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太空侦察监视平台

印构筑太空间谍网24小时监视中印边境兵力-太空 边境地区 战术无人机 夜间侦察 低空目标 间谍网 中印边境 兵力部署 印巴 空中目标-东方军事-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印构筑太空间谍网24小时监视中印边境兵力
来源:中国国防报 选稿:黄骏
印度发射运载火箭
  据印度亚洲通讯社报道,印度正在构建一个卫星网络,以加强对其周边的监视,进一步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同时,印军拟将更多的无人侦察机部署在边境地区,以加强对中、巴的情报搜集能力。
  共发11颗卫星
  报道称,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负责人奈尔表示,这个被命名为“印度地区导航卫星系统”的网络计划由7颗卫星组成。其中3颗卫星将被部署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另外4颗将被部署在这一轨道附近区域。
  据报道,这7颗卫星上配有先进的电子设备,可为印度全境及周边2000公里的范围提供导航信号,误差不超过20米。届时,该网络将可帮助印军方对边境地区、地形复杂区域以及深海地区进行有效监控。
  目前,印度已有3颗卫星在太空执行监视任务,两颗卫星是印度今年4月发射的,其中一颗是从以色列购买的雷达侦察卫星。另一颗是印度去年发射的编号为“卡托萨特”-2A的军事间谍卫星。另外,印度还计划发射一颗军事侦察卫星,预计在2010年发射升空。
  据法新社报道,从以购买的军用雷达监视卫星,搭载了直径超过5米的碟形雷达天线,其探测能力十分惊人,不仅可在雨、雪、雾气候条件下进行昼夜侦察,为印军提供分辨率高达一米的卫星图片,还能轻易地“识破”用布或是树叶伪装过的隐蔽营地和运输工具。
  军事专家指出,一旦印度太空间谍网构筑成功,将极大提高印军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太空监视能力,包括全天24小时监视印中边境和印巴边境的兵力部署,监视中巴导弹的活动情况,包括弹道导弹发射基地的位置、飞行距离和太空机动能力等,从而判断出中巴导弹部队的大概实力。
印度斯坦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尼尚特”无人机
  要购250架无人机
  据《印度时报》日前报道,印国防部已经批准购买250架先进无人侦察机,将其部署在西部和东部的中印、中巴边境地区。
  巴《每日时报》的报道称,印军拟购买其中的50架“苍鹭”无人侦察机,将部署在世界上的最高战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锡亚琴冰川的印军前沿哨所,以监视巴军动向。据称,每架“苍鹭”可以监控50~60平方公里的面积,能在空中停留40多分钟。
  同时,印度还打算部署大量的迷你型无人侦察机。印度方面提出的微型无人机性能要求包括:能够对山地地形的情况进行侦察,具有夜间侦察功能,并可快速传递声音和图像数据;能鉴别目标,并能够对目标进行清除打击;重量不超过40公斤,能躲避反侦察和攻击,有抗电磁干扰的功能。
  从印度军方对无人侦察机的要求来看,这一侦察机将用来低空侦察,很可能用来对邻国的边境部署进行精确侦察。
  此外,印度还正在自行研制三款远程无人侦察机:“卢斯塔姆”无人机、“帕瓦”无人机和“高根”无人机。其中“卢斯塔姆”无人机监视距离达300公里,如使用卫星链路来传输数据,监控范围可扩大到1000公里以上。“帕瓦”无人机监控距离达150公里,“高根”无人机的监视距离则为250公里。
  在部署无人机的同时,印度计划给部署在东北部边境地区的苏-30战机,配备功能强大的侦察监视系统。据报道,印度打算在苏-30上装备电子光学红外雷达探测器,以及合成孔径雷达,这样苏-30将具备在300公里范围内的高速光学成像功能。
  而且,印度还拟在边境地区部署国产预警机,按照印方的说法,性能和“费尔康”预警机类似,预计在2011年交付使用,将优先部署在中印边境地区。
  目前,印从以色列购买了3架预警机,计划全部部署在距德里200公里的阿格拉空军基地。由于预警机具有较好的对低空目标和远方空中目标的探测能力,因此部署在阿格拉的印预警机不用越过中印边境线,就可以对中方一侧的纵深地带进行“窥视”。
军事频道推荐阅读日本打造世界最强太空监视网 侦察中国军舰动向
日本接连发射卫星侦察中国,图为日本H2A型火箭发射 六颗间谍卫星即将上天,日本打造“最强监视网”安倍晋三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颠倒黑白、阴招不断,日本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久前,日美在东京召开太空合作会议,声称要共同监视在东海及亚太海域日益活跃的中国军舰。有媒体称,这正是日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由于这两年中国海军在东海和西太平洋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大,在西太平洋演习的频率已经从几年前的每年两三次,上升到如今的一年近十次,这些都让日本越来越紧张。每当中国军舰出海训练,日本就派出飞机、舰船,对中国军舰进行非法监视。如今,日本更是紧紧抱着美国,试图打造全球最强的“太空监视网”,从天上监视中国军舰的动向。近年来,日本竭力发展自己的高端卫星,军事目的十分明显。日本接连发射光学卫星和雷达卫星,这两种卫星相互搭配,技术非常先进。光学卫星受天气状况影响严重,而雷达卫星不受天气影响,能够穿透树叶、伪装网等,把掩体下的物体看得一清二楚。例如“光学四号”属于日本的第三代侦察卫星,分辨率高达0.6米,是目前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成像卫星。众所周知的是,日本卫星监测的重点主要放在以其本土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和东海海域。此外,在钓鱼岛问题争议不断的情况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企图在历史问题上“翻案”。 安倍公然歪曲历史的言论一出,立即引起国际舆论的猛烈批评。韩国学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纷纷表示,“安倍的这一言论是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衅,国际社会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苗头”。甚至连美国《华盛顿邮报》和英国BBC都批评安倍晋三选择在历史问题上“做小动作”其实很愚蠢,因为这很容易激
洲邻国的愤怒。日美从太空监视中国据日本《新华侨报》3月12日消息,面对在太空开发计划上取得巨大进步、逐渐成为太空强国的中国,日本在太空领域的危机意识也日益增强。2013年2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会谈中强调,“太空是关系到两国安全和经济的重要合作领域。”一个月之后,2013年3月,日本政府又联合美国在日本东京召开首届太空领域合作“统合性对话”会议,决定共同利用人造卫星对中国军舰等进行监视。据《西日本新闻》的报道,3月11日,日美两国政府在东京就共同开发、利用宇宙空间召开相关会议,进行首次“统合性对话”。会后,日美发表联合声明称,今后将以推进利用人造卫星监视中国军舰、船只和朝鲜的可疑船只等为中心进行合作,明确要在安全保障领域相互合作,以增强日美同盟关系。为什么美国会很痛快地与日本达成太空合作的协议呢?有媒体透露,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太空侦察能力在亚洲数一数二,而且未来日本还有着更庞大的太空发展计划。据《环球时报》不久前报道,日本政府计划从今年开始,用5到10年时间,发射6颗系统侦察卫星,以实现对全世界任何地方每天一次以上的拍摄和监视。日本《产经新闻》的文章称,这6颗新卫星包括光学卫星和雷达卫星。建立这一新卫星系统的目的是进行灾害监测、地图绘制、探查资源等,通过光学卫星与雷达卫星的组合,对全世界各个地点都可以进行拍摄。但军事专家指出,日本竭力发展自己的高端卫星,军事目的十分明显。光学卫星和雷达卫星相搭配的模式,保证了实战的需要。光学卫星受天气状况影响严重,而雷达卫星不受天气影响,能够穿透树叶、伪装网等,把掩体下的物体看得一清二楚。目前,日本已拥有专门监视朝鲜导弹发射的情报搜集卫星。计划发射的6颗新卫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日本的情报搜集能力,提前执行构筑新卫星系统的计划。据悉,由于受到日本国会1969年通过的“宇宙和平利用决议”限制,日本侦察卫星的图像识别能力限定在1米,而美国的军事侦察卫星图像识别能力是15厘米。今年1月27日,日本情报收集卫星“雷达4号”(识别能力在60厘米左右)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成功。加上已在轨道上的“雷达3号”、“光学3号”和“光学4号”卫星,日本空中情报系统的“四星体系”已经完成。由此,日本的卫星情报监视系统终于能够实现每天对地面特定地点至少进行一次拍摄图像。虽然日本建立了“四星体系”,但用内阁官房官员的话说,日本的卫星情报监视能力与美国相比,“相当于人类视力的2.0与3.0的差距”。尽管日本的卫星情报监视能力还远非强大,但其发射意图值得关注。有专家指出,针对中国海洋局将扩大海监队伍,日本一直在努力作出“应对”。日本的海上保安厅拥有上千吨的大型舰艇49艘,而中国只有30多艘,即便中国将渔政船与海监船合并后,总数也不会超过38艘,日本目前仍然占据优势,但日本希望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优势。由于中国成立新的海警力量,原有的海监、渔政等海上力量将升级并进行整合,而且中国海监开始对东海钓鱼岛、西沙、南沙海域进行例行海空一体的联合巡航维权。所以,日本建成侦察卫星 “四星体系”,将足以覆盖日本周边的海域,以监视东海海域中国舰只的动向。加上未来的6颗卫星,日本可用于监视侦察的间谍卫星将达到10颗。如此一来,日本对亚太海域的监控能力将如虎添翼,将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太空监视网络。对于日本打造高性能卫星侦察体系的目的,《产经新闻》曾分析称,朝鲜发射的弹道导弹和卫星是对日本的重大威胁,朝鲜的核设施和导弹自然是日本卫星紧盯的目标。但许多迹象显示,日本媒体的上述说法有所保留,实际上,日本频频发射侦察卫星还有着监控周边国家的深层意图。特别是近年来,日本最新出台的一系列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均把中国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加强对华情报搜集成为日本自卫队的长期性任务。显然,随着侦察卫星系统的完善和更新,日本对周边国家(地区)的情报收集能力将空前提高,势必对后者的安全环境形成挑战,乃至成为影响东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变量。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akadi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日本打造世界最强太空监视网侦察中国军舰动向|日本|卫星|太空_新浪军事
日本打造世界最强太空监视网侦察中国军舰动向
日本接连发射卫星侦察中国,图为日本H2A型火箭发射
  六颗间谍卫星即将上天,日本打造“最强监视网”安倍晋三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颠倒黑白、阴招不断,日本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久前,日美在东京召开太空合作会议,声称要共同监视在东海及亚太海域日益活跃的中国军舰。有媒体称,这正是日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由于这两年中国海军在东海和西太平洋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大,在西太平洋演习的频率已经从几年前的每年两三次,上升到如今的一年近十次,这些都让日本越来越紧张。每当中国军舰出海训练,日本就派出飞机、舰船,对中国军舰进行非法监视。如今,日本更是紧紧抱着美国,试图打造全球最强的“太空监视网”,从天上监视中国军舰的动向。
  近年来,日本竭力发展自己的高端卫星,军事目的十分明显。日本接连发射光学卫星和雷达卫星,这两种卫星相互搭配,技术非常先进。光学卫星受天气状况影响严重,而雷达卫星不受天气影响,能够穿透树叶、伪装网等,把掩体下的物体看得一清二楚。例如“光学四号”属于日本的第三代侦察卫星,分辨率高达0.6米,是目前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成像卫星。众所周知的是,日本卫星监测的重点主要放在以其本土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和东海海域。
  此外,在钓鱼岛问题争议不断的情况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企图在历史问题上“翻案”。&安倍公然歪曲历史的言论一出,立即引起国际舆论的猛烈批评。韩国学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纷纷表示,“安倍的这一言论是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衅,国际社会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苗头”。甚至连美国《华盛顿邮报》和英国BBC都批评安倍晋三选择在历史问题上“做小动作”其实很愚蠢,因为这很容易激起亚洲邻国的愤怒。
  日美从太空监视中国
  据日本《新华侨报》3月12日消息,面对在太空开发计划上取得巨大进步、逐渐成为太空强国的中国,日本在太空领域的危机意识也日益增强。2013年2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会谈中强调,“太空是关系到两国安全和经济的重要合作领域。”
  一个月之后,2013年3月,日本政府又联合美国在日本东京召开首届太空领域合作“统合性对话”会议,决定共同利用人造卫星对中国军舰等进行监视。
  据《西日本新闻》的报道,3月11日,日美两国政府在东京就共同开发、利用宇宙空间召开相关会议,进行首次“统合性对话”。会后,日美发表联合声明称,今后将以推进利用人造卫星监视中国军舰、船只和朝鲜的可疑船只等为中心进行合作,明确要在安全保障领域相互合作,以增强日美同盟关系。
  为什么美国会很痛快地与日本达成太空合作的协议呢?有媒体透露,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太空侦察能力在亚洲数一数二,而且未来日本还有着更庞大的太空发展计划。
  据《环球时报》不久前报道,日本政府计划从今年开始,用5到10年时间,发射6颗系统侦察卫星,以实现对全世界任何地方每天一次以上的拍摄和监视。
  日本《产经新闻》的文章称,这6颗新卫星包括光学卫星和雷达卫星。建立这一新卫星系统的目的是进行灾害监测、地图绘制、探查资源等,通过光学卫星与雷达卫星的组合,对全世界各个地点都可以进行拍摄。但军事专家指出,日本竭力发展自己的高端卫星,军事目的十分明显。光学卫星和雷达卫星相搭配的模式,保证了实战的需要。光学卫星受天气状况影响严重,而雷达卫星不受天气影响,能够穿透树叶、伪装网等,把掩体下的物体看得一清二楚。
  目前,日本已拥有专门监视朝鲜导弹发射的情报搜集卫星。计划发射的6颗新卫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日本的情报搜集能力,提前执行构筑新卫星系统的计划。据悉,由于受到日本国会1969年通过的“宇宙和平利用决议”限制,日本侦察卫星的图像识别能力限定在1米,而美国的军事侦察卫星图像识别能力是15厘米。
  今年1月27日,日本情报收集卫星“雷达4号”(识别能力在60厘米左右)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成功。加上已在轨道上的“雷达3号”、“光学3号”和“光学4号”卫星,日本空中情报系统的“四星体系”已经完成。由此,日本的卫星情报监视系统终于能够实现每天对地面特定地点至少进行一次拍摄图像。
  虽然日本建立了“四星体系”,但用内阁官房官员的话说,日本的卫星情报监视能力与美国相比,“相当于人类视力的2.0与3.0的差距”。尽管日本的卫星情报监视能力还远非强大,但其发射意图值得关注。
  有专家指出,针对中国海洋局将扩大海监队伍,日本一直在努力作出“应对”。日本的海上保安厅拥有上千吨的大型舰艇49艘,而中国只有30多艘,即便中国将渔政船与海监船合并后,总数也不会超过38艘,日本目前仍然占据优势,但日本希望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优势。由于中国成立新的海警力量,原有的海监、渔政等海上力量将升级并进行整合,而且中国海监开始对东海钓鱼岛、西沙、南沙海域进行例行海空一体的联合巡航维权。所以,日本建成侦察卫星&“四星体系”,将足以覆盖日本周边的海域,以监视东海海域中国舰只的动向。
  加上未来的6颗卫星,日本可用于监视侦察的间谍卫星将达到10颗。如此一来,日本对亚太海域的监控能力将如虎添翼,将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太空监视网络。对于日本打造高性能卫星侦察体系的目的,《产经新闻》曾分析称,朝鲜发射的弹道导弹和卫星是对日本的重大威胁,朝鲜的核设施和导弹自然是日本卫星紧盯的目标。但许多迹象显示,日本媒体的上述说法有所保留,实际上,日本频频发射侦察卫星还有着监控周边国家的深层意图。特别是近年来,日本最新出台的一系列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均把中国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加强对华情报搜集成为日本自卫队的长期性任务。
  显然,随着侦察卫星系统的完善和更新,日本对周边国家(地区)的情报收集能力将空前提高,势必对后者的安全环境形成挑战,乃至成为影响东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变量。
  【】【】【】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我的电子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航空侦察监视指的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