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推进银行业转型升级发展

我市银行业吹响服务转型发展新号角
- 嘉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
适应新常态 支持实体经济重质效
我市银行业吹响服务转型发展新号角
&&&&&日 10:15:41&&&&&&&&&&&&&&
昨天,嘉兴银行业“优服务,促转升”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召开,这也标志着今年将是我市银行业继去年启动服务转型发展后的又一深化服务年。
据悉,此次专项行动将贯穿全年,旨在进一步创新银行服务体制机制,持续提升服务质效,通过定制、定点、定向服务,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优质、精准、综合的金融服务,在支持经济增长动力培育和动力修复的同时,敏锐把握和适应供给侧改革孕育的新机会,通过推动金融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促进嘉兴银行业自身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推动嘉兴经济金融持续健康稳健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 守住风险底线
深化改革创新 去年成效显著
去年嘉兴银行业开展了“提升服务品质,助推转型发展”专项行动,全市银行业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为重点,在服务实体经济、守住风险底线、深化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银行业以5.90%的存款增长实现了5.96%的贷款增长,还原政府债务置换后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1.4%,同时还新引入、投放非贷款资金197亿元,相当于同期贷款增量的75%。在全省制造业贷款下降的背景下,我市制造业贷款实现比2015年初增加62.89亿元,增量占全部贷款增量比重22.7%。成功对接190个“千亿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授信698.41亿元,贷款余额达到320.29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228.36亿元,贷款户数增加11229户,申贷获得率达93.97%。262名金融指导员进驻企业服务,累计为企业解决金融方面的问题和困难703个,节约财务成本1966.78万元。
除此之外,风险防控工作成效明显。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切断复杂担保链2600余条,涉及担保金额超过200亿元。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60.12亿元,不良贷款率1.22%,低于全省平均1.15个百分点,资产质量全省最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改革转型也激发了银行业的创新活力。桐乡联社、平湖合行在全省率先完成股改。全市银行业共推出还款方式创新产品52项,转贷金额140.12亿元,累计受益小微企业6101户,为企业节约转贷成本近7000万元。
“2015年是银行优化服务的启动年,2016则是银行优化服务的深化年。”银监会嘉兴监管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崔安明告诉记者,“去年更侧重方向上的,今年则在优化服务的方式、内容和手段上有了更多规范和明确。”
聚焦实体经济 强化风险防控
强化合规意识 加快转型升级
据悉,“优服务、促转升”专项行动时间涵盖2016年全年,包括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推进制造业转型发展、持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深化科技金融服务专业体系建设、推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探索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质效、创新推进金融指导员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广还款方式创新服务、深化企业授信总额联合管理工作、加大信用风险防控力度和推进实施银行业自身转型升级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我市银行业要积极落实好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任务,为嘉兴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金融保障。”崔安明表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内生动力趋弱的巨大挑战,嘉兴银行业要精准配置供给侧信贷资产,切实降低供给侧融资成本,积极补齐金融服务,特别是绿色金融、小微金融和农村金融中的“短板”。
同时,我市还将通过积极探索完善两链风险防控机制,防范去产能、去杠杆过程中的风险,分类精准帮扶困难企业,继续加大不良贷款处置核销力度,深化操作风险和案件防范体系建设,严格隔离外部风险传染等方式,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打造金融“安全区”。
事实上,如今利率市场化、业务综合化、服务网络化已是新常态,银行业自身的转型升级也十分必要和紧迫。今年,专项行动要求各行继续加大微创新力度,加大小微企业还款方式创新推广力度,深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力争市本级两区科技支行全覆盖,并延伸县级市,力争年末科技专营支行科技贷款突破8亿元,客户突破300户。
和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尤其将推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推进金融服务与众创空间、电子商务的深度结合,满足个体性、差异化融资需求,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扩大电子商务应用范围,加快产业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
来源:嘉兴在线—南湖晚报&&&&作者:N晚报记者 李舟英 N实 习 生 王 莹&&&&编辑:骆静&&&&责任编辑:张国强从“浦发”看银行业转型
本报记者&&谢卫群
&&&&来源:&&&&
&&&&&&字号
  日,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通信发行移动支付联名信用卡。
  忻斯维摄
  日,浦发银行自贸区分行开业。
  忻斯维摄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业面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积极转型,形成各自的竞争优势正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这种转型开始了吗?是否有明显的趋势?记者深入浦发银行调研,真正感受到银行业的转型大幕已经拉开并不断深入,一些趋势也已日益明朗。
  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表示,“转型”已成为该行战略的关键词。浦发银行战略目标是:改变以业务为中心、主要依赖资源投入拉动的发展模式,走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为驱动的转型发展之路,向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的转型;从以“单一资金中介”为主,向既提供资金,更提供与融资相关的投资理财、清算托管等以“全面服务中介”为主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转型。
  客户逐渐下沉,从围绕大客户,转向服务小微企业
  小微服务
  模式决定竞争力
  “竞争太激烈了”,眼前两位纤弱的女性,说起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变化,连连感叹!她们都是浦发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心的总经理助理:严红霞、康蕾。
  多年来,浦发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领域坚持开拓并努力领跑。比如,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浦发银行最早深入科技园区和大学园区并逐渐形成了“科技金融品牌”。“过去,我们的科技企业贷款一般最高是500万元,很受科技型企业欢迎。可现在压力大了,许多同业跟进了,我们贷过的企业,其他行也瞄上了,我们最高授信500万元,有的银行愿意提供800万元、1000万元,一下就把我们的客户抢走了。理由很简单:省事!浦发贷过,已经有评估,直接贷也放心!”两位女士说着,一脸无奈。
  印象中,过去银行光围着大客户转;而现在,银行居然都开始抢中小客户了!严红霞说:“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让银行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客户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客户下沉,已经成为许多银行的共同选择。”
  利差是银行传统上的主要收入来源。尽量多地争取存款大客户,尽量多地争取优质的贷款大客户,以获得存款和贷款的利息差,是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争取20%的客户,赢得80%的收益,这是无数银行竞相争取大客户的主要动因。而现在,利率市场放开后,利差进一步收缩,大客户贷款需求减少,银行竞相拥抱大客户的格局正在迅速发生改变。
  严红霞的描述,呈现了这样一个事实:过去,银行竞相争夺大客户;而现在,逐渐下沉到对优质小企业客户的争夺,以获得新的增长点。这样的转变带来了另一个可喜的变化:过去,银行服务中小企业需要倡导;而现在,银行放低身段,主动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了。
  当所有银行都发现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是负担而是机会时,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也开始白热化。激烈的竞争中,浦发银行如何应对?如何保持领先地位?
  一年前,浦发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心总经理汪素南在美国学习了一段时间,课题只有一个:学习美国富国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经验。这次学习,让汪素南受益匪浅,他得到了重要的体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必须进行流程优化,只有简化流程,才能让更多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服务。中小企业贷款难,难在流程太繁琐!“看似是为了保护银行和中小企业,实则把好的企业挡在了外面。”
  浦发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心发起了流程优化改革,在设计小微企业金融产品时降低申请门槛,通过流程优化规避逆向淘汰。在设计小微信贷流程时,大刀阔斧地砍掉了20个环节,只留下7个环节。
  在此基础上,2012年9月,浦发正式推出了“微小宝”+“信贷工厂”这一专注于小微企业的精准服务模式,主要针对授信金额在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需求。这一模式下又设计了四个子产品――网络循环贷、积分贷、组合贷和小额信用贷。根据小微企业的成立年限、交易记录、销售收入、盈利能力、还款来源等情况,结合企业的上下游、在银行的金融资产、结算占比以及使用的金融产品数量等进行综合评估,在符合银行准入条件的基础上给予企业小额信用贷款。
  从银行的角度看,中小企业贷款的另一大难题,是成本。原来,给大客户贷款和给小客户贷款流程是相似的,但所获得的收益却完全不同。假如能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流程成本,是不是可以实现既服务中小企业客户,又有好的回报呢?
  浦发银行运用互联网思维,采用批量开发和处理的服务方式。比如网络循环贷,客户不用到银行,只需要在网上申请就可以获得贷款,当天申请,第二天钱就到账。流程简单了,效率大大提高――浦发杭州分行一个客户经理,3个月为131家小微企业发放了贷款,户均50万元,这个效率是传统贷款模式无法办到的。
  银行与小微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中小微企业贷款难的又一个原因。因为缺少统一的信息平台,银行获取企业相关信息并进行评估很难,即使有一些信息,也相对陈旧。在此情况下,浦发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心搭建了“信贷工厂”平台,利用自身的大数据找到客户,对客户进行深度挖掘、精准营销。康蕾告诉记者,他们把客户分为三层,根据客户的层级配以不同的产品。仅2013年,浦发银行就推出了12个中小微贷款特色产品。过去,客户经理自己通过关系到处找客户,现在根据数据,“信贷工厂”告诉客户经理哪里有客户,客户经理主动找到小微企业,上门提供服务。
  浦发“信贷工厂”上线不久,新增客户4500户,已授信80亿元,户均都在500万元以下。9月末,浦发银行全行专营体系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超过2600亿元,较年初增幅近18%,较全行贷款增幅高出6.73个百分点。
  以创新技术满足海量客户需求,以专业金融增值服务留住客户
  面对新技术
  领先才有竞争力
  如果说,银行从围绕大客户服务转向围绕中小客户服务是一种趋势,从物理网点服务转向网上服务就是另一种趋势。
  浦发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薛建华坦言,随着国民财富的增长,普通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客户与银行联系交流的方式正在改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推进,这种联系越来越电子化。
  浦发银行自我定位于“移动金融领先银行”,这样的定位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密不可分。“我们的危机感最重,我们只是中等规模的银行,往上缺乏国有银行遍布城乡的网点;往下不如农商行等本地金融机构接地气。我们定位于服务城市居民,而他们对于互联网服务的需求意愿和接受度都明显更高,但他们的时间却不确定。我们必须围绕他们的需求,提供更便利、更个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并且通过创新技术的应用,服务海量的中小个人客户”,薛建华说。
  浦发银行大力发展移动金融服务,一系列个性化的服务应运而生。买理财产品是白领青年的投资方向,但由于工作时间限制,他们难以在银行工作时间到柜台购买,怎么办?浦发银行创造性地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渠道推出“Q点理财”产品,销售时间是每周一晚8点到次日早8点。产品一经推出相当火爆,每次都供不应求。借此,浦发银行又推出“金融超市”,将所有理财产品摆到网上,客户可以像逛超市一样挑选理财产品,还可以比价、比收益。
  顺应手机智能化的趋势,浦发银行也推出了手机银行,而且不断推陈出新。通过与腾讯战略合作,浦发银行开辟了银行微信应用渠道:8月16日推出了业界首家真正微信化的微信银行,客户可以使用自然语言与微信银行“交谈”;成功上线微信支付;在全行开通了微取款业务。在服务上,浦发微信银行朝着更个性、更温暖的目标不断完善――“以后,进入微信银行,不是进入一连串冷冰冰的菜单,而是发个余额查询的命令,客户迅即就可得到余额数字;发个理财产品的指令,一串的理财产品就会自动发给客户”。
  与此同时,浦发银行在手机支付领域也先人一步,跻身第一批NFC手机支付银行之列,目前在国内很多超市、咖啡馆等商户,浦发银行的客户刷手机即可消费。
  移动金融业务的积极布局,推动浦发银行电子银行客户及交易规模迅速增长。截至10月末,该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近900万户,比年初新增超过200万户;个人网银累计交易规模突破2万亿;手机银行客户约达到270万户,比年初新增150万户;手机银行交易金额和笔数分别为去年同期的12倍和3.6倍;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保持在80%以上。
  电子银行更大的意义不止于客户及营收额的增加上,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扩大和提升了银行的能力。因为互联网,银行可以覆盖所有的地方。浦发银行的电子银行部目前只有20人,但是这个部门的产品销售量已占浦发银行所有渠道的85%,传统物理网点只占15%左右。浦发银行作过测算,假设现有85%的业务量由实体网点来做,可能需要3000个网点,成本将翻番增加。
  这样的态势,让浦发银行的管理者有了更远的畅想:未来,物理网点如何布局、如何应用?他们判断:未来实体网点也面临转型,可能会进一步压缩网点空间布局,新的网点可能会变成一个新型的服务平台,面积也许会更小,主要业务可能是对客户的沟通、建议、辅导服务,很多业务客户可以自己在网上和手机上完成。
  因为这样的形态变化,客户在实体网点的感受也将发生改变:现在进入浦发的网点都非常气派,将来那些网点面积可能更小但更温馨;现在客户坐在柜台边上,将来会坐在沙发上,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聆听介绍,好似在家里的客厅一样。“实体网点不会因为网上银行而消失,但一定会变得功能更立体,服务更全面,也可能成为一个社交的平台。”
  浦发银行的管理者非常清楚,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出现,但是,无论技术如何变化,银行必须迅速跟上,用不同服务方式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并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谁能摆脱抵押担保的授信模式,谁就能获得更大的机会
  开拓新的增长空间
  关建在能力
  打造新的增长点,成为浦发银行转型的又一目标。而这个目标的重点锁定在投资银行业务上。行长朱玉辰非常明确:浦发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必须走在业内前列!
  这样的决断非常符合市场趋势以及浦发银行的现实。
  浦发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杨斌这样分析:过去,整个金融行业相对垄断,形成了通过存贷利差获得收益的思维定势。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既有的思维面临变革,股份制银行对市场的变动应该更为敏感。
  过去,银行更多关注业务,很少研究客户的体验。现在,浦发银行要从“产品导向”转向“客户导向”,投资银行业务就是重要的起步。
  过去,银行的主要业务只有两种,一种是存款,一种是贷款。在垄断环境下的确不用改变,因为只要有人来存款,就有了贷款的空间,只要有贷款,银行就有收益。但现在不同了,市场化的推进,银行的竞争加剧,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除了贷款,客户还有了更多的融资需求,仅守住贷款收益已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投行去开辟更多空间。
  “我们重新思考银行的属性,它不仅是存取,更多的是信用、是中介。”杨斌说,“于是,我们要研究客户,围绕客户需求,提供更多融资、融智的服务。根据客户需求,研究、创新全新的服务方式,为客户解决难题,为银行提升价值,带动银行转型。”
  “融资+融智”成为浦发投资银行的定位,主要业务是债(债券)、贷(贷款)、股(股权融资)的三位一体化。三个业务完全不同,但在客户层面看,却是有机的整体,各有优劣――债券、贷款要还本付息,股权融资不需要还本付息但需要分享企业所有权。显然,优秀的银行家应该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其提供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只要企业缺钱,找到浦发银行,就能给你找到一个路径,实现客户融资需求与各类资金和资本的对接”,杨斌解释。
  实现这样的目标,了解客户要什么就变得特别重要。只有抓住客户,才可能抓住业务。杨斌说:“企业家生产产品,只有缺钱的时候才会想起银行,而企业的根本需求是发展自身的业务,银行能不能在他们产品研发、拓展销路的时候就介入?帮他们找渠道?帮助客户一起成长,发展客户的业务,从而形成银行新的业务模式和增长点,这就是我们要做的。而这样的银行一定最受企业欢迎。”
  某建设上海洋山深水港的集团要被一家上市公司并购,用资产换上市公司的股权。然而资产有尚未到期的银团贷款,如果连贷款一并注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负债就要增加,而且面临一系列信息披露和复杂的变更手续,上市公司不乐意。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浦发银行为该集团创新设计了“并购卖方融资”。通常并购案例中,一般都是买方融资,而浦发却逆向思维。同时,浦发银行又为该集团发行中期票据,以筹得的更低成本的资金偿还银团贷款。由此,并购顺利完成,企业花费的成本比传统贷款更低。
  如果不了解客户的需求,这样的客户可能就错过了。另一方面,因为不断地服务这样的客户,浦发才有了更多的客户积累和业务增长。
  内蒙某集团是一家民营煤化工企业,浦发银行一直陪伴这一企业,为其“融资”并“融智”。过去3年多来,企业的战略规划、资金投向、项目选择、兼并收购等都与浦发银行商量,浦发都给出中肯建议――运用银行的信息优势为企业提供宏观经济形势与煤化工行业信息,在日常沟通中不断提出改善其内部资金运作效率、降低融资成本的建议。一段时间,该集团有意参与投资某地区房地产,浦发银行强烈建议企业慎重考虑,理由很简单――企业的主业是煤化工,市场空间和相对地缘比较优势明显,应该努力做大主业。转投地产必将削弱对主业的专注,也大大增加了集团经营的不确定性,既不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也不符合企业的经营特点。
  浦发银行的中肯建议引起了集团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重新审视,最终放弃了房地产高额收益的诱惑。实践证明,浦发银行的建议让企业“躲过一劫”。在这一过程中,浦发银行提供的不仅是贷款服务,也承担了企业成长过程中顾问的角色。如今,该集团在经历行业下行后依然保持在同业前列,而且已拥有一家上市公司。企业成长了,浦发银行的收益也很可观,集团几乎所有的融资业务都由浦发银行承担,规模超过了45亿元,另外还安排了15亿债券,可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市场情况随时发行。
  实现投行目标,关键在于能力。浦发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板块中有一项全国领先的业务――绿色信贷。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加,对环保项目的投资也在增加,过去银行贷款在乎的是资金是否有风险,而对环保项目而言,最大的风险不在资金,而在于技术――一个锅炉节能项目可以节能20%,贷还是不贷?如果无法对技术做出准确判断,可能有两种结局:不投,失去机会;投了,资金损失。
  为了提高对环保新技术的判断力,浦发银行积极与法国开发署、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开展绿色信贷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机构资金和技术优势,开拓性地试点各类技术特点的项目,以提高对各技术门类的风险把控能力。同时,浦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各类项目评审、专业研讨和参加各类技术峰会,了解新技术行业的趋势与动态,以提高技术风险防控能力,并已形成了业内最为完整和丰富的“五大板块、十大特色”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目前,浦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超过1400亿元,占全行公司贷款的10%以上;近6年来,绿色信贷累计发放额已超过3000亿元,在同行中遥遥领先。
  截至9月末,浦发银行投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直接股权基金托管规模和组合数均位于同业第一,银团贷款余额、牵头银团签约项目金额、银团手续费收入均排名股份制商业银行首位。“要实现转型目标,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对客户了解得越深才越敢做,客户关系和业务关系才越紧密。谁能摆脱抵押担保的传统信贷模式,谁就能获得更大的机会。”杨斌说。
  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优化决策流程,积极应对市场竞争
  调整组织结构
  快速反应决定竞争力
  浦发银行已确定五个重点优势发展方向,除了上述三个领域,还有财富管理,以及金融市场两个领域。这两个领域目前同样保持较高的发展。至9月末,浦发银行理财产品2013年累计销量近10200亿元,增幅63.9%;金融市场业务运作收入228.19亿元,同比增长44.4%。
  得益于重点领域的不断优化和突破,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在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说:三季度,浦发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持续攀升,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浦发的收入结构调整有了明显成效。
  尽管如此,浦发银行的转型布局仍然不断推进。
  期货市场的繁荣也为商业银行在银期业务合作,诸如存管结算、仓单融资、资产管理、投资交易、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等,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浦发银行对期货市场和期货业务高度重视,积极推进。自去年10月份国务院取消期货保证金存管银行行政许可审批后,浦发银行即成立总行领导挂帅的项目小组,相关业务技术部门参与配合,全力争取期货保证金存管银行资格。目前,浦发银行已率先完成申报资格的各项业务和技术准备,并率先通过期货交易所和保证金监控中心的技术测试,全行期货业务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至今,浦发银行已经与上海、郑州、大连等多家期货交易所达成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挂牌,浦发银行正在积极探索与境内外各方机构合作,寻求区内期货交易、交割和仓储等业务的广泛合作与突破发展。
  在期货市场奉献20余载后,如今成为浦发银行行长的朱玉辰对资本市场仍然情有独钟:在当前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浦发银行期待与更多的资本市场经营机构开展业务合作,为资本市场的繁荣和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进行探索。
  浦发银行的国际化战略布局也在加速推进。9月29日,浦发银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挂牌,成为第一批获批设立自贸区分行的中资银行。这意味着,浦发银行将借助自贸区的试验获得更多直接接触海外经验的机会,也将获得更多的离岸业务机会。10月30日,浦发银行伦敦代表处正式揭牌,它将作为浦发在欧洲的窗口,在市场跟踪研究、客户联系服务、理念和产品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据介绍,浦发银行国际化战略将以整体发展战略为中心,在做强做大本土主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强境内外市场联动,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将自身建设成为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进程相适应的金融旗舰企业。
  为适应浦发银行一系列重大的转型战略的实施,浦发银行启动了组织结构的调整。按照扁平化原则,在总行架构设置上“撤销总部,取消二级部,整合一级部”,实行“部、处”两级管理体制,构建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组织架构,明确客户―产品―渠道―服务支撑和相互监督的经营决策流程。据介绍,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优化决策流程,减少审批事项,厘清部门职责,更好地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以及金融脱媒等外部因素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以客户为中心,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各项权益,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使浦发银行更具发展活力。
  作为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新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的缩影,浦发银行转型的帷幕已经拉开。对于战略转型的目标,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非常明确:以建设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愿景为引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推动全行不断优化发展结构,不断增强差异化竞争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客户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不断稳固并提高市场竞争地位,从规模导向向收入导向转变,实现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
  《 人民日报 》( 日 13 版)
(责编:崔雷、史雅乔)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农金观察】“十三五”:银行业转型发展关键期
我的图书馆
【农金观察】“十三五”:银行业转型发展关键期
  未来五年将是我国新常态的持续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银行业既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银行业将持续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在发展理念创新、业务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经营模式创新、深度融合互联网等方面有望取得显著成效,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新格局将逐渐形成。尽管在“十三五”规划初期银行业的盈利增速将放缓,但在“十三五”规划中后期将逐渐好转,行业总体有望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十三五”时期银行业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仍将处于新常态下,银行业处在前所未有的复杂经营环境当中,面临严峻挑战。传统行业信贷需求乏力,而新兴产业对信贷需求强度不足,加之直接融资占比提高,信贷需求难以明显扩大,信贷增速会明显低于“十二五”时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已经取消,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净息差有进一步收窄的压力。线上线下的泛金融、跨界式竞争更加激烈。商业银行生态的重大分化,对银行的战略取舍、特色打造和存量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而以统筹协调、跨业综合、金融风险全覆盖为主要特征的金融监管框架逐步建立,大型银行集团开展综合经营稳妥有序推进,但也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在“十三五”规划前期,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产能过剩难以在短期内迅速缓解,银行业不良贷款仍会继续上升,资产质量压力持续加大,“十三五”规划后期可能趋于好转。  “十三五”时期银行业仍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十三五”规划前期力度可能有所加大。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和力度较大。贷款以及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类基金、债券承销等表外融资业务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开放度大幅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给商业银行开展套保创新、发展交易型银行业务、做强金融市场业务,提供了崭新的业务机会。居民收入及财富持续增长,高净值客户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率提高,商业银行融合金融市场、做大财富管理业务拥有新的契机和更为广阔的市场。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审慎稳妥推进,互联网金融在监管规范中进一步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银行业转型创新的关键期  “十三五”时期是金融业竞争深化和分化的加速期,是银行改革图存、转型求变和创新超越的关键期。我国银行业将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导向,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改革转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推进包括发展理念、战略定位、业务结构、发展方式、经营模式、组织架构、体制机制等在内的一系列系统、深入的转型和创新,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促进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银行业机构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确立创新型、市场化、内涵式、协调化、共享型的发展理念  为有效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破解发展难题,银行业将切实转变理念,牢固树立创新驱动、市场导向、内涵发展、协调运作、成果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是改革转型的内在要求,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让市场化手段在内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内涵式、集约化发展是新形势下银行基业长青的必由之路,必须走低资本消耗、低成本扩张的发展道路,追求纳入风险因素后的长期效益最大化。协调是提升改革、转型效率的迫切需要,必须打破客户、产品、数据、信息、系统、资源、流程、管理的部门所有制,提升战略连接度,切实提升集团的协同效应。  形成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的功能定位  未来五年,越来越多的银行将致力于从单一的融资中介向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转变,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应对日新月异的行业生态格局。随着客户需求的多元化、财富意识的增强和移动互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银行将不再仅仅是投融资转换的信用中介,而是资源的整合者、风险的匹配者和财富的管理者。银行将积极拓宽金融服务的视野,丰富金融服务模式,“跳出银行办银行”,将服务视角从经营单一客户拓展至全产业链的客户群,将服务理念从简单的提供产品拓展至帮助客户建立生态圈并维护其良好运作,将产品从简单的存贷汇拓展至包括结算、贷款、托管、咨询等一揽子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将服务方式从银行渠道为主向银行与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深度合作、交叉竞合、协同服务转变。  建立多元化、表外化、轻资本的业务模式  商业银行将不断加大资产结构、负债结构以及表内外业务结构的调整力度,努力打造“轻型银行”。在资产结构上,同业资产、债券投资等非信贷资产是发展重点,规模扩张较快,未来非信贷资产占比将从目前的50%左右提高到五年后的65%至70%,部分银行可能超过70%。在负债结构上,银行将更加重视同业负债、大额存单、债券发行等非存款类负债业务的发展,未来存款占比可能从目前的70%以上逐步下降到五年后的50%左右,非存款负债占比呈“半壁江山”。未来银行业务结构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将是表外业务规模的扩张,投资银行、资产托管、财富管理、现金管理、交易型银行(以代客为主)等表外业务将呈快速发展之势。  显著提升跨境、跨业、跨市场的经营能力  未来五年将是有条件的中资银行加快国际化、综合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国际化方面,围绕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自身全球化经营的需要,中资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将在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离岸中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一步加快机构布局。在综合化方面,在监管规范的前提下,将会有更多的大中型银行加快在证券、保险、基金、期货、信托等非银行金融领域的布局,实施集团化运作、全牌照运营、跨市场发展。未来五年,银行业有望出现2~3家全球化布局完整、综合化牌照齐全、具备较强跨境、跨业、跨市场经营能力的大型综合金融集团。  借助“互联网+”实现理念、模式、机制创新  一方面,银行将深刻领会并运用以开放、互动、零距离、场景为王、体验至上等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新思维,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现有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整合改造升级,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补协同、“双轮驱动” 的无缝式、全渠道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银行将积极通过“事业部+互联网金融子公司”的全新模式,通过服务目前传统商业银行服务不好、服务不了与服务不到的客户群,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积极打造与线下“母行”齐头并进,客户、业务互补的网上“第二银行”。  全面提升精细化、专业化、协同化的管理效能  商业银行将更加注重提升内部运营管理的集约化、精细化和专业化能力,以推动实现业务结构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银行会探索实施事业部制和子公司制,推动经营管理模式从以块为主向条块结合转变,有效提升专业化的经营管理能力。顺应利率汇率市场化、资产负债结构变化、表内外结构变化,银行业将持续深入推进资产负债管理的转型创新。商业银行将不断完善“全覆盖、全流程、责任制、风险文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转型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推动风险理念从管理风险向经营风险转变。  “十三五”时期银行业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受制于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和资本约束,未来五年银行业表内资产规模扩张将持续较为平缓,信贷余额年均增速可能达到12%至13%,表内总资产年均增速在13%至14%,均低于“十二五”时期。但表外资产增速可能会达到年均15%至20%,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表内资产增速放缓的影响。综合考虑经济运行、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银行自身推进业务和机构的调整,“十三五”规划前期银行净息差将持续收窄,后期有望趋稳,“十三五”规划期末银行净息差有可能从目前的2.5%左右下降到1.8%左右。受客户需求变化和银行自身深化改革、转型创新的推动,未来银行业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将是亮点,“十三五”规划期内中间业务收入有望实现年均15%至20%的较高增速。“十三五”规划前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不良资产仍将扩大,随着中国经济逐渐企稳向好,资产质量的压力也会趋于缓解。商业银行将不断加强成本支出管理,但成本支出有一定的刚性,成本收入比将稳中略升。  综合来看,“十三五”时期,尽管面临不小的挑战,但在加快推进改革和转型并取得明显成效的推动下,中国银行业尽管在“十三五”规划初期将经历盈利增速放缓、个别银行甚至负增长,但中后期则可能逐渐向好,改革转型对盈利的推动开始显现。总体来看,未来五年中国银行业有望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年均净利润增速在5%左右的中等水平。(作者: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来源:《中国农村金融》2016年第1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进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