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离婚,但经济不独立在怎样才能去国外留学学读博,怎么办

查看: 5869|回复: 125
国外读博生活小记
发表于 15-4-6 08:50:37
本帖最后由 summershang 于 16-9-26 13:27 编辑
& & & && & & && & 先大概说下我们学校的博士培养模式,主要介绍下奖学金,培养模式及日常生活。
& && & 奖学金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公派出国的奖学金,另一类是拿这边学校的全奖。我自己比较幸运拿到的是全奖里面竞争最激烈的政府奖学金(每年仅有35个名额)。这个奖学金包含学费,生活费,学生本人及陪读人员的海外医疗保险。重要的是这个奖学金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即不需要做TA或者RA。
& && & 我比较喜欢这里的培养模式,学制是三年,但是听导师说很少的人能在三年内毕业。课程设置各专业有所不同,有些有必修课有些没有,我自己的方向是没有必修课的,但是可以自主选修或者旁听相关的课程。其实对于博士生,学校比较多的提供的是专题工作坊或者一对一的服务,而不是大课堂。比如有英语工作坊,也可以预约老师一对一的对自己的语言提出建议。有统计软件的培训,也可以预约统计中心的老师具体指导自己的课题。有针对文献阅读和管理的小课,也能预约一对一服务。另外博士生享受跟员工一样的借书待遇,可以免费使用馆际互借服务,也就是说你可以获得任何想要的文献和书籍,即使你的图书馆没有订购。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支持服务,比如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学校,院系和课题组都会组织各种活动鼓励大家互相结实,互相交流。
& && & 毕业没有硬性的发论文要求,毕业论文(8w-10w字)是主要的评价标准。毕业论文需要送到没有合作关系的同领域的三个顶级专家那里评审,依据他们的意见看是否达到毕业要求。培养方案要求第一年[size=14.3px]开题。每个学生至少可获得一次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
& &&&导师设置上也是因人而异,大部分都有两个导师。我自己有三个导师,分散在三个不同的国家。他们的背景也不一样,一个psychiatrist, 一个chinical psychologist, 一个social psychologist. 在我研究课题上擅长的部分也不一样,一个擅长理论研究,一个擅长培训,一个擅长培训和实践。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学术上的自主权交给我。我现在是博士的第一年,就是在看文献,思考,选题。导师们会给我提意见,但是所有的重大决定都是我做。我导师经常对我说的话是:you are the boss, it's up to you. 他们负责为我把关是否可行,是否有意义,是否创新,是否规范。他们的第二个共同特点是,真心的为我的前途考虑,尽他们所能的培养我,而不期待我为他们贡献什么。他们的风格,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的意见都各不相同,但是都是为了我的发展考虑,而不是为了我能为他们提供什么。第三个共同特点是,也许是因为他们的专业背景,人都非常好,非常温暖。有时我导师质疑我的研究方法,但是也会马上解释自己针对的是研究课题,不是在否定我,还要安慰上几句。有时我的想法确实很幼稚,或者别人早就做过了,他就说你先看看这几篇文献,而不会直接指出来。他们会在我惹出麻烦的时候给我擦屁股,会耐心的教我当地的交往规则,会在我亲人去世的时候安慰我,真的非常感激,遇到他们是我最大的幸运。在导师组的上面还有一个学术委员会,用于监督和提供帮助。
& && &生活上觉得这边人际关系很单纯,友好。来读博的都是真心热爱学术的,很多都是妈妈了辞职来读博,说是因为兴趣。我们部门就有两个妈妈,一个原来是做社工的,一直为无家可归的人士提供服务,她说来读博就是为了让自己做更好的研究,更有话语权,来为这个群体争取权益。另一个妈妈也是辞职了全职读博,她说放弃了自己原来的事业来读博,就是因为对做研究感兴趣,她的研究对象是消防员。由于这边课题选择有很大的自主性,往往就是博士生一个人负责自己课题的全部,比依托导师固定的项目的课题多了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一不小心就延期了。但是这种自由和调整对于培养一个独立的研究者来说却是好事。
& && & 总的来说,我挺喜欢这边的生活的。全部的时间都在做自己的课题,没有任何的杂事。虽然有时候会因为科研上的困难,语言上的挑战觉得有压力,但是总归是享受科研的乐趣。而周围留学生也是些可爱的人们,学习以外大家会去读书,健身,玩乐器,去户外享受这边的美景。而我受他们影响也大大减少了上网的时间,开始看书,规律的运动。而这边的文化也让我对中国,对生活的意义,对未来的规划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我是分隔线------------------------------------------------------------------
& && & 下面是自己为什么走上这条道路的一些反思:
[size=14.3px]& && &我自己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我喜欢,我觉得我适合,而且时间证明了我能胜任”。记得研三那会,纠结到底要不要出国,毕竟在国内工作成家也是个不错的选项。促使我拿定主意的是一个清晨,很早醒了,觉得心里有个很强烈的念头在说话,就是“我喜欢科研,我不想放弃,我想出国看看”。感觉它就像一颗梦想的种子,在我心里使劲发芽,使劲生长。突然觉得各种困难,各种现实的考虑一切都变得很苍白,我内心深处的渴望,一下子变成了高分贝的呐喊。如果你也在纠结的话,有一句话送给你,“再多的大道理都比不过你内心真实的声音”
更新的内容在评论里。
都是我给人加分,别人给我加还真少见
发表于 15-6-9 09:01:47
课题进展顺利,思路越来越清晰,虽然经常会觉得这个框架已经很好了,但是往往第二天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就会接着修改。很享受这个过程。
今天想说点题外话,出国以来的变化。
应该有很多,但是因为自己身在其中,常常意识不到。但是跟国内的好朋友聊天,常常觉得不痛快。好些东西感觉他们不能理解我,我也解释不清楚。应该就是观念已经有差异了吧。庆幸老公也陪着我一起变化,现在觉得反而我俩的差异是最小的了。不难理解为什么异国恋常常以分手收场,爱情紧靠从一而终的执念是维持不住的。
如果说可以意识到的变化就是,更能保持自我,更少委屈自己来迎合别人,不再把规则当成是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而是会认真的思考这个规则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改进。想起刚发这个帖子的时候,没多少人气,有网友留言说我的文笔不好,建议我修改成更吸引人的风格。当时没有采纳,觉得那不是我的目的,也不是我的风格。
比起改变或伪装自己迎合环境,现在的我更愿意用脚投票。比如如果我觉得我的帖子不适应这里的受众,我写的内容不是他们想看的,而他们给的反馈也不是我想要的交流,我会考虑换个地方发帖子。比如如果我觉得我的朋友已经不能理解我,不能跟我产生共鸣,我就换些人讨论我感兴趣的话题。
记得以前在知乎上看过有关留学生融入当地文化的帖子,很多人都是在说有哪些融入的方法。但是有个人就问,我们为什么要融入呢?刚看的时候还不理解,现在觉得非常有共鸣。我们走了这么长的路,经历了这么多事,好不容易成为了独特的自己,为什么要因为跟周围的人不一样,就要舍弃这宝贵的自我呢?跟别人不一样是一件多么酷的事情啊,这种不一样才会碰撞出更精彩的思想火花。我想这也是这所城市的居民引以为傲的多元化的精髓。
发表于 15-5-20 11:58:11
先吐槽下,昨天写论文觉得又累又困,但是还想网上继续写,于是就喝了咖啡。可把自己坑死了,一个晚上都没睡好,奇怪的是今天还不困。可见我对咖啡实在是太敏感了。以后再也不晚上喝咖啡了。
昨天把研究方法部分写完,今天终于开始写定量研究部分的综述了。在经历了定性研究的艰苦后,发现写我熟悉的定量研究简直太容易了。需要消耗的脑力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我能说这堪比体力劳动么。目测两个定量研究的综述,一周内就可以全部完成。其实感觉初稿两天就可以写完。相比之下,定性研究的部分简直是噩梦啊,可以说从入学后的第一个月决定加入定性研究,到现在已经足足有5个月了。当然自己对定性研究的理解比以前深刻多了。这五个月里上了两个培训班,选了一门课,自己看了很多本书。每次看着自己的第三个研究问题(定性研究)的综述部分都很痛苦,因为觉得写的不好,但是又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好。看看这个领域的前辈们写的文章,觉得写成我这样已经比他们的好多了,但是就是能感觉到哪里还不顺。有时也想就这样算了,毕竟导师们和开题的委员们也未必能想出更高明的套路。好在,我坚持下来了,终于走出来,理顺了。我觉得起码这一部分能真正称得上是打破规则的原创性研究。
现在觉得其实做科研并不让人痛苦,让人痛苦的是你觉得自己的科研做的不好,又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那种迷茫和挫败真的是种磨练。
发表于 15-5-11 13:56:55
本帖最后由 summershang 于 15-5-11 14:15 编辑
经常感到难以抉择的是要按领域内过去的研究框架来组织文献综述,还是按自己的新思想新框架来。虽然觉得旧的框架和方法论是过时的,但大家都是这么用的,也都是这样归类和综述,如果打破了,好像就没反应领域的重要趋势一样。但是按照旧框架又很难自由的阐述自己的新主张。特别纠结,因为这个纠结,反复改了很多次。现在终于想明白了这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思路。
A是反应本领域的研究者们做了什么,热点是什么,重在介绍领域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发展变化。B是仅就一个研究问题,说明这个研究问题的重要性,现在研究到什么程度了,有哪些缺陷,可以怎么改进。
这两种取向在操作上的一个重要区别是,A取向应该尽可能的按现有的理论分明别类的介绍。而B取向则是按所回答的问题组织,比如同一个研究问题可以涉及不同的理论,而声称是在同一个理论下的研究往往回答了不同的研究问题。这个时候就该把这些回答不同问题的研究拆开,而不是把他们放在一起说。
还有一个区别是,A取向,如果这个领域里很多研究都是围绕着一个理论,即使这个理论现在看不是很合理,但是你介绍这个领域的发展,还是需要花很大的篇幅来介绍这个理论的。而B取向,如果这个理论没有回答你的研究问题,可以不用介绍。
发表于 15-6-13 07:17:01
决定不更新这个帖子了,主要是觉得这个帖子在一众考研的帖子里太孤单了。下面我要多花时间跟身边的人交流我的课题,多结识些跟我研究领域类似的学者,多在科研人活跃的论坛中参与讨论,多泡泡英文论坛。
也许隔一阵子还会回来看看的,但是不再持续更新了。
祝所有看过帖子的人,特别是曾经在帖子里留言的小伙伴们都能梦想成真。
发表于 15-6-12 13:43:38
一周一次的导师会又结束了,现在跟导师基本上没什么分歧了,说到我认为的研究的亮点,他也会两眼放光的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创性贡献。除了我把故事写的更清楚了,其实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之前跟导师讨论自己的研究,就像是一个妈妈领着女儿去相亲,导师一说不同意见,我就觉得委屈,心想我女儿这么好你竟然看不上,看不上我女儿,不是说我培养的不好嘛?!
现在我更像一个职业的推销员,我认识到自己的产品是好的,我也认识到让别人接受我的产品是好的是不容易的,所以我就把精力放在包装产品,提高自己的推销技能上,从情绪化变为职业化。
果然事情顺畅多了。经过讨论,我应该会在本校再找一位定性研究的老师当导师。我的第一导师又帮我联系了一个meta分析的专家。我的第二导师也会在8月份飞到我们学校来跟我们开会。我的课题很可能会定在八月份。虽然我应该7月就可以准备好开题报告了。但是多等一个月也无妨,我可以边做meta分析,边等。而我的第三导师在我们建立的Mendeley 的组里分享了好多文献,还给我推荐了一本书。
我想说,谢谢我自己,谢谢我现有的三个亲爱的导师,在选题上给了我最大的自由,又在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技术的提高上尽他们最大可能的支持我。欢迎我即将迎来的第四位导师,哈哈,是个女导师噢。这样我的导师团就有两男两女,两个本地人,两个海外人了。读博能有如此待遇,真是不虚此行。
发表于 15-6-4 14:24:27
最近的领悟是:
1. 不要太相信导师,一定要自己拿主意
2. 研究没有什么绝对正确的方法或路径,只要自己觉得合理又有证据支持的就可以做
3. 如果你觉得导师给你的反馈不能真正帮你解决问题,一定要尽早提出来.
对第三点深有体会,我要是早跟导师说感觉在定性研究上很吃力,没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意见的话,估计我早就有了一个做定性研究的导师了,而不是在讨论了6个月不知道是对是错以后,真是深深的挫败感...
发表于 15-5-29 13:42:37
今天很忙。上了课,讲了poster,还跟导师开了会。
最近总跟第一导师意见不一致,最大的分歧是我认为我的研究中的定性部分才是最核心,最重要的,而他认为定量的部分才是最重要的。每周讨论的时候他总是花很长时间在讨论定量研究,而这一部分我觉得已经很清楚了,没啥好讨论的。而我最希望得到定性研究部分的反馈,但是却总被忽略。一度很是郁闷,而且总觉得我是对的。
问了问朋友跟导师意见有分歧怎么办?国内的朋友给的意见是“不用理他”或者“学习该学习的地方”,问他自己是什么处理这种情况,他就说都是导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觉得他的意见挺对的。而国外的朋友一致口径就是跟导师辩论PK,谁对听谁的。还说导师只是提提建议,开拓思路用的,没法决定对错的。一个朋友问我你觉得在你的研究问题上谁更专业,我说我。他说那就够了。
带着朋友给的勇气,我认真的写了封邮件解释了我的想法,提出了我的需求。然后今天下午的讨论终于变成我想要的样子了。第一导师建议再给我找一个做定性研究的人当导师,因为他自己没有定性研究的经验。然后说他会先问问我的第三导师是否有定性研究的经验,也会问问系里做定性研究的人看看谁能当我的第四个导师。最后讨论完了,他问我“Is this stressful&,我说是。因为我都开始准备伦理申请了,你又提出来说研究设计还不够清楚,需要所有导师都同意从能进入伦理申请的阶段。他说,他会把他的想法发邮件告诉我的。
讨论完了去会场把poster取下来,路过大厅的时候,发现一个男孩子在谈着吉他唱一首悠扬的歌,边上两个女孩子用大提琴伴奏。那一刻突然觉得,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和这个地方真实的联系着。
感谢我的导师试着理解我的想法,并想办法更好的帮助我。
发表于 15-5-26 08:38:26
本帖最后由 summershang 于 15-5-26 14:09 编辑
收到两封邮件:
一封是我的第三导师发来的,让我把开题报告中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除他的之外)都发给他,他补充到虽然大部分参考文献他都看过,但是找起来不方便,让我尽快发给他。哎,感觉他是要把所有参考文献都看完再给我细致答复的节奏啊,突然觉得他好认真,我写的好烂,对不起他这么认真。
一封是在这边的一个外国朋友发的,不过是我还在国内的时候就认识他了,是个全科医生。他帮我联系了去他们诊所观摩精神科的护士问诊,还有另外一个精神卫生的项目需要申请。其实我都没有要求过这些,就是上次去他们诊所的时候,他提议我就说好啊。他还费心思安排,要争取同事和上级的同意,还挺麻烦的。
收到这两封这么温暖的邮件,突然觉得自己刚刚累积起来的一点厌学情绪都烟消云散了。要继续加油噢。
发表于 15-5-25 07:43:35
本帖最后由 summershang 于 15-5-25 13:00 编辑
周末去博物馆看了一个展览,去逛街还买到了衣服,跟朋友一起去了中餐馆吃了火锅。这么愉快的周末想起来都不想上班了。心里不禁想,如果能天天这样游游逛逛,吃吃喝喝多好。
对了,那个poster给我导师看过,他说还挺好的,其实我也觉得还挺好的。起码不是那种让人没有欲望读下去的糟糕的样子。
从周五到周日跟两个妈妈聊了聊,一个是这边的在读博士的妈妈,一个是国内就认识的去年刚离婚的单亲妈妈。聊完感觉,对女性来说家庭孩子真的会占用很大的精力,所以我还是乖乖的,速速的把博士读完吧。以后事情会越来越多,而自己也会越来越难有这么长的时间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
今天是“525(我爱我”日,矫情下写两句感谢自己的话:
感谢自己在灵感出现后的勤奋,更感谢自己在寻找灵感过程中的坚持;
感谢自己在追求科研创新中的大智慧,更感谢自己让自己开心科研时的小聪明。
发表于 15-5-22 12:25:53
今天早上5:30起的,终于在10:30的时候把poster完成了,诚惶诚恐的发给印刷部门(因为他们公布的截止日期是昨天)。好在下午打电话确认了,他们会帮我印。人生第一个独立完成的poster,撒花。
这个poster从昨天上午就开始做,一直做到今天上午,工作量比我想象的大不少。找图片,修改结果图片,排版都花了很长时间,反而是文字部分用时很少(因为本来也没写几行字)。另外由于是第一次做poster,在网上学习制作规范(比如风格,参考文献格式)也花了不少时间。心得就是多用图,少用文字,指导原则是“所有读者不可能记住的细节一概删掉”。
最让我伤心的是因为poster没做完,今天的课没去上,55555.虽然是旁听,不考试不用交作业,但是这个课程真的很有用。还是抽空看看课程的阅读材料吧。下周的课又跟部门里一个博士的开题时间重合了,两者真是难以取舍。
最近真的有些太忙了,也好久没去跑步了。学习久了有时都会头晕,可能是睡眠也不足。还好没有生病,但是再这样下去肯定就离生病不远了。这个周末计划出去玩一玩,放松一下。剩下的任务慢慢来,不能着急。轻松愉悦的状态才能有创造力,才能高效,才能进度快。
享受做研究,更要享受生活。只能在不影响自己开心的情况下努力工作。如果工作强度影响到自己情绪了,果断的要降低工作量。读博是个长期任务,可持续发展最重要。
所以问题是,周末去哪里玩呢?
发表于 15-4-6 16:06:08
推荐这篇写就业的帖子,考研前还是要冷静思考呀。
发表于 15-4-6 16:14:38
还有这篇有关心理咨询的:
发表于 15-4-6 20:23:54
要向楼主学习。
赞你的签名
发表于 15-4-7 06:45:49
来自移动设备
水月龙灵 发表于 15-4-6 20:23
要向楼主学习。
这么长你竟然看完了
发表于 15-4-7 09:24:02
写的不错 欢迎更多的分享
鼓励回帖讨论
发表于 15-4-7 09:57:50
看完了,很不错~谢楼主~
鼓励回帖讨论
发表于 15-4-7 12:52:37
写的不错 欢迎更多的分享
谢谢鼓励,欢迎你也来分享你的故事。或者说说你还希望我分享什么。
发表于 15-4-7 12:53:14
看完了,很不错~谢楼主~
本意这是个讨论贴,欢迎你也来发言
发表于 15-4-7 16:45:17
本意这是个讨论贴,欢迎你也来发言
今年三跨考上了楼主的本科学校,对楼主说的&&而我自己也在自己水平有限,又不懂得拒绝,在一次次失恋同学吐槽的苦水中耗光了对心理咨询的热情,感同身受啊!希望读研能好好学习,继续加油!
感谢您积极参与论坛交流
GMT+8, 17-5-3 07:19
Powered by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使用您的微博帐号登录,即刻尊享微博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QQ帐号登录,即刻尊享QQ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人人帐号登录,即刻尊享人人用户专属服务。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北京:男子花百万送妻出国读博 妻与同学好上后失联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北京:男子花百万送妻出国读博 妻与同学好上后失联
播放量数据:
7,558人已订阅
你可能还想订阅他们:
{{#needAdBadge}} 广告{{/needAdBadge}}
&正在加载...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美国大学博士学位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而且国外大部分院校博士学位接受本科学位直接申请,目前很多有出国意向的同学们比较纠结国内读博还是国外读博,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国内读博还是国外读博你怎么选,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参考。
  国内读博还是国外读博:国外读博
  优势:
  1、需要考虑的杂务以及人际关系更少,能更专注的投入到科研中去。国内的一些老师比较容易急功近利,而且很多老师把学生当做没有地位的苦力,以毕业作为要挟学生进行工作的筹码。同时,国外博士的待遇也更好,可以让你不用过于为生活发愁,如果全奖的话还能剩下些钱支援家里。
  2、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国外科研水平更高些,能学到的东西更多些,仪器也更先进,很多时候能学到些国内学不到的技术。
  3、能提高口语交流水平和写作水平,如果以科研为职业的话这一点远比想象中重要。
  4、科研到了后期相当一部分的精力是用在拉关系上,在好的学校跟好的老师读博,以后同行里面会有更多的同学和熟人,很多事情做起来容易得多。
  5、现在进好一点的学校建组就要求国外留学经历,国外的博士和国内的博士得到的认可度有很大的差距。国外好的学校的博士学位对于回国找工作帮助会大很多,当然现在国内清北的博士也很受欢迎。
  劣势:
  1、大部分文科很少奖学金,需要家里或者自己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或者需要自己边学习边工作(不是很实际);
  2、对于将来找国内教职也可能有影响,因为国内肯定更倾向于找从自己所里出去的,(需要有前提是国内博士导师有足够影响力,比如行政上或者院士等头衔)。
  国内读博还是国外读博:国内读博
  优势:
  1、对国内的体制了解比较清楚,比如如何申请项目,进学校后的一些晋升渠道的了解等!有些学科,特别是经济类,学生一入学导师就抓学生帮忙申请项目以及完成项目!很多导师的项目论证书都是博士生写,他们自己润色。一旦项目拿到后,都是博士生帮忙完成的。相对而言,在国内读博士,对国内的基金申请模式和方法都比较熟悉,对各种基金也相对更加了解。他们在工作后,一旦有申请项目的机会,都会比较顺手。
  国外毕业的博士回来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了解这套体制,在初期至少处于劣势。长远来说,如果国外毕业的博士善于钻营,最后也都不分伯仲。毕竟,国外也有基金申请的机制,不过是运作不同而已。
  2、国内毕业的博士更大的优势在于,比较容易建立自己的学术圈。中国学术圈或多或少还是一个熟人社会,师兄师弟的力量非常大。在国内,师兄师姐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觑。有的师弟找工作,因为师兄在某学校做领导,他很容易就应聘上;论文答辩的时候,很多时候也都是师兄弟姐妹之间互相评审,互相帮忙答辩;如果师兄弟姐妹有发表的资源,通常都是给自己的同门。开学术会议时,经常看到一个导师带着一帮人,特别有面子,这其实就是圈子。目前而言,国内大学的文科院系,大部分掌权人士还是国内训练出来的,无论专业不专业,他们手头有资源。
  国外毕业的博士如果硕士和博士都是在国外读的话,回国工作后,圈子的建立而言相对要差一些,毕竟博士的同学很多都在国外,至少不一定回国内,甚至不一定是中国人。但是国外的博士,尤其是理工科的,对英文期刊的熟悉度应该要比国内毕业的博士稍微了解一些(总体而言),有的在发表英文论文方面会更有优势,在国外的人脉也要相对广一点。
  3、国内毕业的博士生对国内的硕士和博士培养也都比较了解,毕竟自己是这个体制出来的。以后在指导学生写论文的时候,也比较轻松。
  劣势:
  同国外读博的优势几个方面,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北京前程百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百利天下教育旗下一对一出国考...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外留学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