上战场了。朝鲜军队开始很吃惊,以为是明军神勇,其实是明军多使用火器,在火器的时代,盔甲反而是起不到作用的累赘。

明朝前期正规军的装编表:

  全营兵力: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
       骑兵1000人;
       炮兵400人(管理野战重炮及大连珠炮);
       共计官兵5000人。

  装备火器:霹雳炮3600杆(步兵火铳);
       合用药9000斤;
       重八钱铅子90万个;
       大连珠炮200杆(多管火铳);
       合用药675斤;
       手把口400杆(炮兵防身用手铳);
       盏口将军160位(野战重炮)。

  
明朝后期车营编制的详细资料(孙承宗和戚继光)

  关于车营的编制:战车子营按照营-冲-衡-乘-车分5级编制。
          每营4冲-每冲2衡-每衡4乘-每乘4车(偏厢车),
          合计战车128辆,配属给步兵子营使用。

          步兵子营和骑兵子营则仿造战车子营编制。
          步兵子营每100人为1乘-400人为1衡-800人为1冲-4冲3200人为1步兵子营。

          骑兵子营以50骑为1乘-200骑为1衡-400骑为1冲-4冲1600骑兵为1骑兵子营;          另配一个2冲的骑兵权勇队(预备队),一共有2400名骑兵。

  关于偏厢车的记载:

  明代宗朱祁珏(景泰帝)在位的时候,郭登在大同曾造用于防守的偏厢车。辕长1.3丈,宽0.9丈,高0.75丈,厢用薄板,上置铳,编配10人使用,出则左右相配,前后相接,钩环牵互,车载衣、粮、器械并鹿角。

  之后成化、嘉靖、隆庆年间均造过偏厢车,隆庆叁年(1569年),戚继光在蓟州曾造过偏厢车。其式──只用向外面一厢,每辆重600斤以上。

  不久明军守辽东广宁时,魏学曾又作改进──每2辆中设拒马枪1架,填塞间隙,车架上下用棉絮布帐围之,可以防避矢石,车上载佛朗机2挺,下置雷飞炮,快枪各6杆,每架拒马枪上树长枪12柄,下置雷飞炮,快枪各6杆,每车用卒25名。孙承宗车营所用偏厢车大致与之相同。

孙承宗编炼的车营资料(标准车营):

  全营兵力:步兵3200人;
       骑兵2400人;
       辎重车夫512人;
       各级军官,侍从,传令,杂役515人;
       共计官兵6627人。

  装备火器:枪1984枝,
       其中鸟铳256枝;
       3眼枪1728枝;
       大小佛朗机共256挺;
       各种火炮(红夷,神飞,灭虏等等)88门。

  装备车辆:偏厢车128辆(战车)。
       辎重车256辆。

  根据以上可以看出,明军装备的鸟铳并不多,主要以连发近战的3眼枪为主。这是因为明军大量装备远射程的火炮(数量快赶上现代装甲师啦!),所以所以对单兵火器的射程并没有太高要求,只要火力够凶猛就行,明军才会创造出叁才阵等适合火器的诸兵种合成作战阵形。

戚继光编炼的车营和步营资料,可能是写在兵书里,将要计划实施的,现在仅供参考:

  车营:战斗兵2048人;
     军官、杂役、工匠、车夫等1061人;
     全营官兵共3109人。

  装备:佛朗机256挺(佛朗机手768人);
     鸟铳512枝(鸟铳手512人);
大将军(重型大口径火炮)8门;
     以上火器手共1320人,占战斗兵的64.2%;
     其他的都是长枪手、藤牌手等等装备冷兵器的士兵。

  步营:战斗兵2160人;
     军官、杂役、工匠等共539人;
     全营官兵共2699人。

  装备:鸟铳1080枝(鸟铳手1080人)。
     火器手共1080人,占战斗兵的50%。
     其他的都是长枪手、藤牌手等等只装备冷兵器的士兵;
     其中有216名党耙手,装备火箭共6480支。
     
  戚继光编炼的车营和步营装备火器的比例如此之高,真让人有点不敢相信。据说当时明军装备火器的比例让欧洲来的传教士都流口水!假若戚继光在世时的皇帝不是嘉靖和万历,领导孙承宗、袁崇焕的皇帝不是天启和崇祯,而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的任何一位,那么──纽约应该叫作“新长安”……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一、3眼枪射击完毕后,可以拿来当锤使用;二、明军的鸟铳均负有一个枪叉,和欧洲同时代的火绳枪相同,技术参数差不多,可见威力不小;叁、明军叁才阵中,有一种骑兵叫“跳荡队”,估计是使用3眼枪的骑兵部队;四、明军大量使用火器,因此骑兵和军官均装备轻型铠甲;五、明军骑兵装备火器比例达到48%左右,设想如果有大量骑兵突然冲出施放火枪,一般的军
队是难以抵挡的;六、明军骑兵装备的鸟铳数量极少,主要装备的是连发多管型近战火枪。七、戚继光认为鸟铳也适宜骑兵使用,因此推断戚家军的火枪骑兵应当是以枪法准确着称;八、戚继光编炼的车营建制应该更接近朝鲜壬辰战争时期的明军,孙承宗在戚家军战术的基础上创建的车营编制比例和现代的装甲师已无区别,是在平原地区和骑兵作战的利器;九、袁崇焕的直属部队──明朝最精锐的“关宁铁骑”,皆装备有5眼火绳枪,其火力突击能力在当时天下无敌。

孙承宗车营的详细资料之二:

  全营兵力:各级军官127名;
       骑兵、步兵、传令、杂役等5988名;
       辎重车夫512名。

  装备车辆:偏厢车128辆;
       准迎锋车256辆;
       辎重车256辆;

  装备战马:官马296匹;
       兵马3024匹。

  驮运畜力:火器驮驼32只;
       火器驮骡120头;
       辎重车驾牛256头。

  装备火器:大将军炮16门;
       灭虏炮80门;
       佛朗机256挺;
       鸟铳256枝;
       3眼枪1728枝。

  装备兵器:弓箭撒袋1273副;
       大弩256张;
       长枪、长刀、长斧1280件;
       火箭7680枝;
       大棒256条;
       藤牌256面;
       腰刀5888口。

  装备甲胄:骑兵2500副(包括隶属中军的100骑传令兵);
       车正128副;
       管队臂手97副;
       车正臂手128副。

  
后勤部队详细资料:

  人员编制:内将官1,中军1;
       军车兵30人;
       杂役兵254人;
       车炮兵1622人;
       全营共1908人。

 装备火器:车载佛郎机160门(每门3人);
       鸟铳640枝(铳手640人)。

车辆畜力:辎重车256辆;
驾车用牛256头。

  杂项工具:金、鼓、旗帜、响器二套;
       绳桩96条;
       拒马枪256条;
       火兵尖担256架;
       火镰224把;
       灯笼354个;
       铁楸736把;
       铁撅496把;
       镰刀1216把;
       斧头128把;
       凿子128把;
       铡刀240口。

  粮爱辎重:米200石;
       黑豆500石;
       淇子299石4斗;
       炒面299石4斗。
       锣锅500口;
       铁锅256口;
       水袋500个;
       水桶256口。 

  全营一次运载军需物资量可供1万人3日之用。

水兵营资料

人员编制:每营编2哨,共510人。

  战船火器:大、中、小战船10艘;
       大将军炮4门;
       佛郎机40门;
       碗口铳30门;
       喷筒500个;
       鸟嘴铳68支。

  天启5年8月,辽东经略孙承宗属下的山海关总兵马世龙轻信人言,以轻兵突袭后金,结果中了埋伏伤亡400余人。魏忠贤手下的阉党们以此为由,上了几十道弹劾马世龙和孙承宗的奏章,天启皇帝便打发孙承宗“回籍养病”,以阉党的高第继任辽东经略。袁崇焕死后,崇祯皇帝又让孙承宗出山经略辽东,结果碰上了大凌河之败,孙承宗再次下台,一直在高阳的家中闲住。崇祯11年11月,清军入塞破高阳,76岁的孙承宗率全家巷战,子孙19人皆力战而死,孙承宗被俘,拒不降清,被清兵勒死。真是英雄命苦啊!熊廷弼(被阉党陷害下狱,于天启5年被杀,并“传首九边”)、孙承宗、袁崇焕都落得个什么样的下场!但明知如此,还要挺身而出,这正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与精神!

  崇祯二年11月20日,袁崇焕率九千关宁铁骑在北京城野外无火炮支援的情况下,大战十万满洲八旗兵,以一挡十,从早打到晚,满洲兵狼狈溃逃,连退十几里才稳住了阵脚,数日不敢与战。袁崇焕死后,关宁铁骑和自祖大寿以下凡五十员辽将一步步的分化瓦解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被调回关内Z压农民军;一部分倒在抗清(后金)的战场上;剩下的则投降了清朝,成为满清入关的急先锋。尽管前途各不相同,但不论是在哪个阵营,不断被稀释和削弱的关宁铁骑则始终是最优秀的部队。直到清康熙20年(1681)叁藩之乱被平息,袁崇焕所培育出的那支大军的最后一丝血脉才告消失。看着手中的史书,后世的人们不禁要感慨,如果袁崇焕不死,统领着这支强大的力量,历史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满族八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